无线局域网配置(实验六)
无线局域网的组建实验报告

无线局域网的组建实验报告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技术是指将电磁波用作数据传输媒介的技术,是近几年新出现的一种网络技术,在最近几年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了多种网络技术中最受欢迎的网络之一。
本实验报告以联想ThinkCentreA520机器为节点,使用Windows7操作系统,使用TP-Link TL-WN722N 150M 11N USB无线网卡,共设置6台电脑构建一个无线局域网(WLAN)网络环境。
以下是实验步骤:
一、首先,在每台电脑上安装无线网卡,并建立网络连接,以TP-Link TL-WN722N为例,如下图:
二、其次,把所有的电脑组网,形成一个无线局域网,使用相应的路由器,为了能够使网络客户端正常运行,需要设置路由器的WAN和LAN口,以下是路由配置图:
三、最后,需要设置无线网络连接,使用TP-Link TL-WN722N,将其SSID设置为路由器SSID,设置密码,然后在客户端设置同样的无线网络,选择要连接的无线网络SSID,输入密码,即可完成无线网络连接:
本实验所构建的无线局域网(WLAN)配置已经完成,基本功能也可以使用,但要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可以考虑加封禁不安全的HP、SERVER等型号的无线网卡,同时,可以使
用网络隔离技术,对不同类型客户端进行隔离,以确保网络的安全性。
实验6 DHCP和DNS服务的配置与测试

实验6 DHCP和DNS服务的配置与测试实验目的:1、理解和掌握DHCP服务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2、在WINDOWS 环境下安装DHCP服务器;3、配置与管理DHCP服务器;4、理解DNS域名系统的基本概念,域名解析的原理和模式5、在WINDOWS 环境下安装DNS服务器6、配置与管理DNS服务器实验内容与主要步骤:一、DHCP服务的概念与原理分配IP地址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静态分配IP地址,即网络中的每一台计算机有一个固定的IP地址,对于网络管理员来讲,管理这些IP地址的工作是比较烦琐的。
第二种动态分配IP地址,由DHCP服务器将IP地址数据库中的IP地址动态的分配给局域网中的客户机,从而减轻网络管理员的负担。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是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的缩写,是一个简化主机IP地址分配管理的TCP/IP标准协议。
它能够动态地向网络中每台设备分配独一无二的IP地址,并提供安全、可靠且简单的TCP/IP网络配置,确保不发生地址冲突,帮助维护IP 地址的使用。
要使用DHCP方式动态分配IP地址,整个网络必须至少有一台安装了DHCP服务的服务器。
其他使用DHCP功能的客户端也必须支持自动向DHCP服务器索取IP地址的功能。
当DHCP客户机第一次启动时,它就会自动与DHCP服务器通信,并由DHCP服务器分配给DHCP客户机一个IP地址,直到租约到期(并非每次关机释放),这个地址就会由DHCP服务器收回,并将其提供给其他的DHCP 客户机使用。
动态分配IP地址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解决IP地址不够用的问题。
因为IP地址是动态分配的,而不是固定给某个客户机使用的,所以,只要有空闲的IP地址可用,DHCP客户机就可从DHCP服务器取得IP地址。
当客户机不需要使用此地址时,就由DHCP服务器收回,并提供给其他的DHCP客户机使用。
动态分配IP地址的另一个好处,用户不必自己设置IP地址、DNS服务器地址、网关地址等网络属性,甚至绑定IP地址与MAC地址,不存在盗用IP地址问题,因此,可以减少管理员的维护工作量,用户也不必关心网络地址的概念和配置。
无线局域网实验报告

无线局域网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无线局域网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
2.掌握无线局域网的组网配置和设备管理。
3.实践无线局域网的应用和安全管理。
二、实验环境1.实验设备:2台笔记本电脑、1个无线路由器。
2. 实验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无线路由器管理软件。
三、实验步骤1.搭建无线局域网将一台笔记本电脑连接到无线路由器上,并通过无线路由器管理软件进行配置,设置无线局域网的名称(SSID)、加密方式(WPA2)、密码等参数。
另一台笔记本电脑通过Wi-Fi连接到无线局域网。
2.配置网络参数通过无线路由器管理软件,在无线局域网设置中,配置局域网的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参数,以便实现与Internet的连接。
3.测试无线局域网连接确保两台笔记本电脑都已连接到无线局域网后,可以通过双方的设备互相ping对方的IP地址来测试连接是否正常。
4.实践无线局域网应用在连接到无线局域网的笔记本电脑上,使用浏览器访问Internet,观察网页加载情况,测试无线局域网的上网速度。
5.实现无线局域网的安全管理通过无线路由器管理软件,进一步设置无线局域网的安全策略,如MAC地址过滤、IP地址过滤、无线密码修改等,提高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步骤的操作,成功搭建了无线局域网,两台笔记本电脑可以互相ping通,能够正常访问Internet,并且通过设置安全策略增强了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
2.实验分析无线局域网实验中,无线路由器充当了连接设备和无线设备之间的桥梁,起到了转发和分发数据的作用。
通过正确配置无线路由器的参数,实现了与Internet的连接,并且通过设置安全策略,提高了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
实验中的上网速度和连接稳定性等因素也受到了无线信号的影响。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无线局域网实验,我对无线局域网的组网配置和设备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无线局域网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
同时,我也加深了对无线局域网的应用和安全管理的认识。
无线局域网配置(实验六)

无线局域网配置(实验六)无线局域网配置(实验六)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介绍无线局域网(WLAN)的配置步骤及注意事项,通过实际操作,学习无线局域网的设置和管理。
2. 实验要求学生需要了解以下内容:- 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和加密机制;- 无线局域网的常见设备和配置方法;- 无线局域网的故障排除和管理方法。
3. 实验环境- 一台支持无线局域网的计算机;- 一个无线路由器;- 适当的无线网卡。
4. 实验步骤4.1 硬件准备- 将无线路由器连接到电源,并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将其与电信设备或宽带调制解调器连接。
4.2 软件配置- 打开计算机,确保无线网卡已正确安装;- 在操作系统中启用无线连接功能;- 打开网络设置页面,选择“无线网络设置”;- 扫描可用的无线网络,并选择要连接的网络;- 输入对应的无线网络密码(如果有);- 确认配置信息无误后,保存并应用设置。
4.3 网络连接测试- 打开浏览器,尝试访问一个网站,检查网络连接是否正常;- 如果无法正常访问,检查连接设置和密码是否正确,并尝试重新连接。
5. 注意事项5.1 安全性和加密- 强烈建议为无线局域网启用安全加密功能,以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网络;- 常用的加密方法包括WEP、WPA和WPA2,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加密方式;- 设置强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确保网络安全。
5.2 信号强度- 无线信号的传输距离和质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障碍物、干扰源等;- 确保无线路由器的位置选择合适,尽量避免障碍物和干扰源。
5.3 管理和故障排除- 定期检查无线路由器的固件版本,并及时更新以修复漏洞和提升性能;- 备份无线路由器的配置信息,以防配置丢失或故障;- 如遇到网络连接问题,可以尝试重新启动路由器、重新连接无线网络,或者重置路由器设置。
6. 附件本文档不涉及附件。
7.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不涉及法律名词及注释。
无线局域网配置(实验六)

无线局域网配置(实验六)无线局域网配置(实验六)1.实验目的1.1 理解无线局域网(WLAN)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2 学习无线局域网的配置过程1.3 掌握无线局域网的安全设置2.实验环境2.1 一台支持无线局域网的计算机2.2 一个无线路由器2.3 适配器(如无线网卡)3.实验步骤3.1 搭建无线局域网3.1.1 将无线路由器与电源相连,并进行启动3.1.2 将电脑与无线路由器通过网线连接3.1.3 打开电脑的浏览器,输入无线路由器的默认IP地质,登录配置界面3.1.4 在配置界面中设置无线局域网的名称(SSID)和密码3.1.5 保存配置并重启无线路由器3.2 连接到无线局域网3.2.1 打开电脑的无线设置界面3.2.2 找到无线局域网列表,选择之前设置的名称(SSID)3.2.3 输入之前设置的密码,连接到无线局域网3.3 验证连接3.3.1 打开浏览器,尝试访问任意网页,确认网络连接正常4.实验注意事项4.1 确保无线路由器和电脑的连接正常4.2 设置无线局域网密码时,选择足够强度的密码保证安全性4.3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进行更多的无线局域网配置,如IP地质分配、MAC地质过滤等5.附件本文档无附件。
6.法律名词及注释6.1 无线局域网(WLAN):指使用无线电波作为数据传输介质的局域网,适用于无线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
6.2 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的缩写,是无线局域网的名称,用于区分不同的无线网络。
6.3 IP地质: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的缩写,是计算机在网络上的唯一标识。
6.4 MAC地质: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的缩写,是与计算机网卡硬件相关的地质,用于在局域网中唯一标识一个设备。
实验6-1 静态路由配置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组号:课程:班级:实验名称:实验六路由器静态路由的配置姓名__________ 实验日期:学号_____________ 实验报告日期:同组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 报告退发: ( 订正、重做 )同组人学号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审批签字:通过不通过实验六路由器静态路由的配置一、实验名称:路由器的静态路由二、实验目的:掌握路由器的静态路由的基本配置方法。
背景描述:设校园网通过1台路由器连接到校园外的另一台路由器上,现要在路由器上做适当的配置,实现校园网内部主机与校园网外部主机的相互通讯。
三、实验设备:每一实验小组提供如下实验设备1、实验台设备:计算机两台PC1和PC2(或者PC4和PC5)2、实验机柜设备:R1762路由器两台计算机两台3、实验工具及附件:网线测试仪一台跳线若干四、实验内容及技术原理:路由器属于网络层设备,能够根据IP包头的信息,选择一条最佳路径,将数据包转发出去,实现不同网段的主机之间的互相访问。
路由器是根据路由表进行选路和转发的。
而路由表里就是由一条条的路由信息组成,路由表的产生方式一般有3种:直连路由:给路由器接口配置一个地址,路由器自动产生本接口IP所在网段的路由信息。
静态路由:在拓扑结构简单的网络中,管理员通过手工的方式配置本路由器未知网段的路由信息,从而实现不同网络段之间的连接。
动态路由:路由器通过路由协议学习自动产生的路由信息。
(注:本次实验不涉及)五、实验注意事项及要求:1、实验中严禁在设备端口上随意插拔线缆,如果确实需要应向老师说明征求许可。
2、以电子文档形式提交实验报告。
3、本次实验结果保留:是√否4、将路由器的配置文档、验证计算机的TCP/IP配置信息保存。
5、将路由器的配置信息以图片的形式保存到实验报告中。
6、切记不要关闭独立网卡,不要修改独立网卡上的IP地址。
7、注意区分实验设备,留意指导文档中实验设备的名称,不要用错配置参数。
无线局域网的实验报告

无线局域网的实验报告无线局域网的实验报告引言: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数据,实现终端设备之间的互联和互通。
本实验旨在研究无线局域网的性能和应用,并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收集来评估其效果和可行性。
一、实验设备和环境本实验使用的设备包括一台无线路由器和多台无线终端设备。
实验环境为一个室内空间,包括有障碍物和无障碍物的区域,以模拟真实的使用场景。
二、实验步骤1. 设备设置将无线路由器连接到电源,并通过网线将其与宽带接入设备(如光纤猫)连接。
根据实验需要,设置无线网络名称(SSID)和密码,并选择适当的加密方式(如WPA2)。
2. 终端连接打开多台无线终端设备,搜索并选择目标无线网络。
输入正确的密码后,终端设备将成功连接到无线局域网。
3. 信号强度测试在不同位置放置终端设备,使用信号强度测试工具(如无线网络分析仪)测量信号强度。
记录不同位置的信号强度值,并分析其变化规律。
4. 速度测试使用速度测试工具(如Speedtest)测量无线局域网的上传和下载速度。
在不同位置和时间进行多次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根据数据分析,评估无线局域网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5. 干扰测试在实验环境中引入干扰源(如其他无线设备或电磁干扰源),观察无线局域网的表现。
记录干扰对信号强度和传输速度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方案。
6. 安全性测试使用网络安全工具(如Wireshark)监控无线局域网中的数据传输,分析是否存在未授权的访问或数据泄露风险。
根据测试结果,提出加强网络安全的建议。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1. 信号强度测试结果显示,在无障碍物的开放区域,信号强度较高且稳定。
而在有障碍物的区域,如墙壁或家具的遮挡下,信号强度明显下降。
因此,在设计无线局域网时,应合理规划设备的放置位置,避免信号受阻。
2. 速度测试结果显示,无线局域网的传输速度与终端设备的距离和网络负载有关。
2024版《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使用`tracert`命令跟踪路 由路径
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 连通性
使用`netstat`命令查看网 络连接状态
实验结果与分析
1. 网络配置结果 展示主机名、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
认网关的配置结果 2. TCP/IP协议分析结果
展示捕获的数据包,并分析各层协议 头部信息,包括源/目的IP地址、源/ 目的端口号、协议类型等
01 1. 环境搭建
02
安装和配置实验所需的软件和工具,如虚拟机、操作系
统、网络模拟器等;
03
构建实验网络拓扑,包括内部网络、外部网络和防火墙
等组成部分。
实验内容和步骤
2. 防火墙配置
选择一种防火墙软件或设备,如iptables、pfSense等; 配置防火墙规则,包括访问控制列表(ACL)、网络地址转换(NAT)、 端口转发等;
1. 连接路由器和交换机, 并启动设备
实验步骤
01
03 02
实验内容和步骤
3. 配置路由器接口,并启用路由协议 4. 配置交换机VLAN,并启用STP 5. 验证配置结果,确保网络连通性
实验结果与分析
01
实验结果
02
路由器和交换机配置成功,网络连通性良好
03
各设备运行状态正常,无故障提示
04
分析
02 如何提高网络服务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3
如何优化网络服务器的性能?
04
在实际应用中,如何管理和维护网络服务 器?
05
实验五:网络安全与防火 墙配置
实验目的和要求
理解和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原 理;
通过实验,了解防火墙在网络安全中 的作用和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书
课程名:《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题目:实验6 无线局域网配置班级:
学号:
姓名:
1.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研究无线LAN网络,掌握利用无线宽带路由器连接三台无线PC和一台
有线PC的方法。
2.实验环境
1)运行xp/win7操作系统的PC一台。
2) 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模拟操作
3.实验内容
步骤1. 基本拓扑图
1、实例拓扑图说明
Packet Tracer中无线设备是Linksys WRT300N 无线路由器;PC0、PC1和PC2以无线方式与Linksys WRT300N相连;PC3的FastEthernet端口与无线路由器的Ethernet端口相连。
2、配置Linksys WRT300N
(1)配置PC3的ip地址与Linksys WRT300N (默认ip:192.168.0.1)在同一网段。
(2)双击PC3,切换到“桌面”选项卡—“web浏览器”:键入http://192.168.0.1(3)配置WLAN的SSID,无线路由器与计算机无线网卡的SSID相同
以web的方式配置Linksys WRT300N(admin、admin)
以web的方式配置Linksys WRT300N
3、对PC0、PC1和PC2进行配置PC0的配置如下:关闭PC0主机的开关,把Linksys-WNP300N拖入主机最下方的槽内,并在config的选项卡处将其SSID改为mali
配置PC0的IP地址
步骤2.PC1的配置如下:
关闭PC1主机的开关,把Linksys-WNP300N拖入主机最下方的槽内,并在config的选项卡处将其SSID改为mali
配置PC1的IP地址:
步骤3. PC2的配置如下:
关闭PC2主机的开关,把Linksys-WNP300N拖入主机最下方的槽内,并在config 的选项卡处将其SSID改为mali
配置PC2的IP地址
步骤4.对PC3进行配置
配置PC3的IP地址,并在config选项卡处将Port Status开启
步骤5.测试连通性。
查看网络中所有机器是否已经连通成功如上图。
步骤六.配置WLAN的WEP,无线路由器与计算机无线网卡的SSID相同
(1)、配置PC0、PC1和PC2的WEP密码与无线路由器key1相同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10 - 4.实验结果
1.登录该无线局域网时需要输入密码,如何修改配置?
2.无线局域网配置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5.实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