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查资质分类分级标准2(DOC)

合集下载

地质勘查资质专业分类和注册登记条件(试行)

地质勘查资质专业分类和注册登记条件(试行)

地质勘查资质专业分类和注册登记条件(试行)一、地质勘查资质专业分类分级地质勘查资质根据地质勘查专业性质分类,按照地质勘查能力水平要求注册登记。

地质勘查资质专业分类及分级如下:(一)区域地质调查甲、乙二级(二)海洋地质调查甲、乙二级(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甲、乙、丙三级(四)石油、天然气矿产勘查甲级一级(五)固体矿产勘查甲、乙、丙三级(六)液体矿产勘查(石油、天然气水合物除外)甲、乙、丙三级(七)气体矿产勘查(天然气除外)甲、乙二级(八)地球物理勘查甲、乙、丙三级(九)地球化学勘查甲、乙、丙三级(十)遥感地质勘查甲、乙二级(十一)勘查工程施工甲、乙、丙三级(十二)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甲、乙、丙三级(十三)选冶加工试验甲、乙二级二、地质勘查资质注册登记条件(一)技术人员数量与素质1.本类本专业高级技术人员、中级技术人员数量:甲级、乙级、丙级条件要求见附表1。

2.与本类工作相关专业的配套程度:甲级:配套齐全;乙级:基本配套。

3.直接从事本类工作的本专业技术人员占本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甲级、乙级、丙级:≥70%。

4.技术骨干从事本类工作的年限:甲级:≥10年;乙级:≥5年;丙级:≥3年。

5.技术骨干从事本类工作的能力:甲级:承担过复杂地质条件下国家、部(省)或大型以上调查或勘查项目,能够解决工作中重大疑难问题;乙级:承担过中等复杂地质条件下部(省)或中型以上调查或勘查项目,能够解决工作中某些重大疑难问题;丙级:承担过一般地质条件下小型以上调查或勘查项目,能够解决工作中某些重大问题。

(二)仪器设备配置程度1.从事本类工作(调查或勘查等)的仪器设备及车辆或船只:甲级:先进的;乙级:常规的;丙级:基本的。

2.与本类工作(调查或勘查等)相关专业的仪器设备配置程度:甲级:常规的;乙级:基本的。

3.计算机硬件及软件配置程度:甲级、乙级:适用于本类工作(调查或勘查等)的高、中档计算机、配套设备与相适应的专业数据处理软件。

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等级划分

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等级划分

工程勘察资质分级标准一、总则(一)根据《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勘察和设计单位资质管理规定》的原则,结合工程勘察行业技术要求的特点,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行业管理体制以及工程勘察单位体制改革的实际需要制定本标准。

(二)工程勘察资质范围包括建设工程项目的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和工程测量等专业,其中岩土工程是指1.岩土工程勘察,2.岩土工程设计,3.岩土工程测试、监测、检测,4.岩土工程咨询、监理,5.岩土工程治理。

(三)工程勘察资质分级标准是核定工程勘察单位工程勘察资质等级的依据。

(四)工程勘察资质分综合类、专业类和劳务类。

综合类包括工程勘察所有专业;专业类是指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工程测量等专业中的某一项,其中岩土工程专业类可以是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测试监测检测、咨询监理中的一项或全部;劳务类是指岩土工程治理、工程钻探、凿井等。

(五)工程勘察综合类资质只设甲级;工程勘察专业类资质原则上设甲、乙两个级别,确有必要设置丙级勘察资质的地区经建设部批准后方可设置专业类丙级;工程勘察劳务类资质不分级别。

二、分级标准(一)综合类1.资历和信誉(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3个主专业中有不少于2个具有10年及以上工程勘察资历,是行业的骨干单位,在国内外同行业中享有良好信誉。

(2)至少2个专业分别独立承担过本专业甲级工程(参见附表1) 专业任务不少于5项,其工程质量合格、效益好.(3)单位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并有相应的经济实力,工商注册资本金不少于800万元人民币。

2.技术力量3个主专业中不少于2个专业各有能力同时承担2项甲级工程任务,每专业至少有5名具有本专业高级技术职称的技术骨干和级配合理的技术队伍。

在国家实行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制度以后,岩土工程专业至少有5名注册岩土工程师。

3.技术装备及应用水平有足够数量、品种、性能良好的室内试验、原位测试及工程物探等测试监测检测设备或测量仪器设备,或有依法约定能提供满足专项勘察、测试监测检测等质量要求的协作单位。

勘察资质等级标准

勘察资质等级标准

勘察资质等级标准勘察资质等级标准是指对勘察单位进行资质评定的标准,是勘察单位开展勘察活动的基本依据。

勘察资质等级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勘察单位的资质等级评定工作,保障勘察活动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勘察行业的健康发展。

下面将从勘察资质等级标准的制定背景、内容要点和实施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勘察资质等级标准的制定背景。

勘察资质等级标准的制定,是为了适应勘察行业发展的需要,提高勘察单位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推动勘察行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勘察活动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为了规范勘察市场秩序,提高勘察单位的竞争力和信誉度,有必要制定统一的勘察资质等级标准,对勘察单位进行资质评定和等级划分。

其次,勘察资质等级标准的内容要点。

勘察资质等级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勘察单位的基本条件、人员素质、技术能力、管理水平、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的要求。

具体来说,勘察单位的基本条件包括注册资金、人员结构、办公场所等;人员素质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职称、工作经验等;技术能力包括勘察单位在工程勘察、地质勘探、测绘勘测等方面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勘察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措施、质量监督制度等。

这些内容要点是勘察资质等级标准的核心内容,是评定勘察单位资质等级的依据。

最后,勘察资质等级标准的实施意义。

勘察资质等级标准的实施,对于促进勘察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提高勘察活动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勘察资质等级标准的实施可以提高勘察单位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和社会信誉度,有利于优胜劣汰,推动勘察行业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勘察资质等级标准的实施可以规范勘察市场秩序,杜绝一些不符合资质要求的勘察单位参与勘察活动,保障勘察活动的质量和安全,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综上所述,勘察资质等级标准的制定是勘察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勘察行业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地质勘查资质专业分类和注册登记条件

地质勘查资质专业分类和注册登记条件

地质勘查资质专业分类和注册登记条件一、地质勘查资质分类分级地质勘查资质根据地质勘查专业性质及特点分类,按照地质勘查能力水平分级。

地质勘查资质分类分级如下:(一)区域地质调查甲、乙二级(二)海洋地质调查甲、乙二级(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甲、乙、丙三级(四)石油、天然气矿产勘查甲级一级(五)固体矿产勘查甲、乙、丙三级(六)液体矿产勘查(石油、天然气水合物除外)甲、乙、丙三级(七)气体矿产勘查(天然气除外)甲、乙二级(八)地球物理勘查甲、乙、丙三级(九)地球化学勘查甲、乙、丙三级(十)遥感地质勘查甲、乙二级(十一)勘查工程施工甲、乙、丙三级(十二)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甲、乙、丙三级(十三)选冶加工试验甲、乙二级二、地质勘查资质注册登记条件及要求(一)勘查技术人员1.本类本专业高、中级技术人员的条件要求见表1。

2.勘查技术人员应是申请人申请时在编或在册的。

在编的,应按申请人上级人事部门本年度或上一年度《单位职工花名册》等证明文件认定;在册的,应按申请人人事部门本年度《单位职工花名册》等证明文件认定。

聘用人员:男性应不大于60周岁;女性应不大于55周岁。

3.技术人员技术职称应按有效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或批准文件认定。

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等证明文件所填专业比较宽或不明确的,应以技术人员现从事的专业工作认定。

4.在核定区域地质调查或固体矿产勘查资质时,若本专业高、中级技术人员分别已占相应级别本专业高、中级技术人员条件要求的60%以上(含60%),其差额部分可分别由矿产地质或区域地质专业的高、中级技术人员补充计算。

(二)勘查仪器设备1.主要地质勘查设备仪器的条件要求见表2。

2.先进勘查设备仪器可以代替表2中所列勘查设备仪器,但须出具有关证明文件。

(三)资产总资产、生产性固定资产、净资产或所有者权益的条件要求见表3。

(四)管理水平管理机构、管理制度、质量体系的条件要求见表4。

三、其他条件及要求(一)石油、天然气矿产勘(调)查资质,根据国务院批准设立石油公司或者同意进行石油、天然气矿产勘(调)查的批准文件认定。

地质勘查资质分类分级标准(二)

地质勘查资质分类分级标准(二)



6 7
重力仪 ※ 浅震仪 核磁共振仪
口 △ 2 道及以上 ; 1 数字; 高分辨率

△ 口

( E 一 电导率 或 H4
剖面仪) ※ 含 自然电位、 电阻率 、

口 △

测井仪
充电率、 放射性和 声波等参数


1 O
50 0 万像素及以上 多道 ; 高分辨率
3 1
△ 口 △ 口
数字 ; 高精度

△ 口
国土资源部认定
国土资源部认定


( ) 六 固体矿产勘查
1 2
手持 G S P 数码 照像机
精度优于 1 m O 50 O 万像素及以上
6 6


1 1 1
△ 口 台

1 数字 分辨率 0 1T及 以下 .n 精度优于士0 O 毫伽 .4 1 1 1
△ 口 台 △ 口
1T 及 以 下 n
分辨率 O 1 . 口 1
n T及 以 下
6 7
重力仪 ※ 测井仪 ※
资源/ 储量数 据处理软件
国土资源部认定


国土资源部认定


( 气体矿产勘查 五)
1 手持 GP S 精度优 于 1 m O 6 △ 口 精度优于 1 m 0 3 △ 口
2 3 4 5 6 7
数码照像机 地震仪 重力仪 ※ 气测仪 测井仪 资源/ 储量数据
丙 级
序号
设备仪器 名称 技术参数
盥 数量 位

工程勘察资质分级标准

工程勘察资质分级标准

工程勘察资质分级标准一、总则㈠根据《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勘察和设计单位资质管理规定》的原则,结合工程勘察行业技术要求的特点,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行业管理体制以及工程勘察单位体制改革的实际需要制定本标准。

㈡工程勘察资质范围包括建设工程项目的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和工程测量等专业,其中岩土工程是指⒈岩土工程勘察,⒉岩土工程设计,⒊岩土工程测试、监测、检测,⒋岩土工程咨询、监理,⒌岩土工程治理。

㈢工程勘察资质分级标准是核定工程勘察单位工程勘察资质等级的依据。

㈣工程勘察资质分综合类、专业类和劳务类。

综合类包括工程勘察所有专业;专业类是指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工程测量等专业中的某一项,其中岩土工程专业类可以是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测试监测检测、咨询监理中的一项或全部;劳务类是指岩土工程治理、工程钻探、凿井等。

㈤工程勘察综合类资质只设甲级;工程勘察专业类资质原则上设甲、乙两个级别,确有必要设置丙级勘察资质的地区经建设部批准后方可设置专业类丙级;工程勘察劳务资质不分级别。

二、分级标准㈠综合类⒈资历和信誉⑴具有独立法人资格,3个主专业中有不少于2个具有10年及以上工程勘察资历,是行业的骨干单位,在国内外同行业中享有良好信誉。

⑵至少2个专业分别独立承担过本专业甲级工程(参见附表1)专业任务不少于5项,其工程质量合格、效益好。

⑶单位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并有相应的经济实力,工商注册资本金不少于800万元人民币。

⒉技术力量3个主专业中不少于2个专业各有能力同时承担2项甲级工程任务,每专业至少有5名具有专业高级技术职称的技术骨干和级配合理的技术队伍,在国家实行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制度以后,岩土工程专业至少有5名注册岩土工程师。

⒊技术装备及应用水平有足够数量、品种、性能良好的室内试验、原位测试及工程物探等测试监测检测设备或测量仪器设备,或有依法约定能提供满足专项勘察、测试监测检测等质量要求的协作单位。

应用计算机出图率达100%,有满足工作需要的固定工作场所。

地质勘查资质专业分类和注册登记条件

地质勘查资质专业分类和注册登记条件

地质勘查资质专业分类和注册登记条件(试行)地质勘查资质根据地质勘查专业性质分类,按照地质勘 查能力水平要求注册登记。

地质勘查资质专业分类及分级如 下:(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甲、乙、丙三级(四) 石油、天然气矿产勘查甲级一级(五)固体矿产勘查(六) 液体矿产勘查(石油、天然气水合物除外)甲、乙、丙三级(七) 气体矿产勘查(天然气除外)甲、乙二级 (八) 地球物理勘查 (九) 地球化学勘查(一) 区域地质调查甲、乙二级甲、乙二级甲、乙、丙三级 甲、乙、丙三级 甲、乙二级(十)遥感地质勘查(十一)勘查工程施工(十二)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甲、乙、丙三级(十三)选冶加工试验甲、乙二级二、地质勘查资质注册登记条件(一)技术人员数量与素质1 .本类本专业高级技术人员、中级技术人员数量:甲级、乙级、丙级条件要求见附表1。

2.与本类工作相关专业的配套程度:甲级:配套齐全;乙级:基本配套。

3.直接从事本类工作的本专业技术人员占本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甲级、乙级、丙级:2 70%。

4 .技术骨干从事本类工作的年限:甲级:2 10年;乙级:25年;丙级:23年。

5.技术骨干从事本类工作的能力:甲级:承担过复杂地质条件下国家、部(省)或大型以上调查或勘查项目,能够解决工作中重大疑难问题;乙级:承担过中等复杂地质条件下部(省)或中型以上调查或勘查项目,能够解决工作中某些重大疑难问题;丙级:承担过一般地质条件下小型以上调查或勘查项目,能够解决工作中某些重大问题。

(二)仪器设备配置程度1 .从事本类工作(调查或勘查等)的仪器设备及车辆或船只:甲级:先进的;乙级:常规的;丙级:基本的。

2.与本类工作(调查或勘查等)相关专业的仪器设备配置程度:甲级:常规的;乙级:基本的。

3.计算机硬件及软件配置程度:甲级、乙级:适用于本类工作(调查或勘查等)的高、中档计算机、配套设备与相适应的专业数据处理软件。

主要仪器设备配置条件要求见附表2。

地质勘查资质分类分级标准2

地质勘查资质分类分级标准2

地质勘查资质分类分级标准第一条为科学合理地对地质勘查资质进行分类分级,根据《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20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勘查技术人员主要包括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的专业和数量。

(一)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为单位在编或在册的,事业单位的与其上级主管部门认定的本年度在编或在册“单位职工花名册”一致,企业单位的与其本年度“单位职工花名册”一致。

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须为全职聘用,且仅受聘于该技术人员所在资质申请单位。

(二)申请地质勘查资质时,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男性年龄不大于60周岁,女性年龄不大于55周岁。

(三)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具有省部级人事部门颁发或认可(省部级人事部门批准的厅局级人事部门颁发)的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资格证书或批准文件。

(四)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资格证书或批准文件未填写专业名称、专业名称不明确的,以勘查技术人员的主要勘查工作经历及业绩认定。

(五)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取得多个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资格证书的,在申请地质勘查资质时,只能使用其中一个专业。

(六)同一单位申请多项资质类别时,同一专业的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可以重复计算。

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不同地质勘查资质类别和资质等级的具体标准与条件见附件1。

第三条勘查设备、仪器主要包括种类、数量和技术参数。

(一)规定配备的勘查设备、仪器,须出具购置发票或调拨单;允许租赁的勘查设备、仪器,应出具租赁合同等证明材料。

(二)替代规定配备的勘查设备、仪器,应出具相应的说明书等证明材料。

(三)同一单位申请多项资质类别时,同一勘查设备、仪器可以重复计算。

勘查设备、仪器不同地质勘查资质类别和资质等级的具体标准与条件见附件2。

第四条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管理机构、管理制度、质量体系认证和勘查质量等。

质量管理体系不同地质勘查资质类别和资质等级的具体标准与条件见附件3。

第五条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勘查资质分类分级标准
第一条为科学合理地对地质勘查资质进行分类分级,根据《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20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勘查技术人员主要包括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的专业和数量。

(一)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为单位在编或在册的,事业单位的与其上级主管部门认定的本年度在编或在册“单位职工花名册”一致,企业单位的与其本年度“单位职工花名册”一致。

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须为全职聘用,且仅受聘于该技术人员所在资质申请单位。

(二)申请地质勘查资质时,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男性年龄不大于60周岁,女性年龄不大于55周岁。

(三)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具有省部级人事部门颁发或认可(省部级人事部门批准的厅局级人事部门颁发)的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资格证书或批准文件。

(四)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资格证书或批准文件未填写专业名称、专业名称不明确的,以勘查技术人员的主要勘查工作经历及业绩认定。

(五)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取得多个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资格证书的,在申请地质勘查资质时,只能使用其中一
个专业。

(六)同一单位申请多项资质类别时,同一专业的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可以重复计算。

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不同地质勘查资质类别和资质等级的具体标准与条件见附件1。

第三条勘查设备、仪器主要包括种类、数量和技术参数。

(一)规定配备的勘查设备、仪器,须出具购置发票或调拨单;允许租赁的勘查设备、仪器,应出具租赁合同等证明材料。

(二)替代规定配备的勘查设备、仪器,应出具相应的说明书等证明材料。

(三)同一单位申请多项资质类别时,同一勘查设备、仪器可以重复计算。

勘查设备、仪器不同地质勘查资质类别和资质等级的具体标准与条件见附件2。

第四条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管理机构、管理制度、质量体系认证和勘查质量等。

质量管理体系不同地质勘查资质类别和资质等级的具体标准与条件见附件3。

第五条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不同地质勘查资质类别和资质等级的具体标准与条件见附件4。

第六条只申请海洋石油天然气矿产勘查资质的,对规定的陆地石油天然气矿产勘查的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和勘查设备、仪器不作要求。

只申请陆地石油天然气矿产勘查资质的,对规定的海洋石油天然气矿产勘查的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和勘查设备、仪器不作要求。

第七条只申请地质钻探资质的,对规定的高、中级坑探技术人员和坑探设备、仪器不作要求。

只申请地质坑探资质的,对规定的高、中级钻探技术人员和钻探设备、仪器不作要求。

第八条只申请岩矿鉴定、岩矿测试、岩土试验、选冶试验单项资质的,对规定的该单项以外高、中级地质实验测试技术人员和地质实验测试设备、仪器不作要求。

第九条本标准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附件:1.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条件要求
2.勘查设备、仪器条件要求
3.质量管理体系条件要求
4.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条件要求
附件1
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条件要求
附件2
勘查设备、仪器条件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条件要求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条件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