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带反思)
三年级上册人音版音乐全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人音版音乐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音乐学习,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加强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学生奠定扎实的音乐基础。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的音乐1. 《小星星》2. 《小燕子》3. 《两只老虎》第二单元:美丽的旋律1. 《茉莉花》2. 《四季歌》3. 《捉泥鳅》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歌曲,能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难点:音乐节奏、旋律的把握,音乐基础知识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分组教学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学习、讨论、实践。
2. 运用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学生跟随模仿。
3. 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安排第一单元:1. 教学歌曲《小星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教学歌曲《小燕子》,学会歌曲,并进行表演。
3. 教学歌曲《两只老虎》,培养学生的音乐创编能力。
第二单元:1. 教学歌曲《茉莉花》,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 教学歌曲《四季歌》,学会歌曲,并进行音乐游戏。
3. 教学歌曲《捉泥鳅》,培养学生的音乐合作意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所学歌曲,正确地把握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 学生能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自己的才华。
3. 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七、教学措施1. 注重音乐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提高。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鼓励学生在家进行音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音乐比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2. 开展音乐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音乐心得,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3. 邀请专业音乐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含反思:第五单元动画城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含反思〕:第五单元动画城第五单元动画城第—课时教学内容:1、观赏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黑猫警长)、(葫芦兄弟)、(宝莲灯)中的音乐。
2、动画人物联欢会教学目标:通过动画中的音乐吸引学生,把学生对动画片的兴趣转移到动画音乐上来。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音乐(大风车),请学生们拍手做律动。
2、播放一组音乐,请同学们分辩出是哪部动画片里的音乐,并答复动画片里的主要人物是谁?二、观赏1、分别播放(人们叫我唐老鸭)和(米老鼠之歌),学生猜是什么音乐,主人公是谁?2、小结:米老鼠和唐老鸭是美国迪斯尼乐园里的代表动画人物,现在我们来观看一下他们的精彩表演。
〔插播一段动画,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3、再播放几首动画片的音乐,看看大家还能不能猜的出来。
〔播放(啊哈!黑猫警长)、(小小葫芦娃)、(天地在我心)〕4、学生听音乐拍手做动作,并答复三、创作表演同学们可以打算一首动画片里的歌曲、故事或舞蹈,也可以画画你喜欢的动画人物装饰我们的联欢会,大家可以单独表演也可以联合演出,咱们开始行动吧!播放(蓝猫三千问)主题曲(天有多高)。
〔学生随音乐演唱并做表演〕教学反思:学生能积极参与表演。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唱(动画城)教学目标:1、学唱(动画城)歌曲,用歌声来感受小朋友对动画城的赞美和向往。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感受歌曲的节拍,自编动作,制造性地进行歌表演。
3、观赏迪斯尼动画电影(狮子王)的开场曲“生生不息〞。
教学过程一、感受“动画城〞二、1、11观赏中央电视台(动画城)节目中的卡通片段,观赏完后,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动画人物。
2、请你们模仿一下自己最喜欢的动画人物动作。
3、贴一贴、画一画,把自己最喜欢的卡通人物,请进动画城里来。
二、学唱歌曲(动画城)1、谈话。
2、听赏(动画城)歌曲。
3、唱一唱、认一认,(p书26页音阶图,认唱7I音高及手势的位子〕4、把学过的音符按音上下顺序填一填、唱一唱(书P27页城墙图〕5、找一找在歌曲中7音出现了几次?跟琴哼唱旋律。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放牛山歌》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放牛山歌》教案及教学反思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放牛山歌》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视听结合法学习,能用高亢、嘹亮的声音演唱山歌《放牛山歌》。
2、要以自己参加劳动而获得丰收的喜悦心情来演唱曲调和歌词。
3、体验四川方言“哟啥、哟喂”、“哥儿啰喂”等衬词在歌曲中的运用,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4、了解山歌的几种演唱形式。
5、对歌曲进行创编成旋律悠长,节奏自由的形式。
教学重点:1、能用高亢、嘹亮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注意四川地方方言与语气的味道,掌握山歌的风格。
教学难点:1、切分节奏和附点音符时值的把握2、音乐创编活动。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用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导入山歌,让学生找出歌曲中歌词的特点。
如歌词中的“罗儿、朗朗采光采、朗罗”等衬词。
解释衬词的作用:它一般多用于山歌、小调、劳动号子中,用上衬词,可以抒发人的情绪、协调劳动时的节奏、烘托气氛。
刚才这首《太阳出来喜洋洋》就是人们在砍柴时唱的山歌。
人们一边劳动一边唱歌,心情是怎样的呢?(高兴的)对,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我们的手创造出来的。
下次的劳动课,我们可要积极的劳动,因为劳动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美好!二、新课1、初听、发声练习2、打开畅言资源,初听《放牛山歌》旋律(伴奏)。
生随老师律动。
师:那这些动作都是跟什么有关系啊?抽生答。
师:跟农村劳动有关系。
虽然现在是冬天了,但是春天和现在不一样,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春天的农村,好不好?师一边讲解,一边粘贴一些图片(太阳、牧童、牛儿、花朵、青草)同学们看一看,多美啊!其实小牧童啊一边走一边唱着歌儿呢!你们听听是什么歌儿?师弹琴唱:哥儿罗喂,哥儿罗喂。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唱。
(半度上行、下行)师:(指黑板)春天的景色真是太美了,这让老师想起一首儿歌:太阳出来照北岩,赶着牛儿上山来,背上背个大背篼,又放牛儿又捡柴。
太阳伯伯西山落,牛儿吃得肥又壮,背上背篼挑担柴赶着牛儿回村庄。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及教后反思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目标:1、用轻巧、圆润的声音,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用优美、舒展的肢体语言表现歌曲,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歌唱方法,引导学生用不同形式表现自己心中的音乐。
2、通过歌唱与表演,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草原风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对生活、对多民族大家庭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草原之“美”(景美、歌美、人更美),并能用歌声、舞姿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歌曲中含“倚音”、“附点节奏”的句子。
教具:教学课件、钢琴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谈话导入师:初次见面,老师带给大家一段视频,请大家欣赏。
出示课件《吉祥三宝》师:听听他是哪个民族的?师:对!是蒙古族的。
同学们去过蒙古大草原吗?没关系,走,祁老师带大家一起去领略一下蒙古草原美丽的景色。
出示草原的美丽图片(欣赏蒙古草原风景,并聆听歌曲伴奏)师:那是一个辽阔而美丽的地方,古族的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美丽富饶的大草原上,今天我们不仅领略了这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还要来学习一首蒙古族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二.学唱歌曲1、初听范唱师引导学生拍手感受旋律。
师:他们的歌声美吗?你们也想和蒙古族孩子一起做一回小牧民,去体验一下放牧时的情景吗?那我们再来听一遍,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速度怎么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感受一下)2.再听范唱速度——稍快、情绪——欢快活泼的。
师:同学们能想象出小牧民在歌唱时的神态和心情是怎样的吗?(模仿小牧民的表情)师:一起到歌词中去体会一下。
3、出示歌词师:“草儿青青羊儿肥”“美在眼里喜在心”“啊哈啊哈荷”(这是模仿小牧民的笑声)这些歌词都唱出了小牧民自豪的心情。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歌词,同学们自己轻声默读一下。
4、请一名学生来有感情的朗读。
(老师及时表扬鼓励)5、师:我们一起来读一下,但是老师的要求提高了,我们试着跟着歌曲的节奏来读。
6、师生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7、全班按节奏朗读歌词。
师:同学们读的真不错,老师也被这快乐的情绪感染了,我们和小牧民一起唱歌好吗?来,我们跟着唱唱试试,耳朵注意听,声音注意轻。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选10篇)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选10篇〕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选10篇〕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能从以钟声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感受和体验中外不同风格的美妙的“钟声”音乐,唤起学生心底的遐想,使之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增强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能用准确的节奏、正确的换气和自然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钟声叮叮当》,表现美妙的“钟声”音乐;并能运用图形谱认唱唱名识谱,唱准fa、si、do’(4、7、i)的音高。
3、在聆听乐曲的过程中能对音乐的主题曲调留有印象,用表演故事场景更好地聆听音乐,体会音乐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1、感受和体验不同风格的“钟声”音乐。
2、演唱歌曲《钟声叮叮当》,用歌声表现、模拟钟声。
三、教学用具:录音机、钢琴、教学光盘、多媒体课件、图形谱及碰钟、学生自己准备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听《美丽的黄昏》和着三拍子律动进教室。
师生问好。
〔二〕、学习歌曲,表现钟声。
1、学生讨论如何模拟钟声〔用“叮”“当”来模拟〕师出示柯尔文手势,生复习do――do'的音阶。
师:如今加上钟摆的叮当声来唱师范唱,生用叮当声唱音阶2、复习上下声部的旋律3、老师示范唱,手弹低声部,嘴唱高声部,请学生仔细聆听。
4、请问学生听到了几个声部,是怎么听出来的。
5、老师引导学生跟录音合作〔或老师唱高声部〕唱低声部,老师用手势引导学生唱低声部。
6、学生跟琴分声部合作唱。
7、艺术处理,速度、力度、音色、情绪加伴奏〔碰铃和三角铁〕,再加身体模拟大钟摇摆的律动。
8、根据艺术处理完好演唱。
〔三〕、创设情景、感受钟声;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你们唱得这么好,吸引来了真正的钟声。
听,维也纳皇宫的音乐钟想起来了,公主邀请我们到皇宫去为她的贵宾表演。
1、师讲组曲《哈里亚诺什》的故事。
〔多媒体出示欧洲教堂、王宫的图片〕2、初听乐曲引子师:在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生答。
〔听出钟摆的滴答声。
‖:1525:‖〕3、学唱主题课件出示音乐主题曲调的图形谱〔师弹琴,生唱,生手划旋律线唱一唱,生熟悉旋律〕4、分段聆听,结合音乐介绍演奏乐器。
小学音乐三年级人教版教案教学反思

小学音乐三年级人教版教案教学反思所谓教学反思,是指老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熟识、再思索,并以此来总结阅历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学反思始终以来是老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始终格外重视。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学音乐三年级人教版教案教学反思5篇,期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小学音乐三年级人教版教案教学反思1《漂亮的黄昏》是一首四三拍的二声部轮唱曲,歌曲漂亮悦耳,格外好的描绘出黄昏下的甜蜜意境。
这节课我仿照了市试验小学蒋琪老师的教学设计,在三(2)班教授这节课。
以下是我对本堂课的一些反思。
一开头,我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去赏识漂亮的黄昏景色,学生格外投入,而且被漂亮的景色深深吸引,他们有的说:“黄昏真美啊”有的说:“黄昏的颜色五彩缤纷”还有的说:“黄昏像大地铺上一层金子”“黄昏的颜色还有变化”。
应当说这时是情感很好的激发点。
可是我没有抓住这个机会,而是马上进行下一个环节,按节奏读歌词,我自己范读又很不在状态,导致学生读的也很不在状态,以致影响了整堂课学生歌声的控制,一节课上,学生的歌声都不够美,情感的处理都不到位,漂亮的意境没有形成,这是本节课的一大败笔。
在演唱第一乐句时,第一次演唱学生唱得还不错,可当我请一位学生来演唱师,该学生在3—1之间唱成滑音变成321,我见状又连忙去订正他的歌声,而订正又不到位,以致这位错的同学反而成了全班同学的示范,让全班同学都犯了这个错。
其实,当发觉这个同学不对时,我应请其他同学关心他,让别人正确的歌声成全班同学的示范,让生与生之间有个对比,这样对后面的歌声就会有关心。
一节课下来给我的感受是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看我们的老师如何有效地引导。
我们的目标定在哪里?我们是否对学生应掌握的能力有个明确的告知。
以上就是我对自己本堂课的一些反思,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望同行们能批判指正。
小学音乐三年级人教版教案教学反思2在我教了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五册《草原上》一课之后,我更深地理解了音乐课堂中的“有效”二字,虽然是短短的四格外钟,却使我受益非浅。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本册音乐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音阶、节奏、音符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模仿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单元一:音乐基础知识- 音阶、节奏、音符的研究与练。
- 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高、音长、音色等。
2. 单元二:歌曲研究- 研究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如《小星星》、《两只老虎》等。
- 通过对歌曲的学唱、演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单元三:音乐欣赏- 欣赏国内外经典儿童音乐作品,如《彼得与狼》、《四季》等。
-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观念。
4. 单元四:音乐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合奏等集体音乐活动。
-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方法- 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音频等,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 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研究音乐。
-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研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四、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阶段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和素质进行综合评价。
- 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音乐研究过程中的进步与成长。
- 鼓励学生参与各类音乐比赛和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五、教学时间- 共计16周,每周一课时。
六、教学资源- 教材:《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
- 辅助材料:音频、视频、图片等。
七、教学进度安排每周按照单元顺序进行教学,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第1-4周:单元一,音乐基础知识。
- 第5-8周:单元二,歌曲研究。
- 第9-12周:单元三,音乐欣赏。
- 第13-16周:单元四,音乐活动。
结语通过本册音乐课程的研究,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对音乐的热爱,提高综合素质。
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上册《在祖国怀抱里》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上册《在祖国怀抱里》教学设计及反思学习目标:1.学生能演唱歌曲《在祖国怀抱里》。
2.能够大胆的演唱歌曲并床边歌曲表演。
3.学生从表演中享受其快乐。
学习重点: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会歌曲,并熟练演唱歌曲《在祖国的怀抱里》。
学习难点:1.歌曲中重点小节2.用热情、欢快的声音表现歌曲教具准备:音乐娃娃卡片授课过程: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欣赏了两遍《在祖国怀抱里》,相信同学们已经有些印象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
设计意图:从上节课的回忆导入,让孩子明白本节课的目标。
二.歌曲《在祖国怀抱里》(一)演唱旋律出示带有旋律的音乐娃娃上节课我们已经听过两边旋律了,你们能区分这四段吗?1.教师分别演唱旋律,并请同学们说演唱的顺序。
2.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由组长带领大家视唱旋律。
3.各组交流视唱旋律的学习情况。
4.试着全班哼唱出整首旋律。
(二)朗读歌词小黑板出示带有节奏的歌词1.教师强调朗读歌词时应按节奏读,在逐渐带读一遍。
2.朗读歌词接龙游戏。
师生合作,教师读前句,学生读下一句按歌词节奏朗(三)学唱歌词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对歌曲的旋律和歌词都熟悉了,下看哪位同学最先学会唱歌词!1.学生随录音轻声唱歌词。
2.讲难以掌握的地方进行练唱。
(四)演唱歌词分男女生对唱及齐唱形式进行演唱设计意图:让学生奠定本首歌节奏、歌词的基础,能更好的掌握接下来所学习的东西。
三.创编歌曲表演(一)创编歌词与表演动作学生自由组合,教师引导学生将歌词中的“阿佤族、苗族、撒尼族、壮族”等少数名族换成自己知道的少数名族,并创编具有名族性的表演动作。
(二)交流与评价学生交流创编情况,生与生、师与生进行评价(三)设计伴奏形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商议怎样为歌曲伴奏。
教师引导学生用身体动作:跺脚、拍手、拍肩(四)分组展示并综合评价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创编的动作,一组同学表演时,其他同学分组用自己的伴奏方式为之伴奏,教师组织、指挥并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快乐的do re mi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演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认识和演唱音符do re mi。
导学:一、听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1、听赏歌曲(1)、听录音范唱《快乐的do re mi》(2)请你跟琴唱一唱这三个音。
(3)教师演唱《快乐的do re mi》,学生接唱歌曲中的do re mi。
2、听唱法演唱歌曲(1)轻声读歌词第一段(2)听教师慢速范唱第一段歌词,学生心里默唱一遍,轻声唱一遍。
(3)引导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教师仔细听学生演唱,加以指导。
“演唱”四分休止符时,可用手势动作代替(4)学习演唱二、三段歌词。
听录音范唱,跟琴直接演唱。
(5)全体演唱全曲二至三遍二、音乐游戏1、认识五线谱上的do re mi的唱名位置。
2、跳房子游戏三、演唱歌曲1、再演唱过程中可不断变换演唱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或领唱与齐唱,小组派出代表演唱等形式。
2、表演唱或小组表演唱、个人表演唱3、进行歌词创编四、自我评价: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五、教学反思:学生能配合着音乐用打击乐器伴奏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气氛。
2、引导学生用do re mi三个音进行音乐创编活动。
导学:一、我是小小主持人: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并和大家一起欣赏。
二、我是小小音乐家1、初听歌曲:你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是几拍子的?2、听歌曲:学生可以跟着小声唱一唱、动一动。
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
要特别注意歌曲的弱起小节和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4、在涂颜色处拍手或用打击乐(铃鼓)伴奏并演唱。
在学生会演唱的基础上,按照教科书的要求,在涂颜色处拍手或用打击乐(铃鼓)伴奏并演唱。
5、听歌曲、自由表演三、我是小小作曲家1、游戏《找朋友》。
2、活动《小小作曲家》(1)教师做一个范例:选图片、节奏、分析创编乐曲。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图片进行创编、教师指导(3)小组汇报展示,集体评价。
四、自我评价五、教学反思:能完整的演唱歌曲,跟着音乐节奏边演唱边行进第三课时教学目标:听赏歌曲《多来咪》,进一步巩固对音符do re mi的识记,并在欢快的歌声中进行律动表演。
导学:一、跳房子游戏;复习音符do re mi二、听赏歌曲《多来咪》1、初听歌曲录音,教师简介歌曲,引导学生读一读歌词。
2、听歌曲(教师演唱或录音)3、师生共同演唱歌曲并自由表演教师唱第一乐段,学生分为七组分别演唱do re mi fa sol la si 七个音。
衔接处全体演唱。
三、音乐表演《多来咪》1、教师讲解《音乐之声》的故事情节2、讨论表演《多来咪》片断可以分为:歌唱组、表演组、伴奏组、制作头饰组等,由学生自由选择小组。
3、进行音乐表演四、补充欣赏歌曲《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感受乐曲的情绪,了解演唱形式五、自我评价: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六、教学反思:能用动作表现乐曲的强弱变化,能用打击乐为乐曲伴奏。
第二单元在祖国怀抱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在祖国怀抱里》。
2、歌表演《在祖国怀抱里》。
导学:一、激趣导入1、请同学们看看书上的插图,说一说图上有哪些少数民族小朋友。
2、你还知道那些少数民族?二、范唱1、教师范唱:教师简介这些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及音乐风格(学生知道也可请同学们自己介绍)2、录音范唱:请同学们重点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三、学唱歌曲1、教师提示歌曲演唱顺序。
2、教师反复播放范唱录音(2-3遍),让学生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
4、提示八分休止符的“演唱”。
四、启发学生有感情、有语气的演唱歌曲。
五、启发学生创遍动作表现歌曲。
六、自我评价七、教学反思:学生积极参与,歌曲演唱准确。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中国娃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通过欣赏歌曲《最美丽》能听辨出齐唱、合唱、轮唱的演唱形式。
3、通过节奏练习抒发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导学:一、复习:教师伴奏,请同学齐唱、独唱《在祖国怀抱里》。
教师和同学评价二、欣赏歌曲《中国娃娃》1、第一遍:请同学们听赏歌曲的情绪,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第二遍:回答书上的提问(两条大河是长江、黄河,四大发明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五岳是华山、恒山、衡山、蒿山、泰山)3、第三遍:再次感受歌曲轻快活泼、有朝气的情绪。
三、欣赏歌曲《中国娃娃》1、第一遍:请同学们听赏歌曲的情绪,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第二遍之前教师提示:这首歌曲用了齐唱、合唱、轮唱三种演唱形式,你能听辨出来吗?(乐曲开始为齐唱,中间为合唱,第三部分为轮唱3、第三遍:带领同学听辨三种演唱形式。
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用这么丰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学生回答。
4、第四遍:再次感受歌曲中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四、活动:小小作曲家《山泉、小溪、大河》z、出示山泉节奏×0×0×0×0叮咚叮咚2、出示小溪节奏××××××××淅沥淅沥淅沥淅沥3、出示大河节奏×—×-×-×-4、练习完之后做三声部的合奏5、创编:请按上面的节奏配上do re mi 唱一唱、奏一奏。
6、用自己创编的旋律(或选择其他适合的音乐)为小诗伴奏。
五、自我评价六、教学反思:学生积极参与,二部轮唱准确协调。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演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2、学跳集体舞,并在学跳集体舞中学会合作。
3、活泼有序的表演演唱。
导学:1、创编练习:请同学展示自己的创编成果。
教师和同学评价。
2、复习歌曲《在祖国怀抱里》:教师伴奏,请同学齐唱、独唱。
教师和同学评价。
3、感受情绪:请同学感受歌曲《我们的祖国是花园》欢快的情绪。
4、感受民族风格:请同学听辨歌曲《我们的祖国是花园》与哪个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相同?5、感受歌曲节拍:一边听,一边拍手。
二、学习歌曲1、师范唱2、学生跟琴用lu哼唱3、师教唱4、齐唱5、习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提示学生要互相配合,做到活泼而有序。
6、歌表演:一边听歌曲,一边表演。
三、自我评价:四、教学反思:学生积极参与,学会演唱本歌曲。
第三单元地球我们共同的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这是一节以声乐教学为主的综合课。
通过学生们自学、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的运用轮唱的方式有感情的完整表现歌曲。
导学:一、导入:学生在歌曲《美丽的黄昏》的伴奏为背景音乐开始学习。
教师可提问:这段音乐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它是几拍子的歌曲?二、学习歌曲《美丽的黄昏》(1)解决歌曲旋律难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弹琴),出是卡片唱准下面的音。
1 2 3 1 4 3 3 2 1(2)解决轮唱难点(3)学唱歌曲《美丽的黄昏》的曲谱:可采取个人学习或小组学习的方式。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音准和节奏及三拍子的韵律感。
(4)学习歌词教师可提问:你感觉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表现了什么意境?你想用什么样的歌声演唱?(5)学习轮唱教师解释轮唱的含义,并作示范。
教师可根据学生能力分步骤进行:二部轮唱、三步轮唱。
3、器乐练习:讲学唱的歌曲用打击乐器与他人合作演奏。
三、教学反思:学生积极设计、讨论、收集资料,在表演中有合作精神。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乐曲,培养学生正确的聆听音乐的习惯;能够正确区分乐曲的两个段落,并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记忆模唱乐曲的第二主题片断。
导学:1、初听全曲:你听到了什么?2、分段欣赏:(1)欣赏第一部分:这段音乐描述了什么情景?为什么?(速度较慢、节奏较为舒展,表现了森林早晨的情景。
)(2)欣赏第二部分:a、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情景?为什么?(速度较快、节奏紧凑,表现了森林中各种鸟在鸣叫。
)B、小组讨论,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为旋律伴奏。
(3)完整欣赏歌曲:请你为乐曲起个好听的名字。
3、拓展教学:这首乐曲的名字叫《森林与小鸟》。
它表现了小鸟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自由快乐的生活。
请问同学们,鸟儿在什么样的森林中才无忧无虑的生活才能唱出快乐的歌?我们现在生活的地球出现了哪些危机?作为少年儿童的我们应该怎样做?请同学们利用业余时间收集一些资料,共同交流。
4、教学反思:能理解并准确、完整的演唱歌曲。
能正确恰当的运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和音乐表现手段表达歌曲内涵。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汇报小组学习的成果,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揭示本单元的中心议题“地球是我家,环保靠大家”的思想。
欣赏歌曲《绿荫》感受乐曲优美的情绪,增强学生爱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复习歌曲《美丽的黄昏》,并以小组的形式汇报演唱或演奏。
导学:1、小组汇报:(1)地球面临的问题。
(2)那些问题是由人类的影响造成的?(3)我们该怎样做?2、教师展示相关的材料。
3、欣赏歌曲《绿荫》:(1)初听乐曲:地球需要绿荫、小鸟需要绿荫、我们人类更需要绿荫。
(2)再听乐曲:请问这首乐曲的速度?情绪?(3)教师出示歌词:跟着音乐哼唱歌曲旋律。
4、复习歌曲《美丽的黄昏》(1)全体齐唱(2)全体练习二部轮唱(3)小组练习并演唱二部轮唱(4)全体练习三部轮唱(5)小组练习并演唱三部轮唱或轮奏5、总结下课教学反思:学生能够感受并且表达出歌曲的情绪变化。
分析出歌词中所表达的内容与含义。
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第四课时教学目标:通过自学、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的方式,运用以掌握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学会歌曲《留给我》,指导学生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歌曲,并为歌曲设计演唱方式。
导学:1、导入:有关环保主题的录像片段。
2、学习歌曲《留给我》(1)初听歌曲: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再听歌曲:你喜欢歌曲的哪一乐句?(3)小组学习歌曲的旋律。
(4)分小组汇报(5)教师弹琴,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旋律:注意用声方法。
(6)演唱歌词: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正确的演唱歌词、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教师弹琴伴奏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4、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练习领唱与齐唱的演唱形式。
5、汇报设计结果并表演。
6、总结下课7、教学反思:学生能够感受并表达出歌曲的情绪变化,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第四单元健康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理解《健康歌》的全部歌词内容,感受其跳荡的律动,学会一段歌词。
2、学会歌曲《小小足球赛》的第一段歌词。
3、能随歌曲《健康歌》,的音乐即兴动作。
导学:1、导入:学生在歌曲《健康歌》的伴奏为背景音乐开始学习。
教师提问:这段音乐唱了些什么?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2、学习歌曲《美丽的黄昏》(1)教师范唱歌曲《美丽的黄昏》(2)指导学习歌词教师提问:你感觉乐曲的情绪是什么样子的?歌曲表现了什么意境?你应该用什么样的歌声表现?(3)学生跟着歌曲录音清唱两遍。
(4)鼓励学生跟着音乐做律动表演3、用自己身边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