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长拳(三路)教学设计

初级长拳〔三路〕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教学方案设计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贯彻新课标理念的教学行为进行探索,在发挥教师主导前提下,以学生为主体,传授课程的根本技术、根本技能,理解武术运动的传统与特点,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初级长拳的根本动作、路线、名称和顺序及特点。提高学生灵敏、柔韧、力量等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等优良品质。

二、教材分析

初级长拳全套动作除起势和收势外,共分为四段。套路结构简短,动作精炼,起伏转折、快慢停顿过渡衔接自然,有利于教师教,也有利于学生学习领会。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表达武术的根底动作。以根本功为例,如根本手型〔拳、掌、勾〕,根本步型〔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根本腿法〔蹬腿、弹腿〕等,都是从武术的根底动作和技击的角度编排的。再以手型为例,如套路中的马步冲拳,抡臂砸拳等,要完成这些动作不仅要发力完整,步法灵活,而且手、眼、身、法、步、神、气均要协调配合。

三、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至八年级的学生,大局部学生没有上过武术课,武术根本功和素质比拟差。因此在开始阶段要注意学生兴趣的激发,学习内容的安排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教师在教学要特别注重示范的质量,以及示范点和示范面的有效选择,提高直观效果。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不能控制动作而做不好动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耐心示范,分解动作或放慢速度,采用多种练习形式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使多数学生能掌握动作,同时关注个体差异,对于较差的同学要耐心辅导,多加鼓励,使学生逐步完成动作。对于套路中的重点动作,可分别安排在准备活动中,或安排在套路教学前作为辅导练习,为套路教学打下根底。套路中的较难动作可采用慢速、分解、口诀、重复强化等方法予以解决。

四、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并根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根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个人锻炼方案,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运动技能目标:根本掌握武术类运动的根本理论知识、根本技术、技法以及长拳的动作要领,明白它的攻防含义,体味武术精、气、神的风格特点,增强自我表现能力。提高武术根本运动能力,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学生体质,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

〔3〕身体健康目标:能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开展体能,提高自身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

〔4〕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长拳的学习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修身养性,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5〕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五、教学重点

根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及腿部练习,动作的要领与动作的规格。大跃步前穿、换跳步

马步架冲拳、腾空飞脚、弓步顶肘。

六、教学难点

根本动作的到位以及武术精、气、神的掌握。抡臂砸拳、换跳步马步架冲拳、仆步抡劈拳。

七、教学方法

本次课尝试把讲授式、体验式、合作式教学相结合,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逐步使学生掌握动作技能,并且通过各小组自主学习与成果的相互交流,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在相互交流与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善于观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对套路动作的掌握和学习进度。教法:讲解——快速完整示范——慢速分解教学——慢速完整教学——快速完整教学——带着学生演练——体育委员带着演练。

学法:观察、模仿、尝试——实践——练习——师生评价——集体跟学改进。

八、教学过程

体育教学常规——集体准备活动——专项根本功练习——教师示范演示动作——引导学生模仿学习——教师巡回指导、纠错——学生仔细观察——师生评价指导——教师集体带着演练——体育委员带着演练——教师小结、补充。

九、具体安排

时间安排:三、四年级在早自习到第一节课的时间学习,七、八年级在午自习到第五节课的

初级长拳第三路教案

武术理论课教案(一) 武术概况介绍 武术的起源及发展 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素材,遵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的相互变化的规律编成徒手或器械的各种套路。武术是一种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 1、武术起源于生产 武术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武术起源于生产和生产劳动。早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人们为了生存,用些石器、木棍等打猎、捕鱼,又同野兽相斗,这样,人们逐渐获得了使用武器和格斗技能,它是武术格斗技术的萌芽。随着原始生产工具的进化,尤其是它的实际效用,为后来的武术技术“劈、刺、砍、扎、等奠定了基础。人们把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中获得的一切知识、技术,不断地加以总结,传授给青年一代。 2、原始战争的出现,促进武术向军事战斗技能发展 原始部落战争的实践,使武术在已有了狩猎的格斗和捕杀技能的同时,又有了军事战斗技能的发展,后来的武术运动,其内容就大都近于军事战斗技能而远于狩猎技能了。 3、强身除病的客观要求使武术成为体育的一种手段。 人们为了增强体质,减少疾病,逐渐就有了对体育的要求,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已创造了一种唤作“舞”的运动形式来进行锻炼筋骨,活动关节。唐、宋朝时,才开始有简朴的武术套路。例:李白的剑舞。强身除病的客观要求使武术成为体育的一种手段。 4、解放后武术运动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关怀人民的健康,重视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一九五六年国家体委把武术列为竞赛项目同时整理出版了《简化太极拳》,《初级长拳》,《初级剑术》,《初级刀术》,《初级枪术》,《初级棍术》等书籍和挂图。并有了全国武术统编教材。1982年召开了全国武术会议,1990年将武术列入全运会的竞赛项目。并多次举办国际武术邀请赛。从此,国内外武术发展的更快。武术集体项目的比赛场地为16*14。当运动员身体任何部位开始动作时比赛开始计时。武术具有一定

完整版武术三路长拳优秀教案16篇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体育学科进度 科目体育教案班级九年级3、4班教科书名及册数九年级 上课 时间 8.27 每周节次 3 总授课节数45 周次时间 教材内容节次起止 1 8.26--8.30 制定教案计划,学习初级长拳第一节 3 2 9.02--9.06 学习初级长拳第二节 3 3 9.09--9.13 学习初级长拳第三节 3 4 9.16--9.20 学习初级长拳第四节 3 5 9.23--9.27 复习考核初级长拳 3 6 9.30--10.04 国庆放假0 7 10.07--10.11 学习八式太极拳 3 8 10.14--10.18 学习八式太极拳 3 9 10.21--10.25 复习考试0 10 10.28--11.01 期中考试0 11 11.04--11.08 复习八式太极拳 3 12 11.11--11.15 考核八式太极拳 3 13 11.18--11.22 学习立定跳远 3 14 11.25--11.29 学习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3 15 12.02--12.06 游戏篮球 3 16 12.09--12.13 学习前滚翻 3 17 12.16--12.20 越野 3 18 12.23--12.27 达标测试 3 1 / 37

19 12.30--01.03 复习考试0 20 01.06--01.10 期末考试0 体育教案(教案) 班级九.3班人数32 日期8.26 课次第 1 次 课的基本内容一、复习基本手型、手法、步型、 步法等 二、学习三路长拳第一段1-4动 目 的 任 务 1、使学生初步了解武术的基本练习功 法,并掌握练习的技术要领。 2、通过长拳学习,了解套路动作结构、 路线及特点。 3、提高学生柔韧、灵敏、平衡素质。 重点难点重点:手型、步型、手法、腿法难点:三路长拳中的虚步亮掌 课的部分时 间 课的内容组织教法 开 始部分5'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及要求 4、安排见习生 队形:△△教师 ×学生 ××××××××××××××值日生 ×××××××××××××× 教法:宣讲法 准 备部分8' 1、绕武术馆慢跑六圈 2、徒手操(4×8拍) (1)头部运动(2)四肢运动 (3)俯背运动(4)弓步运动 (5)仆步压腿(6)正压腿(7)膝 关节运动(8)踝、腕关节运动 组织:1、成两列纵对慢跑,队伍整齐, 速度适中 2、成广播体操队形散开 教法:教师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要求:准备活动充分 2 / 37

第三路初级长拳教案

武术公开课教案

一、课堂常规、、 1、宣布上课1、体委整队 2、问好2、报告人数 激3、宣布本课内容及3、按要求上课 要求 发4、安排见习生 学二、队列练习二、教法_ 、 1、一至三报数1、口令指挥1、集中注意力 习2、二列变三列2、边做边指导2、听教师口令练习 兴3、稍息、立正、 4、向右看齐、向前看 趣5、原地三种转法 进三、教法三、 三、准备活动1、教师领跑1、听教师口令积极入1、蛇型跑:约80M2、口令提示参与 2、螺旋跑:约80M 3、纠正错误2、认真练习 活3、徒手操4、边做边指导3、动作到位 (1) 扩胸运动4、活动充分 动(2) 振臂运动 (3) 体转运动 状(4) 腹背运动 4、高抬腿:30次 态5、后踢腿:30次 6、深蹲跳:10次 10 ' \ \ 组织: &&&&&&&&&&& &&&&&&&&&&& △ 要求:做到快、静、齐 组织: &&&&&&&&& &&&&&&&&& &&&&&&&&& △ 1、 3 、

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能力一、复习 1步型练习 (1)攻步压腿 (2)仆步压腿 (3)歇步 (4)马步冲拳 (5)虚步 2、踢腿 (1)正踢腿 (2)弹腿 3、五步拳 4、初级长拳 (虚步亮掌--弓步冲 拳) 二、学习 1、大跃步前穿动作 要领:左脚上一步蹬地 向前跃出,俩臂依次向 上划弧摆起,右、左脚 随既落地成仆步,右掌 变拳抱于腰间,左掌下 落停于胸前成立掌;目 视左掌 2、弓步击掌动作要 领:右腿猛力蹬直成左 弓步。左掌经左脚面向 后划弧至身后成勾手, 左臂伸直,勾尖向上; 右拳由腰间变掌向前推 击成立掌,掌指向上, 掌外侧向前;目视 、八、. 刖万。 本课重点、难点:大跃 步前穿上肢、下肢结合 、 1、教师讲解示范 2、教师口头提示 3、教师个别指导 4、纠正错误 二、教法 1、示范讲解 (1)正面示范 (2)侧面示范 (3)背面示范 2、教师领做 3、纠正错误 4、重复讲解 5、个别指导 6、展示点评 重点、难点解决办法:采 用上下肢分开练习,然后 结合练习。 (1)下肢练习 (2)上肢练习 (3)结合练习 、 1、认真观察示范学生 跟做 2、听提示练习 3、按要求做出标准 动作 4、要求快速有力 _ 、 1、认真观察 1、模仿练习 2、集体练习 3、分组练习 4、个体展示 5、集体练习 要求:动作标准积极 认真? 组织: &&&&&&&&& &&&&&&&&& &&&&&&&&& A AAA △ 要求:动作舒展大 方、 集体练习:组织: &&&&&&&&& &&&&&&&&& &&&&&&&&& △ 要求:

长拳初级三路教学

传统体育项目——武术 教学内容:基本手型步法练习;少年拳;初级长拳三路 教学方法: 第一阶段教学任务及教法 第一阶段是传授技术——接受技术阶段,它的任务是教师运用直观教学法、口令教学法、语言教学法等向学生传授各种动作、技术,使学生初步的掌握动作姿势。 (1)直观教学法 【1】动作示范 【2】由慢到快 【3】讲解 (2)口令教学法 【1】呼动作名称 【2】呼自然数+动作名称 如(一)提膝亮掌,(二)并步对拳……。 【3】口令的节奏 【4】运用动述口令的注意事项 语言应简明,概括,通俗易懂、上口、流畅;发音应清楚,或短促顿挫或悠扬绵长;拍节应准确,口令词适合做动作;时机掌握应恰到好处,不可滥用;动述口令是教学中的语言技巧。(3)语言教学法 【1】术语性语言 例如马步架打、弓步双冲拳、转身劈掌、砸拳侧踹等。 【2】暗示性语言 目的是,运用不同的语气,声调来暗示,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激发其学习兴趣。

【3】鼓励性语言 【4】表扬性语言 【5】诱导性语言 【6】评价性语言 第二阶段教学任务及教法 【1】检查纠错法 【2】巩固提高法 学生练习方法 (1)先粗练,后细练 (2)先集中,后分散 (3)比赛性练习 少年拳及初级长拳三路动作要领 动作要领:1、震脚架打 2、蹬踢架打 3、垫步弹踢 4、马步横打 5、弓步撩掌 6、虚步架打 7、跳步推掌 8、撩拳收抱 动作要领:三路长拳全套动作: 预备动作 (1)虚步亮拳(2)并步对拳 第一段 (1)弓步冲拳(2)弹腿冲拳(3)马步冲拳(4)弓步冲拳 (5)弹腿冲拳(6)大跃步前穿(7)弓步击掌(8)马步架掌 第二段 (1)虚步栽拳(2)提膝穿掌(3)仆步穿掌(4)虚步挑掌 (5)马步击掌(6)叉步双摆掌(7)弓步击掌(8)转身踢腿马步盘肘第三段 (1)歇步抡箍拳(2)仆步亮掌(3)弓步劈拳(4)换跳步弓步冲拳(5)马步冲拳(6)弓步下冲拳(7)叉步亮掌侧踹腿(8)虚步挑拳第四段

完整版武术三路长拳教案16篇

硝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体育学科进度 科目体育教学班级九年级 3、4班教科书名及册数九年级上课 8.27每周节次3总授课节数45时间 周次时间 教材内容节次起止 18.26--8.30制定教学计划,学习初级长拳第一节3 29.02--9.06学习初级长拳第二节3 39.09--9.13学习初级长拳第三节3 49.16--9.20学习初级长拳第四节3 59.23--9.27复习考核初级长拳3 69.30--10.04国庆放假0 710.07--10.11学习八式太极拳3 810.14--10.18学习八式太极拳3 910.21--10.25复习考试0 1010.28--11.01期中考试0 1111.04--11.08复习八式太极拳3 1211.11--11.15考核八式太极拳3 1311.18--11.22学习立定跳远3 1411.25--11.29学习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3 1512.02--12.06游戏篮球3 1612.09--12.13学习前滚翻3 1712.16--12.20越野3 1812.23--12.27达标测试3 1912.30--01.03复习考试0 2001.06--01.10期末考试0

体育教学(教案) 班级九.3 班人数32日期8.26课次第 1 次 一、复习基本手型、手法、步型、 目 1 、使学生初步了解武术的基本练习功课的步法等法,并掌握练习的技术要领。 的 基本二、学习三路长拳第一段1-4 动2、通过长拳学习,了解套路动作结构、 任 内容路线及特点。 务 3、提高学生柔韧、灵敏、平衡素质。重点重点:手型、步型、手法、腿法 难点难点:三路长拳中的虚步亮掌 课的时 部分间 开 始 5'部 分 准 备 8'部 分 36'基 本 部 分 课的内容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及要求 4、安排见习生 1、绕武术馆慢跑六圈 2、徒手操( 4× 8 拍) (1)头部运动( 2)四肢运动 (3)俯背运动( 4)弓步运动 (5 )仆步压腿( 6)正压腿( 7)膝关 节运动( 8)踝、腕关节运动 一、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等 1、手型: 拳:拳握紧,拳面平、直腕 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屈紧扣于 虎口处 勾:五指第一指节捏拢在一起,屈腕 步型:弓、马、仆、虚、歇、丁步, 坐盘,插步,盖步 组织教法 队形:△△教师 ×学生 ××××××××××××××值日生 ×××××××××××××× 教法:宣讲法 组织: 1、成两列纵对慢跑,队伍整齐 , 速度适中 2、成广播体操队形散开 教法:教师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要求:准备活动充分 组织:集体练习 教法: 1、简介本课程基本功练习内容 2、详细讲解手型、步型等的动作要点及 演练技巧并示范

三路长拳

初级长拳(三路)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教学计划设计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贯彻新课标理念的教学行为进行探索,在发挥教师主导前提下,以学生为主体,传授课程的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理解武术运动的传统与特点,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初级长拳的基本动作、路线、名称和顺序及特点。提高学生灵敏、柔韧、力量等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等优良品质。 二、教材分析 初级长拳全套动作除起势和收势外,共分为四段。套路结构简短,动作精炼,起伏转折、快慢停顿过渡衔接自然,有利于教师教,也有利于学生学习领会。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体现武术的基础动作。以基本功为例,如基本手型(拳、掌、勾),基本步型(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基本腿法(蹬腿、弹腿)等,都是从武术的基础动作和技击的角度编排的。再以手型为例,如套路中的马步冲拳,抡臂砸拳等,要完成这些动作不仅要发力完整,步法灵活,而且手、眼、身、法、步、神、气均要协调配合。 三、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高一女生,大部分学生没有上过武术课,武术基本功和素质比较差。因此在开始阶段要注意学生兴趣的激发,学习内容的安排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教师在教学要特别注重示范的质量,以及示范点和示范面的有效选择,提高直观效果。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不能控制动作而做不好动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耐心示范,分解动作或放慢速度,采用多种练习形式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使多数学生能掌握动作,同时关注个体差异,对于较差的同学要耐心辅导,多加鼓励,使学生逐步完成动作。对于套路中的重点动作,可分别安排在准备活动中,或安排在套路教学前作为辅导练习,为套路教学打下基础。套路中的较难动作可采用慢速、分解、口诀、重复强化等方法予以解决。 四、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运动技能目标:基本掌握武术类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技法以及长拳的动作要领,明白它的攻防含义,体味武术精、气、神的风格特点,增强自我表现能力。提高武术基本运动能力,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学生体质,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 (3)身体健康目标:能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自身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 (4)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长拳的学习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修身养性,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5)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五、教学重点 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及腿部练习,动作的要领与动作的规格。大跃步前穿、换跳步马步架冲拳、腾空飞脚、弓步顶肘。

初级长拳第三路教案

武术理论课教案(一) 武术概况介绍 •武术的起源及发展 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素材,遵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的相互变化的规律编成徒手或器械的各种套路.武术是一种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 1、武术起源于生产 武术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武术起源于生产和生产劳动。早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人们为了生存,用些石器、木棍等打猎、捕鱼,又同野兽相斗,这样,人们逐渐获得了使用武器和格斗技能,它是武术格斗技术的萌芽。随着原始生产工具的进化,尤其是它的实际效用,为后来的武术技术“劈、刺、砍、扎、等奠定了基础。人们把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中获得的一切知识、技术,不断地加以总结,传授给青年一代。 2、原始战争的出现,促进武术向军事战斗技能发展 原始部落战争的实践,使武术在已有了狩猎的格斗和捕杀技能的同时,又有了军事战斗技能的发展,后来的武术运动,其内容就大都近于军事战斗技能而远于狩猎技能了。 3、强身除病的客观要求使武术成为体育的一种手段。 人们为了增强体质,减少疾病,逐渐就有了对体育的要求,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已创造了一种唤作“舞”的运动形式来进行锻炼筋骨,活动关节。唐、宋朝时,才开始有简朴的武术套路.例:李白的剑舞。强身除病的客观要求使武术成为体育的一种手段。 4、解放后武术运动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关怀人民的健康,重视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一九五六年国家体委把武术列为竞赛项目同时整理出版了《简化太极拳》,《初级长拳》,《初级剑术》,《初级刀术》,《初级枪术》,《初级棍术》等书籍和挂图.并有了全国武术统编教材.1982年召开了全国武术会议,1990年将武术列入全运会的竞赛项目.并多次举办国际武术邀请赛.从此,国内外武术发展的更快.武术集体项目的比赛场地为16*14。当运动员身体任何部位开始动作时比赛开始计时。武术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初级三路长拳课时教案

体体体 育育育 课课课 教教教 案案案

基本部分1 1 3 3 4 5 3 ( 1 - 4 )动作 1、教师示范表演以教师自身刚劲有 力的示范动作来感染学生。进一步激发 学生“我很想学”这些武术动作的欲望。 使学生的求学兴趣到达最高点。 (1)虚步栽拳 动作要领:右脚蹬地,屈膝提起, 左腿伸直,以脚掌为轴向右后转体 180°,右脚向右落地,重心移至右腿, 下蹲成左虚步。右掌向外、向后划弧成 勾手,左臂外旋,左掌变拳下落于左膝 上,拳眼朝后,右勾手变拳,屈肘向上 架于头前上方,拳心朝前,目视左侧方。 易犯错误:提膝与转身不协调一致。 纠正方法:右手勾要贴进右膝外侧, 虚步要蹲成水平。 (2)提膝穿掌 动作要领:右腿微伸直,右拳变掌 收至腰间,左拳变掌由下向左,向上划 弧盖压于头上方。右掌从腰间经左掌上 方向右前上方穿出,左掌收于右胸前成 立掌。脚尖内扣,右腿瞪直,左腿屈膝 提起,目视右掌。 易犯错误:提膝与穿掌不完全一致。 教师整体动作示范2.在教师的带领下练习 3.学生边观看边听讲解 边模仿老师的动作。 4.学生重复练习。 学生组成学习小组, 四列横队成体 操队形散开。 组织学生自己 练习,师在一旁 指导!

基本部分2 1 10 纠正方法:支撑腿与右臂充分伸直。 (3)仆步穿掌 动作要领:右腿全蹲,左腿向左侧 方铲出成左仆步,右臂不动,左掌由左 胸前指尖向下翻转,向下经左腿内侧, 向左脚面穿出,目随左掌转视。 易犯错误:两臂穿掌动作不一致。 纠正方法:穿掌时两臂要成一条线。 (4)虚步挑掌 动作要领:重心前移至左腿成左弓 步,右脚向左前方上步,左腿半蹲成虚 步,左掌随重心前移向前跳起。身体左 转180°,左掌由前向上,向后划弧成 立掌,右掌向下从右腿外侧向上挑起成 立掌,指尖高与眼平,目视右掌方向。 易犯错误:上体前倾,两腿虚实不 分。 纠正方法:上动要快,当虚步挑掌 时两腿左实右虚. (三)、小组进行练习 ①个人展示: 请单个同学自愿给大家表演 教师镜面示范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的 练习积极性 认真观看同学表演 通过学生慢动作的演练, 在尝试练习中发现自身 动作的问题所在。 在学生慢速体会时, 学生之间用口令控制练 习 学生散点自主练习 1、选择2——3名学生 分别展示。 2、学生自己进行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 1、组成几个小 组,在自己的地 方进行练习,老 师巡视指导。 2、站四列横队 进行练习 学生站四 列方队,并且安 广播体操队形

初级长拳 教案

初级长拳教案

体育教学(教案) 班级人 数 日 期课次第 1 次 课的基本内容一、五步拳复习 二、学习三路长拳第 一段前半部分目 的 任 务 1、使学生初步了解 武术的基本练习功 法,并掌握练习的技 术要领。 2、通过长拳学习, 了解套路动作结构、 路线及特点。 3、提高学生柔韧、 灵敏、平衡素质。 重点难点重点:基本功的练习 难点:起势中的虚步亮掌及并步对拳 课的部分时 间课的内容组织教法 开 始部分5' 1、体育委员集合整 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次课的内 容及要求 4、安排见习生 队形: △教师 △ ×学生 ×××××××××××××× ×××××××××××××× 教法:宣讲法

准 备部分8' 1、绕场地慢跑二 圈 2、徒手操(4×8 拍) (1)头部运动(2) 四肢运动 (3)俯背运动(4) 弓步运动 (5)仆步压腿(7) 膝关节运动 (8)踝、腕关节运 动 组织:1、成两列纵 对慢跑,队伍整齐, 速度适中 2、成广播体 操队形散开 教法:教师口令指 挥,学生练习。 要求:准备活动充分 基本部分36'一、五步拳的练习 起势---弓步冲拳--- 弹腿冲拳---马步架 打---歇步盖打---提 膝穿掌---仆步穿掌 ---虚步挑掌---收势 组织:集体练习 教法: 1、简介本课程基本 功练习内容 2、详细讲解手型、 步型等的动作要点 及演练技巧并示范 课的部分时 间课的内容组织教法

基本部分32' 二、三路长拳第 一段前半部分 起势:1并步站立 2虚步亮掌 3并步对拳 第一段 1弓步冲拳 2 弹腿冲拳 3马步冲拳 特点:姿势挺拔, 动作舒展,快速有 力 1、纠正易犯错误, 继续练习 2、学生再练习 要求:仔细观察记 忆,认真练习 组织:集体练习 教法: 1、教师示范并讲 解练习要领 2、学生跟练 3、学生自练,教师 口令提示 4、教师纠错,学生 再练习 5、教师口令指挥, 学生练习 结 束部分5' 1、集合整队 2、师生放松 (1)静力性放 松 (2)抖动四肢 放松 3、课后小结 4、师生再见 组织:集体练习 教法: 1、教师提示并口令 指挥 1、学生放松 2、教师总结 3、提示课外练习 注意事项 要求:积极放松

初级长拳第三路 公开课教学设计

初级长拳第三路 预备势:两脚并步站立,两臂垂于身体两侧,五指并拢贴靠腿侧。眼向前平视 要点:头要端正,颏微收,挺胸,塌腰,收腹。 一、虚步亮掌 ①右脚向右后方撤步成左弓步。右掌向右、向上、向前划弧,掌心向上;左臂屈肘,左掌提至腰侧,掌心向上。目视右掌②右腿微屈,重心后移。左掌经胸前从右臂上向前穿出伸直;右臂屈肘,右掌收至腰侧,掌心向上。目视左掌③重心继续后移,左脚稍向右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左臂内旋向左、向后划弧成勾手,勾尖向上,右手继续向后、向右、向前上划弧,屈肘抖腕,在头前上方成亮掌(即横掌),掌心前,掌指向左。目视左方。 要点:三个动作必须连贯。成虚步时,重心落于右腿上,右大腿与地面平行。左腿微屈,脚尖点地。 二、并步对拳 ①右腿蹬直,左腿提膝,脚尖里扣,上肢姿势不变。②左脚向前落步重心前移。左臂屈肘,左勾手变掌经左肋前伸;右臂外旋向前下落于左掌右侧,两掌同高,掌心均向上。③右脚向前上一步,两臂下垂后摆。 ④左脚向右脚并步,两臂向外向上经胸前屈肘下按,两掌变拳,拳心向下,停于小腹前。目视左侧。 要点:并步后挺胸、塌腰。对拳、并步、转头要同时完成。 第一段动作要领 一、弓步冲拳 ①左脚向左上一步,脚尖向斜前方;右腿微屈,成半马步。左臂向上向左格打,拳眼后,拳与肩同高;右拳收至腰侧,拳心向上。目视左拳②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左拳收至腰侧,拳心向上;右拳向前冲出,高与肩平,拳眼向上。目视右拳 要点:成弓步时,右腿充分蹬直,脚跟不要离地。冲拳时,尽量转腰顺肩。 二、弹腿冲拳 ①重心前移至左腿,右腿屈膝提起,脚面绷直,猛力向前弹出伸直,高与腰平。右拳左拳向前冲出。目视前方。要点:支撑腿可微屈,弹出的腿要用爆发力,力点达于脚尖。 三、马步冲拳 右脚向前落步。脚尖里扣,上体左转。左拳收至腰侧,两腿下蹲成马步,右拳向前冲出。目视右拳。要点:成马步时,大腿要平,两腿平行,脚跟外蹬,挺胸、塌腰。 四、弓步冲拳 ①上体右转90 右脚尖外撇向斜前方,成半马步。右臂屈肘向右格打。拳眼向后。目视右拳。②左腿蹬直成右弓步。右券收至腰侧;左拳向前冲出。目视左拳。 要点:与本段的弓步冲拳相同,惟左右相反。 五、弹腿冲拳 重心前移至右脚,左腿屈膝提起,脚面绷直,猛力向前弹出伸直,高与腰平。左拳收至腰侧。右拳向前冲出。目视前方。要点:与本段的弹腿冲拳相同。 六、大跃步前穿 ①左腿屈膝。右拳变掌内旋,以手背向下挂至左膝外侧,上体前倾。目视右手。②左脚向前落步,两腿微屈。右掌继续向后挂,左拳变掌,向后向下伸直。目视右掌③右腿屈膝向前提起,左腿立即猛力蹬地向前跃出。两掌向前向上划弧摆起。目视左掌。④右腿落地全蹲左腿随即落地向前铲出成仆步。右掌变拳抱于腰侧,左掌由上向右向下划弧成立掌,停于右胸前。目视左脚。要点:跃步要远,落地要轻。落地后立即接做下一个动作。 七、弓步击掌 ①右腿猛力蹬直成左弓步。左掌经左脚面向后划弧至身后成勾手,左臂伸直,勾尖向上;右掌由腰侧变掌向前推出,掌指向上,掌外侧向前,目视右掌。 八、马步架掌

初级长拳(三路)教学设计

初级长拳(三路)教学(jiāo xué)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教学(jiāo xué)计划设计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贯彻新课标理念的教学行为进行探索,在发挥教师主导前提下,以学生为主体,传授课程的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理解武术运动的传统与特点,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xuéxí)、合作学习的习惯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初级长拳的基本动作、路线、名称和顺序及特点。提高学生灵敏、柔韧、力量等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等优良品质。 二、教材(jiàocái)分析 初级长拳全套动作除起势和收势外,共分为四段。套路结构简短(jiǎnduǎn),动作精炼,起伏转折、快慢停顿过渡衔接自然,有利于教师教,也有利于学生学习领会。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体现武术的基础动作。以基本功为例,如基本手型(拳、掌、勾),基本步型(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基本腿法(蹬腿、弹腿)等,都是从武术的基础动作和技击的角度编排的。再以手型为例,如套路中的马步冲拳,抡臂砸拳等,要完成这些动作不仅要发力完整,步法灵活,而且手、眼、身、法、步、神、气均要协调配合。 三、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至八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没有上过武术课,武术基本功和素质比较差。因此在开始阶段要注意学生兴趣的激发,学习内容的安排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教师在教学要特别注重示范的质量,以及示范点和示范面的有效选择,提高直观效果。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不能控制动作而做不好动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耐心示范,分解动作或放慢速度,采用多种练习形式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使多数学生能掌握动作,同时关注个体差异,对于较差的同学要耐心辅导,多加鼓励,使学生逐步完成动作。对于套路中的重点动作,可分别安排在准备活动中,或安排在套路教学前作为辅导练习,为套路教学打下基础。套路中的较难动作可采用慢速、分解、口诀、重复强化等方法予以解决。 四、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运动技能目标:基本掌握武术类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技法以及长拳的动作要领,明白它的攻防含义,体味武术精、气、神的风格特点,增强自我表现能力。提高武术基本运动能力,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学生体质,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 (3)身体健康目标:能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自身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

武术教案——三路长拳(1)

三路长拳教案

术列入全运会的竞赛项目。并多次举办国际武术邀请赛。从此,国内外武术发展的更快。武术集体项目的比赛场地为1 6*14。当运动员身体任何部位开始动 作时比赛开始计时。武术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攻击技艺美。武术的核心技术是攻技术。运动员比赛套路中中断允许重练,但必须扣1分。剑术是以刺、点、劈、撩、挂、削、点、崩、截等剑法所组成的套路练习。它的特点是当中轻快、身法矫捷、富于韵律感。初级剑术共分为四段32动。刀术以劈、砍、 撩、挂、挑、刺、缠头、裹脑等刀法所组成的套路练习。它的特点是勇猛、快速。 初级刀术共分为四段32动。 二、武术的特点和作用 1、既有搏斗运动更有套路运动 中国武术的最大特点是:既有相击形式的搏斗运动,更有舞练形式的套路运动, 武术是由军事技能发展为搏斗运动的体育项目。武术一直是循着相击的搏斗运动和舞 练的套路运动这两种形式向前发展的。后来随着岁月的流逝,套路运动在发展过程中 逐步占有了武术的主要地位,而且内容、形式、流派越来越绚丽多彩。 通过套路运动的练习,有利于发展人体的速度、力量、灵敏、协调和耐力素质,以及勇猛、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 2、具有攻防技击性 攻防技击是武术运动的主要特点,即使是套路运动,在它的动作和练法中, 一般 也都具有攻防技击的意义。 人们通过武术的锻炼,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而且能够掌握一些格斗的攻防技术,为国防建设服务。 3、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练功方法 所谓内、指的是心、神、意、气等内在的心志活动和气息运行。所谓外,指的是 手、眼、身、法、步等外在的形体运动。 这种练功方法,对内能够理脏腑、理经脉、调精神。对外能够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使身心得到全面的锻炼。 4、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武术运动不仅锻炼价值高,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同的拳术和器械有着不 同的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量。武术运动不受年龄、性别、体质、时间、季节、场地和器材的限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选择合适自己的项目进行锻炼。 三、武术的内容、分类 (一)拳术: 1、长拳:属外家拳是查、华、炮、洪、戳脚、翻子、少林、六合、燕青拳术的总称。 2、太极拳:陈氏、杨氏、吴氏、武氏、孙氏、简化、四十八式、八十八式、综合竞赛套路等。 3、南拳 4、形意拳

初级长拳第三路图解 公开课教学设计

初级长拳第三路图解 一、动作名称 预备动作 1. 预备势 2. 虚步亮掌 3. 并步对拳 第一段 1.弓步冲拳 2. 弹腿冲拳 3. 马步冲拳 4. 弓步冲拳 5. 弹腿冲拳 6. 大跃步前穿 7. 弓步击掌 8. 马步架掌 第二段 1.虚步栽拳 2. 提膝穿掌 3. 仆步穿掌 4. 虚步挑掌 5. 马步击掌 6. 叉步双摆掌 7. 弓步击掌 8. 转身踢腿马步盘肘 第三段 1.歇步抡砸拳 2. 仆步亮掌 3 . 弓步劈拳 4. 换跳步弓步冲拳 5. 马步冲拳 6. 弓步下冲拳 7. 叉步亮掌侧踹腿 8. 虚步挑拳 第四段 1.弓步顶肘 2. 转身左拍脚 3. 右拍脚 4. 腾空飞脚 5. 歇步下冲拳 6. 仆步抡劈拳 7. 提膝挑掌 8. 提膝劈掌弓步冲拳 结束动作 1. 虚步亮掌 2. 并步对拳 3. 还原 二、动作说明 预备动作 1. 预备势 两脚并步站立,脚尖向前;两臂垂于身体两侧,双手成掌自然贴靠腿外侧;眼向前平视(图2-4)。 要领:头正颈直,下颌微收,挺胸、收腹、塌腰、夹腿。 2. 虚步亮掌

①退步砍掌重心下降,右脚向右后方撤步成左弓步;右掌经体侧向胸前上方划弧,掌心向上,左臂屈肘,左掌提至腰侧,掌心向上;目视右掌(图2-5)。 ②后移穿掌左腿蹬地发力使重心后移,右腿微屈;左掌经胸前从右臂上向前上弧线穿出伸直,掌心向上,同时右掌收至腰侧,掌心向上;目视左掌(图2-6)。 ③转头亮掌重心继续后移,左脚稍向右后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左臂内旋经左侧向后下方划弧成勾手,勾尖向上,右手继续向后、向右、向前上划弧,屈肘抖腕,在头前上方成亮掌(即横掌),掌心向前,掌指向左;目视左方(图2-7)。 要领:三个动作连贯,双手路线走圆。成虚步时,重心落于右腿上,右大腿与地面平行,上体注意保持正直。 3. 并步对拳 ①提膝亮掌右腿蹬直,左腿提膝,脚尖里扣;身体直立,上身姿势不变(图2-8)。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