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皮动物门
(整理)第十一章棘皮动物总结

第十一章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一、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成体五辐射对称,幼体为两侧对称。
全部海生。
·具有较大的次生体腔。
·具有特殊的水管系统和围血系统。
·有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内骨骼被包在外胚层的表皮下面,常向外突出形成棘或刺。
·棘皮动物从系统发生上属后口动物。
1、体壁、骨骼表皮层角质层(薄)+单纤毛柱状上皮(1)体壁真皮层结缔组织+肌肉层体腔膜位于肌肉层内部,其它无脊椎动物体壁都没真皮层(2)骨骼·棘皮动物的内骨骼由许多钙质骨片组成;骨片上有小孔;骨片位于体壁的结缔组织内。
2、水管系统相对封闭的管装系统——运动功能组成:筛板、石管、环水管、管足、吸盘、坛囊。
3、血系统、围血系统(1)棘皮动物没有专门的循环器官,但有特殊的血系统(hemal system)+围血系统(perihemal system)。
(2)血系统:辐血管,环血管,胃血管及其分枝,轴窦与石管。
(3)围血系统:围绕在血系统之外的一套窦隙,为体腔的一部分。
4、神经系统棘皮动物的神经系统是分散的,没有神经节、中枢神经系统。
5、生殖、发育(1)棘皮动物大多是雌雄异体(少数海蛇尾和海参除外),受精卵为辐射卵裂(2)原肠胚时的胚孔最终发育成成体的肛门(3)棘皮动物的幼虫期是两侧对称——变态后形成辐射对称的幼虫:棘皮动物的五辐射对称是次生性的。
二、棘皮动物门的分类有柄亚门游走亚门1、有柄亚门(Pelmatozoa)附着或固着生活,生活史中至少有一个时期具固着用的柄。
海百合纲+许多化石种类·海百合纲(Crlnoidea)最原始的棘皮动物,以柄固着生活(海百合),或无柄营自由生活(海羽星)。
五个腕的基部多分枝——身体看似杯状——但口面、反口面均在同一个面。
2、游走亚门(Eleutherozoa)自由生活,生活史无固着生活的柄。
(1)海星纲(Asteroidea)身体星型,有步带沟,步带沟中具2-4排足。
动物学 8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

脊索动物类群 生物体类型 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是物种丰富多样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的大门.由于这个门包含了脊椎动物, 的大门.由于这个门包含了脊椎动物,所以人们对 它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它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没有脊椎的脊索动物在 进化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进化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时它们也被称为原索动 这个名称以前还包括半索动物在内. 物.这个名称以前还包括半索动物在内.脊索动物 大约有45000个种类,分布在海洋,淡水,介于淡 大约有45000个种类,分布在海洋,淡水, 45000个种类 水和咸水之间的水体和陆生环境. 水和咸水之间的水体和陆生环境.有些类群进化为 具有飞翔的能力. 具有飞翔的能力. 生物学特征 1.脊索(notochord):位于消化道和神经管 脊索(notochord)
形成1个坚固的壳.体表长有可以活动的刺. 形成1个坚固的壳.体表长有可以活动的刺.现存 900种 约900种. 海参纲(Holothuroldea) 海参纲(Holothuroldea) 体呈蠕虫状,两侧对称,无腕.骨片微小, 体呈蠕虫状,两侧对称,无腕.骨片微小,体表没 有棘.现存约1100 1100种 有棘.现存约1100种. 三.棘皮动物门的系统发展 1.棘皮动物的辐射对称是次生形成的. 棘皮动物的辐射对称是次生形成的. 原因是:棘皮动物身体为辐射对称, 原因是:棘皮动物身体为辐射对称,但其幼虫为 两侧对称. 两侧对称. 2.关于棘皮动物的祖先主要有2种主张: 关于棘皮动物的祖先主要有2种主张:
伸出一条短盲管,称为"口索" 伸出一条短盲管,称为"口索",这是半索动物特 有的. 有的. 结构和功能的适应 1.生物体类型 体呈蠕虫状,或固着生活,后口式发育.半索动物 体呈蠕虫状,或固着生活,后口式发育. 曾经被分在脊索动物门中, 曾经被分在脊索动物门中,也曾被视为无脊椎的脊 索动物称为原索动物( protochordata) 索动物称为原索动物 ( protochordata). 和脊索 动物相似, 动物相似,它有由背部上皮发生而来且中空的背神 经索.但现在认为其口索与脊索不是同源器官, 经索.但现在认为其口索与脊索不是同源器官,因 此将其从脊索动物中分出,独立为半索动物. 此将其从脊索动物中分出,独立为半索动物. 2.身体结构
普通动物学第12章棘皮动物门

四、海胆纲
五个腕向反口面愈合 身体为球形、半球形、心形或盘状 内骨骼愈合成一坚固的壳 棘发达
五、海参纲
无腕,体呈蠕虫状,两侧对称 口和肛门分别在身体的两端 口周围有触手 无棘和叉棘,有由管足退化形成的肉刺
蛇尾纲和海参纲
一、海百合纲
口面向上,反口面向下 肛门位于口面 腕五个,基部多分枝
以柄营固着生活(海百合), 或无柄自由生活(海羊齿)
二、海星纲
身体星状 口面向下,反口面向上 腕五个或多于五个 腕与体盘无明显的分界
三、蛇尾纲
身体为扁平星状 体盘小 腕细长 腕与体盘界线明显 腕一般为五个
进化地位
• 进化地位
– 海绵动物为多细胞动物,身体由皮层和领鞭毛细胞的胃层组成, 有独特的水沟系统。胚胎发育等方面与其它多细胞动物显著不 同。一般认为海绵动物是多细胞动物进化中的一个侧支。
后口与原口动物(protostome)不同的是:在胚胎发育中的 原肠胚期,原口(胚孔)形成动物的肛门,而在与原口相对 的一端,另形成新口称为后口。以这种方式形成口的动物, 称为后口动物。
腕之间—间步带区;反口面间步带区具1个多孔的筛板
• 反口面:略隆起,有紫红色花纹
二、内部结构
1.体
表皮层
真皮层
体腔膜
壁
角质层 单层纤毛柱状上皮 结缔组织 肌肉层 位于肌肉层内部
海盘车的体表突起有三类:
1)棘刺: 为骨板的向外突起,一般与 体壁愈合,不能活动,有保 护功能。
Hale Waihona Puke 2)棘钳: 呈钳状,可活动。在口周围 的棘钳能捕食。
• 属于后口动物(deuterostome)
第一节 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身体为辐射对称
第十一章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详解

独特结构,体腔一部分演变,由
体外管足和体内管道系统组成,
5
生殖血管
(五)血系统及围血系统
围血系统
生殖窦 反
生殖窦
口 环
环窦及辐窦
血 管
轴窦
血系统
生殖血管
环血管及辐血管 辐窦
环血管
轴窦 轴腺
辐血管
环窦 6
图12-8 海星的血系统及围血系统
六.神经系统 没有神经节,不形成中枢神经,大部分呈五辐射排列
15
二 蛇尾纲 体盘小,腕细长与体盘分界明显。无步带沟,管足退化,腕 为空心,肌肉发达故运动灵活,无肛门,筛板位于口面,幼 虫叫蛇尾幼虫。如:阳遂足、刺蛇尾
16
三 海胆纲 五腕翻向反口面愈合,无外伸的腕。体球形、表面骨板愈合 成壳,管足具吸盘,棘刺板长、肛门、筛板位于反口面,口 腔内有构造复杂的咀嚼器称亚氏提灯,口周有5对鳃为呼吸器 官,幼虫为海胆幼虫。如:马粪海胆、大连紫海胆
一、 海产,五辐射对称(次生性的)幼虫两侧对称, 分口面:口、步带沟、管足、吸盘 反口面:棘、叉棘、皮鳃、筛板、肛门、触手
一般分为:有管足的带区为 步带,
无管足的带区为 间步带,
3
二 体壁
角质膜
上皮
图
12
-3
神经层
海
星
真皮
体
真皮间隙
壁 切
环肌
面
纵肌
体腔上皮
4
三 真体腔 围脏腔:体液(运输)、变形细胞(排泄) 水管系: 围血系:
17
四 海参纲 长筒形,口在前端,无腕, 口周围有20个触手, 直肠外突成2枝呼吸树 呼吸树:呼吸排泄作用
可从肛门射出, 抵抗缠绕敌害,可再生 如:刺参、梅花参
棘皮动物门(好)课件

棘皮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 部分,保护它们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 。
生物多样性
棘皮动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 分,保护它们有助于维护地球生物多 样性。
科学研究价值
棘皮动物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进 化地位,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经济价值
棘皮动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如开 发药物、观赏旅游等,保护它们有助 于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
01
02
03
04
环境污染
棘皮动物生活在海洋环境中, 油污、重金属和化学污染对其
生存构成威胁。
过度捕捞
人类的捕捞活动可能导致棘皮 动物的食物来源减少,影响其
生存。
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洋温度升 高,影响棘皮动物的繁殖和生
存。
海洋开发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海 底采矿和渔业活动,破坏了棘
皮动物的栖息地。
不同种类的棘皮动物 骨板数量和排列方式 不同,形成独特的壳 体形态。
骨板内部为海绵状结 构,轻便且坚固,能 够承受外界压力。
运动方式
棘皮动物通过肌肉收缩使壳体变 形,在底质上爬行。
一些种类能够利用触手和管足在 水中游分泌物质将自身固定在底质上
。
呼吸与循环系统
THANK YOU
保护措施
立法保护
制定相关法律和条例,禁止非 法捕捞和破坏海洋环境的行为
。
建立自然保护区
设立专门保护区,保护棘皮动 物的栖息地和繁殖地。
科学研究
开展针对棘皮动物的研究,了 解其生态习性和繁殖规律,为 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公众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对棘皮动物的认识和 保护意识,鼓励人们参与保护
行动。
保护意义与价值
动物学11棘皮动物门

棘皮动物是一类后口动物(deuterostomes),全部海洋 底栖生活,从浅海到数千米旳深海都有广泛分布。现存种类 6000多种,但化石种类多达20230多种,从早寒武纪出现到整 个古生代都很繁盛。沿海常见旳海星、海胆、海参、海蛇尾 等都属于棘皮动物,它们在形态构造与发生上都有某些独特 之处,与原口动物有很大不同。
7
5、次生适应成果(适应固着或缓慢运动):
(1)运动、神经系统和感官不发达。 利用管足和棘刺旳运动效率低;神经系统与上皮不 分开;感官不发达,只有海星腕末端有眼点。
(2)没有专门旳呼吸、排泄和循环系统。 呼吸和排泄主要依托管足、皮鳃和体表来进行。 循环主要依托真体腔。
8
9
6、雌雄异体,间接发育,幼体左右对称。
12
13
2、蛇尾纲:
– 体盘月饼形,腕细长,两者界线明显。腕5个口面对下 肛门退化,无步带沟,管足退化。200种。 例如:阳遂足,刺蛇尾等。
14
3、海胆纲:
– 体略呈球形,无腕,口面对下,表面骨板相互愈合成球 形骨骼,体表棘刺很长。400种。 例如:马粪海胆。
15
4、海参纲:
体柔软,长筒形,无腕,无口面和反口面之分,口位于前端, 肛门在后端;呼吸树是海参特有旳呼吸排泄器官。1000种。 例如:梅花参,海地瓜,刺参等。
2
2、身体五辐对称,无头部,其幼体左右对称,固 着生活。
五辐对称是次生性旳,由幼体旳左右对称发展而成旳,且 其外形上和内部器官均呈五辐对称。所以成体旳五辐对称可 能是次生性旳,可能与原始种类旳固着生活有关。
棘皮动物很低 等吗?
3
3、具有中胚层形成旳内骨骼(和脊索动物类似)。
第13章 棘皮动物门

棘:内骨骼外突形成,较粗大
叉棘:内骨骼外突形成,很小,呈钳状或 剪刀状,清除体表污垢
皮鳃:泡状,为体腔膜与表皮共同外凸形 成,与体腔相通,有呼吸和排泄的功能。
(二)结构与机能
(1)体壁 ① 角质层 ② 上皮:一层柱状纤毛上皮 ③ 神经层 ④ 真皮:厚,由结蹄组织组成,分泌小骨片 ⑤ 肌肉层:环肌(外层)、纵肌(内层) ⑥ 体腔上皮:一层柱状纤毛上皮
骨板一般都有向外的突起,突起可形 成棘、刺和叉棘,使动物皮肤显得十 分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故名棘皮动物。
(五)神经系统
没有神经节或神经中枢,神经位于体表或体 壁中。
(1)口神经系:由外胚层发育而成。司感觉
(2)下神经系:由中胚层形成,司运动
(3)反口神经系:由中胚层形成,司运动 由中胚层形成神经系统在整个动物界中 仅见于棘皮动物。
图12-20 箭虫
左前 轴窦
退化
退化 次生体腔
石管
左中 水管系
围血系统
2.水管系统
水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运动。 包括筛板、石管、环管、辐管、侧管、管足、
吸盘、罍、帖氏体、波氏囊
筛板是水管系统的入口,下连石管。石管与 环管相连。环管又发出辐管。辐管两侧发出 侧管。侧管末端接管足。管足伸缩,牵引身 体运动。
运动——水管系统
蛇尾
4、海参纲
体呈蠕虫状,两侧对称,无腕
背腹扁平,背侧常有疣足(一种变形的管 足,无吸盘) 口位体前端,周围有触手,肛门位体末端 内骨骼退化为极微小的小骨片,形状规则 为分类的依据。
呼吸树
许多海参的肠与泄殖腔交界处向体两侧发 出一对细管,细管发出的分支再逐级分支 后,形成树状结构,称呼吸树。 为海参特有的呼吸器官。
棘皮动物门(好)

03
棘皮动物门代表物种
海星
特征
海星属于棘皮动物门,具 有五个或更多的辐射状肢 体,体呈星形。
生活习性
海星主要生活在海底,通 过吸盘附着在岩石或其他 硬物上。
捕食方式
海星捕食贝类、甲壳动物 等,通过吸盘和管足吸附 并缠绕猎物,再用胃将其 消化。
海胆
特征
海胆是圆形的棘皮动物,体表长 满了棘刺,通常呈球形或心脏形。
适应性
棘皮动物具有很强的适应 能力,能在各种不同的环 境中生存和繁衍。
02
棘皮动物门分类
海星纲
01
02
03
海星纲是棘皮动物门中 的一个纲,包括各种海 星。
海星通常有五个臂,从 中心辐射出去,但臂的 数量和形状因种类而异。
海星以贝类、甲壳类和 其他棘皮动物为食,通 过胃囊消化食物。
04
海星具有再生能力,如 果一个臂被截断,它可 以在再生过程中长出新 的臂。
生活习性
海胆主要生活在海底,以海草、藻 类等为食。
繁殖方式
海胆通过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再附 着在海底发育成成虫。
蛇尾
特征
防御方式
蛇尾棘皮动物有长而细的腕足,体形 似蛇,故名蛇尾。
当受到威胁时,蛇尾会断掉部分腕足 以迷惑敌人,断肢还能再生。
生活习性
蛇尾主要生活在海底,以滤食海水中 的浮游生物为生。
棘皮动物门其他代表物种
棘皮动物门
• 棘皮动物门简介 • 棘皮动物门分类 • 棘皮动物门代表物种 • 棘皮动物门研究价值 • 棘皮动物门保护现状与建议
01
棘皮动物门简介
Hale Waihona Puke 定义与特征定义棘皮动物门是一类具有棘皮或硬 壳的海洋动物,包括海星、海胆 、海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棘皮动物门
棘皮动物,毛颚动物及须腕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三个后口动物类群。
也就是说,这三类动物的口不像以前讲授的各门动物那样起源于原口(胚孔),而是在原肠期的后期,与原口相反的一端工,内外两胚层相互紧帖,最后穿成一孔,成为幼虫的口,原口则变为幼虫的胚门,这种在发育过程中胚体另外形成的口称为后口,凡是以此法形成口的动物,都称为后动物。
棘皮动物是没有头部,体部等构造,体呈辐射对称的海产动物,而且以五辐射对称为主。
所谓五辐射对称就是通过虫体的口面的中轴,可以把身体作五次不同的切割,所切出的两部分基本上互相对称。
或者说,沿着身体的体轴个身体由五个相似的部分构成。
例如星形,球形、圆形或呈树状分支。
然而棘皮动物的幼虫却是两侧对称的,从个体发育演变来看,可以设想棘皮动物的祖先是动物活泼的两侧对称型动物。
辐射对称是它们后来适应固着或不太活动的生活方式次生形成的。
在整个动物界中,只有棘皮动物幼体是两侧对称。
成体是辐射对称的动物。
棘皮动物的整个体表都覆盖着纤毛。
其下是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
内骨骼有的极为细小,反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海参);有的成为许多骨片,相互排列成一定的形状,或是愈合成一个完整的壳(海胆类)。
体腔发达,属次生体腔。
除围绕内部器官的围脏腔外,体腔的一部分形成棘皮动物特有的水管系。
水管系包括环管、辐管和侧管。
其内体液具变形细胞,体液的功能主要是运输。
棘皮动物的代表是海盘车,海盘车是我国沿海常见的五腕海星。
其体形似五角星,体略遍平,中央为体盘由它发出五个放射状的腕。
肉食性,喜以瓣鳃类为食,是牡蛎养殖业的敌害。
棘皮动物的分纲——海星纲、蛇尾纲、海胆纲、海参纲、海百合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