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棘皮动物
12棘皮动物

7.生殖和发育
大多雌雄异体(少数海蛇尾和海参例外)
海盘车的生殖腺位于间步带区,生殖孔在反口 面靠近腕基部的中央盘上,其再生能力很强
精卵在海水中受精,经完全均等卵裂,内陷法形 成原肠,经体腔囊法形成中胚层和3对体腔囊, 即前体腔囊、中体腔囊和后体腔囊。原孔发育成 肛门,口在原肠孔相对的另一端形成,因而称为 后口动物 幼虫形态各异,但基本结构相同,都是两侧对称, 变态后成为辐射对称的成体,因而其辐射对称称为次 生性辐射对称
小
结
棘皮动物的卵裂、早期胚胎发育、中胚层的产生、 体腔的形成,以及骨骼由中胚层产生等都与脊索动 物有相同的地方,而不同于无脊椎动物。从成体口 的形成和肛门的形成看也与脊椎动物相同,同属后 口动物。 普遍认为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有共同的祖先
复习题
1.棘皮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为什么说棘皮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的高等 类群? 3.名词解释:五幅对称 水管系统 后口动 物 原口动物 管足
海参的耳 海参的耳状幼虫 状幼虫
梅花参 海棒槌
刺参 刺参
海黄瓜(Parastichopus californicus)
刺参体圆柱形,长20-40厘米。 前端口周生有20个触手。背面 有4-6行肉刺,腹面有3行管足。 体色黄褐、黑褐、绿褐、纯白或 灰白等。 喜栖水流缓稳、海藻丰富的细沙 海底和岩礁底。夏季水温高时行 夏眠。环境不适时有排脏现象。 再生力很强,损伤或被切割后都 能再生。可供食用。 我国北部沿海出产很多,可人工 养殖。
第十二章 棘皮动物门 (Echinodermata)
学习要点:本章主要介绍海盘车等棘皮动物的形 态构造、主要特征、分类概况等。要求掌握棘皮 动物门及各纲的主要特征
棘皮动物门

第十二章棘皮动物门棘皮动物,毛颚动物及须腕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三个后口动物类群。
也就是说,这三类动物的口不像以前讲授的各门动物那样起源于原口(胚孔),而是在原肠期的后期,与原口相反的一端工,内外两胚层相互紧帖,最后穿成一孔,成为幼虫的口,原口则变为幼虫的胚门,这种在发育过程中胚体另外形成的口称为后口,凡是以此法形成口的动物,都称为后动物。
棘皮动物是没有头部,体部等构造,体呈辐射对称的海产动物,而且以五辐射对称为主。
所谓五辐射对称就是通过虫体的口面的中轴,可以把身体作五次不同的切割,所切出的两部分基本上互相对称。
或者说,沿着身体的体轴个身体由五个相似的部分构成。
例如星形,球形、圆形或呈树状分支。
然而棘皮动物的幼虫却是两侧对称的,从个体发育演变来看,可以设想棘皮动物的祖先是动物活泼的两侧对称型动物。
辐射对称是它们后来适应固着或不太活动的生活方式次生形成的。
在整个动物界中,只有棘皮动物幼体是两侧对称。
成体是辐射对称的动物。
棘皮动物的整个体表都覆盖着纤毛。
其下是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
内骨骼有的极为细小,反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海参);有的成为许多骨片,相互排列成一定的形状,或是愈合成一个完整的壳(海胆类)。
体腔发达,属次生体腔。
除围绕内部器官的围脏腔外,体腔的一部分形成棘皮动物特有的水管系。
水管系包括环管、辐管和侧管。
其内体液具变形细胞,体液的功能主要是运输。
棘皮动物的代表是海盘车,海盘车是我国沿海常见的五腕海星。
其体形似五角星,体略遍平,中央为体盘由它发出五个放射状的腕。
肉食性,喜以瓣鳃类为食,是牡蛎养殖业的敌害。
棘皮动物的分纲——海星纲、蛇尾纲、海胆纲、海参纲、海百合纲。
《动物学教学大纲》

动物学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1课时,讲授1课时)【知识点提示】动物学的定义及其主要分科;动物学与其他学科和人类的关系;动物分类的基本知识。
【重、难点提示】动物学的定义及其主要分科;动物在生物界的地位;种的概念和分类阶梯;动物的命名。
第一节动物学的定义及其主要分科第二节动物学与其他学科和人类的关系第三节动物分类的基本知识一、生物的分类及动物在生物界的地位二、动物分类的意义和方法三、种的概念和分类阶梯四、物种的命名和现行分类系统第二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2课时,讲授2课时)【知识点提示】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与机能;动物组织的类型、基本结构与机能;动物的器官和系统。
【重、难点提示】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特点及其与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动物器官和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特点及其机能。
第一节动物的细胞一、动物细胞的一般特征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与机能三、动物细胞的增殖第二节动物的组织一、组织的概念二、上皮组织三、结缔组织四、肌肉组织五、神经组织第三节动物的器官和系统一、器官和系统的基本概念二、动物十大器官系统概述第三章动物的繁殖与个体发育(2课时,讲授2课时)【知识点提示】繁殖的概念及动物繁殖的方式;动物个体发育阶段的划分;多细胞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动物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关系。
【重、难点提示】动物繁殖的方式;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特点;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关系。
第一节繁殖的概念与动物繁殖的方式一、繁殖的概念二、动物繁殖的方式第二节动物的个体发育一、胚胎发育二、胚后发育第三节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几个主要阶段一、受精及受精卵二、卵裂三、囊胚的形成四、原肠胚的形成五、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六、胚层的分化第四节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第四章原生动物门(3课时,讲授3课时)【知识点提示】原生动物门的特征;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纤毛纲的主要特征及其重要种类与人类的关系。
【重、难点提示】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各纲的主要特征及其重要种类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普通动物学-第十一十二章 棘皮动物门半索动物门

二、蛇尾纲
三、海胆纲
四、海参纲
五、海百合纲
第三节 棘皮动物的经济意义
第十二章 半索动物门
半索动物是种类仅几十种的小门,全为海产,包 括体呈蠕虫的肠鳃纲和形似苔藓植物的羽鳃纲。
柱头虫 头盘虫 杆壁虫
第一节 半索动物门的代表动物及主要特征
半索动物亚门-柱头虫
第十一章 棘皮动物门
棘皮动物是一门古老的动物,现有6 000种,包括常见的 海星、海胆、海参、海百合。全部海产,绝大部分营底 栖或固着生活。
第一节 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次生性的五福射对称
二、体表具棘和皮鳃
反口面上的棘和叉棘
三、具有特殊的水管系统
四、以肠体腔法形成中胚层和体壁, 为后口动物
半索动物亚门-柱头虫
• 运动
–羽鳃类固着生活,而肠鳃类则穴居生活
• 骨骼
–羽鳃类在咽的前部盲囊腹面有一棒状物,能够 变硬,过去称为口索,曾经被认为是脊索的同 源器官
半索动物亚门-柱头虫
神经和动作协调 • 神经系统原始而特殊(身体表皮细胞基部 的一层神经纤维网分别在背中线和腹中线 加厚形成神经索,两神经索在躯干的前端 相连形成一神经环再和位于表皮下的神经 网相连)。 • 中背神经索在领内形成领索,领索可能是 动物的神经中枢,有巨大的神经细胞
• 体腔和体壁
–体壁由表皮、肌肉层和体腔膜构成 –体腔:吻腔单个 领腔一对 躯干腔一对
• 消化和取食
–消化系统:口 (口索) 咽 胃 肠 肛门 –羽鳃类用触手冠样器官滤食,肠鳃类取食沉积 物,通过鳃裂排除剩余的废物
半索动物亚门-柱头虫
• 呼吸:气体交换可以通过鳃裂完成, 还可以通过 体表完成
• 循环:属于开放式循环。前体有可搏动的“心脏” 驱动血液循环 • 渗透压调节和排泄:含氮废物通过体表扩散排泄。 血管球可过滤排出新陈代谢废物
第12章 棘皮动物门

生 殖 腺
在变态过程中,左中体腔囊形成环水管,后又分出5条辐水 管,再进一步分成侧水管和管足;左后体腔囊分出一部分形成 围血系统;左前体腔囊形成了中轴体。最后一对体腔囊形成了 后来的体腔,其他的都退化了。与此同时,在左侧环水管中央, 外胚层的陷入和消化管壁的外突形成了后口。右侧也以同样的 方法形成了幼体的肛门。随着新口、肛门的形成,幼虫的口和 肛门都封闭消失。这样幼虫以左侧的口面和右侧的反口面为中 轴形成了辐射对称形式。水管系统和其他器官都沿着与中轴垂 直的方向形成和发展。回此成虫的口面原是幼虫的左侧,反口 面便是幼虫的右侧。故这样形成的辐射对称体型完全是一种次 生现象。本门动物的体型由两侧对称变成辐射对称,完全是对 固着生活的适应。现在移动生活的种类也是由固着生活的种类 演变而来,因而它们的幼虫仍要过短期的固着生活。此外,本 门动物为适应海底固着或缓慢移动的生活,具很强的再生能力。 身体任何一部分被损伤后,很快就会再生出来,成为一个完好 的整体。如海星的腕或体盘受损后,过一段时间,受损的部分 就再生出来,成为一个完整的海星。
消化系统
筛板
肛门
消化腺 口
6.神经系统
棘皮动物的成体有三个神经系统 即外神经系统、下神经系统和内神经系统。外神经 系统来源于外胚层,位于围血系统的下方,由围口神经 环和5条辐神经干及其分枝组成;下神经系统(深在神经 系统)位于围血系统的管壁上,其组成与外神经系统相 同;内神经系统位于反口面的体壁上,由辐神经干及其 分枝组成。下、内2个神经系统都起源于中胚层。中胚层 细胞形成神经系统是本门动物独有的特点。三个神经系 统的分布都与水管系统相平行,都与所在地方的上皮细 胞相连。相连的上皮细胞有传导刺激的作用。一般是外 神经系统较发达,其他两个神经系统因种类而异。如海 百合类的内神经系统特别发达,而海参类却全无内神经 系统。
棘皮动物1

第二节 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外形 1.五辐射对称(海星),腕,中 央盘,腕上有步带区,间步 带区. 2.口面,反口面,棘,叉棘(清 除身体污垢),管足. 3.无肾管,排泄由体腔的变 形细胞来完成.
二.内部结构
(一)体壁 上皮:其外是角 质膜,内为基膜 真皮:结缔组织 (分泌骨片)和肌 肉 体腔上皮:具纤 毛。
第四纲 海参纲
长筒形,无腕,触手(管足变),5条肌肉带,无 棘,五叉棘.生活史需经短腕幼虫.
第五纲 海百合纲
似植物,反口面向下,有柄,5腕,(分支),无棘.
第四节 棘皮动物的系统发展
1.Bather 认为: 自由游移祖先----棘皮动物 理由:棘皮动物幼体有两侧对称幼虫 2.Semon 认为: 两侧对称,五触手----棘皮动物 海百合最原始,海参也比较原始. 海星,蛇尾,海胆接近,由同一祖先而来.
(二)消化系统 消化管短而直,直口面伸向反口面。 口位于体盘正中,食物经短的食道进 入宽大的充满体盘的胃。胃后为很短 的肠,末端开口为肛门。肠有一分2或 3支的肠盲囊。
(三)体腔和水管系 体腔发达,形成水管系统(步管系统) --管足的一端,将水压入管足中. 帖窦曼氏体--环管上产生变形细胞 的地方. 波里氏囊--储水地方,调节水压
第十二章 棘皮动物门
棘皮动物和毛颚动物均属于后口动物。 后口动物:在胚胎发育的原肠胚期,其原 口(胚孔)形成动物的肛门, 在与原口相对的一端,另形成 一新口称为后口。以这种方式 形成口的动物。
第一节 概述
1.体制:辐射对称,但胚胎两 侧对称——次生性辐射对称
2.骨骼由中胚层产生,且常 向外突出形成棘。 3.棘皮动物特有的结构是水 管系和管足。这是真体腔特 化形成。
附 毛颚动物门
棘皮动物

红海胆
海胆
刻肋海胆
心形海胆
虾夷马粪海胆
紫海胆
咀嚼器——亚里士多得提灯
海胆拥有黏力的管足
褐驼海胆
海参纲( 海参纲(Holothuroldea) )
•身体沿口面和反口面延长——成为长圆柱状,无腕,并以步 带区和间步带区附着。 •口、肛门分别在身体的两端,出现次生性的两侧对称。 •骨片小而分散,无互相关连的骨板——故体表没有棘、叉棘 •口——一圈管足形成的触手所包围。现存约1100余种。
棘皮动物- 棘皮动物-外部形态
体壁
•表皮层—— 角质层(薄)+ 单纤毛柱状上皮 •真皮层 ——结缔组织 + 肌肉层 •体腔膜—— 位于肌肉层内部,其它无脊椎动物体壁都没有真皮 层
骨骼
•棘皮动物的内骨骼由中胚层形成,由许多钙质骨片组成;骨片 位于体壁的结缔组织内。骨片可以形成棘、叉棘(防卫、清除 体表沉积物等) 等突出于体表之外——使体表粗糙不平:故称 棘皮动物 •内骨骼有的形成了许多骨板,互相镶嵌在一起。 •如:海胆是愈合成一个完整的囊或壳; 海星、蛇尾是借肌肉及结缔组织互相联络排成一定形式; 海百合是形成可动的关节。 海参只形成了许多小骨片,没有较大的骨板,只有在显微 镜下才能看到。 •皮鳃——表皮、体腔上皮向外凸起形成,可进行气体交换。
海星
海星反口面
正海星
指海星(鸡爪海星)
棘冠海星
红海星
链珠海星
海蛇尾纲( 海蛇尾纲(Opliiuroidea) )
腕细长,与中央盘的界限非常明显,没有步带沟, 管足没有坛囊和吸盘。筛板位于口面。 本纲为棘皮动物中最大的一类——现存约2000种, 分布极广。
12-棘皮动物门

棘皮动物绝大多数生活在盐度正常 的海水(少数如海参生活在半咸水) 中,多营底栖生活,固着、移游或埋 栖。现代海百合可自由游泳。棘皮动 物的大小,有几毫米到大约20m。可靠 的棘皮动物最早生活于早寒武世。已 知的棘皮动物有 2万种,其中化石种较 多,约占 3/4 。现生种约有 5000 余种, 主要是海星。化石主要是海胆和海百 合。
4、后口
6
棘皮动物骨骼很发达 ,由 许多分开 的碳酸钙骨板构成,各板均由一单晶的 方解石组成。棘皮动物多为雌雄异体 , 生殖细胞释放到海水中受精。幼体在初 发生时形状相同,以后则随纲而异。少 数种类可行无性裂体繁殖。棘皮动物分 布世界各海洋。从潮间带到万米深的海 沟均有,多为狭盐性动物。棘皮动物对 水质污染很敏感,再生力一般很强。主 要为底栖生活;少数海参行浮游生活。 自由生活的种类能够缓慢移动。摄食方 式为吞食性、滤食性和肉食性。
4
2、 具有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
棘皮动物的骨骼是由胚层来源的, 包在外表皮下面,并且常向外突形 成棘,因此称为棘皮动物。这一来 源和脊椎动物骨骼的来源相同,而 和无脊椎动物所具有的“骨骼”所 不同。53、 形成特有的水管系统
棘皮动物的水管系是体腔形成的 一系列管道组成,这一系统包括围 在口周围和作辐射对称排列的管和 这些管上分出的管足,司运动。
第十二章 棘皮动物门
棘皮动物的身体有定数或不定数钙质骨板组成球 形、梨形、心形或星形的壳体。棘皮动物壳体的 骨板是由中胚层产生的内骨骼,不同于其他无脊 椎动物的外骨骼。骨板由显示独特的网格状结构 的方解石组成,在成岩作用后一般仍可辨认。骨 板含有3-15%碳酸镁,其含量随水温增加而增高。 骨板外面附以坚韧的肉质皮膜,骨板和皮膜上均 具有棘刺或突瘤,这便是棘皮动物名称的由来。 内脏器官包藏在壳体内部。壳体有口孔、肛孔等 开口。 1 棘皮动物和毛颚动物、须腕动物一起,归入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有柄亚门
幼体终生具柄,固着生活。口面向上,反口
面向下,肛门位于口面;骨骼发达,骨板
愈合成一完整的壳;主要神经系统在反口
面。现存只有1纲,还有许多化石种类。
1、海百合纲
冠
腕
最原始一类,以柄固着 生活或无柄自由生活。 具腕;口面向上,反口 面向下,肛门位于口面
茎
图12-12 柄海百合模式图
萼
根
体表具棘和叉棘,为骨骼的突起。
1、海星纲
图 12 -14 海 星 纲 习 见 种 类
砂海星
海燕
太阳海星
海盘车
鸡爪海星
海盘车
海盘车
海燕
2、海胆纲
体呈球形、盘形或心脏形
无腕 内骨骼相互愈合,形成一坚固的壳 5个腕向反口面愈合,呈圆球形或扁圆形的 骨骼包住身体。
马粪海胆 细雕刻肋海胆 图12-16 海胆纲习见种类
图12-20 箭虫
体呈蠕虫状,两侧对称
背腹扁平,背侧常有疣足(一种变形的管 足,无吸盘) 口位体前端,周围有触手,肛门位体末端 内骨骼有极微小的小骨片,形状规则。
4、海参纲
海棒槌
刺参
图12-18 海参纲习见种类
梅花参
刺参
光参
海棒槌
紫轮参
梅花参
图 1219 海 参 的 耳 状 幼 虫
三、 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运动——水管系统
(四)血系统及围血系统
血系统 生殖血管 环血管及辐血管 围血系统 生殖窦 环窦及辐窦 轴窦
图 128 海 星 的 血 系 统 及 围 血 系 统
生殖血管
生殖窦 反 口 环 血 管
轴窦
轴腺
辐窦
辐血管
环血管
环窦
(五)消化系统和食性
口贲门胃幽门胃(有5对幽门盲囊分布在
腕内)直肠肛门(无肛门作用)
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
图12-6 过海星体盘及腕的纵切
(六) 呼吸
棘皮动物专职的呼吸器官是皮鳃,为体壁
的突起,外面是1层上皮细胞,内面有1层体 腔上皮,中间的结缔组织退化;突起内腔 和体腔相通;具有呼吸和排泄作用。
此外,管足也有呼吸功能。
海参纲用呼吸树呼吸。
呼吸
(七) 排泄
无专门的排泄器官,排泄活动是靠体腔 上皮能产生变形细胞,收集体腔液中的代谢 废物,移行到体表,穿过皮鳃、管足、呼吸 树等体壁较薄处,将废物排出体外。代谢废 物也可通过体表直接扩散到体外。
石笔海胆
马粪海胆
紫海胆
图12-16 海胆纲习见种类
马粪海胆
色彩艳丽的海胆
大连紫海胆
紫海胆
3、海蛇尾纲
体扁平,星状 体盘小,腕细长,二者分界明显 无步带沟,管足没有坛囊和吸盘。 筛板位于口面
3、蛇尾纲
筐蛇尾
海盘
真蛇尾 图12-17 蛇尾纲习见种类
刺蛇尾
海蛇尾
蛇尾
4、海参纲
第十二章 棘皮动物门 (Echinodermata)
一、棘皮动物的形态结构
(一)外部形态 1. 体制(对称性)
成体是五辐射对称(或是五的倍数)。腔 肠动物是二、四或六偶数辐射。五辐射对称是 棘皮动物所特有的,不仅不见于其他现存动物, 在古动物化石中也从未发现过。 棘皮动物的辐射对称是次生性的,幼体是两 侧对称。
(八)神经系统
棘皮动物的神经系统是分散的,没有神经节、 中枢神经系统。海盘车有3个神经系统,包括: (1)口或外神经系统:主要为感觉神经系统, 由外胚层发育而成。包括口周围的1个神经环 和5条辐神经。
(2)下神经系统:主要为运动神经系统,由
中胚层形成,位于外神经系统的体内方,
也由1个神经环与5条辐神经构成。
(二)体壁:
由表皮层和表皮下的结缔组织构成的真皮。
由外到内依次分为:
1. 角质层:由上皮细胞所分泌。 2. 上皮:单层柱状,由外胚层发育而来。 3. 结缔组织:由中胚层发育而来,很厚,能分泌 物质形成骨骼。这种骨骼与其他无脊椎动物的外骨 骼不同,而与脊索动物的内骨骼相似,由中胚层发 育而成,我们称之为内骨骼。
从成体口的形成和肛门的形成看,棘皮动物也同 于脊椎动物——棘皮动物、脊椎动物都属于后口 动物——普遍认为,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具有相 同的祖先。
体壁结构
附门:毛颚动物门
毛颚动物是海洋中浮游生活 的小型无脊椎后口动物,它 们分布广,数量大。该类动 物的体壁具有多层上皮细胞, 与其他的无脊椎动物不同。
(3)反口或内神经系统:由中胚层发生,位
于反口面体壁,只有辐神经而无神经环, 司运动。
由中胚层形成神经系统在整个动物界中 仅见于棘皮动物。
(九)生殖和发育
生殖:除少数海蛇尾和海参外,大多雌雄异体。生殖 腺一般5对,每个生殖腺有1条生殖管,并开口于两 腕间的反口面。 发育:海盘车雌雄异体,精卵在海水中受精,完全 辐射卵裂囊胚腔内陷法形成原肠腔体腔囊法 (肠腔法)形成中胚层和体腔,因此棘皮动物属于 后口动物。
2. 身体结构(海盘车)
身体 = 体盘 + 腕; 体盘:口面(较平,中央有口)+ 反口面 (略凸,中央有肛门) 腕: 一般5条,从体盘伸出;腹面中央有1 条步带沟,其中具2~4排管足,管足末端 有吸盘; 腕的顶端靠下有眼点。 腕之间——间步带区;反口面间步带 区具1个多孔的筛板。
棘皮动物-外部形态
图 12 -13 海 羊 齿 和 海 百 合 海羊齿
海百合
海羊齿
海百合
海百合
(二)游走亚门
无柄自由生活。口面向下,口位口面
或体前端。骨骼发达或不发达;主要
神经系统在口面。
1、海星纲
体扁平,多为五辐射对称 体盘和腕分界不明显
腕腹侧具步带沟,沟内伸出管足
内骨骼的骨板以结缔组织相连,柔韧可曲。
四、 棘皮动物的经济意义
一、益处
1、食用 2、药用 3、实验材料 4、鱼类的天然饵料 二、危害
思考题
1. 棘皮动物的主要特征有那些? 2.为什么说棘皮动物与脊索动物有共同的祖 先? 3. 根据什么说棘皮动物是后口动物?
为什么说棘皮动物与脊索动物有共 同的祖先?
棘皮动物与此前讲述的无脊椎动物不同,它的卵 裂、早期胚胎发育、中胚层的产生、体腔的形成、 以及骨骼由中胚层产生等,都与脊索动物有相同 的地方,而不同于无脊椎动物。
(1)身体辐射对称且大多为五辐对称,幼体 为两侧对称。全部海生。 (2)具有广阔的次生体腔。
(3)具有特殊的水管系统、血系统和围血系 统。
(4)有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内骨骼被包在 外胚层的表皮下面,常向外突出形成棘或刺。
(5)棘皮动物从发生上属后口动物。
(6)神经系统没有神经节和中枢神经系统;
(7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辐射卵裂,以内陷法形成原肠胚,以肠 腔法形成中胚层和真体腔
内骨骼: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骨板一 般都有向外的突起,突起可形成棘、 刺和叉棘,使动物皮肤显得十分粗糙, 故名棘皮动物。 4. 肌肉层。 5. 体腔膜。
(三)水管系统
水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运动。包括筛板、石
管、环水管、辐水管、侧水管、管足、吸盘、 坛囊、Tiedmann’s body
筛板是水管系统的入口,下连石管。石管与 环管相连。环管又发出辐管。辐管两侧发出 侧管。侧管末端接管足。管足伸缩,牵引身 体运动。
幼虫是两侧对称的,经变态后,发育为辐射对 称的成虫。
幼虫
发育
中胚层的形成
原口动物:裂体腔法 棘皮动物、毛颚动物、须腕动物、半索 原索动物:肠腔法 脊椎动物:裂体腔法
二、棘皮动物的分类
生存种类约6 000种,我国已记录300多种
分类依据:体形、有无柄和腕、筛板的位置、 管足构造
有柄亚门 海百合纲 海星纲 海胆纲 游走亚门 蛇尾纲 海参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