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棘皮动物 总结

合集下载

(整理)第十一章棘皮动物总结

(整理)第十一章棘皮动物总结

第十一章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一、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成体五辐射对称,幼体为两侧对称。

全部海生。

·具有较大的次生体腔。

·具有特殊的水管系统和围血系统。

·有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内骨骼被包在外胚层的表皮下面,常向外突出形成棘或刺。

·棘皮动物从系统发生上属后口动物。

1、体壁、骨骼表皮层角质层(薄)+单纤毛柱状上皮(1)体壁真皮层结缔组织+肌肉层体腔膜位于肌肉层内部,其它无脊椎动物体壁都没真皮层(2)骨骼·棘皮动物的内骨骼由许多钙质骨片组成;骨片上有小孔;骨片位于体壁的结缔组织内。

2、水管系统相对封闭的管装系统——运动功能组成:筛板、石管、环水管、管足、吸盘、坛囊。

3、血系统、围血系统(1)棘皮动物没有专门的循环器官,但有特殊的血系统(hemal system)+围血系统(perihemal system)。

(2)血系统:辐血管,环血管,胃血管及其分枝,轴窦与石管。

(3)围血系统:围绕在血系统之外的一套窦隙,为体腔的一部分。

4、神经系统棘皮动物的神经系统是分散的,没有神经节、中枢神经系统。

5、生殖、发育(1)棘皮动物大多是雌雄异体(少数海蛇尾和海参除外),受精卵为辐射卵裂(2)原肠胚时的胚孔最终发育成成体的肛门(3)棘皮动物的幼虫期是两侧对称——变态后形成辐射对称的幼虫:棘皮动物的五辐射对称是次生性的。

二、棘皮动物门的分类有柄亚门游走亚门1、有柄亚门(Pelmatozoa)附着或固着生活,生活史中至少有一个时期具固着用的柄。

海百合纲+许多化石种类·海百合纲(Crlnoidea)最原始的棘皮动物,以柄固着生活(海百合),或无柄营自由生活(海羽星)。

五个腕的基部多分枝——身体看似杯状——但口面、反口面均在同一个面。

2、游走亚门(Eleutherozoa)自由生活,生活史无固着生活的柄。

(1)海星纲(Asteroidea)身体星型,有步带沟,步带沟中具2-4排足。

《ch棘皮动物》PPT课件

《ch棘皮动物》PPT课件

•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掌握棘皮动物的主要特征 2. 掌握棘皮动物在动物演化上的意义 第一节 棘皮动物门的特征 第二节 棘皮动物的分类 第三节 棘皮动物的系统发展 • 重点: 1.棘皮动物在动物演化上的意义 • 难点: 1.棘皮动物体腔的结构、功能和发生
第一节 棘皮动物门的特征
一.代表动物—海盘车(Asterias)





体 发



纤毛幼体Biblioteka 羽腕幼虫短腕幼虫7、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没有 神经节和中枢神经系统 1)、口面(外)神经系;(外胚层来源)表皮层之下 围食道神经环、 5条辐神经(位于步带沟内 与水管系相同) 2)、下神经系;(中胚层来源)环血窦壁上神经环、 5条辐神经。 3)、反口面(内)神经系: (中胚层来源)无神经环、 5条辐神经。
海 胆 结 构
口面观
反口面观
马粪海胆
细雕刻肋海胆 海胆纲习见种类
石笔海胆
马粪海胆
海胆纲习见种类
紫海胆
四、蛇尾纲 1)体盘小,腕细长,中央盘与腕的界限明显; 2)无步带沟,管足无壘,呈触手状,仅为运动和感觉的器官。腕内中央有一系列腕椎骨(verteb
rra),其间有关节,腕只能做水平运动。胃亦不能翻出, 3)无肛门。取食小的微生物和有机颗粒。 我国黄海有萨氏真蛇尾为优势种群落。 • 本纲是棘皮动物中最大的一类,现存约有2000 种,分布极广。
小结: 棘皮动物与前述无脊椎动物不同之处:
1、卵裂早期(辐射型)、胚胎发育(内陷); 2、中胚层(肠腔法)、产生内骨骼; 3、后口动物; 4、体腔形成特有的水管系统、围血系统; 5、成虫五辐射对称,幼虫两侧对称。
思考题

动物生物学棘皮动物

动物生物学棘皮动物
• 半索动物的胚胎发育与棘皮动物相似,鳃裂及中空的神 经又与脊索动物相似,说明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和脊索动 物均有亲缘关系。根据对半索动物组织与胚胎的研究,证 明口索与脊索既不同功又不同源。
• 棘皮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思考
• 半索动物的进化地位如何确定,根据是什么?
感谢下 载
结构:一般由口、食道和消化管组成。消化管的形状因种类不同而异。 海星:消化管呈囊袋状,口面中央的口,短的食道,宽大的胃(贲门胃
和幽门胃)组成。幽门胃向腕内伸出2支幽门盲囊,能分泌酶。胃后 为短的肠,有2-3个肠盲囊,末端开口于肛门。
6.神经系统
• 棘皮动物的神经系统是分散的,没有神经节、中枢神经系统。 • 棘皮动物整个表皮中有大量感觉神经细胞:除司触觉外,还能够对光
3.4.10.2 棘皮动物门的分类
棘皮动物全部是海洋底栖生活,浅海——深海(数 千米),现存6000多种,化石种类则多达20000 多种。
1、有柄亚门;
2、游走亚门
海蛇尾纲
海胆纲 海参纲
3.4.10.3 棘皮动物的进化地位
棘皮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不同: 卵裂(辐射卵裂) 、 (内陷法)形成原肠、( 肠腔法)
4.血系统、围血系统
棘皮动物没有专门的循环器官,靠体腔液完成营养物质的输送。有特殊的 血系统(hemal system)和围血系统(perihemal system)。
血系统:包括一套与水管系统相应的管道,与辐水管平行的辐血管,与环水 管平行的环血管。
围血系统:围绕循环系统的管腔。
5.消化系统和食性
体壁还有皮鳃进行气体交换。
3.水管系统
棘皮动物所特有,形成管足, 组成棘皮动的运动器官,并兼 有呼吸作用。
结构包括:筛板--石管--环水管 --辐水管(5根)--侧水管--管 足囊和吸盘。

第十一章棘皮动物总结

第十一章棘皮动物总结

第十一章棘皮动物门()一、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成体五辐射对称,幼体为两侧对称。

全部海生。

·具有较大的次生体腔。

·具有特殊的水管系统和围血系统。

·有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内骨骼被包在外胚层的表皮下面,常向外突出形成棘或刺。

·棘皮动物从系统发生上属后口动物。

1、体壁、骨骼表皮层角质层(薄)+单纤毛柱状上皮(1)体壁真皮层结缔组织+肌肉层体腔膜位于肌肉层内部,其它无脊椎动物体壁都没真皮层(2)骨骼·棘皮动物的内骨骼由许多钙质骨片组成;骨片上有小孔;骨片位于体壁的结缔组织内。

2、水管系统相对封闭的管装系统——运动功能组成:筛板、石管、环水管、管足、吸盘、坛囊。

3、血系统、围血系统(1)棘皮动物没有专门的循环器官,但有特殊的血系统()+围血系统()。

(2)血系统:辐血管,环血管,胃血管及其分枝,轴窦与石管。

(3)围血系统:围绕在血系统之外的一套窦隙,为体腔的一部分。

4、神经系统棘皮动物的神经系统是分散的,没有神经节、中枢神经系统。

5、生殖、发育(1)棘皮动物大多是雌雄异体(少数海蛇尾和海参除外),受精卵为辐射卵裂(2)原肠胚时的胚孔最终发育成成体的肛门(3)棘皮动物的幼虫期是两侧对称——变态后形成辐射对称的幼虫:棘皮动物的五辐射对称是次生性的。

二、棘皮动物门的分类有柄亚门游走亚门1、有柄亚门()附着或固着生活,生活史中至少有一个时期具固着用的柄。

海百合纲+许多化石种类·海百合纲()最原始的棘皮动物,以柄固着生活(海百合),或无柄营自由生活(海羽星)。

五个腕的基部多分枝——身体看似杯状——但口面、反口面均在同一个面。

2、游走亚门()自由生活,生活史无固着生活的柄。

(1)海星纲()身体星型,有步带沟,步带沟中具2-4排足。

(2)海蛇尾纲()腕细长,与中央盘的界限非常明显,没有步带沟,管足没有坛囊和吸盘。

筛板位于口面。

(3)海胆纲()5个腕向反口面愈合——呈圆球、扁圆形的骨骼包住身体,体表长有可以活动的刺。

第十一章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

第十一章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

第十一章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教学目的和要求:1. 掌握棘皮动物的主要特征。

2. 掌握棘皮动物在动物演化上的意义重点:棘皮动物在动物演化上的意义难点:棘皮动物体腔的结构、功能和发生。

学时:讲授1学时。

教学方法:1、多媒体授课。

2、讲授、启发、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棘皮动物门在动物演化上属于后口动物(deuterostome)。

它们与原口动物(protostome)不同的是:在胚胎发育中的原肠胚期,原口(胚孔)形成动物的肛门,而在与原口相对的一端,另形成新口称为后口。

以这种方式形成口的动物,称为后口动物。

因此棘皮动物与大多数无脊椎动物不同,与半索动物和脊索动物同属于后口动物,为无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类群。

我们熟知的有海星、海胆、海参等。

第一节棘皮动物门的特征一. 身体为辐射对称,且大多为五辐对称辐射对称的形式是次生形成的,是由两侧对称的幼体发育而来。

二.次生体腔发达.三.体壁由上皮和真皮组成。

上皮:单层细胞真皮:结缔组织、肌肉层、内骨骼(中胚层形成)、体腔上皮。

内骨骼差别很大:如极微小(海参);形成骨片呈一定形式排列(海星等);骨骼完全愈合成完整的壳(海胆类)。

内骨骼常突出体表,形成刺或棘,故称棘皮动物。

四. 有独特的水管系和管足。

是次生体腔的一部分特化形成的一系列管道组成,有开口与外界相通,海水可在其中循环。

管足有运动、呼吸、摄食的功能。

五运动迟缓,神经和感官不发达。

六. 雌雄异体,个体发育中有各型的幼虫如羽腕幼虫、短腕幼虫、海胆幼虫等。

七. 全部生活在海洋中。

第二节棘皮动物门的分类全部海洋底栖生活,现存6000多种,化石种类有20000多种。

分为2亚门5个纲。

一、有柄亚门(Pelmatozoa)固着或附着生活,在某个生活史中具固着用的柄。

1、海百合纲(Crlnoidea)是本门中最原始的一类,用柄营固着生活(海百合),也有无柄营自由生活(海羽星)。

现存约630种。

二、游移亚门(Eleutherozoa)自由生活,生活史中没有固着用的柄。

10-棘皮动物特征

10-棘皮动物特征
海参除体表呼吸,消
化道后端有膨大的排泄腔,
腔壁向体腔内突出两个树
枝状管,称为呼吸树。是
海参纲特有的呼吸器官。
2014年5月5日
3. 排泄 代谢废物主要为氨和尿素,由体腔 液中的变形细胞摄取后移到皮鳃,在皮 鳃收缩时被排出体外,也有满载代谢废 物的变形细胞移到管足末端的吸盘处, 由吸盘处排出体外。
2014年5月5日
2014年5月5日
5.
个 体 发 育
肠腔法
辐射 卵裂
内陷法




胚孔
2014年5月5日
海星类再生能力很强,被切下的
腕都可再生为一个完整的个体。
2014年5月5日
二、其他特征 1. 消化管短而直 消化道很短,从口面直达反口面, 由口、食道(很短)、喷门胃、幽门胃、 幽门盲囊、肠、直肠盲囊、肛门(已无 作用)构成。
2014年5月5日
2. 体壁具中胚层来源的内骨骼
所有棘皮动物都具有中胚层起源的内骨骼。
2014年5月5日
体表有两种类型的棘状突起: 1)内骨骼向外突起形成的棘状突。 2)肌肉质的圆锥形肉刺。
2014年5月5日
用以防 卫及消 除体表 的沉积 物。
2014年5月5日
3.
具独特的水管系统和围血系统 棘皮动物的真体腔很发达,除了围
围绕在血系统之外 的一套窦隙--围 血系统。 排列几乎 与水管系相同。
2014年5月5日
4.
三个神经系
无神经中枢和神经节,一般认为海星类
包括三个互不相连的神经结构:
4.1 口面神经环或外神经系(ectoneural system)
位于口面体壁的上皮细胞之下,包括围 口的五边形神经环、到各腕的辐神经及上皮 下的神经丛。外神经系统司感觉,起源于外 胚层。为现代棘皮动物的主要神经,各纲都 有,多半发达(海百合纲除外)。

棘皮动物-教学总结

棘皮动物-教学总结
原生动物(伪足、鞭毛、纤毛);海绵动物(鞭 毛);腔肠动物(原始肌肉细胞);扁形动物 (皮肌囊、纤毛);原腔动物(纤毛);环节动 物(疣足、刚毛,肌肉发达);软体动物(肌肉 发达);节肢动物(足、翅);棘皮动物(腕、管 足)
7、消化系统
细胞内消化 细胞内外消化(有消化管,无 肛门) 完全消化管(原腔动物之后) 具肌肉的消化管(消化腺)
棘皮动物门 Echinodermata
后口动物
有管足
水管系
海百合纲Pelmatozoa
Antedon bifida
Cenocrinus sp.
Promachocrinus sp.
海 星 纲
Pentagonaster duebeni
Asteroidea 五 角 辐 射 对 称
Asterina sp. 已 知 1600 多 种 Henricia oculata Solaster sp.
8、呼吸
无呼吸器官(环节动物之前);环节动物(疣 足、表皮);软体动物(鳃、外套膜);节肢 动物(鳃、书鳃、书肺、气管、气管鳃);棘 皮动物(管足、皮鳃)
9、排泄
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无排泄器官 );扁形动 物、原腔动物(原肾管);环节动物( 后肾 管);软体动物、原始节肢动物(肾脏管); 陆生节肢动物(马氏管);棘皮动物(管足、 皮鳃)
10、循环系统
原生动物(细胞质流动);腔肠动物、扁形 动物(消化循环腔);线虫动物(原体腔); 环节动物(闭管循环);软体动物、节肢动 物(开管循环);棘皮动物循环系统不发达
11、神经系统
原生动物、海绵动物(无神经) 腔肠动物 (神经网) 扁形动物、原腔动物(梯式 神经) 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神经链)、 软体动物(脑、侧、脏、足4对神经节,头足类 具无脊椎动物中最高级的神经系统)。腔肠动 物之后都有一定的感觉器官。

普通动物学-第十一章棘皮动物门PPT课件

普通动物学-第十一章棘皮动物门PPT课件
第21页/共22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2页/共22页
第7页/共22页
第8页/共22页
三、水管系统
➢ 相对封闭的管状系统,由筛板、石管、环水管、辐水管、管足等构成 ➢ 水管系统里面充满液体 ➢ 运动时—液压系统使管足可以伸缩 ➢ 管足末端的吸盘可以借液压产生的真空吸附在物体上
第9页/共22页
第10页/共22页
四、血系统和围血系统
➢ 棘皮动物没有专门的循环器官,但有特殊的血系统和围血系统 ➢ 棘皮动物发达的真体腔内充满体页/共22页
血系统 环血管 辐血管 胃血管及其分枝 轴腺
围血系统 围绕在血系统之外的一套窦隙, 为体腔的一部分。
第12页/共22页
五、消化系统
围口膜、口、食道、贲门胃、幽门胃、幽门盲 囊、肠、肛门
第13页/共22页
六、呼吸和排泄
通过皮鳃、管足进行
七、神经系统
棘皮动物的神经系统是分散的,没有神经节、 中枢神经系统。
➢ 棘皮动物全部是海洋底栖生活 ➢ 现存6000多种 ➢ 分为5个纲:海百合纲、海星纲、海胆纲、蛇尾纲和海参纲
第16页/共22页
一、海百合纲
➢ 口面向上,反口面向下 ➢ 肛门位于口面 ➢ 腕五个,基部多分枝 ➢ 以柄营固着生活(海百合),或无柄自由生活(海羊齿)
第17页/共22页
二、海星纲
➢ 身体星状 ➢ 口面向下,反口面向上 ➢ 腕五个或多于五个 ➢ 腕与体盘无明显的分界
➢ 体壁由表皮层和真皮层组成 ➢ 真皮层内有由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
第3页/共22页
四、有独特的水管系统和管足 五、全部营海洋底栖生活
棘皮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与脊索动物最 为相似的类群
第4页/共22页
第二节 代表动物—海盘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
一、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成体五辐射对称,幼体为两侧对称。

全部海生。

·具有较大的次生体腔。

·具有特殊的水管系统和围血系统。

·有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内骨骼被包在外胚层的表皮下面,常向外突出形成棘或刺。

·棘皮动物从系统发生上属后口动物。

1、体壁、骨骼
表皮层角质层(薄)+单纤毛柱状上皮
(1)体壁真皮层结缔组织+肌肉层
体腔膜位于肌肉层内部,其它无脊椎动物体壁都没真皮层(2)骨骼
·棘皮动物的内骨骼由许多钙质骨片组成;骨片上有小孔;骨片位于体壁的结缔组织内。

2、水管系统
相对封闭的管装系统——运动功能
组成:筛板、石管、环水管、管足、吸盘、坛囊。

3、血系统、围血系统
(1)棘皮动物没有专门的循环器官,但有特殊的血系统(hemal system)+围血系统(perihemal system)。

(2)血系统:辐血管,环血管,胃血管及其分枝,轴窦与石管。

(3)围血系统:围绕在血系统之外的一套窦隙,为体腔的一部分。

4、神经系统
棘皮动物的神经系统是分散的,没有神经节、中枢神经系统。

5、生殖、发育
(1)棘皮动物大多是雌雄异体(少数海蛇尾和海参除外),受精卵为辐射卵裂
(2)原肠胚时的胚孔最终发育成成体的肛门
(3)棘皮动物的幼虫期是两侧对称——变态后形成辐射对称的幼虫:棘皮动物的五辐射对称是次生性的。

二、棘皮动物门的分类有柄亚门
游走亚门
1、有柄亚门(Pelmatozoa)
附着或固着生活,生活史中至少有一个时期具固着用的柄。

海百合纲+许多化石种类
·海百合纲(Crlnoidea)
最原始的棘皮动物,以柄固着生活(海百合),或无柄营自由生活(海羽星)。

五个腕的基部多分枝——身体看似杯状——但口面、反口面均在同一个面。

2、游走亚门(Eleutherozoa)
自由生活,生活史无固着生活的柄。

(1)海星纲(Asteroidea)
身体星型,有步带沟,步带沟中具2-4排足。

(2)海蛇尾纲(Opliiuroidea)
腕细长,与中央盘的界限非常明显,没有步带沟,管足没有坛囊和吸盘。

筛板位于口面。

(3)海胆纲(Echinoidea)
5个腕向反口面愈合——呈圆球、扁圆形的骨骼包住身体,体表长有可以活动的刺。

(4)海参纲(Holothuroldea)
·长圆柱状,无腕,并以步带区和间步带区附着。

·口、肛门分别在身体的两端,出现次生性的两侧对称。

·骨片小而分散,无互相关连的骨板——故体表没有棘、叉棘
三、棘皮动物门的系统发展
1、棘皮动物的辐射对称是次生形成的。

原因是:棘皮动物身体为辐射对称,但其幼虫为两侧对称。

2、关于棘皮动物的祖先主要有2种主张
棘皮动物的祖先为两侧对称体形的对称幼虫(dipleurula),具有3对体腔囊,与现在生存的棘皮动物幼虫形态相似。

五触手幼虫是棘皮动物的祖先。

它也是两侧对称,具3对体腔囊和围绕口的5条中空触手;5条触手为体腔囊的延伸,是形成水管系统的基础。

5触手幼虫由于进化为固着生活,其体形逐渐转化为辐射对称。

3、三个主要纲的演化关系
(1)海百合纲是最古老的类群。

(2)海星纲与蛇尾纲体形一致,均为辐射对称
(3)海胆纲与蛇尾纲的幼虫均为长腕幼虫,但海胆纲心形目动物肛门体位后端,两侧对称,与海参纲相同,因此海胆纲是介于蛇尾纲和海参纲之间的类群。

(4)海参纲的樽形幼虫与海百合纲的樽形幼虫很相似,故与海百合纲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

海参只有一个生殖腺,是较原始的性状,它可能是在演化中较早分出的一支。

棘皮动物门经典题目
一.名词解释
1五辐对称
2次生性辐射对称
3水管系统
4围血系统
5原口
6管足
7后口动物
8体腔囊法
二、判断与改错(对的填“+”,错的填“-”)
1
( )
2
( )
3
( )
4
( )
5
( )
6
口伸向腕端部的步带沟。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5具腕。

( )
13
( )
14
( )
151、棘皮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类群。

( )
三、填空
1( )骨骼,它起源于( )
2( )、( )、( )
3( ),囊胚经( )形成原肠胚,同时以( )法形成体腔,并且由体腔的一部分形成独特的
( )系统和( )
4
( )( )
5( )
6( )、( )、( )、
( )、( ) 、( )
7)卵裂,蛙卵属于()卵裂,
鸡卵为()卵裂,昆虫卵属于()
8)而形成原肠胚,以()
形成体腔,胚胎发育时的原口将来变成(),它区别于原口动物而属()。

9),其幼体为()对称,成体为
()对称,成体的这种对称形式特称为(
10)、()、()、
()和()
11
来,是因为()纲的()幼虫与()门的幼虫()相似。

12)动
物,本门常用的代表动物为(),它属于()纲。

13)、
()纲、()纲、()纲、()
14
()、()

15)两部分
发,它是由(
16

17

18 )。

19
)养殖业的敌害;海胆是( )养殖业
20
)、( )、( )
三部分,其体腔是( )起源于( ),其上皮为( )。

21海盘车的个体发育过程中要经过 幼虫和 幼虫期。

22海胆纲的代表动物是 ;海参纲的代表动物是 。

1( ) A
B
C
D
ZK)
2( )
A B C D
3( )
A B C D
4( ) A B C D
5( )
A
B C
D果
6( )
A B C D
7( )
A B C D
8( )
A B C D
9( )
A B C D
10( )
A B C D
11 各纲中具柄结构的是( )
A B C D
12(
A B 海胆 C 筐蛇尾 D 箭虫
13( )
A B 海盘车 C 乌贼 D
14 棘皮动物的成虫是辐射对称,其幼虫是()。

A 辐射对称
B 两侧对称
C 两侧辐射对称
D 无对称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五辐对称:是指通过虫体的口面及反口面的中轴,可以把身体作五次不同的切割,所切出的两个部分基本上互相对称,或是说沿着身体
2.次性性辐射对称:棘皮动物的幼虫时期是两侧对称的,长成成体后
3.水管系统:是棘皮动物所特有的结构,由体腔的一部分演变而成,包括筛板、石管、环小管、辐水管、侧水管、管足及囊状等组成。


4.围血系统:海盘车的血系统很不发达,全由微小的管道或血窦组成,其外往往由一相应的管状体腔包围着(常称为围血窦),这套管腔就是
二、
判断: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改错:1.将“原口”改为“后口” 4.将“雌雄同体的”改为“多为雌雄异体”
5.将“海胆”改为“海星”
6.将“背面”改为“腹面”8.将“血系统很发达”改为“血系统不发达”10.将“也可”改为“不能”。

15.将“雌雄异体”改为“雌雄同体”
1.内;中
2.围脏腔;水管系统;围血系统
3.均等卵裂;内陷;体腔囊;围血;水管
4.棘皮动物,软体动物的头足类(有由中胚层形成的,保护脑的软骨)
5.海参纲
6.筛板;石管;环水管;辐射管;侧水管;囊状
7.等全分裂(均等卵裂);不等全裂(不等裂);盘状卵裂(盘裂);表面卵裂(表裂)
8.内陷;体腔囊法;肛门;后口动物
9.棘皮动物;海星;两侧;五辐对称;次生五辐对称10.海星纲;海胆纲;蛇尾纲;海参纲;海百合纲11.海参;耳状;半索;肠腮纲类的柱头虫12.后口;海盘车;海星13.昆虫纲;蛇尾纲;腹足纲;海参纲;海百合纲14.羽腕幼虫;短腕幼虫;海胆幼虫;蛇尾幼虫;耳状幼虫15.生殖窦;环窦;次生体腔16.外神经系;下神经系;反口神经系17.纤毛幼虫;羽腕幼虫;短腕幼虫18.亚里斯多德提灯19.贝类;藻类20.头;躯干;尾;次生体腔;体腔囊;复层上皮
四、选择填空
1.A
2.A
3.D
4.B
5.D
6.D
7.C
8.B
9. A 10.D 11.A
12.C 13.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