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国内外火灾事故及其造成的影响调查

合集下载

国内隧道火灾事故分析

国内隧道火灾事故分析

国内隧道火灾事故分析引言隧道作为交通建设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城市的交通运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连接不同地区和城市的重要枢纽。

然而,隧道作为一个封闭的空间,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往往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对隧道火灾事故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对于提高隧道安全性,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内隧道火灾事故的长期趋势(一)隧道火灾事故的发生情况1. 隧道火灾事故的频率近年来,随着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隧道数量和长度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隧道火灾事故的频率也在逐渐增加。

数据统计显示,近十年来,我国各地区的隧道火灾事故频率呈上升趋势,其中以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隧道火灾事故频率最高。

2. 隧道火灾事故的原因分析隧道火灾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在人为因素方面,隧道火灾事故的发生往往与施工质量、设备维护、管理不善等因素有关。

而在自然因素方面,地质环境、气候条件等也会成为隧道火灾事故的诱因。

而在触发火灾事故后,导致事故扩大的原因则可能与应急处置不当、设备故障等相关。

(二)隧道火灾事故的严重后果1. 人员伤亡隧道火灾事故的发生往往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尤其是在高峰时段,隧道内行车量大,一旦发生火灾事故,车辆内的乘客和驾驶人员将面临巨大的生命危险。

而且,由于隧道的封闭空间,火灾事故所产生的烟雾和热气也会导致隧道内的交通堵塞,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 财产损失隧道火灾事故发生后,除了对人员带来的伤亡之外,还会对隧道本身的设施和设备造成重大的损坏,甚至导致隧道的完全瘫痪。

此外,由于交通堵塞等原因,隧道火灾事故也会给周边城市的交通运输系统带来严重影响,对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也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二、国内隧道火灾事故的案例分析(一)近年来发生的典型隧道火灾事故案例1. 2015年乌鲁木齐南山隧道火灾事故2015年4月3日,乌鲁木齐市南山隧道内突发火灾事故,导致22人死亡,多人受伤。

山西隧道火灾事故调查报告总结

山西隧道火灾事故调查报告总结

山西隧道火灾事故调查报告总结一、概述近期,山西省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隧道火灾事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对该次事故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吸取教训,加强安全防范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二、事故背景及原因分析1. 事故背景该次隧道火灾事故发生在X市某地铁工程建设现场施工过程中,造成了多人死亡和伤害。

该地区历来交通繁忙,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然而,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多种困难和挑战。

2. 原因分析经过详细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导致这次隧道火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设计缺陷首先,设计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由于规划标准不完善、工艺流程复杂等问题,影响到消防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疏散通道的设置。

这使得一旦发生火灾,人员无法迅速疏散,进一步加剧了事故的严重程度。

(二)施工管理不到位其次,施工过程中存在着管理上的不足。

包括施工方对于消防安全意识的缺乏、操作人员对应急处置措施理解不够充分等问题。

这些因素导致了火灾爆发后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和扑救。

(三)应急救援响应不及时此外,在应急救援方面也存在问题。

事发当时,相关部门未能快速反应和出动力量进行有效处置,导致火势蔓延加剧以及伤亡人数增多。

在隧道内设立适当的提前预警系统,并建立紧密合作机制是必要之举。

三、安全措施改进建议为了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我们提出以下安全措施改进建议:1. 加强设计标准与规范针对隧道工程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应积极推动制定完善可行的设计标准与规范。

尤其需要注重消防通风系统和疏散通道的设计,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有效地保障人员安全撤离。

2. 强化施工管理与培训加强对工程方和操作人员的施工管理与培训,提高其安全认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必要时可以建立专门的考核制度,确保相关责任人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有效避免失职导致事故发生。

3. 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并定期组织演练活动。

加强与政府部门、医疗救护等相关单位合作,形成良好的联动机制,以便在事发后能够快速响应并展开有效救援行动。

山西隧道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山西隧道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山西隧道火灾事故调查报告背景介绍:山西省位于我国的华北地区,这里自古以来就是煤矿资源丰富的地区。

然而,由于采矿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工作环境的复杂性,矿井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近期,山西省发生了一起重大的隧道火灾事故,在此特别委托专家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事故概述该火灾事故发生在某山西省某煤矿运输隧道中,导致多人死伤和财产损失。

经初步调查得知,事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管理不规范:施工单位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未能合理安排开挖进度和通风系统建设,并未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操作。

2. 设备维护不善:运输隧道内的消防设备未及时保养维护,无法正常使用;同时缺乏有效的监测措施和报警装置。

3.工人培训不足:部分从业人员对于应急情况处理流程等方面存在认识偏差和操作不当现象。

二、事故调查结果及分析1. 施工管理不规范导致应急措施缺失经调查发现,隧道开挖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未按照规定进行坚固支护工作,增加隧道建设安全隐患;二是通风系统配置不合理,未能达到良好通风效果。

这导致在火灾发生后,烟雾无法迅速排出,在隧道内形成了恶劣的环境条件,给事故的扑灭工作带来了困难。

2. 设备维护不善影响应急处置效果消防安全设备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的重要装备之一。

然而,在该矿井运输隧道内,消防设备长时间没有得到维修和检查,部分设备已无法正常使用或功能欠佳。

如遇突发火灾情况时,消防器材配备的匮乏使得人们无法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扑救,并且也没有声光报警装置提醒周边人员。

3. 培训不足导致事故损失加大培训是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的关键一环。

然而,该矿井针对运输隧道施工较为缺乏培训,导致部分工作人员在事故发生后缺乏判断与应对的能力,错过了最佳救援时机,进一步加大了火灾事故所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调查结论根据对山西省某煤矿运输隧道火灾事故的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施工单位需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施工管理,包括合理安排开挖进度、通风系统建设等方面,并提前制定好相应的应急措施。

北路隧道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北路隧道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北路隧道火灾事故调查报告一、事故概况北路隧道火灾事故发生在2021年6月12日晚上8点左右,事发地点为北路隧道东口,隧道全长约2000米。

据目击者描述,当时隧道内烟雾弥漫,火势蔓延迅速,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立即组织救援人员前往现场展开救援和灭火工作。

经过多小时的努力,火势得到控制,但隧道内部已经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路面和设施大部分被烧毁。

据初步统计,此次事故造成了10人死亡,2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到数百万。

二、调查过程1. 事故现场勘察事故发生后,我们立即组织了专业的勘察人员前往事发现场进行勘察。

经过现场勘察,我们发现了以下一些情况:(1)火灾发生地点为隧道东口,初步判断火灾起因可能是由于车辆故障引起的,具体原因需要进一步调查。

(2)隧道内部已经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路面和设施大部分被烧毁,烟雾弥漫,隧道内部尚未得到清理和修复。

2. 事故管理及监管情况我们对北路隧道的管理及监管情况进行了调查。

据了解,北路隧道是当地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由政府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巡查和维护。

但在事故发生前,隧道内并未发现有异常情况的报告,也未曾进行过相关的安全检查或者消防演练。

3. 相关人员访谈我们对隧道相关管理人员、路政部门和事故目击者进行了访谈。

据他们的描述,事发时隧道内的烟雾非常浓密,火势蔓延迅速,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当时隧道内有大量车辆行驶,有些司机甚至被困在火场中。

三、事故原因分析经过初步调查和现场勘察,我们得出了以下可能的事故原因:1. 隧道管理不善。

据调查发现,北路隧道虽然是重要的交通要道,但在事故发生前并未进行过相关的安全检查和消防演练,对于隧道的管理和维护存在漏洞。

2. 火灾扑救不及时。

据目击者描述,隧道内火势蔓延迅速,因为隧道的特殊性,救援人员到达现场的时间较晚,导致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车辆故障引起的火灾。

事故发生地点为隧道东口,初步判断火灾起因可能是由于车辆故障引起的,具体原因需要进一步调查。

隧道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隧道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隧道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引言隧道火灾是一种严重的事故,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隧道火灾是指在隧道内发生的火灾,由于隧道封闭的空间、通风差、氧气供应少以及烟气无法迅速疏散等特点,隧道火灾的扑救和疏散都具有很大的困难。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起隧道火灾事故案例来探讨隧道火灾的原因、应对措施以及避免火灾的策略。

一、事故概况2018年6月,某地区的一条城市隧道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火灾。

该城市隧道位于市区主干道上,是连接城市两个主要区域的重要交通通道。

隧道全长3公里,共有四车道,是城市主要的交通要道之一。

这次火灾是在早高峰期间发生的,当时隧道内车流量较大,加之烟雾弥漫,导致大量车辆无法通行,人员受困。

短短几分钟内,事故就造成了数十辆车辆被困,大约上百名市民被困隧道内。

最终,消防部门在经过数小时的紧急救援后,才成功将被困市民全部救出。

二、火灾原因分析1. 电气设备故障导致火灾据初步调查,这次隧道火灾是由电气设备故障引发的。

隧道内的照明和风扇系统都是由电气设备提供动力,这些设备长期工作后,可能因为线路老化、过载或者短路等原因引发火灾。

在这次火灾中,初步判断是因为隧道内部分电气设备工作故障导致了火灾的发生。

2. 隧道通风系统不完善隧道内的通风系统对于隧道内部烟尘排除和氧气供应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这次隧道火灾中,通风系统的效果并不理想,烟尘迅速弥漫开来,导致被困市民难以呼吸,增加了救援的难度。

3. 车辆故障燃烧在隧道火灾中,部分车辆因为机械故障或者车辆自身问题导致起火,也是导致火灾扩大的原因之一。

这需要加强车辆的安全性检查和维护。

三、隧道火灾应对措施分析1. 提高通风系统效率对于隧道内的通风系统来说,应提高其效率,确保烟雾能够迅速排出,以减少事故带来的烟尘危害。

同时,通风系统的运作也应该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

2. 定期维护电气设备隧道内的电气设备是一个潜在的隐患,应该加强其定期维护和检修,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作,减少因为设备故障引发的火灾事故。

隧道内的火灾事故分析报告

隧道内的火灾事故分析报告

隧道内的火灾事故分析报告一、事故概况1. 事件发生时间:2022年6月15日上午10点钟2. 事故地点:某省A市X高速公路一号隧道内3. 事故经过:当地时间上午10点钟,X高速公路一号隧道内发生火灾事故,造成多车追尾。

事故发生后,隧道内能见度下降,车辆无法及时制动,导致连锁碰撞。

火灾造成一辆大型货车起火,隧道内通行受到严重影响。

4. 事故原因:初步分析显示,火灾原因可能是货车刹车系统故障,导致车辆无法及时停车。

二、事故影响1. 隧道内车辆严重拥堵,通行受阻。

2. 大型货车起火,造成财产损失。

3. 事故造成数辆车辆损毁,乘车人员受伤。

三、事故分析1. 车辆刹车系统故障:货车未能及时停车的原因可能是车辆刹车系统故障,导致驾驶员无法及时制动。

2. 隧道内通风系统不畅:隧道内通风系统不畅,加剧了火势的蔓延和烟雾的堆积,影响了事故救援工作的进行。

3. 路面反光标识不明显:隧道内路面反光标识不够清晰,造成驾驶员在能见度下降时难以识别车道和距离,增加了发生碰撞的可能性。

4. 应急救援不及时:事故发生后,隧道内的应急救援措施不够及时,影响了事故的处理和灭火工作。

四、事故救援及处理1. 事故发生后,当地交警和消防部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2. 消防部门对火灾进行了迅速的扑救,确保了火势不会蔓延到整个隧道。

3. 交警部门组织了交通疏导工作,并对事故车辆进行了清理和搬移,恢复了隧道通行。

五、事故启示1. 隧道内应急设施的完善性需要进一步提高,包括灭火设备、通风系统和应急通讯设备。

2. 隧道内的安全标识需要更加清晰明了,以提高驾驶员对路况的感知能力。

3. 需建立隧道内事故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救援措施,降低事故损失。

4. 应加强货车等大型车辆的检验和维护力度,确保车辆运行的安全性。

六、结语以上就是X高速公路一号隧道内火灾事故的分析报告,希望通过对事故原因和处理的分析,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进一步加强隧道安全管理,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中铁建隧道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中铁建隧道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中铁建隧道火灾事故调查报告一、事故概况中铁建隧道火灾事故发生于2021年5月15日,地点位于某省某市的高速公路隧道内。

事故发生时,该隧道正值施工期间,现场有大量施工人员和设备。

据初步调查,事故起火原因可能为施工人员的操作失误,具体情况仍需进一步调查。

二、事故影响1. 人员伤亡:据初步统计,此次火灾事故造成了XX人死亡,XX人受伤。

其中,XX人因烟雾吸入而死亡,受伤人员伤情较轻。

2. 财产损失:火灾造成大量设备和施工材料的损毁,初步估计损失达XX万元。

隧道的一部分设施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3. 社会影响:事故导致了隧道通行受阻,造成了交通拥堵,给周边居民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

同时,事故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关于施工安全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三、事故原因分析1. 火灾原因:初步调查显示,此次火灾事故可能是由施工人员在操作中引发的,具体原因还需进一步查明。

同时,施工现场火灾防范措施存在一定不足,也是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2. 管理不善:隧道施工现场管理不善,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例如,现场治安管理不到位,施工场地混乱,安全通道被堵塞等问题频发。

3. 人员培训不足:施工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不足,导致了操作不当,进一步助长了事故的发生。

四、处理措施1. 事故救援: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展开救援工作,及时疏散事故现场人员,及时扑灭明火,并进行伤员救治。

2. 紧急通知:相关部门及时向上级汇报了事故情况,启动了有关预案并组织人员开展维护秩序的工作。

3. 调查整改:成立了由政府、企业、专家等组成的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和责任进行深入调查,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

同时,开展了对整个施工现场的大规模整改,重点加强了火灾防范措施,加强现场管理和培训教育等。

4. 政策法规: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施工安全管理力度,对隧道施工现场进行了全面排查,并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彻底清理。

五、事故预防措施1. 提高人员培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操作设备,应对突发情况。

国内外隧道火灾事故分析

国内外隧道火灾事故分析

国内外隧道火灾事故分析隧道火灾事故是发生在隧道内的一种严重火灾事故,隧道火灾事故的发生对人员和车辆的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隧道火灾事故的原因复杂多样,与隧道的结构、设计、通风系统、施工质量、管理维护等多个方面相关。

本文将通过国内外隧道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对隧道火灾事故的原因和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一、国内隧道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山西方山隧道火灾事故2013年2月1日,山西省阳泉市晋城市之间的晋城高速方山隧道发生火灾事故。

隧道火灾事故导致5名工作人员死亡,另有2名工作人员受伤。

事故原因是隧道内油漆蒸发产生火苗,由于通风不畅,火势迅速蔓延,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分析:该隧道因为通风系统不畅导致火灾蔓延迅速,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发现火情并采取对策,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此外,隧道内的防火措施也存在不足,没有有效的隔离设施和灭火设备。

另外,隧道建设和维护管理方面也存在疏忽和失误。

(二)延庆隧道火灾事故2018年1月13日,北京市延庆区京藏高速延庆隧道发生严重火灾事故。

火灾导致5辆车被烧毁,1人死亡,2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一辆货车在隧道内发生故障,引发火灾。

由于隧道内通风不畅,火势蔓延迅速,造成了严重后果。

分析:该隧道火灾事故的原因是一辆货车在隧道内发生故障,由于隧道内通风不畅,火势蔓延迅速,导致了火灾事故的严重后果。

隧道内的通风系统及时性不及,对火灾后期灭火不力,缺少有效的灭火设备和隔离措施,隧道建设和维护管理方面也存在疏忽和失误。

(三)秦岭隧道火灾事故2019年11月19日,陕西省西安市秦岭隧道发生火灾事故。

事故导致1人死亡,5人受伤,多辆车被烧毁。

事故原因是隧道内一辆汽车因机械故障停车,随后发生爆炸并引发火灾。

分析:该隧道火灾事故的原因是一辆汽车因机械故障停车,随后发生爆炸并引发火灾。

隧道内的通风系统不完善,对火灾后期灭火不力,缺少有效的灭火设备和隔离措施,隧道建设和维护管理方面也存在疏忽和失误。

二、国外隧道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法国蒙特布朗隧道火灾事故1999年3月24日,法国蒙特布朗隧道发生严重火灾事故,造成了38人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隧道火灾事故及其造成的影响调查蒋益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经济的飞速增长,导致交通运输负担加重,并由此引起环境污染问题的空前严重。

针对这些情况,许多国家都通过迅速发展铁路、公路隧道和城市地铁交通来解决以上问题。

和此同时,由于当前国内外隧道消防立法尚不健全,隧道防火条件尚不甚理想,隧道火灾时有发生。

国内外隧道火灾事故所带来的危害引起了各国对隧道消防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促进了各国对隧道火灾事故的研究。

本文通过总结和分析多年来国内外的重大隧道火灾事故,得出了隧道火灾的相关结论:隧道火灾发生的原因、隧道中的火灾隐患、隧道火灾的特点,并列举了当前隧道火灾的一些预防及应对措施,提出了对于隧道火灾研究的相关建议。

1概述据统计,2000年整个欧洲地区交通隧道网络总长超过10000km;我国在第二次全国公路普查中,县级以上公路隧道建设总长将近550km。

隧道里程的迅速延长得益于隧道相关技术的发展和逐渐成熟。

隧道在交通运输中体现出的方便快捷的优势,则让更多的交通线路被考虑到使用隧道来提高运输效率。

隧道在使用过程中给人们带来喜悦的同时,也让人们从一次次的隧道火灾事故中为隧道的消防安全而感到担忧。

尤其是随着交通流量的不断增长和路况条件的改善以及运输物品的复杂化,更是使隧道的火灾风险和火灾后果的严重性不断增大,因此对隧道火灾事故认识和研究的重要性也就体现出来了,对此我们应该让已经发生的隧道火灾事故带给我们以思考,促使我们进行相关研究,通过思考和研究来得出经验和教训,以便对今后的隧道消防安全工作起到指导和警示作用,通过各项预防工作,把隧道火灾风险尽可能地降到最低,即使发生不可避免的火灾事故,也能通过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把火灾后果的严重性控制到最低,避免悲剧重演。

2 国内外隧道火灾实例2.1国内隧道火灾实例1987年中国陇海线十里山隧道火灾[1]:1987年8月23日7时34分,由兰州站发出的1818次货物列车在陇海线兰州东——桑园间1724公里461米处,穿越十里山二号隧道时因钢轨疲功损伤,造成机后六、七辆罐车脱转颠覆,16个油罐车在洞内起火,烈火燃烧了一昼夜,使陇海线天兰段中断行车201小时56分,三名押运人员死亡,报废货车23辆,大破3辆,中破一辆,隧道裂损179米,损坏线路763米,直接经济损失240万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因钢轨疲功损伤,没有及时更换造成的。

1990年中国襄渝线梨子园隧道火灾[1]:1990年7月13日14时16分,0201次货物列车(编组55辆总重3379吨,总长62.0米),由韶山—1型605号机车牵引,行至襄渝线510公里232米至512公里8米处梨子园隧道(长1776米)内发生爆炸火灾事故。

事故造成列车颠覆脱轨17辆,人员伤亡18人,其中直接死亡2人,轻伤5人,因自发抢险牺牲2人,重伤7人,轻伤2人,损失70号车用汽油598.2吨,大蒜293吨,篷布8方,车辆报废28辆。

损坏线路340米,隧道严重损坏150米,接触网2500米,通信电缆2.7公里,直接经济损失约500万元。

7月25日14时56分起修复完毕,26日13时50分开通线路。

经过调查分析,确认该事故是由于油罐超载,孔盖密闭不严,在大气温度急剧增高,罐内压强增大,产生油气外溢,甚至喷出油柱,511公里127米正是隧道圆曲线的中部,此处挥发油气易积累,形成气团,当油气浓度达到一定程度,遇火种即可爆炸,此处有一接触网悬挂点,绝缘表面放电而引起爆炸。

2.2国外隧道火灾实例1971年法国克洛次隧道火灾[1]:1971年3月,法国一列货物列车和一列油罐列车在进入克洛次隧道北口附近时相撞,油罐列车爆炸起火,货物列车司机和副司机死亡,救援的消防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在油罐列车副司机的紧密配合下,果断地将即将燃着的部分油罐列车和着火部分分离,拉出隧道,防止了事故蔓延扩大。

着火的油罐一直燃烧一昼夜,致使部分隧道倒塌,经整修96天后才通车。

1972年日本北陆隧道火灾[1]:1972年11月6日凌晨1时30分,日本50次旅客快车在北陆干线上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运行,行至敦贺——今庄车站之间的北陆隧道(全长13.8公里)内时,第11列的餐车起火,列车乘务人员奋力补救,车长拉紧急制动阀,同时用无线电话向电力机车司机报告这一情况,司机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使列车停在距北陆隧道敦贺方面入口处约5.3公里的隧道内。

随后迅速将前后车厢和着火餐车分离,相距60米,并及时切断电源。

在事故现场又成立防止事故对策指挥部,积极组织抢救。

在警察、消防自卫队、医院各方面支援、配合下,救出大部分旅客和值乘人员,并将火扑灭。

直至22点45分全线恢复通车。

这次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惨重,全列车有旅客和值乘人员782人,其中30人死亡、714人受伤;着火区车的吸烟室、乘务员室、餐厅、厨房设备、地板全部烧毁,车辆地板下面的机器、蓄电池箱也被烧坏,其他设备均有轻度烧损、变形。

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是由于餐车吸烟室座椅下电采暖接线不良,造成漏电所致。

1979年日本烧津隧道火灾[1]:1979年7月11日傍晚,日本静冈至烧津间2050米长的隧道下行线内,在距烧津出口侧400米处,因两辆卡车及随后的车相互碰撞引起火灾,死亡7人,伤1人,烧毁汽车174辆。

这场大火后,整整用了两个月进行整修,其整修时的土建和设备工程费,共用了34亿日元,隧道停止通行两个月,又减少收入33亿日元,这起火灾发生在距出口侧400米处,在这段距离内存在大量后续车,火灾时烟气浓重,蔓延速度快,后续车难以及时退车疏散。

故大火发生后,有30辆车退出隧道,16辆车由交通管理队引导疏散,174辆被烧毁。

这场大火一直烧到7月20日10时30分,消防队才确认已全部把火扑灭,烧了将近10天时间。

1987年美国斯普罗乌尔隧道火灾[1]:1987年11月5日凌晨,美国2523.3米长的斯普罗乌尔隧道的东部发生火灾。

事故发生之前,先是在距斯普罗乌尔隧道入口处不远的树林中发现不大的火灾,当列车通过时,空气流随着行驶通过的列车,形成了强大的风力,燃烧的树叶叶片卷入隧道引燃了隧道的木护板,从而导致隧道火灾的发生。

当救援消防队迅速到达事故现场时,已不可能扑灭火灾。

火焰已从隧道入口的两侧蔓延,形成了浓密的烟幕,情况已经失去控制,最不得已的办法是让隧道内的所有可燃物再燃烧一些时候,到最后自行熄灭。

但是,由于它的所有护墙板都是木制的,即燃烧将持续很长时间,而铺设在隧道的木墙板、拱顶和墙壁之间的隔热层,可能引起更剧烈的过热情况,然后破坏坚硬岩层,因而使隧道遭受损坏,并且在隧道上面的坚硬岩层内夹有薄煤层,薄煤层的燃烧可能导致不可估量的灾难,所以必须尽早将火扑灭。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灭火措施,直到第15天,列车恢复正常运行。

这次灭火共耗费25.5万美元。

1996年11月18日英法海峡隧道发生火灾[2]:1996年11月18日晚上,连接法英两国的海峡隧道发生火灾,往来于巴黎和伦敦之间的高速火车被迫一度中断。

这是欧洲隧道1994年夏天运营以来发生的首次严重事故。

18日晚22点左右,一列运有29辆载重卡车的高速火车在驶向英国的隧道19公里途中,由于尾车厢一辆汽车突然起火,很快蔓延到其他车辆,直至后火车头。

高速火车有两个车头,一前一后。

因火势猛,供电即断,列车停开。

经过一夜紧急抢救,第二天上午7时才把火扑灭。

6辆上图:在法国北部加来,工人在检查隧道内被烧的顶部卡车烧毁,11辆卡车和火车头被烧坏。

火灾发生20分钟后,百余名消防队员紧急开赴现场灭火,救护人员迅速疏散了3名机务组人员和31个乘客。

1999年3月24日勃朗峰隧道火灾[3]:勃朗峰隧道全长11.6公里,约三分之二在法国境内,由法国和意大利两国共同管理。

1999年3月24日,该隧道发生特大火灾,造成39人死亡和40余辆汽车被毁的重大交通事故。

根据调查,事故是因为一辆运载面粉和人造黄油的沃尔沃牌卡车失火,造成数辆汽车、卡车和乘客被困在隧道里,温度从几百摄氏度猛升至1000多摄氏度,沥青路面烧成灰土,化作浓浓黑烟,洞壁的混凝土在高温下脱落。

火灾发生后,消防队员多次试图进入事发路段,均因浓烟、高温而告失败。

两天之后,消防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才抵近火场实施救援,又过了一天,才将大火扑灭。

4月13日,法国设备运输部和内政部公布了初步调查报告,证实在这次特大火灾中至少有41人死亡,36辆汽车(其中24辆载重车)被烧毁。

令人震惊的是隧道没有撤退疏散通道,没有通风井,在41名死亡者中,34人死在汽车内,7人死在车外隧道内,这表明,当时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危险,因而没有设法逃生,在大火燃到之前就已因缺氧而窒息。

调查报告认为,隧道通风设备不符合要求,消防人员缺少救护训练,以及法国和意大利方面缺乏必要的协调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2000年11月11日奥地利山地列车隧道大火[4]:11月11日9时30分,奥地利萨尔茨堡州基茨施坦霍思山,一列正在隧道内行驶的列车发生火灾,造成155人死亡,18人受伤。

这是欧洲历史上最严重的高山隧道火灾。

当日9时许,列车从山脚起点站发车,沿轨道徐徐上行,不多时进入轨道继续上行。

忽然间列车后面车厢有人闻到焦糊味,并发现有浓烟冒出。

人们焦急的呼喊救命叫司机采取措施,但司机没有反应。

9时30分,司机终于觉察列车着火,便通过电话向本部报告。

但不久通讯中断。

列车在进入隧道600米处停了下来,照明电源也被切断了。

列车上的乘客在紧急情况下,去拉车门。

但由于电源切断无法启动。

有人用雪橇打碎玻璃窗爬了出来设法逃生。

旅客中仅9人安全逃生。

在死者中有3人是被烟雾毒气熏死在海拔3029米的列车终点站,此处距列车直线距离是2700米,当时这3人正在列车候车室休息。

还有两人是在上行线列车着火后,乘下行列车下山的,他们死在了上行列车的旁边。

专家们普遍认为该隧道安全标准过低,没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没有闭路电视监视系统,没有紧急照明系统,没有疏散避难间和安全疏散指示标志,从而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

2005年06月04日法意间公路隧道发生火灾[5]:2005年6月4日下午6时,一辆运载轮胎的卡车在弗雷瑞斯隧道内起火,并波及到附近的数辆汽车,造成两名卡车司机死亡,20多人受伤。

火灾时隧道内温度高达摄氏900度,一辆着火的卡车上所载的粘合剂在高温下释放出了大量有毒烟气。

火灾发生45分后隧道被关闭,赶到现场的法意两国消防人员展开了紧张的灭火和救援工作。

消防人员经过约6个小时奋战终于控制了火势,法意两国消防人员于当天午夜会师。

隧道闭路电视显示,首先着火的卡车在起火前发生了燃油泄漏,泄漏的燃油流到发动机上从而引发大火。

3 从隧道火灾实例分析中得出的结论(1)隧道发生火灾的原因:车辆火灾是隧道火灾的主要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