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中区简介
山东省十七地市名称由来历史

山东省及各市、县、区地名的由来一、山东省山东,作为一个地理概念,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
当时,秦据关中,称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
金代设置山东东、西两路,"山东"第一次成为政区名称。
明初置山东行省,后改称山东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山东布政司。
清初设置山东省,自此,"山东"正式成为本省的专名二、济南市济南因地处古四渎之一的"济水"(古道今为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名。
公元前16年设立济南国。
1929年7月析历城县城和城外商埠及四郊设济南市。
市中区辖区原为古历城属地,1955年9月起称济南市市中区。
因地处济南市市区中南部而得名。
天桥区1955年9月8日定名为天桥区,因辖区内建有横跨胶济、津浦铁路的天桥而得名。
历下区春秋战国属齐国,因在历山之下而得名。
1955年9月改称历下区。
槐荫区因其辖区内以槐树命名的街巷较多,1955年改称为槐荫区。
历城区西汉景帝四年(前153年)设历城县,因处历山(千佛山)下而得名,1987年撤县建历城区。
长清区秦置卢县,东晋改为太原县,隋始名长清县,因境内有齐长城和清水而得名。
2001年6月26日撤县设长清区。
章丘市公元556年,高唐县迁至女郎山(章丘山)南建城。
596年,改称为章丘县。
1992年,撤县设章丘市。
平阴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榆山县,大业二年(606年)改称平阴县。
因境内地处古东原地平,又位于济水之阴而得名。
济阳县金太宗天会七年(1129年)置县,因其地处济水之北,故名为济阳县。
商河县因有河水流经,故名河县,1086年改为商河县三、青岛市以古代渔村青岛得名。
青岛地区昔称胶澳。
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胶澳商埠,同年7月设青岛特别市。
1930年改称青岛市。
市南区1949年6月2日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政府成立,12月改为市南区公所,1951年改为市南区人民政府。
因位于青岛市市区的南端,故名市南区。
新版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酒店餐饮企业公司商家户名录单联系方式地址大全257家

山东省 山东省 山东省
济南市 济南市 济南市
市中区 市中区 市中区
蓝海御华大饭店钟鼎楼 胜利大街56号(蓝海御华大饭店
(济南市中店)
内)
永顺快餐(七贤店)
中区南辛庄西路与二环南路交叉 口路向南600米路西
一品江南(信义庄南街)
信义庄南街30号八一国美东150 米
东来顺饭店
枣林祥如苑东南100米(重汽路南)
山东省 济南市 市中区
山东省 济南市 市中区
山东省 济南市 市中区
山东省 济南市 市中区
山东省 济南市 市中区
山东省 济南市 市中区
山东省 济南市 市中区
山东省 山东省 山东省 山东省
济南市 济南市 济南市 济南市
市中区 市中区 市中区 市中区
山东省 济南市 市中区
山东省 济南市 市中区 山东省 济南市 市中区
凯瑞餐饮集团
中区民生大街22号
四季厨房(二环南路店)
二环南路1577号、二环南路与舜 耕路南首交叉口东行50米路北
兰州牛肉拉面(济南铁 路局房管所西南店)
经一纬四路1号
金硕果水饺城(济微路 中区南辛庄西路350号(济南大学
店)
南邻)
小时光麻辣香锅(领秀 十六里河街道办事处东河村439
城店)
号(安庆饭店旁边)
财源饭店
七贤街道济微路146号
正勤饭店
中区英雄山路十六里河东河市中 华乙诊所北行50米路东
好吃饭店 九鼎汤 南方小伙子烘焙坊
俭秀路附近 经三路130号 南辛庄西路268号福润德宾馆
山东省 济南市 市中区 山东省 济南市 市中区 山东省 济南市 市中区 山东省 济南市 市中区 山东省 济南市 市中区 山东省 济南市 市中区 山东省 济南市 市中区 山东省 济南市 市中区 山东省 济南市 市中区
济南千佛山风景区攻略

济南千佛山风景区攻略简介济南千佛山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中区,是一座以佛教文化为主题的风景名胜区。
景区内有众多悬崖峭壁和古刹寺庙,其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山水佛教风情。
本攻略旨在为您提供济南千佛山的旅游信息和建议,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游览千佛山,体验其独特魅力。
地理位置千佛山位于济南市中区,距离济南市中心约8公里,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出租车前往。
景区的交通便利,周边有多条公交线路可供选择,方便游客前往。
景点介绍千佛石窟千佛石窟是济南千佛山的重要景点之一,始建于唐代,是山东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佛教石窟群之一。
石窟内有数以千计的佛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古人笔墨的力量和工匠的智慧。
大悲亭大悲亭是千佛山上标志性的建筑物之一,也是古代传统建筑艺术的杰作。
亭内供奉着观音菩萨,以及其他众多佛像和文化遗迹。
登上亭顶,可以鸟瞰整个千佛山的美景。
弥勒殿弥勒殿是千佛山的主要建筑之一,以供奉弥勒菩萨而得名。
殿内佛像雕刻精美,气势恢弘,给人一种庄严宏伟之感。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庄严和宁静。
联向塔联向塔是千佛山的地标性建筑,是由四座各具特色的塔楼组成。
塔楼高耸入云,造型独特,代表着佛教的智慧和力量。
登上塔楼,可以俯瞰整个济南市区的美景。
游览建议最佳时间适宜全年游览千佛山,但春季和秋季是最佳的旅游季节。
春季山花烂漫,气候宜人;秋季叶子红遍山间,景色壮美。
如果在旺季游览,建议提前订票,并注意避免周末和节假日等人流高峰期。
行程安排建议一天时间游览千佛山,可以先参观千佛石窟,欣赏其壮丽的佛像石刻;然后前往大悲亭,感受其古朴的建筑风格;接着参观弥勒殿,领略佛教文化;最后登上联向塔,俯瞰山下美景。
注意事项1.游览时请注意保持安静,尊重佛教信仰和其他游客;2.山上有很多台阶和斜坡,建议穿着舒适的鞋子,并注意安全;3.注意环保,不乱扔垃圾,保持景区的整洁;4.游览前最好备好饮用水和零食,以免饥渴和体力不支。
山东济南简介概况

山东济南简介概况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副省级市、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地处鲁中山区,东界青岛、烟台,南邻潍坊,西接泰安、聊城,北靠淄博。
面积1.02万平方公里。
截至200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036.2万人,其中市区人口928.6万人;城镇人
口626.1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3.1%。
济南历史悠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泉城”之称。
早在公元前11世纪西周时期,济水就在此注入大海。
秦、汉、隋、唐等13个王朝在此设郡、国;明洪武三年(1370年)置
济南府,即今济南;清雍正七年(1729年)设山东省省会;民
国元年(1912年)设山东省督军府。
建国后为山东省省会和国
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济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据史书记载:战国时期齐国即设临淄城(今淄博市临淄区)。
西汉初设置济阳县,为齐国境内四县之一。
—— 1 —1 —。
济南市市中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五)按照管理权限,审核区直机关、街道办事处机关机构设置、职责配置、人员编制、领导职数等事项; 协调区机关各部门之间和区机关各部门与街道办事处之间的职责分工。
内设机构
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设3个职能科。
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主要职责:负责全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依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 其《实施细则》开展区属事业单位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和监督管理工作;依法维护本区核准登记的事 业单位有关登记事项的合法权益;监督《条例》和《细则》在本区的执行,依法处理本区违反《条例》和《细则》 的行为;负责本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电子化工作;负责全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数据的统计、汇总工作;承担事 业单位改革相关工作;开展有关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社会服务;完成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交办的其他任务。
(三)负责全区机关和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总量管理;拟订全区行政编制分配、调整方案和事业单位机构编制 总量控制方案;负责全区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负责指导建立和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入(减)编 审批制度;负责核定全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经费开支渠道;会同有关部门健全完善机构编制、人员与财政预算相 结合管理机制。
(二)机构编制科
负责全区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拟订全区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办法、规定并组织实施;拟 订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机构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研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重大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拟订全区事 业单位分类改革意见并组织实施;审核全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案;承担研究全区事业单位总量控制的相关工作; 按照管理权限,审核全区机关机构设置、职责配置、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等事项,审核全区事业单位机构设置、 职责配置、经费来源、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等事项;完成办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济南市市中区上新街项目图片幻灯片

省二轻厅宿舍楼 计4层(旧楼)
省二轻厅宿舍楼新楼 4个单元6层共计约48户
省二轻厅办公楼
省文化厅宿舍楼
省信息产业厅宿舍楼1
省信息产业厅宿舍楼2
省信息产业厅宿舍楼3
市中区泺源学校(弱智儿童学校) 在地块北100米
永长街回民小学 地块北250米
营盘街小学(历下区) 地块东紧邻
市中区上新街地块资料简介民政厅
省民政厅北楼共六层
省民政厅南楼共 共计十-十一层
省二轻局两个宿舍楼各五层
省劳动厅宿舍1 临南新街
省劳动厅宿舍2 临徐家花园路 共6层
省卫生厅宿舍 共计4层
上新街小学,6个年级共计6个班
上新街高压线 玉泉线
省二轻厅沿上新街宿舍楼计4层
济南市市中区陡沟办事处红星村济郑高铁征地公告

济南市市中区陡沟办事处红星村济郑高铁征地公告一、背景介绍1.1 济南市市中区陡沟办事处陡沟办事处是位于济南市市中区的一个行政单位,负责管理该区域内的事务。
1.2 红星村红星村是陡沟办事处辖区内的一个村庄,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1.3 济郑高铁征地公告济郑高铁是连接济南和郑州的一条高速铁路线,经过陡沟办事处辖区内的红星村。
为了建设高铁,需要对红星村进行征地。
二、征地范围2.1 征地目的征地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济郑高铁建设的需要,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2.2 征地范围征地范围涉及红星村内的部分土地和房屋,具体范围将根据测绘结果确定。
三、征地程序3.1 征地公告本公告是对红星村征地事宜的公告,旨在通知村民和相关方面了解征地的情况。
3.2 征地调查征地调查是对红星村内土地和房屋的实地调查,以确定征地范围和补偿标准。
3.3 征地协商征地协商是指政府与村民之间的协商,就征地补偿等事项进行商议和达成一致。
3.4 征地补偿征地补偿是指政府对征地村民进行的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搬迁费等。
四、征地补偿标准4.1 土地补偿费根据红星村土地的性质和用途,确定相应的土地补偿费标准。
4.2 房屋补偿费对于需要拆迁的房屋,政府将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房屋补偿费的支付。
4.3 搬迁补助费对于需要搬迁的村民,政府将支付一定的搬迁补助费,以帮助他们顺利搬迁。
4.4 生活补偿费为了保障征地村民的基本生活,政府将支付一定的生活补偿费。
五、征地注意事项5.1 保障安全在征地过程中,政府将尽一切努力保障征地村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5.2 公平公正政府将依法依规进行征地,并确保征地补偿的公平公正。
5.3 保护环境在征地过程中,政府将注重环境保护,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4 保障权益政府将尊重征地村民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六、总结通过本次征地公告,我们向红星村的村民和相关方面通报了济郑高铁征地的情况,包括征地范围、征地程序、征地补偿标准和注意事项等。
济南市中区2024年拆迁计划

济南市中区2024年拆迁计划
背景
济南市中区一直以来是济南市的核心商业区之一,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规划,2024年将进行重大拆迁计划。
这一计划将重新规划中区的土地利用,提升城市的
整体形象和功能。
拆迁范围
根据济南市政府的规划,2024年的拆迁范围主要集中在中区内的老旧商业楼
宇和住宅区域,这些区域将被拆除并重新规划为现代化的商业综合体和城市绿地。
拆迁范围包括X街、Y路等重要街道以及周边的几个居民区。
拆迁方案
拆迁工作将采取有序进行的方式,政府将提供相应的补偿和安置政策,保障被
拆迁居民的合法权益。
此外,政府还将加大力度,加强对拆迁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拆迁工作的公平、公正和顺利进行。
拆迁后规划
拆迁后,济南市中区将全面实施城市更新项目,建设以现代商业综合体为主的
新城市中心。
新的中区将拥有更加现代化的商业设施、城市绿地和居住区,提升城市的核心功能,并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济南市中区2024年拆迁计划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一计划将为城市的未
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政府将全力支持这一拆迁工作,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更美好的城市生活环境。
希望这篇文档满足您的需求,如有任何问题和建议,欢迎与我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中概况
发布日期:2012-01-20 访问次数
:
640
信息来源:区政府办公
室
字号:[ 大中小 ]
市中区位于济南市中南部,东邻历下区,西靠长清区、槐荫区,北倚天桥区,南接历城区。
南部有兴隆山、桃花山、大寨山;东部有佛峪沟、青铜山;北部有登州泉、望水泉、东高泉、杜康泉、双桃泉、西密脂泉、石湾泉等七大名泉。
辖区面积280.3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7.1万,辖17个街道办事处(其中6个城郊街道办事处),103个社区居委会、77个行政村,是省会济南的政治、经济、金融中心。
辖区驻有中共山东省委、济南军区、济南空军等党政军机关。
辖区基础设施完善,人流物流资金流密集,总部经济发达,驻有国家电网、华电国际、中国移动、联通等大型企业区域总部。
辖区是山东省和济南市重点推进的济南金融商务中心区,是全市金融机构种类最为齐全、数量最多、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济南金融商务中心区被列入全省10个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我区被授予山东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模范奖。
区划人口
发布日期:2011-06-
27
访问次数: 2761 字号:[ 大中小 ] 市中区辖区面积280.32平方公里,辖17个街道办事处,103个社区居委会、77个行政村。
常住人口71.3万,户籍人口57.1万。
人口出生率3.4‰,死亡率1.7‰,自然增长率1.7‰。
辖区有少数民族36个(回、满、蒙古、朝鲜、土家、壮族等),少数民族人口约2.8万。
经济建设
发布日期:2012-01-20 访问次数
:
1292
信息来源:区政府办公
室
字号:[ 大中小 ]
市中区大力实施服务经济强区战略,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区经济发展保持了快速、健康的良好态势。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生产总值相继突破400亿、500亿元大关,预计达到538.3亿元,年均增长12.7%。
地域税收达到126.6亿元,年均增长10.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7亿元,年均增长21.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301亿元,年均增长19.8%。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分别达到30208元和11582元,比2007年分别增长87%和88.8%,实现了区域经济综合实力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
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三次产业比例由2007年的0.7︰21.3︰78调整为0.7︰17.1︰82.2;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56.9%。
金融、通讯等高端业态快速发展,济南金融商务中心区被列入全省10个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我区被授予山东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模范奖;传统服务业优化提升,新建大型商业商务设施41个、200万平方米,凯悦、乐购、华润万家等一批国内外知名连锁企业相继入驻,初步形成了符合中心区特点的现代产业体系。
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累计引进内资项目1974个,实际到位资金557亿元,汇丰银行济南分行等50余家金融机构相继开业,山东海洋投资有限公司等116个总部项目先后落户。
累计利用外资4.68亿美元,年均增长35.2%;出口创汇35.5亿美元,年均增长33.4%,我区被省政府认定为首批服务外包示范基地。
总投资1700亿元、建筑面积2500万平方米的44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全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7.5亿元,年均增长22.2%,为实现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全区市级以上技术(工程)中心达到26家,自主创新产品35项,创新型企业8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31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07年的88.3%提高到93%。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万元GDP能耗下降了
19.3%,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别削减了8.2%和16.9%。
市中区城市建设
发布日期:2012-01-20 访问次数
:
1740
信息来源:区政府办公
室
字号:[ 大中小 ]
市中区坚持把城市改造建设与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城区品质、促进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同步推进老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城市功能形象显著提升。
重点项目强力推进。
先后拆迁改造魏家庄、馆驿街等8个棚户区,花山峪、分水岭等7个城中村,完成拆迁50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安置房1.2万户、114万平方米,受益群众4.2万人。
一批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万达广场建成投入使用,绿地普利中心完成工程总量的30%,中海国际社区开工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大观园东、西客站市中片区大庙屯项目即将启动征收拆迁,中光明街、兴隆片区一期工程、西河片区基本达到出让条件,全区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框架已经形成。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深入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用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投入累计达到23亿元。
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高水平改造舜耕路、玉函路等20余条城市主次干道,治理河道5条10公里,新建便民菜市场26处,新增社区停车位2300个。
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新增绿地137万平方米,整治开放式居民小区21个,拆除违法违章建设86万平方米,亮化楼体310栋。
积极开展“城乡清洁行动”,新建垃圾中转站14个,购置大中型作业车辆90部,环卫机械化作业率达到9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营造了洁净优美、宜业宜居的城市环境。
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强化属地管理责任,设立区、街两级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把环卫所和执法中队下放到街道办事处管理,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街道牵头实施、部门密切配合的城市管理架构。
增强管理力量,新设了4个城郊环卫所,新增保洁员270人,每个街道办事处的协管员达到15人以上。
大力推行数字化、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完善发现、处置、奖惩、保障、督办五项机制,促进了城市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市中区社会建设
发布日期:2012-01-20 访问次数
:
689
信息来源:区政府办公
室
字号:[ 大中小 ]
市中区始终坚持惠民生促稳定,社会建设开创新局面。
大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四年来用于民生和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近35亿元,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累计实现就业再就业7.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以内;城市低保标准从每月260元提高到400 元,农村低保标准从每年1800元提高到2400元;养老保险扩面完成8.7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相继启动,新农合参保率达到100%;创新“快乐老家[ ]”养老服务模式,我区被评为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单位;发放廉租房补贴1260万元,办理实物配租1140户,受理公租房预登记1500户。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发放各类直补资金和涉农补贴3700万元,改造农村公路84公里,新建农村住房近2万户,改造危房500余户,治理破损山体32座340万平方米。
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全区市级重点园区达到6个,畜禽规模化养殖率达到88%。
先后实施了涝坡、玉符河等小流域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平方公里,绿化荒山3万亩,解决了23个村2.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森林防火、秸秆禁烧和有害生物防控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投资2.1亿元,改造提升教育设施26万平方米,“两免一补[ ]”减免费用6300万元,新建改建公办幼儿园5所。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建成社区健身苑14个、文化大院(文化活动中心)110个,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即将启用。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启动了区医院新院建设,新建陡沟、领秀城等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三年医改任务顺利完成。
社区建设全面推进,新建、改造社区办公服务用房84处,建成一站式社区服务大厅59个。
同时,人口计生、民族宗教、对台侨务、统计物价、史志档案、国防教育、双拥共建和民兵预备役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我区先后获得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全国科普示范区和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等荣誉称号。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加强应急体系建设,成立了区政府应急办和总值班室,组建了2支应急救援
专业队伍,危机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高;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公开接访和下访制度,一大批信访积案得到有效解决;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深化年”活动,突出抓好消防、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的排查治理,四里村、杆石桥街道办事处顺利通过国家安全社区验收;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认真抓好食品、药品等领域的监管,我区被评为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