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和电导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电学中的电阻和电导

电学中的电阻和电导

电学中的电阻和电导电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它研究的是电荷与电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电流在导体中的传播规律等问题。

在电学中,电阻和电导是两个基本概念,它们对于理解电流流动和电路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阻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它是电流在导体中传播时遇到的阻力。

阻力的大小与导体的材质、横截面积以及导体的长度有关。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的大小与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可以用下式表示:电阻(R)= 电压(V)/ 电流(I)这个公式说明了电阻与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在电阻相同的情况下,当电压增大时,电流也将增大。

而当电流增大时,电压也将增大。

这个公式也可以写成:电流(I)= 电压(V)/ 电阻(R)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它可以用来衡量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力。

例如,当电压为1伏特,电流为1安培时,电阻为1欧姆。

电阻越大,对电流的阻碍越大。

二、电导电导是电阻的倒数,表示导体对电流流动的便利程度。

电导是导体导电能力的量化指标,它与电阻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式表示:电导(G)= 1 / 电阻(R)电导的单位是西门子(S),它可以用来衡量导体导电的能力。

例如,当电阻为1欧姆时,电导为1西门子。

电导越大,导体导电能力越强。

在电路中,电导常用来表示导线、电路元件或整个电路的导电性。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式表示:电流(I)= 电压(V)×电导(G)这个公式说明了电流与电压和电导之间的关系。

在电导相同时,当电压增大时,电流也将增大。

而当电流增大时,电压也将增大。

三、电阻和电导的应用电阻和电导在电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电路设计中,电阻和电导的选择对于控制电流大小以及保护电器设备非常重要。

例如,通过选择合适的电阻值,可以限制电流的大小,从而保护电路和电器设备不受损坏。

同时,根据电导的大小,可以选择合适的导线材料,以减小电流传输的损耗。

此外,电阻和电导还在电路分析和计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利用欧姆定律和电阻、电导的关系,可以对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阻力进行计算和分析,从而了解电路的性质和工作状态。

电阻和电导的定义及其关系

电阻和电导的定义及其关系

电阻和电导的定义及其关系电阻和电导是电学中常用的两个概念,它们描述了电流通过物质时的阻碍程度和促进程度。

在理解电路和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中,电阻和电导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电阻和电导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电阻的定义电阻是指物质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定义为电压(V)与电流(I)的比值,即 R = V/I。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1Ω等于1伏特的电压下,通过1安培的电流。

根据电阻的组成材料和结构形式,电阻可以分为固定电阻和可变电阻。

固定电阻的电阻值是不可变的,而可变电阻的电阻值可以通过人工调节。

二、电导的定义电导是指物质对电流流动的促进程度。

电导(G)定义为电流(I)与电压(V)的比值,即 G = I/V。

电导的单位是西门子(S),1西门子等于1安培的电流通过1伏特的电压。

与电阻不同,电导描述了电流通过物质时的顺畅程度。

电导越大,表示物质对电流的流动越容易;电导越小,表示物质对电流的流动越困难。

三、电阻和电导的关系电阻和电导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以下关系:1. 电导与电阻的倒数关系:电导(G)等于电阻(R)的倒数,即G = 1/R。

这意味着,电导越大,电阻越小,反之亦然。

2. 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的关系:在电路中,多个电阻的组合可以通过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连接。

对于串联电阻,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对于并联电阻,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倒数之和的倒数。

3. 电阻和电导的温度相关性:电阻和电导在一定温度下是稳定的,但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大多数情况下会增加,而电导会减小。

这是因为温度对于导体材料的碰撞和阻碍程度具有影响。

综上所述,电阻和电导是电学中重要的概念。

电阻描述了电流通过物质时遇到的阻碍程度,电阻越大,阻碍越强;电导描述了电流通过物质时的促进程度,电导越大,促进越强。

两者之间存在着倒数关系,并且在串联和并联电阻以及温度变化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深入理解电阻和电导的定义及其关系,对于电路的设计和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电阻和电导率的计算

电阻和电导率的计算

电阻和电导率的计算电阻和电导率是电学中两个重要的物理量,用于描述电流经过导体时的阻碍程度和导流能力,对于电路设计和电器性能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电阻和电导率的计算方法,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相关性。

一、电阻的计算电阻是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用符号R表示,其单位为欧姆(Ω)。

电阻的计算主要基于欧姆定律,即电阻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可以表示为以下公式:R = V / I其中,R表示电阻,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在实际电路中,如果已知电压和电流的数值,可以直接使用上述公式计算电阻的数值。

例如,如果一个电路中的电压为10伏特,电流为2安培,那么电阻的计算如下:R = 10 / 2 = 5 Ω这说明电路中的电阻为5欧姆。

另外,有时候电阻的数值可能无法直接测量,但可以通过其他物理量的计算来间接获得。

例如,对于一个导体的电阻,如果已知导体的长度L、横截面积A和电阻率ρ(使用希腊字母ρ表示),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电阻的数值:R = ρ * (L / A)其中,R表示电阻,ρ表示电阻率,L表示导体的长度,A表示导体的横截面积。

二、电导率的计算电导率是导体的导流能力的量度,用符号σ表示,其单位为西门子/米(S/m)。

与电阻成反比,电导率可以通过电阻率的倒数来计算,即:σ = 1 / ρ其中,σ表示电导率,ρ表示电阻率。

电导率的计算可以通过电阻率的数值直接得出。

通常情况下,金属导体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能,因此其电阻率较低,对应的电导率较高。

而半导体材料或绝缘体具有较高的电阻率,导电能力较弱。

三、电阻和电导率的关系电阻和电导率在物理上是互相关联的,可以使用以下公式相互转换:R = 1 / σ其中,R表示电阻,σ表示电导率。

这一关系说明,导电性能越好的导体其电阻越低,反之亦然。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电路的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导体材料和截面积,以达到所需的电阻和电导率。

例如,在设计电路时,如果需要较低的电阻来减小功耗或提高效率,可以选择电导率较高的金属导体,并采用合适的截面积。

理解电阻和电导的概念及其计算

理解电阻和电导的概念及其计算

理解电阻和电导的概念及其计算概念介绍电阻(Resistance)和电导(Conductance)是电学中两个重要的基本概念,用来描述电流通过材料或器件时的阻碍和促进程度。

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是电阻器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量度。

它的单位是欧姆(Ω),通常用字母R表示。

电阻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材料、截面积、长度和温度等因素。

电导是指导体对电流流动的促进程度,是电导体的导电能力的度量。

它的单位是西门子(S),通常用字母G表示。

电导的大小与电阻的倒数成正比。

电阻和电导之间存在以下关系:电导 = 1 / 电阻计算方法1. 电阻计算当导体的长度、截面积和电阻率已知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电阻:电阻 = 电阻率 × (长度 / 截面积)其中,电阻率是导体的特性之一,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电阻率。

电阻率的单位是欧姆·米(Ω·m)。

当导体形状为圆柱体时,其截面积可用以下公式计算:截面积= π × (半径)^2其中,半径是导体的半径大小。

2. 电导计算当导体的电阻已知时,可以将电阻的倒数作为电导的值。

电导 = 1 / 电阻应用举例举例1:计算电阻假设一根铜导线的长度为2m,横截面积为0.5mm^2,铜的电阻率为1.72×10^-8 Ω·m。

我们可以使用上述公式计算电阻:电阻 = 1.72×10^-8 × (2 / 0.5×10^-6) = 6.88 Ω因此,这根铜导线的电阻为6.88 Ω。

举例2:计算电导假设一个电阻值为10 Ω的电阻器,我们可以使用电阻的倒数计算电导:电导 = 1 / 10 = 0.1 S因此,这个电阻器的电导为0.1 S。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电阻和电导的计算方法以及它们在电学中的作用。

电阻和电导的理解对于电路设计和分析非常重要,它们帮助我们理解电流的流动和能量的传输。

总结电阻和电导是电学中基本概念之一,用于描述材料或器件对电流流动的阻碍和促进程度。

了解并解释电路中的电导和电阻率

了解并解释电路中的电导和电阻率

了解并解释电路中的电导和电阻率电路中的电导和电阻率电路是电子学的基础,电导和电阻率是电路中至关重要的概念。

了解电导和电阻率的含义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对于理解电子设备和电路的运作原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导和电阻率的概念,并解释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

一、电导的概念和作用电导是指电流在电路中流动的能力或导电物质的导电性能。

简单来说,电导越大,电流流动的能力越强。

电导的单位是西门子(S),它的倒数是电阻的单位欧姆(Ω)。

1.1 电导的计算公式电导的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电导(S)= 1 / 电阻(Ω)1.2 电导的性质和特点电导的主要特点如下:(1)电导是一个表示导电性能的物理量,与导体的材料和尺寸有关;(2)电导越大,电阻越小,电流流动的能力越强;(3)电导是一个标量,没有方向性。

电导在电路中起到以下作用:(1)决定电路中电流流动的强弱和速度;(2)通过改变电导的大小,可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3)在电阻恒定的情况下,电导越大,流过电路的电流就越大。

二、电阻率的概念和作用电阻率是指导体在单位长度和单位横截面积下,电阻产生的大小。

电阻率是一个材料的固有属性,不受尺寸的影响。

电阻率的单位是欧姆·米(Ω·m)。

2.1 电阻率的计算公式电阻率的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电阻率(Ω·m)= 电阻(Ω) ×横截面积(m²)/ 导体长度(m)2.2 电阻率的性质和特点电阻率的主要特点如下:(1)电阻率是材料的固有属性,与导体的尺寸无关;(2)电阻率可以用来比较不同材料的导电性能,数值越小,导电性能越好;(3)电阻率是一个标量,没有方向性。

电阻率在电路中起到以下作用:(1)决定电路中电阻的大小和导线内的损耗;(2)通过选择具有合适电阻率的导线材料,可以降低电路中的能量损耗;(3)在电阻恒定的情况下,电阻率越小,导线内的能量损耗越小。

三、电导和电阻率的关系电导和电阻率之间存在一种互相关系,它们是通过电阻来联系的。

电阻、电导、电抗、电纳基本概念

电阻、电导、电抗、电纳基本概念

电阻、电导、电抗、电纳的基本概念一、电阻的基本概念:电阻是构成电路的基本元件,现分别从它的物理特性和电特性两种不同角度进行说明,并且对电路中的电阻进行简单分类。

1.电阻的物理特性:导体两端电压固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粗细(截面积s ),导体的长短(长度l ),导体的材料(材质)有关,表示导体这一性质的物理量为导体的电阻,其数学表达为:s l R ρ= 式中 R --导体电阻,其单位为欧姆(Ω);欧姆的意义表述为:导体两端的电压为V 1时,导体中的电流为A 1,此导体的电阻即为Ω1;ρ--由导体的材料决定,称为电阻率,其单位为欧姆米(m •Ω);电阻率的倒数γ称为电导率,其单位为西门子每米(m S /)。

[]1另外,压力、光和热等一些物理因素对导体的电阻会有影响,其引起的效应得到广泛的应用。

例如:应变片、热敏电阻、光敏电阻。

[]2此外,导体电阻与温度也有密切关系,通过实验我们可得出如下的普适公式:[]1)(t R R α+=10式中 R --导体在C t 0时的电阻;0R --导体在C 00时的电阻;α--电阻温度系数,由材料决定。

2.电阻的电特性:研究导电媒质中恒定电流场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计算电极间的电阻(或电导)。

由欧姆定律知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其比值称为电阻:IU R = 而这一公式也为我们计算各种导体的电阻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比如,计算单位长度的同轴电缆的绝缘电阻,在此假设电流分布对称:[]312⨯=r I πδ γπγδr I E 2== 内外导体之间的电位差为:ab I r dr I dr r I Edr U b a ba ab ln 222πγπγγπ=⎰=⎰=⎰= ab I U R ln 21πγ== 式中I --单位长度漏电流;δ--电流密度;E --电场强度。

如果我们引入热功当量还可以用焦耳定律来定义电阻:它等于热耗功率除以电流的二次方即2IP R =。

如果把从焦耳热中的热耗散P 推广,使其包括从电功率经不可逆转而产生的其它形式的功率就可得到各种相应的广义等效电阻。

物质的电导和电阻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电导和电阻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电导和电阻知识点总结在物理学中,物质的电导和电阻是重要的概念。

它们用于描述物质对电流的导电性和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

本文将对物质的电导和电阻进行知识点总结。

一、电导(Conductivity)电导是指物质导电性的度量,它与物质的电阻(Resistance)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电导中,常常使用电导率(Conductivity)这一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导电性能。

电导率的定义如下:电导率(σ) = 1 / 电阻(R)电导率的单位是西门子/米(S/m)。

如果一个物质的电导率较高,意味着它对电流的导电性较好;反之,如果电导率较低,则表示该物质对电流的导电性较差。

实际上,电导率与物质的本征电导性质和物质的几何形状都有关系。

对于均质导体而言,电导率只与物质自身的导电性质有关;而对于非均质导体,则还与物质的形状和结构有关。

二、电阻(Resistance)电阻是指物质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

按照欧姆定律(Ohm's Law),电阻与电流(I)和电压(V)之间存在如下关系:电阻(R)= 电压(V)/ 电流(I)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电阻的值越大,表示物质对电流的阻碍越强;反之,电阻值越小,表示物质对电流的阻碍越弱。

不同物质的电阻值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导电性质。

例如,金属常常具有很低的电阻,因此是较好的导体;而绝缘体则具有很高的电阻,从而对电流的传导起到阻碍作用。

三、电阻与电导的关系电导和电阻是相互关联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以下关系:电导率(σ)= 1 / 电阻(R)由此可见,电导率和电阻是互为倒数的关系。

如果两个物质的电阻分别为R₁和R₂,那么它们的电导率分别为1/R₁和1/R₂,大的电阻对应小的电导率,小的电阻对应大的电导率。

四、温度对电导和电阻的影响在理想情况下,电导率是不随温度变化的。

但在实际应用中,很多物质的电导率和电阻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对于金属来说,它们的电导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基本保持不变,但随着温度升高,电导率会略微下降。

电阻率电导率

电阻率电导率

电阻率电导率电阻率和电导率是物理量中的两个基本概念,它们分别是描述导体对电流阻抗和导电性能的数量。

本文将分别从概念定义、物理意义、计算公式和应用场景四个方面详细地解析电阻率和电导率。

一、电阻率1. 概念定义电阻率是指单位长度内导体阻抗的大小,通常用符号ρ表示,计量单位是欧姆米(Ω·m)。

它的定义公式为:ρ = R × A / L,其中R表示导体电阻, A表示导体横截面积, L表示导体的长度,那么ρ就表示导体的电阻率。

2. 物理意义电阻率实际上是描述导体对电流阻抗的特性,导体电阻率越高,则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就会越小,反之亦然。

这是因为电流流经导体时必须要克服该导体的电阻,所以电阻率越高,则需要更多的电压才可以推动相同的电流流过导体。

3. 计算公式4. 应用场景在实际应用中,电阻率在电线电缆、电视机、电磁炉等电器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电线电缆中,采用高导电性的铜线和铝线配合合理的导线直径,可以大大减小电线的电阻率,从而避免电线发热,延长电线的使用寿命。

二、电导率电导率的计算公式为: σ = 1 / ρ,其中ρ表示导体的电阻率。

电导率在实际应用中也非常广泛,特别是在材料工程中,如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电解质材料等。

例如,在半导体材料中,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密度越大,则其电导率就越高。

这就是为什么选购导电性能好的半导体材料,对于电子器件的制造质量和性能进行提升至关重要。

结语总之,电阻率和电导率都是描述导体特性的非常重要的物理概念。

电阻率是导体电阻的重要表征,高电阻率的导体阻抗较大,通过的电流较小;电导率描述导体导电性能的好坏,高电导率的导体具有很好的通电性能,可以通过更大的电流。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这两个概念都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并且有着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绕线电阻器
金属薄膜电阻器
碳膜电阻器
贴片电阻
六、电阻器的主要指标
电阻器的指标是指标称阻值、允许偏差、标称功 率、最高工作电压、稳定性、温度特性等。
1.标称阻值 :电阻器表面所标的阻值。
2.允许偏差:电阻器阻值的准确程度。
3.标称功率:电阻器长期连续工作所允许消耗的最大 功率。
七、电阻器表示方法 色环标注法
固定 电阻器
电阻器的分类
排 电阻
敏感 电阻器
碳金 金 实 金 线
膜属 属 芯 属 绕
电膜 氧 碳 玻 电
阻电 化 质 璃 阻
阻膜电 釉
电阻 电


AB 型型 电电 阻阻 排排
热光压 敏敏敏 电电电 阻阻阻
热敏电阻工作原理
热敏电阻可以分为三类:
1、随着温度的上升而电阻值减少的 NTC(负特性)热敏电阻;
α=(R2—R1)/[R1(t2—t1)]
温度t1时,导体的电阻为R1;温度t2时,导体 的电阻为R2
例题:
1.一条康铜线,长8m,横截面积4mm2,5.0 × 10-7Ω·m求:R=?
2.有一台电动机,它的绕组是铜线。在室温26℃时测得电阻为 1.25Ω。转动三小时后,测得的电阻增加到1.5Ω,问此时电动 机绕组线圈的温度是多少? α=0.004 .
2.74 k 1 k 560
电导
一、定 义
把电阻的倒数叫做电导,用符号G来表示。电导反映 导体的导电能力。
二、单位
G=1/R
电导的单位是西门子,简称西,用字母S表示。 各种材料按导电能力一般分为:
导体、绝缘体、半导体、超导体
电阻的测量
• 用万用表测量电阻
万用表欧姆档可以测量导体的电阻。欧姆档用“Ω”表示, 分为R×1、R×10、R×100和R×1K四档。有些万用表还有 R×10k档。使用万用表欧姆档测电阻,除前面讲的使用前应做 到的要求外,还应遵循以下步骤。
项目三 电 阻
常用的各种二端电阻器件
一、定 义
反映导体对电流起阻碍作用大小的一个物理量。 1欧: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时,导体内通过
的电流是1A时,这段导体的电阻就是1欧。
二、单位
电阻用字母R来表示,单位是欧姆,简称欧, 用符号Ω
四、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我们把温度升高1度时,电阻所产生的变动值 与原电阻的比值,称为电阻温度系数。用字 母α表示电文1/oC。`
2、随着温度的上升而电阻值增加的 PTC(正特性)热敏电阻;
3、临界电阻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本测温控温电路适用于家用空调、电热取暖器、恒温箱、 温床育苗、人工孵化、农牧科研等电热设备。
其使用温度范围是0~50℃,测控温精度为±(0.2~0.5) ℃.
五、电阻器的结构与性能特点
1.实芯碳质电阻器 : 用碳质颗粒装导电物质、填料和粘合剂混合制成一个实体的 电阻器。 特点:价格低廉,但其阻值误差、噪声电压都大,稳定性差, 目前较少用。
4.贴片电阻SMT 片状电阻是金属玻璃铀电阻的一种形式,他的电阻 体是可靠的钌系列玻璃铀材料经系列玻璃铀材料经 过高温烧结而成,电极采用银钯合金浆料 。体积小, 精度高,稳定性好,由于其为片状元件,所以高频 性能好。
5.敏感电阻 敏感电阻是指器件特性对温度,电压,湿度,光照, 气Leabharlann , 磁场,压力等作用敏感的电阻器。
3.为使测量较为准确,测量时应使指针指在刻度线中心位置附 近。若指针偏角较小,应换用R×1k档,若指针偏角较大,应 换用R×1O档或R×1档。每次换档后,应再次调整欧姆档零位 调整旋钮,然后再测量。
4.测量结束后,应拔出表笔,将选择开关置于“OFF”档或交流 电压最大档位。收好万用表。
测量电阻时应注意:
2.线绕电阻器 用高阻合金线绕在绝缘骨架上制成,外面涂有耐热的釉绝缘层 或绝缘漆。 绕线电阻具有较低的温度系数,阻值精度高, 稳定性好,耐 热耐腐蚀,主要做精密大功率电阻使用,缺点是高频性能差, 时间常数大。
3.薄膜电阻器 用蒸发的方法将一定电阻率材料蒸镀于绝缘材料表面制成。
碳膜电阻器,金属膜电阻器。 金属氧化膜电阻器,金属玻璃 铀电阻器
102
10
101
5
0
100
4
1
101
1
6.3
颜 色 有效数字
红色
2
橙色
3
黄色
4
绿色
5
蓝色
6
紫色
7
灰色
8
白色
9
无色
乘数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允许误差(%) 工作电压/V
2
10
16
25
0.5
32
0.25
40
0.1
50
63 50 ~ 20
20
色环电阻的识读
八、电阻器选用
主要根据电阻器性能指标选用,电阻器标称值应 和电路要求相符,额定功率应该是电阻器在电路 中实际消耗的功率的1.5-2倍。
电阻元件的参数可以用符号直接标注在电阻 上,也可使用色环表明。
10k
1W
第一环
最后一环
颜色
银色 金色 黑色 棕色
色环符号规定
有效数字 乘 数 允许误差(%) 工作电压/ V
1.将选择开关置于R×100档,将两表笔短接调整欧姆档零位 调整旋钮,使表针指向电阻刻度线右端的零位。若指针无法调 到零点,说明表内电池电压不足,应更换电池。
2.用两表笔分别接触被测电阻两引脚进行测量。正确读出指 针所指电阻的数值,再乘以倍率(R×100档应乘100,R×1k 档应乘1000……)。就是被测电阻的阻值。
1.被测电阻应从电路中拆下后再测量。
2.两只表笔不要长时间碰在一起。
3.两只手不能同时接触两根表笔的金属杆、或被测电阻两 根引脚,最好用右手同时持两根表笔(如图3-8)。
4.长时间不使用欧姆档,应将表中电池取出。
102 107
5%
电阻色环颜色依次为橙、橙、红、 红、棕,求阻值为多少?
第一条为第一位数 第二条为第二位数 第三条为第三位数 第四条为 乘数 第五条为允许误差
你算对了吗?
答案:电阻 33 200 , 允许误差 5%
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黑 1234 567890
3 3 k
1 M
2.2 k 47 910 k 560
色环含义:最后一环是允许误差,最后前一环为乘 数,前面依次是有效数字。有效数字有两位或三位。
[例]某电阻色环颜色
依次为红、紫、
红、金,求阻值 第一条为第一位数
为多少?
第二条为第二位数
第三条为 乘数
[解]电阻色标如图示 第四条为允许误差
R = 27 102 = 2 700 允许误差 5%
红色 2 紫色 7 金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