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阳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浙江省东阳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

东阳中学2015学试 (高一语题红 审题兰语础识语应33分,其中选择题题31.下列词语点项 ) A.憎恨(zèng) 付梓(zǐ) 趿拉(tā) 不即不离(jì) B.尺牍( dú ) 荒冢(zhǒng) 鬈曲(juǎn) 孱头(chàn) C.审视(shéng) 载客(zǎi) 自诩(xǔ) 蹩进(bié) D.玄虚(xuán) 媲美(pì) 抛锚(máo) 冠冕堂皇(guān) 2.下列没错别项 ) A.亦或 赊帐 推陈翻新 妄自菲薄 B.杀青 脑髓 纷至踏来 重蹈覆辙 C.愧怍 肿胀 残羹冷炙 锱铢必较 D.取谛 简练 礼上往来 索然无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全国人代会期间,代表们提出了种种出神入化的议案,喊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
B.中国开展的“春风行动”,无可置疑地为全国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提供了就学的机会。
C.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我们千万不能抱残守缺,要积极谋求合作,参与竞争。
D.专家评价说,超级女声们在歌唱事业上将会很有前途,一定会成为明日黄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自世界文坛殿堂级独问40多年来经响国华称响B.延长龄或实弹业单养险变对广众并够这部门宣传解释C.一心追逐个财利择则会义、培养D.全省新闻战线将开专项动坚决虚报导问题,导闻从业员强会责识职业维护闻会声誉闻会5.把下列四句话填入横线中,其排列顺序合理的一项是( ) 语文教学是不断发展的,总结语文教学理论的工作是无止境的,我们必须 。
① 推动语文教学的顺利前进 ② 及时地进行总结 ③ 密切注视语文教学的每一步发展 ④ 不断提高它的理论水平A. ②③①④B. ③④②①C. ④②③①D. ③②④① 6.下列句中没( ) A.几为 B.夫晋何厌C.召有司案图 D7.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义项( ) A.是时抚吴为 B.行李之往来C.望洋向若而叹 D.约为8.下列加点词词类样项( ) A.闻闻义 B阳 C.臣请归赵 D.安能屈豪杰之流 9.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 ) A.或脱身远B.缙绅C.吾属今为虏? D.吾长见10.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句话,要求与前面句子构成整句。
东阳中学2016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卷

东阳中学2016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一英语)第一部份: 听力(共20小题;每题分,总分值30分)第一节: 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当选出最正确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刻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formal clothes does the man have?A. A nice suit.B. A black tie.C. A blue shirt.2.What will the woman do tonight?A. See a movie. her sister. C. Take a part-time job.3.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 his job?A. It is too difficult.B. He doesn’t like his co-workers.C. It takes too much of his time.4.When is the man’s test?A. On Monday. Wednesday. C. On Friday.5.What will the speakers do this summer?A. Teach some classes.B. Go traveling together.C. Learn how to make new food.第二节: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2至4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当选出最正确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5秒钟的时刻阅读各个小题;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刻。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六、7题。
6.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preparing for Santa Claus at first?A. Oranges.B. Cookies.C. Bananas.7.What time does the girl plan to go to bed?A. At seven.B. At eight.C. At nine.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 、9题。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不分版本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不分版本东阳中学2015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三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饮.马〔yìn〕模棱.两可〔léng〕稍.息〔shāo〕因噎.废食〔yē〕B.拎.包〔līng〕春风骀.荡〔dài〕包扎.〔zā〕一丘之貉.〔hé〕C.巨擘.(pò)书声琅琅..〔láng〕瘙.痒(sào) 量.体裁衣〔liàng〕D.奢靡.〔mí〕外强中干.(gān)症.〔zhēng〕结封妻荫.子〔yìn〕2.以下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要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用他们的佳言懿行垂范乡里,用他们丰富的学识专长、创业经验反哺桑梓,建设美丽乡村。
B.每年中秋潮汛期间,江面波澜壮阔,江堤上也是“暗流涌动〞,很多人为了和钱江潮来一次“亲密接触〞,总会做出一些胆大出格的事情,以致险相环生。
C.你实在是邋遢,头发乱如茅草,胡子不剃,衣服发皱,但现在你是名人,名人的不修边幅是别一种的——潇洒呀!D.秉承“事不避难,义不逃责〞良好家风的汤一介先生认为发扬国学,不能排斥西学,要吸收他们好的东西,一定不要让名疆利锁束缚你,应该有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以敦煌为主题的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服装服饰展演,在国内外刷新..了人们对这一古老文化的印象,受到了好评无数。
B.清华大学的校歌:“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
〞正是鉴于..这样的校歌所沉淀的历史和传统,九十周年校庆之际,老校歌被整理成简谱再次发表,在师生员工中传唱。
C.蜂蜜是一种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绝佳食品。
每天清晨取一至两勺,用温水冲开,空腹饮用,长此以往....不仅能润肺,而且可以解毒养颜。
精品:浙江省东阳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语言文字运用(共3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脖颈.(jǐng)蹙.缩(cù)喧阗.(tián)缱绻.(quǎn)B.麂.皮(jī)鳏.夫(guān)敕.造(cì)便.宜(pián)C.粜.米(tiào)唯.唯(wéi)新正.(zhèng)傩.送(nuó)D.炮烙.(luò)歆.享(xīn)朱拓.(tà)觇.北(chān)【答案】D【解析】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这幢小屋得以幸存,一定是受到了什么光辉的照耀或是某位神明的庇护,才能历尽苍桑,而未跟别的楼舍同遭厄运。
B.“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C.那人跳上了码头,一手铜钱向船舱里一撒,却笑咪咪的匆匆忙忙走了。
D.鲁四老爷寒喧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主要考查音近(同)字、形似(近)等正确书写,容易混淆,把握不准的可以用排除法进行筛选。
A.苍桑—沧桑C.笑咪咪—笑眯眯D.寒喧—寒暄。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B.他怎么能活这么久,让我觉得不可理喻....,他经常断炊,但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C.写那沸沸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
”一个“紧”字,境界全出。
D.一部《水浒传》,洋洋洒洒近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有时用笔极为俭省..。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成语的解释来判断。
解答成语题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注意搭配的对象。
浙江省东阳市东阳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

浙江省东阳市东阳中学2013-2014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7.?与句式同的一项是 (1)请简要赏析这则公益广告的创意。
(4分) (2)请根据本则广告的立意和所反映的现实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
(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9分) .下列对于恭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敬强调内心修养,保持纯真的天性,不起别念,其实就是理学家朱熹要求的敬。
B.敬要求人们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某物,从而实现个性舒展且与集体意识的统一。
C.恭按照宋明以儒学标准,强调人们要时刻端庄肃穆,不苟言笑,但难免趋向极端。
D.恭是敬的外在表现,道学家的“道貌岸然”其实就是儒学创始人孔子要求的恭。
.从原文看,下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主一无适之谓敬,说明几乎所有的宗教都认为,人心(性)容易受到后天各种欲望的影响和蒙蔽。
B.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说明一个人如果能保持敬,就可能防止心性因邪念的侵入而受损。
C.俨然人望而畏之,说明道学家的重要使命就是使人敬畏,从而达到修身养性,规范行为的目的。
D.入定本是佛教概念,原本指思绪不起,慧心呈现,但后被儒家借用,用说明专心致志的益处。
1.请概括说明恭敬入定的内涵(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
(19分) 峡 谷 阿城 ⑴山被直着劈开,于是当中有七八里谷地。
大约是那刀有些弯,结果谷地中央高出如许,愈近峡口,便愈低。
⑵森森冷气漫出峡口,收掉一身粘汗,近着峡口,倒一株大树,连根拔起,似谷里出了什么不测之事,把大树唬得跑,一跤仰翻在那里。
峡顶一线蓝天,深得令人不敢久看。
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
⑶峭壁上草木不甚生长,石头生铁般锈着。
一块巨石和百十块斗大石头,昏死在峡壁根,一动不动。
巨石上伏两只四脚蛇,眼睛眨也不眨,只偶尔吐一下舌芯子,与石头们赛呆。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不分版本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不分版本浙江省东阳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1.选出以下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的一项A.踯躅.〔zhú〕剔.透〔tì〕攒.钱(cuán) 卷帙.浩繁(zhì)B.创.伤 (chuāng) 倾圮.(pǐ) 脚踝.(huái) 瞠.目结舌(chēng)C.蜷.缩 (juǎn) 宅邸. (dǐ) 牝.马 (pìn) 浑身解.数(jiě)D.赝.品(yàn) 砭.骨(biǎn) 龌龊. (chuò) 一哄.而上 (hōng)2.选出以下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一个无言的大自然和一位无言的女孩子,面对面静坐着——一个置身于炎热的阳光之下,一个静坐在一棵大树的绿阴下。
B.我用一面放大镜检查磨损的书脊和封面,排除了伪造的可能性。
我发现每隔两千页有一桢小插画。
C.娜塔莎说安德来公爵出国时给了她完全的自由,说她要利用安德来公爵的宽鸿大量,她请玛利亚忘记一切。
D.可是那儿又有巨人一样的大树挡着路,它们那些有力的桠枝紧紧地抱在一块儿,它们那些虬屈的树根牢牢地生在沼泽的黏泥里。
3.以下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他开枪把狗和客人们吓了一大跳后,就开玩笑地装出颐指气使....的样子,用深沉的男中音朗诵。
B. 这部书太厚了,即使快马加鞭....,还得一个星期才能看完,听说别人花了三个星期才看完。
C. 山羊兹拉特舐犊情深....,在暴风雪中用自己的乳汁和身体救了阿隆。
D.她一直是直挺挺地背着椅子,脸上露出那种安贫乐道....的人惯有的镇定安详的神情。
4.以下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A.在小说中,作者往往不是仅仅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材料,而是按照材料的“情感价值〞来取舍时间的。
B.篝火的影子在他们的四周跳着一种无声的舞蹈,这好似不是影子在跳舞,而是树林和泥沼的恶鬼在庆祝胜利。
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答案.doc

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3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开辟/复辟烙印/炮烙寥廓/寥寥无几纤绳/纤维B.模仿/模具蛮横/横财勾当/一笔勾销取缔/缔造C.殷红/殷切慰藉/狼藉刊载/载歌载舞稽查/稽首D.徒劳/迁徙驰骋/招聘躯壳/金蝉脱壳谬赏/谬论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 )A. 懈怠荒辟变幻扶危济困B. 膨涨嗔怪威摄众口铄金C. 罢黜钳制自诩勃然大怒D. 渲染攻讦卮酒戳力攻秦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3分) ( )A.滟滪堆是一堆黑色礁石,它对准峡口。
万水奔腾着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
你可以想象得到那真是千钧一发。
B.这幢清寒的小屋,远离通衢大道,茕茕孑立于田野之间,隐蔽在花园的密林深处。
C.小张总喜欢在会议上故弄玄虚,以吸引领导的注意。
事实上他不知道,这样做只会让人贻笑大方。
D.当日本发生大地震时,不少人兴高采烈,以为这是老天爷对日本的惩罚,而小王却不以为意,毅然向日本灾区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 ( )A.在两会上,有代表指出,一个国家文明与否,不在于拥有多少高楼大厦,而在于能否程度地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让社会成员公平地享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B.他处事谨慎,善于思考,很有主见,对别人的意见从来不随便苟同。
C.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违法行为,应给以严厉打击。
D.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我国的对外贸易进出口依然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201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长7.5%。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拿来主义》的作者是鲁迅,他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有《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有《且介亭杂文》《华盖集》《南腔北调集》《坟》等等。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含答案)(K12教育文档)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下学期期中联合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
考试用时 150 分钟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聒.(guō)噪杜撰.(zhuàn)畏葸.(xǐ)间.(jiān)不容发B。
汲.(jí)取炮.(páo)烙模.(mó)子生死未卜.(bǔ)C. 默契.(qì)晕眩.(xuàn)嫡.(dí)亲锲.(qì)而不舍D。
踝.(guǒ)骨怯.(qiè)弱纤.(xiān)细度长絜.(xié)大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寒暄残羹冷炙走头无路天有不测风云B. 烟霭针砭时弊唉声叹气失之毫厘,谬以千里C。
崔嵬礼上往来百无聊赖项庄舞剑,意在沛公D. 歆享迫不急待破釜沉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把历史当作一个任人装扮的小姑娘,涂脂抹粉,翻云覆雨....,弄得面目全非。
B.5月16日中国男子羽毛球队经过奋力拼搏,不孚众望....,终于夺回了阔别12年的汤姆斯杯.C.朝鲜外交部发言人说,美国就子虚乌有....的“浓缩铀计划”指控朝鲜,这只能被看成有意拖延核问题的解决.D.丁是丁...,本次模拟考试的题型、题量、难度、分值、试卷结构等都已确定,我...,卯是卯们就不必再讨论了.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3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脖颈.(jǐng) 蹙.缩(cù)喧阗.(tián)缱绻.(quǎn)B.麂.皮(jī)鳏.夫(guān) 敕.造(cì)便.宜(pián)C.粜.米(tiào)唯.唯(wãi)新正.(zhâng) 傩.送(nuó)D.炮烙.(luò)歆.享(xīn)朱拓.(tà)觇.北(chā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这幢小屋得以幸存,一定是受到了什么光辉的照耀或是某位神明的庇护,才能历尽苍桑,而未跟别的楼舍同遭厄运。
B.“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C. 那人跳上了码头,一手铜钱向船舱里一撒,却笑咪咪的匆匆忙忙走了。
D.鲁四老爷寒喧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B.他怎么能活这么久,让我觉得不可理喻....,他经常断炊,但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C. 写那沸沸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
”一个“紧”字,境界全出。
D.一部《水浒传》,洋洋洒洒近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有时用笔极为俭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只要来自生活,发诸于真情,做到繁简适当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
B.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独处,也爱群居。
C.本着这个精神为原则,你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
D.在我大约十四岁那年,我够格跟他定做成年人靴子的时候,对他们两兄弟的品格有了模糊的印象。
5.下列各句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几为巡徼所陵迫死B.敛赀财以送其行C.人君当神器之重D.无能为也已6.下列各句中,不含有古今异义词语的一项是A.颜色不少变B.不复顾利害C.傲物则骨肉为行路D.是寡人之过也7.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抶而仆之B.必固其根本C.吾羞,不忍为之下D.毕礼而归之8.下列各句中,特殊句式类型和“予羁縻不得还”相同的一项是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B.虽董之以严刑C.夫晋,何厌之有D.虑壅蔽9.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焉用亡郑以陪邻”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则思知止以安人 B.以勇气闻于诸侯C.以资政殿学士行 D.赵王以为贤大夫1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4分)平和犹如绿叶,春天衬万紫千红却无妒意,秋天托累累硕果而不张扬。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9分)吴歌,又称为江南小调、俚曲、挂枝儿,是明清时代的流行歌曲。
它的全盛时代在明清,可它的历史却与《诗经》、《楚辞》一样古老。
后人考证为渔娘曲的“吴蔡讴”,大约就是吴歌的原生状态。
它虽然发源于吴地的水上人家,可从陆机的《吴趋行》和谢灵运的《会吟行》来看,早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就已被士大夫们改编传唱,称为“清商乐”,为雅文化所吸收。
它不仅以清丽委婉的吴音引人入胜,还被用于人际交往中的应酬唱和,成为文人雅士的社交礼仪。
同其他民族一祥,汉族原本也是能歌善舞的民族。
唐代的踏歌,能在长安街上连唱带跳三天不息,这在白居易的诗中有很生动的描写。
这种情况到宋代发生了改变。
宋时,汉唐社会张扬的时代个性逐渐消失,人们从喜好劲歌狂舞而变得只能浅吟低唱。
这种改变首先是因为理学兴起之后,崇天理、灭人欲成为社会意识的主流,人们的思想受到极大钳制。
与此同时,宗族规章制度的完备,对人们的行为又加强了约束。
另外,戏曲的兴起,艺术形式的更新,人们兴趣的转移,对此也不无影响。
不过,醉心歌舞的盛况虽然有所改变,但作为人们宣泄情感的音乐,其蓬勃的生命力,仍在民间积蓄、流传。
在江南一带,就孕育出许多艺术精品。
众所周知,名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就从这里发源。
享誉世界的十大金曲,有两首在中国,这就是民间小调《茉莉花》与阿炳的《二泉映月》。
这两首金曲都产生在江南,它们在江南真是家弦户诵。
吴歌大多为情歌。
万历时期的挂枝儿,百分之九十的作品是倾诉私情的,其中尤以表达女性的情爱为最,表现出女性挣脱枷锁的强烈冲动。
明朝是提倡妇女守节最严酷的时代,然而就在这禁锢最严的时期,从吴歌中迸发出女性要求自主择偶的别样声浪。
这些女性不畏众议,不为利诱,敢于走出家门,出了事自己承担。
在吴歌里,被封建礼教长期压抑的人性,终于喷薄而出,就连深锁寺院的尼姑、高龄的老妇,这些被禁锢最深的人群,都敢于冒人言之大不韪,为争取爱情亡命献身,这与正史宣扬的节烈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这种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以吴歌的形式传播于乡间里巷,为妇孺童叟津津乐道。
这说明民间社会并不都受统治阶级意识的控制,理学家灭人欲的思想在这里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以情喻事,是明清之际的时尚,吴歌中的一些情歌亦是如此。
它们以情为由头,或抨击时政,或把官府作为嘲弄的对象。
万历王朝的首辅沈一贯曾说:“往时私议朝政者不过街头巷尾,口喃耳语而已。
今则通衢闹市唱词说书之辈,公然编成套数,抵掌剧谈,略无顾忌。
所言皆朝廷种种失败,人无不乐听者。
”这种民间的异端言行,是对封建秩序和传统文化格局的抵制和消解。
可以说,正是这一腔充满质朴人生感受的吴歌,萌动着追求人生幸福的渴望,哺育了明清之际的异端思潮,显示了人文意识的觉醒。
(摘编自刘志琴的《吴歌与人文启蒙——重识江南小调》)1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吴歌产生的时间与《诗经》《楚辞》一样古老,它流传到明清时代时进入全盛期,成为当时的流行歌曲被人们广为传唱。
B. 产生于我国江南地区的民间小调《茉莉花》与阿炳的《二泉映月》,不仅在当地家弦户诵,即使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
C.理学对人们思想的钳制和完备的宗族规章制度对人们行为的约束,是汉唐张扬的时代个性在宋代逐渐消失的主要原因。
D.“吴蔡讴”清丽委婉,听起来引人入胜,于是,它在魏晋南北朝时被用于人际交往中的应酬唱和,成为一种社交礼仪。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发源于吴地水上人家的渔娘曲“吴蔡讴”,一旦被改编为“清商乐”为雅文化所吸收,应该就不再具有原生吴歌的特点。
B.汉族本来同其他民族一样能歌善舞,但从宋代开始,人们不能再像以前劲歌狂舞了,汉族的歌舞才能逐渐不如民族了。
C.明代那些以大胆追求爱情为内容的吴歌被传播于乡间里巷并受到热烈欢迎,这说明民间与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并不完全相同。
D.明清之际那些以情喻世的吴歌,作为不同于统治阶层的异端言行,对封建统治秩序和传统文化格局必然会构成一些威胁。
13.联系文本,谈谈吴歌的价值和意义。
(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8题。
(19分)落花人独立王开林①忧郁,是一个像《红楼梦》中林黛玉那样病态,伤感却又美丽无匹的词语,毫无媚俗的情调,我轻易是不敢去碰触的。
哲人说:凡夫俗子只配有寻常的喜怒哀乐,至于忧郁,它是思想者伤口上的碘酊。
我因此而惶恐了,我实在称不上一个思想者,但偶尔感受到一种悒悒的潮水漫过自己的心怀,那又是什么?②先前,朋友太多,如草地上的聚餐,一起嬉游笑闹,真的无忧无虑,浪掷自己大好的日子,竟似挥霍他人手中的金钱,不知节制。
后来,朋友们风云散尽,才觉到那些闲暇只是一季的落花,再也追悔莫及。
③一个读书人,竟忍心让书籍蒙上厚厚的灰尘和密密的蛛网,竟忍心看它们旷夫怨女似的神情。
往日,我最喜欢在书籍中勾留,且心旌不为世事所摇动。
然而,那种恬适的情趣终被琐碎无聊的生活蚕食殆尽。
④初春的薄暮,轻寒翦翦,细雨霏霏。
我独倚小窗,听喜雨的燕子在低空中呢喃,它们嬉逐着,迟迟不肯归巢。
心中空净得像一片幽谷,哪怕是一只蜜蜂的嗡鸣都能在里面激起回响。
此刻,有幻觉飘然而至,它引领我进入岑寂的旷野。
⑤“前面有一棵花树,后面有一丛荆棘,站在原地,你可以说出自己的愿望。
”⑥我走向花树,丝毫也没有踌躇。
⑦灼灼的花朵,如蓬勃的火焰,这也是一种燃烧,最美丽的事物一旦燃烧,就注定不会留下果实。
“火光”渐渐地微弱了,渐渐地暗淡了,最后,它们纷纷凋零。
⑧“我若选择的是那些荆棘又会是怎样的情形?”⑨“你将得到甘甜的刺莓。
”⑩我开始有一些懊丧。
然而,花朵飘谢,我还可以独对空枝;刺莓非我所求,我只有远离它。
四月的薄暮,一声悠悠的叹息在心头萦绕,久久不绝。
一个女孩就在这时走过我的窗前,宛如我最熟悉的影子惊鸿一瞥,就悄然消逝了。
不如什么都不想,只让四月的细雨在心中浅浅淡淡的描,描出一些朦胧的印象,犹如昔年的一张笑脸,几乎经不起轻轻的一抹。
她执意不肯与我在同一个屋顶下生活,但她乐意有一方天空,一片草地暂时属于我们。
执手相看,久久无话,没有一点点欲念;在那一刻,便是死去也决不会遗憾。
她说:“你明白就可以了,一个人走进你的心里去,又从你的心里退出来,她不曾带走什么,也不曾留下什么。
”我一直就在那棵花树下接受它飘零的情意,拾起一片片落红,拾起那些欲说还休的日子。
她已经消逝了,像一声和弦。
在初春的薄暮,追忆往昔,她总是一个影子,无法还原为清晰的形容,我只能把她看做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光亮,揣在我的心中。
必得暂时抛开世俗的杂念,才能觉到它的存在。
“溺水时,一定要呼喊我的名字!”简直就像神谕一般,四月的细雨又唤回了那份亲切的感知,她将一绺湿发绕在手指上,那是最后一次见面。
“很久以后,你将在某个雨日记起我,那时,我已经老了,你记起的却依然是我年轻时的样子。
”真的,只有在雨日才偶尔忆起她,一个不肯屈就于生活规范的女孩子,一个逃避感情羁绊的女孩子。
在远方的都市里,她仍然独拥着许多的梦想而不肯沾染世俗的尘污吗?我记忆的深处,就只有一痕淡淡的影子,在微雨中,在花树下,她悄然独立。
14.文章第一段中说“我实在称不上一个思想者,但偶尔感受到一种悒悒的潮水漫过自己的心怀”。
从文中看,作者有哪些“悒悒”的心绪?(3分)15.试概括文中女孩的形象。
(3分)16.文中4—10节写“幻觉”,其实是一个关于人生道路的的隐喻(不只是爱情)。
综观全文,说说“选择花树”与“选择荆棘”分别有什么样的人生寓意。
(4分)17.文章以“我记忆的深处,就只有一痕淡淡的影子,在微雨中,在花树下,她悄然独立”收尾有什么作用?(3分)18.试就本文的标题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
(6分)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