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思考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

产生不 良后果 , 一方 面使那些真正贫 困的学生不能获得及 时的资 助 , 重 的话可 能还影响其学业 ; 严 另一 方面这种弄虚 作假 的风气 干扰了正常的大学管理秩序 , 在学生 中间造成不好 的影 响; 同时 , 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有部分学生在享受 了国家助学贷款后 , 不能 及时按 照贷 款规定 归还利 息和本 金 , 导致很 多高校 被银 行列入 “ 黑名单” 进 而减 少助学贷 款的发放额度甚 至暂停发放 , , 导致高 校大学生资助工作陷入被动。 2 . 信用卡不及 时还款 .3 3 随着社会 的发展 , 信用卡 的使用逐渐广泛 起来 , 很多银行也 专 门推 出了针对在校 大学生 的信用卡 业务 。有些学 生 申请信用 卡最初登记的信息是在校时的信息 , 毕业后信息变更却没有告知 银行 , 刷爆信用 卡后不还款 , 银行 因为联系不上学生 只好打 电话 问学校老师能否联系上学生通知其还款 , 笔者就 曾接 到过不少这
的诚信教 育十分担忧。 22 求职材料弄虚作假 . 大学 生的就业 问题 , 无论是学校 、 家长 , 还是 学生 自身都十分 重视 。有些学 生平 时不注重 自身知识和技能资本 的积累 , 不注重
当代大 学生普遍存在 的诚信缺失 的局面有一个 长期 的形成 过程 , 究其原 因 , 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 31 内 在 原 因 .
所谓诚信 , 内诚 于心 , 信于人”具 体说就是讲 信用 , 即“ 外 , 守
承诺 , 言行 一致 。诚 信是一种 社会 道德原则 和规范 , 在社会发 展 的各个方 面都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1 诚信对大学生 教育 的重要意义 . 2 诚信 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 也是 当代 大学 生能够在 社会 中 立 足的根 本和关键 。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 , 大学 生终 究要 离 开校 园 , 走上工作 岗位 , 融入社会大集体 中。那 么在求职过程 中, 诚信是用 人单 位对求职者的基本素质要求 , 也是 业 重点考量 是 否录用 的重要标准 。 2 大 学 生 群 体 中 的诚 信 现 状 随着 高等教 育 的深入 发展 , 大学 不再 是一个 与社 会隔离 的 “ 象牙塔”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 各种社会 观念和教育观念 的改变 , 大学生 在校期问 的生 活不再是封 闭的 , 而是更多 的和社
大学生存在诚信缺失的若干方面

大学生存在诚信缺失的若干方面1. 引言1.1 大学生存在诚信缺失的若干方面大学生存在诚信缺失的若干方面在当今社会中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一些大学生在学术方面、人际交往方面、课业方面、社会实践方面和网络交流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诚信缺失问题。
在学术方面,一些大学生存在抄袭、剽窃、作弊等行为,严重影响了学术环境的净化和学术道德的建设。
在人际交往方面,一些大学生存在着虚伪、利用他人等不诚信的态度,影响了良好的社会关系的建立。
在课业方面,一些大学生存在着懒惰、不负责任等问题,导致了学习成绩的下降和对老师学习任务的不尊重。
在社会实践方面,一些大学生可能存在着不履行社会公民责任、不关心社会问题等不诚信的现象。
在网络交流方面,一些大学生可能存在着诋毁他人、传播谣言等不良行为,破坏了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
我们必须重视大学生存在的诚信缺失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参与诚信教育,共同构建诚信社会。
2. 正文2.1 学术方面的诚信缺失在大学生存在诚信缺失的若干方面中,学术方面的诚信缺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学术方面的诚信缺失表现在学生们经常存在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作弊等行为。
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学术研究的公正性和学术道德的规范性。
学术方面的诚信缺失是对学术界的不尊重和侵犯。
学术界是一个讲究真知灼见和创新能力的环境,如果学生们存在抄袭行为,将严重削弱学术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学术方面的诚信缺失还会影响学生们的自身成长和发展。
只有通过诚信的学术行为,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和竞争力。
大学生们应该以诚信为本,秉持学术道德准则,杜绝抄袭、剽窃等行为。
学校应加强学术诚信教育,提高学生们对诚信的重视程度。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建立起一个真正尊重知识、尊重学术的校园文化。
2.2 人际交往方面的诚信缺失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诚信缺失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 关键词 】:大学生 诚信教 育 诚 信缺 失
、
当前 大 学 生 诚信 教育 缺 失 的现 状 分,也遭受各种负面现象和各种思潮 的影 部分学生认为诚信与 诚信 的淡化有关 。因 诚 信 足 我 们 中 华 民 族 的 传 统 美 响 。 社 会 不 减 信 的 现 象 如 此 的泛 滥 ,如 经 为 诚 信 是 大 多 数 人 认 为 的 一 种 传 统 的 美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制度和相应的奖 罚措施 ,但足在学牛 的作 乏
弊 手 段 的 是 防 不胜 防 ; 二 违 约 。在 面 临 是
和 对 策
家庭和 学校 对学生的教育 的最主 要的
l 、诚 信普 及 ,提 高大 学生诚 信意 识
着 } 将 毕 业 的 大 学 生 , 希 望 能 找 到 一 理 理 智 教 育 ,在 信 用 经 济 的 时代 对 大 学 信用 和 教 育 体 系 j f j 份 在 思想 上 要 以科 学 的 发 展 为指 导 , 想 工 作 , 但 是 学 生 拿 签 约 如 儿 戏 ,随 意 性 意 识 的教 育 是 少 之 义少 ,教 育 的 形 式 和方 很 人 ,给 单位 的招 聘和 用人 方面 造 成 很 大 法 也 比较 单 一 ,在 德 育 等 方 面 显 得 次 要 甚 全 面 发 展 教 育 是 其 核 心 。使 学 生 要 以诚 信 的 影 响 ,还 有 的伪 造 个 人 的 荣 誉 和 身 份 , 至 无 阻 轻 重 , 不 培 养 全 面 发 展 学 生 的 教 为 本 , 以诚 信 敬 业 ,需 贯 彻 素 质 教 育 和 健
大学生存在诚信缺失的若干方面

大学生存在诚信缺失的若干方面诚信是一个人的品质和修养的体现,是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诚信缺失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本文将就大学生存在诚信缺失的原因、表现和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引发社会对大学生诚信素质的重视和关注。
一、原因分析1. 社会价值观念的扭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一些传统价值观念在大学生群体中逐渐淡化,诚信意识不够强烈。
人们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忽视了诚信的重要性,导致大学生在经济利益面前丧失了诚信意识。
2. 教育制度的不完善在教育过程中,有些学校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学生的品德修养。
学校并没有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引导和规范,学生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造成了诚信缺失的现象。
3. 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社会风气的浮躁也对大学生的诚信观念产生了负面影响。
大学生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产生了功利主义思想,认为只要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是可以接受的,从而出现了诚信缺失的现象。
4. 人文素质的缺失由于一些学校侧重于传授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导致了大学生缺乏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诚信意识,使得诚信缺失成为其一个普遍的问题。
二、表现形式1. 学术诚信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一些学生抄袭、剽窃他人作品的行为。
一些大学生为了达到学术目标或逃避学习压力,选择了不诚实的手段,伤害了自己的诚信,也影响了学术环境的健康发展。
2. 信用缺失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大学生在签订合同时敷衍塞责,不注重合同的诚信执行,导致合同经常无法得到履行,损害了他人的利益。
3. 虚荣心导致的诚信缺失由于社会的竞争压力,一些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择手段地获取一些名利,而忽视了诚信,导致了个人诚信缺失。
4. 人际关系问题一些大学生在与他人交往时,由于自身的诚信意识不强,经常说一套做一套,导致了人际关系的破裂,也使自己在社会中的声誉受损。
关于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假证书 , 以此 来 提 高 求 职成 功 率 。 二 、 前 大 学 生 诚 信 缺 失 的 原 因 当 造 成 当 前大 学 生 诚 信 缺 失 的原 因 , 了对 于 自身 道 德 修 除
养 不 重 视 , 致 言 行 偏 离 的 原 因 外 , 会 、 校 、 庭 的 环 境 导 社 学 家
c e y a o g ole s u nt nd o nt o t r a o o i nc m n c l ge t de s a p i s ut he e s n f
生 开 具 家庭 困难 证 明 又 非 常容 易 , 就 给 恶 意 拖 欠 学 费 的少 这
数 学 生 造 成 可乘 之 机 。
[ ywod 】 ie st td n Tr swo t ie s Ed Ke r sUnv riysu e t u t rhn s 一
1 eat on l i
诚信 是 一个 人立 德 修身 之本 , 公 民道 德 的 基 本要 求 , 是 也 是 中华 民族 的传 统 美 德 。然 而 , 前 大 学 生 缺 失 诚 信 的 现 象 当 相 对 来 说还 是 比较 多 。 因此 , 强 对 大 学 生进 行 诚 信 教 育 , 加 树
业 论 文 , 听 从 指 导教 师 建 议 , 不 去 图 书馆 查 阅 资料 , 复 不 也 靠 制 粘 贴 , 窃 抄 袭 , 的 大 学 生 甚 至 直 接 把 别 人 的 文 章 改 头 剽 有 换 面 变成 自己的 文 章 , 或者 是 找 “ 手 ” 自己 做 毕业 论 文 。 枪 代 3 .恶 意 拖 欠 学 费 : 目前 , 校 中大 学 生 欠 费 问 题 成 了一 高 个 烫 手 的 山芋 。一方 面 , 育 改 革 后 国家 规 定 大学 生 实 行 缴 教 费 上 学 。 另 一 方 面 , 家 又 强 调 不 允 许 一 个 大 学 生 因 为 贫 困 国 交 不 起 学 费 而辍 学 。 学 校 面 对 大 量 的农 村 学 生 和众 多 父 母 为 城 市 下 岗 职工 的学 生 , 容 易 弄 清 谁 是 最 困 难 的 , 之 学 不 st e f n a n a e urme t o Ab ta t n sy i h u d me tlrq i e n f
对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的思考

校内部 管理不到位 ,忽视 自身形象力 和 引导力 的提升 。 在高校 , 大学生诚信缺失 现象也极为严重。具体表现为 : 学业不诚
( ) 国传 统 的诚 信教 育方 法和 载 2我 体创新不足 。 诚信教育主张方法多元化 、
艺术化 , 而传统教育却重 理论 灌输 , 轻实 践锻炼 ; 师长训导 , 自我 教育 ; 重 轻 重群 体讲授 , 咨询辅导 。 轻 () 3 缺乏责 任意识 和反 思能力 是大 学生诚信危机的内在因素 。同时, 社会不 良风气 的负面影响 ,侵蚀 了高校管理者 的诚信信仰。
2 1 _( 0 07 总第 7 璺!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 …………………………………一……一………一……………………一………一
、
黛豢纛
吴 国 风
摘
鬻
要 : 信教 育是 当前 大学 生 思 想政 治教 育 的重 要 内容 。 诚 信 作 为 基 于 对 生 命 的 尊 重 而 实施 的 ・种 罚 善 、 美 的至 诚 境 界 , 诚 向
未 来 、社 会 阴 暗 面 的 全 面 理 解 和 认 识 薄
有关诚信 的行为规范都是非制度化 的, 它
们并不能归属于大学生诚信制度 , 以, 所 制定 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诚信制度是 当 务之急。所谓科学合理 , 一方面指这种诚 信制度要有针对性 、 可操作性。大学生诚 信制度必须具有针对性 ,如针对 大学 生 在学术 、 就业 、 贷款等诚信危机表现最 为
教育行政部 门参与贩卖假文凭 等事 件 ) , 也进一步导致人们对大学生诚信教 育的
面 “ 导”激励为主, 疏 ; 惩罚为辅 。 () 2 诚信退化 , 大学生对诚信 教育认 同感弱。经济生活层面 的失信及 不诚 信 行为也严 重地 影响到 在校生 的诚信 观 。
大学生学术诚信问题的原因与对策探究

大学生学术诚信问题的原因与对策探究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学术诚信问题日益引起关注。
学术诚信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遵循科学精神,恪守学术规范,不依赖抄袭、剽窃等不正当手段获得成绩。
然而,一些大学生存在学术诚信问题,这不仅损害了自身的学术声誉,也影响了整个学术环境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探讨学术诚信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原因分析1. 教育系统问题首先,教育体制下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学术评价压力,这使得大学生对成绩过于追求,而忽视了学术诚信的重要性。
这种竞争导向的教育制度容易使一些学生选择不正当手段来获取高分,从而陷入学术不诚信的行为当中。
2. 学生个人原因其次,一些学生存在观念模糊、价值观混乱的问题。
对于一些大学生来说,获得好成绩远远超过了获得知识的意义。
他们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术道德观念,抄袭、剽窃他人的作品成为他们取得好成绩的一种方式。
3.信息技术发展此外,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也给学生的学术诚信带来了挑战。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大量的信息变得轻松获取,但同时也提供了抄袭和剽窃的机会。
学生可以轻易地找到各种学术论文和报告,进行盲目复制,违背了学术道德和诚信原则。
二、对策建议1. 强化教育引导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加强对学术诚信的教育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学术价值观和道德意识。
教师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和辅导活动,向学生传授学术诚信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从兴趣和责任感出发,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
2. 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学校可以探索建立多元化的分数评价方式,减少对成绩的过分重视。
除了考试和论文,也可以通过课堂参与、小组合作和项目研究等途径来评价学生的学术能力。
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竞争压力,培养他们的学术兴趣和积极性。
3. 深化教学改革学校应该加强教学改革,提倡课程设计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通过设计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降低他们对抄袭的依赖。
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
关于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思考

( ) 一 社会大环境 的影 响
社会 上 不 良现象 的存 在是 造成 大学 生诚 信 缺失 的外
在原 因和主要原 因。 国 目前正处 于社 会转型期 . 我 由于市场 经济运行机制 不完善 , 上法制不健 全 , 加 社会上 不讲信用 的 现象逐 渐增 多 , 如贪 污受贿 、 制假 售假 、 税漏税 、 文凭 、 偷 假 假广告等 。 而大学生涉世 尚浅 , 对这些 新变化 缺乏正确 的价 值判断 , 很容 易产生思想上 的错位 , 不诚信行 为 当做 自己 把
在校 期 间的任 职情 况 , 编造 社会 实 践经 历 。 毕业 生 就业 从
情 况来 看 . 一些大 学 生抱着 “ 骑驴 找 马 ” 的心理 , 到更 好 找
的工作单 位后 马上就违 约 , 这些情 况都令 用人 单位 大伤腑 筋。 约虽是 个别学 生的行 为 , 违 却损 害 了学校 的声 誉 , 损害
( ) 学 生 自身 因 素 的 影 响 四 大
( ) 造虚假文凭 , 生随意毁约 三 捏 学 部分 毕业 生 为 了能在 众多应 聘 者 中引起 用人 单位 的 注意 和重 视 . 出浑身 解数 使 自己的材 料完 美 无缺 , 惜 使 不 弄虚作假 。 如伪造英 语 四六 级证 书 、 算机 等级证 书 , 计 虚构
形 象迫在眉睫 。
一
、
大 学 生 诚 信 缺 失 的表 现
( 考试作弊情况 严重 , 习弄虚作假 一) 学
20 0 7年 .东南大学就作 弊问题 对 5 0 大学生进行 0 0名 调查, 调查结果 不容乐观 : 近 1%的学生承认 在考试 中经 有 0
世隔绝 , 大学生 的模仿性 和可塑性 都很强 , 会上 的不 良风 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思考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看作是“立身之本”、“举政之举”、“进德修业之本”,孔子甚至认为可以“去兵”、“去食,而不可无信。
”然而当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社会生活多样化,就业岗位与就业形式多样化日趋明显,这些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取向,许多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了自己,急功近利,言而无信,各个领域大量充斥着背信弃义的现实案例:经济领域的假冒伪劣;文化市场中的盗版侵权,伪科学,伪技术乘机泛滥;人际交往中的相互不信任;更可怕的是在社会政治领域中,以权谋私,钱权交易,以权代法,贪赃王法,索贿受贿等。
已使人们开始习惯不诚信现象在社会中的普遍存在,造成人际关系的危机,冷漠。
素有精英荟萃之地的大学校园,同样可以看到那一处处虚伪失信的“风景线”,考试舞弊,枪手替考,拖欠学费,欠贷不还,随意违约等严重缺乏诚信的现象大量存在,都是大学生不讲诚信的基本表现,曾几何时,诚信变得如此的陌生。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一定程度上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一名大学生那个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
但纵观现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种种不如人意的表现着实令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前程担忧。
大学校园中,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大学生考试作弊已经是普遍的不争的事实,而且作弊者队伍越来越庞大,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不少地方还出现了以赚钱、营利为目的,有组织、有中介的"职业枪手"队伍;学术抄袭司空见惯,抄袭作业、论文移花接木、假想实验数据等等对于不少大学生是家常便饭;简历注水花样百出,为了在双向选择的就业竞争中找到好的归宿,不少大学生在个人履历表上大做手脚。
于是招聘会上人人都是“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人人都有一叠荣誉证书,人人都有一流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投机取巧追逐名利。
在评奖评优上,在入党、竞选干部、保送研究生等问题上,一些大学生不是靠实力去争取,而是想法设法请客送礼,投机取巧拉关系。
弄虚作假的直接后果是一方面严重挫伤努力学习同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学生水平下降。
水平的下降直接影响到就业。
在北京、上海、广东的人才市场,大多数用人单位不愿意要应届毕业生,认为他们有文凭没水平。
据调查报告显示: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坏账比例高达10%,远远高于普通人1%的比例。
由于坏帐率过高,全国已有许多所高校被银行列入暂停发放助学贷款的"黑名单"。
更有甚者,少数大学生隐瞒家庭真实情况,出具虚假贫困证
明骗取助学贷款。
这些骗贷逃贷的行为,致使后来的贫困大学生上大学之路越发艰难。
此外大学生随意违约的现象严重,任意变更、撕毁就业合同的行为时有发生,不少大学生签约的目的只是为了解决户口问题,有的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一旦目的达到便不辞而别,让招聘单位措手不及,防不胜防。
据报载,目前大学生就业遭遇诚信危机,违约罚金已高达3万元。
随意违约的行为,致使一些学校声誉造成不良影响,一些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从此不到该校招人。
为何天之骄子光环下的大学生们的诚信问题如此严重?这种现象不能草率的归结于大学生本身素质水平低下,值得社会各界去反思。
古语有云:“子不教,父之过”。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的必要的,在中国式的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只重视子女学习成绩的好坏,忽略了思想品德尤其是诚信教育的培养,对他们的一些不诚实行为不进行及时纠正;有些家长缺乏自身的模范行为对子女的引领作用,反而在他们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注入许多消极因素。
此外,国家的教育制度及学校的办学理念也应该对新生代的成长负起责任,中学教育受高考制度的制约,更多地重视对学生的知识灌输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诚信教育无形中受到冷落;高校随着办学规模扩大、办学层次增加、办学水平竞争的加剧,常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学生的专业教育上,在人才培
养体系中没有把诚信教育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同时,因为高校扩招,生源素质有所下降,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跟不上学习进度,为了能考试及格,不免有人试图通过作弊蒙骗过关。
一些教师诚信素养、职业道德、教育方式和方法存在问题,德育教育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高校诚信机制不健全、内部管理不严也给大学生不守诚信提供了可乘之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前社会拜金主义、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潮盛行,也充斥着贪污、腐败、虚伪、欺诈的不良风气,大学生们不少人受到社会中不守诚信行为的影响,认为做老实人“吃亏”,尤其是吃眼前亏,老实是“无能”的表现。
“利字摆中间,诚信撇两边”成了他们的人生哲学。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对道德问题搞“双重标准”:一方面,他们对各种不守诚信的行为深恶痛绝,口诛笔伐;而与此同时,他们自己却在考试作弊、抄袭作业、撒谎骗人。
他们的这些失信行为不但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经常获益,久而久之,大学生对于传统的诚信道德教育丧失了信心,不守诚信,对一些大学生来说“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当然,大学生诚信的缺失其自身的责任亦不可推脱,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淡薄,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自私心态,追求个人名利而极少考虑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
其次,道德判断能力不强,缺乏理性思辨和分析选择能力、反思能力,容易将看到的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
从而放弃诚信信仰,产生失信心理和行为;另外大学生的从众心理比较严重,看到别人弄虚作假讨便宜,自己也心动,跟着别人学,认为自己讲诚信会吃亏。
如何改变这种现象,为中华民族的未来输送新鲜健康的血液需要我们所有的人共同参与,共同努力。
大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的人就是辅导员,因此辅导员必须先受教育,此所谓“正人者先正己”。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在涉及对孩子的诚信教育的时候,都要以身作则对孩子说真话,教孩子做真人,做到真正取信于学生。
如果辅导员本身不讲诚信为达到某种暂时的目的而作假甚至欺骗学生那就必然自我削弱乃至违背了育人的宗旨也就从根本上偏离了教育的目的那么学生就不可能形成诚信的品格诚信教育就会成为空谈。
近几年,信用制度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人们开始广泛地使用信用卡,在招聘时诚信问题也成为了用人单位很看重的一方面,诚信问题以它前所未有的姿态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所以,我们应在学生入校时,就建立一个诚信档案。
弗吉尼亚大学的荣誉体系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范例。
学生入学誓词“我以我的荣誉担保,我没有说谎,欺骗和偷窃”是弗吉尼亚大学最为重要的一个项目。
每个学生在跨入弗大校门的那一个瞬间,就成为了荣誉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每个人,必须在弗大之父杰弗逊的像前宣誓不得背叛荣誉体系,
学生一经发现有违反荣誉体系的行为学校立即予以开除。
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诚信约束机制,高昂的代价可使许多学生放弃不诚信行为自觉养成自警自律的习惯。
现在我们当然不可能做到这样但是可以建立诚信档案,即将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都详细的记录在案毕业时和成绩一起放入档案,以此来督促学生。
并且,在每次助学贷款的发放时严格地按照学生的诚信档案来进行审核,拒绝向诚信不佳的学生发放贷款另外在评优评先时也充分结合诚信档案中的记录。
通过这样一些手段促使学生对诚信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
学生为什么考试时会作弊呢?最主要的是平时没有认真学习考试了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临时抱佛脚也不知从何抱起,只得采用这种方法。
因此辅导员在班上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让每个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都能按部就班地学习,从根本上断绝作弊的源头。
总之,大学生诚信素质的培养要通过内外兼修的方式,外部的环境、制度、教育的确都能对大学生的诚信产生影响,学校应普及诚信教育机制。
但这些都只是从外部产生作用,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我们大学生从内在的修养做起,要以严格的个人修养来约束自己。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的自律,”马克思的这一论断精辟地阐述了自律的深远意义。
诚信教育应该避免急于求成。
学生不是“完人”,教育者所做
的工作,就是让学生具备诚信意识,使他们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自然显现出来。
要重视教师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