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功详细讲解
课件 第1节 功(共25张PPT)

马拉车
F
F
s 拉力对车做了功
现在你知道用什么标准来判断是否做功吗?
F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必要因素
s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注意:二者缺一不可。 F
F
F
s
s F
起重机吊起货物
F
s F
拉力对货物做了功
人用力推打石 头而没推动
分 析 F≠0 s=0
没有做功(劳而无功)
议一议
(1)当你抱着一摞书不动时,你累吗?你对书做功 了吗?为什么? (2)用力推讲台,讲台没有动,人累吗?人对讲台 做功了吗?
伟大的物理学家—焦耳
焦耳是一位主要靠自学成才的科学 家,他对物理学做出重要贡献的过程不 是一帆风顺的。1843年8月,在考尔克 的一次学术报告会中提出热量与机械功 之间存在着恒定的比例关系,并测得热 功当量的值。这一结论遭到当时许多物 理学家的反对。
为了证明这个发现是成功的,焦耳以极大的毅力,采用不同 的方法,长时间地反复进行实验。直到1850年,焦耳的科学结 论终于获得了科学界的公认。从1849到1878年,焦耳反复作了 四百多次实验,结果都相差不远。
第十一章 第1节 功
学习目标
1、功的含义 2、功的必备要素 3、功的计算及单位
想想议议
用力拉在水平桌面上的小车,小车前进,则 小车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F支 F 对小车 做了功
F阻
F
G
哪个力的作用对小车有了“成效”?有了“贡献”呢?
叉车举高货物 Fs
一、力学中的功
1.功: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 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对物体 做了功。
议一议
(3)用脚踢出足球,球在地面上滚动,滚动过程中, 人对球做功了吗?
《功》说课稿

《功》说课稿引言概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说课是教师展示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以《功》为例,对如何进行《功》说课进行详细介绍。
一、教学内容1.1 《功》的内容概述《功》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描写了一个英雄人物在历经磨难后取得成功的故事。
故事情节曲折,富有启发性,适合用来进行教学。
1.2 《功》的主题和意义《功》主要表现了奋斗、坚持和成功的主题,通过主人公的努力和奋斗,展示了成功的道路。
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成功的意义和成功的方式。
1.3 《功》的文学价值《功》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学价值。
通过学习《功》,学生可以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情感和思维。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功》,学生能够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特点和意义,掌握《功》的主题和故事情节。
2.2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功》的主题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功》,激发学生的奋斗精神和成功的渴望,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功》的主题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2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功》的文学价值,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情感上与主人公产生共鸣。
3.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可以采用讲解、讨论、分组合作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设计4.1 导入通过引入《功》的背景和作者,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4.2 主体分析《功》的故事情节和主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展开讨论和思考。
4.3 结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功》的理解和感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通过教学反思,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5.2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节 功 课件3

例题5
一个同学用120N的力,将一个4N的足球踢 到25m远处。对他踢球时做功的情况, 下列说法种中正确的是 A、做功3000J B、做功100J C、没有做功 D、做了功,但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 课堂训练:
1.下列几种情况,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A.人用力推桌子,桌子不动 B.人从一楼上到三楼 C.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D.起重机吊着重物沿水平方向移动 2.用20N的水平踢力将水平地面上重30N的
(d)运动员踢了足球一下,球在 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 有距离S,无力F
(不做功)
(无劳无功)
例题1
• 下列哪种情况有力对物体做了功 A、小车在光滑水平面沿着惯性做匀速直
线运动 B、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在头顶不动 C、小民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行走 D、物体沿斜面滑下
例2、甲同学用10N的水平拉力将 重300N的箱子沿水平地面匀速移 动了10m,乙同学将这只箱子匀 速举高2m,甲同学做功_____J, 乙同学做功____J。
。2021年3月17日星期三2021/3/172021/3/172021/3/17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3月2021/3/172021/3/172021/3/173/17/2021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3/172021/3/17March 17, 2021
• (四)运用功的公式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 Ⅰ、公式中的F与S必须在同一直线上; • Ⅱ、公式中F的单位必须是(N)S的单位
必须是(m),那么功的单位才是(J);
• Ⅲ、F、S必须具有同时性: 即S必须是F一直参与下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
动的距离。
• Ⅳ、 F、S必须具有同一性: F、S是指同一物体受到的力和在力的方向上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11章 第1节 功课件

功=力×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W=FS
F— 力 — 牛顿(N) S—距 离— 米 ( m) W— 功 — 焦耳(J)
功的单位是:“牛·米” 专业名称为:“焦耳”
1J=1N·m
• 焦耳是英国物理学家。1818年12月24日生 于索尔福。他父亲是酿酒厂的厂主。焦耳 从小体弱不能上学,在家跟父亲学酿酒, 并利用空闲时间自学化学、物理。他很喜 欢电学和磁学,对实验特别感兴趣。后来 成为英国曼彻斯特的一位酿酒师和业余科 学家。焦耳可以说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杰 出的科学家。焦耳最早的工作是电学和磁 学方面的研究,后转向对功热转化的实验 研究。1866年由于他在热学、电学和热力 学方面的贡献,被授予英国皇家学会柯普 莱金质奖章。
它们都做功了吗?
物体受到某力的作用,但运动方向始终与该力方向 垂直 F⊥s,劳而无功
怎样才算做功?
1.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F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s
必须需要,缺一不可
通过上面的几个例子你能总结出物体在什么情况下不做功吗?
一、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保持静止状态 s=0,劳而无功
公式
计算公式
功=力X距离 W=FXS
力和在力的方向 上移动的距离的 乘积
单
距离m
位
功
力N
1焦耳=1牛·米 1J=1N·m
焦耳J
练习
用50N的水平拉力拉重为100N的物体,使该物 体在水平方向上前进了20m,拉力和重力各做 了多少功?
100N
F=50N
20m
G=100N
拉力做的功:W=F·S=50·20=1000N·m=1000J 重力做的功:W=FS=100·0=0N·m=OJ
2024《功》说课稿范文

2024《功》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要说的课程是《功》,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诗歌和鲁迅散文,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语文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功》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操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功》的主题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掌握基本的文学欣赏能力。
②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功》这首诗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③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作和表达。
二、说教法学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体验语言的力量。
因此,这节课我采用的教法:讲授法、讨论法;学法是:阅读法、创作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图片、音频等形式来呈现文学作品,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着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课堂开始,我会播放一段相关的视频或音频,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然后我会提出问题:你们对《功》这个词有什么理解?你们知道写诗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诗歌的表达方式和作者的意图。
环节二、文学欣赏我会带领学生共同欣赏《功》,引导他们读出诗歌中的感情和形象。
通过音、形、意的综合感知,让学生体验语言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操。
在欣赏过程中,我会提问,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增强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环节三、讨论探究在学生对《功》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感受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一节功

拉力F对物体做功。
对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的理解见《教材帮》物理RJ八
下第十一章第1节知识点1
例题
(2021·河南中考)为迎接 2022 年北京冬奥会,运动
员积极训练。关于图中项目,下列说法正确的( A )
A. 跳台滑雪运动员在下落
过程中,重力对运动员做功
B. 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
焦耳
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焦耳,人们用他
的名字命名了功的单位。
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
1J=1N·m。
1J的物理意义是1N的力作用在物体上,
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1m。
你知道1焦耳有多大吗?
把1只鸡蛋举高2米,
做的功大约是1焦。
例题
(2021·重庆中考)2020年12月8日,中尼两国共同宣
布珠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 m.体重为500N的小海同
体从左侧圆弧槽A点由静止释放,最高到达右侧圆弧槽
B点处;然后再次滑下,最高到达左侧圆弧槽C点处.其
中A、B 两点距离水平面的高度分别为H、h。(忽略
空气阻力)。物体从A点滑到水平面上时,重力所做的
mgH
功为__________。
4.(2021·山西中考)2021年5月15日,“祝融号”火星车(如图甲所
(2021·河南中考)电动清扫车以其环保高效等优点,
在创建卫生城市中大显身手。图为一电动清扫车正在
工作时的情景。清扫车完成任务后,在平直道路上以
5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经10min到达垃圾处理站,
行驶过程中车所受阻力大小恒为400N,则牵引力做
的功为多少?
清扫车行驶的路程为s=vt=5m/s×10×60s=3000m。
教科版物理必修2 第四章 第1节功 2 正负功的含义及判断(讲义)

教科版物理必修2 第四章第1节功 2 正负功的含义及判断(讲义)高中物理 正负功的含义及判断 考点 考纲要求备注 正负功的含义及判断 1. 掌握正负功的含义;2. 会判断物体是否做功及功的正负;3. 熟练掌握功的计算。
本知识点是高考热点,题型为计算题、选择题,主要考查功的计算、功是能量转换的量度。
重点:1. 熟练掌握功的计算;2. 会判断物体是否做功及功的正负。
难点:掌握正负功的含义及运算规则。
一、正负功的含义1. 正功的意义:力对物体做正功,表明此力的效果是促进物体的运动,是动力做功。
2. 负功的意义:力对物体做负功,表明此力的效果是阻碍了物体的运动,是阻力做功。
注意:由于功是标量,故其运算规则为代数运算。
二、正负功的判断1. 对于直线运动:cos W Fl α=a. 当2πα=时,cos 0α=,W =0。
这表示力F 的方向跟位移的方向垂直时,力F 不做功。
b. 当2πα<时,cos 0α>,W >0。
这表示力F 对物体做正功,此时力为动力。
c. 当2πα>时,cos 0α<,W <0。
这表示力F 对物体做负功,或者说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此时力为阻力。
【重要提示】式中l 一定为物体对地的位移。
到重力和车对人的作用力,则车对人的作用力方向为斜向左上方,D错;那么人对车的作用力方向为斜向右下方,人对车的作用力与车运动位移方向成锐角,即人对车做正功,A对,B、C错。
答案:A例题 2 如图所示,一物体分别沿ao、bo轨道由静止滑下至底端,物体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分别是W1和W2,则()A. W1 > W2B. W1=W2C. W1 < W2D. 无法比较思路分析:物体所受摩擦力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式中s为物体沿ao、bo轨道的水平位移,cos两者相同,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相同。
答案:B【易错警示】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的特点:⑴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段时间内做的总功可能为正、可能为负、也可能为零。
第一节 功

[素养训练]
1.如图所示为某选手在“大力士比赛”中将20多吨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拖行了
20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受到的重力做了正功
B.汽车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做了负功
C.汽车受到的拉力不做功
D.选手做功为4×105 J
解析:汽车所受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而位移的方向为水平方向,重力与位移 方向垂直,故重力不做功,A项错误;汽车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与位移方向夹角 为180°,W=Fflcos 180°=-Ffl,故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做负功,B项正确;汽 车受到的拉力与位移方向夹角为锐角,拉力做正功,故C项错误;选手施加的拉 力大小及方向均未知,无法确定选手做功的多少,D项错误。 答案:B
2.功的正负的判断 判断一个力对物体是否做功,做正功还是负功,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根据力 F 与位移 s 的夹角 α 进行判断。 0≤α<π2时,力对物体做正功;α=π2时,力对物体不做功;π2<α≤π 时,力 对物体做负功。此方法一般用于研究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 (2)根据力 F 与速度 v 的夹角 α 进行判断。 0≤α<π2时,力对物体做正功;α=π2时,力对物体不做功;π2<α≤π 时,力 对物体做负功。此方法一般用于研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情况。
摩擦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W2=fscos 180°=-4.2×2 J=-8.4 J 由于重力、支持力对物体不做功,故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W等于W1和W2的代 数和,即W=W1+W2=7.6 J。 方法二:先求合力,再求总功。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F合=Fcos 37°-f=3.8 N, 所以W=F合s=3.8×2 J=7.6 J。 答案:7.6 J
答案:D
3.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2 kg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方的 力F=10 N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从静止开始向右移动的距离为s=2 m,已知物 体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g取10 m/s2,求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cos 37°=0.8,sin 37°=0.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在你知道用什么标准来判断是否做功吗?
F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必要因素
s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注意:二者缺一不可。 F
F
F
s
s F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 移动的距离。
人用力推打石 头而没推动
分析 F≠0
s=0
有力无距离(劳而无功)
议一议
(1)当你抱着一摞书不动时,你累吗?你对书做功 了吗?为什么?
1.在平地上,用50 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00 N的箱 子,前进了10 m,推箱子的小朋友做了多少功?如 果把这个箱子匀速举高1.5 m,他做了多少功?
5W1= Fs =50 N×10 m=500 J
W2 =Fs=Gh=100 N1.5 m=150 J
答:他推箱子做功500 J,举箱子做功150 J。
(2)用力推讲台,讲台没有动,人累吗?人对讲台 做功了吗?
冰壶在平滑的冰面上滑行
分析 F=0 s ≠0
无力有距离(不劳无功)
用脚踢出足球,球在地面上滚动,滚动过程中,人 对球做功了吗?
提箱子在水平路上走
分析 F≠ 0 s≠ 0
力的方向与运 动方向垂直
有力有距离,但力和距离 垂直(垂直无功)
s 不做功
2.功的单位和物理意义 单位:焦耳
W = Fs
焦耳
牛米
(J) (N) (m)
即:1 J=1 N ·m
物理意义:1 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1 m的距 离时所做的功为1 J。
伟大的物理学家—焦耳
焦耳是一位主要靠自学成才的科学 家,他对物理学做出重要贡献的过程不 是一帆风顺的。1843年8月,在考尔克 的一次学术报告会中提出热量与机械功 之间存在着恒定的比例关系,并测得热 功当量的值。这一结论遭到当时许多物 理学家的反对。
为了证明这个发现是成功的,焦耳以极大的毅力,采用不同 的方法,长时间地反复进行实验。直到1850年,焦耳的科学结 论终于获得了科学界的公认。从1849到1878年,焦耳反复作了 四百多次实验,结果都相差不远。
课堂小结
物理上的“功”指什么? 怎样判断力对物体做功了?
功如何计算? 功的单位是什么?
合作探究
s
不做功
不做功的三种典型情况 有力无距离(劳而无功) 无力有距离(不劳无功) 有力有距离,但力和距离垂直(垂直无功)
功的计算
1.功等于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 式 功=力×距离
W = Fs
F W s
sW F
注意:当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相反时,我 们说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
解:起重机的拉力等于货物的重力,在水平方向移动, 拉力不做功,所以,起重机做的功为:
W=Fs=Gh=mgh =2×104 kg×10 N/kg×3 m=6×105 J
优翼 课件
学练优八年级物理(RJ) 教学课件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1节 功
情境引入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情境引入
用力拉在水平桌面上的小车,小车前进,则小车受到 几个力的作用?
F支
对静止的木
块受力情况 分析?
F阻
F支 F 对小车做
了功
F F阻
F支
F
G
G
G
哪个力的作用对小车有了“成效”?有了“贡献”呢?
2.某足球运动员在水平方向用25 N的力,将10 N的球沿水平地
面踢出,踢出后球在地面上滚了30 m才停下来。在球滚动过
程中,脚对球所做的功为( D )。
A.750 J
B.300 J
C.450 J
D.0J
3.起重机将2×104 kg的货物从地上吊起3 m高后,又在水 平方向上移动5 m,求起重机做了多少功?
叉车举高货物
s F
物理学中的功主要是吸收了“贡献”的意思。如果 某个力对物体的移动做出了贡献,取得了成效,说这个 力对物体作了功。
合作探究
1.力学中的功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 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马拉车
FF
s 拉力对车做了功
起重机吊起货物
s F
拉力对货物做了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