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十 青藏高原旅游区(1)

合集下载

中考地理复习专题十九练习青藏地区(1)

中考地理复习专题十九练习青藏地区(1)

2024届中考专题强化训练——八下地理青藏地区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一.选择题(2023·浙江模拟)冷湖天文观测基地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冷湖镇赛什腾山,平均海拔约4 000米,目前有9个光学天文望远镜项目落户于此,世界首台中红外观测系统在此即将启动观测。

读冷湖镇位置图(图1),完成1~2题。

1.冷湖天文观测基地位于( )A.阿尔金山北部B.柴达木盆地北部C.祁连山脉东部D.昆仑山脉西部2.影响天文望远镜项目选址此地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温低②晴天多③空气稀薄④大气污染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23·珠海模拟)宗堡是我国一种重要的传统建筑类型,目前现存的遗址及遗迹仅60多处。

江孜宗堡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年楚河上游北岸海拔4 020 m的宗山上,相对高度125 m,四周土墙(墙体高4m,厚约1m)环绕,是现存保留最完整的一处宗堡。

图2示意江孜宗堡周边地形,图3是宗堡景观图。

据此完成3~5题。

【地球与地图+民居与环境主题】3.江孜宗堡建设之初最可能是为了( )A.仓储 B.御寒防风 C.圈养牲畜 D.军事防御4.江孜宗堡建筑的典型特征是( )A.规模较小 B.中轴对称 C.依山就势 D.楼宇层叠5.江孜宗堡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太阳辐射强烈 B.昼夜温差小 C.气候温暖湿润 D.土壤较肥沃(2023·广西模拟)位于世界屋脊的西藏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产品,但受自然条件影响,当地特色产品很难销往全国,为此援藏人员通过“直播带货”助推藏货出藏。

“直播带货”正成为西藏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

读西藏地区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图4),完成6~8题。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农业主题】6.青稞是西藏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多种植于河谷地带,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比高原其他地方( )①病虫害更少②水源更丰富③热量更充足④土壤更肥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但是,目前很多物流企业仍不愿意进驻西藏,导致西藏“直播带货”发展还较为缓慢,其最主要原因是( )A.地广人稀 B.高寒缺氧 C.交通不便 D.质量较差8.过去,西藏特色产品外销难的主要原因是( )A.质量较差 B.高寒缺氧 C.知名度低 D.交通不便(2023·河南模拟) 2023年8月23日,青海省政府发布《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2023—2030年)》,对三江源国家公园的保护管理体系、监测监管平台、科技支撑平台、保护措施等内容做了详细规划。

西藏全域旅游项目策划书3篇

西藏全域旅游项目策划书3篇

西藏全域旅游项目策划书3篇篇一《西藏全域旅游项目策划书》一、引言西藏,这片神秘而壮丽的土地,拥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

为了充分发挥西藏的旅游资源优势,推动西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全域旅游项目策划书。

二、项目背景(一)西藏旅游资源丰富西藏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壮丽的高原湖泊如纳木错、羊卓雍错等,以及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景观、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藏族民俗风情等。

这些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二)旅游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观念的转变,对高品质、特色化的旅游产品需求不断增加。

西藏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三)政策支持三、项目目标(一)打造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通过整合西藏的旅游资源,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西藏旅游。

(二)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促进西藏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保护和传承西藏文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注重保护西藏的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传承和弘扬藏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旅游与文化的有机结合。

四、项目内容(一)旅游产品开发1. 自然风光旅游产品开发珠穆朗玛峰攀登、高原湖泊观光、雪山冰川探险、草原生态体验等自然风光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对大自然的探索和欣赏需求。

2. 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藏传佛教文化体验、传统建筑参观、藏族民俗风情表演、手工艺品制作等文化旅游产品,让游客深入了解藏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3. 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建设高端度假酒店、温泉度假村、露营基地等休闲度假旅游设施,提供舒适的度假环境和丰富的休闲活动,满足游客的休闲度假需求。

(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西藏的交通条件,建设连接各地的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提高旅游交通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2. 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建设旅游咨询中心、游客集散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旅游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青藏高原的旅游特色

青藏高原的旅游特色

青藏高原的旅游特色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被誉为“三级火墙”和“三级水塔”。

青藏高原地势复杂,气候严酷,风景独特,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去探索。

青藏高原的旅游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原自然风光:青藏高原的自然景观是绝对令人叹为观止的,有无数的雪山冰川、河流湖泊、峡谷峰林、高原草甸等壮美的景观。

其中著名的有珠穆朗玛峰、冈仁波齐、纳木错、羊卓雍措等。

这些景色在高原上独特壮丽,是徒步、摄影、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天堂。

2. 罕见野生动物: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草原,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这里生存着藏羚羊、藏野驴、藏狐、岩羊等珍稀动物,同时也种植着一些珍稀植物。

对于喜爱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的游客来说,这里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3. 文化遗产:青藏高原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发祥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

这里有许多古寺庙、宗教活动、传统民俗等,吸引着许多信徒和文化爱好者前去朝拜、学习。

著名的有布达拉宫、色拉寺、扎什伦布寺等。

4. 特色民俗活动:青藏高原的民族风情浓郁,有着独特的藏族文化和传统节日。

藏区的年俗、马术表演、唐卡画、蔡国教节等,都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活动,让游客感受到浓厚的异域风情。

5. 特色美食:青藏高原的美食以牦牛肉、青稞等为主要食材,口味浓郁,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

游客在高原上可以品尝到authent地道的藏族美食,感受不一样的美食文化。

青藏高原的旅游特色在于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多样的民俗活动、珍稀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及美味的特色美食。

这里是探索、体验、学习的好去处,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访。

希望大家有机会亲自去感受一下这片神奇的土地,体验不一样的旅行之旅。

第二篇示例:青藏高原是中国地理上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区,它不仅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还是中国最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青藏高原具有许多吸引游客的特色和魅力。

《中国旅游地理》教材目录

《中国旅游地理》教材目录

《中国旅游地理》教材目录
前辅文
第一模块基础知识
项目一解读中国旅游地理
活动一中国旅游地理的主要内容
活动二中国旅游地理的实用价值
活动三中国旅游地理的学习方法
项目二中国的旅游资源
活动一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活动二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第二模块中国八大旅游区
项目三京鲁重地、华夏寻根——华北旅游区
活动一区域概况
活动二旅游资源特征
活动三主要游览地及景区
项目四冰雪林海、关东风情——东北旅游区
活动一区域概况
活动二旅游资源特征
活动三主要游览地及景区
项目五江南风姿、山水园林——华东旅游区
活动一区域概况
活动二旅游资源特征
活动三主要游览地及景区
项目六平湖山川、浪漫荆楚——华中旅游区
活动一区域概况
活动二旅游资源特征
活动三主要游览地及景区
项目七岭南风韵、连天山海——华南旅游区
活动一区域概况
活动二旅游资源特征
活动三主要游览地及景区
项目八奇山异水、民族风情——西南旅游区
活动一区域概况
活动二旅游资源特征
活动三主要游览地及景区
项目九大漠绿洲、丝路西域——西北旅游区
活动一区域概况
活动二旅游资源特征
活动三主要游览地及景区
项目十世界屋脊、雪域藏乡——青藏高原旅游区
活动一区域概况
活动二旅游资源特征
活动三主要游览地及景区。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适用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议课时数:180制订人:审定人:一、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本标准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中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对《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订。

用于指导《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

二、课程的性质与作用《中国旅游地理》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国内主要旅游地的分区知识;能简介国内主要旅游地概况及当地主要旅游资源特色;掌握国内著名旅游资源、旅游线路介绍技能,能够为游客推荐跨地区的旅游线路产品。

三、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的教育目标1.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培养学生的地理形象思维和地理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升文化素养,将学生培养成为满足对接岗位需求的旅游工作人员预备员。

2.课程教育目标通过教、学于一体的项目训练,学生具备以下知识、技能、素质:(1)知识目标①了解旅游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基本关系;②了解旅游地理学的概念和学科性质;③了解旅游的客源与客流的形成;④掌握可持续发展对旅游的重要意义;⑤熟悉全国各旅游资源的分布与特征;⑥掌握旅游资源的分区;⑦掌握各区重要旅游景点与旅游精品线路;⑧掌握各区重要旅游景点的解说和旅游精品线路的安排。

(2)能力目标①能进行基本的景观鉴赏和景点解说;②能进行基本的旅游线路规划;③能进行基本的旅游行程制定。

(3)素质目标①通过课程的分组模拟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②通过专业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奉献精神和职业道德。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五、课程教学设计指导框架六、教学基本条件1.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按照50人的标准班级计算,本课程模块教学1名教师为宜,教师具备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背景,系统掌握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具有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

2.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多媒体教室,能播放展示幻灯片、图片、视频、音乐等。

青卅旅游景点

青卅旅游景点

青卅旅游景点
纳木错湖:位于西藏自治区的柴达木盆地中心,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湖泊之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

湖水碧蓝清澈,环境优美,被誉为“天空之镜”。

泸沽湖:位于四川、云南交界处,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湖泊之一。

湖面辽阔,湖水清澈见底,周围被群山环抱,景色优美,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也是亚洲最大的咸水湖。

湖水湛蓝清澈,周围景色秀丽,被誉为“天堂湖”。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山势险峻,景色壮丽,有大量的古建筑和文化遗址,吸引了众多游客。

稻城亚丁: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是中国西南地区著名的旅游景点。

这里山脉峰峦叠嶂,草地和森林环绕,风光秀丽,特别是亚丁景区,被誉为“世界屋脊上的乐园”。

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是中国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佛教艺术遗址之一。

这里有数千个石窟和壁画,展示了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精髓。

雨崩松赤日神峰:位于西藏林芝市巴宜区,是一座被誉为“雨
崩第一松”的珍贵樟子松。

峰上有一块巨石,叫赤日神石,被
当地人奉为神圣的代表。

这些景点都有独特的自然风景和人文历史,游客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壮丽和人文的魅力。

青藏高原旅游景点

青藏高原旅游景点

青藏高原旅游景点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美的高原之一,拥有众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

下面介绍几个青藏高原的旅游景点:
1. 拉萨布达拉宫: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之一,也是西藏的标志性建筑。

2. 珠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之一,在青藏高原上它屹立在云端,峰顶一年四季被积雪覆盖。

3. 纳木错:纳木错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是一个美丽的高原湖泊,拥有亚洲最大的珍稀水鸟栖息地。

4. 大昭寺:大昭寺是西藏地区最重要的藏传佛教寺庙之一,其美丽壮观的建筑及庄严神圣的佛教氛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5. 扎什伦布寺:扎什伦布寺坐落在拉萨西郊,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主要寺庙之一,也是青藏高原最古老的寺庙之一。

6. 色达五明佛学院:色达五明佛学院是中国著名的藏传佛教学府之一,有“西藏哲学之宝”的美誉。

7.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亚洲最深的峡谷,是青藏高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景色绝美,被誉为“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

《青藏旅游区》课件

《青藏旅游区》课件

探险线路一
穿越喜马拉雅山脉
探险线路二
徒步珠穆朗玛峰大本营
探险线路三
探访可可西里无人区
06
青藏旅游区未来发展与展望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青藏旅游区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 展,确保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具体措施:加强生态保护意识教育,提高游客和当地居民 的环保意识;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政策,限制对自然环 境的破坏行为;推广绿色旅游,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和低碳 交通方式。
湖泊与河流
青藏高原拥有众多湖泊和河流,这些水体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青藏高原的湖泊以其清澈的湖水、独特的形状和周围的美景而闻名。其中,纳木 错、青海湖等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同时,青藏高原也是长江、黄河等大河的发 源地,这些河流不仅孕育了丰富的水生生物,还为周边地区提供了灌溉和饮用水 源。
野生动物与植物
青藏旅游区拥有壮美的自然景观,如青海湖、纳木错、珠穆朗玛峰等,还有丰 富的民俗文化和历史遗迹。
景点
该地区的主要景点包括青海湖、塔尔寺、布达拉宫、大昭寺等,每个景点都有 独特的魅力和特色。
02
青藏旅游区自然景观
高原风光
青藏高原以其壮丽的高原风光而闻名,是许多旅游者向往的 圣地。
青藏高原作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高达4000米,高原面广阔 ,地貌多样,既有连绵起伏的山峦,也有一望无际的草原。 高原上的天空湛蓝,云朵洁白,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
青藏旅游区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际先进理 念和经验,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具体措施:参与国际旅游组织和论坛,与世界各地分享 经验;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合作,共同开发旅 游资源;吸引国际游客,提高青藏旅游区的国际市场份 额;推广青藏文化,提升国际社会对青藏地区的认知和 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藏高原旅游区必将成为世人瞩目的旅游胜地。
小结
课堂练习总结本节主要知识点。
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任务的第1、2、3、4题
出示青藏旅游区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图片,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强青藏旅游区旅游资源特色的感性认识,提出问题:为什么青藏旅游区会具有这样的旅游资源?请同学们思考并分析原因。
一、广阔的高原地貌
本区以高原为主体。平均海拔在4000 m以上,区内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被称为“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素有“世丰富的地热资源,它不仅提供了重要的能源,而且是我国乃至世界其他地方都难得一见的自然奇观,已成为本区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地热类型有沸泉、间歇喷泉、水热爆炸穴、喷气孔等20多种,其中水热爆炸穴、间歇喷泉是我国仅有、世界罕见的自然奇观。位于拉萨西北的羊八井已成为我国第一座湿蒸汽型地热站。
一、神奇的雪域风光
成为国内外学者和游客登山科考、 探险、朝圣、 旅游的理想之地。
二、神秘的宗教文化
在历史的发展中留下了大量壮丽的宫殿、寺庙建筑和珍贵的宗教艺术珍品,甚至当地的许多习俗和民族节日也大多与宗教有关。
三、多彩的藏域风情
浓郁的藏族风情常常引起旅游者的极大兴趣。
四、名贵丰富的物产
青藏高原旅游区内盛产贝母、虫草、麝香、蝎等名贵中药材,其中冬虫夏草和麝香已经出口至亚洲及欧美国家。本区的藏毯、金银器等工艺品驰名国内外。
学科
中国旅游地理
授课教师
执教班级
授课时间
执教课题
项目十世界屋脊、雪域藏乡 —— 青藏旅游区
活动一区域概况
活动二旅游资源特征




知识
1.了解青藏高原旅游区的概况。
2.掌握青藏高原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3.掌握阅读青藏高原旅游区旅游图的技能。
能力
能够根据旅游地理环境分析青藏旅游区旅游资源基本特征
情感
五、发展中的交通运输
青藏高原旅游区长期以来交通相当闭塞,解放后,先后修建了川藏、
青藏、新藏、滇藏等公路,修建了兰青铁路、青藏铁路。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已全线开通,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由全国各地往返拉萨的航班每周达几十
个班次。
活动二旅游资源特征
读青藏高原旅游区旅游资源分布图,根据青藏旅游区地理环境分析本区的旅游资源特征,教师补充总结。
二、独特的高原气候
本区地势高,气候复杂多变,地区差异大,昼夜温差大,气温较低,气温年变化小、日变化大,降水稀少,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空气稀薄,形成了独特的高原气候。每年3月至10月,是旅游的最佳季节。
三、众多的河流湖泊
本区是我国河流、湖泊最多的地区,许多大河都发源于此,主要河流有金沙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水力资源极为丰富。这里的湖泊约占全国湖泊面积1/3以上,同时也是世界上湖面最高、数量最多的高原湖区,这里的湖泊大部分都是咸水湖,青海湖面积4583km2 ,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纳木错是我国第二大咸水,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海拔4718m。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难点:根据旅游地理环境分析旅游资源基本特征。
教学用具
与器材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2.合作探究法
课 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立疑激趣
播放青藏旅游区风光录像,创设情景。
教师导入语:同学们,你们知道青藏高原为什么让那些去过和没去过的人都梦魂牵绕?
新授
项目十世界屋脊、雪域藏乡 —— 青藏旅游区
活动一区域概况
围绕地图,引导学生认识:青藏旅游区的位置,地处我国西部的青藏高原上,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其西部和南部与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等国毗邻。总面积约19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886万,主要民族是藏族,还有汉、门巴、珞巴、回、满、蒙、土、纳西等30多个民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