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的中医治疗方法详解

合集下载

中医治疗痔疮经验方4首

中医治疗痔疮经验方4首

中医治疗痔疮经验方4首1.艽柏皂刺汤【处方组成】秦艽、黄柏各25g,桃仁20g,苍术、泽泻、防风各15g,皂角刺、当归各10g,大黄5g。

加减变化:便血多者加地榆15g,肿痛明显者加赤芍10g,脱出重者加升麻10g,偏热者加金银花20g,偏寒者加附子10g。

【治疗方法】将上药加水3000ml,用文火煎30分钟,去渣取汁于盆中,然后患者先熏后洗,坐浴20分钟左右,每日1~2次,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主治痔疮水肿。

【临床运用】本组50例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17~62岁,病程1~15年。

其中结缔组织外痔16例,静脉曲张性外痔14例,内痔脱出4例,环形混合痔9例,血栓性外痔7例。

结果:治愈(痔核水肿及疼痛症状消失)46例,好转(肛门疼痛、痔核水肿及脱出减轻)3例。

【经验体会】中医学认为,痔疮水肿是由于气血阻滞、经脉阻塞不通所致,因此本病治疗应以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为主。

方中的桃仁、秦艽、皂角刺活血化瘀为主,佐以苍术、黄柏、泽泻、大黄清热燥湿为辅。

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清热燥湿、消肿止痛之功。

2.大黄苦参汤【处方组成】大黄、苦参、朴硝各30g,黄柏、桃仁、红花、白矾、五倍子各15g。

【治疗方法】将上药加水3000ml,文火煎至2000ml左右,倾出药液留渣复煎1次,煎取药液2000ml,将2次药液混合,分早、中、晚各熏洗1次,每天1剂。

使用时需将药液加热倒入盆内乘热先熏,待药液不烫时再坐浴20~30分钟。

妇女妊娠及月经期间忌用。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主治血栓性外痔。

【临床运用】共观察65例,其中男42例,女23例。

年龄18~62岁。

发病至就诊时间1~3天。

发病前便秘22例,大便不成形12例,并发轻度炎症者21例,其余正常。

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治愈。

一般用药1天见疼痛减轻,肿胀开始消退,1周左右血栓消失,无触痛和硬块。

治疗天数最短4天13例,最长9天6例。

【经验体会】血栓外痔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使患者血液粘度增强,微循环改变,痔血管血栓形成所致。

痔疮经络治疗方法

痔疮经络治疗方法

痔疮经络治疗方法
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经络治疗是一种传统中医方法,可以帮助缓解痔疮症状和促进康复。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经络治疗方法:
1. 针灸:针灸是经络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理经络和促进血液循环。

对于痔疮,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关元、大椎等。

2. 拔罐:拔罐是一种利用负压原理吸引罐子在皮肤上产生局部充血的方法。

可以通过拔罐来活血化瘀,促进痔疮的康复。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可以通过按摩和刺激相关的穴位来调理经络和促进血液循环。

可以通过刺激肛门周围的穴位来改善痔疮症状。

4. 艾灸:艾灸是一种利用燃烧艾叶的热量来刺激穴位的方法。

可以通过艾灸来温通经络、活血化瘀,对痔疮具有一定的疗效。

5. 中药熏洗:可以使用中药制剂来进行熏洗,通过药物的渗透和刺激来改善痔疮症状和促进康复。

需要注意的是,经络治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痔疮症状,但对于严重的痔疮还是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饮食调理、药物治疗等进行综合治疗。

此外,
具体的治疗方法应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建议来进行选择和操作。

中医如何通过疏通经络来治疗痔疮

 中医如何通过疏通经络来治疗痔疮

中医如何通过疏通经络来治疗痔疮中医如何通过疏通经络来治疗痔疮痔疮是常见的肛肠疾病,给患者带来不少痛苦。

中医学认为痔疮主要是由于人体经络堵塞和气血循环不畅引起的,因此,通过疏通经络可有效治疗痔疮并减轻相关症状。

本文将探讨中医如何通过疏通经络来治疗痔疮。

一、经络与痔疮的关系经络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之一,通过人体内的经络系统,能够将气血输送到全身各部位,起到调节阴阳平衡的作用。

痔疮是由于肛门周围静脉曲张引起的,中医认为痔疮与气血循环不畅有着密切的关系。

痔疮发生时,常伴有肛门周围的经络阻塞,导致局部气血不畅,从而引起痛痒肿胀等症状。

二、通过穴位疏通经络中医治疗痔疮常使用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疏通经络,增加局部的气血循环,从而达到治疗痔疮的效果。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穴位:1. 神阙穴:位于脐中央凹陷处,通过按摩神阙穴可促进气血循环,舒缓局部疼痛。

2. 气海穴:位于脐下三寸、大骨之间,按压气海穴可刺激肠道蠕动,帮助排便,缓解便秘引起的痔疮。

3. 承山穴:位于腕部背侧,阳侧尺桡骨之间凹陷处,按压承山穴可增加下肢血液循环,减少肛门周围静脉曲张。

三、通过草药疏通经络中草药治疗痔疮也可以通过疏通经络来发挥作用。

中医认为,多种中草药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消肿的功效,能够改善痔疮患者的气血循环,减轻相关症状。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中草药:1. 三棱、薏苡仁、地龙: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减少静脉曲张,缓解痔疮出血症状。

2. 金银花、蒲公英、黄连: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消除痔疮的炎症反应,减轻疼痛和肿胀。

3. 苍术、白芍、陈皮:具有健脾理气的作用,能够调理肠胃,改善便秘引起的痔疮。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中医治疗痔疮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寻找合适的中医医生:寻找有经验的中医医生进行治疗,确保治疗方案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3. 忌烟忌酒:烟酒刺激肠胃,加重痔疮症状,应忌烟忌酒。

痔疮中药方剂大全

痔疮中药方剂大全

痔疮中药方剂大全痔疮,又称痔疮,是指直肠或肛门部位的静脉 plexus 丛曲张扩,或出现静脉曲张、充血、水肿、出血等病理现象。

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

中医药认为痔疮是由于脾虚气滞、肝郁气滞、肝肾不足等原因引起的,因此中药方剂在治疗痔疮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一、血府逐瘀汤。

【原料】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当归、炙甘草。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适应症】治疗血瘀痔疮。

【用法用量】上药共研细末,每次取药6g,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二、诃子银翘散。

【原料】诃子、银翘、黄芩、连翘、黄连、炙甘草。

【功效】清热解毒、泻火通便。

【适应症】治疗湿热痔疮。

【用法用量】上药共研细末,每次取药6g,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慎用。

三、猪苓汤。

【原料】茯苓、白术、猪苓、炙甘草。

【功效】渗湿利水、健脾和胃。

【适应症】治疗湿热痔疮。

【用法用量】上药共研细末,每次取药6g,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慎用。

四、消痔丸。

【原料】黄柏、蒲黄、黄连、川楝子、丹皮、白芍、炙甘草。

【功效】清热解毒、收敛止血。

【适应症】治疗痔疮出血。

【用法用量】上药共研细末,每次取药6g,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五、止血散。

【原料】地榆、黄连、蒲黄、黄柏、炙甘草。

【功效】收敛止血、清热解毒。

【适应症】治疗痔疮出血。

【用法用量】上药共研细末,每次取药6g,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以上就是关于痔疮中药方剂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使用中药治疗痔疮时,一定要遵医嘱,按照药方用药,不可擅自增减药量。

同时,平时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多饮水,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痔疮的康复。

祝您早日康复!。

根治痔疮的中药药方

根治痔疮的中药药方

根治痔疮的中药药方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中医药是治疗痔疮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具有疗效确切、无副作用等优点。

本文将介绍几种根治痔疮的中药药方,并详细讨论其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汤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中药方剂,可用于根治痔疮。

具体的用药方法如下:材料:- 龙胆草15克- 黄芩10克- 黄连10克- 木香10克- 双黄连10克- 黄柏10克- 生地黄15克- 白芍10克- 牡丹皮10克- 牛蒡子10克煎煮方法:将上述材料洗净后放入煮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先用高火煮沸,然后改为小火煎煮30分钟,使药物充分溶解。

用药方法:每日分为两次服用,每次服用药水80毫升。

患者在饭前半小时空腹服用,持续一个疗程为期20天。

注意事项:- 忌食辛辣、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 忌饮茶、咖啡和酒精类饮料。

- 运动锻炼可帮助排便,促进肛门血液循环。

- 忌长时间久坐、久站,尤其是对于办公室工作者。

二、牛蒡子汤牛蒡子汤是一种经典的中医药方,可用于根治痔疮。

以下是具体的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材料:- 牛蒡子30克- 干姜15克- 当归15克- 川芎10克- 红花5克煎煮方法:将上述材料加入适量的水中,先用大火煮沸,然后转小火煎煮40分钟,使药物充分溶解。

用药方法:每日分为两次服用,每次服用200毫升的药水。

患者在饭后服用,持续一个疗程为期30天。

注意事项:- 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 大便时应用力适中,不可使劲过度。

- 忌坐卧时间过长,保持适度运动。

三、鲜苦丁茶鲜苦丁茶是一种简单易制作的中药方,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可用于根治痔疮。

以下是具体的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材料:- 鲜苦丁10克- 生姜5克- 红糖适量制作方法:将鲜苦丁洗净切碎,生姜切片。

将鲜苦丁和生姜放入茶杯中,加入适量沸水,盖上茶杯盖,焖5分钟。

最后加入适量红糖搅拌均匀。

用药方法:患者每晚睡前饮用一杯鲜苦丁茶,持续2个月。

中医治疗痔疮秘方4首 如何治疗痔疮

中医治疗痔疮秘方4首 如何治疗痔疮

中医治疗痔疮秘方4首1.五明硝洗剂【处方组成】五倍子、生明矾、芒硝各50g,黄柏、地肤子、蒲公英、二花、川乌、荆芥各20g。

【治疗方法】上药除芒硝外加水1000ml,煮煎20分钟,滤出药液后,再入芒硝,再煎煮5分钟。

放入容器内,以药液冷后为止。

每晚熏洗1次,必要时排大便后熏洗肛门一次。

半月为1疗程,一般1疗程即愈。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收敛止血。

主治炎性外痔、肛裂。

【临床运用】共观察50例,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70岁;炎性外痔42例,肛裂5例,二者合并症3例。

结果:显效(用药三天后,水肿减轻,疼痛减弱,裂口出血减少;一星期后大部症状消失,半月而治愈)40例。

有效(部分病人排便后,出血点滴,大部分外痔肿胀疼痛消失)10例。

【经验体会】痔疮之病,多因脏腑热毒过盛而致。

方中五倍子、明矾、芒硝收敛固涩、消肿止痛,加用二花、蒲公英、黄柏、地肤子以清热解毒,以荆芥、川乌祛风、祛湿、止痛。

上药合用有清热、解毒、消肿、收敛止血作用。

此法之运用不必手术,可减少病人痛苦,易被患者接受。

2.白药油糊方【处方组成】万花油5ml,云南白药5g。

将上药临时配制搅拌成油糊状,作1次换药量使用。

【治疗方法】患者取侧卧位,每次上药前在肛门患处用1%。

新洁尔灭液清洗,然后用本油糊涂在患处,外用消毒纱布覆盖,再用胶布固定。

嘱患者多卧床,少活动行走,忌食鱼腥、酒及辛辣食物。

7天为1疗程。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主治急性痔水肿。

【临床运用】共治疗86例,男47例,女39例;年龄16~73岁;均为初起急发,大多1~6天。

其中血栓性外痔19例,炎性外痔26例,炎性混合痔21例,嵌顿痔20例。

结果:大多肛门疼痛即时明显减轻。

1~3天水肿消失33例,4~7天水肿消失者40例,无效者13例。

【经验体会】云南白药能降低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有利于增加血流量,促使血肿吸收;万花油主要成分是红花、三七、马钱子、三棱、莪术等,具有消肿散瘀止痛消炎等功效。

中药治痔疮的最佳治疗方法

中药治痔疮的最佳治疗方法

中药治痔疮的最佳治疗方法痔疮,又称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给患者带来了不少痛苦和困扰。

传统中医认为,痔疮是由于气血不畅、湿热蕴结、脾胃虚弱等原因引起的。

因此,中药治疗痔疮一直备受关注,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那么,中药究竟如何治疗痔疮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中药治疗痔疮的最佳方法。

首先,中药治疗痔疮的关键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健脾利湿。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柏、黄连、地榆、白花蛇舌草等。

这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痔疮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

此外,还可以配合一些健脾利湿的中药,如白术、茯苓、炒山药等,以调理脾胃,改善体质,减少痔疮的发作。

其次,中药治疗痔疮还可以通过外用药物来加速愈合。

常用的外用中药包括黄连素膏、三黄片、生地黄软膏等。

这些药物可以直接涂抹在患处,具有收敛止血、消肿止痛的作用,能够有效减轻痔疮的症状,促进痔疮溃疡面的愈合。

此外,中药治疗痔疮还可以通过中药熏洗来缓解症状。

常用的中药熏洗包括艾叶、蒲公英、苦参等。

将这些中药煎煮后,用温水浸泡患处,能够起到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于缓解痔疮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

最后,中药治疗痔疮还需要结合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善。

在饮食方面,应该多食用一些有助于健脾利湿、通便利水的食物,如山药、红薯、绿叶蔬菜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蒜等。

此外,还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久坐不动、大便久留等不良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有助于减轻痔疮的症状。

综上所述,中药治疗痔疮的最佳方法是综合内外治疗,结合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善。

中药能够通过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健脾利湿的作用,有效缓解痔疮的症状,促进痔疮的愈合。

因此,对于患有痔疮的患者来说,中药治疗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

当然,在使用中药治疗痔疮时,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药品说明书正确使用,避免不当使用导致不良反应。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们,祝愿大家早日康复!。

痔病中医诊疗方案

痔病中医诊疗方案

痔病中医诊疗方案一、辨证施治1.阴虚火旺型:主要症状为便血,色暗,质稀,常伴有热感、干燥、小便黄赤等。

治疗原则为滋阴清热、润燥止血。

常用方剂为黄连解毒汤配合白果桑螵蛸丸。

2.气滞血瘀型:主要症状为絮状便血,色黑紫,质干结,常伴有肛门坠胀、疼痛等。

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通肠止血。

常用方剂为桃红四物汤配合玄米煮芋艾丸。

3.脾胃虚弱型:主要症状为便血色鲜红,质不稀不结,常伴有恶心、嗳气、纳差等。

治疗原则为健脾益气、消食止血。

常用方剂为香砂六君丸配合舒缓口服液。

二、饮食调理1.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生蒜、生姜等,以免刺激直肠黏膜,引发或加重症状。

2.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摄入足够的水果、蔬菜、全谷类食物等,帮助增加粪便质地,减少便秘和便血发生的机会。

3.注意饮食调理:遵循清淡、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饮食原则,不暴饮暴食,调整膳食结构,按照“五谷为基础,畜禽鱼肉为辅,蔬菜水果为主”的比例摄取食物。

三、中药药物治疗1.杭白菊冲洗剂: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消肿的作用,可以用于肛门湿痒、出血等症状。

2.逍遥丸:具有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的作用,可以用于内痔肛门坠胀、疼痛等症状。

3.血府逐瘀汤: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用于内痔便血症状,尤其适用于气血淤滞、脾胃虚弱型。

四、中医外治法1.艾草灸法:选用艾叶,将其燃烧,然后放置在患处进行熏灸,可以活血祛湿,缓解痔疮症状。

2.熏洗法:将适量的药材如生薏芽、白物、黄连等煮熟,然后取煮汁熏洗患处,有助于消肿止痛,减轻病情。

3.中药痔疮坐浴:选用适量的药材如黄连、苍术、五倍子等,煮熟后加入坐盆中,患者坐于药水中进行浴疗,可以舒缓局部症状,促进伤口愈合。

以上仅是一种试行的中医诊疗方案,具体治疗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在接受中医治疗期间,还需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坐、用力排便等不利因素,有助于加速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痔疮的中医治疗方法
厚氏的验方操作
第一个环节:买一块盖楼房用的红色粘土砖,目前的市场价可能也就一毛多钱,这是这个治疗方案唯一的花费!然后放在火上(煤气灶、木柴火均可)上约烧5-8分钟不等,温度能够达到用手取下即可,然后用一毛巾或方布包好,每天晚上看电视的时候,垫在屁股下面,不要把屁股烫伤为止;
第二个环节:默念这组数字:00100·800(零零壹零零——八零零);要注意的事项有:默念(嘴要动),中间顿点表示默念时稍停顿;随时随地均可默念,尤其屁股坐热砖时!要集中精神,睡觉前效果最好。

验证特征:坚持十五天痔疮会逐渐消失无踪。

此法还可对男性前列腺炎以及妇科炎症具有明显的奇效。

痔疮的特效穴,按摩孔最穴(位于人体的前臂部位,前臂内侧,在太渊穴与尺泽穴连线的上4/9处。

)和承山穴,在大肠经和后背督脉,膀胱经刮痧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止血。

以足太阳经及督脉穴为主
主穴次髎长强承山二白提托(脐下四寸旁开三寸)
龈交穴点刺,放出血,一般一次可愈(穴位于唇内上齿龈与唇系带连接处)
【治疗方法】
1.基本治疗
治则:气滞血瘀、湿热瘀滞者行气活血、清热利湿,只针不灸,泻法;脾虚气陷者健脾益气、升阳举陷,针灸并用,补法。

处方:以督脉和足太阳经腧穴为主。

长强会阳百会承山二白
方义:长强属督脉,会阳属足太阳经,为近部取穴,可疏导肛门瘀滞之气血;百会属督脉,位于巅顶,功擅升举下陷之气,亦是下病上取之意;足太阳经别自尻下别人肛门,取足太阳之承山穴清泻肛肠湿热、消肿止痛、凉血止血;二白为经外奇穴,是古今治疗痔疮的经验效穴(《玉龙歌》中曰:“痔痛之疾亦可憎,表里急重最难禁,或痛或痒或下血,二白穴在掌后寻”)。

加减:气滞血瘀加白环俞、膈俞疏通肠络、化瘀比痛;湿热瘀滞加三阴交、阴陵泉清热利湿;脾虚气陷加气海、脾俞、足三里补中益气、升阳固脱;肛门肿痛加秩边、飞扬行气止痛;便秘加大肠俞、上巨虚通调腑气;便后出血加孔最、膈俞清热止血。

操作:长强沿尾骶骨内壁进针1~1.5寸,会阳常规会针刺,均要求针感扩散至肛门周围;承山穴向上斜刺,使针感向上传导;百会可用艾条温和灸1O~15分钟。

2.其他疗法
⑴三棱针:取龈交穴点刺出血。

⑵挑治:在胸7至腰骶椎旁开1~1.5寸范围内寻找痔点(红色丘疹,l个或数个不等),用粗针逐一挑破,并挤出血或粘液。

每周l 次。

⑶耳针:取直肠、肛门、神门、皮质下、脾、三焦。

每次选3~5穴,毫针中度刺激。

⑷埋线:取一侧关元俞、大肠俞、承山。

埋人羊肠线:20~30天1次。

【文献摘录】
1.《针灸资生经》:痔若未深,尾间骨下近谷道(肛门)灸,一穴七壮,大称其验。

2.《针灸大成》:脱肛久痔,二白、百会、精宫、长强……五痔,承山、委中、飞扬、阳辅、复溜、侠溪、气海、会阳、长强。

3.《类经图翼》:痔漏,命门、肾俞、长强(五痔便血最效,随年壮灸之)、三阴交(痔血)、承山(久痔)。

【按语】
1.针灸对本病疗效较好,可减轻痔疮疼痛和出血等症状。

2.养成定时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可减少痔疮的发生。

3.平时多饮开水,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痔疮常用偏方秘方]
[方一]
蒲公黄、黄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

水煎外用,每日1剂,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后过滤去渣,将药液倒入普通盆内,患者趁热先熏后洗,每次15--30分钟。

本方为邹桃生方,功能清热解毒除湿消肿,凉血散瘀,适用于痔疮。

[方二]
硫黄、雄黄各10克,樟脑3克,麻油适量。

前药研成细末,用麻油调匀,擦患处。

本产适用于湿热而致痔疮。

[方三]
乌梅、五倍子各10克,苦参15克,射干、炮山甲各10克,煅牡蛎30克,火麻仁10克。

水煎服,日1剂,日服2次。

本方为凌朝光方,功能清热解毒,润肠通便,适用于痔疮。

[方四]
浮萍适量。

水煎,趁热擦洗患处。

本方适用于痔疮抓破出血不流水者。

[方五]
槐花、地榆各10克,仙鹤草、旱莲草、侧柏叶各15克,枳壳10克,黄芩5克,胡麻仁15克,勒莱苋30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药煎液熏洗肛门。

本方为黄洪坤方,功能清肠利湿,止血,适用于痔疮。

[方六]
柞树叶30克。

捣烂敷患处。

本方源于《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适用于痔疮。

[方七]
刘寄奴、五倍子备等分。

研为细末,空心酒下,仍用其末敷,遂愈。

本方源于《类编朱氏集验方》,治痔疮。

[方八]
生豆腐渣,锅内炒干为末,每服9克,白砂糖汤下,日3次。

中成药疗法
1:云南白药
用法:内服每次0.2克,日4次,外用,临卧前将白药2克,凡士林8克调和,注入痔核处。

疗效:连续用药10天,治一期内痔显效。

2:处方:硫磺94克,红枣12枚。

用法:将硫磺放入沙锅中,加热熔化,放入红枣。

待硫磺化尽,红枣成炭时,取下研为细末,分作12份,每晨前服1份,开水冲下,1~2年患者服1剂,3~5年患者服2剂,6年以上患者服3~4剂。

常见症状之经络按摩与食疗
视疲劳——眼周穴位是重点
头痛——头部穴位是关键
失眠——手脚穴位齐上阵
便秘——支沟和大肠俞轻松缓便秘
月经不调——三阴交、血海专助女人
食欲不振——脾俞、肝俞直接按
免疫力下降——万能免疫寻百会
头晕——筑宾穴和翳风穴来帮您
脱发——直取阿是穴
感冒——别忘了鱼际穴
肥胖——腰部穴位轻松点
腹泻——水分、天枢助安心
健忘——膏肓、神聪显神通
牙疼——脸部穴位来止痛
体瘦虚弱——长强、气海助强身肩颈疼痛——曲垣、丘墟是专家慢性腰肌劳损——委中穴一按就跑疲乏——印堂就是来解乏的
痔疮——二白、腰俞止血止痛
鼻子过敏——迎香、鼻通顺手摸抑郁症——要靠天柱来对抗
手脚冰凉——阳池来生热
慢性咽喉炎——尺泽顺咽喉
乳房疼痛——乳根穴解肿痛
性欲减退——仙骨提情欲
早衰——命六、神阙来保健
心悸气短——神门、膻中解心病耳鸣——击天鼓自治耳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