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 病人危重程度评分系统
ICU常用评分系统

监测病情变化
• 在颅脑外伤、开颅术后或脑血管意外,在诊治监测中,第一个24h每6h评定一 次,以后每日评定1次,1周后隔日评定1次,半月后每周评定1次。
预测预后
如计分<8分者预后不良; 伤后6h睁眼反应小于2分者,有40%~50%病人死亡或成为植物状态; 伤后72h运动反应仅1~2分者,死亡或成为植物状态可能性大。
疼痛与镇静的评估
疼痛评估
语言评分法(Verbal rating scale, VRS)
视觉模拟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 NRS) (B级推荐)
面部表情评分法( Faces Pain Scale , FPS )
B项:年龄评分。 C项:慢性健康评分。
APACHE Ⅱ
生理指标
+4
1、体温(肛温)(C) ≥41
2、平均动脉压(mmHg) ≥160
3、心率(次/分)
≥180
4、自主呼吸(次/分) ≥50
5、氧合
a:A-aDO2 (FiO2 >0.5) ≥500
b:PaO2 (mmHg)FiO2 >0.5)
70-109 70-109 12-24
10-11
350-499
7.6-7.69 41-51.9 160-179
200-349 155-159
< 200
7.5-7.59
> 70 7.33-7.49
32-40.9 150-154
22-31.9 130-149
61-70
6-6.9
5.5-5.9
3.5-5.4
a、非手术或急诊手术者:5分
ICU评分系统

ICU评分系统ICU评分系统的历史本文首先介绍了过去几十年中,重症监护室(ICU)评分系统的发展历程。
这些系统是为了评估重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预测治疗结果。
最早的系统如APACHE、MPM 和SAPS,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医疗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和完善。
重症监护室(ICU)评分系统的发展历程可以按照时间线分段陈述如下:1. 1950年代-初期发展:1952年,丹麦医生卡尔·莫尔(Carl Moeller)提出了最早的重症监护室评分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评估术后患者的病情。
2. 1960年代-早期工作:1963年,美国医生Don W. Knaus等人开发了APACHE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评分系统,用于评估ICU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同时期,澳大利亚医生Peter A. Jones等人开发了APACHE II评分系统,进一步改进了疾病评估方法。
3. 1970年代-进一步改进:1974年,APACHE III评分系统被引入,引入了更多生理参数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
1970年代末,SAPS(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评分系统也开始得到广泛应用,它简化了评估流程。
4. 1980年代-进一步改进与比较:1980年,MPM(Mortality Probability Models)评分系统开始用于评估ICU患者的预后。
1985年,APACHE II评分系统进一步改进,成为广泛使用的标准评分系统之一。
5. 1990年代-新系统与国际标准:1991年,SOFA(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评分系统被提出,用于评估多器官功能障碍。
1996年,APACHE III评分系统再次更新,成为APACHE III-J版本。
1999年,国际上开始广泛使用SAPS II评分系统,以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ICU病人危重程度评分系统

ICU评分系统一、APACHE Ⅱ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系统二、GCS评分(Glasgow昏迷评分)三、谵妄评估量表(CAM-ICU)四、Murray肺损伤评分五、SOFA评分六、急性胰腺炎RANSON评分七、急性肾损伤KDIGO分级一、APACHE II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II评分)A. 急性生理学评分(APS):如下表所示B.年龄评分:年龄≤4445-5455-6465-74≥75评分02356C.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如果患者有严重的器官系统功能不全病史或免疫抑制,应如下评分:①非手术或急诊手术后患者—5分;②择期术后患者—2分。
定义:器官功能不全和免疫功能抑制状态必须在此次入院前即有明显表现,并符合下列标准:●肝脏:活检证实肝硬变,明确的门脉高压,既往由门脉高压造成的上消化道出血;或既往发生过肝脏功能衰竭/肝性脑病/昏迷。
●心血管系统: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第四级。
●呼吸系统:慢性限制性、阻塞性或血管性疾病导致的严重活动受限,如不能上楼或从事家务劳动;或明确的慢性缺氧、高碳酸血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肺动脉高压(>40mmHg),或呼吸机依赖。
●肾脏:接受长期透析治疗。
●免疫功能抑制:患者接受的治疗能抑制对感染的耐受性,如免疫抑制治疗、化疗、放疗、长期或最近大剂量类固醇治疗,或患有足以抑制对感染耐受性的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AIDS。
APACHE II评分总分=A+B+C意义:APACHE II评分越高,病情越严重,预测住院死亡率越高。
二、GCS评分(Glasgow 昏迷评分)GCS评分= ①+②+③气管插管/切开患者GCS评分=①+③+ETT意义:GCS评分越低,昏迷程度越重,致残率和死亡率越高。
三、谵妄评估量表(CAM-ICU)ICU意识紊乱评估法(CAM-ICU)是一种有效和可靠地的谵妄监测工具。
第一步,评估镇静状态(Richmond 躁动镇静量表,RASS)如RASS得分-3~+4,进行下一步评估谵妄评估:注:特征1+2+3或1+2+4为阳性,即说明患者存在谵妄。
ICU常用评分系统

ICU的评分系统重症患者病情危重,时间紧迫,需要医生早期发现、早期识别,尽快采取干预措施,以免延误病情。
ICU的评分系统可以给临床提供量化、公平的指标,用以评价疾病严重程度。
ICU常用的评分系统有:非特异性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如APACHE II,TISS;多脏器功能障碍病情评分,如MODS,SOFA,LODS;特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如RANSON,RAMSAY等。
一、APACHE(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此评分是由Knaus于1981年建立第一代,1985年提出APACHE II,至2005年推出第四代。
APACHE II因为简便可靠,设计合理,预测准确,免费,目前使用最为普遍。
作为重症患者病情分类和预后的预测系统,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病死率越高。
APACHE II由A项、B项及C项三部分组成。
A项:急性生理学评分,共12项。
B项:即年龄评分,从44岁以下到75岁以上共分为5个阶段,分别评为0-6分。
C项:即慢性健康评分。
APACHE可动态评价医疗措施的效果,评估病情,预测预后。
二、TISS治疗干预评价系统(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scoring system)是由Cullen 1974年建立,目的是对重症患者进行分类,确定医疗护理的劳动强度,以便安排工作量。
每日同一时间由一名观察者收集资料,确认是否为前24小时内完成的治疗措施,总分应与病情一致,如与APACHE等没有一致,应检讨是否治疗措施适当,不得重复记分,对同一目的进行的多项干预,记录最高分。
三、MODS评分(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core)多脏器功能障碍评分Marshall于1995年提出,Richard 2001年改良。
其参数少,评分简单,对病死率和预后预测准确。
但其只反映6个常见器官功能的一个指标,不能全面反映其功能状态,对其它影响预后的因素没有考虑。
ICU病人监测及评分系统

优化医疗资源
合理分配资源
通过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评估和评 分,医院可以更合理地分配医疗 资源,确保重症病人得到优先救
治。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通过监测病人的生理参数,可以及 时发现病人的异常情况,减少不必 要的检查和干预,降低医疗成本。
减少医疗纠纷
准确的监测数据和评分可以为医疗 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减少因信息不 对称导致的医疗纠纷。
06
icu病人监测及评分系统的未来发展
技术创新
1 2 3
智能化监测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病人生命体 征的实时监测和异常预警,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 及时性。
传感器技术
研发新型生物传感器,实现无创、无痛、连续的 生理参数监测,减轻病人痛苦和医护人员工作负 担。
数据分析技术
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对病人的监测数据进 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02
icu病人监测的重要性
实时监测
实时监测病人的生理参数,如心 率、血压、呼吸频率等,能够及 时发现异常情况,为医生提供准
确的诊断依据。
实时监测病人的病情变化,有助 于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
治疗效果。
实时监测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并 发症,如肺部感染、心脏疾病等,
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预防并发症
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实时监测病人的生理参数和病情变化,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 效果。
监测病人的治疗效果和康复情况,有助于医生及时发现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采取 有效的干预措施。
监测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有助于医生全面了解病人的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 为制定更好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03
icu病人监测系统介绍
ICU患者的病情评估与风险评估工具

ICU患者的病情评估与风险评估工具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重症监护病房(ICU)已成为救治危重病患者的重要环节。
在ICU中,对患者的病情评估和风险评估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一步。
本文将介绍ICU患者的病情评估与风险评估工具,并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I. 患者病情评估工具病情评估是指通过对患者病情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和治疗效果,并为医生制定治疗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以下是常用的ICU患者病情评估工具:1. APACHE II评分系统(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APACHE II评分系统是一种常用的ICU患者病情评估工具,包括生理参数、年龄、已有疾病等因素,用于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测病死率。
2. SOFA评分系统(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 评分系统是评估ICU患者器官功能衰竭的重要工具,通过评估患者呼吸、循环、神经系统等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状态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3. GCS评分系统(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系统是用于评估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的工具,常用于ICU患者的意识状态评估。
根据患者的眼、语音和运动反应,给予相应的评分,用于判断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
II. 患者风险评估工具风险评估是指通过评估患者可能面临的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概率,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以下是常用的ICU患者风险评估工具:1. APACHE IV评分系统(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V):APACHE IV评分系统是一种更新的ICU患者风险评估工具,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理参数、年龄、患有的疾病以及治疗手段等因素,用于预测患者的病死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
2. MPM评分系统(Mortality Prediction Model):MPM评分系统是一种用于ICU患者风险评估的模型,通过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理参数、年龄、慢性病程度等因素,评估患者病死率的概率。
ICU病人危重程度评分系统

ICU评分系统一、APACHE n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n)系统二、GCS评分(Glasgow昏迷评分)三、谵妄评估量表(CAM-ICU)四、Murray 肺损伤评分五、SOFA评分六、急性胰腺炎RANSON评分七、急性肾损伤KDIGO分级、APACHE II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II评分)A. 急性生理学评分(APS): 如下表所示B. 年龄评分:年龄W 44 45-54 55-64 65-74 > 75评分0 2 3 5 6C. 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如果患者有严重的器官系统功能不全病史或免疫抑制,应如下评分:①非手术或急诊手术后患者—5 分;②择期术后患者—2 分。
定义:器官功能不全和免疫功能抑制状态必须在此次入院前即有明显表现,并符合下列标准:• 肝脏:活检证实肝硬变,明确的门脉高压,既往由门脉高压造成的上消化道出血;或既往发生过肝脏功能衰竭/ 肝性脑病/ 昏迷。
• 心血管系统: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第四级。
•呼吸系统:慢性限制性、阻塞性或血管性疾病导致的严重活动受限,如不能上楼或从事家务劳动;或明确的慢性缺氧、高碳酸血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肺动脉高压(> 40mmH),或呼吸机依赖。
•肾脏:接受长期透析治疗。
• 免疫功能抑制:患者接受的治疗能抑制对感染的耐受性,如免疫抑制治疗、化疗、放疗、长期或最近大剂量类固醇治疗,或患有足以抑制对感染耐受性的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AIDS。
APACHE II 评分总分=A+B+C意义:APACHE II 评分越高,病情越严重,预测住院死亡率越高。
、GCS评分(Glasgow昏迷评分)GCS评分=①+②+③气管插管/切开患者GCS评分二①+③+ETT意义:GCS评分越低,昏迷程度越重,致残率和死亡率越高。
、谵妄评估量表(CAM-ICUICU意识紊乱评估法(CAM-ICU)是一种有效和可靠地的谵妄监测工具。
如得分〜,进行下一步评估注:特征1+2+3或1+2+4为阳性,即说明患者存在谵妄。
ICU最新常用评分系统

一、ICU镇静镇痛1,镇痛危重病人疼痛包括身体与精神两方面,都需要充分镇痛。
(1)阿片类止痛剂需要静脉应用阿片类止痛剂,首选芬太尼,氢吗啡酮和吗啡。
定期或持续输入阿片类药物优于“按需”(PCA),PCA应用需要患者的充分理解和掌握操作方法。
用于急性疼痛快速止痛,首选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肾功能不全,首选芬太尼或氢吗啡酮。
间断治疗首选吗啡和氢吗啡酮,因为其作用时间长。
吗啡、芬太尼药效比较吗啡芬太尼负荷量 5~15mg 50~150ug持续量 1~6mg/h 30~100ug/h起效 10~20min 1~2min持续 4h 1h(2)非阿片类止痛剂NSAID或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某些情况的阿片类药物辅助。
NSAID治疗时密切监测肾功能及胃肠道出血,肠内途径首选。
2,镇静镇静必须在提供充分的镇痛,去除可逆性诱因后开始。
用于急性躁动快速镇静,首选咪达唑仑或安定。
需要快速苏醒时首选异丙酚。
咪达唑仑建议短期使用,持续输入超过48~72小时其苏醒和拔管时间无法预测。
间断静脉给药或持续输入可考虑劳拉西泮。
逐渐减少剂量或每日中断给药。
持续输入异丙酚48小时后应监测甘油三酯浓度,相应热卡记入营养支持。
镇静,镇痛大剂量或持续7天以上应逐渐减少剂量,以预防戒断。
常用镇静药物比较安定劳拉西泮咪达唑仑异丙酚负荷量0.1~0.2mg/kg 0.04mg/kg 0.025~0.1mg/kg 0.25~1mg/kg间隔 3~4h 6~12h 1~4h轻度镇静 0.03~0.04mg/kg/h 1~3mg/kg/h深度镇静 0.06~0.15mg/kg/h 3~6mg/kg/h起效 1~3min 5~15min 1~2min <1min唤醒不定 <10min3,谵妄首选氟哌啶醇。
应用氟哌啶醇治疗时,应当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QT间期延长和心律失常)二、ICU常用评分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备注:将三类得分相加,即得到GCS评分(最低3分,最高15分)1.选评判时的最好反应计分(运动评分左侧右侧可能不同,用较高的分数进行评分),改良的GCS评分应记录最好反应/最差反应和左侧/右侧运动评分2.三项指标的分数加起来得到的总分,就是所谓的「昏迷指数」,可以做为预后的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U评分系统
一、APACHEⅡ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系统
二、GCS评分(Glasgow昏迷评分)
三、谵妄评估量表(CAM—ICU)
四、Murray肺损伤评分
五、SOFA评分
六、急性胰腺炎RANSON评分
七、急性肾损伤KDIGO分级
一、APACHE II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II评分)
A、急性生理学评分(APS):如下表所示
B.年龄评分:
年龄≤4445-54 55-64 65-74 ≥75
评分0 2 35 6
C、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如果患者有严重得器官系统功能不全病史或免疫抑制,应如下评分:
①非手术或急诊手术后患者—5分;
②择期术后患者—2分。
定义:器官功能不全与免疫功能抑制状态必须在此次入院前即有明显表现,并符合下列标准:
●肝脏:活检证实肝硬变,明确得门脉高压,既往由门脉高压造成得上消化道出血;或既
往发生过肝脏功能衰竭/肝性脑病/昏迷。
●心血管系统: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第四级。
●呼吸系统:慢性限制性、阻塞性或血管性疾病导致得严重活动受限,如不能上楼或从事
家务劳动;或明确得慢性缺氧、高碳酸血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肺动脉高压(〉40mmHg),或呼吸机依赖。
●肾脏:接受长期透析治疗。
●免疫功能抑制:患者接受得治疗能抑制对感染得耐受性,如免疫抑制治疗、化疗、放疗、
长期或最近大剂量类固醇治疗,或患有足以抑制对感染耐受性得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AIDS。
APACHE II评分总分=A+B+C
意义:APACHE II评分越高,病情越严重,预测住院死亡率越高、
二、GCS评分(Glasgow昏迷评
分)
GCS评分= ①+②+③
气管插管/切开患者GCS评分=①+③+ETT
意义:GCS评分越低,昏迷程度越重,致残率与死亡率越高。
三、谵妄评估量表(CAM-ICU)
ICU意识紊乱评估法(CAM-ICU)就是一种有效与可靠地得谵妄监测工具、
第一步,评估镇静状态(Richmond 躁动镇静量表, RA
SS)
如RASS得分-3~+4,进行下一步评估
谵妄评
估:
注:特征1+2+3或1+2+4为阳性,即说明患者存在谵妄、四、Murray肺损伤评分
注:X线胸片以心脏为中心,将肺野分为4个象限;顺应性得测定必须在自主呼吸基本消失(镇静/肌松状态下)、定容控制通气时进行。
总评分=各参数评分之与/所采用参数数目之与,最高分为4分,最低分为0分;
意义:总评分0为无肺损伤,0。
25-2、5分有轻微-中度肺损伤,2、5分以上为严重肺损伤。
五、SOFA评分
SOFA(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用于评估6个主要脏器得功能(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肾脏,肝脏,中枢神经系统与凝血系统)、评分为入ICU当天及之后每天进行,由于SOFA评分每日进行并随着患者脏器功能情况有所变化,故可用于评估患者对治疗得反应,并可以预测患者在ICU得最后结局。
六、急性胰腺炎RANSON评分
包括入院时参数(5个)与入院后第一个24小时(6个)参数、RANSON≥3分,即可诊断为重症胰腺炎。
七、急性肾损伤 KDIGO分级
KDIGO(Kidney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es)组织2012年3月发布了《急性肾损伤临床实践指南》,提出得AKI定义为①48小时内SCr上升≥0。
3mg/dl(≥26、5μmol/L),或②7天内SCr≥1。
5倍基线值,或③连续6小时尿量<0。
5ml/(kg﹒h)。
KDIGO指南还提出了相应得分级标准,在SCr与尿量得分级结果不一致得情况下,应采用较严重得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