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一年级 音乐教案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人教版精选篇目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人教版精选篇目我们知道教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是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
小伙伴们,你们是不是还在为教案头疼,范文是很好的方向。
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人教版精选篇目”,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人教版精选篇目(一)教学目标1.感受并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
2.感受人声和乐器不同的音色。
3.能够用不同的材料创造声音。
4.能够用声音编织一个简单的故事。
5.会唱歌曲《大雨和小雨》和《大鼓和小鼓》。
教学内容1.歌曲《大雨和小雨》。
2.歌曲《大鼓和小鼓》。
3.用声音编织的故事《小白兔盖新房》(一)。
4.用声音编织的故事《小白兔盖新房》(二)。
课时安排四课时。
教学重点创造声音并用声音编织故事。
通过创编音乐的实践活动,引起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难点对声音的联想。
学生虽然对生活中的声音有一定的感受,但没有从声音引起联想的经验。
教师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对声音的联想,为探索声音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教具准备1.五个盛水的瓶子、碟子及课堂打击乐器。
2.自生活中采集的各种声音的录音带或CD。
3.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2.歌曲《大雨和小雨》。
3.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教学目标1.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2.能够准确朗读歌词。
3.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4.能创造几种声音。
教学过程(一)寻找生活中的声音1.教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启发学生用耳朵仔细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
(设计目的: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2.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倾听”生活中的声音进行简单分类,再分别播放教材中城市、森林、乡村的声音,学生、模仿并简单说明这些声音有什么特点?(设计目的:丰富学生的知识。
)3、想一想,说说生活中还有那些声音。
(二)歌曲《大雨和小雨》1. 雨是一种自然现象。
有大雨也有小雨。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5篇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5篇音乐剧赞扬民主,它赞扬那些在平凡生活中追求浪漫和幸福的普通人,而对那些自命不凡的富人,尤其是贵族们,则充满了鄙视和嘲弄。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笔者特地准备了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教学目标1.背唱歌曲《好朋友》。
2.创编新的歌词演唱。
教学重、难点1.加入声势演唱歌曲。
2.创编歌词演唱教材分析《好朋友》是一首热情真挚的儿童歌曲,由两乐句构成,每个乐句可分为两个分句,在1、2句及结尾处加入了小过门,每个小过门处拍两下手,第11小节处还要热情地喊:“嘿!嘿!”,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教唱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表现出朋友间亲密无间的真挚感情,不要喊唱,拍手处和“嘿”处要整齐,不能抢拍。
拍手处学生可能习惯拍成“__”的节奏,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习惯于最后一句唱完边拍手边喊“嘿”,要反复练习。
“一起游戏笑哈哈,一起歌唱乐悠悠”这两句歌词可以让学生进行歌词改编演唱,可只改编一个词也可一整句改编。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分别问三名同学你有好朋友吗?你和你的好朋友在一起都干什么?生:做游戏、学习……教师:一个人没有朋友行吗?对,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朋友。
都需要好朋友。
老师现在给大家听一首和好朋友有关的歌曲,你听听歌里都唱了些什么?二、《好朋友》学习歌曲1.声势和动作感受歌曲。
聆听《好朋友》范唱。
提问:歌中都唱了什么?学生回答:我们都是好朋友等。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是表现好朋友们在一起游戏、歌唱的。
提问:乐曲中除了演唱的声音还有什么声音?学生回答:拍手的声音。
教师评价并再次提问:对!我们来听听,共有几处拍手声音?学生听辨拍手次数并回答。
教师总结,提出听赏要求:在歌曲过门处随音乐一起拍手(3处)。
学生边听边随音乐在过门处拍手。
提问:小朋友们在游戏时兴奋地喊叫起来。
你听到了吗?出现在歌曲哪里?学生回答:“嘿嘿”在歌曲最后一句演唱完。
2024最新-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优秀7篇)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本页是细心的小编给大伙儿整理的7篇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的相关文章,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一《寻找生活中的声音》教学内容:活动“寻找生活中的声音”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聆听大自然、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使学生对探索声音世界的奥秘产生兴趣。
2、学生用身边的材料模仿熟悉的声音。
3、能用声音表现一定的情景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1、愉快地寻找、发现、关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
2、喜欢用声音、肢体表现各种各条的声音,愿意与同伴贡同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1、导入在学生步入教室时时,播放风、雷、青蛙、蝉、蟋蟀等自然现象以及动物的音效,把学生带到美妙的大自然的场景中。
2、聆听、模仿声音(1)老师请学生闭上眼睛,播放课前准备的各种音效。
学生仔细辨认是什么声音。
(2)学生模仿老师播放的各种声音。
3、编创声音故事(1)将学生按自然界、动物、人类生活三个类别分组,请学生用身边的材料模仿各种声音。
(2)将学生分组,设置一定的场景或情景,请学生用声音进行表演。
(3)师生共同评价各组学生表演。
4、小结:《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教学内容: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教学目标:1、学生学会几个主要少数民族舞蹈的简单动作。
2、学会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并能大胆、自信地歌唱。
3、认识几个少数民族的服饰和特色头饰。
教具准备:钢琴、自制头饰、磁带、录音机、自制课件教学过程:1、同学们看!这些小头饰和衣服漂亮吗?你知道它们是哪个民族的吗?谁说对了就给谁穿戴上。
2、师:“听说,我们班的同学不仅聪明,而且还很大胆、自信呢,那你们能和着音乐欢快的节拍,走进教室吗?”播放VCD《爱我中华》(在黑板上写着”欢迎你进入音乐教室”)3、提问:“我国有几个民族,你能说出都有哪几个民族?”找学生回答。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案(精选5篇)人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案篇1教学内容:1、丰富多彩的影视音乐。
2、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影视音乐。
2、初步学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3、分声部练习二部合唱部分。
教学过程:1、丰富多彩的影视音乐欣赏(1)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先来听几段音乐,听后请大家说说这些音乐曾经在哪里听过。
(2)播放录音影视音乐《英雄儿女》《阿诗玛》《冰山上的来客》《闪闪的红星》等选段,听后请同学回答问题。
(3)师:同学们,影视音乐可以分成歌曲和器乐曲。
其中歌曲又可以分成主题曲、插曲、片头片尾曲;器乐曲可以分为情节音乐、情景音乐、配乐等。
我们刚才听到的这些电影音乐与电影所描绘的剧情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4)再次播放有关音乐,请同学们复听。
并请同学说说有关电影的剧情,教师补充。
适当介绍一下这些电影音乐的词曲作者。
(见后面的参考资料)(5)巩固练习教师再次播放录音,请同学把听到的音响与歌曲、词曲作者一一对应起来。
教师在黑板上或通过投影列出文字让学生连线。
(6)拓展练习师:同学们,你们还了解哪些影视音乐?可以唱给我们听听吗?2、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1)师:今天我们学唱的歌曲是《让我们荡起双桨》。
这首歌曲也是一首电影插曲。
因为电影拍摄的年代比较久远,我们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
下面老师先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
(2)教师简要介绍。
(3)师:下面请同学们对照乐谱,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歌曲的录音。
(4)播放录音(或电影画面)。
(5)教师范唱一遍。
(6)跟着录音或教师的琴声学唱乐谱,先不教第二声部。
注意弱起节奏的准确性,强调进入时的整齐。
(7)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8)唱熟歌曲第一段。
(9)学习合唱部分中第二声部的乐谱。
然后分声部合唱,注意让同学体会二部合唱的效果。
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两个不同的声部,要注意要求学生在演唱时要同时倾听另一声部的声音。
(10)带词练习合唱部分。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最新8篇)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最新8篇)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一《谁的歌儿多》: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积极、大胆地参与演唱活动,并从中享受音乐的乐趣;2、根据自己的理解,富有表情地演唱并配以得体的动作,做到不喊唱;3、养成认真聆听音乐和观看别人表演的习惯,懂得如何当一名文明、热情的小观众;4、运用夸张的表情演唱歌曲《我快乐》,能在表演中有所创新。
教学重点及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教学难点:使每位学生都获得了一份自信——“我能行!”教具准备:录音机,小奖品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活动过程1、教师引导小朋友们唱一些熟悉的幼儿歌曲。
2、从齐唱中发现积极分子,并以此为切入口,唱好“开门戏”,打好“当头炮”。
3、要求学生自己报幕,内容包括表演者姓名,节目名称及形式等。
4、老师当场进行点评;以鼓励为主,给小朋友一份自信;遇到大声喊唱的同学,不要正面批评或嘲笑,而应委婉地指出“假如声音放小一些演唱效果回更好”5、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有上台表演的机会。
老师的目光要更注意观察自信心不够的孩子,如安排他们齐唱,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6、内容不局限,可舞蹈,相声等。
7、让孩子在活动中养成认真聆听他人演唱,观看别人表演的习惯,做到注意力集中,不要讲小话,节目表演完了要鼓掌致谢,让孩子们从小懂得如何当一名文明,热情的小观众。
三、活动评价同学们的歌唱得真好,不但声音美,表情好,而且加上了自己编排的动作,真是出色的小歌手!四、下课学生随音乐出教室!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学生随音乐进教室2、律动“飞机,火车,轮船”3、师生问好二、歌表演师生共同复习歌曲《两只小耳朵》1、请学生看黑板:三个人头,表情分别是快乐,着急,幸福2、请学生上台表演:快乐,着急,幸福的表情和动作。
3、照书上动作规范学生快乐——拍手着急——跺脚幸福——拍肩三、节奏游戏学生跟老师一起做1、我快乐,我快乐,我就拍拍手。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最新6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最新6篇)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一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2.歌曲《大雨和小雨》。
3.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教学目标:1.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2.能创造几种声音。
3.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过程:(一)寻找生活中的声音1.教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启发学生用耳朵仔细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谜面: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得见,相互难见面。
谜底:耳朵)。
2.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倾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模仿这些声音。
3.教师将学生所倾听到的声音进行简单分类,再分别播放教材中城市、森林、乡村的声音,学生分辨、模仿并简单说明这些声音有什么特点?4.想一想,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
(二)歌曲《大雨和小雨》1.雨是一种自然现象。
有大雨也有小雨。
下面我们来学唱一首关于雨的歌曲——《大雨和小雨》。
2.由教师范唱或听录音。
3.跟着教师学唱《大雨和小雨》。
4.讨论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有什么特点?(三)听听我创造的声音1.我们刚才听到的声音都是生活中的声音。
我们能不能创造一些声音呢?按教材提示创造出声音。
2.能不能自己创造一些与教材中不同的声音呢?3.用几种声音连在一起表现一定的内容。
教学评价:1.能积极参与声音的探索,听辨出两种以上的声音。
2.会唱《大雨和小雨》。
3.能创造两种以上不同的。
声音。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音乐活动“在音乐厅里”。
2.歌曲《布娃娃弹琴》《大鼓和小鼓》。
教学目标:1.能说出几种乐器的名称,感受人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
2.会唱《布娃娃弹琴》《大鼓和小鼓》。
教学过程:(一)在音乐厅里1.教师播放音乐厅里合唱和管弦乐队的录像。
提问:除了生活中的声音还有什么声音呢(唱歌的声音和乐器的声音)?2.请你在教材图中找一找,你认识哪些乐器呢?学生说出一种乐器,教师就可以出示这种乐器的图片并播放声音,如有学生会演奏,可在课上为同学们演奏,最后教师再介绍其它的乐器。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案人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案(精选5篇)音乐不是文字和旋律的合作曲,它还有更深刻的一面,使我们获益匪浅。
音乐影响了我,音乐是我学会了人生哲理使我丰富了课余生活,为了大家学习方便,小编特地准备了人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人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案篇1教学内容:1、学唱《过新年》。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过新年》,感受欢快、活泼的情绪。
2、通过用拍桌子、拍手、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进一步渲染欢快、热烈的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教学重难点:1、能够有感情地唱熟歌曲。
2、能够积极投入到音乐活动中来。
教学准备:打击乐器、多媒体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师(春节序曲)2、师生问好3、发生练习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律动:播放轻松,欢快的器乐曲《喜庆锣鼓新年歌曲》,教师和学生自由地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
2、看“图片库——新年”(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些图上小朋友们都在干些什么呢?——出示“图片库——新年”的6幅图①烟花②放炮竹③玩灯笼④拜年⑤联欢⑥锣鼓3、出示课题——“过新年”(师):同学们,那些小朋友做得这些事情一般都是在什么时候做得呀?(生):过年的时候。
(师):对,是过新年的时候,我们就要放烟花、拜年、联欢……再过几个月新的一年就要来到了,老师今天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提前过个年,好吗?……(生):好!——出示课题《过新年》三、节奏练习1、找出“锣”和“鼓”:(师):不过,老师想考考大家,我们来闯个关吧,如果能够过了这三关,我们就一起去世界各国旅行,看看别的的国家的人民是怎么过新年的好吗?(生):好。
(师):首先进入第一关——“找一找”。
——出示“图片库——新年”中第6幅图(师):请找出图片中哪个是“鼓”,哪个是“锣”?——请生上台来指认(师):同学们,他找的对不对?(生):对,(师):那“鼓”是怎么打的呢?……“锣”又是怎么敲得呢?——请生模仿动作2、导入节奏(师):同学们,第一关我们顺利通过了,接下来进入第二关——“学一学”。
新人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案(精选5篇)

新人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案(精选5篇)新人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案(篇1)教学目的:1、通过听、唱、说、演、感受表现小动物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2、能准确地拍击二、三声部的节奏,培养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感受并演唱小动物的音乐。
教学难点:能准确拍击二、三声部的节奏。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1、导言。
2、表演《我有一只小羊羔》(1)完整聆听歌曲范唱。
演唱歌曲时要注意学生歌曲的每小节第一拍要唱的强。
歌中的衬子“呀”不要唱的又重又长,要使演唱给人以亲切、优美的感受。
(2)歌曲学会后,分小组编创动作,要让学生听着范唱录音编创动作,一方面通过听觉加深印象,一方面用动作帮助记忆歌词。
(3)有感情地边唱边表演。
请几位自愿敲击打击乐的同学按课本上的标记用打击乐为大家演唱伴奏。
2、编创与活动:(1)这是一条三声部复习巩固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节奏练习,教师引导学生看画面编讲短小故事。
已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示:小羊羔怎样走?(2)拍节奏时可将学生分成三组,边读边拍节奏组合,最后三组节奏组合起来。
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多声部的认识。
三、结束部分:小结。
新人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案(篇2)教学目标:一、欣赏乐曲,让学生随意做动作感受。
二、学习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的声音、清晰、准确的演唱曲。
三、让学生主动参与设计歌曲游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二、欣赏《亮火虫》初听《亮火虫》师:一路上小朋友看到了那么多美丽的景色,这是一首描写亮火虫的曲子,请展开你们那想象的翅膀再听一遍。
复听。
三、歌词创编师(戴着火车司机的帽子):你们看老师现在象做什么职业的?(火车司机)谁想来当一当?给你戴戴,请你说一说戴上这顶帽子有什么感受?(3~5名同学)我们就带上这种自豪、神气、开心的情绪来唱一唱。
生:(听音乐,边听边自由做动作)师:这首歌曲的旋律非常欢快活泼,老师今天有个想法,想让小朋友自己来学这首歌,谁先会唱,我们就请他当小老师,哪怕只教一句也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案奇台县第五小学20XX——20XX年上学期教学进度表年级学科任课教师周次预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时间教学内容报到、发书、军训活动《寻找生活中的声音》、唱歌《大雨和小雨》唱歌《布谷》知识《声音的强弱》唱歌《大鼓和小鼓》欣赏《青蛙音乐会》唱歌《国旗国旗真美丽》学乐器欣赏《国歌》唱歌《草原就是我的家》欣赏《我爱北京天安门》歌表演《娃哈哈》》唱歌《我爱家乡我爱祖国》读童谣唱歌《找朋友》课时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备注国庆节元旦欣赏《洋娃娃之梦》学乐器《三角铁和铃鼓》唱歌《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歌表演《两只小象》集体舞《拍手唱歌笑呵呵》唱歌《小青蛙找家》欣赏《野蜂飞舞》声音的长短欣赏《狮王进行曲》欣赏《水族馆》唱歌《小蜻蜓》活动欣赏《一个师傅仨徒弟》学乐器读童谣《唐山骑马咚得咚》欣赏《快乐的小熊》音乐情景剧《三只小猪》唱歌《新年好》唱歌《祝你圣诞快乐》学乐器:堂鼓和钹唱歌《龙咚呛》欣赏《新春乐》《狮子舞绣球》二十 8、9、10日期末考试 1教材分析表一年级孩子音准没有概念,习惯把音符读成阿拉伯数字。
没学生知识有口风琴学习的基础。
学生在演唱方面能注意“轻声”演唱,学现状分析生唱歌控制不好。
大多数学生在演唱歌曲方面情绪不够饱满,没有把歌曲本身的情绪表现出来,缺乏美感。
进一步鼓励学生体验、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真诚的情感和自然的歌声表现歌曲。
音乐活动认识声音的长短,学习音乐乐器让学生感受、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培养学生稳定教材的教学重点的节奏感。
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并能用语言、动作、表情简单描述音乐形象。
在多声部节奏练习中,聆听、感受、表现其他声部的节奏及三声部的和谐美。
在贯彻、执行《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基础上,突破了传统教材的编写框架,在呈现方式、教学内容、编排方式等各方面都有创新,单元主题的结构、富于创造性的教学内容、音乐游全册教材戏、评价方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
贴近儿童生活,寓人编写特点文教育于生动、活泼的单元主题内容之中注重以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培养和发展儿童创造能力将必要的音乐知识、技能融入各项音乐实践活动中生动活泼的版面富于时代气息的选材及设计各类型教材的教学要求分析 1.进一步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通过游戏、模仿、歌唱、表演、集体舞、绘画等艺术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3.鼓励学生体验、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真诚的歌声表现不同情绪的歌曲。
4.通过认识打击乐器,并为歌曲伴奏,初步培养学生的合奏能力。
1、学习正确的演唱姿势,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2、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安静地听音乐的习惯。
3、鼓励学生体改进教学验、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4、练习口风琴掌握简单的节奏和时值具体措施并巩固音准。
5、引导学生演唱要有良好的演唱姿势,正确的呼吸准确的发音,清晰的咬字,吐词。
6、逐步要求学生做到演唱自然音色圆润。
本学期实授课17周,双周三课时,共计25节课,按计划授总课时分配说明课。
2第一周教学内容:1.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2.歌曲《大雨和小雨》。
3.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教学目标:1.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2.能够准确朗读歌词。
3.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4.能创造几种声音。
教学重点:能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难点: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并能创造几种声音。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寻找生活中的声音1.教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启发学生用耳朵仔细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
2.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倾听”生活中的声音进行简单分类,再分别播放教材中城市、森林、乡村的声音,学生、模仿并简单说明这些声音有什么特点?3、想一想,说说生活中还有那些声音。
歌曲《大雨和小雨》1.雨是一种自然现象。
有大雨也有小雨。
下面我们来学唱一首关于鱼的歌曲《大雨和小雨》。
2.教师范唱或听录音。
3.跟着教师学唱《大雨和小雨》。
4、讲解强弱记号,能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4.讨论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5、模拟大雨和下雨的声音。
听听我创造的声音1、我们刚才听到的声音都是生活中的声音。
2.能不能自己创造一些与教材中不同的声音呢?3.用几种声音连在一起表现一定的内容。
教学反思:3第二周教学内容:知识《声音的强弱》唱歌《布谷》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能用自然的声音延长歌曲,不喊唱。
2、初步感受四三拍歌曲的韵律。
3、学习正确的演唱姿势,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教学重点:能用自然的声音延长歌曲,不喊唱。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四三拍歌曲的韵律。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知识“声音的强弱”教师播放强弱不同的声音,让学生分辨。
认识力度记号“f”强“p”弱二、学唱歌曲《布谷》1、导入教师播放布谷鸟的叫声,学生聆听并模仿。
教师范唱“5 3 0 ”导入布谷 2、学唱歌曲聆听歌曲范唱,感受四三拍子的韵律。
教师分句教唱。
跟教师伴奏,分小组演唱歌曲。
第一第二小节第三拍的四分休止符做到声断气不断。
“5 3 0 ”唱的有弹性布谷跟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
教学内容歌曲《大鼓和小鼓》欣赏《青蛙音乐会》教学目标:1、能说出几种乐器的名称,感受人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
2、能够熟练朗读歌词。
会唱《大鼓和小鼓》。
3、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安静地听音乐的习惯。
教学重点:会唱《大鼓和小鼓》。
教学难点:感受人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
教学课时:第三课时教学过程:4一、导入歌曲1. 少先队鼓号队队伍中有什么打击乐器呢?2.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3.学唱《大鼓和小鼓》。
4.听一遍录音范唱。
5.按节奏准确朗读歌词。
6.听唱法学唱歌曲。
随歌曲在“咚咚”“嗵嗵嗵”跺脚、拍手。
1——5 大跳音程,注意音准。
7.分组演唱歌曲。
8.边走步边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并模仿打鼓的姿势。
二、欣赏《青蛙音乐会》1、初次聆听,乐曲中有什么声音?2、再次聆听,青蛙的叫声出现了几次?3、学生哼唱引子部分的旋律。
4、A段主题,速度是怎样的?5、B段主题,速度是怎样的?6、再次聆听尾声,和那段一样?7、完整的聆听乐曲。
教学反思:第二单元我爱家乡,我爱祖国第三周教学内容:1、歌唱《国旗国旗真美丽》2、认识乐器碰铃和响板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歌词、学唱歌曲、学生自己为歌曲创编动作等一系列活动。
2.让学生在反复聆听与演唱中学会这首歌曲。
3.能准确地演唱歌曲,表达歌曲情绪。
教学重点:1、学会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2、认识乐器碰铃和响板。
教学难点:用碰铃和响板为以前学习过的歌曲伴奏。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53、感受乐曲紧张的情绪,并借助语言、线条或图形、肢体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教学难点:感受乐曲紧张的情绪。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野蜂飞舞》 1.初听乐曲学生安静地聆听乐曲。
让学生猜一猜,这首乐曲描写的是哪一种动物?为什么? 2、揭示曲目教师简要介绍歌剧《萨旦王的故事》剧情以及乐曲在歌剧中表现的情景。
3、复听乐曲乐曲的速度是怎样?力度是怎样?乐曲的旋律是怎样的?感受是乐曲的紧张的情绪。
结尾部分:渐弱的力度表现了什么? 4、表现乐曲学生让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可利用手指在空中画线条表现野蜂飞舞的线路,用手臂的动作模仿野蜂在空中飞行的姿态。
二、音乐活动“声音的长短” 1.让学生模仿自己喜欢动物的声音。
2.整理学生模仿的声音,如:小鸭:嘎嘎小猫;喵—小狗:汪汪汪小鸡:叽叽叽叽青蛙:呱—小羊:咩咩3.学生用不同方式表现这些声音的节奏。
比一比,谁表现的方式多。
4.让学生收集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和动作。
泉水:叮咚火车:呜呜卡嚓卡嚓大钟:当—汽车:嘀—闹钟:嘀嗒嘀嗒牛:哞—老鼠:吱吱吱吱心脏跳动:咚咚钉钉子:叮当叮当狮子:吼—小兔:蹦蹦跳跳教学反思:16第12周教学内容:欣赏《引子与狮王进行曲》《水族馆》教学目标:1.继续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教会学生欣赏音乐的基本方式。
2.通过欣赏乐曲,熟悉乐曲中的音乐主题,加深学生对音乐表现手段的体验,使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
3.通过模仿、模唱、表现、创造,加深学生对音乐表现的体验。
4、通过对比聆听,感受速度、力度、音色等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想象鱼儿、水草在水族箱里轻盈起舞的形象。
教学重点:继续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教学难点:熟悉乐曲中的音乐主题教学课时: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引子与狮王进行曲》 1.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观看动物图片。
、播放几个音乐片段让学生猜一猜,乐曲表现的是什么动物?为什么? 2、完整聆听引子部分,感受引子音乐所营造的阴森、恐怖的氛围。
聆听第二部分主题,感受狮王威风凛凛的音乐形象。
描写狮王的主奏乐器是什么?狮子形象是通过什么手段表现的?再次聆听,随音乐模仿动作。
聆听狮王的吼叫,吼叫了几次? 4、介绍作曲家圣-桑5、随音乐表现二、听赏:《水族馆》1.谈话法导入2.初听乐曲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用线条或色块来表示,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听后进行交流讨论。
3.复听乐曲让学生边看海底世界的图画或影视,边随着音乐律动,模拟各种水中的动植物,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各种水中动植物轻盈、透亮、随波荡漾的形态。
教学反思:17第13周教学内容:歌曲《小蜻蜓》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三拍子的强弱规律;2、学生能够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小蜻蜓》,学会歌曲后能为乐曲伴舞,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3、以肯定的态度让学生知道小蜻蜓是益虫,要爱护、保护它。
教学重点:1、学习三拍子的强弱规律2、学会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教学课时:第四课时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2、导入新课:猜谜语头上两只大眼睛,身体细长轻又轻,一双翅膀薄有明,捕捉虫子有本领。
同学们有见过蜻蜓吗?小蜻蜓吃米饭吗?吃肉吗?那它吃什么呀?那同学们知道是什么是益虫吗?益虫就是对我们有帮助的昆虫。
3、学唱歌曲①聆听歌曲《小蜻蜓》范唱。
②师:这首歌好不好听?那我们是不是要给它拍拍手、鼓鼓掌呢?先听老师是怎么给这首歌拍手的。
③跟着音乐,学生随老师用拍手、拍腿来为歌曲伴奏。
④3/4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强弱弱。
⑤朗读歌词,师用鼓打节奏⑥学唱歌曲《小蜻蜓》a、师范唱b、学生随琴小声地唱;c、随琴演唱。
4、创编舞蹈动作第五单元动画城教学内容:1.活动“丰富多彩的动画人物”182、欣赏《一个师傅仨徒弟》教学目标:1、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能独立或与同学一起演唱自己喜欢的东湖歌曲,讲述动画故事。
2、认真聆听歌曲《一个师傅仨徒弟》,能用动作或打击乐器与歌曲表现。
3、能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一个师傅仨徒弟》的前四个乐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