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拟开展医疗新技术审批表
新技术申报相关说明

新项目准入及医疗技术分类管理制度为促进我院持续发展,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2009年颁布的〔2009〕18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用)》文件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定我院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一、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在我院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包括:(一)、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二)、使用二、三类医疗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三)、创伤性诊断和治疗项目;(四)、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五)、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六)、其它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新项目。
二、我院对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实行三类管理。
(一)、第一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院审批后可以开展的技术。
(二)、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必须报省卫生厅批准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三)、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风险高,涉及重大伦理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必须报卫生部审批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一)、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医技科室,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本院职工,认真填写《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表》(附件1),经科室讨论审核,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科。
(二)、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3、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
4、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5、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技术力量、人力配备和设施等和各种支撑条件;6、详细阐述可预见的风险评估以及应对风险的处理预案。
新技术、新项目审批表-无痛胃镜

绵竹市第二中医医院
新技术、新项目审批表
拟开展新项目名称无痛胃镜、肠镜技术
申请科室外科申请日期2015年1月
申请人杨小伟马瑞平负责人苏云洲
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意义:
胃镜检查是目前诊断上消化道疾病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之一,由于它是侵入性操作,患者或多或少的对胃镜检查存在着一些恐惧或焦虑心理,因而在胃镜检查前后会出现一些应激反应,表现在心、收缩压、体温、肌肉紧张度以及代谢水平等方面而发生变化,相对于一般胃镜而言,在胃镜实施前由麻醉医师对患者实施麻醉,这样可以减少检查时间,也减轻患者痛苦,无痛胃镜三大优势:1、无痛苦:对精神紧张、对胃肠检查恐惧的患者无痛胃镜及肠镜是理想选择2、创伤小:对消化道出血、息肉、溃疡狭窄还可以进行多项微创治疗,让患者免于手术开刀之苦。
3、时间短:排除检查前的预备时间,从检查开始,几分钟内即可完成。
目前该技术在我市多家医院开展。
科室意见:
负责人签字年月日职能部门意见:
负责人签字年月日医院审批意见:
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总结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总结篇一:新技术和新项目开展情况记录本新技术和新项目开展情况记录本科室年份临沂罗庄中心医院目录一、医疗技术准入制度二、新技术、新业务管理制度三、拟开展医疗新技术申报审批表四、开展(引进)新技术、新项目登记表五、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申报材料六、新技术新项目追踪表七、新技术新项目阶段工作总结表八、结题报告医疗技术准入制度为加强医疗技术管理,促进卫生科技进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度定本医疗技术准入制度。
凡引进本院尚未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均应严格遵守本准入制度。
一、新技术,新项目的概念凡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医学领域具有发展趋势的新技术新项目,在本院尚未开展过的技术或项目和尚未使用的临床医疗、护理新手段,称为新技术,新项目。
二、新技术,新项目的分级对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实行分级管理,按技术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分为国家级、省级、院级。
(一)国家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国内医学领域里尚未开展的技术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项目。
(二)省级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省内尚末开展的新技术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项目。
(三)院级具有省内先进水平,在本市及本院尚未开展的新技术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项目。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人的必备条件(一)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二)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应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安全性、创新性和效益性。
(三)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所使用的医疗仪器须有《医疗仪器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仪器经营企业许可证》、《医疗仪器产品注册证》和产品合格证,并提供加盖本企业印章的复印件备查;使用资质证件不齐的医疗仪器开展新项目,一律拒绝进入。
(四)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所使用的药品须有《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进口药品须有《迸口许可证》,并提供加盖本企业印章的复印件备查;使用资质证件不齐的药品开展新项目,一律不准迸人。
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办法

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医院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医疗技术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定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新技术是指首次在我院临床工作中应用的医疗技术,包括新的手术方式、新的介入治疗方法、新医疗器材的应用以及专门针对某种疾病进行的新的治疗方案。
第三条本办法中新项目包括:(一)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
(二)使用二、三类医疗技术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三)创伤性诊断和治疗项目。
(四)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
(五)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六)其它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新项目。
第二章审批第四条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必须为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本院职工。
第五条拟申报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的,需填写《****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申报表》(附件1),经科室讨论审核,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部。
第六条申请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应在申报书中阐明项目开展的目的、意义、社会经济与效益分析、应用前景、工作基础、查新情况、计划进度和阶段目标、主持参与人员及相关伦理问题等。
第七条检验和检查新技术、新项目需要征求相关临床科室意见。
第八条医务部对提交的医疗新技术、新项目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1、申报新技术、新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诊疗操作常规。
2、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是否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先进性、安全性和效益性。
3、参加的人员资质和水平是否能够满足开展需要。
第九条审核合格项目,提交医院学术委员会和医学伦理委员会进行论证,通过论证同意立项的新技术、新项目, 再报院长办公会研究批准。
第十条批准立项的项目, 医务部建立项目编号, 制定项目管理书一式三份, 医务部、科室及项目负责人各1 份, 以备管理、考核之用。
第十一条医务部对限制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和河南省备案类医疗技术按程序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备案。
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

成都第一骨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规范我院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的管理,鼓励各临床、医技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医政发〔2009〕18号),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定义本制度所述的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处于本学科或本地区领先地位,具有发展前景且在我院尚开展和使用的临床医疗、护理手段。
二、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的必备条件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需在我院执业机构许可证批准、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内。
2、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规定。
经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审批后,才能开展。
对其中限制医疗技术按上级主管部门管理要求进行备案。
限制医疗技术是指对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是技术难度大、风险高,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人员水平有较高要求,需要限定条件;或者存在重大伦理风险,需要严格管理的医疗技术。
3、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应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安全性、创新性和效益性。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一)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项目申请人收集信息、查阅文献、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后,确定拟开展的项目,填写《成都第一骨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经科室论证、科主任签署意见,报医务科审核。
申请人资格: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且经过相关专业技能培训的本院医务人员。
(二)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3、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4、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5、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需要的设备设施及药物;6、项目组成员参加相关专业培训情况;7、详细阐述可预见的风险评估以及应对风险的处理预案。
四、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审批流程(一)医务科对科室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1、《成都第一骨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申报表》是否填报完整;2、申报新技术、新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诊疗操作常规;3、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是否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安全性、可行性和效益性;4、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所使用的医疗仪器和药品资质证件是否齐全;5、参加成员的科室、专业、职务、职称、相关研究业绩、分工及职责、是否能够满足开展需要;6、其他应当提交的材料。
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审批表(新版)

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可行性报告
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审核表
新技术、新项目组成员基本情况
新技术、新项目风险预测及防范措施
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例数及效果评价
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计划完成责任书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起止时间:
拟完成例数:
签约时间:
计划验收时间:
项目组成员已对本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医疗风险、技术保证、进度计划、预期效果、完成例数进行了认真分析和充分准备,能够按要求完成此项目的临床应用。
项目负责人:院长:
年月日年月日。
新技术和新项目开展情况记录文本本

新技术和新项目开展情况记录本科室年份临沂罗庄中心医院目录一、医疗技术准入制度二、新技术、新业务管理制度三、拟开展医疗新技术申报审批表四、开展(引进)新技术、新项目登记表五、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申报材料六、新技术新项目追踪表七、新技术新项目阶段工作总结表八、结题报告医疗技术准入制度为加强医疗技术管理,促进卫生科技进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度定本医疗技术准入制度。
凡引进本院尚未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均应严格遵守本准入制度。
一、新技术,新项目的概念凡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医学领域具有发展趋势的新技术新项目,在本院尚未开展过的技术或项目和尚未使用的临床医疗、护理新手段,称为新技术,新项目。
二、新技术,新项目的分级对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实行分级管理,按技术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分为国家级、省级、院级。
(一)国家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国内医学领域里尚未开展的技术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项目。
(二)省级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省内尚末开展的新技术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项目。
(三)院级具有省内先进水平,在本市及本院尚未开展的新技术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项目。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人的必备条件(一)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二)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应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安全性、创新性和效益性。
(三)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所使用的医疗仪器须有《医疗仪器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仪器经营企业许可证》、《医疗仪器产品注册证》和产品合格证,并提供加盖本企业印章的复印件备查;使用资质证件不齐的医疗仪器开展新项目,一律拒绝进入。
(四)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所使用的药品须有《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进口药品须有《迸口许可证》,并提供加盖本企业印章的复印件备查;使用资质证件不齐的药品开展新项目,一律不准迸人。
市人民医院新技术及项目审批管理制度

市人民医院新技术及项目审批管理制度
内容:
为了进一步加强检验科医疗新技术及项目应用的管理,促进检验技术水平进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医院有关规定,结合检验室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1、本办法适用于检验科新技术及项目的管理。
2、新技术及项目是指在本院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的检验诊断项目。
3、新技术及项目应当遵循科学、安全、先进、实用、合法以及符合社会伦理规范的原则,并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医院新技术及项目的审批管理部门为行政科。
5、申请开展新技术及项目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5.1可行性分析报告
5.2检验新项目审批表
5.3提供相应的医疗器械、试剂“三证”资料。
6、新技术及项目的审批程序
6.1项目负责人提供拟开展项目《检验新项目可行性报告》,填写《检验新项目审批表》。
6.2科室技术负责人负责初步审核该项目的科学性、合法性,审核《检验新项目审批表》,报请科室负责人审批。
6.3科室负责人将《检验新项目可行性报告》和《检验新项目审批表》报行政科进行进一步审核批准。
6.4经行政科审核批准,分管院长、财务科批准后方可实施新技术及项目,必须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6.5一年后,项目负责人应当对开展新技术及项目的两个效益进行总结,并将总结报告递交科室负责人,达到院内科技新项目的,应进行成果鉴定的申报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沙市第四医院
拟开展医疗新技术审批表
项目名称:
三镜联合治疗肝胆结石
项目负责人:
胡国潢教授
申报科室:
普外科
申报日期:
2017.2.28
长沙市第四医院监制
填表说明
1.凡拟在本院开展的医疗新技术均需按以下要求进行审批。
2.拟开展的医疗新技术原则上在年初报计划并进行审批,临时计划的项目必须在开展前进行审批,经医院审核签署同意意见后方能开展该项技术。
3.填写审批表要实事求是、认真仔细、表达明确、文字严谨,全部用电脑打印。
各栏空格不够时,请自行加页。
4.审批表一式两份交主管部门,医院签署意见后分别在主管部门及执行科室存档,并请相应科室将开展的新技术原始资料归档整理。
5.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
首次出现的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6.项目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主要成员请自行排定顺序,除主要负责人外限6人。
7.本审批表由科主任、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并加盖主管部门公章后报主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