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平衡改善培训教材
线平衡分析改善培训资料

时间观测,制作山积图
③参数录入、设定:包括评比、宽放率、生产批量、负荷时间、必要数、
可动率、直通率
序号 工站
动作单元
评比系数
宽放率
人力 生产批量
熟练 系数
努力 系数
工作环 境系数
一致性 系数
作业宽放 疲劳宽放 生理宽放 管理宽放
(人)
(pcs)
放底纸底盘组件
拔护套、放胶垫片3个/粘贴压缩
机底部胶皮
放检验卡、条码
放底盘泡
1
沫
0.00 0.00 0.00 0.00
2%
1%
2%
0%
1
1
②评比系数和宽放率设定,评比 系数默认为“0”,宽放吊放脚装垫压率缩3个机、按画线照确认 《宽放率结构表》设定,理论上 同样的生产形2态下放压各缩机个厂区宽放 率应该是一致的
①录入生产
0.00 0.00 0.00 0.00
稼动工时
单件标准时间
瓶颈工站C/T
=
负荷工时
X 瓶颈工站C/TX人数
X
实际C/T
你能发现改善方向吗?
关键概念
1.节拍(T/T)
指生产线上连续出产两件相同制品的时间间隔,它 是由需求决定的。
T/T=
3600
x 可动率 x 一次装机合格率
目标线小时
关键概念 2.工站﹑瓶颈时间
如何确定瓶颈工站?
关键概念 2.工站﹑瓶颈时间
如何确定瓶颈工站?
关键概念
2.工站﹑瓶颈时间
如何确定瓶颈工站?
1.空线
2.堵线
3.短暂停等待
4.推/拉产品
以上现象一定都是瓶颈导致的吗?
生产线平衡改善培训教材

1号工位 2号工位 3号工位 4号工位 5号工位 6号工位 7号工位
4、生产线改善方案提出
提高 设备效率 改进 工具夹具 作业 拆解分割 瓶颈 改善 增加 作业人员 提高 作业技能 调整 作业人员
取消 不必要动作
作业方 法改善 重排 作业工序
合并 微小动作
简化 复杂动作
生产线瓶颈改善方法示意图
1人→2人
一般来说,平衡损失率在5%以内是可以接受的,否则就要进行改 善。 生产线平衡率100%表示:工站之间无等待,前后产能一致;工站 节拍相同,动作量相同(动作量是指工站中各种必要动素的时间总 量);平衡损失时间为零;设计效率最大化。
三、生产线平衡改善的实施
1、收集生产线基本数据
2、运用秒表测时确定生产线各工位工时 3、分析生产线平衡现状 4、提出生产线改善方案 5、实施改善方案 6、评价改善效果
T ( T T ) ( 61 . 52 T ) 135 . 96 s max i i
i 1 i 1 7 7
总工时 8 * 60 * 60 每日产量为: ,小于企业核定产量 P 1 468 生产周期 61 . 52 的最小值500。
图3 断路器装配线作业工时山积图(改善前) 单位:S(秒)
作业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工序
生产线平衡的目标
☆ 提高人员与设备工装的生产效率
☆ 减少产品的工时消耗,降低成本 ☆ 减少工序的在制品,降低在线库存量
☆ 实现单元化生产,提高生产系统的弹性
☆ 减少空间占用,提高空间利用率
高效率地使用人员、机器、物料等生产资源 促成“一个流生产”及“cell production”
平衡损失率=1-平衡率
生产线平衡训练教材

一、目的:
1、生产线平衡是改善的
基础工具。
2、生产线平衡是维护生
产力的有效利器。
3、生产线平衡是企业持续
蜕变的支柱。
二、何谓生产线平衡:
生产线平衡就是利用 IE的四大手法(删除、合 并、分解、重组)使某一 产品由多个工作站组成, 达到无时间浪费的一种科 学化数据管理工具。
4、何谓生产周期:系指某一产品经过工, 或某一工作站等整个过程所需 的时间,简称为生产周期。 5、何谓瓶颈站:指某一产品由无数个工作 站组成,且其中生产周期最长之工站, 简称为瓶颈站,或瓶颈时间,日 常生活 中简称为障碍。 6、何谓总工时:完成某一产品,各个工作 站所需时间之总和。 7、何谓线标准工时:完成某一产品,总站 数与瓶颈站时间之积。
8、线平衡率计算工式:
总工时
线平衡率=
×100%
单位线标准工时
9、生产力计算工式:
产出
生产力=
×100% =
投入
产出工时 ×100%
投入工时
10、产出工时:
产出之生产量×单位线标准工时 (OUTPUT)
投入工时=(IN PUT)
1、何谓制造流程:用无数个原材料由几 个或N个工作站完成的一个完整的产 品简称为制造流程。 2、何谓工作站:指完成一个产品时,其 中某一个阶段,从开始即由原材料经 过加工成与另外一个零件组合的过程。 3、何谓工作站时间:指完成某一动时, 由原材料开始经过加工成与另外一个 零件组合完成,整个过程所需的时间。
五、何谓生产力: 生产力就是指将投入的所
有资源变换为产出的产品及服 务的一种效率,即:
IN PUT 投入 人、物 机器 资讯
变换
Hale Waihona Puke OUT PUT产出 产品 服务 报告书
生产线平衡管理培训讲义(PPT 40页).ppt

44.1 2.0 22.1
53.5 3.0 17.8
51.0 3.0 17.0
8
9 10 11
圆挑下脚
合计
瓶颈 平衡 工序 率
39.0 2.0 19.5
345 18 22.1 87%
生产工序平衡图
节拍时 间:19.11
25.0
秒
20.0
15.0
10.0
人均时间
5.0
0.0
1
2
3
4
5
6
7
8
生产线平衡调节(1/3)
步骤二:初拟人员分配(举例)
标准工时/人员初拟分配表
款号:
序号
o0011
工序
款式: 男士圆领衫
工序等级 机器类型
班组总人数:
18
标准工时(秒/件)
节拍时间:
19.11
理论人员 建议安排人员
备注说明
1
拼接罗纹领
2
拼肩缝
3
翻上罗纹领
4
拉后领滚条
5
盖后领滚条连放唛
6
单针缉前领圈明线
7
上袖(短袖)
8
拷摆缝夹洗唛(短袖)
三线及 作业员1 四线及 作业员
单针 电脑平
作业员
三线及骨 作业员2 四线及骨 作业员
单针 电脑平车
作业员
拼接罗纹领/拼肩缝
翻上罗纹领
盖后领滚条连放唛/ 单针缉前领圈明线
盖后领滚条连放唛/ 单针缉前领圈明线
上袖(短袖) 拷摆缝夹洗唛(短袖) 拷摆缝夹洗唛(短袖)
圆挑袖口(短袖)
圆挑下脚
单针 电脑平
作业员
10‘
10‘
生产线平衡培训课件

生产线平衡培训课件1. 引言生产线平衡是指通过合理分配各道工序的工作量,使得各道工序的工作时间尽量相等,以实现生产线的高效运转和产能最大化。
生产线平衡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降低成本,优化资源利用,增强企业竞争力。
本课件将介绍生产线平衡的概念、原则和方法,并提供实际案例进行讲解,以帮助大家理解和应用生产线平衡的技巧。
2. 生产线平衡的概念生产线平衡是指生产线上各个工序之间工作时间的平衡分配,使得工序之间的节拍相等,从而实现生产线的协调运作和流程优化。
生产线平衡可以确保每个工序都能够按时完成任务,避免了工序之间的等待和闲置,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能利用率。
3. 生产线平衡的原则3.1 时间平衡原则生产线平衡的核心原则是时间平衡,即各个工序之间的工作时间尽量相等。
时间平衡可以避免工序之间的过度等待和闲置,保证生产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2 资源平衡原则生产线平衡还需要考虑资源的平衡利用,包括人力、设备和材料等资源。
通过合理安排资源的使用,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和瓶颈出现,提高整体的产能和效率。
3.3 灵活性原则生产线平衡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和生产变化。
灵活性可以通过调整工序的顺序、增减人力和设备等方式来实现,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产品的生产需求。
4. 生产线平衡的方法4.1 任务分解法任务分解法是将生产线上的工作任务进行合理分解,确定各个工序需要完成的任务量和工作时间。
通过任务分解法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个工序的工作负荷,为后续的平衡调整提供依据。
4.2 循环时间法循环时间法是确定整个生产线的节拍时间,即完成一个循环所需的时间。
通过循环时间法可以确定各个工序的工作时间和节拍,保证生产线上各个工序之间的协调运作。
4.3 平衡调整法平衡调整法是根据任务分解法和循环时间法的结果,对生产线进行平衡调整。
通过增加或减少工序的工作时间,调整工序的顺序和安排,以实现工序之间的平衡。
5. 生产线平衡的实例案例5.1 汽车装配线以汽车装配线为例,通过任务分解法、循环时间法和平衡调整法,可以实现不同工序之间的平衡。
〔优质课件〕生产线平衡改善培训教材PPT共44页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产线平衡培训教程

生产线平衡培训教程1. 生产线平衡的基本原理生产线平衡的核心原理是通过调整生产线上各个工作站的工作负载,使其能够以相对相等的速度完成工作,从而避免出现工作站之间的过度闲置或过度繁忙。
这需要对生产线上的工作流程和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确保每个工作站能够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相同数量的工作。
通过生产线平衡,可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降低生产时间和成本,同时确保产品质量和工作环境的稳定性。
2. 生产线平衡的方法生产线平衡的方法包括工作站平衡、任务平衡和资源平衡。
工作站平衡是指通过调整每个工作站的产能和工作速度,使其能够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相同数量的工作。
任务平衡是指合理分配每个工作站的任务,避免出现某个工作站过度闲置或过度繁忙的情况。
资源平衡是指合理利用生产线上的资源,确保每个工作站都能够获得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并减少生产线上的浪费和瓶颈。
3. 生产线平衡的培训内容在生产线平衡的培训中,需要包括以下内容:- 生产线平衡的概念和原理- 生产线平衡的方法和技巧- 生产线平衡的工具和软件- 实例分析和案例研究通过这些培训内容,学员可以了解生产线平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生产线平衡的方法和技巧,学习使用生产线平衡的工具和软件进行优化,同时通过实例分析和案例研究,掌握将生产线平衡应用于实际生产中的技能和经验。
通过这篇教程,希望能帮助您了解生产线平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为您提供一些实用的培训内容,帮助您学习如何应用生产线平衡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4. 生产线平衡的实施步骤在实施生产线平衡时,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确定生产目标:首先需要明确生产目标和要求,包括产品数量、质量标准和生产周期等。
这将为生产线平衡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指导。
- 分析生产流程:对生产线上的工作流程和资源进行分析,了解每个工作站的工作负载、任务和资源需求。
- 识别瓶颈和浪费:识别生产线上可能存在的瓶颈和浪费,包括工作站之间的不平衡、物料运输和等待时间等。
生产线平衡改善培训教材

生产线平衡改善培训教材简介生产线平衡是一种管理工具,旨在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线效率和产能。
通过调整工作站之间的任务分配,可以实现生产线上的工作平衡,减少浪费,并最大程度地提高生产线的稳定性和产出。
本教材旨在培养员工对生产线平衡改善的认识和理解,提供实用的工具和方法,帮助员工在工作中掌握生产线平衡改善的技巧。
目录1.生产线平衡的定义2.为什么需要生产线平衡改善3.生产线平衡改善的原则4.生产线平衡改善的工具和技术1.步骤分析(Process Analysis)2.时间测量(Time Measurement)3.平衡图(Balancing Chart)4.产能分析(Capacity Analysis)5.生产线平衡改善的步骤和方法1.收集数据和问题确认2.目标设定3.分析和改进机会确定4.实施改进方案5.结果监控和持续改善6.生产线平衡改善的实施案例分析7.培训总结1. 生产线平衡的定义生产线平衡是指在不增加资源投入的情况下,通过优化工作站之间的任务分配,达到工作负荷均衡的状态。
一个平衡的生产线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浪费、提高产品品质,并确保生产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为什么需要生产线平衡改善生产线平衡改善可以带来许多好处。
首先,平衡的生产线可以减少拥堵和等待时间,缩短制造周期,提高产品的交付速度和准时交货率。
其次,它可以降低员工的负担,减少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并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
此外,平衡的生产线还可以优化操作流程,减少运输和库存,降低物料的浪费,提高生产资源的利用率。
3. 生产线平衡改善的原则生产线平衡改善的实施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全员参与:生产线平衡改善是一个团队活动,需要每个员工的参与和贡献。
•问题导向:通过分析问题和找到改进机会来引导改善活动。
•数据驱动: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支持决策,并评估改善的效果。
•持续改进:生产线平衡改善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线平衡改善培训教材目录一、绪论 (4)1.生产线的定义 (4)2.生产线的由来 (4)3.生产线的种类 (5)4.生产线平衡的产生 (5)二、生产线平衡定义与目的 (6)1.生产线平衡定义 (6)2.生产线平衡目的 (6)3.生产线追求的目标 (7)4.生产线追求的意义 (7)三、生产线平衡常见的概念 (7)1.节拍 (7)2.生产平衡 (8)3.生产线平衡率 (8)4.标准产能和实际产能 (10)5.生产力 (10)四、生产线平衡的分析改善 (11)1. 生产线平衡的方法研究 (11)1.1 程序分析 (11)1.2 操作分析 (12)1.3 动作分析 (11)2. 生产线平衡改善方法 (12)2.15M法的改善 (12)2.2作业方法的改善 (13)2.3作业效率的改善 (14)3. 要点改善 (15)3.1 调整生产平衡 (16)2.2 改善浪费动作 (16)4. 生产线平衡调整 (16)5. 常见的不平衡改善技巧 (17)五、生产线平衡的分析改善案例分析……………………………18-26生产线平衡改善培训教材一﹑绪论1.生产线的定义生产线即产品生产过程所经过的路线,从原料进入生产现场开始,经过加工、运送、装配、检验等一系列生产生产线活动所构成的路线。
狭义的生产线是按对象原则组织起来的,完成产品工艺过程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按产品专业化原则,配备生产某种产品(零、部件)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和各工种的工人,负责完成某种产品(零、部件)的全部制造工作,对相同的劳动对象进行不同工艺的加工。
2.生产线的由来在英格兰北部的一个小镇里,有一个名叫艾薇的人开的鱼和油煎土豆片商店。
在店里面,每位顾客需要排队才能点到食物。
然后每个顾客等着盘子装满后坐下来进餐。
艾薇店里的油煎土豆片是小镇中最好的,在每个集市日中午的时候,长长的队伍都会排出商店。
所以当隔壁的木器店关门的时候,艾薇就把它租了. 他们没办法再另外增加服务台了;艾薇的鳕鱼和伯特的油煎土豆片是店里面的主要卖点。
但是后来他们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
他们把柜台加长,艾薇,伯特,狄俄尼索斯和玛丽站成一排。
顾客进来的时候,艾薇先给他们一个盛着鱼的盘子,然后伯特给加上油煎土豆片,狄俄尼索斯再给盛上豌豆糊,最后玛丽倒茶并收钱。
顾客们不停的走动;当一个顾客拿到豌豆糊的同时,他后面的已经拿到了油煎土豆片,再后面的一个已经拿到了鱼。
一些穷苦的村民不吃豌豆糊-但这没关系,这些顾客也能从狄俄尼索斯那里得个笑脸。
这样一来队伍变短了,不久以后,他们买下了对面的商店又增加了更多的餐位。
这就是流水线。
将那些具有重复性的工作分割成几个串行部分,使得工作能在工人们中间移动,每个熟练工人只需要依次的将他的那部分工作做好就可以了。
虽然每个顾客等待服务的总时间没变,但是却有四个顾客能同时接受服务,这样在集市日的午餐时段里能够照顾过来的顾客数增加了三倍。
于是生产线就这样产生了。
3.生产线的种类按范围大小分为产品生产线和零部件生产线,按节奏快慢分为流水生产线和非流水生产线,按自动化程度,分为自动化生产线和非自动化生产线。
4.生产线平衡的产生企业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要想从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不仅要从技术上更胜一筹,更重要的是要从生产线中寻找差距,只有自己有了更好的生产方法,突破了生产的瓶颈,也就是生产线的平衡度比别的企业高,就能使自己的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生产线平衡一直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因为只有生产线平衡了,才能使物料、设备、人力、空间得到合理的应用,才能使员工在舒适的劳动强度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装配线的平衡涉及到生产线各工序之间的协调配合,并解决各工序在时间上的不一致。
装配线的平衡程度直接反应着装配线的生产效率,并影响到产品质量。
平衡问题是装配线设计与管理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所以平衡问题历来受到人们重视。
二﹑生产线平衡定义与目的1.生产线平衡定义:生产线平衡是依照水线作业的工程顺序,以生产目标算出周期时间,将作业分割或者结流合,使各个工序流动负荷的差距最小,流动顺畅,减少时间差所造成的等待或滞留现象。
以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
2.生产线平衡目的:1.使物流快速,减少生产周期。
2.减少或消除物料或半成品周转场所。
3.消除工程“瓶颈”,提高作业效率。
4.稳定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5.提高工作士气,改善作业方法。
3.生产线追求的目标减少物质、能源、时间和资金的占用与浪费;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员工的疲劳度,减少遭受损伤和工伤的概率;利用有限的资源求得最高的产出,提高生产效率.没有一个良好的运行方法,就不可能达到以上目标,也就是说均衡生产需要一个良好方法,一个好方法反过来也能带来好的均衡性。
4.生产线平衡的意义生产线平衡是对生产的全部工序进行平均化、均衡化,调整各工序或工位的作业负荷或工作量,使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尽可能相近或相等,最终消除各种等待浪费现象,达到生产效率最大化。
它是生产流程设计与作业标准化中最重要的方法。
通过平衡生产,可以加深理解“一个流”生产模式及熟悉“单元生产”的编制方法,它是一切新理论与新方法的基础。
三﹑生产线平衡的常见概念1.节拍流程的“节拍”是指连续完成相同的两个产品(或两次服务,或两批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
换句话说,即指完成一个产品所需的平均时间。
节拍通常只是用于定义一个流程中某一具体工序或环节的单位产出时间。
如果产品必须是成批制作的,则节拍指两批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
在流程设计中,如果预先给定了一个流程每天(或其它单位时间段)必须的产出,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流程的节拍。
它决定了生产线的生产能力、生产速度和效率。
它反映的是客户的需求。
节拍的计算节拍=有效工作时∕产出数例:每小时产出400台,则节拍为:1H × 3600S/H ÷ 400 = 9秒/台2.生产平衡通过技术组织措施来调整生产线的工序时间定额,使工站的单件作业时间等于生产线节拍,或者与节拍成整数倍关系。
工站布置原則:1.保证各工序之间的先后顺序;2.组合的工序时间不能大于节拍;3.各工作地的作业时间应尽量接近或等于节拍;4.使工站数目尽量少。
3.生产线平衡率生产线平衡率计算公式:t各工站工时之和÷(S瓶颈工站工时×R工站总数)×100%例:各工站之和:500秒瓶颈工時*工站总数= 10×55 =550秒线平衡率: 500÷550×100%=91%平衡损失:作业人员之间由于作业量的不公平导致的作业要素时间的不均衡程度的比。
平衡损失率=(S×R-Σti )/T.T节拍时间×100%从以上公式我们可以看出,各工站的工时相差越大,则平衡率越低。
USI SMT线平衡计算公式:USI SZ的生产线平衡率指标:SMT>92%; ASM&TEST&PACKYING>88%4.标准产能和实际产能标准产能:标准产能(H) =3600(S)/瓶颈时间(S)标准产能(班)=投入时间/瓶颈时间(S)实际产能:实际产能是可供时间內所产出的良品数1)人均产能=实际产能/投入时间/人数2)单机台产能=实际产能/投入时间/机台数[例]某组装线总投入人力为10人,该组装线的瓶颈工站的工时为50秒,一天两班20小时实际产出数为1,400Pcs,良率为95%,试计算该组装线体的标准产量和人均产量各是多少?标准产能=投入工时/瓶颈工时=20*3600S/50S =1440Pcs实际产能 =1400*95% =1330Pcs人均产能 =实际产能/投入时间/人数=1330Pcs/20H/10人=6.65Pcs/H/人5.生产力生产力=某个单位在某一时间内的生产量假设生产同一产品,A线用60人,每小时产出420台, B线用65人,每小时产出480台。
A线生产力 =420台/60人 = 7台/小时/人.B线生产力 = 480台/65人 = 6.77台/小时/人.表面上看B线产量高于投入人数少的A线,但从生产力来看,A线生产力较高。
四﹑生产线平衡的分析改善1.生产线平衡的方法研究方法研究就是对现有的或拟议的工作方法进行系统记录和严格的考察,作为开发和应用更容易、更有效的工作方法,以及降低成本的一种手段。
按照从粗到精、从宏观到微观、由概括到具体的体系,方法研究包括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和动作分析三部分。
1.1程序分析完成任何工作所需经过的路线和手续即为程序,程序分析主要以整个生产过程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一个完整的工艺流程,看是否有多余或重复作业、工序是否合理、搬运是否太多、等待是否太长,进一步来改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高平衡率的生产线离不开良好的作业程序。
1.2操作分析所谓操作分析就是通过对以人为主工序的详细研究,使操作者、操作对象、操作工具三者科学地结合、合理地布置和安排,达到工序结构合理,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作业时间消耗之要求,以提高产品品质和产量为目的而进行的分析.通常,合理的人机结合,能为高平衡率的生产线提供最直接的单元保障.如果人机结合不合理、不科学,那么这种作业就是一种粗放型高消耗的作业,就没有人员之间、机器之间、人机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更谈不上合理,这时不免会出现人等人、人等机、机等人和机等机等一系列严重影响生产线平衡的“等待性”浪费.也就是说,人机相互之间高效合理的配合,不仅能够大大减少作业等待,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生产线的平衡率,进而提升作业效率。
1.3动作分析动作分析是在程序决定后,研究并减少甚至消除人体各种动作的浪费,以寻求省力、省时、安全和最经济的动作。
其实质是研究分析人在进行各种操作时的细微动作,消除无效动作,使操作简便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动作分析能在其它方法无效时,给生产线的平衡提供一把秘密武器,它从最基本的“动素”入手,寻求改进空间,以提升生产线的平衡能力.当然,它与工业工程其它方法综合运用,会使企业收到更好的效果。
2.生产线平衡改善方法2.1 5M法的改善5M是指:人员,机器设备,物料,作业方法,环境企业经营的五大环节。
5M法就是对这5大换届逐一进行认真分析,寻找企业的“症疾”并进行改进。
人员(Man):调换作业者;增加作业者;多能工训练;新手避免工作负荷过重,利用作业员熟练程度的差异性,平衡作业流程。
机器设备(Machine):利用或改良工具、机器;人机比合理配置;人机同步作业;提高自动半自动化水平;人机工程分析,提高机械效率。
物料(Material):确保物料供应及时准确;物料摆放合理取用;物料包装合理减少拆卸作业。
作业方法(Method):避免在同一工站使用太多工具;动作要合理化,尽量减少辅助动作:寻找.发现.选择.思考.预定位,取消无效动作:保持.延迟.放置.休息;遵循动作经济四原则:减少动作数量.双手同时作业.缩短动作的距离.轻松作业.作业环境(Mother Nature):保持整洁、清洁的作业环境;有适当的操作安全措施;适当的照明、空调和通风设备;桌椅和静电设备有适当的规格.2.2作业方法的改善作业的改善我们遵从ECRS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