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张耒《投知己书》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怀知赋第七段赏析【北宋】张耒骈体文

怀知赋第七段赏析【北宋】张耒骈体文

THANK YOU!
• 真诚的友谊可以把人的心灵结合在一起;可以增进人的智慧,涵养人的德性;可以分担人的痛 苦,共享人的欢乐。没有友谊,人将终身孤独。我心兮陈诗”。
• 《孟子·万章下》)“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寡则散。”(《文中子·礼乐篇》) “以名交则无诚,以气交则或同恶,以利交利散则绝,以势交势去则解。”“以财交者,财尽 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以势相交者,势倾则绝。以利相交者,利寡则散。”“交游 须慎:交功名者,则权贵之声入。交市井者,则货利之声入。交术数者,则吉凶之声入。交刻 薄有机谋者,则利己防人之声入。凡此皆不可与游。”
•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 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 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 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 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 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 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 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 《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 陈州。
国学 骈体文
怀知赋
第七段
北宋 张 耒
作品赏析
• 古代的文人们,总是喜爱交友,喜爱与志趣相投之人结交,中国古人把得一知己看做是人生一 大幸事,所以我们在中国古代的文学史上,总是能够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同时代的那些有名 的文人们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交集,并且还有很多知名的文人之间都有着深厚的友谊。
• 《怀知赋》是围绕着怀念相知之人展开抒情的。赋中慨叹“生之多艰”,“涉世多之”。但所 处时地追随相知之人而不得,“路幽回而莫通,心郁塞而增悲”,只能“酌尊酒以忘忧,写诗 云:“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声?“鸟犹嘤嘤求友, 不失其群,何况我们人呢!

张耒原文_翻译及赏析

张耒原文_翻译及赏析

张耒原文_翻译及赏析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

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

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

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

《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张耒作品风格由于他自己早年生活穷困,颠沛流离,后又屡遭贬谪,长期任地方卑官,对社会现实体察甚深,因而对劳苦百姓的关心也颇切,如在《劳歌》一诗中对那些“筋骸长彀”、“半衲遮背”的“负重民”以怜悯;在《和晁应之悯农》一诗中对那些“夜为盗贼朝受刑”的“南山壮儿”以同情等等,等等。

也正因为其“哀哉天地间,生民常苦辛”(《粜官粟有感》)的悯农意识,才使他在政治观点上追随苏轼,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而在实践中则主张富国强民,改革弊政,以减轻人民负担,这与司马光等人纯粹的因循守旧乃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与此同时,面对辽、夏对北宋的侵凌,他也积极主张开边御敌,建立奇功。

他的《少年行》、《昭陵六马》、《听客话澶渊事》等无不洋溢着一股勃郁的爱国主义精神,读来令人感奋不已。

生平张耒原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后迁居楚州(今淮安市楚州区)。

马端临《文献通考》作“谯郡人”,秦少游《书晋贤图后》记载:“独谯郡张文潜与余以为不然……”,他在《思淮亭记》中称“予淮南人也,自幼至壮,习于淮而乐之。

”。

祖父任职于福建,父亲中进士后,游宦四方,官至三司检法官,因亲老,乞请离京做吴江知县。

母亲李文安。

外祖父李宗易先以著作佐郎为谯县知县,历官尚书屯田员外郎,知光化军事,仕至太常少卿,以诗文名世,长于写诗,深受当时的大诗人晏殊的赏识。

正是在这样的家庭里,张耒从小就受着正统的封建诗礼的薰陶,加之受业于“山阳学官”,少年时即表现出对文辞的灵感,“十有三岁而好为文”(《投知己书》),十七岁作《函关赋》,传诵人口。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张耒《投知己书》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张耒《投知己书》原文及翻译

张耒《投知己书》原文及翻译张耒原文:五月日,某谨因仆夫百拜献书某官:某闻古之致精竭思以事一艺,而其志不分者,其心之所思,意之所感,必能自达于其技,使人观其动作变态,而逆得其悲欢好恶之微情。

某自丱角②而读书,十有三岁而好为文。

方是时,虽不能尽通古人之意,然自三代以来;圣贤骚人之述作,与夫秦汉而降,文章词辩,诗赋谣颂,靡不毕观,时时有所感发,已能见之于文字。

所习益久,所亲益众,所嗜益深。

故自十有三岁而至今三十有二年,身之所历,耳目之所闻见,著于当世而可知,与夫考于前古而有得者,无一不发之于文字。

不幸少苦贫贱,十有七岁而亲病,又二年而亲丧。

既仕而困于州县者,十有二年矣。

其煎熬逼迫之情,郁塞愤懑之气,盈心满怀。

而又饥寒困穷,就食以活其妻孥者,往来奔走率常数千里。

大夏炎暑,流金裂石,积阴大寒,烈风霰雪,皆已习见而安行。

计其安居饱燠,脱忧危而解逼仄,扬眉开口无事一笑者,百分之中不占其一。

又观一世之情,其所矜尚可以自振于贫贱厄穷者,某素于其身无有其一。

故虽出仕四方,修身治官,庶几于有闻,而门单族薄,执版③趋拜以见大吏,大则骂辱诟责,小则诘问陵侮。

其穷愁困塞有不可胜言者,又岂独此哉!古之能为文章者,大率穷人之词十居其九,盖其心之所激者,既已沮遏④壅塞而不得肆,独发于言语文章,无掩其口而窒之者,庶几可以舒其情,以自慰于寂寞之滨耳。

如某之穷者,亦可以谓之极矣。

其平生之区区,既尝自致其工于此,而又遭会穷厄,投其所便。

故朝夕所接,事物百态,沛然于文,若有所得。

某之于文,虽不可谓之工,然其用心,亦已专矣。

某之区区,盖已尽布于此,则世之高明博达之君子俯而听之,盖有不待夫疑而问,问而后知其心也。

伏惟某官以文章学术暴著天下,方为朝廷训词⑤之臣,而不腆之文尝欲奖与。

人谁不欲自达于世之显人,而某自顾所藏,无一而可,敢书其平日之文与诗几六十卷,以辱左右,伏惟闲暇而赐观焉,则某之精诚,虽欲毫发自伏,而不可得矣,公亦念之耶?(选自《宋文选》,有删改)注释:①张耒(1054—1114):“苏门四学士”之一。

投知己书翻译(文白对照)(1)

投知己书翻译(文白对照)(1)
投知己书 文白对照
2018年三月份温州二模文言文阅读
• 月日,耒谨因 仆夫,百拜献 书某官:耒闻 古之致精竭思 以事一艺,而 其不分者,其 心之所思,意 之所感,必能 自达于其技。 使人观其动作 变态,而逆得 其悲欢好恶之 微情。
• 五月某日,我恭敬 地通过车夫,虔诚 地写信给某官:我 听说古代殚精竭虑 去做一件事的人, 他的思想和情感一 定能在这件事有所 表现。让人观察他 的动作姿态的变 化, 就能推测得知他内 心悲欢好恶的细微 情感。
• 我平生微不足道,也 • 其平生之区区,既 尝自致其工于此, 曾致力把文章写好, 而又遭遇仕途的穷厄, 而又遭会穷厄,投 也就投其所便。所以 其所便。故朝夕所 朝夕所接、事物百态、 接,事物百态,长 长歌恸哭、诟骂怨怒、 歌恸哭,诟骂怨怒, 可喜可骇,可爱可 可喜可骇、可爱可 恶,沛然于文。耒 恶、,都充分地表现 在文章中。我对于写 之于文,虽不可谓 文章,虽不能算精巧, 之工,然其用心亦 但是用心是专一的。 已专矣。
• 古代能写文章的人, • 古之能为文章者, 大率穷人③之词 大抵十篇中有九篇 十居其九。盖其 是在他不得志的时 心之所激者,既 候写的。他们心中 已沮遏④壅塞而 的激愤,既被阻遏 不得肆,独发于 壅塞不能发泄,只 言语文章,无掩 能在言语文章中抒 其口而窒之者, 发,不会掩住自己 庶几可以舒其情, 的嘴使自己窒息, 以自慰于寂寞之 这样大概可以抒发 自己的情感,来安 滨耳。 慰自己那无边寂寞 中的一点点寂寞。

• 故工乐者能使喜愠 • 所以精于奏乐的能使他 见于其声,工舞者 的音乐表现欢喜愠怒, 能使欣戚见于其容。 精于舞蹈的人能使他的 当其情见于物,而 舞姿表现欢欣悲戚。当 意泄于外也,盖虽 他们的情感和思想表现 欲自掩而不可得。 出来时,即使自己想掩 昔伯牙之所好者, 藏也不可能。从前伯牙 琴耳,钟子期坐而 所喜欢的就是弹琴,钟 听之,而伯牙不能 子期坐着听琴,伯牙不 藏其微情。夫伯牙 之情,岂与琴谋哉? 能掩藏他的细微的感情。 伯牙的感情,难道能与 惟其专意一心以事 其技,故意之所动, 琴沟通吗?只是他专心 致志从事弹琴,所以心 默然相授而不自知 也。 中情动,便默默地传到

高三年级文言文语段翻译训练(含解析)

高三年级文言文语段翻译训练(含解析)

道光二十六年某月,随州李君年八十四,考终于里 第.其兄之子户部主事树人,闻赴京师,将去官持丧.余 往吊,〔树人泣曰:"叔父葬有日,既埋石幽宫〔坟墓, 维墓道当别立碣,将揭其行义以视来者,敬以属先生." 则为余缕述一一,甚详.嘉庆初,川楚教匪蜂起,汉沔荆 襄蹂躏殆遍.随州之西有澴潭者,巨镇也.贼将大掠而 窟之.君戒镇家出一人,负薪一束,执长竿笼一炬,临水 雁列.竟夕焚薪,火光亘六七里,贼不敢渡,随以不陷.近 村有田,久没于水,吏责赋于比邻,民绝苦之.君遍哀诸 司,乞蠲无田之赋,竟以得请.李氏世居随州,家微也.君 少与其兄某发愤力学,自度终无以大其门,乃去为贾, 累致千金,一以资兄宦学,不问.久之,乃为兄纳金县官, 得除为丞,稍迁至XX嵩明州知州.
〔节选自〔元史·王磐传》
〔1蒙古军攻破永年,要屠杀全城百姓,王禧又拿出全 部家财来捐助蒙古军作为军费,使永年百姓免遭大难 〔众人依仗他才得以幸免.
〔得分点:"罄、赀、费"各1分;句意2分
〔2等到李璮阴谋不轨,磐发觉后,抽身〔独自跑到XX, 得到驿站马匹飞奔到京师,通过侍臣来报告给皇上.
〔得分点:脱身、因、闻,各1分,句意2分
〔2守将在边境,只求没有事端〔发生罢了,不敢因为 贼寇随意给君主带来忧虑〔不敢因为贼寇随意招致 君主忧虑.〔边,边境,边疆,1分;妄,随意,1分;贻, 造成,招致;给予1分;句意2分
1、贪滥 :贪欲无度. 2、参:弹劾; 检查;通"叁"〔参分天下,而有其二; 星名. 3、擿:揭发. 4、假:宽容,宽恕.
〔1在这期间挑选将领,操练士兵,加固城墙,修整器 械,〔这是必胜的方法. 〔"以其间""厉""坚"各1分,句意2分

张耒的古诗翻译

张耒的古诗翻译

张耒的古诗翻译张耒的古诗翻译张耒,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

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

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

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

《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张耒的诗词全集:《失题》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耒。

其古诗全文如下:欲知老子居陈事,古寺萧条屋数楹。

幸免绝粮惭孔圣,更无环堵羡渊明。

参差拙句何曾是,宠辱浮云无可惊。

断送光阴须美酒,惟应此事费经营。

《示秬秸》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耒。

其古诗全文如下: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翻译】月亮从城头落下去,早晨的霜厚得像雪一样;更鼓从楼上响起来,声音冷涩得仿佛要断绝。

捧着装饼的盘子,走出家门,拖着长声叫卖。

这时候,街市上从东到西,一个人还没有呢!寒冷的北风吹来,像箭一样射在饼上。

我担心的不是自己衣服穿得少,而是我的饼会冷掉!孩子们啊,人们从事的职业并无高低贵贱,但意志都必须坚强。

男子汉要自食其力,哪能做游手好闲的懒汉呢。

《初见嵩山》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张耒。

其全文如下: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我多年来奔走风尘,被困在尘世的疲惫中,庆幸有青山使我的情怀得到开豁,感到愉悦。

临近日暮时分,萧瑟的北风将飘零的雨吹走,几座高峻挺拔的山峰才从云中隐现出来。

《夏日三首其一》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张耒。

其全文如下: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翻译】夏日昼长,江村风日清丽,屋檐上栖息着许多小燕雀,羽翼都已长成。

蝴蝶展翅停在午间的花枝上,在晴朗的天气里,蜘蛛在屋角悠然织网。

投知己书杜牧文言文翻译

投知己书杜牧文言文翻译

投知己书杜牧文言文翻译翻译:孔子说:“我不埋怨上天,也不责备他人,学习人情事理从而通达仁义之道,了解我的大概只有上天吧!”他又说:“人们了解我是因为《春秋》,人们怨怪我也是因为《春秋》。

”这是由于圣明贤德的人秉持本心处事,不会顾虑普通人的是非评断,柱厉叔侍奉莒敖公,莒敖公不赏识他,等到莒敖公遇到危难,柱厉叔用死来报答他。

不赏识我就罢了,反而要用死来报效他,大概是怨恨已经在他心中积聚很深了。

豫让对赵襄子说:“智伯用对待国士的方式对待我,我一定要用国士的方式报答他。

”这就是忠烈而坚守大义的人,有才能又感激他人的赏识,毫不顾念自己的生死。

行为没有特别坚决明确,才能没有丝毫用处,心神不宁地请求别人赏识,别人赏识他却不能够有所报答,不赏识他就发怒,这是普通人的心态。

成为圣明贤德守义忠烈的人,已经不能够做到了,我比一般人特别的地方在于严格详究自己。

我详究自己的行为,详究自己的才能,都没有超过一般人,也不要求别人赏识,如果已经有人赏识,那就躲藏避开,只害怕赏识过重,自己思量大概是没有什么可以酬报的地方。

如果有其他的事由,不得不请求他人赏识,如果不被赏识,也不会埋怨愤恨,在妻子和孩子面前表现出来,这和一般人相比,只是严格详究自己并求得赏识罢了。

大和二年,我参加进士科考试。

那时,先前考中的学子认为我品行好,可以和我交往亲近,认为我学业优异,可以和我一同修习,因此他们宣扬称赞我,争相把我看做知己的不下二十人。

我近来十多年都转徙在天下间,经常因为家里的事情短暂的来到京城,事情结束就返回。

曾经那些对我宣扬称赞的知己,大多已经荣显富贵了,我没有到他们家里一次。

为什么呢?这十多年来,品行没有进步,学业没有修习,半夜常常揣度思量,心中有愧疚,不知道要用什么说辞作为我拜见知己们的资本。

还是暗暗地躲过避开,只要免于挨饿受冻就暗自庆幸吧。

昨天李巡官到来,忽然告诉我您的意图,似乎您知道我的姓名,或许想要来日将我纳入门下。

您是当世功绩卓著,受人尊敬,品德崇高的人,我能得到短暂的拜见的机会,能够陪伴宴饮游乐,也是十分荣幸的事了,况且来日想在榻席上接待我,和其他几位英才并列吗?没有一丝一毫攀附的机会,却得到您特别的赏识,我认真思量,应该以什么样的才能满足您的要求,应该以什么样的主张才能报答帮您的恩德。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张耒《投知己书》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张耒《投知己书》原文及翻译

张耒《投知己书》原文及翻译张耒原文:五月日,某谨因仆夫百拜献书某官:某闻古之致精竭思以事一艺,而其志不分者,其心之所思,意之所感,必能自达于其技,使人观其动作变态,而逆得其悲欢好恶之微情。

某自丱角②而读书,十有三岁而好为文。

方是时,虽不能尽通古人之意,然自三代以来;圣贤骚人之述作,与夫秦汉而降,文章词辩,诗赋谣颂,靡不毕观,时时有所感发,已能见之于文字。

所习益久,所亲益众,所嗜益深。

故自十有三岁而至今三十有二年,身之所历,耳目之所闻见,著于当世而可知,与夫考于前古而有得者,无一不发之于文字。

不幸少苦贫贱,十有七岁而亲病,又二年而亲丧。

既仕而困于州县者,十有二年矣。

其煎熬逼迫之情,郁塞愤懑之气,盈心满怀。

而又饥寒困穷,就食以活其妻孥者,往来奔走率常数千里。

大夏炎暑,流金裂石,积阴大寒,烈风霰雪,皆已习见而安行。

计其安居饱燠,脱忧危而解逼仄,扬眉开口无事一笑者,百分之中不占其一。

又观一世之情,其所矜尚可以自振于贫贱厄穷者,某素于其身无有其一。

故虽出仕四方,修身治官,庶几于有闻,而门单族薄,执版③趋拜以见大吏,大则骂辱诟责,小则诘问陵侮。

其穷愁困塞有不可胜言者,又岂独此哉!古之能为文章者,大率穷人之词十居其九,盖其心之所激者,既已沮遏④壅塞而不得肆,独发于言语文章,无掩其口而窒之者,庶几可以舒其情,以自慰于寂寞之滨耳。

如某之穷者,亦可以谓之极矣。

其平生之区区,既尝自致其工于此,而又遭会穷厄,投其所便。

故朝夕所接,事物百态,沛然于文,若有所得。

某之于文,虽不可谓之工,然其用心,亦已专矣。

某之区区,盖已尽布于此,则世之高明博达之君子俯而听之,盖有不待夫疑而问,问而后知其心也。

伏惟某官以文章学术暴著天下,方为朝廷训词⑤之臣,而不腆之文尝欲奖与。

人谁不欲自达于世之显人,而某自顾所藏,无一而可,敢书其平日之文与诗几六十卷,以辱左右,伏惟闲暇而赐观焉,则某之精诚,虽欲毫发自伏,而不可得矣,公亦念之耶?(选自《宋文选》,有删改)注释:①张耒(1054—1114):“苏门四学士”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耒《投知己书》原文及翻译
张耒
原文:
五月日,某谨因仆夫百拜献书某官:某闻古之致精竭思以事一艺,而其志不分者,其心之所思,意之所感,必能自达于其技,使人观其动作变态,而逆得其悲欢好恶之微情。

某自丱角②而读书,十有三岁而好为文。

方是时,虽不能尽通古人之意,然自三代以来;圣贤骚人之述作,与夫秦汉而降,文章词辩,诗赋谣颂,靡不毕观,时时有所感发,已能见之于文字。

所习益久,所亲益众,所嗜益深。

故自十有三岁而至今三十有二年,身之所历,耳目之所闻见,著于当世而可知,与夫考于前古而有得者,无一不发之于文字。

不幸少苦贫贱,十有七岁而亲病,又二年而亲丧。

既仕而困于州县者,十有二年矣。

其煎熬逼迫之情,郁塞愤懑之气,盈心满怀。

而又饥寒困穷,就食以活其妻孥者,往来奔走率常数千里。

大夏炎暑,流金裂石,积阴大寒,烈风霰雪,皆已习见而安行。

计其安居饱燠,脱忧危而解逼仄,扬眉开口无事一笑者,百分之中不占其一。

又观一世之情,其所矜尚可以自振于贫贱厄穷者,某素于其身无有其一。

故虽出仕四方,修身治官,庶几于有闻,而门单族薄,执版③趋拜以见大吏,大则骂辱诟责,小则诘问陵侮。

其穷愁困塞有不可胜言者,又岂独此哉!
古之能为文章者,大率穷人之词十居其九,盖其心之所激者,既已沮遏④壅塞而不得肆,独发于言语文章,无掩其口而窒之者,庶几可以舒其情,以自慰于寂寞之滨耳。

如某之穷者,亦可以谓之极矣。

其平生之区区,既尝自致其工于此,而又遭会穷厄,投其所便。

故朝夕所接,事物百态,沛然于文,若有所得。

某之于文,虽不可谓之工,然其用心,亦已专矣。

某之区区,盖已尽布于此,则世之高明博达之君子俯而听之,盖有不待夫疑而问,问而后知其心也。

伏惟某官以文章学术暴著天下,方为朝廷训词⑤之臣,而不腆之文尝欲奖与。

人谁不欲自达于世之显人,而某自顾所藏,无一而可,敢书其平日之文与诗几六十卷,以辱左右,伏惟闲暇而赐观焉,则某之精诚,虽欲毫发自伏,而不可得矣,公亦念之耶?(选自《宋文选》,有删改)
注释:①张耒(1054—1114):“苏门四学士”之一。

②丱角:儿童束发为两角。

③版:笏板。

④沮遏:阻止。

⑤训渊:帝王的诰敕文词。

译文:
五月某日,我恭敬地通过车夫,虔诚地写信给某官:我听说古代殚精竭虑去做一件事的人,他的思想和情感一定能在这件事有所表现,让人观察他的动作姿态的变化,就能推测得知他内心悲欢好恶的细微情感。

我自幼读书,十三岁就喜欢写文章。

那时,我虽然不能完全通晓古人文章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然而对夏商周三代以来圣贤、诗人的论述与著作,秦汉以来的文章、诗词、歌赋,没有不看的。

读书时有了感触,也已经能用文字把它写出来。

学习的时间越长,接触的书籍越多,对读书写作的兴趣就愈是浓厚。

因此(我从)十三岁至今,已经三十二年,亲身经历的,耳闻目睹的,著录于当世而知道的,稽考前世而获得的,无一不用文字记载下来。

我不幸从小困苦贫贱,十七岁时父母得病,两年后父母去世。

出仕后又被州县的杂务拖累了十二年。

那种煎熬逼迫之情、郁闷愤怒之气,充满胸中。

并且因为饥寒穷困,不得不谋生以养活妻子儿女,常常不得不四处奔波达数千里。

盛夏酷暑难耐,雷电洪水让人惊恐,冬日阴沉寒冷,寒风凌冽,大雪纷飞,这些恶劣的天气对我来说都已习以为常,能够安然出行。

算起来,那种安居饱暖、没有忧危窘迫、扬眉吐气、无事一笑的日子,不到百分之一。

再看现在世人所夸耀的、能使自己摆脱经济穷困和仕途窘迫的手段,我一向是没有,只空有自己这个人。

所以虽然在许多地方做过官,为官期间能修身养性尽职尽责,但始终默默无闻。

我出身寒门,家族无靠。

(只好)拿着笏板恭敬地去拜见大官。

结果重则被他们辱骂责备,轻则被诘问凌侮。

那种窘迫惨淡艰难的情状何止如此,简直一言难尽。

古代能写文章的人,大抵十篇中有九篇是在他不得志的时候写的。

他们心中的激愤,既被阻遏壅塞不能发泄,只能用言语文章抒发,不会掩住自己的嘴使自己窒息,这样大概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使自己在无边的寂寞中得到一点点安慰。

像我这种穷困不得志的人,也算一个典型吧。

我平生微不足道,既然小时候曾经致力把文章写好,长大后又遭遇仕途的穷厄,也就投其所便(更多地钻研起写文章来)。

因此每天迎来送往的人事,世间万物百态,都充分地表现在文章中,仿佛有极大的收获。

我对于写文章,虽不能算精巧,但是用心十分专一。

平生所有,都寄托于文章之中了。

如果世上高明广博,通达事理的君子愿意俯首阅读我的文章,大概不用等到对方疑惑而提问,一问就会明白其中蕴含的心思了。

尊敬的某官依靠文章学术天下闻名,正担任朝廷撰写帝王诰敕文词的大臣。

对我那些浅薄的文章,他曾想给予勉励。

人谁不想结识世间显达之士,而我看自己的那些文章,似乎没有一篇好的。

于是我斗胆抄写了平常的文和诗将近六十卷给您手下人,也希望您在空闲时能翻阅一二,那么我的精诚之心,即使想有一丁点掩藏,恐怕不可能。

惟愿您也这样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