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磺酸说明

合集下载

氨基磺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氨基磺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氨基磺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氨基磺酸化学品英文名称:sulfamic acid中文名称2:磺酰胺酸英文名称2:amidosulfonic acid技术说明书编码:909CAS No.:5329-14-6分子式:H3NO3S分子量:97.09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氨基磺酸CAS No.:5329-14-6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对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皮肤或眼接触有强烈刺激性或造成灼伤。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燃烧性:不燃。

危险特性:受热分解,放出氮、硫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硫化物。

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橡胶耐酸碱服,戴耐酸(碱)手套。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氨基磺酸-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氨基磺酸-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氨基磺酸化学品英文名:Sulphamidic acid分子式:H3NO3S分子量:97.09CAS号:5329-14-6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GHS危险性类别: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险类别3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性说明:H315造成皮肤刺激H319造成严重眼刺激H412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73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P302+P352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P332+P313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P362+P364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P305+P351+P338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P337+P313如仍觉眼刺激:求医/就诊。

•安全储存:——无•废弃处置:——P501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4部分急救措施急救:吸入:脱离接触,休息,采取半卧体位,注意防治肺水肿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冲洗时间一般要求20~30min。

就医眼晴接触:分开眼睑,用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0~30min食入:给饮牛奶或水,成人不超过2杯。

就医。

禁止催吐和洗胃(有主张吞食后1h内可洗胃),不要用碱中和。

活性炭不能吸附酸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

咨询医生。

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无资料第5部分消防措施灭火剂: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氨基磺酸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氨基磺酸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氨基磺酸化学品英文名:amido-sulfonic acid|sulphamidic acid|sulphamic acid|sulfamic acid化学品别名:-CAS No.:5329-14-6EC No.:226-218-8分子式:H3NO3S产品推荐用途:请咨询生产商。

产品限制用途:请咨询生产商。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固体。

对皮肤有刺激性。

对眼睛有严重刺激性。

对水生环境可能会引起长期有害作用。

| GHS 危险性类别根据 GB 30000-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皮肤腐蚀/刺激,类别 2;眼损伤/眼刺激,类别 2A;危害水生环境-慢性毒性,类别 3。

|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信息:造成皮肤刺激,造成严重眼刺激,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作业后彻底清洗。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如仍觉眼刺激:求医/就诊。

脱去被污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安全储存:不适用。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 危害描述物理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皮肤直接接触可造成皮肤刺激。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本品能造成严重眼刺激。

眼睛直接接触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炎症并伴随有疼痛。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环境危害本品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请参阅 SDS 第十二部分。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物质混合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急救措施描述一般性建议:急救措施通常是需要的,请将本 SDS 出示给到达现场的医生。

氨基磺酸-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氨基磺酸-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化学品标识危险性标志
腐蚀!刺激!
氨基磺酸amido-sulfonic acid
H3NO3S
CAS号:5329-14-6
危险性理化数据危险特性外观与性状:白色结晶固体;
pH值:1.2;
熔点/凝固点(℃):205(分解);
初沸点和沸程(℃):>35;
爆炸上限/下限[%(v/v)]:无资料;相对密度(水=1):2.15;
溶解性(mg/L):与水混溶。

固体。

对皮肤有刺激性。

对眼睛有严重刺激性。

对水生环境可能会引起长期有害作用。

健康危害现场急救措施
吸入本品对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皮肤或眼接触有强烈剌激性或造成灼伤。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水冲洗或淋浴,给予医疗护理。

眼睛接触:先用大量水冲洗数分钟,就医。

吸入:新鲜空气,休息,半直立体位,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给予医疗护理。

食入:漱口,不要催吐,给予医疗护理。

身体防护措施消防灭火介质
可用:使用适合火灾类型的合适的灭火剂。

禁用:无特别说明。

泄漏处理措施
浓度(mg/m3)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MAC:未制定PC-TWA:未制定PC-STEL:未制定消防中心
人民医院
火警:119
匪警:110
急救:120。

氨基磺酸

氨基磺酸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中文名:氨基磺酸; 磺酰胺酸化学品英文名:sulfamic acid; amidosulfonic acid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邮编: 传真: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氨基磺酸5329-14-6危险性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吸入本品对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皮肤或眼接触有强烈刺激性或造成灼伤。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不燃,无特殊燃爆特性。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危险特性:受热分解,放出氮、硫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碱服。

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塑料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

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橡胶耐酸碱服,戴耐酸(碱)手套。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氨基磺酸

氨基磺酸

氨基磺酸- 性质
无色无味晶体。

d 2. 126;沸点205℃(开始分解)。

不挥发,不吸湿,可燃。

溶于水,微溶于有机溶剂。

在水溶液中能水解,氨基磺酸的水溶液具有与盐酸、硫酸等同等的酸性。

在常温干燥的环境中,氨基磺酸比较稳定,只要保持不与水接触,固体的不吸湿。

在高温时分解,放出氮、硫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

氨基磺酸及其盐类与多种金属化合物都能生成可溶性盐类。

氨基磺酸- 制法
尿素与发烟硫酸或氯磺酸在40~70℃下反应,反应产物加水进行结晶,再经过滤、干燥即得。

氨基磺酸- 用途
合成脲醛树脂的催化剂。

在偶氮染料的生产中用作除蜡剂、电化学抛光剂、沥青乳化剂、蚀刻剂、染料医药及颜料工业用作磺化剂、高效漂白剂、阻燃剂、柔软剂、树脂交联促进剂、除草剂。

在分析化学中用作酸碱滴定的基准试剂。

氨基磺酸- 安全性
大鼠经口LDso:3160mg/kg。

吸入本品对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皮肤或眼接触有强烈刺激性或造成灼伤。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

工作人员应作好防护,若不慎触及皮肤和眼睛,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贮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内。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贮。

氨基磺酸MSDS

氨基磺酸MSDS

电子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氨基磺酸20100329化学品简介【中文名称】氨基磺酸【英文名称】sulfamic acid【中文同义词】磺酰胺酸氨基磺酸磺酰胺酸氨磺酸磺酸胺钻车,凿岩台车,空心粘土大砖,隧道支模板车磺酸氨胺磺酸氨基磺酸SULFAMIC ACID亞胺磺酸【英文同义词】amidosulfonic acidACETO ACIDAMIDOSULFONIC ACIDAMIDOSULFURIC ACIDAMINOSULFONIC ACIDBETZ 0254SULFAMIC ACIDSULFAMINIC ACIDSULFAMINIC ACIDSULPHAMIC ACIDaminosulfuricacidImidosulfonic acidJumboKyselina amidosulfonovaKyselina sulfaminovakyselinaamidosulfonovakyselinaamidosulfonova(czech)kyselinasulfaminovakyselinasulfaminova(czech)【CAS No.】5329-14-6【分子式】H3NO3S【分子量】97.09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吸入本品对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皮肤或眼接触有强烈刺激性或造成灼伤。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受热分解,放出氮、硫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硫化物。

【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氨基磺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氨基磺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警告
危险性说明:
H315造成皮肤刺激
H319造成严重眼刺激
H412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 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 P273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
—— P302+P352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n-辛醇/水分配系数(lg P):log Pow = -4.34。温度:20°C。
溶解性:溶于水、液氨,不溶于乙醇、乙醚,微溶于甲醇
黏度:无资料
第10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正常环境温度下储存和使用,本品稳定。
危险反应:与氯、硝酸、碱接触发生剧烈反应
避免接触的条件:静电放电、热、潮湿等。
禁配物:氨、胺类、异氰酸酯、烯基氧化物、环氧氯丙烷、强碱、氧化剂和水
第7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禁止明火。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操作处置应在具备局部通风或全面通风换气设施的场所进行。
避免眼和皮肤的接触,避免吸入蒸汽。
个体防护措施参见第8部分。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如需罐装,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4】美国CAMEO化学物质数据库,网址:/search/simple。
【5】美国医学图书馆:化学品标识数据库,网址:/chemidplus/chemidlite.jsp。
【6】美国环境保护署:综合危险性信息系统,网址:/iris/。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咨询医生。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基磺酸的化学性质
无色斜方晶系结晶或白色结晶。无臭。溶于水、液氨,微溶于甲醇,不溶于乙醇、乙醚有机溶剂及二硫化碳、液体亚硫酸。水溶液是高电离物。强酸。对有机物的反应性弱,其盐类易溶于水(除碱性汞盐外)。其水溶液煮沸时水解为硫酸在40~70℃进行磺化生成氨基磺酸粗品,然后加水结晶、分离,制得氨基磺酸
储存
密封干燥保存。
用途
碱量滴定法标准。络合掩蔽剂。有机微量分析测定氮和硫的标准。除锈剂制备。织物防火。有机合成。
安全措施
密闭包装,并贮于干燥通风处。与氧化剂、碱类等分储分运。注意个体防护,严禁身体直接接触。误食,用水漱口,饮牛奶或蛋清。
编辑本段基本介绍
化学特性
氨基磺酸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金属和陶瓷制造的多种工业设备和民用清洗剂、石油并处理剂和清洗剂、电镀工业用剂电化学抛光用剂、沥青乳化剂、蚀刻剂、染料医药及颜料工业用磺化剂、染色用剂、高效漂白剂、纤维、纸张用阻燃剂、柔软剂、树脂交联促进剂、除草剂、防枯剂以及标准分析试剂等各个领域中。
相关信息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管制信息
本品不受管制
名称
中文名称:氨基磺酸
中文别名:磺酸胺,磺酰胺酸,氨磺酸
英文别名:Sulfamicacid
化学式
H2NSO3HH3NO3S
相对分子质量
97.09
性状
白色斜方结晶。干燥时稳定,在溶液中渐水解成硫酸氢铵。0℃时溶于6.5份水,80℃时溶于2份水,硫酸能降低其水中溶解度。易溶于含氮碱、液氨,也溶于含氮的有机溶剂如吡啶、甲酰胺和二甲基甲酰胺,微溶于丙酮、乙醇和甲醇,不溶于乙醚。强酸性,25℃,1%溶液的pH为1.18。相对密度2.15。熔点约205℃(分解)。最小致死量(大鼠,经口)1600mg/kg。有刺激性。
折射率:α型1.553,β型1.563,γ型1.568
折射系数(25±3℃):1.553~1.568
离解常数:1.10×10-2
生成热:685.9kJ/mol
溶解性:易溶于水和液氨,在水溶液中呈中等酸性,微溶于甲醇,不溶于乙醇和乙醚。
氨基磺酸是偶极体,红外光谱显示3个H的化学环境完全相同,3个O的化学环境也完全相同,所以其结构简式不是H2NSO2OH,而是H3NSO3,即发生了分子内的酸碱反应。
编辑本段主要性质
氨基磺酸
Sulfamic acid
CAS No.: 5329-14-6
氨基磺酸的性质
氨基磺酸的物理性质
分子量 97.09
熔点:215-225°C (dec.)
水溶性:146.8 g/L (20°C)
外观:H3NSO3白色斜方晶体。无味无臭,不挥发,不吸湿
密度:2.126,
熔点:205℃(209℃开始分解,260℃分解放出SO2、SO3、N2和水及其它微量产物)
氨基磺酸说明
———————————————————————————————— 作者:
———————————————————————————————— 日期:
氨基磺酸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氨基磺酸的分子式为NH2S03H。市售商品为白色粉末,在常温下,只要保持干燥不与水接触,固体的氨基磺酸不吸湿,比较稳定。 氨基磺酸的水溶液具有与盐酸、硫酸等同等的强酸性,故别名又叫固体硫酸,它具有不挥发、无臭味和对人体毒性极小的特点。 氨基磺酸水溶液对铁的腐蚀产物作用较慢,可添加一些氯化钠,使之缓慢产生盐酸,从而有效地溶解铁垢。 氨基磺酸水溶液可去除铁、钢、铜、不锈钢等材料制造的设备表面的水垢和腐蚀产物。另外,它还是唯一可用作镀锌金属表面清洗的酸。
氨基磺酸是具有氨基和磺酸基的双官能团物质,能进行与之有关的许多化学反应.
1、分解反应氨基磺酸在常温度下很稳定,加热到209度时开始分解。
2HSO3NH2——SO2+SO3+N2+2H2+H2O
2、与金属反应 氨基磺酸能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但与较活泼金属反应,氨基的一个氢可被取代,生成双金属盐。
2HSO3NH2+Zn——Zn(SO3NH2)2+H2
HSO3NH2+2Na——NaSO3NHNa+H2
3、与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反应。
2HSO3NH2+FeO——Fe(SO3NH2)2+H2O
4、与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反应 氨基磺酸能被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迅速氧化。
5、与氧化剂反应 氨基磺酸能被氯化钾和次氯酸钠氧化,但不能被铬酸、高锰酸钾和三氯化铁氧化。
简介
1.管制信息
2.名称
3.化学式
4.相对分子质量
5.性状
6.储存
7.用途
8.安全措施
基本介绍
1.化学特性
2.氨基磺酸工业化
主要性质
补充信息
主要作用
相关信息
简介
1.管制信息
2.名称
3.化学式
4.相对分子质量
5.性状
6.储存
7.用途
8.安全措施
基本介绍
1.化学特性
2.氨基磺酸工业化
主要性质
补充信息
主要作用
6HSO3NH2+5Na2SO4——6HSO3NH2*5Na2SO4*15H2O
9、水解反应氨基磺酸水溶液加热至60度以上时,将水解成硫酸盐
HSO3NH2+H2O——NH4HSO4
氨基磺酸工业化
自从氨基磺酸工业化生产以来,由于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产品产量也相应增长。日本在1965年年产量为1.4万吨,1980年售价每公斤为140~160日元。日本生产厂有富士的日产化学公司,年产7.2千吨;大阪的大喜产业公司,年产3千吨。美国年产量为5万吨,在1984年每100磅售价为38~41美元。我国生产氨基磺酸厂有无锡硫酸厂,扩建后的生产能力为年产600吨,上海硫酸厂,年生产能力为1000吨。售价每吨为2800~3000元。
6、与醇和酚反应
HSO3NH2+ROH——ROSO2ONH4
HSO3NH2+C6H5OH——C6H5OSO2ONH4
7、与胺和酰胺反应
HSO2NH2+RNH2—— RNH3HSO3NH2
HSO3NH2+C6H5CONH2——C6H5CONHSO3NH4
8、生成络合物氨基磺酸与硫酸钠反应,生成氨基磺酸络合物。
氨基磺酸可以制成极纯的常温时稳定的结晶体,其水溶液具有与盐酸、硫酸同等的强酸性,别名固体硫酸。不挥发,不吸湿,对人身毒性极小,但皮肤不能长时间与氨基磺酸接触,更不能进入眼睛。氨基磺酸生产工艺过程简单,反应较容易控制,原料及设备都较容易解决,废水也容易处理,副产物可以有效利用。该产品可以代替硫酸,其包装、贮存、运输都很方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