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实验学 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合集下载

[临床医学]机能实验

[临床医学]机能实验

机能实验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一、常用手术器械及执拿方法的介绍手术剪:手术镊:血管钳(止血钳)爱丽丝钳(Alice钳,组织钳,鼠齿钳):二、家兔手术的基本操作练习捉拿称重麻醉▪麻药:乌拉坦1g/Kg (20%, 5mL/Kg)▪给药途径:耳缘静脉注射▪麻醉标准:角膜反射消失、肌张力下降、痛反射减弱或消失固定剪毛切口分离气管并进行气管插管辨认并分离颈总动脉、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和减压神经辨认并分离颈外静脉腹腔注射注意事项:1、备皮时不要将皮肤提起来;2、手术要仔细柔和,尽量不要损伤小血管;3、静脉注射麻醉药时注射速度要适当;4、分离神经时首先要辨别三根神经的走向和位置,使用玻璃针进行神经分离。

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的基本知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课程性质:《机能实验学》是以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为基础,通过对三学科实验教学优化、融合、重组形成的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实践课,是机能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

课程内容《机能实验学》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机能学科实验基本知识和技能;第二部分,经典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实验;第三部分,按系统、方法将正常机能活动、异常病理模型、代表性药物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的综合性实验。

教学目的通过技能训练和经典实验,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观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具体的科研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树立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的科学工作态度和作风。

学时安排及考核:总学时为80个学时,本学期32学时,下学期48学时。

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实验操作考试占总学时的30%,实验理论笔试占总学时的40%。

对学习《机能实验学》课的基本要求课前认真预习相关内容;课中正规操作,做好实验记录;对实验中重要现象积极思考,并尽可能的做出合理的解释;课后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并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通过查阅教科书等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

《人体机能学实验一》

《人体机能学实验一》

《人体机能学实验(一)》(供基础医学专业使用)教学大纲人体机能学实验室编写2017年6月前言人体机能学实验(一)这门课程是研究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及其机理的一门学科,它是涵盖了生理学的基本实验内容的一门基础医学主干课程。

人体的功能十分复杂,在研究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及其机制时,必然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

因此,人体机能学实验的研究内容包括了器官、系统不同水平及人体整体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活动规律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课程和生理学理论教学课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学生获得相关理论知识后,通过系统的机能学实验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观察、分析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仪器介绍、常用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技术、电刺激与骨骼肌收缩的关系、蟾蜍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引导、传导速度和兴奋性不应期的测定等13个实验。

本课程的教学特点是,以学生操作为主,辅以适当的讲解、引导,通过系统的介绍机能学的实验原理与方法,结合机能学相关的重要理论,进行系统的整体、离体器官的实验。

此外,通过示范性实验教学以及播放实验录象,向学生介绍难度较大而先进的机能学实验技术。

人体机能学实验(一)该门课程的学习要求: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熟悉机能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与过程,并加深对理论课内容的理解,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并通过系统化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建立科学研究的概念与思路,具备广泛查阅文献的能力。

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的拟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内容,提出科学严密的设计方案,正确可行的技术路线。

最终能够通过开放性实验,实施这一实验方案,真实地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经科学分析、评估后,谨慎地得出小结和初步结论。

人体机能学实验(一)的实验项目类型主要包括:机能学实验基础知识,基本实验技能,经典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

其中基础医学类专业实验项目类型主要为经典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

本大纲按照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专业学生的教学要求,结合我校教学计划的安排和理论教学大纲而编制,总学时为72学时。

机能实验学:仪器使用与基本实验技术

机能实验学:仪器使用与基本实验技术

❖微血管渗血用生理 盐水纱布按压止血
❖较大血管出血用止 血钳
注意事项
6. 结扎、打结一定要扎紧,切记二次固定!
本实验关键点:
1.麻醉 2.术中出血 3.动脉插管 4.三通管的使用
尾声:
1. 小结
2. 清洁:
器械——清点、洗净(注意勿丢换能器内红色圆圈)、摆齐 兔毛——垃圾桶 动物尸体——回收动物房 室内外血渍——用拖把擦拭干净
▲卡住或用力绑紧
2.气管插管
P38
1.剪毛
4-6cm
2.正中切开
甲状软骨下2cm处
3.钝性分离 二次固定
4.气管穿线
5.倒T切口
6.插管结扎
颈总动脉插管 P39
颈总动脉和颈部神经识别
1.)在气管旁找到颈 总动脉鞘 2.)辨认血管神经 3.)游离出颈总动脉 4cm,穿两条线
迷走神经
减压神经 交感神经
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原理
生物信号 换能器
电信号
计算机:显示、储存、 处理分析
BL-420系统
放大 滤波 模拟转化
数学信号
操作:先打开硬件开关,再进入系统。
刺激器调节区
标题条
左、右视分隔条 菜单条 工具条
时间显示窗口
四个切换按钮
锁 定 按 钮
标 尺
左视右视ຫໍສະໝຸດ 调2通道波形显示区


增益、标尺调节区 显示通道之间的分隔条
2.排气泡
麻醉
耳外缘静脉注射
1.耳缘静脉部位?
2.进针点? 3.给药剂量?ml/kg
▲边注射边观察(有无发白、肿胀、阻力)
麻醉
麻醉指征
1.呼吸缓慢(呼吸频率?) 2.肌张力下降 3.角膜反射消失

第二章机能学实验常用实验仪器、设备及手术器械

第二章机能学实验常用实验仪器、设备及手术器械
11.数据反演功能,在反演数据过程中,可用鼠标拖动数据查找滚动条进行快速查找;并可对反演信号进行数据、图形剪辑导出到Excel和word文件中。
12.有打印单、多通道的实验数据功能;在打印时,还可进行图形比例压缩,确定打印位置等。
三. 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使用指南
在机能学实验基本操作训练阶段,要求掌握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的主要操作方法,保证后续实验能顺利进行。首先需要熟悉该系统软件BL-NewCentury的操作主界面,熟悉主界面上各个部分的用途、功能,为以后实验操作做好准备。下面将介绍BL-NewCentury软件主界面上各个部分的功能。
通过该命令,显示通道的背景颜色将在黑色和白色这两种常见的颜色中进行切换
隐、显标尺格线
通过该命令,可以显示或隐藏背景上的标尺格线
添加通用标记
在实验过程中,单击该命令,将在波形显示窗口的顶部添加一个实验标记,标记编号从1开始顺序进行
上下文相关帮助
当选择该按钮后,鼠标指针变成一个带问号的箭头,此时用鼠标指向屏幕的不同部分,按下鼠标左键,将弹出关于指定部分的帮助信息。
表2-1 BL-NewCentury软件主界面上各部分功能列表
名称
功能
备注
标题条
显示BL-NewCentury软件的名称以及实验标题等信息
菜单条
显示所有的顶层菜单项,您可以选择其中的某一菜单项以弹出其子菜单。最底层的菜单项代表一条可执行命令
菜单条中一共有8个顶层菜单项
工具条
一些最常用命令的图形表示集合,它们使常用命令的使用变得方便与直观,可直接点击执行
零速采样
该命令可实现零扫描速度下的数据采样功能。所谓零速采样是指:在扫描速度为零的情况下,仍然进行数据采样,并且将最新采样的数据显示在波形显示窗口的最右边,而整个波形并不向前移动。在零速采样的情况下,数据并不记录、存盘

机能学实验常用仪器.

机能学实验常用仪器.

在一个实验记录过程中,零点校正不能再次使用,并 尽可能保持参数不变。
(3)零点校正
换能器零点漂移、仪器零点漂移 零点校正:实验前进行零点校正。
在一个实验记录过程中,零点校正不能再次使用,并 尽可能保持参数不变。
(4)定标:量的标定和单位转换
张力换能器定标
血压换能器定标 呼吸换能器定标
用砝码
1.微机生物信号实时采集处理系统面板
图2-2-3 MedLab硬件接口面板
(1)输入通道:四个信号输入通道
•耦合方式:交流耦合(AC)和直流耦合(DC)方式 •频率范围:1通道高频,2、4通道中频,3通道低频
(2)刺激输出:正、负脉冲(方波)输出
2.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工作流程
信号转换放大 A/D转换 显示


3.生物信号的交流、直流特性
二、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仪
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模式
系统硬件 生物信号 信号放大 A/D转换 刺激输出
控制调节
控制调节 数据输入
控制调节
数据处理、记录、分析、存储、输出
系统软件
微机生物信号处理仪(系统)
微机生物信号处理仪是集生物信号放大、 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生 理科学实验仪器。
微机生物信号处理仪(系统)
微机生物信号处理仪是集生物信号放大、 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生 理科学实验仪器。
1.微机生物信号实时采集处理系统面板
RM6240C微机生物信号实时采集处理系统面板
(1)输入通道:四个信号输入通道
•全程控调节,频率范围:DC~3K •12导联心电图
(2)刺激输出:程控刺激器
t
4. 操作步骤
(1) RM6240操作流程

《机能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临床等)

《机能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临床等)

《机能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等专业使用)Ⅰ前言机能实验学是以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为基础,通过对三学科实验教学的优化、融合、重组形成的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实践课,是以动物实验和人体功能观察为手段,探讨人体机能活动规律及其在疾病状态或药物干预下的变化规律及其机制的综合性实验课程,是机能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

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实验技能、基本的经典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编写本大纲的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常用实验仪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掌握常用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局部手术操作;掌握常用实验溶液的配制方法:学会实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数据处理;学会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整理和实验报告的正确书写,从而提高对功能学科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科学思维的能力,培养对科学工作严谨求实的作风,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临床妇产、急救医学、眼耳鼻喉科学、医学美容、医学影像学、麻醉学、法医学专业(方向)医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中每一实验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68学时。

四使用教材:《机能学实验指导》,自编,石京山,4版,2006年。

Ⅱ正文实验一概述一教学目的(一)明确机能实验课的目的和要求,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做好每一次实验,在实验中不断掌握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二)掌握BL-410、BL-420E和ASB240U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操作。

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

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

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器材与仪器四、实验步骤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六、实验结论一、实验目的本次机能实验学的实验设计旨在通过对机能原理的研究,了解机能的基本特性和运作原理,掌握机能的性能表现和使用方法,以及探究机能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机能是指物体在特定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

它是物体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

机能有许多种类,如力学机能、热力学机能、电磁机能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机能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性质和特点。

三、实验器材与仪器1. 电动车模型;2. 电池;3. 电线;4. 万用表;5. 示波器。

四、实验步骤1. 连接电池和电动车模型:将正极连接到电动车模型上,负极连接到地线上。

2. 测量电动车模型转速: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动车转速,并记录数据。

3. 观察示波器波形:使用示波器观察电动车模型的波形,并分析其特点。

4. 改变电池电压:改变电池的电压,观察电动车模型转速和波形的变化。

5. 改变负载:改变负载,观察电动车模型转速和波形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随着电池电压的增加,电动车模型的转速也在增加。

同时,我们还注意到,当负载增加时,转速会下降。

这是因为负载增加会导致机能消耗更多的能量,从而减慢了机能运作的速度。

此外,在观察示波器波形时,我们发现当机能处于高速运转状态时,其波形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形态;而当机能处于低速运转状态时,则呈现出较为简单的周期性波形。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我们了解了机能的基本特性和运作原理,并掌握了机能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熟悉了一些常用仪器和工具,并学会了如何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有机化学试验常用仪器及其正确使用

有机化学试验常用仪器及其正确使用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其正确使用常用仪器有机化学实验所用的仪器有玻璃仪器、金属用具、光学电学仪器及其他一些仪器设备。

有些是公用的,有些是由使用者自己保管使用,现分别介绍如下:一、玻璃仪器有机实验用的玻璃仪器,根据其口塞是否标准,分为标准口仪器及普通仪器两类,见图1.1和图1.2。

图1.1.常用磨口仪器:(a)圆底烧瓶;(b)梨形瓶;(c)两口烧瓶;(d)三口烧瓶;(e)Y形管;(f)弯头;(g)蒸馏头;(h)克氏蒸馏头;(i)空气冷凝管;(j)直型冷凝管;(k)夹套冷凝管;(l)分液漏斗;(m)衡压滴液漏斗;(n,o)温度计;(p,q)A形接头;(r)通气管;(s)空心塞;(t)干燥管;(u)吸滤管;(v)吸滤漏斗;(w)尾接管;(x)三叉燕尾接受管。

图1.2常用普通玻璃仪器:(a)锥形瓶;(b)烧杯;(c)玻璃漏斗;(d)布氏漏斗;(e)抽滤瓶;(f)量筒;(g)分液漏斗;(h)干燥器;(i)真空干燥器。

使用玻璃仪器时应轻拿轻放;除试管等少数外,一般都不能直接用明火加热;锥形瓶不耐压,不能作减压用;厚壁玻璃器皿(如抽滤瓶)不耐热,不能加热;广口容器(如烧杯)不能贮放有机溶剂;带活塞的玻璃器皿如分液漏斗、滴液漏斗、水分分离器等,用过洗净后,在活塞与磨口间应垫上纸片,以防粘住。

如已粘住,可用水煮后再轻敲塞子;或在磨口四周涂上润滑剂后用电吹风吹热风,使之松开。

另外,温度计不能代替搅拌棒使用,并且也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刻度范围的温度。

温度计用后要缓慢冷却,不可立即用冷水冲洗以免炸裂。

标准口玻璃仪器可以和编号相同的标准磨口相互连接,使用时既省时方便又严密安全,目前已替代了同类普通仪器,而且随着实验教学的改革,已经走向微量化。

由于玻璃仪器容量大小及用途不一,故有不同编号的标准磨口。

常用的有10、14、19、24、29、34、40、50等,这里的数字编号指的是磨口最大端直径的毫米数。

有的磨口玻璃仪器用两个数字表示,例如10/30,表明磨口最大处直径为10毫米,磨口长度为30毫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
1 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的概念 2 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基本知识 3 RM6240生物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 4 常用配套器械
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基本知识
生物信号反映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状态 特点:信号微弱、非线性、高内阻、干扰因素多等 组成
电极、换能器
生物 信号
引导
放大器
A/D
放大
计算机
采集
处理 显示 记录
信号的采集
信号处理系统
信号的 显示
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基本知识
1.电信号(电极引导) 心电、脑电、肌电、 细胞电活动等。
2.非电信号(换能器) 体温、血压、呼吸、 肌肉的收缩活动等。
大多数生物电信号 的电位幅值很少,通 常需要经过放大才能 被观察仪器及记录仪 器测量。 放大器参数的选择: 1.灵敏度 2.时间常数(低频滤波) 3.高频率波
常用仪器及其配套器械
教学内容
1 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的概念 2 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基本知识 3 RM6240生物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 4 常用配套器械
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的概念
通过观察各种生物体内或离体器官中 的生物电信号以及张力、压力等生物非 电信号的波形,从而对生物体在不同的 生理或药理实验条件下所发生的机能变 化加以记录与分析的系统。
菜单条
记滴器 刺激器
打开 保存 示波 记录 暂停 停止
工具条
取消标记线
区域测量
纵向缩放 横向缩放
鼠标捕捉
工具条
选择标记
在需标记的地方点击右键
增采样频率
通道模式 扫描速度 灵敏度
时间常数 (低频滤波)
滤波频率 (高频滤波)
控制参数区
监视参数区
教学内容
的引导
的放大
的采集 处理与记录
处理
生物信号采集系统
教学内容
1 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的概念 2 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基本知识 3 RM6240生物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 4 常用配套器械
RM6240生物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
仪器的正背面观
正面观
背面观 成都仪器厂生产
工具条
菜单条




监视参数区

标记框 控制参数区
将电极及换能器 引导、转换并放大 的模拟信号转变为 数字信号,并将其 输入计算机的过程。
计算机以数字的 方式对信号进行处 理,储存的数据可 随时输出、显示或 用于计算。
电磁干扰是电生理 实验中最常见的干扰 之一,解决方法是采 用金属屏蔽、测量仪 器良好的接地和采取 合适的滤波。
生物信号 生物信号 生物信号 生物信号的 干扰的
1 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的概念 2 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基本知识 3 RM6240生物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 4 常用配套器械
常用配套器械
张力换能器
压力换能器
呼吸换能器
换能器
配套器械
常用配套器械
BB-3G型
BB-1型
BB-3G型
神经标本 屏蔽盒
BB-1型
常用配套器械
引导电极
刺激电极
刺激电极
电极
引导电极
Thank Yo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