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级配碎石配合比
级配碎石配合比检测标准

级配碎石配合比检测标准级配碎石配合比检测标准是指在混凝土、沥青等工程中,通过对级配碎石的粒径组成进行检测,以确定其与混凝土、沥青等材料的比例,从而保证工程材料的质量和工程的可靠性。
以下是级配碎石配合比检测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1. 检测方法:(1) 用物理筛分法进行级配分析,即通过不同孔径的筛网筛分级配碎石,然后根据通过不同筛孔的质量百分比来确定级配曲线。
(2) 用机械筛分法进行级配分析,即利用筛层相对运动的方法,对级配碎石进行筛分。
2. 检测内容:(1) 级配曲线:通过对级配碎石进行筛分,确定通过不同筛孔的质量百分比,绘制级配曲线。
(2) 最大孔隙度和最小容重:通过对级配碎石进行质量测定和体积测定,计算得出最大孔隙度和最小容重。
最大孔隙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级配碎石的孔隙空间的最大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
最小容重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级配碎石的质量与实际体积的比值。
(3) 比表面积:通过对级配碎石进行气体吸附法等技术检测,计算得出比表面积。
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的级配碎石表面积的大小。
(4) 颗粒间隙系数:通过对级配碎石进行浸水、烘干等处理,测量颗粒间隙的体积和质量,计算颗粒间隙系数。
3. 检测标准:(1) 级配曲线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曲线形状合理,曲线各点与设计曲线的偏差应在一定范围内。
(2) 最大孔隙度和最小容重的值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最大孔隙度应小于规范要求的最大孔隙度,最小容重应大于规范要求的最小容重。
(3) 比表面积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一般要求比表面积大于一定值。
(4) 颗粒间隙系数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一般要求颗粒间隙系数小于规范要求的最大值。
4. 检测仪器和设备:(1) 物理筛分法需要筛网、筛机等设备。
(2) 机械筛分法需要筛分机等设备。
(3) 比表面积测试需要比表面积测试仪。
(4) 颗粒间隙系数测试需要颗粒间隙系数测试仪。
以上是级配碎石配合比检测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可以通过这些标准来进行级配碎石配合比的检测,以保证工程材料的质量和工程的可靠性。
级配碎石配合比.

级配碎石配合比.级配碎石,顾名思义,是指在建筑、路基等工程中所应用的一种石材。
这种碎石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是在工程中常常使用的原材料之一。
在使用级配碎石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配合比来运用,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下面,本文将对级配碎石配合比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方面的内容。
一、级配碎石的定义和分类1. 定义级配碎石,是指经过一定的等级分选后,分别分布在不同粒径级别的碎石。
这种碎石的特点是,其粒径分布合理,能够满足工程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2. 分类按照碎石的粒径,可以将级配碎石分为以下几类:1)大型块状碎石:其直径较大,一般在50毫米以上。
2)中型砾石:直径在20毫米到50毫米之间。
4)砂砾石:其粒径为5毫米以下。
级配碎石配合比,简称配合比,是指在调配混凝土等工程中所采用的不同级配碎石的种类和粒径的比重。
配合比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和施工工艺等方面。
目前,常用的级配碎石配合比主要有以下几种:1)绝对密实配合比:该配合比是指在保证混凝土所含水分和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采用最使罐内空间最大的级配碎石配合比。
绝对密实配合比适用于粘土质和含细砂的混凝土。
2)最经济配合比:该配合比是指在满足混凝土工程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采用最合理的级配碎石配合比,以达到经济、合理的目的。
3)最便于施工的配合比:该配合比是指在施工时具有良好的混凝土流动性,能够维持一定时间,在混凝土加工成型后,能够得到较强的凝固和支撑力。
级配碎石配合比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混凝土工程的性质、要求和施工条件等多种因素。
1. 施工条件在山区和远离城市的地方,碎石一般不太容易获得。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选择能够容易获得的级配碎石进行施工。
2. 工程要求混凝土工程的性能要求主要包括强度、易性、耐久性等。
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级配碎石配合比可以满足不同工程要求的需求。
3. 填充层数在填充较深的地方施工时,需要选取逐渐变为粗的级配碎石以保证填充坚实,防止地层发生塌陷。
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说明

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说明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底基层用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说明前言:
根据现行级配碎石底基层设计规范要求,试验室在完成各项原材料检测试验后,在今日完成了配合比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2)、《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二、组成材料
1、产地及岩性:奉新县虬岭采石场,岩性为花岗岩。
2、规格:、、、。
三、矿料设计
1、我部试验室对上述各种矿料进行了筛分,并通过级配调整,确定了三种矿料级配比例如下:
合成级配如下:
四、击实试验
本项目按照3%、4%、5%、6%、7%五个含水量配料进行击实试验。
所有的集料烘干,每种含水量配制6000克干集料。
分三层击实,每层击98次。
1、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的确定
通过平行试验,取两次结果的平均值,确定最大干密度为cm3,最佳含水量为%。
试验数据见试验表格。
级配碎石配合比

级配碎石配合比级配碎石(grading)是指对碎石或骨料进行分级的过程,通过将不同粒径的颗粒进行分离,实现了不同用途的石料的选择和应用。
级配碎石的配合比是指在混凝土、沥青等工程中,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和性能要求,按照一定比例将不同级配碎石进行组合和搭配,从而获得满足工程需求的配合比。
级配碎石的配合比对工程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配合比可以保证混凝土或沥青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以及使用性能等,使得工程具有较高的强度、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配合比的选择必须综合考虑碎石的性质、施工要求、工程结构特点以及使用环境等因素。
首先,配合比的选择要考虑碎石的粒径分布。
在混凝土工程中,粒径分布应符合工程设计规范中的要求,即符合最佳配合比原则。
通常来说,级配碎石应包括一定比例的大、中、小颗粒,以达到较高的工程强度。
对于不同结构的工程,配合比中的粗、中、细骨料的比例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进行调整。
其次,配合比的选择还要考虑碎石的物理性质。
包括碎石的坚固程度、压碎指数、粉体含量、颗粒形状等。
这些物理性质对混凝土或沥青的工作性能、流动性、强度发展规律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坚硬、磨耗小的碎石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而过高的粉体含量则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另外,配合比的选择还要考虑到工程施工要求和使用环境。
比如,对于要求较高的工程,可能需要选择级配碎石中更多的中小颗粒,以提高混凝土或沥青的密实性和坍落度;而在特殊环境中,如海洋、高温地区,可能需要选用具有较好抗侵蚀性能的级配碎石。
最后,还需要考虑成本控制。
不同级配碎石的价格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配合比的选择中还要综合考虑材料成本和工程质量的平衡,不仅要满足工程性能要求,还要尽量控制成本。
总之,级配碎石配合比的选择涉及到多个因素的综合考虑,包括碎石的粒径分布、物理性质、施工要求、使用环境和成本控制等。
只有在合理的配合比下,才能保证混凝土或沥青工程的质量和性能达到预期目标。
高速铁路基床表层级配碎石试验段总结

⾼速铁路基床表层级配碎⽯试验段总结基床表层试验段总结⼀、⼯程概况由我单位施⼯的京沪⾼速铁路*****站场及区间路基⼯程起讫⾥程为:DK326+192.25--DK330+090.46,全长3898.21⽶。
本段基床表层设计为级配碎⽯,现试验段设于路基DK329+110~DK329+410⾥程段,长度为300m。
设计基床表层中⼼厚度0.4m,路肩位置厚度为0.57m,分两层进⾏填筑,该段设有⼀处横向贯通地线,⼀处过轨。
设计级配碎⽯共1800m3。
级配碎⽯设计断⾯图如下:基床表层1/2断⾯⽰意图图1.1单位:m⼆、质量要求三、试验段⽬的按照京沪指“试验先⾏、样板引路”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确定基床表层级配碎⽯施⼯⼯艺参数和机械的合理化配置,以规范和指导基床表层级配碎⽯⼤⾯积施⼯。
计划确定的⼯艺、资源配置及主要参数:1.基床表层施⼯⼯艺及⼈员机械配备配套;2.拌合料⽔分损失系数,确定在运输和摊铺过程中⽔分蒸发与温度的关系;3.级配碎⽯的虚铺系数,压实含⽔量控制指标;4.级配碎⽯的最佳碾压⽅式及碾压遍数;5.拌合料的级配;四、试验段准备1、主要机械设备主要机械设备表表4.12、组织机构及⼈员分⼯3、检测仪器设备4、试验段材料准备按照实验室初步提供配合⽐:0-5mm⽯屑:5-16mm碎⽯:16-31.5mm 碎⽯=4:4:2的⽐例进⾏材料储备。
本试验段设计⽤量为1800m3,拌合料最⼤⼲密度为2.35g/cm3,合计拌合料共4230t。
材料按照⽤量的120%储备。
各种集料进场过程中,进⾏颗粒级配检验,并进⾏试配混合料的颗粒级配、颗粒密度、重型击实的最⼤⼲密度、最佳含⽔率试验,并检查针状和⽚状颗粒含量、质软易碎颗粒含量、黏⼟团及其他杂质含量,其检测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五、施⼯⼯艺流程: 1、第⼀层施⼯⼯艺流程图图5.12、第⼆层施⼯⼯艺流程图图5.2六、施⼯⼯艺1.现场施⼯准备⑴.核实施⼯图纸,复核路基尺⼨和⾼程。
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配合比的选定及施工工艺

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配合比的选定及施工工艺摘要:本文针对公路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配合比的选定及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
通过对基床砂石的筛选、级配设计、配合比的确定和施工工艺的优化,提高了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的质量和施工效率,为公路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路基基床;碎石配合比;级配设计;施工工艺一、引言公路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路基基床是公路建设中重要的基础工程之一。
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是路基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施工工艺直接影响着公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研究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的配合比选定及施工工艺优化,对于提高公路建设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基床砂石的筛选基床砂石是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的主要原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着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的质量。
因此,在选用基床砂石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砂石应来自于优质矿山,具有坚硬、耐磨、抗压等优良性能。
2、砂石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粒径分布、含泥量、含水率等指标。
3、砂石应进行筛选,去除太细或太粗的颗粒,以保证级配合理。
三、级配设计级配是指砂石颗粒的粒径分布,它是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配合比的重要依据。
合理的级配设计可以保证碎石颗粒之间的填充程度和相互锁结,增强了碎石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在级配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基床砂石的粒径分布和含水率等因素,进行合理的级配设计。
2、在选择级配时,应考虑石子的大小、形状、表面状态等因素,以保证石子之间的填充程度和相互锁结。
3、在级配设计中,应考虑碎石层的厚度、所处位置、所受荷载等因素,以保证碎石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四、配合比的确定配合比是指不同砂石颗粒按照一定比例拌合的过程。
在确定配合比时,应综合考虑基床砂石的级配、含水率、石子大小、形状等因素,以保证碎石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在配合比的确定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基床砂石的级配和含水率等因素,确定合理的配合比。
2、在确定配合比时,应考虑碎石层的厚度、所处位置、所受荷载等因素,以保证碎石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

级配碎石底基层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根据施工图纸及现场情况
2、《公路工程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3、《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二、材料说明
1、碎石压碎值19.3%,针片状平均含量为7.9%,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2、粗石粉液限26.6%,塑性指数为7.6,均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三、设计步骤
1、确定各种集料在混合料中的比例,采用图解法,确定集料比例为10-40mm碎石:5-10mm碎石:粗石粉=38:30:32,按此比例混合料经筛分后级配符合规范及要求。
2、确定最大干密度及含水量,根据以上确定的配合比将三种材料掺配,进行击实试验得到最大干密度为2.07g/cm3,最佳含水量为6.1%。
四、根据上表结果及现场施工情况确定:级配碎石配合比:
10-40mm碎石:5-10mm碎石:粗石粉=38:30:32
级配碎石最大干密度:2.07g/cm3
级配碎石最佳含水量:6.1%。
级配碎石底基层配合比报告
试验单位:
日期: 2011年6月20日。
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

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级配碎石底基层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根据施工图纸及现场情况
2、《公路工程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3、《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二、材料说明
1、碎石压碎值%,针片状平均含量为%,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2、粗石粉液限%,塑性指数为,均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三、设计步骤
1、确定各种集料在混合料中的比例,采用图解法,确定集料比例为10-
40mm碎石:5-10mm碎石:粗石粉=38:30:32,按此比例混合料经筛分后级配符合规范及要求。
2、确定最大干密度及含水量,根据以上确定的配合比将三种材料掺配,进行击实试验得到最大干密度为2.07g/cm3,最佳含水量为%。
四、根据上表结果及现场施工情况确定:
级配碎石配合比:
10-40mm碎石:5-10mm碎石:粗石粉
=38:30:32
级配碎石最大干密度:2.07g/cm3
级配碎石最佳含水量:%。
级配碎石底基层配合比报告试验单位:
日期: 2011年6月20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
一. 试验依据
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3.《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4.《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
5. 设计图纸
二. 原材料选用
1.碎石:红岩石料厂生产20-30mm碎石,10-20mm碎石,5-10mm碎石,
石粉。
2.水:采用饮用水。
三. 配合比设计
1.合成级配
结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的要求,用图解法将3种集料配至级配碎石2号级配范围内。
2.击实
采用重型击实法,配料时将试样依次用四分法取样,并且用烘干法测其试样的含水量,预定5个不同的含水量将碎石加水拌和均匀,密封好浸润2小时后,做击实试验,每层击实完毕后检查该层厚度是否合适,以调整以后层次的试样用量,尽量保持每层高度一致。
每组击实完毕后混合料比击实筒的高度控制在6mm以内,齐筒顶细心刮平、称量、取样,测其含
水量。
试验室推荐:
碎石的合成级配:
20-30mm碎石:10-20mm碎石: 5-10mm碎石:石粉=19:27:22:32最大干密度:cm3
最佳含水量:%
施工压实质量控制参数:含水量: %<ω0<%
干密度: ρ=cm3
压实度: K>96%
G207线安化段公路改建工程E标项目部
二0一一年六月
G207线安化段二期公路改建工程
底基层级配碎石
配
合
比
报
告
湖南省益阳公路桥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G207线安化段公路改建工程E标项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