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8 三打白骨精(二)|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案-8.三打白骨精 第二课时 -

8.三打白骨精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二打”“三打”部分,指导学会抓住描写人物的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形象,复述课文。
2.比较三部分的内容,体会作者详略结合,各有侧重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温故导学】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一再()哀告()不胜欢喜()反义词:责怪()推辞()径直()2.白骨精贪婪成性,诡计多端三骗唐僧,均被孙悟空一一识别,最终死在金箍棒下,真可谓是“,。
”(填八字成语)3.我知道《西游记》的故事:、、。
关于《西游记》中人物的歇后语:、。
【课堂助学】一、学习二打和三打1.回顾课文写第一打的三个自然段,我们会发现作者先写了白骨精的变,接着再写孙悟空的打,最后写了唐僧的责。
3.根据关键词练习复述故事,品读“故事里的悄悄话”,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讲故事的技巧。
交流预设:①“闪出”“年满八旬”:前后矛盾的举动是作者的暗示。
也可见白骨精的狡猾。
②“又扔下一具尸首”:“又”呼应前面的情节,对应着后面唐僧的“惊”“摔”“不由分说”“喝”等表现。
白骨精故意两次这么做,就是为了挑起唐僧对孙悟空的不信任,驱走孙悟空,白骨精才有机可乘,更显出了他的狡猾,诡计多端。
而唐僧肉眼凡胎,不分是非,也让人烦恼。
③品读“松箍咒”体会悟空的忠心耿耿:如果你是孙悟空,为了保护师傅,挺身而出,反而受到了责罚,被念了二十遍紧箍咒,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悟空不离不弃,假借松箍咒,逃过了被逐,但仍衷心不改)④“我再饶你这一次,但不可再行凶了。
”暗示着后面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之后最终被逐出师门的情节。
二、复述课文1.出示要求:讲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经过,还要善于利用文中体现人物的特点的关键词句。
2.学生练习。
三、探究三打的写作目的白骨精为了吃到唐僧肉一共变了三次,孙悟空为了保护师父,为了除恶,三次打妖精。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思考:作者安排三次打的情节重复吗?为什么?小结:1.这样设计使故事情节曲折复杂,引人入胜,更能体现降妖除魔的艰苦不易,从而表现孙悟空的除恶务尽的精神品质。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8三打白骨精-

第三单元课题:三打白骨精共 1 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六要素,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哀告、不胜欢喜、瞒”等词语。
3、阅读古典名著《西游记》青少版,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悟空、唐僧、白骨精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了解孙悟空、唐僧、白骨精的性格特点。
根据表达需要,有条理地复述述故事。
前置性作业:见练习纸教学过程知识要点(二次备课)板块一、走近名著中国文学的历史河流中,不仅有唐诗、宋词、元曲,还有明清小说,你知道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吗?(连线)《红楼梦》罗贯中宋江三打白骨精《三国演义》吴承恩刘姥姥三打祝家庄《水浒传》曹雪芹诸葛亮三进大观园《西游记》施耐庵孙悟空三气周瑜。
《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被人们称为“四大名著”。
其中《西游记》是中国明代长篇神话小说。
全书100回。
今天我们所学的《三打白骨精》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在赏读故事的同时,我们要走近作者,感受作者笔下的个性鲜明的人物,感受作者精妙准确的语言。
板块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
1、说说故事六要素。
《三打白骨精》一文中,故事发生的时间去西天取经路上的一天,地点一座高山中,人物唐僧师徒四人及白骨精,起因白骨精要吃唐僧肉,经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结果白骨精被打死。
板块一要点走近名著,了解《西游记》急打、二打怒打、三打智打)3、细细得再读读这几个句子,你感受到孙悟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三)追溯两次责怪,感受唐僧的性格特征着重交流:“责怪、这才有些、一口气、喝道、胡说、无奈”体现唐僧为人善良,也体现出他愚钝。
板块四、复述课文学了课文,你一定对本领高强、机智勇敢的孙悟空更加佩服,对诡计多端的白骨精更加憎恨,你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呢?我们来把故事经过理一理:白骨精“变”-孙悟空“打”-唐僧“责”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讲故事,可一人讲一层。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三打白骨精-人教新课标

《三打白骨精》【学习目标】1.学会生字13个,理解21个词语的意思。
2.学会按照课文后练习第3题的提示简要复述课文。
3.懂得对敌人不能讲慈悲,要善于识破敌人的诡计,并和敌人斗争到底。
【预习学案】1.我会读山势险峻峰岩重叠斋饭火眼金睛癞蛤蟆紧箍咒隐瞒2.我知道(1)《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选自古典名著(),我还知道其他三大古典名著是(),(),()。
(2)文中孙悟空的性格特点是(),白骨精的特点是(),唐僧是一个()的人。
3.我质疑通过对这篇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请写下来。
【导学案】(一)预习交流,质疑促学1.组长带头,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小组展示3.交流质疑,互帮互助(三)深入探究为什么孙悟空一次打不死白骨精,而要三次?【课堂检测】一、看拼音写词语。
yāo guài zhāi fàn zhòu yǔ yǐn mán shān shì( ) ( ) ( ) ( ) ( xiǎn jùn)二、在括号里填上读音为“mán”的字。
白骨精变为村姑拎着()头等斋饭来蒙骗唐僧,可()不过孙悟空,被孙悟空劈脸一棒,只得扔下假尸首逃走。
唐僧不明真相,反而()怨悟空,说他无心向善,生性野()。
【主题阅读】主题丛书预习学案【课后作业】课后搜集更多《西游记》中的故事,熟悉并能复述这些故事,开展一次“说《西游记》故事”语文课外活动。
【板书设计】三打白骨精孙悟空(坚定、机智、勇敢)三打三拦三骗白骨精唐僧((贪婪、狡诈)(善良、迂腐)【教学反思】《三打白骨精》通过讲述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故事,反映出了孙悟空的善于识破诡计、机智勇敢和坚定不移的斗争品质,虽然孙悟空的个性是鲜明的,特点是多元的,但它在教材的各个部分中的体现又是各有侧重的。
“一打”中主要是通过对孙悟空语言、动作的具体描写,对白骨精诡计多端的渲染,对唐僧人妖不分的刻画,从正面、从反面、从侧面综合地反映出了孙悟空的善于识破诡计和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而“二打”、“三打”则是立足“一打”的起点,更加突出地展现了孙悟空“坚定不移”的品质。
《三打白骨精》导学案(第二课时)

《三打白骨精》导学案(第二课时)内容8、《三打白骨精》(第二课时)使用时间年月日一、选择词语说说《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梗概:腾云驾雾来去无踪千变万化大显神通明察秋毫火眼金睛武艺高超胆大心细二、默读第二到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课文分几步把孙悟空第一次打白骨精的经过写清楚的?课文又是怎样写白骨精和孙悟空的?1.找到写白骨精的句子读读,想想写了白骨精的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2.读读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经过的句子,划出有关"打"的动词。
说说"以"这些动词中可以看出孙悟空有什么特点?3.齐读写唐僧的句子,从"责怪"一词可以看出唐僧有什么弱点? 4.课文写孙悟空一打白骨精,就是按三步写的:一写();二写();三写()。
主要写()。
5.简要说说孙悟空—打白骨精的经过。
三、比一比每次打白骨精所用的语句有什么不同,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孙悟空怒打白骨精白骨精逃跑唐僧阻拦一打:二打:三打:四、课后作业:第三次怒打白骨精后,课文没有写唐僧的表现,请你展开想象,想一想,当唐僧看到白骨精原形毕露时,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请用一段话生动具体地写下来。
使用时间:年月日教学内容8、《三打白骨精》主备:()共几课时2课型精读课文第几课时2审核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掌握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3、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处。
体会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破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
4、懂得对敌人不能讲慈悲,要善于识破敌人的诡计,并和敌人斗争到底。
教学重难点1、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所用语句的不同。
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2、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词语,选择恰当的句式,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资源《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8 三打白骨精 第二课时-

善良,糊涂
4.交流学习方法。
阅读课文——画出句子——品析词语——体会性格
板块三:学习二三“打”(15分钟)
1.根据学程单自主学习。
学程单:
默读第5、6、7自然段,根据已经掌握了的读书方法,学习第二 “打”和第三“打”,,圈划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特点。
学习时间:5分钟
2.学生交流:
A二打
白骨精:
“闪”代表了一个敏捷、很突然的动作,说明她的行为与常人不同;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
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六下
《三打白骨精》
共几课时
2
课型
阅读
新授
第几课时
2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以“三变”为突破口,探究“三打”,并初步了解白骨精、孙悟空的个性特点。
3.凭借语言文字和看过的电视及正在阅读的《西游记》书籍,初步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
4.激发阅读观。
“叫来众神”,可见他机智。
“一棒打死”看出他降魔本领高超。也体现了他降魔的坚定不移。
3.朗读课文。
4.预设:
这样可以充分揭露白骨精的诡计多端,表现孙悟空善于识破妖精的诡计、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反映出唐僧人妖不分,善恶不辨的弱点,把故事推向高潮。
板块四:复述课文(5分钟)
尽可能地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力争把故事讲得更生动、更有吸引力。
2.小组展示。
板块五:课堂小结,品头论足
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对《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有了一些更深刻的认识吧?请联系你知道的有关《西游记》故事,来谈谈你对他们的看法。
作业
设计
★《练习与测试》第五题。
★★在第三次斗争中,唐僧什么表现?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想一想当唐僧看到白骨精原形毕露时,他会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做?请用一段话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来。
三打白骨精·教案(精选10篇)

三打白骨精·教案(精选10篇)三打白骨精· 篇1教学过程:一、导入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2,正因为白骨精的"三变",所以就有了孙悟空三次棒打,那么,三次斗争的情形又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第一打""第二打""第三打"。
二、精读课文第一次斗争1,请大家轻声读读2——4小节,第一次斗争的情形,分别画出描写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句子,注意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人物的性格.2,学生读课文,画句子:3,引导学生阅读以上的内容,看看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人物的性格.4,交流汇报.(教师适时予以指导)白骨精:白骨精不胜欢喜……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指名读(出示段落)师:自言自语是怎么说? (自己跟自己说)师:那你再试一遍.师:自言自语是跟自己说,你这样说都让别的妖精听见了.师: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心里头那高兴啊,那叫——不胜欢喜.(出示挂图)指导朗读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村姑 (美貌)说说美貌的词(看挂图)看到美貌,你想到了哪些词?(闭月羞花,眉清目秀,花枝招展,沉鱼落雁…… )这美下面藏的是——恶.把感受送进去再读。
"径直"(目标明确,恨不得马上把唐僧抓走)"扔下一具假尸首"(嫁祸于孙悟空)所以说这里的白骨精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生:奸诈,诡计多端板书:诡计多端教师小结:同学们都有一双慧眼,看到了白骨精的真面目!孙悟空:孙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朝妖精劈脸一棒.指名读 (出示段落)师:这里孙悟空怎么样?(着急)从哪里看出来的?真的是"着急"吗?一般的人知道是妖精的话,早已逃之夭夭,看出什么来了?(勇敢)(聪明,厉害,火眼金睛)一眼看出师:所以说这里的孙悟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生:善于识破,勇敢板书:勇敢唐僧:唐僧连忙扯住悟空……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三打白骨精》第二课时导学案

二、合作探疑
(二)学习5——7自然段
1.回顾第二——四自然段的学习方法,用同样的方法自己学习第五——七自然段。
画出描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读读,要求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来,并写写自己的感受。
相机出示句子并交流感受。
(1)第五自然段重点体会“闪”字对表现人物形象的好处。
导学案
年级
六
学科
语文
主备教师
执教教师
学习内容
8.三打白骨精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生会认读绿线里的3个生字,学会田字格中的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通过学生“自问自探”,从整体上感受作者的布局谋篇;通过课文具体的语段,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本文写作的方法即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4)三次写法不同有什么好处?充分揭露白骨精的诡计多端,表现孙悟空善于识破妖计、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反映出唐僧人妖不分,善恶不辨的弱点;同时这样写避免了语句的重复,把故事推向高潮,为唐僧最后把孙悟空赶回花果山作了铺垫。
五、练习用疑
1.总结提升: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中,我们感受到了孙悟空明察秋毫、神通广大,对师傅的忠心耿耿,(相机板书词语:明察秋毫、神通广大、忠心耿耿)
3.在朗读感悟的过程中,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勇敢。
学习重难点
通过学生“自问自探”,从整体上感受作者的布局谋篇;通过课文具体的语段,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本文写作的方法即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学习准备
学习过程
二次调整
一、预学促疑
(一)复习导入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三打白骨精(第二课时)苏教版

8.三打白骨精(第二课时)教学理念:《三打白骨精》是一篇由名著改编的课文,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踏踏实实地学好生字新词,读好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掌握借助课题来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在学习白骨精的三变、悟空的三打、唐僧的三责中,引进原著内容,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原著的兴趣。
学情分析:《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学生看过电视《西游记》,非常熟悉,但学生也仅是停留在对故事情节的熟悉上。
改编的教材,淡而无味,只是提供了故事的梗概。
原著中经典的语言几乎没有。
六年级的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在教这一类的课文时,可以适当引进一些原著中精彩的语句,让孩子明白《西游记》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
教学目标:1.领悟孙悟空的人物形象,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四字词语。
2.适时引入原著片段,激发学生对古典名著《西游记》的阅读兴趣。
3.明确高年级读名著不仅仅停留在读情节,还要品语言,体会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适时引入原著片段,激发学生对古典名著《西游记》的阅读兴趣。
2.明确高年级读名著不仅仅停留在读情节,还要品语言,体会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梳理全文,概括故事情节1.齐读课题——三打白骨精。
《三打白骨精》节选自我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课文就是根据原著改编而成的一篇小说。
(板书:小说)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课文用了哪两个词语?(山势险峻、峰岩重叠)。
常言道“山高必有怪,岭峻定生精。
”这就是小说的环境描写。
(板书:环境)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中心,(板书:人物)那么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哪三个?孙悟空、白骨精、唐僧(板书)。
2.让我们先简要地回顾一下这个故事。
故事的起因:白骨精想吃唐僧肉。
现在请你们分别用一句话说说故事的经过和结果。
(经过:它先后变成美貌村姑、八旬老妇、白发老翁来骗唐僧,被孙悟空一一识破。
结果:白骨精被孙悟空打死。
)3.现在我们围绕“三”,在人物中间加上一个字来概括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读读唐僧阻挡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想想唐僧说的“人以悲出妖怪,反而把敢于打妖怪的孙悟空怎样了?齐读课文最后—段。
学习准备
课件
集体备课
二度备课
导
学
过
程
温故互查
听写词语:
徒弟、 诡计、 妖怪、
金箍棒、识破
指名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自学感悟
1.回顾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用同样的方法自己学习第三、四段。
(1)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读读,要求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来。
(2)给三、四段划分层次。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三人分别读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语句),读后评价。
六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六
学科
语文
课型
新授
授课
教师
设计时间
总课时
21
授课
时间
学习内容
8.三打白骨精(二)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学会简要复述课文。
3.懂得对敌人不能讲慈悲,要善于识破敌人的诡计,并和敌人斗 争到底。
学习重点
学习课文第一、三、四、五段。
学习难点
熟读课文,回答课文第1题的几个问题,进一步理解课文,提高认识,按提示简要复述课文
3.分四人小组轮读第四自然段。小组内互相帮助。
4.指名三人读第四自然段,读后评价,老师点拨。
5.比一比每次打白骨精所用的语句有什么不同,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设问导读
1、读读写白骨精第二次、第三次变
导
学
过
程
化和逃跑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想想白骨精是怎样的? (诡计多端、善于变化)联系第一段,齐读第一段。
巩固练习
按照课后第3题的提示,简要地复述“三打白骨精”的经过。
拓展延伸
1、我国的四大名著是什么?
2、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板书设计
8.三打白骨精
白骨精 孙悟空 唐僧
三变 三打 三责
导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