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植物的休眠与种子的萌发
种子的萌发ppt课件

种子萌发后,幼苗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为植物自身 的生长发育提供能量和物质保障。
营养储存
种子萌发前,通常会在种子内储存大量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 肪、淀粉等,为萌发后的生长提供能量和物质支持。
种子萌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2
土壤改良
种子萌发后,幼苗的生长过程可以改善土壤结构 ,提高土壤肥力,为其他植物的生长发育创造良 好的环境条件。
根和茎不断生长,逐渐形成完 整的植物体。
种子萌发的意义
01
02
03
繁殖后代
种子萌发是植物繁殖后代 的重要方式,保证了物种 的延续。
生态平衡
种子萌发对于生态平衡有 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 可以促进植被的更新和恢 复。
农业生产
种子萌发是农业生产中的 一个重要环节,它关系到 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02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VS
分析不同条件下种子萌发的差异,进 一步了解种子萌发的生理过程和生态 意义。
实验材料与设备
实验材料
小麦、绿豆等颗粒较大的种子若干,培养皿,滤纸,镊子,喷壶等。
实验设备
恒温箱、湿度计、光照仪等。
实验步骤与操作
1. 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将种子放入培 养皿中。
5. 在恒温箱中设置不同的光照条件,观 察并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
扩展分布范围
种子萌发后,植物可以向新的地 域扩展,占据更多的生态位,有 利于植物种群的繁衍和生态系统
的多样性。
适应不同环境
种子萌发是植物对不同环境条件 的适应能力,能够在适宜的环境 条件下迅速生长,占据优势地位
。
种子萌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生长发育
种子萌发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萌发过程中吸收水分和养 分,启动了植物的生长周期,为后续的生长奠定了基础。
植物生理学-10-植物的成熟与衰老生理

第一节种子的休眠和萌发第二节芽的休眠和萌发第十章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maturation & senescence )第三节种子发育和成熟生理第四节果实生长和成熟生理第五节植物的衰老第六节植物器官的脱落第一节种子的休眠和萌发一、种子的休眠休眠是指植物生长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
休眠是植物对不良环境条件的适应,而这些特性或多或少地被遗传固定下来,成为植物的一种内在规律性。
种子休眠有两种情况:强迫休眠:种子已具有发芽的能力,但因得不到发芽所必需的基本条件,而被迫处于静止状态的现象。
深休眠或生理休眠:种子还未完全通过生理成熟阶段,即使供给合适的发芽条件仍不能萌发的现象。
通常所讲的种子休眠为种子深休眠。
种子的休眠与解除:(1)种皮限制,如苜蓿种皮不透水、椴树种皮不透气、苋菜种皮太坚硬(机械、化学)(2)种子未完成后熟,属生理后熟型(种胚发育完全,但生理上未完成后熟。
如苹果、桃、梨等(低温层积处理)(3)胚未完全发育,属形态后熟型,如珙桐、银杏等(低温层积处理、GA处理);(4)抑制物质的存在,如ABA、HCN、有机酸、生物碱等(去除抑制物质、GA处理)种子休眠的延长:可施用植物生长延缓剂,如B9或PP333二、种子的萌发1、种子萌发的过程(1) 吸胀(2) 萌动(3) 发芽生长吸水吸胀吸水缓慢吸水2、影响种子萌发的生理条件(1)种子休眠(2)种子新陈度种子寿命是指种子从成熟到丧失生活力所经历的时间。
种子新陈度是指种子贮藏期间的衰老程度,可以用种子发芽力或生活力来判断。
(3)种子的饱满度种子的大小常与其发芽力呈正相关。
种子的发芽力的检测方法:TTC法(利用组织还原力);红墨水法(利用原生质膜的选择透性);荧光物质法(利用细胞中的荧光物质)。
3、影响种子萌发的生态条件种子萌发的适宜外界条件是:足够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氧气;喜光种子需光(莴苣、烟草),喜暗种子需暗(番茄、瓜类)。
种子的化学成分影响到种子的吸水量:蛋白质种子、淀粉质种子、脂肪质种子的吸水量依次降低。
初中生物初中生物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初中生物初中生物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初中生物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种子萌发是指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从休眠状态开始,逐渐发展成为幼苗的过程。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一、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主要包括水分、适宜的温度、适当的光照和氧气。
1. 水分:种子萌发必须具备一定的水分,因为种子在干燥环境中处于休眠状态,水分能够激活种子的生命活力,使其达到萌发的要求。
2. 适宜的温度:不同植物种子的萌发对温度有着不同的要求。
一般来说,大多数植物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在20-30摄氏度之间。
3. 适当的光照:光照是种子正常萌发所必需的条件之一。
有些植物对光照要求较高,而有些植物则对光照的需求较低或甚至无光照需求。
4. 氧气:种子萌发需要氧气供给,氧气是维持种子能量代谢的基本要素。
二、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萌发主要经历以下过程:吸水膨胀、种皮破裂、根发出、幼苗生长。
1. 吸水膨胀:种子对水分的吸收能力较强,当满足一定条件后,种子吸收水分并膨胀,种子内部酶的活性也开始增强。
2. 种皮破裂:随着种子的吸水膨胀,种皮开始破裂,这样种子内的新生组织得以接触外部环境。
3. 根发出:种子内部的胚根开始向外生长,负责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根发出后,幼根将不断向下延伸并分支生长,形成植物的根系。
4. 幼苗生长:根系形成后,幼苗的茎和叶开始生长。
茎会从土壤中伸出,叶片则展开,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
随着种子的萌发,种子内部的养分被耗尽,幼苗需要通过光合作用和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来维持生长。
总结起来,种子萌发是一个综合因素影响的过程,其条件和过程是相互作用的,互相依赖的。
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种子才能顺利进行萌发,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植物。
种子萌发的过程也是大自然中生命力的展示,让我们更加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和繁衍过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第二章第1节 种子的萌发

2.下面是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结果,请根据 表格分析回答问题。
瓶号 1 2 3 4
种子所处的环境
不放水,置于温暖处 放少量水,置于温暖处
放少量水,置于冰箱保鲜层 放过量水,置于温暖处
实验结果
未萌发 萌发
未萌发 未萌发
(1) 表中有__3_组对照,分别是_1_和__2_;__3_和__2_;__4_和__2_ 。
课堂检测
13.抽样检测就是从检测对象 _总__体___中抽取 _少__量__个__体_ 作为样本,对样本进行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 _总__体___的 情况。为了使抽样检测的结果接近总体的真实情况, 抽样时应当尽量避免 _主__观__因__素__的影响。如果这种方 法用于调查,则叫做 _抽__样__调__查___。 14.供试验用的水稻种子400粒,置于适宜的环境条件 下,在规定的10天内,有240粒种子萌发;4天后,又 有40粒种子萌发。该种子的发芽率是 __7_0_%____。
A.子叶 B.胚芽
C.胚乳 D.胚根
课堂检测
5.小东欲测定一批种子的发芽率是否合格,他选用 了400粒种子做发芽实验,结果种子合格,发芽的种 子数应是( A ) A.360粒以上 B.360粒以下 C.320粒以下 D.300粒以上
课堂检测
6.玉米种子萌发出幼苗后,种子空瘪的原因是( C ) A.被胚芽吸收掉 B.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掉 C.被胚吸收发育成幼苗 D.被土壤中的其他生物吸收了
练一练 1、根据右图回答问题:
1 (1)如果将此装置放在温暖的
2 地方能够萌发的种子是__2_号_____,
3 原因是种子萌发需__适__宜__的__温__度__、
__一__定__的__水__分___ 、 _充__足__的__空__气_ 。
植物学解剖学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
• 种子是有一定寿命的,超过了 一定的期限,就会丧失它的活力不 再萌发。 • 一般植物种子的寿命是几年到 十几年。莲的种子可以活到150年 ,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和种 子,一般能活2--3年。
种子的休眠
种子休眠:成熟种子在合适的萌发条件下仍不能萌发的现象。
1、胚 是构成种子的最主要部分
•(1)胚芽 由生长点和幼叶组成。禾本 科植物,有胚芽鞘。 •(2)胚轴 连接胚根胚芽和子叶 •上胚轴 子叶着生点至第一片真叶之间部 分 •下胚轴 子叶着生点至胚根之间的部分 •(3)胚根 由生长点和根冠组成 • 禾本科植物有胚根鞘 •(4)子叶 有单,双和多数的区别 • 功能:贮藏(大豆),光合作用(棉
•2、胚乳 有或无 • 功能:贮藏营养物质糖类(淀粉,糖, 半纤维素)油脂和蛋白质。 •3、种皮 保护功能 •不同的情况:厚薄,质地,颜色,表皮毛 ,颖果种皮萎缩 •种脐:种子脱离果实时留下的痕迹(如蚕 豆一端黑色的眉条) •种孔:在种脐一端,珠孔留下的痕迹 •种脊:维管束集中分布的地方,为种子腹 面中央一条稍隆起的纵向痕迹。倒生胚珠才 有,由株柄和珠被合生发育而成。
一、种子休眠的原因和破除
(一)种皮限制 种皮不透水、不透气;种皮太硬等;
物理、化学方法破除; 氨水(1:50)处理松树种子, 98%浓硫酸皂荚种子—冲洗—浸泡
(二)种子未完成后熟 后熟(after-ripening):种子在休眠期内发生的生理生化过程。 可用层积处理的方法破除休眠。
(三)胚未完全发育
二、种子的主要类型
•(一)有胚乳种子 •1、蓖麻种子的结构(双子叶) •2、小麦种子的结构(单子叶) •(二)无胚乳种子
•1、蚕豆种子的结构(双子叶) •2、慈姑种子的结构(单子叶)
植物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分子机制研究

植物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分子机制研究植物的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经历了一定的休眠期,这是种子的天然防护机制,防止种子在不适宜的环境下萌发,从而保证种子的生存率。
但是,人类需要在农业生产中掌握种子的休眠与萌发规律,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因此,研究植物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分子机制非常重要。
植物种子休眠的分子机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得到了深入研究。
众所周知,植物激素一直被认为是影响种子发育和萌发的重要因素。
其中,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两种植物激素在调控种子休眠与萌发中起着重要作用。
ABA的水平在种子休眠期间保持高水平,而GA则在萌发过程中水平逐渐升高。
ABA和GA的平衡对种子休眠与萌发的成功至关重要。
当前,关于植物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分子机制研究呈现出以下几个方向。
1. 植物激素的调控作用研究发现,除了ABA和GA外,植物激素赤霉素前体ABA,激动素(IAA),细胞分裂素(CK),茉莉酸(JA)等也都对种子休眠与萌发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中,ABA和GA的比例是维持种子休眠和启动萌发的重要因素,而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则还需要加以深入研究。
2. 转录因子的作用植物种子休眠与萌发相关的转录因子也被广泛研究。
例如,ABI3和ABI5是控制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关键因子,这两种转录因子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调控ABA信号传导途径。
此外,ABI4、LEC1、B3等也对种子休眠与萌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微RNA(miRNA)调控除了植物激素和转录因子等大分子量的分子机制外,微RNA也被证实在植物种子休眠与萌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例如,在休眠过程中,miRNA抑制了SLP1基因的表达,从而减缓了种子的发育速度,起到了休眠的保护作用。
总之,植物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分子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地深入研究和探索。
人们需要更多的理解植物激素、转录因子和微RNA等大分子量的分子机制对种子休眠、萌发和进一步生长的影响。
希望在这个方向上进行更深入和广泛的研究,以更好地掌握种子的休眠与萌发规律,并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 种子萌发的过程教案 冀少版

1、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2、种子萌发的过 程;3、种子萌发时所需营养物质的转化和利用。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实验观察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1)预习本课内容;
(2)准备解剖针、放大镜等工具。 2、教师准备:(1)准备浸软的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
(2)准备大豆种子及玉米种子结构图。
教学内容与步骤
区别单双子叶植物种 子结构上的不同,并且 强调它们之间的本质 区别不在于是否有胚 乳而在于子叶数量不 同,避免只是混淆;教 师还可举例说明并不 是双子叶植物都无胚 乳,反之亦然。
3
(二)种子萌发的过程:
双子叶植物:提供营养 单子叶植物: 运输营养 1、胚的发育:
学生根据教师引导自行 寻找相关答案,了解单子 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胚 及其他部分的发育状况
4、萌发过程:(内容略)
【本课小结及反思】
教材开始设计了一个观察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认识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
1、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
构 【思考】双子叶植物的特 点和代表植物。本课以花 生实物为例讲解双子叶 植物种子的结构。 子叶(2 片) 胚芽 胚轴
【观察花生的种子结 构】: a、寻找花生种子的中缝, 利用解剖针小心的分开 10min 种子,观察内部结构。 b、结合挂图寻找相似结 构,认识种子的结构。
胚根
种皮
《第一节 种子萌发的过程》教案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探究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功 能,绘出简图。
能力目标 通过解剖,观察种子的结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思想目标
学习种子休眠、科学选种及播种育苗的知识,使学生关注生 活,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重点
植物种子休眠和萌发机制的研究

植物种子休眠和萌发机制的研究植物生长的过程看似简单,但是背后涉及的机制却异常复杂。
其中,种子休眠和萌发机制是植物生长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
通过深入研究种子休眠和萌发机制,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生长背后的那些精妙机理。
一、什么是种子休眠种子休眠是指种子在成熟后进入到一种沉眠状态,以便等待最佳的发芽条件。
实际上,种子休眠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
当种子处于不确定的环境中时,它会进入休眠状态,以避免过早萌发,从而影响其生存。
除此之外,种子休眠还有助于控制种子的数量和时机。
通过控制休眠和萌发时机,植物种群可以更加适应环境,从而更好地生存下来。
二、种子休眠的原因种子休眠的原因很多。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种子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才能够萌发。
这些条件包括氧气、水分、温度、光照等多种因素。
如果缺少这些条件中的任何一个,种子就不能够萌发。
因此,种子休眠就成了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
种子休眠的期间可以让种子等待到最佳发芽条件的到来,从而保证植物能够顺利地生长。
三、种子萌发的机制随着种子萌发,植物的生长启动了。
在萌发过程中,种子中的激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激素是一种化学物质,可以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
在种子休眠期间,激素的含量会积累。
当种子的萌发条件得到满足,激素的含量开始下降,从而促进种子的萌发。
此时,种子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一步促进了植物的生长。
除了激素之外,种子萌发还受到温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当温度和光照等条件符合植物的需要时,种子就会进入萌发状态。
这也是为什么种子一般需要在特定的季节才能够萌发的原因。
四、种子休眠和萌发的应用种子休眠和萌发机制的研究不仅可以增加我们对植物生长的了解,还可以为种植业和园艺业提供很多有益的启示。
首先,通过研究种子休眠和萌发机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选择种子,从而获得更好的生长结果。
例如,在特定的季节选择种子,可以确保种子能够更好地生长。
此外,研究种子休眠和萌发机制还可以帮助开发更好的育种方法,从而培育出更适应各种环境条件的植物品种,提高植物的生长效率和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芽休眠的解除 1.低温处理 2.温浴法 :把植株整个地上部分或枝条浸入30~35
摄氏度温水中12小时,取出放入温室就能解除芽的 休眠。 3.乙醚气薰法:将整株植物或离体枝条至于一定量的 乙醚熏气的密封装置内,保持1~2天便能发芽。 4.植物生长调节剂 :GA
2.种皮(果皮)的限制 ➢ 豆科、锦葵科、藜科、樟科、百合科等植物种
子,有坚厚的种皮、果皮,或上附有致密的蜡 质和角质,被称为硬实种子、石种子。 ➢ 这类种子往往由于种壳的机械压制或由于种(果) 皮不透水、不透气阻碍胚的生长而呈现休眠, 如莲子、椰子、苜蓿、紫云英等。
3.抑制物的存在
➢ 抑制物多数是一些低分子量的有机物,如具挥发性的氰氢酸 (HCN)、乙烯、芥子油;醛类化合物中的柠檬醛、肉桂醛; 酚类化合物中的水杨酸、没食子酸;生物碱中的咖啡碱、古 柯碱;不饱和内酯类中的香豆素、花楸酸以及脱落酸等。这 些物质存在于果肉、种皮、果皮、胚乳、子叶等处。
(8)物理方Leabharlann 用X射线、超声波、高低频电流、电磁场处理 种子,也有破除休眠的作用。
(三)芽休眠
➢ 芽休眠(bud dormancy)指植物生活史中芽生长 的暂时停顿现象。
➢ 芽是很多植物的休眠器官,多数温带木本植物, 包括松柏科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在年生长周期中明 显地出现芽休眠现象。
➢ 芽休眠不仅发生于植株的顶芽、侧芽,也发生于 根茎、球茎、鳞茎、块茎,以及水生植物的休眠 冬芽中。
(2)清水漂洗 西瓜、甜瓜、番茄、辣椒和茄子等种 子外壳含有萌发抑制物,播种前将种子浸泡在水 中,反复漂洗,流水更佳,让抑制物渗透出来, 能够提高发芽率。
(3)层积处理 一些木本植物的种子,如苹果、梨、榛、山毛榉、 白桦、赤杨等要求低温、湿润的条件来解除休眠。通常用层 积处理,即将种子埋在湿沙中置于1~10℃温度中,经1~3 个月的低温处理就能有效地解除休眠。在层积处理期间种子 中的抑制物质含量下降,而GA和CTK的含量增加。一般说来, 适当延长低温处理时间,能促进萌发。
第一节 植物的休眠与种子的萌发
一、植物休眠 (一)植物休眠的概念及其生物学意义 1.休眠(dormancy)是植物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生长暂
时停顿的现象,是植物抵制不良自然环境的一种自 身保护性的生物学特性。 2.休眠的类型: 按机理分:强迫休眠、生理休眠 按器官分:种子休眠、芽休眠
3.意义:一是对植物的生存和适应有着重要意义(如一、 二年生植物在成熟后形成种子,可以在严寒的冬季不被冻 死而保存生活力);二是有利于物种延续(如杂草种子可 以在土层下保持多年不萌发,因而萌发期非常不整齐,有利 于物种延续)
(二)种子的休眠 种子休眠的原因:
种子休眠主要是由以下三方面原因引起的:
➢ 1.胚未成熟
➢ 2.种皮(果皮)的限制
➢ 3.抑制物的存在
1.胚未成熟 ➢ 一种情况是胚尚未完成发育,如银杏种子成
熟后从树上掉下时还未受精,等到外果皮腐 烂,吸水、氧气进入后,种子里的生殖细胞 分裂,释放出精子后才受精。 ➢ 另一种情况是胚在形态上似已发育完全,但 生理上还未成熟,必须要通过后熟作用才能 萌发。
2.休眠促进物
➢ 促进休眠的物质中最主要是脱落酸,其次是氰化氢、氨、 乙烯、芥子油、多种有机酸等。短日之所以能诱导芽休眠, 这是因为短日照促进了脱落酸含量增加的缘故。
➢ 短日照条件下桦树中的提取物(含ABA)能抑制在14.5h日照 下桦树幼苗的生长,延长处理时间可以形成具有冬季休眠 芽全部特征的芽。
➢ 种子萌发
➢ 从形态角度看,萌发是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吸水后,胚生 长突破种皮并形成幼苗的过程。通常以胚根突破种皮作 为萌发的标志。
➢ 从生理角度看,萌发是无休眠或已解除休眠的种子吸水 后由相对静止状态转为生理活动状态,呼吸作用增强, 贮藏物质被分解并转化为可供胚利用的物质,引起胚生 长的过程。
(6)生长调节剂处理 多种植物生长物质能打破种子休眠, 促进种子萌发。其中GA效果最为显著。
(7)光照处理 需光性种子种类很多,对照光的要求也很不一 样。有些种子一次性感光就能萌发。如泡桐浸种后给予 1000lx光照10min就能诱发30%种子萌发,8h光照萌发 率达80%。有些则需经7~10d,每天5~10h的光周期诱 导才能萌发,如团花、八宝树、榕树等。藜、莴苣、云杉、 水浮莲、芹菜和烟草的某些品种,种子吸胀后照光也可解 除休眠。
➢ 萌发抑制物抑制种子萌发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如生长在沙 漠中的植物,种子里含有这类抑制物质,要经一定雨量的冲 洗,种子才萌发。如果雨量不足,不能完全冲洗掉抑制物, 种子就不萌发。这类植物就是依靠种子中的抑制剂使种子在 外界雨量能满足植物生长时才萌发,巧妙地适应干旱的沙漠 条件。
(1)机械破损 适用于有坚硬种皮的种子。可用沙子 与种子摩擦、划伤种皮或者去除种皮等方法来促 进萌发。如紫云英种子加沙和石子各1倍进行摇擦 处理,能有效促使萌发。
(4)温水处理 某些种子(如棉花、小麦、黄瓜等)经日晒和用 35~40℃温水处理,可促进萌发。油松、沙棘种子用70℃ 水浸种24h,可增加透性,促进萌发。
(5)化学处理 棉花、刺槐、皂荚、合欢、漆树、国槐等种子均 可用浓硫酸处理(2min~2h后立即用水漂清)来增加种皮透性。 用0.1%~2.0%过氧化氢溶液浸泡棉籽24h,能显著提高发芽 率,这对玉米、大豆也同样有效。
➢ 芽休眠是一种良好的生物学特性,能使植物在恶 劣的条件下生存下来。
芽休眠原因
1.日照长度 ➢ 这是诱发和控制芽休眠最重要的因素。对多年生植物而言,
通常长日照促进生长,短日照引起伸长生长的停止以及休 眠芽的形成。在板栗、苏合香等植物中,日照诱发芽休眠 有一个临界日照长度。 ➢ 日照长度短于临界日长时就能引起休眠,长于临界日长则 不发生休眠。如刺槐、桦树、落叶松幼苗在短日照下经 10~14d即停止生长,进入休眠。 ➢ 短日照和高温可以诱发水生植物,如水车前、水鳖属和狸 藻属的冬季休眠芽的形成。短日照也促进大花捕虫槿芽的 休眠。而铃兰、洋葱则相反,长日照诱发其休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