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CRP临床价值

合集下载

CRP检测及临床意义

CRP检测及临床意义

心血管疾病的预测
预测风险
CRP水平升高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通过检测CRP水平, 可以评估个体在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监测病情
对于已经确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CRP检测可以用于监测病情变化 和治疗效果。
指导治疗
根据CRP水平,医生可以调整治疗方案,例如使用抗炎药物或改变 饮食习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CRP水平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用于评 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3
监测治疗效果
通过监测CRP水平的变化,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和 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未来研究方向和展望
进一步研究CRP与其他疾病的关系
除了感染性疾病,CRP可能与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其他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需要进一步研究。
CRP检测可以评估患者的疾病预后, 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和转归情况。
CRP检测可以辅助评估患者的免疫功 能状态,了解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水平,有助于预防感染和疾病复发。
CRP检测可以监测患者的康复情况, 评估治疗效果和康复速度,为医生制 定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05
CRP检测的局限性
特异性不足的问题
03
CRP检测的临床应用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感染性疾病
CRP检测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 具有重要价值。当机体受到感染 时,CRP水平会显著升高,有助 于医生判断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
度。
鉴别诊断
与其他炎症指标相比,CRP在感 染和非感染炎症中的反应有所不
同,有助于鉴别诊断。
抗生素使用指导
结合CRP检测结果,医生可以更 加准确地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生 素,以及抗生素的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CRP试验的临床意义及应用

   CRP试验的临床意义及应用

CRP试验的临床意义及应用CRP虽然是炎症及其他不同刺激物的非特异性反应蛋白,但是对于鉴别诊断细菌还是病毒感染;监测疾病的活动情况和严重度,以及观察治疗效果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特别是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有提示性作用。

各种疾病时的CRP变化归纳如下:(一)、内科感染性疾病1. 下呼吸道感染时CRP值明显高于病毒性感染。

细菌性肺炎、CRP大幅度增高平均200mg/L。

CRP值取决于感染的持续时间。

病毒性肺炎并发细菌感染,如果CRP值低,那么在给予抗生素治疗前还需观察和检测,如果值很高,应立即给予抗生素治疗。

连续监测CRP水平下降,这是治疗效果满意的指标。

CRP水平在3-4天内下降,2-4周内恢复到正常附近水平,表示很好的治疗效果。

细菌和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临床症状有时很难区分,CRP可以帮助作判断,决定是否抗生素早期治疗。

CRP与血常规一起测定,对于排除疑似SARS 的发热病例更有帮助。

发病<12h,即使有细菌感染的明显表现,但CRP值可以是正常的。

12小时后(3-6h)可疑的细菌感染通过再测CRP被证实。

CRP在结核活动中的意义:上海肺科医院曾林海报道了对活动性结核与非活动性结核组、以及合并感染组等多组病例测CRP。

结果显示:CRP升高对诊断结核病活动性有非常好的参考意义。

CRP与ESR比较不受性别、贫血、高球蛋白、妊娠等因素影响。

(中国防痨杂志2003.第4期)2. 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炎病人CRP水平<30-50mg/L;肾盂肾炎>10-20mg/L,中值75mg/L,最高230mg/L;CRP检测特别对不能表达症状的病人(婴儿、昏迷、痴呆病很好的提示作用。

此外对评价泌尿系统感染的严重程度有重要作用。

3. 妇科及孕妇的感染CRP可区分感染和非感染性,前者高后者正常。

孕妇CRP从怀孕时的6mg/L,分娩时上升到20mg/L。

顺产24h后升到60mg/L,24h 减到25mg/L,剖腹产48h平均升到150mg/L。

C—反应蛋白检测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价值的探讨

C—反应蛋白检测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价值的探讨

C—反应蛋白检测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价值的探讨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检测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应用全程C-反应蛋白定量检测试剂(免疫层析法)对呼吸道疾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患者526人次检测,分析呼吸道疾病感染性质、抗生素控制及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临床价值。

结果:①细菌感染组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计数计数均显著升高,与病毒感染组和支原体感染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随着病情加重C-反应蛋白值也随之增高,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结论:C-反应蛋白在基层医院应用,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对判定呼吸道疾病的感染性质、合理使用抗生素和评估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标签:C-反应蛋白;基层医院;临床价值随着基层医院临床检验硬件设备的不断更新、升级,检验技术也在不断提升,以往在二级以上医院应用大型、精密仪器临床检测项目,如今在也相继开展,特别是一些免疫学检验的检查。

如:C-反应蛋白检测就是其中之一。

我院于2013年12月开展C-反应蛋白检测项目,在呼吸道感染、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监测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现将临床应用体会作如下报道: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3月门诊或住院检测C反应蛋白的呼吸道疾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患者526人次。

其中呼吸道疾病患者405人次,冠心病患者76人次,脑血管疾病患者45人次。

1.2、检测方法采用广州万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免疫荧光检测仪,所用试剂为全程C-反应蛋白定量检测试剂(免疫层析法)。

抽取患者静脉血2.5ml,放入抗凝采血管中(不建议使用非EDTA以外的抗凝剂)摇匀,用全血取样器抽取样本8.5ul,将全血取样器倒置,将前2滴样本滴至取样器盖中,并确保加样端无气泡,随后垂直滴加3滴到测试卡的加样孔中,快速开始检测菜单进行检测[1]。

1.3、检测原理免疫荧光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检测全血样本中C-反应蛋白的浓度,当样本与缓冲液混匀加到测试卡加样孔后,样本中的C-反应蛋白抗原和荧光标志C-反应蛋白抗体结合形成反应复合物,反应复合物随层析作用沿着硝酸纤维膜前移,被在硝酸纤维素膜检测线上的C反应蛋白抗体捕获,样本中的C 反应蛋白捕获量与荧光抗体信号强度呈正相关,通过万孚免疫荧光检测仪,可检测到样本中C反应蛋白的浓度[2]。

CRP产品说明以及临床意义

CRP产品说明以及临床意义

CRP 产品情况及意义CRP 产品情况:广州万孚的产品是全程CRP ,由超敏和常规CRP 组成,CRP 和hs-CRP 所检测的是同一物质,C-反应蛋白。

通常来讲5以下的是hs-CRP(超敏),5以上的是CRP (常规),全程CRP 的优势就是能用一种试剂和一种方法把两种检测结果结合起来,这样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就更强。

图示一下:所以全程CRP 的结果就是一个,但是会展现两个结果。

举例:1)比如全程CRP 的真实含量为3,那么报告单的显示结果为: CRP<5hs-CRP 32)比如全程CRP 的真实含量为150,报告单的显示结果为: CRP 150hs-CRP > 5所以显示的是两个结果,但实际上是一个结果。

CRP 可以和血常规同时开展,采用捆绑式操作,能够更准确的诊断病人的炎症感染程度,而且此产品在临床上比血常规更有意义。

CRP 5 0 200下面列举差别案例:例子:1)CRP 含量正常,血常规较高。

例:报告单显示CRP<5 CRP<5 hs-CRP 1 hs-CRP 0血常规显示白细胞 较高 中性粒细胞比例较高此种情况多是患儿感染已经消除,因为人体血细胞的变化要远远落后于蛋白的消除。

2)CRP 含量较高,血常规正常。

例:报告单显示CRP<5 CRP 7 hs-CRP 4 hs-CRP>5血常规显示白细胞 正常 中性粒细胞比例正常此种情况多是患儿感染初期,因人体血细胞变化要远落后于蛋白 上述结果说明:在前期有炎症的病人感染和治疗过程中,在临床反应的结果更有意义。

由于CRP 是检测的蛋白,所以他比血常规的反应速度要快很多,可以更快的起到指导用药是否有效。

此产品解决了老人和儿童取血难的问题,可选用末梢全血,静脉全血,血清、血浆均可以检测。

或或全程C反应蛋白临床应用建议:——浓度下降治疗有效,病情好转临床途径:针对各种病例起到指导性的方向。

下面是在临床途径必须检测CRP的一些路径。

最新crp重要临床意义

最新crp重要临床意义

CRP试验的临床意义及应用1、为什么叫CRP当人体受微生物等多种因子侵袭后,人体在几小时内,血中很快产生一种不正常的急性期反应蛋白,这种蛋白能与肺炎链球菌C-多糖起反应,1930年Tillett和Francis首次阐述命名为CRP。

2、C RP的合成部位血清中的CRP是在肝细胞中合成。

在炎症及侵袭因子作用下IL-1、IL-6、TNF-a、TGF-β及INF-r刺激后,CRP 6-12h后浓度开始增高。

24-48h后达到最大值。

反复的炎症刺激CRP水平可持续上升。

3、健康状况下的CRP正常范围45、CRPCRP半衰期为19h 。

正常每天的清除率为20-70%,即清除其一半的量需要1-3.5天。

清除的半衰期还与CRP是否继续合成有关6、CRPCRP由5个完全相同的亚基以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环形五球体。

CRP的基本特性是:结合磷酸胆碱;激活补体和细胞受体。

可增加细菌易被吞噬性,并诱使吞噬细胞增多,加强炎症部位吞噬细胞的数量和功能。

酶抑制物能保护周围组织免受吞噬细胞所释放酶的破坏。

CRP 结合死亡细胞染色质和细胞碎片,并通过吞噬细胞排出血液循环。

还可阻止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结合低密度脂蛋白(LDL),通过吞噬细胞表面受体将LDL清除出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区。

7、关于高敏CRP(hsCRP)近期市场关于高敏CRP(hsCRP)的宣传己有很多文章,其中有的已完全背离了高敏CRP(hsCRP)对临床辅助诊断管脉性心血管疾病临床价值的学术定位,被无限的放大和夸张,这是极不严肃的。

那么我们平时所讲的CRP和高敏CRP(hsCRP)究竟有什么不同呢?让我们从下面几点来分析:(1)、高敏CRP和普通CRP在理化性貭方面是完全一致的高敏CRP是指检测方法学的敏感性比传统分析方法有更高的敏感性,能测到极限浓度0.15mg/L的敏感性。

因此高敏CRP主要是指CRP在10mg/L以下低浓度的状况下检测方法学的敏感性。

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临床意义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可溶性的急性相应蛋白,其在炎症和感染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功能。

CRP水平的测定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着重探讨CRP测定的临床意义,并介绍它在不同临床情况下的应用。

首先,CRP的测定对于感染和炎症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感染和炎症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常见反应,CRP的测定能够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速度。

通过监测CRP的水平变化,可以判断炎症的活动性和治疗的有效性。

此外,CRP的测定还可用于鉴别病毒和细菌感染,因为细菌感染通常导致CRP水平增高更明显。

其次,CRP的测定在心血管疾病的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

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中风等,与炎症的关联已经得到广泛研究。

高CRP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以被用作心脏事件的预测指标。

一些研究还发现降低CRP水平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进一步强调了CRP在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性。

此外,CRP的测定也在肿瘤的监测和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

炎症与肿瘤的发展和恶化密切相关,CRP水平的升高与肿瘤的存在和预后有关。

通过连续监测CRP水平的变化,可以评估肿瘤治疗的有效性和疾病的进展情况。

事实上,一些研究指出,CRP的测定在早期发现肿瘤和预测肿瘤预后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

此外,CRP的测定还可以用于评估炎症性疾病的活动性和监测疾病的治疗效果。

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克罗恩病等长期伴随着炎症反应的发生,CRP水平的升高与疾病的活动性和病情恶化相关。

通过测定CRP的水平,可以指导疾病的治疗策略,评估疾病的进展,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CRP的测定还可以用于早期预测并危及生命的疾病,如败血症、脓毒症等的诊断和监测。

动态监测CRP的水平,可以迅速发现并诊断这些严重疾病的发生和进展,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提高治愈率。

总结而言,C-反应蛋白在临床中的测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CRP)指标临床应用价值

C-反应蛋白(CRP)指标临床应用价值

反应蛋白(CRP)指标临床应用价值CRP是机体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组织损伤等炎症性刺激时肝细胞合成的急性相蛋白。

急性时相反应包括感染、炎症及创伤时某些血清蛋白浓度的变化,这些蛋白除CRP外,还包括血清淀粉样蛋白A、纤维蛋白原、触珠蛋白、α1酸性糖蛋白、铜蓝蛋白、α1抗胰蛋白酶等。

其中CRP在健康人血清中浓度很低(V5mg∕L),而在细菌感染或组织损伤时,其浓度显著升高,故被认为其最有价值。

一、主要应用范围1.器质性疾病的筛选;2.急性或慢性炎症如伴有细菌感染;3.自身免疫或免疫复合物病;4.组织坏死和恶性肿瘤。

二、临床应用价值①感染的诊断与鉴别♦CRP在细菌感染发生后6-8h即开始升高,24-48h达到高峰,在感染消除后其含量急骤下降,一周内可恢复正常;♦CRP在病毒感染时无显著升高;♦革兰阴性菌感染:可发生最高水平的CRP,有时高达500mg∕L;♦革兰阳性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通常引起中等程度的反应,典型的是在100mg∕L左右;♦病毒感染:引起的反应最轻,通常不超过50mg∕L,极少超过♦在细菌感染的急性期,CRP显著升高,寡聚腺普合成酶正常;♦在病毒感染时CRP水平正常或轻微升高,寡聚腺昔合酶水平升高。

②预测将来心肌梗死及卒中的危险性♦c-反应蛋白是心血管疾病最强的危险指标,c-反应蛋白水平可预测将来心肌梗死及卒中的危险性。

C-反应蛋白含量>2.1mg∕L的人与<lmg∕L者比较:将来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性为后者的2.9倍;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危险性为后者的1.9倍;发生外周动脉血管性疾病的危险性为后者的4.1倍。

♦在痛疼开始后数小时内,CRP升高,3-4d达高峰,在CK-MB回到正常后,7TOd也降至正常。

③自身免疫或免疫复合物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多肌炎、系统性硬化症CRP无明显改变,所以可用于与风湿性疾病鉴别;♦若存在发热为并发感染而非疾病的恶化。

④癌症♦已升高或正在升高的CRP预示着不良的预后及常提示转移;♦结肠癌是导致死亡人数第二多的癌症。

CRP检测及临床意义

CRP检测及临床意义
10
9.CRP检测方法
• 1、免疫比浊测定法(散射、透射)。 • 2、标记免疫测定法(RIA、ELISA、发光) • 3、POCT(免疫渗滤和免疫层析、酶标记、生物
传感器、生物芯片)
11
二、CRP测定的临床意义
CRP虽然是炎症及其它不同刺激物的非 特异性蛋白,但是对于对器官性疾病的筛 选;鉴别诊断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心 脑血管疾病的预测;监测疾病的活动和严 重度,以及观察治疗效果有很好的导向作 用。特别是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有提示性 作用。各种疾病时的CRP变化归纳如下:
19
4.婴儿和儿童感染
• 婴儿时期严重感染的临床特征往往模糊不清。 CRP增高对婴儿感染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连续的CRP测定对诊断更有价值。发热患儿如果 症状持续〉12h之间再测CRP水平〈20mg/L,临 床上不能确诊细菌感染,可以怀疑病毒感染。或 在8-12h之间再测CRP的值可排除或证实细菌感 染的可能。
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中CRP水平与90天内的死亡 率有很强的相关性。 • CRP检测比公认的非侵入性检验,在90天应激力 测试评估风险预测90天内死亡和AMI的发生更具 优势。
28
如果可能,抽1-3个月时的血样进行动态监测,因为 CRP水平持续升高的患者将来意外事件发生风险性高。 • 美国和欧洲大规模前瞻性的研究有力的证明,CRP浓度的 增长是健康人将来发生心肌梗死,猝死和外周血管疾病的 强预测因子。 • 例如,在22000健康的中年人中,CRP浓度处于最高25%人 群发生猝死和外周血管疾病的危险是其他人的2倍,发生心 肌梗死的危险是其他人的3倍。
2
2.CRP与hs-CRP区别
hs-CRP并不是一种新的CRP,是根据测定方法 更敏感而命名。常规测定CRP的方法检测范围一般 为0.3-300mg/L,因缺乏较高的灵敏性已不足以预 测疾病的潜在危险。采用胶乳增强的免疫比浊法等 技术大大提高了分析的灵敏度(检测底限为0.05-20 mg/L不等),在低浓度CRP(如0.15-10mg/L)测 定范围内有很高的准确度。更敏感的方法所进行测 定的CRP称为高敏感或超敏感(ultrasenditive)CRP, 国内一般简称为超敏或高敏CRP(英文缩写为hsCR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程C-反应蛋白(hsCRP+常规CRP)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一、观点全程C-反应蛋白检测项目,包含: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常规C-反应蛋白(CRP)检测检测线性范围:0.5-200mg/L,一次检测同时出具超敏C-反应蛋白和常规C-反应蛋白两个检测结果,增加了C-反应蛋白的临床运用价值。

二、定义当人体受了微生物等多种因子侵袭后,人体的血液中在几小时内很快产生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这种蛋白以与肺炎链球菌C-多糖体超反应,于1930年由Tillett和Francis首次阐述命名为C-反应蛋白(CRP)。

CRP是由分子质量为115—140KD的血清β球蛋白,是由5个相同的亚单位以非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环状五球体,由肝细胞合成,在人的血清、脑脊液、胸腹水等多种体液中均可测出。

超敏C-反应蛋白:常规CRP检验方法可在感染或组织损伤时检测出CRP>10mg/L的浓度,但是不能很好的检测出低浓度(0.1—10mg/L)的CRP变化,该浓度的CRP与新生儿的感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浓度的CRP被称为超敏CRP(hsCRP)全程C-反应蛋白检测包含:超敏C-反应蛋白和常规C-反应蛋白。

正常参考值:hsCRP<1.0mg/L;CRP<10mg/L检测线性范围:0.5—200mg/L;样本类型及样本量:全血15ul血清/血浆10ul。

三、 CRP在血浆中的转化I-CRP的血浆半衰期T约为19小时。

治疗成功的正常化率为:20—70%/天;T50%下降:3.5—1天。

T50%取决于CRP的合成和清除两方面。

四、全程C-反应检测的临床应用:(1)全程C-反应检测的临床应用建议表:项目名称检测结果临床应用建议超敏CRP <1.0mg/L 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评估为低危险性1.0—3.0mg/L 1、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评估为中度危险性,建议给予抗炎治疗2、间隔2周后再次检测一次,取平均值作为观察的基础>3.00mg/L 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评估为高危险性,建议给予抗炎与抗栓同时治疗常规CRP 儿童<10mg/L 病程大于6—12小时,可基本排除细菌感染或细菌已被清除10—25mg/L 1、提示病毒感染;2、在抗生素治疗时CRP应降至此水平以下;3、如病程尚短,不能排除细菌感染,应数小时后再复查。

>25mg/L 细菌感染注:1.孕妇在健康状况下的正常范围为<20mg/L(2)全程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应用:A、广泛应用于体检中心: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评估和体内是否存在急慢性炎症或组织坏死的筛查。

B、常规CRP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常规CRP检测主要用于感染性疾病的实验检查依据。

尤其适合于发热待查、昏迷病人、老年病人、痴呆病人、儿童等患者。

常规CRP检测是鉴别诊断病毒或细菌感的基本工具,可动态监测程和判定抗生素疗效。

感染的诊断和鉴别:常规CRP在感染发生后6—8h即开始升高,24—48h达到高峰,高峰值可达正常的数百倍,在感染消除后其含量急骤下降,一周内可恢复正常。

而CRP在病毒感染时无显著升高,这为疾病早期感染类型的鉴别提供了极其得要的依据。

常规CRP对于感染的诊断和鉴别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对于CRP与其他指标的联合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如:CRP与常规的联合检测,CRP与寡聚腺苷合成酶的联合检测。

1、内科感染性疾病:(1)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时CRP明显高于病毒性感染。

细菌性肺炎、CRP大幅度增高平均200mg/L。

CRP值取决于感染的持续时间。

病毒性肺炎并发细菌感染,如果CRP值>100mg/L应立即给予抗生素治疗。

连续监测CRP水平下降,这是治疗效果满意的指标,CRP水平在3—4天内下降,2—4周内恢复到正常附近水平,表示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细菌和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有时很难区分,CRP可以帮助作判断,决定是否进行抗生素早期治疗。

如果发病<12h,即使有细菌感染的明显表现,CRP值可以是正常的。

但12小时后(3—6h)可疑的细菌感染通过再测CRP即被证实。

(2)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炎病人CRP水平<30—50mg/L;肾盂肾炎>10—20mg/L,中值75mg/L,最高230mg/L;CRP检测特别对不能表达症状的病人(婴儿、昏迷、痴呆病人等)有很好的提示作用。

此外对评价泌尿系统感染的严重程度有重要的作用。

(3)妇科及孕妇的感染孕妇CRP从怀孕时的6mg/L,分娩时上升至20mg/L。

顺产24h后升到60mg/L,再24h 后减到25mg/L,剖腹产48h平均升到150mg/L。

更高水平的CRP表示感染。

妇科炎症性疾病如子宫附件炎,急慢性盆腔炎的CRP值显著高于非炎症疾病。

急性与慢性炎症的CRP值有显著差异,与WBC部分相关。

CRP动态观察可以较好地指导临床用药;单一观察WBC值可能会掩盖对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效果观察,WBC正常幅度较大。

有些低WBC人,8.0已是高值;即使出现WBC升高,亦在24h后。

(4)婴儿和儿童感染<10mg/L:如不是新生儿(新生儿感染分界值为2mg/L),病程大于6—12小时,可基本排除细菌感染或细菌已被清除;>25mg/L:细菌感染浓度下降:治疗有效,病情好转。

(5).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和骨髓炎CRP水平较高,均值150—200mg/L;CRP迅速下降至正常是疾病好转和抗生素治疗有效的标志;大龄儿、成人患细菌性脑膜炎时,症状超过12小时,CRP极少低于50mg/L,而症状少于12小时,CRP可能会正常,几小时后再测就会出现高浓度的CRP值。

2、外科疾病和感染(1)急性阑尾炎发病时间少于12小时,CRP可能正常,几小时后再次检测CRP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CRP 和WBC计数综合分析是诊断的最佳指标。

(2)组织损伤术后6—8小时:CRP开始增高,2—4天达到最高水平。

胆腹镜、开放式胆囊切除时:前者CRP均值20mg/L,后者均值100mg/L肝功能减退的病人:由于蛋白合成障碍,术后CRP会低于正常人。

评估CRP时应考虑肝功影响。

(3)手术后感染术后6天或6天后CRP>75mg/L明显提示有并发症可能。

疑似急性肠梗阻:CRP持续高或不断上升趋势,提示并发症可能。

每天CRP测定的动态观察,对发现感染很有价值。

用于病情及抗生素疗效的监测(1)CRP在感染发生后4—8小时即开始升高,持续时间与病程相当;一旦疾病恢复,CRP含量迅速下降,这对临床有一个先驱的预报作用。

若CRP持续升高或再度回升,提示必须予以重视。

在病程中进行连续的CRP测定,对观察病情是否加重及早发现并发症及治疗监控等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2)CRP在确定抗生素的疗效方面也发挥作用。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临床应用1、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于冠心病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具有预测价值:而且可依据超敏C-反应蛋白或结合心肌钙蛋白对病进行危险分级。

在预测冠心病预后上,超敏C-反应蛋白比肌钙蛋白T更有价值。

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冠心病患者入院时超敏C-反应蛋白>10mg/L提示再发事件可能性大;出院病人超敏C-反应蛋白>3mg/L即有预测价值。

2、可用于儿科感染诊断新生儿的CRP水平通常很低)<1-2mg/L,大于此值时与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有关;用常规的CRP测定不能检测出微小的变化,而hsCRP可适用于儿科感染诊断的需求,以减少新生儿抗药性死亡的危险性。

3、手足口病患儿的早期诊断、判断疗效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hsCRP在手足口病感染早期较WBC更为敏感,hsCRP能与炎症同步变化,在感染早期血清CRP水平即迅速升高,升高程度与感染程度呈正相关,而此时WBC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以hs-CRP>5.0mg/L阳性,WBC >11.0*109/L为阳性,手足口病hs-CRP和WBC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然而手足口病感染早期hs-CRP阳性率为82.5%:明显高于WBC的45%,与目前普遍认为手足口病是病毒直接侵犯组织以及病毒感染后激发全身免疫炎症反应所致机理一致。

hs-CRP是手足口病感染早期较WBC敏感的指标。

Hs-CRP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判断手足口病患儿的疗效: hs-CRP不受全血、抗炎药物和激素因素的影响,具有感染时迅速增高,感染后迅速下降的特点,尤其采用免疫荧光法可测定低于1mg/L的超敏C-反应蛋白,故可指导手足口病患儿抗生素的使用,结合临床病史有助于随访病程。

数据提示CRP在抗感染等综合治疗24-72小时后可降至正常或有明显下降趋势,提示治疗有效;如hs-CRP持续不降提示可能治疗无效或感染重,需及时更换抗生素,临床医师应尽可能将hs-CRP降至<5mg/L后停药以降低感染复发率。

患儿经综合治病后,hs-CRP下降明显,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而同期WBC变化无明显差异。

4: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慢性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扩展的一个重要病因,动脉内的轻微炎症是一个引发刺激、损伤、愈合的循环,在长达十年或几十年的进程中周而复始,形成斑块,其结果导致动脉狭窄或粥样硬化。

众所周知,每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问题在于斑块是否稳定。

炎症反应使斑块的稳定性变差,如白细胞渗透性增加导致斑块不稳定,细巨噬细胞在爆裂点大量聚集、死亡,以及同此释放的细胞因子与金属蛋白酶将影响覆盖于斑块上的纤维膜的稳定,并容易导致纤维膜的降解等。

CRP是炎症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良好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可区别在正常范围内的低程度炎症反应中CRP的水平。

许多近期研究认为hs-CRP 可以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危险性,其中一些人日后会发生冠状动脉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的病变。

hs-CRP分析的预后价值,首先是在急性局部缺血和不稳定的心绞痛的病人中提出的。

5:Hs-CRP是未来冠脉事件的重要预测指标前瞻性研究显示,hs-CRP是已知冠心病患者未来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预测指标。

ECTA 研究组的资料显示,稳定型心绞痛(SAP)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hs-CRP浓度每升高一个标准差,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或心性猝死的相对危险增加45%,几个大样本的前瞻性的研究报导,血浆hs-CRP基线水平增高的健康人将来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显著升高。

hs-CRP位于最高四分位数的患者未来猝危险增加2倍,未来心肌梗死危险增高3倍,未来周围血管疾病的危险增加4倍。

6:hs-CRP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预后指标研究报道,无论在入院或出院时测定hs-CRP,对于ACS患者均有预测价值。

Liuzzo等人发现,重度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入院时若hs-CRP浓度>3mg/L,比hs-CRP<3mg/L 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