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犬猫常见绦虫
犬猫绦虫病的防治

犬猫绦虫病与钩虫病的关系
犬猫绦虫病和钩虫病都是人畜共 患寄生虫病,动物感染后可能引
起贫血、消瘦和免疫抑制等。
犬猫绦虫病的成虫和钩虫的成虫 都寄生在动物的小肠中,但生活 史不同,因此两种疾病的传播途
径和防治方法可能有所不同。
犬猫绦虫病和钩虫病的诊断方法 和药物也有所不同,如粪便检查
、血液检查等。
犬猫绦虫病与滴虫病的关系
疫苗研究进展
基因工程疫苗是未来疫苗研发的重要方向之 一,针对犬猫绦虫病的基因工程疫苗研究也 在不断推进。这种疫苗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 病原的抗原基因插入到无害的微生物或细胞 中,通过刺激机体的免疫反应来产生针对病 原的免疫力。这种疫苗具有更高的免疫原性 和安全性,能够有效预防犬猫绦虫病的发生 。
目前,针对犬猫绦虫病的基因工程疫苗已经 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一些疫苗已经进入 了临床试验阶段,并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 。这些疫苗的研究进展为未来犬猫绦虫病的
氯硝柳胺
氯硝柳胺对多种绦虫感染 有效,但需要口服较大剂 量。
非药物治疗方法
手术摘除
对于一些大型绦虫,如牛肉绦虫等,可能需要手术摘除。
改善环境
对于犬猫绦虫病的预防,改善饲养环境,减少与污染水源接触的机会是关键。
治疗注意事项与副作用处理
遵从医嘱
在使用任何药物进行治疗时, 都应遵从兽医的指导。
定期复查
保持卫生与避免接触感染源
保持卫生
定期清理宠物的生活环境,包括清洁粪 便和消毒宠物接触的物品,以减少感染 源。
VS
避免接触感染源
避免让宠物接触可能感染绦虫的其他动物 或物体。
控制宠物数量与绝育
要点一
控制宠物数量
减少流浪猫和犬的数量可以降低绦虫病的传播风险。
猫咪绦虫病的认知和防治

猫咪绦虫病的认知和防治俄国短毛猫绦虫是猫的一种很常见的内寄生虫,会造成猫咪贫血、消瘦甚至是死亡。
今天笔者就带大家去认识一下这种寄生虫,并且教大家如何进行防治。
一、主要危害猫的绦虫寄生猫的绦虫有很多种,如阔节裂头绦虫、链状带绦虫、中绦虫、双殖孔绦虫、犬豆状带绦虫、曼氏双槽绦虫等。
猫为其中大部分种的终末宿主。
但对链状带绦虫则为中间宿主。
1.阔节裂头绦虫:寄生于猫、犬等动物小肠内,偶而寄生在猪小肠内,在人体中寄生、散布也甚为普遍。
第1中间宿主是剑水蚤。
由成熟虫卵钻出的钩球蚴在第1中间宿主体内转变为原尾蚴。
第2中间宿主是各种不同的淡水鱼。
在它们的各器官及肌肉内形成的双槽蚴,已具有吸钩及链状。
当猫或其他终末宿主吃了生的或未经煮熟而带有双槽蚴的鱼时,便被侵袭而染病,幼虫的头节便吸附在终末宿主的肠粘膜上,并逐渐增长连续的体节。
据报道,该虫每天可以增长30个体节,经3周后,便可开始排卵。
其主要致病作用是由于成虫的吸钩损伤终末宿主的肠粘膜,因而容易引起继发性的细菌感染。
由于虫体吸收宿主的大量营养,因而造成终末宿主的营养不良现象。
当虫体大量聚成团时,还会部分或全部地阻塞整个肠道,造成肠梗阻和肠破裂。
同时虫体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进入终末宿主的血液后,引起终末宿主的一系列神经症状,对幼龄猫的影响和抑制其正常生长发育。
患猫往往发生恶性贫血、消瘦甚至死亡。
2.链形带绦虫:成虫寄生于人,而中间宿主有猫、犬、猪等动物。
当猫等中间宿主吃了被链形带绦虫的体节和虫卵污染的饲料或直接吃了含有这种侵袭源的人粪后,被吞食的虫卵在中间宿主内受到消化液的作用,便发育成猪囊尾蚴,猫或其他中间宿主因而得了猪囊尾蚴病。
猫得了这种病所受的危害,主要是在感染初期六钩蚴沿着机体移行时,而引起的组织损伤。
在一般情况下,多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成熟后的囊尾蚴致病作用,主要决定于他们的寄生部位。
当寄生于脑部,可能引起功能障碍,出现神经症状;当寄生于肌肉时,则致病作用不明显。
犬寄生虫系列――绦虫

合作与交流
兽医、养犬人士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合 作与交流,共同推进犬绦虫病的防治 工作。
04
犬绦虫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流行病学特点
01
犬绦虫病是一种常见的犬寄生虫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 ,具有广泛的流行范围。
02
犬绦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包括季节性分布、地区性分布和 群体性分布,其中季节性分布主要与气温和湿度有关,地 区性分布与当地养殖业和犬只管理状况有关,群体性分布 则与犬只密度和接触频率有关。
此外,流行因素还表现在人类活动和行为方面,如不注意卫生、不规范饲养、缺乏防治措施等也会促进犬绦虫病的传播和流 行。
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的发展,犬绦 虫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研究者们通过基因分型、免疫学检测等方法对绦虫的 种类、分布和传播规律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制定科学
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研究者们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等方法对犬绦虫 病的流行趋势和传播风险进行了预测和分析,为预防
和控制该病的传播提供了科学依据。
05
犬绦虫病的防治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犬舍绦虫病的防治
总结词
科学饲养管理、定期检查与预防性驱虫、及时治疗
详细描述
某犬舍采用科学饲养管理,确保犬只获得充足的营养和适当的运动,提高抵抗力 。定期进行粪便检查,一旦发现绦虫卵,立即进行预防性驱虫。若犬只出现绦虫 感染症状,及时进行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注意饮食卫生
确保犬的食物和水源清洁卫生,避免摄入可能含 有绦虫卵的食物和饮水。
治疗与药物选择
药物治疗
一旦发现犬感染绦虫,应及时使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药物选择 应根据感染的具体病原体和病情而定,最好在兽医指导下进行。
爱缠狗狗的绦虫让主人烦透了,看看这个驱虫大法

爱缠狗狗的绦虫让主人烦透了,看看这个驱虫大法概述绦虫病是犬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严重危害狗狗和人的健康。
如果主人在帮狗狗清理粪便的时发现有一些白色的一片片的东西粘在便便上,这个时候要注意了,也许您的狗狗有绦虫病了。
患绦虫的危害:1.绦虫对狗狗的危害:绦虫的成虫寄生于狗体的小肠内,对狗体危害很大。
病狗被绦虫感染寄生后,表现为体弱消瘦,毛焦脏乱,生长发育迟缓,精神沉郁,有的食欲不振,严重的食欲废绝,有的呕吐、腹泻,眼结膜苍白,发生贫血现象。
大量寄生可引起肠道梗阻。
病犬除了偶然地排出成熟节片外,轻度感染通常不引人注意。
严重感染时呈现食欲反常(贪食、异嗜),呕吐,慢性肠炎,腹泻、便秘交替发生,贫血,消瘦,容易激动或精神沉郁,有的发生痉挛或四肢麻痹。
虫体成团时可堵塞肠管,导致肠梗阻、肠套叠、肠扭转和肠破裂等急腹症。
2.绦虫对人的危害:狗狗绦虫如细粒棘球绦虫会进入人的肝脏和肺,特别是儿童较容易感染。
感染时,人会出现疼痛和逐渐衰弱。
绦虫病的种类:绦虫病的种类很多,包括犬绦虫(犬复孔绦虫、瓜实绦虫),虫体呈淡红色,长10~50厘米。
成熟体节长7毫米,宽2—3毫米,呈长卵圆形。
常见绦虫还有线中绦虫(中线绦虫)、泡状带绦虫(边缘绦虫)、豆状带绦虫(锯齿绦虫)、多头带绦虫(多头绦虫)等。
症状如何判断是否患绦虫,可通过如下几个症状:1.感染成年绦虫会导致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碳水化合物流失。
营养不良、寄生虫感染量大或生长期狗狗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体重下降。
2.重度感染时,可出现肠卡他、肠炎、出血性肠炎症状、呕吐。
当肠管逆蠕动虫体可进入胃中,呕吐时虫体可随胃内容物一同呕出。
粪便可见到大量脱落的节片。
患犬可见有异嗜、进行性消瘦、营养不良、贫血、精神沉郁。
有的可见有神经症状、抽搐、痉挛等症状。
防治措施1.治疗性驱虫:用氢溴酸槟榔素,用量为1.5—2毫克/千克体重,口服。
使病犬绝食12~20小时后给药。
为了防止呕吐,应在服药前15~20分钟给予稀碘酊液(水10毫升,碘酊两滴)。
猫有绦虫的症状-猫绦虫病的症状及治疗

猫有绦虫的症状-猫绦虫病的症状及治疗猫为什么患得绦虫病猫绦虫病的症状及治疗绦虫病是由各种绦虫寄生于猫小肠而引起的寄生虫病。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猫绦虫病的症状及治疗,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
猫绦虫病的症状及治疗[病原]寄生于猫的绦虫主要有带状带绦虫、豆状带绦虫、阔节双槽头绦虫、旋宫属绦虫等。
绝大多数绦虫体呈扁带状。
虫体分为头节、颈节和体节,体节数目因虫种不同而不等。
虫体长短不一,短的仅有一个节,长者可达数米。
绦虫生活史比较复杂,概括起来分为两类:一类只需要一个中间宿主,即虫卵排出体外,发育为六钩蚴,六钩蚴被中间宿主吞食后继续发育。
猫食入中间宿主或其脏器而被感染。
大多数绦虫都属于这一类型。
另一类绦虫需要两个中间宿主,虫卵被排出体外并发育为钩球蚴,被第一中间宿主食入后发育为原尾蚴,再被第二中间宿主食入,在其体内继续发育为裂头蚴,猫通过食入第二中间宿主而被感染。
旋宫属绦虫和阔节双槽头绦虫属于这一类绦虫。
绦虫寄生于中间宿主称为中绦期,其寄生于中间宿主脏器内,对动物的危害性较成虫更大,如囊尾蚴病、棘球蚴病。
[症状]表现为慢性腹泻和肠炎。
腹泻便秘交替出现,呕吐,消瘦,生长迟缓,瘙痒。
症状严重程度与寄生虫数量有关,寄生数量少时常无明显症状。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结合在肛周、粪便、活动环境等发现节片,以及粪便中检出虫卵等,可作出初步诊断。
[治疗](1)溴酸槟榔甲酯0.4~1.0毫克/公斤体重,先禁食后一次投给。
剂量过大可致呕吐,唾液分泌增多,注射阿托品可控制这一副作用。
1岁以下的猫,患肠炎、心脏功能不良或循环障碍的猫禁用。
(2)吡喹酮5毫克/公斤体重,一次口服,对各种绦虫有效。
此药安全范围大,副作用小,喂药前后不用禁食。
(3)阿苯咪唑20毫克/公斤体重,腹腔内给药,对猫细粒棘球蚴有效。
(4)氯硝柳胺70毫克/公斤体重,一次口服。
服药前禁食12小时。
[预防]避免猫采食未煮熟的动物内脏、鱼等,更要禁喂生食。
宠物寄生虫绦虫部分

六、诊断
采集犬猫粪便,检查其孕节; 棘球蚴诊断: 动物棘球蚴的生前诊断比较困难,往往在尸体 剖检时才发现。 对人和动物的生前诊断可采用: 皮内变态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间接血凝试验(IHA)
七、治疗
对犬棘球绦虫的治疗:
(1)氢溴酸槟榔碱:剂量为3mg/kg体重。
(2)吡喹酮:剂量为5mg/kg体重,疗效100%。
四、致病性
棘球蚴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棘球蚴的体积、数量、 和寄生部位。 1.局部机械性压迫 压迫周围组织、器官, 引起组织细胞萎缩、坏死和功能严重障碍。 位置浅表的棘球蚴,可在体表形成包块,触 之坚韧,压之有弹性,扣诊时可有棘球蚴震颤。 2.毒性反应或过敏 因囊液渗出或溢出可使 周围组织发生炎症和全身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导 致死亡。
三、流行病学
1、遍布世界各大洲,但主要在牧区。 2、棘球蚴感染率最高的是绵羊(感染率50%以上, 甚至100%)。因此在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放牧的羊群经常与牧羊犬密切接触,吃到六 钩蚴的机会多;而牧羊犬又常吃到绵羊的内脏, 因此造成本病在绵羊与犬之间循环感染。
人的感染与人与家畜和环境的密切接触有关 牧区儿童与家犬亲昵; 成人从事剪羊毛、挤奶、加工皮毛等; 食入被虫卵污染的水、蔬菜、水果或其它食 物而受染。
幼虫─细粒棘球蚴
寄生于人、食草类家畜(马、牛、羊、猪、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病。
成虫——细粒棘球绦虫
寄生在犬、狼等犬科肉食 动物的小肠中。 1、是绦虫中较小的一种, 全长2~7毫米。 2、头节略成梨形,有4个 吸盘、顶突和两圈小钩。 3、链体具幼节、成节和 孕节各一节。
成虫头节深入肠粘膜
五、犬猫症状
营养不良,被毛无光,消瘦; 精神萎顿,运动能力降低; 呕吐,消化不良,拉稀; 肛门瘙痒,舔咬肛门或蹭地面;
13-犬猫常见绦虫

各1节。
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头节
2、细粒棘球绦虫卵
虫 卵 大 小 为 32 ~ 40×28~30μm。
外层是具有辐射状 的线纹较厚的外膜 ,其中为六钩蚴。
3、棘球蚴
(1)形态:似圆形的囊状体。 (2)大小:几个毫米-数十厘米
(3)结构:
外层:角质层
3、数量:几百至几千/每个棘球蚴。
4、发育方向:原头蚴
成虫,(终宿主)
原头蚴
新的棘球蚴(中间宿主)
(二)细粒棘球绦虫生活史
生活史细节
成虫:寄生于狼、犬等动物的小肠,粪便排虫卵。 虫卵:被牛、羊食入后,在十二指肠孵化出六钩蚴。 六钩蚴:穿过肠壁随血循环到达全身发育为棘球蚴。 棘球蚴:狼、犬食入含棘球蚴的牛、羊内脏,原头蚴
临床表现 一般无症状,有时表现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绦虫 孕节蠕动向肛门爬出,搔痒和凉感。
诊断 1.与犬、猫密切接触史 2.粪检卵并观察孕节特征 3.玻璃纸肛拭法
治疗 一般感染在儿童,吡喹酮25mg/kg,分两次治愈
曼氏迭宫绦虫
(Spirometra mansoni)又称孟氏裂头绦虫 成虫--猫科动物 人不是曼氏迭宫绦虫的适宜终宿主,偶然 寄生人体。 幼虫称裂头蚴,寄生人体引起曼氏裂头蚴 病,其危害远大于成虫。
细胞和若干个卵黄细胞。
生活史
生活史要点
终宿主主要是猫和犬,还有虎、豹、狐等肉 食动物。
第一中间宿主是剑水蚤, 第二中间宿主为蛙。 转续宿主为蛇、鸟类和猪等多种脊椎动物。 人可成为其第二中间宿主、转续宿主或终宿
主。
致病
成虫与裂头蚴均可寄生于人体,但成虫较少寄生于 人体,对人的致病力也不大,一般无明显症状。
绦虫是什么动物

绦虫是什么动物猫绦虫是什么动物猫绦虫的介绍?猫绦虫病是由多种绦虫寄生于猫的小肠中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绦虫病是猫较为常见的寄生虫病。
小猫长绦虫了,如果小猫吃了掉出来的绦虫节片会怎样?小猫如果吃了拉出来的绦虫节片,有可能会引起绦虫的反复感染。
绦虫是犬常见的一种肠道寄生虫,该寄生虫寄生于小狗小肠内,吸收机体的营养物质,并能破坏肠道,引起肠炎。
该虫在肠内受孕产出大量寄生虫卵,虫卵随大便排出体外,也就是我们看见的节片,节片内的虫卵在适宜的温度下会孵化出感染性幼虫,此时如果被猫咪舔舐,幼虫即可进入肠道,引起再次感染。
因此,如果猫咪感染了绦虫,需要注意,一定要把环境卫生搞好,猫砂要勤换。
同时需要进行定期驱虫,常见的宠物复合驱虫药,比如拜宠清、普拿杜、汽巴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猫绦虫和猪肉绦虫是一样的种类吗?1,感染猫的绦虫种类很多,其中最常见的为犬复孔绦虫和猫泡尾绦虫,阔节双槽头绦虫偶尔可见;猪肉绦虫主要是链状带绦虫。
2,绦虫传染途径通常为粪口传播或直接食用被感染动物未完全做熟的肉,所以没事不要亲你家的猫猫有绦虫有什么症状?病猫出现慢性肠炎、腹泻、有时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呕吐、消化不良的症状。
猫绦虫病是由多种绦虫寄生于猫的小肠中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绦虫病是猫较为常见的寄生虫病。
虫体寄生在猫体内,吸取营养,给猫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当虫体大量寄生时,可聚集成团堵塞肠腔,导致腹疼,肠扭转甚至肠破裂。
当猫吃了第二中间宿主后。
裂头蚴在猫的小肠内发育成为成虫。
症状及致病作用当猫体内有绦虫寄生时,绦虫头节的小钩和吸盘吸附在小肠惑膜上,造成戳膜损伤,引起肠道炎症反应,重者造成肠黏膜出血引起出血性肠炎症状。
虫体刺激肠道,使肠功能紊乱,出现腹泻、粪便稀软。
虫体在肠道中不断吸取掠夺营养,使机体造成营养缺乏,发育缓慢,消瘦、贫血、异嗜、被毛粗乱无光泽。
猫咪家里养,一定要驱虫吗?另外,弓形虫能用驱虫药打掉吗?一定要驱虫,另外治疗弓形虫没有特效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粒棘球绦虫、犬复孔绦虫、曼氏迭宫绦虫 )
细粒棘球绦虫
1、成虫寄生于狼、犬动物的小肠 ,引起
动物绦虫病。
2、幼虫(棘球蚴)寄生于的牛、羊等动物
和人的组织,导致棘球蚴病。
(一)细粒棘球绦虫形态
1、成虫:
大小:长2-7mm。 结构:头节、颈部和链体。 头节:梨形,有4个吸盘 顶突及小钩。 颈部:具有生发能力。 链体:幼节、成节、孕节 各1节。
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头节
2、细粒棘球绦虫卵
虫 卵 大 小 为 32 ~
40×28~30μ m。
外层是具有辐射状
的线纹较厚的外膜
,其中为六钩蚴。
3、棘球蚴
(1)形态:似圆形的囊状体。 (2)大小:几个毫米-数十厘米 (3)结构: 囊壁
外层:角质层
内层:生发层
棘 球 蚴
子囊 孙囊 生发囊 囊内容物 原头蚴 (棘球蚴砂) 囊液
颈节细长。 体节宽大于长。 孕节则几乎长宽相 等。
孟氏迭宫绦虫成节
成节的睾丸200~500个,均匀地 散布在体节两侧背面。
卵巢分左右两瓣,位于节片近后 缘的中央两侧。
卵黄腺呈泡状,分布在节片的两
侧,位于睾丸的腹面。
子宫位于体节中部,作3~4个螺 旋状蟠曲,紧密地重叠,略呈金
字塔状,子宫孔开口于阴道口附
4、生发囊 (育囊)
(1 )来源:
母囊、子囊、孙囊等芽生出育囊, 原头蚴中心液化转变为育囊
(2) 发育方向:可发育出5个至30个原头蚴, 分泌角化层,转变为子囊、孙囊。
5、原头蚴
1、结构:头节凹陷,四个吸盘 顶突 及小钩。 2、来源:母囊、子囊、孙囊、 育囊。 3、数量:几百至几千/每个棘球蚴。 4、发育方向:原头蚴 原头蚴 成虫,(终宿主) 新的棘球蚴(中间宿主)
犬复孔绦虫虫卵
孕卵节片中子宫分离为单个的贮卵囊;
每个贮卵囊内含有20个以上的虫卵。
生活史
生活史详情
成虫寄生于犬、猫的小肠内,孕节单独或数节相连地从 链体脱落,随粪便排出。 虫卵被中间宿主蚤类的幼虫食入,则在其肠内孵出六钩 蚴,然后钻过肠壁,进入血腔内发育成似囊尾蚴。
终宿主犬、猫舔毛时吞食了病蚤后,似囊尾蚴进入消化
的裂头蚴1条至数条。
诊断
成虫感染;粪便检查虫卵。
裂头蚴病:局部检出虫体,免疫试验。 CT检查有助于脑裂头蚴病 的诊断。 询问病史有一定参考价值。
流行
曼氏迭宫绦虫分布虽广,但成虫感染很少,国外 仅日本、俄罗斯等少数国家有报道。国内病例报 道近 20 例,分布在上海、广东、台湾、四川及福 建等到省市,年龄最小者3岁,最大者58岁。 曼氏裂头蚴病多见于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 澳洲亦有报道。国内有800多例病例报道,分布于 吉林、辽宁、广东、福建、上海、北京、台湾等 21 个省、市、自治区。感染者年龄为 0~62 岁,以 10~30岁感染率最高,男女比例为1:2。
3、人—犬牛羊接触多。
(六) 防治原则
1、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细粒棘球绦虫知识。 2、捕杀病犬,定期为牧犬驱虫。 3、对病畜内脏应焚烧,防止狼犬感染。 4、注意饮食卫生,防止食入虫卵。 5、治疗病人:手术为主,阿苯达唑、吡喹酮。
犬复孔绦虫
犬复孔绦虫(Dipylidium
caninum)是犬
和猫的常见寄生虫 , 偶可感染人体 ,
(二)细粒棘球绦虫生活史
生活史细节
成虫:寄生于狼、犬等动物的小肠,粪便排虫卵。
虫卵:被牛、羊食入后,在十二指肠孵化出六钩蚴。 六钩蚴:穿过肠壁随血循环到达全身发育为棘球蚴。 棘球蚴:狼、犬食入含棘球蚴的牛、羊内脏,原头蚴 在小肠发育为成虫。往往寄生数百至数千条。 人误食虫卵而感染棘球蚴病。
生活史要点
道并在小肠内释出,经2-3周发育为成虫。 人因偶尔误食病蚤而被感染。 犬栉首蚤、猫栉首蚤和致痒蚤是重要的中间宿主。
临床表现 一般无症状,有时表现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绦虫 孕节蠕动向肛门爬出,搔痒和凉感。
诊断
1.与犬、猫密切接触史
2.粪检卵并观察孕节特征
3.玻璃纸肛拭法
治疗
一般感染在儿童,吡喹酮25mg/kg,分两次治愈
近。
裂头蚴 长带状,白色,约 300mm×0.7mm ,活时较 强的伸缩能力。头端膨 大,中央有一明显凹陷, 与成虫头节相似,体不
分节,但具有不规则横
皱纹,末端多呈钝圆形。
裂头蚴
虫卵
橄榄形,两端稍尖,长52~76 × 31~44µm,
浅灰褐色,卵壳较薄,一端有卵盖,内含一个卵 细胞和若干个卵黄细胞。
生活史
生活史要点
终宿主主要是猫和犬,还有虎、豹、狐等肉 食动物。
第一中间宿主是剑水蚤, 第二中间宿主为蛙。
转续宿主为蛇、鸟类和猪等多种脊椎动物。
人可成为其第二中间宿主、转续宿主或终宿
主。
致病
成虫与裂头蚴均可寄生于人体,但成虫较少寄生于
人体,对人的致病力也不大,一般无明显症状。
裂头蚴寄生于人体引起曼氏裂头蚴病,其危害远比 成虫大。其危害与寄生部位有关。 常见寄生部位依次是:眼部、四肢躯体皮下、口腔 颌面部、脑部及内脏。在寄生部位形成嗜酸性肉 芽肿,甚至发生脓肿。囊包约1~6cm,腔内有蟠曲
照片
棘球蚴在肺脏 肝脏、脑组织
棘球蚴感染的肝和肺
(四)寄生虫学检查
棘球蚴病的诊断: 1、 X光、核磁共振、CT确定占位病变 2、免疫学方法:皮内试验、间接血凝试验。
3、痰、尿、腹水、胸水镜检出棘球蚴可确诊,但
严禁穿刺,防止扩散。
(五)流行因素
1、虫卵抵抗力强 , 污染严重。
2、犬—牛羊马骆驼关系密切。
曼氏迭宫绦虫
(Spirometra mansoni)又称孟氏裂头绦虫 成虫--猫科动物 人不是曼氏迭宫绦虫的适宜终宿主,偶然 寄生人体。 幼虫称裂头蚴,寄生人体引起曼氏裂头蚴 病,其危害远大于成虫。
孟氏迭宫绦虫及其头节
长 60 ~ 100cm , 宽
0.5~0.6c
头节细小,指形或 汤匙状,有一对浅 裂的吸槽。
防治
主要是加强宣传教育。不用蛙肉敷贴脓肿或伤
口,不食生的或半生的蛙、蛇等肉类,不饮生
水以防感染。肠道内成虫感染可用吡喹酮、丙
硫咪唑等药物驱除。裂头蚴主要靠手术取虫。
手术时应注意将虫体尤其是头部取尽,以防复 发。也可用吡喹酮、丙硫咪唑等药物治疗。
引起复孔绦虫病(dipylidiasis)。
犬复孔绦虫及其头节
成虫体长15~80 cm,宽约3mm,通 常由120个左右体节组成链体。 体节外形呈黄瓜子状,故称“瓜实 绦虫”。 头节上有四个吸盘,以及顶突和3 ~4排小钩。
犬复孔绦虫成节
每个成节 具两套生 殖器官。 生殖孔开 口于两侧 缘中线稍 后方。 卵巢呈花 瓣状。 睾丸较多
1、狼、犬是: 终宿主,也是传染源。 2、牛羊是: 中间宿主。 中间宿主 3、人是: 虫卵 4、感染阶段:
(三)致病性—棘球蚴病
寄生部位:肝、肺、腹腔、脑、骨等 对人的危害与部位、大小、数量有关 1、局部压迫症状: 肝区痛疼、阻塞性黄胆、 咳嗽、胸痛、骨折等。 2、过敏症状: 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 3、全身中毒症状: 食欲减退、消瘦、贫血、发育障碍、恶病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