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液 气胸置管区别
胸腔引流管的放置与管理(胸腔穿刺)

胸腔引流管的放置与管理(胸腔穿刺)胸腔闭式引流术是常见操作,是将引流管经胸壁放置到胸膜腔内,主要用于引流气体或液体,但引流管也可用于灌输药物来诱导胸膜粘连或治疗脓胸。
本文将总结胸腔引流管(下文简称胸管)放置的适应证、禁忌证、技术、管理及并发症。
需要行胸腔引流的具体内科和外科疾病详见其他专题。
适应证如下:气胸:自发性气胸、外伤性气胸、医源性气胸,最常由放置中心静脉导管引起、张力性气胸、支气管胸膜瘘,在术后发生或由机械通气所致血胸:胸部创伤(钝性或穿透性)、胸部或上腹部手术术后胸腔积液:无菌性积液、感染性或炎性积液(即,脓胸和肺炎旁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乳糜胸、其他胸腔积液胸膜固定术:治疗难治性胸腔积液时,需要插入胸管帮助将硬化剂输注入胸膜腔内。
禁忌证—抗凝治疗、凝血障碍或出血素质是择期胸管放置的相对禁忌证。
肝衰竭引起的漏出性胸腔积液一般不采用胸腔引流来管理。
感染、既往胸膜固定术或既往肺部手术引起胸膜腔粘连的患者,盲插胸管很危险。
此时,优选超声或CT扫描引导下操作。
准备抗生素预防—放置胸管之前是否需要预防性抗生素视具体临床情况而定。
胸管的选择一般注意事项:胸管有硅胶管和聚氯乙烯管,其具有不透射线的条带,条带上有用来标记最远端引流孔的缺口。
硅胶管(Silastic)优于老式乳橡胶管,后者引流孔较少,在胸部X线上不能充分显影,引起的胸膜炎症更多,并且可能引起乳胶过敏。
目前有专门的气胸引流胸管(如Nightingale、Wayne、Thal-Quick和Fuhrman),有无影像学指导时均可使用(图1)。
必要时也可采用其他装置(如,Blake引流管19F,24F)来行胸腔引流。
通过胸管的引流率与Poiseuille定律(液体)或Fanning公式(气体)中的因素有关。
引流液体时,这些因素包括引流管的半径(4次方)、引流管两端的压力差、引流管长度,以及液体的黏度。
引流气体时,这些因素包括引流管的半径(5次方)、引流管两端之间的压力差、引流管的长度,以及摩擦系数。
渗出性胸腔积液内科胸腔镜检查术后留置不同管径引流管的疗效比较

170中国处方药 第17卷 第6期·临床研究·尤以肝损伤最为常见。
肝损伤进一步发展可能进展为肝衰竭,危及生命。
对于AP 患者来说,如果治疗不够及时或者虽然及时治疗但治疗方式欠妥,均可能导致病情短时间内迅速恶化加重,严重者甚至死亡。
因此,快速准确的判断AP 患者的具体病情症状,确认其严重程度分级非常重要,这对于制定实施进一步的临床诊疗方案具有指导性的意义,是改善患者预后的有力保障。
现有的用于AP 患者临床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 APACHE Ⅱ、Ranson 、BISAP 等评分系统,CT 、MRI 等影像学检查,外周血WBC 、CRP 等生化指标,这些方法各有其自身的侧重性,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全面准确地评估AP 的严重程度及患者肝损风险[3]。
研究表明,AP 患者肝损伤的发生与炎症反应有关,炎症反应多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内皮细胞、肥大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4]。
有研究认为[5],可以将白细胞总数(WBC )用于AP 病情的判定标准,例如Ranson 评分及APACHE 评分系统,此二者均以WBC 作为AP 评价的主要危险因素指标。
然而,WBC 判断AP 的准确性无法保证,因为人体自身的生理状态及多种病理条件均可能对白细胞相关亚型的具体数值造成干扰,例如对于年老体弱者或者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的患者以及在近期采取过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其WBC 数值不受AP 病情的影响或影响较小,这类患者即使患有AP 但是其WBC 数值并未升高,可能仍处于正常值范围内。
因此仅仅依靠 WBC 数值情况,很难准确且真实地反映AP 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肝损风险。
相比于WBC ,NLR 作为一个比值,其数值更为稳定,不受患者生理及其他病理条件的影响或所受影响极小,能够更为真实准确地预测AP 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肝损风险。
因此,NLR 值短时间内(≤48 h )的变化情况能够用于迅速准确的判断患者炎症反应程度,可以作为预测AP 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的特征性指标。
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和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

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和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宋瑞锋(徐州市铜山区人民医院,江苏 徐州)摘要:目的对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和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
方法选取本人于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40例自发性气胸与胸腔积液患者,按照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静脉导管置管引流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法进行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的生化指标、治疗效率并进行比较。
结果将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进行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差异较小,治疗后观察组的生化指标CRP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住院时间、镇痛药使用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的住院时间、镇痛药使用时间分别为(3.5±1.5)d、(8.9±1.5)d、(3.1±1.1)d,对照组的住院时间、镇痛药使用时间分别为(5.1±1.6)d、(11.7±2.3)d、(5.9±1.3)d,观察组患者各方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并发症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对自发性气胸以及胸腔积液患者采取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自发性气胸;胸腔积液中图分类号:R56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56.052本文引用格式:宋瑞锋.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和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6):94,96.0 引言自发性气胸、胸腔积液是一种在非创伤性因素下导致患者出现胸腔积气积液的现象,当患者发生大量胸腔积液和漏气,极易出现呼吸困难乃至于休克。
深静脉置管治疗胸腔积液及气胸的临床疗效观察 (2)

深静脉置管治疗胸腔积液及气胸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探究深静脉置管治疗胸腔积液及气胸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68例胸腔积液和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胸腔积液36例,气胸32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予以深静脉置管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胸膜穿刺引流、抽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总并发症率比较,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深静脉置管治疗胸腔积液及气胸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是治疗胸腔积液和气胸的首选方法。
标签:深静脉置管;胸腔积液;气胸;临床疗效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deep venipunctur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for the treatment of pleural effusion and pneumothorax. Methods:select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1 to June 2011, 68 cases of pleural effusion and pneumothorax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cluding pleural effusion, 36 cases pneumothorax 32 cases, according to th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reatment group patients give deep venipuncture treatment,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ith pleural puncture drainage and extraction treatment, observ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and complications. Results: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comparison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total complication rate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deep vein catheter in the treatment of pleural effusion and pneumothorax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and fewer complications, high safety, is the preferred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pleural effusion and pneumothorax.key words :deep venipuncture; Pleural effusion. Pneumothorax.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胸腔积液是常见的一种内科问题,胸膜、肺及肺外疾病都可引起此病,其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等,大量胸腔积液可能会导致患者胸闷、气促,严重者甚至死亡。
胸腔置管术与胸腔穿刺术的对比分析

Z HANG S h u o , J I A L i —l i , LI U Xi n , LAN Z h i —j u n
( D e p a r e me n t o f T h o r a c i c S u r g e r y ,
F o u r t h H o s p i t a l o f
胸 腔积 液 的效 果优 于胸腔 穿刺术 。
胸腔 置 管术 引流大 量
[ 关键词 ]胸腔 积 液 ; 胸 腔 置 管术 ; 胸 腔 穿刺 术
[ 中图分类号 ] R5 6 1 [ 文献标识码 ] A [ 论 文 编 号 ]1 0 0 4 — 0 9 5 1 ( 2 0 1 4 ) 0 8 — 0 9 1 7 — 0 4
[ K e y w o r d s ] p l e u r a l c a t h e t e r ; h y d r o t h o r a x ; t h o r a c e n t e s i s
胸腔穿刺置管术对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分析

胸腔穿刺置管术对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分析作者:侯永婉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年第03期【摘要】目的分析胸腔穿刺置管术对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181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引流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引流组121例采用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抽液组60例采用胸腔穿刺抽液术治疗。
对比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率。
胸水完全吸收时间、住院时间。
结果引流组完全缓解率、总缓解率高于抽液组,引流组无效率低于抽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胸腔积液;胸腔穿刺;抽液术;置管引流【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01一般认为对于顽固性胸腔积液、积液量在50 mL以上、胸腔积增加速度上升速度较快的对象,选择置管引流,但是对于普通的对象,是否可使用置管引流有待商榷。
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评价胸腔穿刺置管术对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181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
纳入标准:①少量或中量胸腔积液;②采用胸腔穿刺引流或置管引流术;③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无肺实质性并症状;②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急性呼吸衰竭、心血管受压症状;③恶性胸腔积液。
其中,引流组121例采用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男71例,女50例,平均年龄(51.4±10.5)岁,积液量:少量12例,中量109例;抽液组60例采用胸腔穿刺抽液术治疗,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52.2±11.4)岁,积液量:少量5例,中量55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积液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2.1 抽液组首次抽液≤600 mL,第2次1.2.2 引流组2%的盐酸利多卡因5~10 mL局部浸润麻醉,胸腔闭式引流。
微创置管引流与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比较

微创置管引流与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比较目的:讨论微创置管引流与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
方法:将自发性气胸患者90例平均分两组,一组给予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一组给予微创置管引流,观察两组方法的效果。
结果:微创置管引流组总有效率93.3%,时间1~15 d,具有损伤小,痛苦轻,引流较通畅,携带方便,愈合时间短的特点。
胸腔闭式引流术组总有效率88.9%,时间2~15 d,具有操作复杂,切口大,痛苦大,愈合时间长,通气流畅的特点。
结论:微创置管引流相对于胸腔闭式引流,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损伤小,痛苦轻,携带方便的优点。
标签:自发性气胸;微创置管引流;胸腔闭式引流中图分类号R5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28—0027—02自发性气胸是呼吸科常见病和多发病,需要迅速和正确处理。
既往采用的胸腔闭式引流术是治疗气胸的主要手段,但是其有痛苦大、需要皮肤切开等缺点[1]。
笔者所在科采用微创置管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45例,为气胸治疗提供另一条简便途径。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9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平均分两组,微创置管引流组45例,男39例,女6例,年龄15~72岁,平均(35±4.5)岁。
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气胸30例,哮喘并发气胸6例,尘肺并发气胸9例。
胸腔闭式引流组45例,男43例,女2例,年龄25~79岁,平均(40±5.6)岁。
其中COPD并发气胸30例,哮喘并发气胸6例,尘肺并发气胸9例。
1.2 临床症状与体征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痛、气促症状,活动后症状加重,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频率加快,胸部叩诊鼓音,听诊呼吸音消失或减弱,胸部X线或CT可见不同程度的肺野压缩,少数有胸腔积液表现。
1.3 材料准备1.3.1 微创置管引流组2%利多卡因5 ml,抢救药物及用品,一次性抽液包1个(由沈阳汇德医疗器械公司生产,内含规格14G导管1根),简易水封瓶1个。
两种胸腔穿刺抽液术治疗胸腔积液的对比

。
[】 i yJM. lna l e ta vn u cesprsfrmii l 5 Al k 1 a tbec nrl e o sac s ot o nmal s mp y iv s erp tiedang f lua fuin[] dHy oh ss nai e eiv riaeo e r efs s . p tee , v t p l o J Me
疗 效上, 旨管组在胸水
广州
508 110
消退 时间和症状 缓解 时间上 比穿刺 组短 ,差 异有统计学 意义
(< .5。并发 症发生率 ,导管组 的出血和气胸发生率比穿刺 尸 00 )
一1 Biblioteka 3—临历 与实 践 Ln h a g u h in 《 国 学 新》 卷 第1期( 第2 期)o 年4 ic u n y s i 中 医 创 第9 j a 0 总 2 2l B 0 2
患者基线资料基 本一致 。疗效 上,导管 组在 胸水消退 时问和症状缓解 时间上比穿刺组短 (< .5。并发症 发生率上,导管组 的出血和气 胸发 P 0o )
生 率比穿刺组低 o 5 但导管组的 .) o。 导管堵塞发生率比 穿刺组高i O o 导管组在每次抽液术的 P .) :0 。 费用方面 穿刺组 o 5 结论: 低于 .) 0。 中
粘连 的发生 【 以往减少胸腔 积液 的方 法以使 用穿刺 针胸腔 3 】 。 穿刺抽液为主,该方 法的优 点是使用的材料简单,操作容易。 但其 缺 点亦 较 多,主要 有 :1 需两人 操 作 ;2 进针 时及 进 ( ) () 针后易受咳嗽、呼 吸及体位移动等 影响 ,有 可能出现肺 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腔积液气胸置管区别
目的
1.引流胸腔内的渗液、血液和空气,并预防其返流。
2.重建胸膜腔正常的负压,维持纵膈的正常位置,使肺复张。
3.适应症与禁忌症
4.用于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以及胸腔手术后的病人。
禁忌用于结核性脓胸。
穿刺位置
气胸:引流穿刺点选在第2肋间锁骨中线、
胸腔积液:引流穿刺点选在第7~8肋间腋中线附近。
引流装置的位置
水封瓶位置。
水封瓶位置不可高于胸部,在病人胸部水平下60-100cm处,勿使水封瓶倒置,以免液体逆流入胸腔。
下床活动时,水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
搬动病人时,先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住胸腔引流管,再把引流瓶放床上,可放在病人双下肢之间。
搬运后,先把引流瓶放于低于胸腔的位置,再松钳。
病人的体位
术后病人血压平稳,无半卧位禁忌症,均采用半卧位,已利于呼吸和引流。
胸管与水封瓶之间的引流系统,均应完全密封,固定牢固,切勿漏气。
水封瓶被打破或更换时,必须钳夹引流管,以免造成张力性气胸。
引流管脱落,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注意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以保证引流管通畅。
随时注意引流管有无堵塞,液平面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
正常情况下水柱波动幅度为2~6 cm。
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促进胸膜腔内气体和液体的排出。
预防感染
引流装置保持无菌。
防止引流液的逆流。
保持伤口敷料的清洁干燥。
定时更换引流瓶。
严格无菌操作。
观察和记录
记录胸腔液量色和质的变化,并准确记录。
观察长玻璃管水柱波动。
拨管指征及注意事项
1.胸腔引流管安置一般48~72小时后
生命体征稳定。
引流瓶内无气体溢出。
引流液体很少,24小时内引流量<100ml.
听诊肺呼吸音清晰,胸片示肺复张良好即可拔管。
2.拔管后24小时内要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胸闷、憋气、呼吸困难、气胸、皮下气肿等;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渗液,如有变化,要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