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资源与评价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学情评估试卷 附答案 (2)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学情评估试卷 附答案 (2)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学情评估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6分)1. 默写。

(10分)(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郦道元的笔下有“春冬之时,________________,回清倒影”的季节之美;陶弘景的文中有“________________,猿鸟乱鸣;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的晨昏之美;李清照的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似真似幻、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

(2)文以载道。

孟子《富贵不能淫》中的“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排比句式,阐明了大丈夫应具有的精神品质;杜甫《春望》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家书的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家人强烈的思念之情;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则运用典故,写出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2. 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2分)在那些青青的草丛之中,隐藏着△的住所。

在这里,即便是下一场滂沱的暴雨,也会立刻就干了。

△的住所有一个有一定倾斜度的隧道。

这个隐蔽.的隧道,最多不过九寸深的样子,宽度也就像人的一个手指头那样。

隧道按照地形情况,或弯曲,或垂直。

总有一丛草,把进出洞穴的孔道遮蔽在黑暗之中。

那微斜的门口,仔细用扫帚打扫干净,收拾得宽敞整洁。

这里就是它们的聚会平台,每当四周很宁静的时候,__△__就会悠闲自在地聚集在这里,开始弹奏它们的四弦提琴。

它们一点儿也不嫉.妒那些在空中偏偏起舞的花蝴蝶,相反倒..................有些怜惜它们。

.......△们那种怜悯的态度,就好像我们常看到的那种有家庭欢乐的人,每当讲到那些无家可归、孤苦líng dīng的人,都会流露出怜悯之情。

(1)上面的文段选自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的《昆虫记》,作者是法国的________。

语文八上《资源与评价》答案

语文八上《资源与评价》答案

语文八上《资源与评价》答案十六小石潭记一、1.篁洌佁翕寥chuàng 邃俶2.(1)玉环、环绕 (2)清凉、凄清 (3)大约、可以、(4) 可能、能够3.D4.(1)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3)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1)“布”的后面省略了介词“于”。

于:“在”的意思。

译时应补上。

(2)倒装句“全石”是介词“以”的宾语,为表示强调,将它提到介词前面。

二、(一)6.(1)忽然(2)成林的竹子(3)楞住的样子(4)水中高地7.(1)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2)阳光向下一直照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走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3)向潭的西南方向望过去,溪身向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向长蛇爬行那样弯曲,有的地方露出来,有的地方被淹没了,隐隐约约可以看得出。

8.清澈;借游鱼写水清,“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时,鱼“布石影上”,都很好地突出了水清的特点。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9.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10.坐潭上凄神寒骨11.略(二)12.韩昌黎古文13.(1)担任(2)替(3)成为(4)作为14.(1)这里难道不能够做出政绩吗?(2)那些经过子厚亲自讲解指点而做文章的人,所作的文章都合乎规范,有可取之处。

15.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柳宗元为柳州实施教化,设置禁令。

第二件事:改变用子女作抵押借钱,改为以工代债。

第三件事:指导士子写文章。

柳宗元是一个一心一意为百姓办事的人。

【免费下载】基础训练含单元评价卷语文八年级上册答案

【免费下载】基础训练含单元评价卷语文八年级上册答案

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基础训练(含单元评价卷)语文八年级上册参考答案课时练习部分参考答案第一单元1 新闻两则第一课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预习反馈一、1.溃 2.签 3.督二、1.锋利无比,不可抵挡,形容我军英勇善战。

2.已经。

三、1.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2.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四、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3.第一层:(二十日夜起——已渡过三十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人数。

第二层:(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的情况,并加以评价。

第三层:(汤恩伯认为——结束):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感知探究一、1.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

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军接着中路军说。

最后说东路军激战,这样文章既合情理,又可掀起高潮。

2.这篇新闻,作者很注意一层与一层之间的衔接。

中路和西路,都从时间说起,中路一层开头是“二十日夜起”,西路一层开头是“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这样并列,层次分明,又紧相衔接。

说了西路战况之后,又合起来有所议论,议论最后一句“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话题从“西面”转向“东面”,很巧妙很自然地转到了下一层。

因此,全文非常流畅,一气呵成。

3.例如,“冲破”与“突破”词义有所区别,“冲破敌阵”“突破安庆、芜湖线”“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都运用得非常准确。

另外,一个词往往还有程度的差别。

有时需要说明程度,表达才算准确。

例如,“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一句中的“较为”一词就十分准确。

二、1.“均是”两个字概括了战线之长、胜利之大,洋溢着革命的豪情2.“至发电时止”用语确切,便于读者理解。

“余部”是军事术语,用在报道战况中,既准确又得体。

《资源与评价》八上语文八上答案

《资源与评价》八上语文八上答案

八年级(上)参考答案一七律长征一、1.万水千山铁索wēi yímín2.(1)等闲:平常、寻常。

(2)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3)走泥丸:像小泥丸一‎样的滚动;(4)开颜:欢悦。

3.(1)五岭逶迤腾‎细浪(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3)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宣传队播种机5.血战湘江突破乌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二、(一)6.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

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

“只等闲”表现了红军‎藐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也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7.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的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磅礴”形容其巍峨‎高大。

眼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

“腾”字突出五岭‎的奔腾气势‎,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反衬‎红军藐视困‎难英勇无畏‎的高大形象‎。

8.“暖”字,既写出了5‎月春暖的金‎沙江风高浪‎急、暖气蒸腾的‎实景,又烘托出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

9.“三军”指“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

充分表现了‎毛泽东对红‎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信任,更表达了他‎对夺取长征‎全部胜利的‎信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0.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翻岷山11.C(二)12.jīng huán lǎn chán biē13.水调歌头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14.《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抒发了对祖‎国“旧貌变新颜‎”的沧桑巨变‎的讴歌和赞‎美之情,同时表达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壮志豪情‎。

八上语文资源与评价23课义务教育版电子版

八上语文资源与评价23课义务教育版电子版

八上语文资源与评价23课义务教育版电子版1、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在《红楼梦》里,刘姥姥三进荣国府,见证了贾府的兴盛衰亡。

小说用刘姥姥引出故事,推进情节,提示结局。

因此,在结构上,这个人物起到了贯穿作用。

B.探春在《红楼梦》中的突出表现,一是兴利除弊的家政改革,二是怒斥抄检大观园,这两段也反映了贾府日趋衰亡的趋势。

C.《红楼梦》贾府四姐妹中,元春的父亲是贾政,迎春的父亲是贾赦,探春的父亲是贾政,惜春的父亲是贾敬。

其中惜春与探春均是庶出,但性格迥异。

(正确答案)D.《葬花词》是林黛玉的感叹身世遭遇和悲剧命运的代表作,她以落花自况,血泪作墨,如泣如诉,抒写了这位叛逆者花落人亡的哀愁和悲愤。

2、关于《红楼梦》的文化常识,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 ) [单选题] *A.林黛玉与贾宝玉二人关系为姨表兄妹。

B.在黛玉初进贾府拜过贾母后不久,贾母就让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和黛玉相见。

C.《红楼梦》的别名除《石头记》外,还有另外几个,例如《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金玉缘》《刘姥姥进大观园》等。

D.《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的前身是全书开篇神话中的神瑛侍者,黛玉的前身为灵河畔的绛珠仙草。

神瑛侍者下凡造历,绛珠仙草便也投胎入世,用一世眼泪还灌溉之情。

(正确答案)3、保尔·赖特等认为锻炼在动物游戏中的意义是最主要的。

下列哪一项不是“自娱说”否定“演习说”的论据()[单选题] *游戏行为并不限于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同样需要。

对于成年动物来说,不存在用游戏来演习生活的需要。

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

4、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读音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A、嗜好(正确答案)B、麻痹C、刚愎自用D、包庇5、2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着落(zhuó)粗犷(guǎng)字帖(tiè)屏息敛声(bǐng)B.瞭望(liáo)稽首(qī)侍候(shì)浮光掠影(nüè)(正确答案)C.麾下(huī)睥睨(pì)鲜妍(yán)战战兢兢(jīng)D.一霎(shà)翌日(yì)箴言(zhēn)刨根问底(páo)6、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一句表现了小伙子焦急万分的心情。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学情评估试卷 附答案 (11)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学情评估试卷 附答案 (11)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占 5 分)]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 分)1. 默写。

(10 分)(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饮酒》(其五)中蕴含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扰攘的尘世也无喧嚣之感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我军严阵以待的紧张氛围。

(4)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欧阳修《采桑子》中描写船动惊禽,打破了湖面的平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13 分)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

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

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xiǎng 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

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 sòng 它那来之不易的霎那欢愉呢?(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 分)钹.声( ) 沐.浴( ) xiǎng乐( ) 歌sòng( )(2)语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___”。

资源与评价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教版

资源与评价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教版

资源与评价是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的重要主题之一,在学习中,我们要深刻理解这个主题的内涵和意义。

资源与评价在教育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涉及到学习资源的获取和利用,还包括对学习成果的全面评估和反思。

在本文中,我将以资源与评价为中心,从多个角度进行全面探讨和分析。

1. 资源的获取和利用资源是学习的基础,对资源的获取和利用能力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

在语文学习中,资源包括课本、辅导资料、网络资讯等,如何有效获取和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对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资源,比如图书馆、互联网、学习机构等,而对资源的利用则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比如阅读、思考、总结等。

2. 评价的多维度性评价是对学习成果的全面检验和评定,它不仅包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包括对学习方法、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评价。

在语文学习中,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笔头作业的批改,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评价。

评价内容应该涵盖语文知识、语言表达、文学鉴赏、阅读能力等多个方面,以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个人观点在资源与评价方面,个人认为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获取资源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资源的获取和利用,不仅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资源,还要培养他们分析资源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

在评价方面,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也需要重视对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引导和培养,使他们成为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学习者。

在本文中,我试图从资源与评价的角度,对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的重要主题进行深度和广度的探讨,希望能够为您对该主题的全面理解和深入思考提供一些借鉴。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资源与评价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既是学习的支撑和指导,又是学习成果的全面检验和反思。

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加科学地获取和利用资源,以及更加全面地评价学习成果呢?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并不仅限于课本和教师的讲解,而是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积累和运用。

八上语文资源与评价答案2022

八上语文资源与评价答案2022

八上语文资源与评价答案2022
作为一个基础教育阶段的科目,语文对中小学生的学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改善八年级上学期语文课程资源与评价方案一直以来都是老师们高度关注的焦点之一。

首先,八上语文课程资源的改善需要做到前瞻主义,掌握村镇及更多的实际教学需求,确保学生学习语文的实效性。

其次,在教学资源开发方面,需要融合互联网信息资源,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增加其对文化对话理解的深度。

此外,在引导教师进行语文教学评价方面,应重点关注学生学习产出,确保学生得到有效的评价反馈,并积极探索出针对性更强的教学评价方式。

总之,只有改善八上语文课程资源与评价方案,才能培育学生“根基扎实、无字不谈、精致细腻、厚积薄发”的良好语文素养。

因此,各级教育政策制定者应当将之作为教学建设的重要支点,并尽快采取积极措施,创新性的改进语文教学资源与评价方案,以实现培育当代优秀人才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参考答案二十六从小就要爱科学一、1.bó fěi áo 荼撰猕2.如火如荼: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受益匪浅:得到的好处很多,很深。

3.《二十一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苏步清数学家祖冲之、华罗庚、陈景润4.应多介绍或评论书的内容,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一)5.强调科学知识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号召青少年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并向青少年推荐《21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

6.弗兰西斯·培根;掌握自然界发展规律后就能更好使之为我们服务,克隆、纳米、转基因等技术都能不同程度的改变我们的生活。

举例不设统一答案。

7.科技知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立身之本。

示例:在二十一世纪,掌握电脑技术和掌握至少一门外语是做其他工作的基础。

8.网络全球通,克隆技术9.科研成果:纳米技术;科技精英:童弟周,威而莫特;科技知识:转基因技术(二)10.井然有序:很有条理,丝毫不乱。

天方夜谭:形容离奇而不可信的说法。

11.(1)纳米技术是指在纳米尺度的微小空间进行加工制作的技术。

(2)仿生学是根据生物学原理研制模仿生物行为的高科技产品的生物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12.(1)“仅”是“只有”的意思,删掉以后,就不能突出这些机器的微小,因为“数千个原子”是很小很小的。

(2)“大约”是不确定数,如果删掉,会误认为消耗的就是那么多的ATP分子。

13.不设统一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二十七在太空中理家一、1.灼龈沮搓2.shǔn kǎi zhuài ǒu3.(1)陶醉(2)沮丧(3)无暇顾及4.(1)俄罗斯(2)神州(3)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等5.(1)B(2)C(3)D(4)B二、(一)6.在太空中刮胡子,第一句7.可能会阻碍防毒面具的密封,在太空中生活有许多潜在的危险8.(1)表现了生活的艰苦(2)表现了在太空中生活很痛苦(二)9.主要用途、组成部分、解决飞船一些特殊问题的措施。

10.能承受起飞、上升和轨道运行阶段的各种应力和环境条件。

11.设置可靠的防热保护层。

使返回过程中的制动过载装置非常有效。

提高落点精度。

12.⑴对飞船各系统和设备进行可靠统计。

(2)在严格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地面测试。

(3)进行模拟飞行试验。

目的:保证高可靠性,力争万无一失。

13.提示:谈出人类向其他行星发展的需要即可。

二十八奇妙的克隆一、1.衍融栖濒2.mì xiàn méi pēi3.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相安无事:相处没有冲突。

问世:著作等出版物跟读者见面,或面市。

4.谈家桢,遗传学家,事理5.克隆是运用细胞核移植的方法对生物进行无性繁殖的技术。

6.递进关系,行文思路:作者先介绍什么是克隆,然后按植物、低等动物、哺乳动物的次序写人们掌握克隆技术的过程,最后写克隆技术的利弊。

二、(一)7.①段说明了中国科学院的克隆鲫鱼产生的过程。

8.第①段三处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表现了中国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9.不能删去,因为①②两段是通过中外实验的比较,突出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的研究成果和贡献。

10.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既是对上文克隆鱼的总结,也是对下文鱼类和两栖类克隆引入介绍。

11.这句话突出了科学家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是一个不断求索探究的过程,也是本节写克隆实验的一条线索。

(二)12.炭疽是由炭疽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性传染病。

13.(1)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动物而感染(剥食病畜肉、吸入污染炭疽芽孢的气溶胶)。

(2)食入被污染的水、草后而感染。

14.主要说明人类炭疽病的三种类型。

15.言之有理即可。

16.言之有理即可。

二十九送你一束转基因花一、1.卉裔烯瑰2.zhù diāo zhú shuāi3.美梦成真:不切实际的美好幻想已成为现实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的希望着。

4.转基因花;概括转基因花的优良特性;使文章结构清晰,井然有序;并列关系。

5.C(注意区分近义词)6.B 罗达和合作者的研究可能会被参照用来培育形状独特的珍奇花卉,现在还没有被应用。

二、(一)7.示例:牡丹花代表富贵;兰花代表品质高洁;月季代表前程似锦。

8.可扩大花卉基因库;可定向修饰花卉品质;可工厂化生产。

9.逻辑顺序思路:了解这些性状的生理机制→找到并克隆出与之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种基因并深入研究→修饰并转入到需要改良品质的花卉中。

这一顺序不可打乱重排。

因为这是按照定向创造花卉新品种的先后顺序排列的。

10.“主要”:说明观赏价值是花卉的最重要的价值,但不排除其他价值。

“观赏”:有观看欣赏的意思,从意思上看,对价值较高的花卉用“观赏”比用“欣赏”更准确。

11.D(二)12.荷花效应:荷花花瓣表面毛糙却能不受污染。

13.莲子中有一种酶,能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

“竟然”表示出乎意料,强调荷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14.三个特点:不受污染、能自身加热、有旺盛的生命力。

15.A D16.想像丰富合理即可。

1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古诗十九首》)三、第六单元检测一、1.濒渗娩 huì wěi 寐荼 fěi2.C3.A4.高兴;慌张;喧闹;开朗;持久;丑陋5.(1)甲光向日金鳞开(2)报君黄金台上意(3)已知泉路近(4)三年羁旅客6.(1)定价:伍仟玖佰叁拾贰元零四分(2)历史不是一把吉它,你想弹什么曲子就弹什么曲子。

二、(一)7.(1)用人工方法扦插和嫁接某些植物;用人工方法“制造”生命(2)引号标明“制造”二字是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8.(1)20世纪后半期克隆技术不断发展。

(2)一个是用“卵细胞无性繁殖”;第二个是用“胚胎切割技术”;第三个是用“乳腺细胞”。

9.如:(1)介绍我国科学家克隆的蟾蜍繁殖了后代时说:“产生了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

”(2)介绍反对克隆人的意见时说:“如果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打破人和其他动物的界限,真正制造出‘孙悟空’和‘猪八戒’。

”10.D (提示:这是支持克隆技术发展的观点。

)(二)11.野生物种对人类农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12.(1)人类现有的农业须臾离不开野生植物。

(2)大自然的生物基因库对人类未来的农业革命有着重要意义。

13.逻辑;并列14.举例子;作比较15.如果能将这种野生小麦的基因与现有的驯化小麦基因适当地结合起来,则有可能培育出一种多年生的高产小麦新品种,从而改变人类千百年来传统的耕作方式。

16.“绝大部分”表明不是所有的粮食作物都从外国引进的,若不用,则意思就会改变。

三、期末测试一一、1.诠、谛、荒、沧。

2. “具”改为“俱”“俸”改为“奉”“弛”改为“驰”“清”改为“轻3.我喜欢意气豪迈又沉郁冷峭的陆游,虽只能“夜阑卧听风吹雨”,仍恪守“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初衷;我喜欢疾恶如仇又心怀柔肠的鲁迅,虽多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也怀有“怜子如何不丈夫”的柔情。

4.爸爸,你不是约好要去看爷爷奶奶吗?(爸爸,你不是要陪我去书店的吗?)①要有称呼②寻找托辞。

本题旨在考查“说话得体”这一知识点。

5.略。

6.“目前”;“务必”改为“可以”或“可”。

7.C二、(一)8.A。

9. 窗户;想,思考;共同,一起;清澈透明。

10. 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11. ④(即“庭下……盖竹柏影也”) 概括:庭中月色(或:月色如水、月色空明)(只要能扣紧“月”来概括即可给满分,其余酌情给分)12. 旷达(答“豁达”、“怀才不遇”、“愤愤不平”、“乐观”等也可给分)13. 不设统一答案。

言之成理即可。

例:作者自称“闲人”,流露了抛却官场烦恼,醉心于自然风物的恬淡闲适,其心境是安宁愉悦的,这与陶渊明是一致的,从“欣然起行”中即可看出。

或者:作者自称“闲人”,既流露了抛却官场烦恼,醉心于自然风物的恬淡闲适,也有因不能为朝廷效力的感伤,其心情是极其复杂的,与陶渊明的心情有细微的差别。

(二)14. A.15. ①举例子②更好地说明火箭是利用反作用力前进的特征。

16. 逻辑顺序.17. 从自己身边熟知的事物说起,深入浅出地说明事物的原理。

(三)18.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很明显,“递”“捏”是动作描写,“踌躇”和“犹豫”属心理描写。

)19.像虫一样爬出眼眶。

(符合比喻修辞格的要求即可。

)20.“熟悉”是因为他有儿子、儿媳,是一位父亲。

“遥远”是因为儿子、儿媳对他不孝,远远地躲开他。

(意思对即可)(这两个词连用并不矛盾,而是表达更丰富的含义。

本题考查对语境中特定词句的理解。

)21.儿子、儿媳的不孝,生活的艰难,使他的目光中充满“阴沉”和“悲哀”;每当他看到年轻父亲牵着儿子时,总会牵动他内心深处的“温情”和曾作为父亲的“慈祥”;但这“温情”和“慈祥”只是瞬间便逝的,因为现实中父亲的角色已离他十分遥远了,所以这“慈祥”“温情”只是“一丝”而已。

(语意对即可。

考查学生对关键句子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例文】成长的烦恼昏暗的台灯下,我凝视着这一杯茶,沸水一次又一次的冲击,让我感到了茶的清香。

那苦涩中略微含着的一点甘甜,也被我贪婪的嘴给霸占了,眼的朦胧,勾勒出朦胧的记忆,可记忆却已不再朦胧。

作业之多“难为”了嬉戏之少,老师之严肃“阻抑”了欢笑之渺,压力之沉重“造就”了在梦幻中的我们——成长的烦恼。

打开厚重的回忆之书,那思绪点点,也许是不倦回眸的一些往事。

“初”来乍到,一个脆弱的我,被“敌人”瞄准了“弱点”猛开了一炮,那个不堪一击的我,在“血”场上牺牲了,可一个“睡里挑灯看卷,梦回铃响背诗”的我又一次站了起来。

那段岁月,正在黑暗中迷茫的我,学习之余,有时我也找一席尚未枯黄的草地,有时也会是书桌前、窗台边,看伫立在远处的一排排树正在拼搏,为的只是能发出最后的一丝艳绿。

那些是什么树?我无从得知,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它们是树,就足够了。

当我看着它们发呆时,心里就会思绪万千,当我的眼睛重新回到树的时候,心情豁然开朗,压力荡然无存,转而投身于繁忙的学习之中。

似乎茶的清香已弥漫了“世界”,我的心情也随之沸腾起来。

我的拼搏,战胜了烦恼,战胜了一切,让那似乎是最后一丝艳绿,同样放出等同于盛夏的光彩。

“少年不知‘烦’滋味”,可在这“山重水复”的转弯处时,有谁要是放松下来,等待你的便是“沼泽千里,棘丛万丈”。

反之,若要是拼搏和毅力,等待你的便是“柳暗花明,青山绿水”了。

莫非你还真要让烦恼化作青烟一缕,缠绕你的灵魂,让你烦闷,让你苦恼吗?若成长是一篇著作,那么烦恼便是藏在段落深处的错字;如果成长是一张白纸,那么烦恼便是附在背面的一个瑕疵。

这些微小的东西似乎是似曾相识,似乎是一直打扰着我们,在成长的大自然中,过去那似微风抚面般的学习,现已被暴风雨般的学习和压力的进攻吹散在记忆的深处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