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的种植》活动案例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棚里的蔬菜》含反思(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棚里的蔬菜》含反思(四篇)
目录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棚里的蔬菜》含反思一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烟斗爷爷》二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米》含反思三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红花》含反思四
- 1 -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棚里的蔬菜》含反
思一
大班教案《大棚里的蔬菜》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种植员的介绍,知道大棚是谁发明的,以及发明后有什么好处,通过参观大棚,让幼儿初步了解大棚的作用,激发孩子热爱科学的情感,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大棚里的蔬菜》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大棚,让幼儿初步了解大棚的作用。
2、通过种植员的介绍,幼儿知道大棚是谁发明的,以及发明后有什么好处。
3、激发孩子热爱科学的情感。
4、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5、探索、发现生活中大棚蔬菜的特征。
活动准备:
蔬菜大棚一座、蔬菜种植员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好,每天我们吃的饭菜是谁做的呀?
2、妈妈在做饭时给我们都做些什么可口的菜呢?
3、那你们知道这些蔬菜是在哪种出来的吗?(引导幼儿说出大棚)
4、那你们见过大棚吗?想去参观蔬菜大棚吗?
二、带幼儿去参观蔬菜大棚:
2 / 2。
《蔬菜种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的优质案例

《蔬菜种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的优质案例蔬菜种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的优质案例介绍这个教学设计是为小学生设计的一项综合实践活动,旨在通过种植蔬菜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食物的认识。
本设计采用简单的策略,避免法律复杂性,并且所有决策都是独立完成的。
目标- 培养学生对蔬菜种植的兴趣和认识-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对食物的健康认知和饮食惯活动内容1. 介绍蔬菜种植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如土壤准备、播种、浇水等。
2. 分组让学生一起准备种植蔬菜的材料,包括种子、土壤、花盆等。
3. 学生根据指导,将种子种植到花盆中,并进行适当的浇水。
4. 学生负责每天浇水、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5. 学生分组进行蔬菜种植的实地考察,了解不同蔬菜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6. 学生进行蔬菜的采摘和清洗,了解食物的来源和处理过程。
7. 学生制作蔬菜沙拉,体验健康食物的制作和品尝。
教学方法- 示范:教师通过示范的方式展示种植蔬菜的过程和技巧。
- 合作研究: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种植和实地考察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 实践操作: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种植、浇水、采摘等操作,培养实践能力。
评估方式- 观察记录:教师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记录下来。
-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他们种植的蔬菜和制作的蔬菜沙拉,评估其对活动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教学资源- 蔬菜种子- 花盆和土壤- 浇水工具- 观察记录表- 实地考察材料- 制作蔬菜沙拉的食材结论这个教学设计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通过种植蔬菜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对食物的健康认知。
这个设计简单易行,没有法律复杂性,适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温室种植蔬菜》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温室种植蔬菜》教案概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温室种植蔬菜,通过学习了解温室种植的特点、种植蔬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和实际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温室种植蔬菜的意义和特点。
2. 掌握温室种植蔬菜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际动手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资源:1. 温室种植蔬菜的图片或视频。
2. 相关蔬菜种子和苗木。
3. 相关温室种植工具和材料。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温室种植蔬菜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话题。
Step 2:背景知识讲解(10分钟)简要介绍温室种植蔬菜的意义和特点,如保温保湿、提高收获率、延长种植季节等。
Step 3: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1. 温室种植蔬菜的优势有哪些?2. 温室种植蔬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Step 4:实践操作(3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温室种植蔬菜的实际操作。
具体步骤如下:1. 将温室种植工具和材料准备好,包括温室、种子、土壤等。
2. 学生按照先洒水、再种子、最后覆土的步骤,进行种植蔬菜。
3. 每个小组按照自己的选择,可以种植不同的蔬菜种子或苗木。
4. 学生在种植的过程中,观察和记录每个步骤的变化和注意事项。
Step 5:成果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介绍他们种植的蔬菜种类、观察到的变化和注意事项。
Step 6:总结和反思(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温室种植蔬菜的方法和要点。
引导学生思考温室种植的优势和挑战,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家庭温室种植的蔬菜,并写一篇观察报告。
教学延伸:1. 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温室农场。
2. 邀请专业农民或植物学家来讲解温室种植蔬菜的技巧和经验。
3. 组织学生进行温室种植蔬菜的比赛,评选出最好的蔬菜种植小组。
说明成教教案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教案

说明成教教案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教案教案名称: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现代农业技术》教材,第四章“蔬菜种植技术”,第一节“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主要内容包括:大棚蔬菜种植的优势、大棚的构造与类型、蔬菜种植的基本技术、病虫害防治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棚蔬菜种植的优势,掌握大棚的构造与类型。
2. 培养学生掌握蔬菜种植的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使学生了解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增强学生的农业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大棚的构造与类型、蔬菜种植的基本技术。
难点: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大棚模型、蔬菜种子、农药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种植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参观学校农业实践基地的大棚蔬菜种植区,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大棚的构造和蔬菜的生长状况。
2. 课堂讲解:(1)讲解大棚蔬菜种植的优势,如:延长生长季节、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等。
(2)介绍大棚的构造与类型,如:竹结构大棚、钢架大棚、简易大棚等。
(3)讲解蔬菜种植的基本技术,如:土壤准备、种子处理、播种、施肥、浇水等。
3. 示范操作:教师示范大棚蔬菜种植的基本技术,学生跟随操作。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种植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讨论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5. 病虫害防治讲解:介绍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的常见病虫害,讲解防治方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份大棚蔬菜种植计划。
六、板书设计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优势:延长生长季节、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等。
构造与类型:竹结构大棚、钢架大棚、简易大棚等。
基本技术:土壤准备、种子处理、播种、施肥、浇水等。
病虫害防治: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三种大棚蔬菜种植的优势。
2. 请简述大棚的构造与类型。
3. 请写一份大棚蔬菜种植计划。
4. 请列举两种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幼儿园种植乐园:果蔬种植主题体验活动案例

幼儿园种植乐园:果蔬种植主题体验活动案例幼儿园种植乐园:果蔬种植主题体验活动案例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健康和环保越来越重视。
种植果蔬是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热爱的好方法。
幼儿园种植乐园这样的果蔬种植主题体验活动应运而生。
它既可以让孩子们亲身参与种植、养护、收获的全过程,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爱护大自然的意识,同时也可以增加他们对新鲜食物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1. 体验活动内容幼儿园种植乐园的种植活动通常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每个小组都会有一块专门的种植区域,可以种植不同的果蔬,比如西红柿、黄瓜、胡萝卜、南瓜等。
教师会在活动开始前给孩子们讲解每种果蔬的特点和生长习性,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搭配。
孩子们会亲自挥锄、浇水、撒肥、除虫,并亲手体验果蔬的生长过程。
2. 培养责任心和爱护大自然的意识通过参与种植和养护果蔬的活动,孩子们可以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同时也可以明白自己的劳动成果来自于自己辛勤的付出。
这样的过程既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也可以增强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增加对新鲜食物的认识在果蔬种植主题体验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可以亲身参与到果蔬的种植和养护中,还可以在将果蔬收获下来后,参与简单的果蔬加工制作活动。
用西红柿和黄瓜做色拉、用胡萝卜和南瓜做汤品。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可以增加对新鲜食材的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总结回顾幼儿园种植乐园:果蔬种植主题体验活动,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在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乐趣和经验,同时也满足了他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的情感,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对新鲜食物的认识和兴趣。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绿色意识,还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个人观点和理解从我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果蔬种植主题体验活动不仅适用于幼儿园,也可以在家庭和学校中进行。
《蔬菜种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的优质案例

《蔬菜种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的优质案例蔬菜种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的优质案例活动背景本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蔬菜的种植过程,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责任感。
通过亲身参与蔬菜种植,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食物的来源和种植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 培养学生对蔬菜种植的兴趣和意识- 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活动内容和步骤1. 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蔬菜的种类和种植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4-5名学生组成。
3. 计划: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蔬菜进行种植,并制定种植计划。
计划包括选择种子、准备土壤、确定种植时间和地点等。
4. 准备:学生根据计划准备所需的种子、土壤和工具。
5. 种植: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按照计划开始种植蔬菜。
6. 照料:学生负责每天的浇水、除草和观察蔬菜的生长情况。
7. 记录:学生记录蔬菜的生长过程,包括生长速度、叶片颜色和形状等。
8. 分享:每个小组向全班分享他们的种植经验和收获。
9. 收获:学生观察蔬菜的成熟情况,并采摘自己种植的蔬菜。
10. 总结: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反思,总结这次种植活动的经验和教训。
活动评估活动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团队合作情况。
- 蔬菜生长情况:观察学生种植的蔬菜的生长情况和品质。
- 记录和总结:评估学生的记录和总结能力,以及对活动的反思和研究成果。
活动延伸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蔬菜种植的理解,可以组织参观农场或蔬菜市场的活动。
学生可以亲眼见到更多不同种类的蔬菜和种植方法,加深对蔬菜种植的认识。
结论通过这个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将能够亲身参与蔬菜种植,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责任感。
同时,他们也能够更好地理解食物的来源和种植的重要性。
这个教学设计案例简单易行,并且没有法律复杂性,非常适合小学教学实践活动。
优秀的小学综合实践课:《种植蔬菜》教学案例设计

优秀的小学综合实践课:《种植蔬菜》教学案例设计一、课程背景1.1 课程定位《种植蔬菜》作为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一部分,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蔬菜种植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探究精神,同时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认识。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了解蔬菜种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掌握种植蔬菜的技巧,如种子选择、土壤准备、浇水、施肥等。
- 培养观察、记录和分析植物生长过程的能力。
- 增强环保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蔬菜的种类、特点和生长需求,学会种植蔬菜的基本技巧。
-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地观察、亲自动手,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蔬菜种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难点:种子发芽的条件和植物生长的观察与分析。
三、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PPT、种植工具、种子、土壤等。
- 学生准备:记录本、画笔、观察日记等。
3.2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蔬菜的种类和种植的意义。
2. 讲解演示:教师讲解蔬菜种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进行实地演示。
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种植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观察记录:学生观察蔬菜的生长过程,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5. 总结反思:学生分享种植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3.3 教学评价- 学生种植技能的掌握程度。
- 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蔬菜生长过程的能力。
- 学生对蔬菜种植的认识和环保意识的提高。
四、教学资源- 教材:《种植蔬菜》教材或相关科普书籍。
- 网络资源:蔬菜种植的视频、图片等。
- 实物资源:种植工具、种子、土壤等。
五、教学建议-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种植的蔬菜种类。
- 注重学生的安全,教师在实践中要进行密切监督。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温室种植蔬菜》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温室种植蔬菜》含反思一、活动概述1.1 活动主题本次活动的主题为《温室种植蔬菜》。
1.2 活动目的通过大班幼儿亲手参与温室种植蔬菜的活动,让幼儿了解蔬菜的生长过程和相关知识,并培养幼儿的耐心、观察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3 活动时间本次活动计划在1个学时内完成。
1.4 活动地点本次活动将在幼儿园内进行,在教室内搭建温室种植区。
1.5 活动准备•准备种子和土壤•准备温室种植区搭建所需材料•安排好活动的时间和人员•准备好幼儿的活动用品,如园手、园铲等等二、活动流程2.1 活动前准备工作(5分钟)•老师向幼儿们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告诉他们将要做的事情•老师向幼儿们展示正在成长的蔬菜的图片,引导幼儿们思考和提问2.2 温室种植蔬菜的制作过程(30分钟)1.老师带领幼儿们搭建温室种植区。
首先将一个大布团放在一个放,用小木桶呈方圆摆放在布团上一定间隔,以便放下花盆。
完成搭建工作后,老师可以向幼儿们介绍温室的作用、温室的特点。
2.老师带领幼儿们选用种子,告诉他们如何根据种子的特点和种植技巧防止因温度过高导致植物死亡3.幼儿们分成小组,轮流在园地上挖掘、开凿、埋种。
4.在种植的过程中,老师向幼儿们讲解如何浇水、如何施肥,以及要注意的事项。
2.3 活动后整理(5分钟)•老师带领幼儿们整理工具,如水桶和铁锹等等,确保园地的整洁。
2.4 反思(10分钟)1.老师和幼儿们一起回顾本次活动,总结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2.老师可以向幼儿们提出一些问题,鼓励幼儿们参与讨论,如:–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活动?–学习到了哪些知识?–在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关注蔬菜呢?3.老师可以从园地搭建、种植等方面,逐一总结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三、思考与总结通过这次温室种植蔬菜的活动,幼儿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了蔬菜生长过程、如何使用土壤和种子、为蔬菜提供生长所需的阳光和水分等基础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棚蔬菜的种植》活动案例
洪湖市曹市镇小学乡村少年宫活动站
一、创意单位:洪湖市曹市镇小学乡村少年宫
二、参与儿童:洪湖市曹市镇小学部分学生
三、活动背景:
洪湖市曹市镇小学离市区较远,没有机会参加各类兴趣培训的条件,再加上本校的留守儿童很多,父母大部分都外出务工了,爷爷奶奶平时虽然都能保证孩子的衣食,但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没有经验,要么忙于农活,要么与他人闲聊,甚至许多爷爷奶奶把时间都用在打麻将消遣时间上,以至于对孩子能力的培养无心也无力。
在我校少年宫成立后,我们结合学校现有资源,开设了各类兴趣活动的培训,比如钢琴、鼓号、书法、绘画等,主要目标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着力培养他们的技能。
在这些培训活动中,有一支特殊的活动队伍,那就是大棚蔬菜的种植活动小组,这是我们活动站结合本地实际开设的一项特殊的兴趣技能培训。
四、案例简介: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技术,它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它深受人们喜爱,因为在任何时间都可吃到反季节的蔬菜。
在一般情况下,大棚蔬菜都采用竹与钢为主的结构骨架,然后在上面覆盖上一层或多层保温塑料薄膜,这样一个简易结构就制造出一个完整的温室空间。
塑料薄膜可以有效防止蔬菜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流失,以达到大棚内需要的保温效果。
但是,大棚蔬菜的种植也受肥害、药害、旱害的制约。
一般的农村家庭都有小菜园,农村的学生或多或少会接触到一点,而镇上的孩子接触得极少,而且即使接触过蔬菜种植的孩子也不一定对传统的蔬菜种植懂得多少,更何况是大棚蔬菜种植,所以孩子们对这一活动的设置很感兴趣。
当然,这种活动的设置除了让学生学习一定的技能外,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特别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在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先集体系统讲解大棚蔬菜种植的知识要点,然后请有经验的菜农示范、带领,引导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进行学习。
最主要的是,在评价整理阶段,由于种植活动持续的时间较长,再加上技术性比较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能逐渐消减,所以,在活动中我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特别是采用写观察日记的方法,让他们寻找蔬菜的新变化,让他们有成就感,进而提高学生对大棚蔬菜种植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在2016年春开学后,我们大棚蔬菜活动小组就组织开展了尝试种植丝瓜和茄子的学习,全小组进26人,聘请了曹市镇战斗村九组的菜农秦仁涛作为技术顾问,经过一学期的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五、具体内容:
为了将本次活动做好,使孩子们真正有所收获,我们安排了以下时间节点开展活动:
2月12日——2月14日:邀请技术顾问,收集相关技术资料,准备活动基地,选种,购买肥料及相关材料。
2月15日——2月16日:组建活动小组,按自愿报名的方式选取活动队员。
2月17日——2月19日:进行基本的技术知识学习。
2月20日——2月21日(双休):组织活动队员整理地块、搭建大棚,营养土的配制。
2月27日——2月28日(双休):浸种催芽。
3月初:根据催芽情况播种育苗,定植。
3月中旬——4月底:日常田间管理。
5月:采摘果实。
大棚蔬菜种植的具体方法步骤:
(1)地块准备阶段:让孩子们在技术顾问的示范和指导下,深翻地20厘米,由于丝瓜和茄子生长期很长,因此要多施基肥,2/3全园撒施,1/3沟施。
可按1.2米间距作畦,在畦中间开沟施肥,沟1锹深,撒肥厚度10厘米左右。
然后合畦,畦高10厘米左右。
将畦面刮平,提前1周覆土地膜。
(2)浸种催芽阶段:开始在加温温室中播种育苗;浸种催芽。
用55℃左右的温水烫种10分钟,期间要不断搅拌。
烫种后,用常温下的水浸种10个小时左右,捞出冲洗干净,甩掉种子上附着的水滴,用透气性较好的湿纱布或湿毛巾等包好,放在28℃~30℃的温暖处催芽;播种方法。
可以播在育苗盘中,待子叶展平后再分苗。
如果育苗场所比较宽裕,最好直接播到营养钵或纸钵中,以减少用工量。
直接播于营养钵时,每钵播带芽种子1粒,覆土2.0~2.5厘米,浇透水,放在温暖的地方促进出苗。
(3)苗期管理:出苗前的管理出苗前给以较高温度管理有利出苗。
一般日温为30℃左右,夜温15℃以上,地温30℃左右;出苗后的管理幼苗出土后适当降低温度,抑制下胚轴徒长。
日温保持在20℃~25℃、夜温10℃~13℃、地温20℃~25℃。
尽量增加室内光照强度,土壤不干不浇水。
真叶出现后,温度要逐渐升高,日温为25℃~28℃、夜温13℃~15℃、地温25℃左右。
让土壤见干见湿。
如果发现叶片颜色变浅,叶片变薄时,就可以用0.246毫克/千克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洒。
及时除草和防治蚜虫。
在定植前1周逐渐加大通风量降温、控水进行秧苗锻炼,提高秧苗的适应能力。
(4)定植阶段管理:丝瓜在大棚内生长发育比露地栽培旺盛,因此要比露地的栽植密度小些。
1.2米宽畦栽双行,行间距离50厘米左右,株距50厘米左右。
选寒末暖初的晴天上午,打好定植孔,选优质适龄壮苗,湿坨下地,每埯施磷酸二铵5克做口肥,肥与土拌匀以免烧根。
苗坨顶端与畦面等高或稍高出畦面,用土填充苗坨与定植孔周围土壤之音质缝隙,使幼苗根系与周围土紧密相接。
浅透定植水,待水完全沉下后封好埯以利保温保湿。
(5)结果期的管理
大棚春季的环境条件不利于丝瓜坐果,丝瓜需要辅助人工授粉。
使用浓度为15~20毫克/千克的2.4~D溶液喷花或涂抹果柄,以提高坐果率。
结果期需
水需肥量急剧增加,要加强肥水管理。
根瓜坐住后结束蹲苗,开始追肥灌水,结果前期每天灌1次水,后期1周左右灌水1次,每公顷追施磷酸二氢钾或硝酸铵224千克,刨坑施或顺水追施,施肥后及时灌水。
丝瓜全生育期追肥4次左右。
进入结果期,外温逐渐升高,当夜间棚内温度不低于13℃时,可撤掉小拱棚。
当棚温超过30℃时开始通风,先开门或在大棚两边扒缝通小风,逐渐加大通风量,卷起大棚四周膜,下午棚内温度降到25℃左右时闭风;当外温不低于13℃时,昼夜通风。
随着植株生长,不断绑蔓上架,根瓜上部的侧枝选强壮者留5~7个左右,结瓜后摘心,主蔓离棚膜15厘米左右摘心,如果大棚架能吊蔓,那么主、侧蔓均可任意生长,不进行摘心。
(6)病虫害防治
丝瓜的主要病害有:褐斑病、霜霉病、蔓枯病等。
其中褐斑病为害较大。
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属真菌病害。
初生病斑水浸状,后呈黄褐色或灰色,边绿黄褐色,严重时全叶枯死。
虫害主要是瓜蚜:炎热多雨季节容易发生,发现蚜虫及时防治。
茄子的主要虫害是红蜘蛛、茶黄螨和蚜虫。
应加强虫情检查,在茶黄螨发生初期及早进行药剂防治,可用70%克螨特乳油3000倍液或用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也可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800倍液喷雾防治。
对于蚜虫和红蜘蛛的危害,可用40%乐果乳油800倍液喷雾防治。
(7)收获与采种
收获:丝瓜开花后两周收获,一般果顶饱满、果皮出现光泽时采收。
采收时不要硬拉,最好用剪刀剪。
茄子容易坠秧,因此应及早采收,以促进植株生长和对茄的发育。
由于我们的活动是一个连续性的工作,同时,大棚蔬菜种植也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一个学习活动,所以在种植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时不时的给予孩子鼓励和赞许。
因为,每一份辛勤的付出都饱含着孩子们的希望,都是孩子们努力的成果。
在活动过程中,看到孩子们辛勤的汗水和沾满泥土的小手,再看看他们无一不陶专注于活动中,特别是当学生们吃上自己新手种植的蔬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作为辅导员,确实更是喜在心头。
通过活动,使学生掌握了一些大棚蔬菜种植的知识和技能,同时锤炼了他们的毅志,塑造了他们的品格,使学生更加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这就是我们想达到本次教育的情感目标——以劳动育人!六、社会反响
通过半学期来的活动,我校少年宫工作得到了洪湖市文明办及洪湖市教体局的充分肯定,并受到当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也深受学生喜爱,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