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ppt1 冀教版
合集下载
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课件

THANKS
02
重视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国 家的政治目标,即安国保民。
03
提出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 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的著名论断。
04
主张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多 方面进行全面的战争准备。
范蠡
认为"兵者凶器也,争者事之末也", 主张"强则戒骄逸,处安有备;弱则 暗图强,待机而动"。
主张在战争中要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 用的条件,如地理条件、民心向背等 。
。
01
02
03
04
05
庄子的影响与贡献
庄子的思想对后来的哲学、文 学、艺术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他的著作《庄子》被誉为中国 古代哲学的重要经典之一,对 后世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 的影响。
庄子的思想启示了后来的文学 家、艺术家和哲学家,他的思 想被广泛地传承和发扬。
05
其他思想家
邓析子
主张"法先王,明法度",反对任意刑 杀和礼治,赞成"以法为工具管理全
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 己而知彼,一胜一负;不知己不知彼 ,每战必殆"的著名论断。
提出了"兵不厌诈"的策略,主张在战 争中要善于欺骗敌人,制造假象,以 到达战胜敌人的目的。
06
总结与反思
总结与反思
•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群雄并起、诸侯争霸的时 代,也是思想家辈出的时代。以下将对春秋时期著名 思想家进行介绍。
庄子从小就聪明好学,他曾在故乡的河边读书,因为他的学识渊博,人们称他为“ 南华真人”。
庄子的思想主张
庄子主张“无为而治”,强 调顺其自然,反对人为干预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课件

越努力越幸运
孔 子 仁 的 学 说
人 “仁”就是指一切美德。
它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彼此尊重 二 对方的人格,要求人们互相敬 爱、谦让、和睦相处。
[ ]
越努力越幸运
教育成就
兴办私学,广收门徒 总结了一套较好的教育教学方法
越努力越幸运
想主 张 “ 有 教 无 类 ” 的 教 育 思
越努力越幸运
开 创 私 人 讲 学 之 风
庄子
越努力越幸运
庄子成语故事
朝三暮四 薪火相传 成者英雄败者贼 无中生有 枯鱼之肆 越俎代庖 望洋兴叹 标新立异 呆若木鸡 无用之用 以貌取人 明镜止水 每况愈下 螳臂挡车 东施效颦
越努力越幸运
**
法 家
战国时期法家 学派代表人物。 主张建立中央 集权,以法治 国。
韩非
越努力越幸运
墨家学派创始人,他 的言行记录在《墨 子》一书中。主张 “兼爱”、“非 攻”,提倡节俭。
墨子
越努力越幸运
** 儒 家
1)主张实行“仁政”,“民为贵”、“君为轻”。 2)强调个人的修养。推崇“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 贱不能移”的精神。 3)后世把孔子和孟子合称孔孟。
越努力越幸运
** 道 家
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 物。 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整 体,人应该顺其自然。
越努力越幸运
老子
姓李,名耳,又称 老聃(dān) 春秋时期楚国人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越努力越幸运
老子
认为各种事物都有 相互矛盾的两个对 立面
其学说记录在《道 德经》一书里。
越努力越幸运
想一想: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 对立关系的事物有哪 些?
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课件

影响: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之父。
道法自然:老子认为自然是最高的法则,万物都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不违背天意。
无为而治: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过度干预自然,让万物自然发 展。 柔弱胜刚强:老子认为柔弱比刚强更有力量,弱者可以战胜强者。
反者道之动:老子认为事物发展到了极限,就要走向反面,这是道的运动规律。
添加标题
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爱”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他主张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 尊重,以达到和谐共生的社会状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孔子思想的体现:孔子的思想体现在他的教育理念、政治主张等方面。他主张 “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他提倡“礼制”,认为社会秩序应 该建立在礼仪规范之上。
孔子思想的影响: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学说成为了中国古代 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孔子的思想也影响 了东亚地区的文化发展,成为了东亚文化圈的重界
齐物论:万物 平等,无贵贱
之分
养生主:顺应 自然,清静无 为,知足寡欲
庄子的思想对 后世影响深远,
对中国哲学、 文学、艺术等 领域产生了深
远影响
对道家思想的影响: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对后来的道家思想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对文学的影响:庄子的作品具有独特的文学风格,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兼爱非攻:主张人人平等,反对战争和侵略 尚贤尚同:推崇贤能之士,强调社会和谐与统一 节葬节葬:反对奢侈浪费,提倡节俭丧葬 非乐非命:反对音乐和命运,认为人生应该追求实用和真理
创立墨家学派,成为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
提出“兼爱非攻”、“节葬节葬”、“厚葬”、“尚贤”、“尚同”、“天志”、 “明鬼”、“非命”等主张,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道法自然:老子认为自然是最高的法则,万物都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不违背天意。
无为而治: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过度干预自然,让万物自然发 展。 柔弱胜刚强:老子认为柔弱比刚强更有力量,弱者可以战胜强者。
反者道之动:老子认为事物发展到了极限,就要走向反面,这是道的运动规律。
添加标题
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爱”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他主张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 尊重,以达到和谐共生的社会状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孔子思想的体现:孔子的思想体现在他的教育理念、政治主张等方面。他主张 “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他提倡“礼制”,认为社会秩序应 该建立在礼仪规范之上。
孔子思想的影响: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学说成为了中国古代 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孔子的思想也影响 了东亚地区的文化发展,成为了东亚文化圈的重界
齐物论:万物 平等,无贵贱
之分
养生主:顺应 自然,清静无 为,知足寡欲
庄子的思想对 后世影响深远,
对中国哲学、 文学、艺术等 领域产生了深
远影响
对道家思想的影响: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对后来的道家思想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对文学的影响:庄子的作品具有独特的文学风格,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兼爱非攻:主张人人平等,反对战争和侵略 尚贤尚同:推崇贤能之士,强调社会和谐与统一 节葬节葬:反对奢侈浪费,提倡节俭丧葬 非乐非命:反对音乐和命运,认为人生应该追求实用和真理
创立墨家学派,成为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
提出“兼爱非攻”、“节葬节葬”、“厚葬”、“尚贤”、“尚同”、“天志”、 “明鬼”、“非命”等主张,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治” 战国 主张“兼爱”、“非
《墨子》
战国 主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 《韩非 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子》
春秋 晚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 兵法》
“武圣”
思想主张:主张改革,
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 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 权的封建国家
著作:《韩非子》
兵家学派创始人
生平:孙子(生卒年不详)
名武,字长卿,春秋末期 齐国人。春秋末期著名军 事家,中国古代军事学的 奠基人 。
思想主张: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著作:《孙子兵法》
学派
儒 家
代表 孔子 孟子
2、是对社会问题进行理论学术研究与交流。
3、是施教授徒,传播文化的结果。
墨家学派创始人
生平:墨子(公元前
468~公元前376年)名 翟,战国时鲁国人。墨 家学派创始人。战国时 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 军事家。
思想主张:提出“兼爱”
“非攻”等观点。
著作:《墨子》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生平:孟子(约公元前
思想主张:“制天命而
用之”,按自然规律办事。
著作:《荀子》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生平:庄子(约公元前
369年~公元前286年) 名周,字子休,战国时 期的宋国人。战国时期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
思想主张:要顺其自然,
“无பைடு நூலகம்而治”
著作:《庄子》
法家学派创始人
生平:韩非(约公元前
280~公元前233),战国 时期韩国人,法家学说的创 始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哲 学家、思想家、散文家。
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 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 的创始人。是我国伟大的思 想家和教育家。
【初中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ppt1 冀教版

孟子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百家争鸣——道家
战国时期道 家代表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 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 蒙城县)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
孟子
庄子
民贵君轻
道家 法家
顺其自然, 《庄子》 无为而治
韩非 《韩非子》
法治和中央 集权
百家争鸣——墨家
战国时期墨家 的代表人物
墨子姓墨名翟,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 治家、军事家。提出“兼爱”“非攻”等观点,创立 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学在当时影响 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公元前5世纪初,墨子 出生在一个以木工为谋生手段的手工业者家庭。当时 的社会是一个“处工就官府”的社会,即工匠处于官 府的严格控制之下,隶属和服务于官府,社会地位十 分低下。而当时的工匠是世袭的,因此墨子从小就承 袭了木工制作技术,并由于他的聪明巧思,使他成为 一名高明的木工匠师和杰出的机械制造家,为他后来 的社会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墨子博学多才,擅长 工巧和制作,他曾制成“木鸢”,据说三天三夜飞在 天空没有掉下来。他还擅长守城技术,其弟子将他的 经验总结成《城守》二十一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老子 生活的时代,知道老子的主要思想,特别是 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知道孔子生活的时代, 知道孔子的仁政和德治思想,知道孔子的教 育思想;知道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了解诸 子百家中有代表性的墨子、孟子、荀子、庄 子、韩非的主要思想。
2.知道老子、孔子和战国诸子生活时代 的先后,从而理解其思想的历时性发展。学 会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对春秋战国时代的思 想家进行考察和评价,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 认识其思想的进步性和时代局限性。 3.通过阅读边栏“读一读”中《老子》、 《论语》和战国诸子的引文,提高学生对文 言文形式的历史材料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 运用历史材料来解释历史的习惯。
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ppt

“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 80 章)
2、“辩证法”
(1)请大家浏览课本P 50,找出老子的辩证 法体现在什么地方?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
(2)故事《塞翁失马》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事物的两面可以相互转化。
孔子曾经描述怎样治国:“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君要像个君… … )
你怎么样看待孔子倡导的社会?
2、教育贡献
阅读课本第51页正文第三段,找出孔 子的教育贡献
1、教育对象:
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打破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2、教材: 3、教法:
编订多种教材,如:《诗》《书》《春秋》等 注意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2、自胜者强。
1、朝闻道,夕死可矣。(早晨得知真理,让我晚上死 去,都可以) 孔子 请你自由、有感情地朗诵这些经典语录, 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3、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伪善的样子,这种 说说,你最欣赏谁?欣赏他的哪些观点?说 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出理由。(先组内交流,再举手回答)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军队的首领可 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 1、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不是好中之好);不战而屈 人之兵(不经过战争,而使敌人屈服),善之善者也。 孙子 2、陷之死地然后生。 3、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知者加速:完成《探究》P32选择题部分。
人 姓 年代 学派 物 名
老 李 春秋 耳 子 孔 孔 春秋 子 丘
主要 思想
著作
历史 地位
道 家
儒 家
辩证法, 我国历史上第一 《道德经》 个创立自己的学 小国寡民 说体系的思想家
春秋战国_诸子百家PPT幻灯片

23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 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 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 民,皆守株之类也。”
请思考:韩非子《守株待免》的故事反映了法家怎样的政治 观点?
①认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 ②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
24
孙膑,齐国人,战国时期兵家代表,受 《孙子兵法》影响,吸收法家和其他各家思想。 其军事思想被编为《孙膑兵法》,强调要懂得 战争规律,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形式, 重视人的作用。
②政治: “无为而治” 依据 “天道自然无为”
期楚国人,重要思想 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③精华:辩证法(事物都是向相反方向转化的)
箸有《道德经》
《塞翁失马》
④消极: 回归原始;愚民
18
“道”一是指天地‘始”,而更重要的是“天”和“人” 的运动规律。以至于中国文化中出现了很多关于“道”的 规律的概念。比如,大道、正道、邪道、道理等等。意即 ,符合规律的就是正道,不符合规律的就是邪道。后来封 建统治者又把“道”作为自己的化身。认为维护君王的就 是正道,不符合君王的就是邪道等等
生。 墨家 学派的思想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求,能够在小生产
者中产生共鸣,在 当时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
15
墨子对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有深切的体会,激烈反对
“富侮贫,贵傲贱”,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墨
子·兼爱》),有力的要以力助人,有财的要将财分人,有
道的要用道教人,这样可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
认为维护君王的就是正道不符合君王的就是邪道等等19道法自然观主张雕琢复朴的人性复归纠编人性异化倾向主张至公精神用以扼制人们过分的权利欲和占有欲内圣外王之道反者道之动的辩证对待观和矛盾转化学说任何事物都是在相互对待的状态中存在着在这种对待关系中应从正面去透视负面意义通过负面意义的把握去显示正面的内涵这种对待关系不是绝对永久保持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崇尚自由庄子认为世间不存在确定不变的是非标准不承认任何绝对权威因而对现实一切秩序的怀疑批判及否定及绝对追求自由心斋坐忘逍遥无待的境界20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人战国时期的隐士箸有庄子1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 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 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 民,皆守株之类也。”
请思考:韩非子《守株待免》的故事反映了法家怎样的政治 观点?
①认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 ②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
24
孙膑,齐国人,战国时期兵家代表,受 《孙子兵法》影响,吸收法家和其他各家思想。 其军事思想被编为《孙膑兵法》,强调要懂得 战争规律,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形式, 重视人的作用。
②政治: “无为而治” 依据 “天道自然无为”
期楚国人,重要思想 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③精华:辩证法(事物都是向相反方向转化的)
箸有《道德经》
《塞翁失马》
④消极: 回归原始;愚民
18
“道”一是指天地‘始”,而更重要的是“天”和“人” 的运动规律。以至于中国文化中出现了很多关于“道”的 规律的概念。比如,大道、正道、邪道、道理等等。意即 ,符合规律的就是正道,不符合规律的就是邪道。后来封 建统治者又把“道”作为自己的化身。认为维护君王的就 是正道,不符合君王的就是邪道等等
生。 墨家 学派的思想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求,能够在小生产
者中产生共鸣,在 当时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
15
墨子对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有深切的体会,激烈反对
“富侮贫,贵傲贱”,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墨
子·兼爱》),有力的要以力助人,有财的要将财分人,有
道的要用道教人,这样可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
认为维护君王的就是正道不符合君王的就是邪道等等19道法自然观主张雕琢复朴的人性复归纠编人性异化倾向主张至公精神用以扼制人们过分的权利欲和占有欲内圣外王之道反者道之动的辩证对待观和矛盾转化学说任何事物都是在相互对待的状态中存在着在这种对待关系中应从正面去透视负面意义通过负面意义的把握去显示正面的内涵这种对待关系不是绝对永久保持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崇尚自由庄子认为世间不存在确定不变的是非标准不承认任何绝对权威因而对现实一切秩序的怀疑批判及否定及绝对追求自由心斋坐忘逍遥无待的境界20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人战国时期的隐士箸有庄子1
春秋战国思想家.ppt

诺:答应的声音,表示同意,可译 为“好吧。”
译文: 墨子说:“(您)为什么不介绍我去见 楚王呢?” 公输盘说:“好吧。”
2019-10-24
谢谢你的观看
23
原文: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 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今有人于此:语序应为:今于此有人;
文轩:文,彩饰;轩,有蓬的车; 敝舆:破车;
(我)一定要打下宋国。”
2019-10-24
谢谢你的观看
32
原文: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 为城,以牒为械。
带:衣带; 堞:木片;
译文:于是,楚王召见公输盘。墨
子解下衣带当作城,用竹片
当器械。
2019-10-24
谢谢你的观看
33
原文: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 九距之。
九:
表示次数多,古代“三”“九”常 有这种用法;
犹…之与…也: 好像…同…相比; 译文:墨子说:“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
宋国的土地方圆只有五百里。这就 好像华丽的车子和破车子相比。
2019-10-24
谢谢你的观看
27
原文: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 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
云梦:楚国的大泽;
犀兕:犀,雄性的犀牛;兕:雌性 的犀牛;
译文:楚国有云梦泽,那里满是犀兕、
译文: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指教
呢?”
2019-10-24
谢谢你的观看
14
原文: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 借子杀之”
愿:希望;
借:借助,依靠;
译文: 墨子说:“北方有人欺负我,我想
借助您的力量杀掉他。”
2019-10-24
谢谢你的观看
15
原文: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 “请献十金。”
译文: 墨子说:“(您)为什么不介绍我去见 楚王呢?” 公输盘说:“好吧。”
2019-10-24
谢谢你的观看
23
原文: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 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今有人于此:语序应为:今于此有人;
文轩:文,彩饰;轩,有蓬的车; 敝舆:破车;
(我)一定要打下宋国。”
2019-10-24
谢谢你的观看
32
原文: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 为城,以牒为械。
带:衣带; 堞:木片;
译文:于是,楚王召见公输盘。墨
子解下衣带当作城,用竹片
当器械。
2019-10-24
谢谢你的观看
33
原文: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 九距之。
九:
表示次数多,古代“三”“九”常 有这种用法;
犹…之与…也: 好像…同…相比; 译文:墨子说:“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
宋国的土地方圆只有五百里。这就 好像华丽的车子和破车子相比。
2019-10-24
谢谢你的观看
27
原文: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 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
云梦:楚国的大泽;
犀兕:犀,雄性的犀牛;兕:雌性 的犀牛;
译文:楚国有云梦泽,那里满是犀兕、
译文: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指教
呢?”
2019-10-24
谢谢你的观看
14
原文: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 借子杀之”
愿:希望;
借:借助,依靠;
译文: 墨子说:“北方有人欺负我,我想
借助您的力量杀掉他。”
2019-10-24
谢谢你的观看
15
原文: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 “请献十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通过对孔子教育思想的学习和体会,养成良 好的学习和思考习惯。
4.了解百家争鸣的时代特征,培养学生表达自 己思想的勇气,以及宽容对待别人意见的胸怀。
重点:
1.老子和孔子的主要思想。 2.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及其中代表性思想 流派的主要思想。 3.春秋战国时代思想家的思想对后世的深远 影响。
难点
对于中学生来说,思想史的内容相对抽象, 较难理解。加之这一时期思想流派众多,既有同 一学派的传承和分化,又有不同学派的共存和争 鸣,增加了学生记忆和理解的难度。
墨子故里(位于山东省滕州市东北部)
《墨子》书影
墨子的主要思想:兼爱 非攻 崇尚节俭
思考:为什么墨子会有这样的思想?
墨子出身平民,可能为手工业者。所 以墨子学说是站在平民的立场,关注百姓 所深以为要的问题。
百家争鸣——儒家
战国时期儒 家学派代表
孟子
孟庙(位于山东省邹城市)
《孟子》 书影
孟子思想:
儒家 孟子 《孟子》
民贵君轻
道家
庄子
《庄子》
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法家
韩非 《韩非子》 法治和中央
集权
百家争鸣——墨家
战国时期墨家 的代表人物
墨子姓墨名翟,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
治家、军事家。提出“兼爱”“非攻”等观点,创立 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学在当时影响 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公元前5世纪初,墨子 出生在一个以木工为谋生手段的手工业者家庭。当时 的社会是一个“处工就官府”的社会,即工匠处于官 府的严格控制之下,隶属和服务于官府,社会地位十 分低下。而当时的工匠是世袭的,因此墨子从小就承 袭了木工制作技术,并由于他的聪明巧思,使他成为 一名高明的木工匠师和杰出的机械制造家,为他后来 的社会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墨子博学多才,擅长 工巧和制作,他曾制成“木鸢”,据说三天三夜飞在 天空没有掉下来。他还擅长守城技术,其弟子将他的 经验总结成《城守》二十一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 老子生活的时代,知道老子的主要思想, 特别是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知道孔子生 活的时代,知道孔子的仁政和德治思想, 知道孔子的教育思想;知道百家争鸣的历 史背景,了解诸子百家中有代表性的墨子、 孟子、荀子、庄子、韩非的主要思想。
2.知道老子、孔子和战国诸子生活时代 的先后,从而理解其思想的历时性发展。学 会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对春秋战国时代的思 想家进行考察和评价,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 认识其思想的进步性和时代局限性。
韩非子
《韩非子》书影
韩非,也称韩非子(约公元前280一前233年) 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新郑),韩王室诸公子之一, 《史记》记载,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与秦相 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因为口吃而不擅言语,但 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他的著作很多,主要 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的书流传到秦国,为 秦王嬴政所赏识,秦王以派兵攻打韩国相威胁,迫使 韩王让韩非到秦国为其效力。韩非在秦国倍受重用, 引起了秦朝李斯的妒忌,李斯在秦王面前诬陷韩非, 将其投入监狱,最后逼其自杀。但他的思想却在秦始 皇、李斯手上得到了实施。韩非的政治思想为中国封 建统一事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的哲学思想包含 了相互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开拓了人们的思路。 韩非不愧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思想家。
历史上伟大的思
想家,教育家。
苛政猛于虎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 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 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吾子又死焉。”夫 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 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译文:
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 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 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孔子说:“你哭得那 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 “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吃了, 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 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 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 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孔 子 讲 学 图
《论,社会急 剧变化。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到处游说讲 学,针对各种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史 称“百家争鸣”。
阅读课文填好下列表格
学派 代表人物 代表作
主要思想
墨家
墨子 《墨子》
兼爱,非
攻,提倡节俭
导入新课
2005祭孔大典
同根一脉,两岸祭孔-2006祭孔大典
汉画像石“百家争鸣” 2007年9月28日 孔子诞辰2558年
稷下学宫图
今孔子杏坛讲学邮票
今孔子周游列国邮票
今孔子邮票
第8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老子 孔子 百家争鸣
课程标准
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 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知识与能力
一、老子
道德经
老子思想
二、孔子
思想主张:“仁”,“仁”政。
兴办私学
成 教育成就 就
总结了教 学经验
主张因材施教, 强调要有针对性。
坚持启发诱导原 则,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
要求学生端正学
史学成就:《春秋》
习态度。 主张温故而知新
的学习方法。
孔
子
孔子,字仲 尼,春秋末年鲁
国人,儒家学派
的创始人。我国
《庄子》书影
庄子的思想继承了老子,主张顺其自然。 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 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 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 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 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 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百家争鸣——法家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百家争鸣——道家
战国时期道 家代表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 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 蒙城县)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 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 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 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 庄”,他们的哲学被称为“老庄哲学”。
3.通过阅读边栏“读一读”中《老子》、 《论语》和战国诸子的引文,提高学生对文 言文形式的历史材料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 运用历史材料来解释历史的习惯。
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感知春秋战国时代思想 界异彩纷呈的局面,了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源头, 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了解春秋战国时代思想家对于今人尚有借鉴 意义的思想成份,例如孔子对暴政的批判,墨子对 和平的呼吁,孟子对善端的鼓吹等,提高个人的思 想道德修为。
4.了解百家争鸣的时代特征,培养学生表达自 己思想的勇气,以及宽容对待别人意见的胸怀。
重点:
1.老子和孔子的主要思想。 2.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及其中代表性思想 流派的主要思想。 3.春秋战国时代思想家的思想对后世的深远 影响。
难点
对于中学生来说,思想史的内容相对抽象, 较难理解。加之这一时期思想流派众多,既有同 一学派的传承和分化,又有不同学派的共存和争 鸣,增加了学生记忆和理解的难度。
墨子故里(位于山东省滕州市东北部)
《墨子》书影
墨子的主要思想:兼爱 非攻 崇尚节俭
思考:为什么墨子会有这样的思想?
墨子出身平民,可能为手工业者。所 以墨子学说是站在平民的立场,关注百姓 所深以为要的问题。
百家争鸣——儒家
战国时期儒 家学派代表
孟子
孟庙(位于山东省邹城市)
《孟子》 书影
孟子思想:
儒家 孟子 《孟子》
民贵君轻
道家
庄子
《庄子》
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法家
韩非 《韩非子》 法治和中央
集权
百家争鸣——墨家
战国时期墨家 的代表人物
墨子姓墨名翟,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
治家、军事家。提出“兼爱”“非攻”等观点,创立 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学在当时影响 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公元前5世纪初,墨子 出生在一个以木工为谋生手段的手工业者家庭。当时 的社会是一个“处工就官府”的社会,即工匠处于官 府的严格控制之下,隶属和服务于官府,社会地位十 分低下。而当时的工匠是世袭的,因此墨子从小就承 袭了木工制作技术,并由于他的聪明巧思,使他成为 一名高明的木工匠师和杰出的机械制造家,为他后来 的社会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墨子博学多才,擅长 工巧和制作,他曾制成“木鸢”,据说三天三夜飞在 天空没有掉下来。他还擅长守城技术,其弟子将他的 经验总结成《城守》二十一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 老子生活的时代,知道老子的主要思想, 特别是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知道孔子生 活的时代,知道孔子的仁政和德治思想, 知道孔子的教育思想;知道百家争鸣的历 史背景,了解诸子百家中有代表性的墨子、 孟子、荀子、庄子、韩非的主要思想。
2.知道老子、孔子和战国诸子生活时代 的先后,从而理解其思想的历时性发展。学 会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对春秋战国时代的思 想家进行考察和评价,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 认识其思想的进步性和时代局限性。
韩非子
《韩非子》书影
韩非,也称韩非子(约公元前280一前233年) 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新郑),韩王室诸公子之一, 《史记》记载,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与秦相 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因为口吃而不擅言语,但 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他的著作很多,主要 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的书流传到秦国,为 秦王嬴政所赏识,秦王以派兵攻打韩国相威胁,迫使 韩王让韩非到秦国为其效力。韩非在秦国倍受重用, 引起了秦朝李斯的妒忌,李斯在秦王面前诬陷韩非, 将其投入监狱,最后逼其自杀。但他的思想却在秦始 皇、李斯手上得到了实施。韩非的政治思想为中国封 建统一事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的哲学思想包含 了相互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开拓了人们的思路。 韩非不愧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思想家。
历史上伟大的思
想家,教育家。
苛政猛于虎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 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 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吾子又死焉。”夫 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 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译文:
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 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 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孔子说:“你哭得那 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 “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吃了, 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 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 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 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孔 子 讲 学 图
《论,社会急 剧变化。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到处游说讲 学,针对各种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史 称“百家争鸣”。
阅读课文填好下列表格
学派 代表人物 代表作
主要思想
墨家
墨子 《墨子》
兼爱,非
攻,提倡节俭
导入新课
2005祭孔大典
同根一脉,两岸祭孔-2006祭孔大典
汉画像石“百家争鸣” 2007年9月28日 孔子诞辰2558年
稷下学宫图
今孔子杏坛讲学邮票
今孔子周游列国邮票
今孔子邮票
第8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老子 孔子 百家争鸣
课程标准
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 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知识与能力
一、老子
道德经
老子思想
二、孔子
思想主张:“仁”,“仁”政。
兴办私学
成 教育成就 就
总结了教 学经验
主张因材施教, 强调要有针对性。
坚持启发诱导原 则,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
要求学生端正学
史学成就:《春秋》
习态度。 主张温故而知新
的学习方法。
孔
子
孔子,字仲 尼,春秋末年鲁
国人,儒家学派
的创始人。我国
《庄子》书影
庄子的思想继承了老子,主张顺其自然。 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 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 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 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 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 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百家争鸣——法家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百家争鸣——道家
战国时期道 家代表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 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 蒙城县)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 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 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 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 庄”,他们的哲学被称为“老庄哲学”。
3.通过阅读边栏“读一读”中《老子》、 《论语》和战国诸子的引文,提高学生对文 言文形式的历史材料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 运用历史材料来解释历史的习惯。
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感知春秋战国时代思想 界异彩纷呈的局面,了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源头, 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了解春秋战国时代思想家对于今人尚有借鉴 意义的思想成份,例如孔子对暴政的批判,墨子对 和平的呼吁,孟子对善端的鼓吹等,提高个人的思 想道德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