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10.1浮力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7-2018年八年级物理下册10.1《浮力》教学设计

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发、实验探究为主。
教
学
用
具
多媒体课件、水槽、易拉罐、烧杯、小桶、木块、弹簧测力计、滴管、钩码、石块、量筒
课时安排
1课时
备
注
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建立浮力的概念和研究浮力的规律。让学生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体会和感悟实验的方法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用科学的观点和态度来研究浮力问题,认真思考,主动学习。体现新课标的基本要求。
表三:课后教学反思卡
课题
浮力
时间
教者
反
思
教
材
反
思
教
法
反
思
学
生
备
注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师:大家知道皮球漂在水面上受浮力,那么在水中下沉物体是否也受浮力呢?
讨论一下看如何用简单实验来说明这一个问题?
并引导学生归纳出测浮力的方法:
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物理学中把这种测浮力大小的方法,叫等效转换法。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2、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教师演示:弹簧测力计拉着圆柱体缓缓浸入水中。请学生仔细观察,有什么变化。
学生思考并回答:乒乓球浮起来。
学生思考并回答:乒乓球受到浮力的作用。
学生列举生活中有关的例子
展示加水后的乒乓球和手中的乒乓球,让学生进行对比。
鼓励学生观察、对比、思考回答: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学生讨论、交流。说一说你的方法。
到讲台展示:
用弹簧秤测铝块在空气中重力,再将铝块浸入水中,发现弹簧秤示数变小,说明铝块受一个向上的力,即浮力,所以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1 浮力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练习3.3用弹簧测力计拉着一个石块,把石块慢慢浸没入水中,在这个过程中拉力F与石块浸没的深度h的关系图像是()
四、盘点收获:
1.假设猜想:浮力大小可能跟、、
、、、、有关。
2.实验步骤:分别设计实验一一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上述因素。
3.实验结论: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和物体两个因素有关,而与物体本身的体积、密度、质量、形状及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等因素无关。
三、 效果检测
练习1.1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图中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1)若选用的操作是③④,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的关系;
(2)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填序号);
(3)由操作可☞,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大小为N。
练习3.2.如图所示:A为木块,B为铝片,C为铁球,而且VA=VB=VC,把它们都浸没在水中,则它们受到的浮力FA、FB、FC之间的关系是:
二、合作探究(交流)
学点1.浮力
1.活动:(1)观察木块、乒乓球、泡沫等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或悬浮在水中的现象;
分析:物理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最终静止在水面或水中,却没下沉,说明物理受到方向的作用力,这个力就是,施力物理是。
(2)【提出问题】观察对于铅块、铁块、石块等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液体的作用力吗?
练习2.边长为2cm的正方体金属块沉没在水中,它的上下表面都与水面平行,上表面与水面的距离是10cm(g取10N/kg),此时:
(1)金属块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Pa,压力是N,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向是;
(2)金属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Pa,压力是N,方向是;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1浮力教案

人教版第十章第一节浮力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什么是浮力2.浮力产生的原因3.影响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的因素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什么是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能够根据条件比拟浮力的大小。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三、重难点重点:浮力的概念、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通过实验猜测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四、教学准备乒乓球、金属块、弹簧测力计、水、塑料瓶、酒精、细绳、玻璃小瓶、体积相同的铝块和铜块、烧杯、水、水槽;自制课件;安排学生准备学习用具;探究活动记录表。
五、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式教学。
六、教学突破积极创设条件,提供比拟好的背景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通过演示实验、体验,让学生亲身实验探究;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突破本节的重难点。
七、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教师多媒体展示与浮力有关的几幅图片,学生利用浮力知识取出落入杯中的乒乓球,引出本节课题?浮力?2.通过小实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浮力,并引出浮力的定义等有关内容(二)合作学习浮力1.动手动脑让学生思考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呢?鼓励学生提出猜测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教师提出具体要求:①②根据实验答复以下问题并得出结论。
学生实验,教师指导。
2.感悟收获1、通过实验是学生认识到不仅仅是漂浮的物体受到浮力,正在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的作用。
2、——称重法。
教师通过平衡力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称重法原理。
浮力产生的原因1、演示实验(1)将乒乓球放入瓶内,向瓶里倒水,乒乓球不浮起;(2)将瓶下口堵住,乒乓球浮起。
利用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
2、情境分析〔运用已有知识,推导讨论。
〕:边长为L的立方体位于水面下h深处,四个侧面所受压力F合=0 N。
2018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10.1浮力教案(2)

教案:2018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10.1浮力一、教学内容1. 浮力的定义:物体在流体中所受到的向上的力。
2. 浮力的产生原因:液体或气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3.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流体重量。
4. 浮力的计算:F浮 = G排,其中F浮为浮力,G排为排开的流体重量。
5. 浮力的方向: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6. 浮力与物体在流体中的位置无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定义和产生原因,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进行科学探究和实验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浮力的产生原因及其计算。
2. 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3. 浮力与物体在流体中位置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浮力计算器、浮力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浮力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物体在水中漂浮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产生的原因。
2. 讲解浮力的定义和产生原因,演示浮力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浮力的存在。
3. 讲解阿基米德原理,让学生理解浮力与排开液体重量的关系。
4. 讲解浮力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计算浮力。
5.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大小。
6.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浮力的计算题和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定义:物体在流体中所受到的向上的力。
2. 浮力的产生原因:液体或气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3.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流体重量。
4. 浮力的计算:F浮 = G排。
5. 浮力的方向: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6. 浮力与物体在流体中的位置无关。
七、作业设计1. 计算题:已知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为5N,放入水中后浮力为3N,求物体在水中的重力。
答案:物体在水中的重力为2N。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10.1.3《浮力》导教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10.1.3浮力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浮力并知道浮力的方向;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过程;3.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学习重难点:自学导引:1.浸在________或________中的物体受到________托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2.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_,浮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或________.3.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_________________.4.河中的桥墩受到水的浮力是________.5.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合作探究:知识点1 浮力的概念例1 如图所示,a、b是两个体积相同又能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B.b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C.c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D.d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知识点2 浮力产生的原因例2 如图所示,重5 N的石块浸没在水中称时为3 N,则石块受到的浮力为( ) A.2 N B.3 N C.5 N D.8 N知识点3 浮力与深度的关系例3 如图所示,小彬同学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是否有关”进行了实验探究.(1)实验前首先应按竖直方向对弹簧测力计进行________.本实验中,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手应该拿住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选填“拉环”或“刻度盘”).(2)小彬同学依次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第①次实验中测力计示数为________N.通过分析发现,浸没在纯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深度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进一步分析得出:物体浸没后与放入前相比,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增加了________N.交流展示:变式1 如图所示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变式2 一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7 N,把它全部浸在水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2.7 N,该石块受到水的浮力是______N;若把它全部浸在酒精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3.1 N,该石块受到酒精的浮力是________N;石块浸没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不同,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______有关.变式3 跳水运动员入水的过程中,他所受浮力F随深度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基础过关1.将一个乒乓球放入倒置的饮料瓶中,然后向瓶内注入水将乒乓球浸没,如图所示,乒乓球保持静止状态,则乒乓球( )A.仍受水的浮力B.不受水的浮力,也不受水对它的压力C.不受水的浮力,但受水对它的压力D.无法判断2.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如图)由“水上桥面”和“海底隧道”两部分组成,其中海底隧道长5.7 km,设计时速100 km/h,隧道洞壁采用了让人视觉舒适的新型装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的桥墩不受海水的浮力B.桥面上行驶的汽车相对灯杆静止C.通过海底隧道最少需要34.2 minD.光在装饰材料上发生镜面反射3.在一个盛有水的容器中,乒乓球漂浮于水面上,乒乓球所受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A.水 B.乒乓球 C.空气 D.盛水容器4.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中下沉的石块不受浮力作用 B.只有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才受浮力作用C.在空中上升的氢气球受到了空气对它的浮力 D.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5.潜水员逐渐从深水区往浅水区游的过程中(未浮出水面),他受到的浮力(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始终不变 D.先增大后不变6.将两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让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时,两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减小值相同,则这两物体必定有相同的( )A.密度 B.体积 C.质量 D.重力7.如图所示的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它的侧面受到的各个方向液体的压力________,其下表面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比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________,这是因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的压强与________有关.它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是20 N,它的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是30 N,这个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_____N.8.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一物块,测得重为20 N,当把这个物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6 N,这时物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若将甲乙物块全部浸没在水中,物块所受浮力为15 N,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为________N.9.某物体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是5 N,分别在甲、乙两图中画出物体受到的浮力示意图.10.某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操作,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物体受到的重力为________N.(2)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3)由____________________两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4)由________两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5)由D、E两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________有关.(6)物体缓慢浸入水中,在物体接触容器底之前,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物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象是________.能力提升11.如图所示是一条小鱼在吐气泡,鱼吐出的气泡在上升未露出水面前,水对气泡的压强__________,浮力__________.12.如图甲,底面积为80 cm2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为60 cm2、高为12 cm的实心长方体物体A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小王要探究长方体物体A逐渐浸入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长方体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使用刻度尺测量h,不计细线重)(1)小王从长方体物体A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多组F、h,并将测量的结果填写在实验表格中,依据实验表中数据,在图乙中的方格纸中画出了F与h关系的图象.①由图象乙可知,物体A的重力为________N.②观察图象乙,可以得出结论:在物体A没有浸没之前,当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在物体A浸没后,当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此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浸入深度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③由图象乙可知:当h=10 cm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2)物体A在容器内浸没后与未放入物体A前比较,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增加了________Pa.13.如图所示,将一底面积为30 cm2、高为10 cm的长方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 N.将长方体完全浸没在某种液体中,其下表面距液面20 cm时,下表面所受液体压力为4.8 N.g取10 N/kg.求:(1)此时长方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2)液体的密度;(3)此时长方体受到的浮力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10.1 浮力导学案(无答案)

物理导学案物理史话走向生活舟浮牛出学以致用我国宋朝发生了一次大洪水。
汹涌的洪水冲断了河中府的一座浮桥,8只用来固定浮桥的几万斤重的大铁牛也被冲到下游,陷入淤泥中了。
洪水退走以后,铁牛还沉在河底里,要修复这座桥,就得把铁牛捞出来。
这么重的铁牛,怎么把它捞上来呢?官府贴出了“招贤榜”,招请能把铁牛捞出来的“贤人”。
榜前围了许多人,大家议论纷纷;谁有那么大的神力?忽然,人群中走出一个人,伸手把“招贤榜”揭了。
大家一看,揭榜人原来是个和尚。
有人好奇地问和尚,是不是要施“法术”请“神仙”来助他一臂之力?那和尚不慌不忙地微笑着说:“铁牛是让水冲走的,我就叫水把铁牛送回来。
”那和尚叫人找来两艘大木船,把大船拴在一起,装满沙子,并在两艘船上搭了结实的木架。
然后,他带人把船撑到铁牛沉没的地方,派人潜入水底,用绳索把铁牛牢牢地绑住。
把绳索的另一头拉紧以后,牢牢地拴在船的水架上。
一切准备就绪,和尚招呼大家把船上的沙子一锹一锹他扔到河里。
船缓慢地往上浮升。
绳索也拉着铁牛慢慢地从淤泥中升起来。
那和尚就是我国古代的工程家怀丙。
他“请”的“大力神”就是水的浮力,他施的“法术”便是水的浮力。
怀丙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如果明天的新闻是已经发现马航的黑匣子,你能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给出一条合理的打捞意见吗?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10.1 浮力导学案(无答案)2.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内部存在,深度不同,不同。
当一个长方体物块浸没(全部都在液体中)在液体中时,前、后、左、右四个面所处相同,压强大小相同,受到的大小也相同,但方向,彼此平衡。
上下表面,所处深度,压强也,所受压强小,所受压强大,产生向上的,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F浮=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A 液体对物体有压力B 液体对物体有压力差C 液体有质量D 物体对液体有压力。
河北省石家庄市八年级物理下册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10。
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学目标:1、掌握轮船、潜水艇、气球及飞艇的工作原理和特点.2、进一步巩固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一、浮力的应用1、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它受到的重力,它受到的浮力;它排开水的体积(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轮船会一些。
(填上浮或下沉)。
2、三国时代诸葛亮曾放出一种“会飞”的灯笼,后人称其为“孔明灯”。
它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灯笼内的热空气密度空气密度,使灯笼受到的浮力灯笼的重力,所以灯笼才上升。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进行侦察和袭击,是一种很重要的军用舰艇.潜水艇漂浮在水面时,其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为F浮G(填“>”、“<”或“=”);当潜水艇水舱充水时,潜水艇将.(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4、下列关于潜水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潜水艇是通过改变浮力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B.潜水艇下潜越深,所受浮力越大C.若把悬浮时的潜水舱中的海水排出一部分,它将上浮D.潜水艇浮出水面的过程中,所受浮力不变5.如图所示,中国辽宁号航空母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舰长304m、舰宽70。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学案:10.1浮力(无答案)

课题: 一、浮力教学目标:1.(1)知道什么是浮力;(2)通过探究认识到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作用;(3)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4)经过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的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重点:1、掌握浮力的计算公式。
难点:2、通过实验发现浮力的大小和物体排开液体之间存在定量关系。
教时:3课时一、复习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和有关。
3.彼此平衡的两个力大小,方向,作用在上。
二:预习1、浸在液体或者气体中物体所受的浮力的方向为,它的大小等于它所受的重力。
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用公公式:F浮=G排=m排g=其中:G排表示m排表示g表示ρ液表示V排表示三、新授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予的力叫浮力。
2、浮力的方向:学生实验:观察上图中水中的乒乓球的运动情况:得出结论:浮力的方向总是:。
(与的方向相反施力物体是)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F浮力=F向上—F向下4、计算浮力的计算的方法⑴称重法测浮力大小浮力=物体重一物体在液体中的弹簧秤读数。
F浮=G-F。
”如上图F浮力=G A—F水(F浮力=4N—3N=1N)练习:1、一物体在空气中称的重力为10N,在水中称得重7N,则它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多大?2、如图所示,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⑵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公式:F浮=G排=m排g=ρ液gV排图17下面我们用弹簧测力计和烧杯等器材做有关浮力的实验,如图17所示. 请你将测量时的数据填入表中. (弹簧测力计每伸出一个格子表示拉力增加0.5N)空桶的重力(N)物体重力(N)物体在水中时测力计数(N)物体受到的浮力(N)物体排开的水重(N)1.5分析表中的数据你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我们可以知道,浮力的大小只于、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 浮力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浮力的概念,能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
2、掌握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方法。
3、知道浮力的大小与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在实验过程中勇于创新的精神。
一、浮力
1.图中哪一个才是浮力的方向()
A.1 B.2 C.3 D.4
2.乒乓球漂浮于水面上,乒乓球所受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A.空气 B.乒乓球C.水D.盛水容器
3.往容器中注入一些水,如图所示,a、b是能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 B.b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
C.c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D.d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
4.如图所示,用细绳将一物体系在容器底部,若物体所受浮力为10N,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为4N,则物体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为()
A.4N B.6N C.14N D.7N
5.小陆同学利用称重法探究金属块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所示,则金属块所
受重力为_____N,金属块在液体中受到浮力大小为_____N。
1题 3题 4题 5题
二、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1.如图所示,浸没在烧杯底部的鸡蛋所受水的浮力F l小于鸡蛋的重力.现将适量的浓盐水倒入烧杯中,鸡蛋所受的浮力为F2,则F l与F2的大小关系为()
A.F l<F2 B.F l=F2 C.F l>F2 D.无法确定
2.“蛟龙号”潜水器完全浸没后,在下潜过程中受到海水的压强和浮力()
A.压强和浮力都不变 B.压强不变,浮力增大
C.压强增大,浮力不变D.压强增大,浮力增大
3.图中的实验操作中,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的操
作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根据实
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由(b)、(c)得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
有关;(2)由(d)、(e)得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
体的有关;
(3)该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N;
当堂作业:
1.某天,晓琳用细线绑住一个近似于长方形的小石块,并将
它竖直悬置于一桶水中.当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她发现手受到的绳子的拉力变小了,这是因为()A.小石块的质量变小 B.小石块所受到的重力消失了
C.小石块的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 D.小石块对水有压力
2.将一小石块和小木块抛入一杯水中,结果发现木块浮在水面上,而石块却沉入水中,就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浮力,石块不受浮力 B.木块和石块都不受浮力
C.木块不受到浮力,石块受到浮力 D.木块和石块都受到浮力
3.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
A.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有压力B.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有压力差
C.液体(或气体)有质量D.物体对液体(或气体)有压力
4.如图,将两个同样形状的长方体分别水平与竖直放置在盛水的容器中,则两个长方体所受到的()
A.上下压强差相等,浮力不等B.上、下压强差不等,浮力相等
C.上下压强差不等,浮力不等 D.上下压力差相等,浮力相等
5.一长方形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98N,已知上表面受到的压力是50N,则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为()
A.48N B.50N C.98N D.148N
6.如图是某同学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其中的一次实验情景.根据图示可以知道,该同学这次操作的目的是()
A.探究浮力与液体质量的关系 B.探究浮力与液体体积的关系
C.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D.探究浮力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7.弹簧秤下吊着重为14.7N的正方形金属块,当它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9.8N,则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 N.若金属块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力为19.6N,则金属块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力为 N.
9.木桩打到泥中时,受到水的浮力是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