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教案

合集下载

师德师风幼儿园教师教案

师德师风幼儿园教师教案

师德师风幼儿园教师教案一、背景介绍幼儿园教师是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人才,承担着幼儿教育的重任。

为了保证幼儿园教育的质量,树立幼儿园教师的良好形象和榜样作用,需要幼儿园教师严格遵守师德师风标准,做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教师。

二、教学目标1.了解师德师风概念含义及其重要性;2.初步认识幼儿园教师应当做到的师德师风标准;3.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师风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4.培养幼儿园教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三、教学过程3.1 知识讲授3.1.1 师德师风的概念及重要性师德,指教师的道德品质。

师风,指教师的职业风范。

师德师风是教育行业中最重要的道德规范,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遵守的准则。

严格遵守师德师风标准,不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能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

3.1.2 幼儿园教师应当遵守的师德师风标准1.有爱心,关爱幼儿园儿童;2.有耐心,认真负责教育工作;3.有责任心,带领幼儿园儿童全面发展;4.有敬业精神,注重教育实效;5.有自律意识,力求做到言行举止合规。

3.2 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幼儿园教师更好地了解师德师风标准,理解具体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3.3 课堂互动引导幼儿园教师自己分享自己在工作中的收获和经验,学习和分享中互相学习。

四、作业要求参加者回到岗位后认真思考、总结、反思自己是否做到了师德师风标准,是否需要改进,并写下自己的思考感悟和行动计划。

五、小结通过该教学活动,幼儿园教师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了师德师风标准的重要性,提高了师德师风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强了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教师师德师风学习教案

教师师德师风学习教案

教师师德师风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师师德师风教育》教材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好老师》。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掌握教师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责任和使命;明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认识到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指导作用。

2. 使学生明确教师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责任和使命,增强师德意识。

3. 培养学生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新时代好老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重点: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明确教师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责任和使命;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老师是如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 新课内容学习:(1)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2)分析教师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责任和使命。

(3)解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3. 例题讲解:(1)出示一道关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讲解解题思路,给出正确答案。

4. 随堂练习:出示一组关于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境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教师师德师风学习教案2. 内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2)教师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责任和使命(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答案:(2)结合个人实际,从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等方面进行阐述。

师德师风中班教案(一)

师德师风中班教案(一)

师德师风中班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1.理解师德师风的重要性和作用;2.掌握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良好的师德师风;3.激发学生对师德师风的认识和重视。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师德师风–师德和师风的概念–师德师风对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性2.师德师风的具体表现–诚信、责任心、亲和力等方面的表现–师生相处的礼仪规范3.如何提升自身的师德师风–自我认知与反省–学习先进的师德师风典范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真实案例引入师德师风的话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理论讲解(20分钟)–介绍师德师风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师德师风的内涵和外延。

3.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良好的师德师风,并分享彼此的看法。

4.案例分析(15分钟)–分析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思考不同情境下应如何展现良好的师德师风。

5.角色扮演(20分钟)–将学生分成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师生相处中的情景,体会良好师德师风的表现方式。

6.总结反思(10分钟)–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反思自身在师德师风方面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四、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20分)–包括参与讨论、角色扮演表现等方面。

2.作业表现(30分)–师德师风日记:学生整理一周内对师德师风的体会和理解,写成日记形式。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并重视师德师风。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在学生心中种下对师德师风的重视和尊重之情。

2024年师德师风教学设计教案

2024年师德师风教学设计教案

2024年师德师风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材《师德师风》的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部分,详细内容包括: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理念、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理念,认识到师德师风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自身道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实践。

教学重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理念、规范及修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引入,让学生思考师德师风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新课讲解:(1)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理念(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3)教师职业道德修养3. 例题讲解: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六、板书设计1.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理念2.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爱国守法(2)爱岗敬业(3)关爱学生(4)教书育人(5)为人师表(6)终身学习3.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理念。

(2)结合实际案例,谈谈如何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 答案:(1)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理念包括:以人为本、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岗、爱国守法、终身学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教育新闻,了解师德师风的最新动态,提高自身道德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学过程的实施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与答案解析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1. 按照教材章节顺序,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

初中师德师风教案

初中师德师风教案

初中师德师风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一年级教材:《思想品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师德师风的含义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敬教师、热爱教师的情感。

3. 提高学生遵守纪律、尊敬师长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师德师风的含义2. 师德师风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3. 尊敬教师、热爱教师的具体表现4. 学生应遵守的纪律和尊敬师长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师德师风吗?”引导学生思考师德师风的概念。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师德师风的看法,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讲解师德师风的含义(1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师德师风的含义,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2. 举例说明师德师风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如关爱学生、严谨治学等。

三、强调师德师风的重要性(10分钟)1. 教师讲解师德师风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如提高教育质量、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尊敬的老师,讨论尊敬老师的理由。

四、教育学生尊敬教师、热爱教师(10分钟)1. 教师讲解尊敬教师、热爱教师的具体表现,如尊重老师的劳动、积极参与课堂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校尊敬师长的经历,讨论如何更好地尊敬师长。

五、引导学生遵守纪律、提高尊敬师长的意识(10分钟)1. 教师讲解学生应遵守的纪律,如按时到校、遵守课堂纪律等。

2. 学生讨论如何提高尊敬师长的意识,如主动向老师问好、积极参与课堂等。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师德师风的认识和尊敬师长的意识。

2. 课后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师德师风教育的感受和体会。

备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举例生动、贴近学生生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学生真正理解尊敬教师、热爱教师的含义。

培养师德师风主题班会教案

培养师德师风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师德、师风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性,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总结一些典型案例,引导教师学习优秀的师德、师风行为,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和形象表现。

【教学重点】1.对师德、师风的理解和认识。

2.引导教师学习优秀的师德、师风行为,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和形象表现。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教师形成正确的师德、师风观念。

2.如何将师德、师风落实到日常教学中。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体验教学法、情景模拟法【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通过视频、图片等素材,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引入师德、师风的主题,使学生感受到师德、师风对于教师和学校的重要性。

2.提问:你们觉得什么是师德?什么是师风?为什么要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二、概念阐述(10分钟)1.通过PPT的方式,讲解师德、师风的基本含义和涵义,强调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感,引导教师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

2.提问:你们觉得教师应当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和能力?三、案例分析(20分钟)1.收集、整理一些优秀的师德、师风的典型案例,进行现场分析,借鉴优秀经验,推广优秀行为,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师德、师风理解。

2.小组讨论:请大家自选一组,结合所教学科的特点,共同探讨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落实师德、师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四、体验互动(15分钟)1.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引导教师深入体验师德师风对教学的作用,让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和感性认识,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师德师风的基本内涵。

2.情景模拟:请教师结合日常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景,进行模拟操作,检验自己是否具备正确的师德、师风行为。

五、总结(10分钟)1.请教师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谈谈对于师德、师风的一些新认识和体会。

2.提醒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树立正确的师德、师风理念,努力将优秀的师德、师风行为落实到实际教学中。

【拓展延伸】1.请教师结合自身所教学科的特点,编写一份关于如何在课堂上落实师德师风的行动计划,并反思计划的实施效果。

师德师风教案中班上学期(一)

师德师风教案中班上学期(一)

师德师风教案中班上学期
第一节: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师德师风,培养学生良好
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水平。

第二节:教学内容
1.师德师风的重要性
2.教师在校园中的行为规范
3.学生在班级中的行为规范
4.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思考
第三节:教学过程
1.开场导入:通过教师、学生互动,讨论师德师风的概念和意义。

2.理论讲解:介绍师德师风的内涵和核心要素,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解
析。

3.案例分析:以班级生活中的具体案例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
提出解决方案。

4.互动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师
生相处的重要性。

5.总结反馈:回顾当天的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对师德师风的理解,鼓励
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第四节:教学效果评估
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参与情况、以及课后的表现,评估学生对师德师风的理
解和领会情况,以及能否在实际生活中落实所学内容。

第五节:教学反思与下一步计划
教师应及时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反思,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教
学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水平。

师德师风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
和行为规范,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师德师风教案中班上学期的教育工作,不仅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教学素质提升的关键一环。

愿每一位教师都能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做一个合格的师风表率。

师德师风反思10篇幼儿园教案

师德师风反思10篇幼儿园教案

师德师风反思10篇幼儿园教案引言师德师风是教师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教师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教师是培养幼儿品德和习惯的重要角色,其师德师风的表现直接影响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本教案将通过10篇反思教案,探讨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的重要性,并提供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方法。

一、教案:保持良好的言行举止1. 情境描述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时刻保持良好的言行举止,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2. 反思问题•我在日常工作中是否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我在和幼儿的交流中是否用到了恰当的语言?•是否存在不当的言行举止?3. 反思与改进我应该更加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始终保持礼貌和友善的态度。

要时刻检讨自己的语言,避免使用粗俗或伤人的言辞。

如果存在不当的言行举止,应该及时反思并改正。

二、教案: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1. 情境描述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兴趣、能力和发展特点。

教师应该积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根据幼儿的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教育。

2. 反思问题•我是否充分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我是否针对幼儿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是否存在对幼儿关注不足或忽视个体差异的情况?3. 反思与改进我应该更加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了解每个幼儿的兴趣、能力和发展特点。

在教学中,要根据幼儿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引导和支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如果发现自己对某些幼儿关注不足或忽视了个体差异,应该及时反思并改进。

三、教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 情境描述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教育幼儿的重要基础,教师应该与幼儿建立和谐、亲密的关系,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2. 反思问题•我是否与幼儿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我是否尊重幼儿的意见和感受?•是否存在对幼儿关系处理不当的情况?3. 反思与改进我应该积极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在与幼儿的交流中,要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感受,给予充分的关注和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德师风教案
师德教育教案
第一课时教师对待事业的态度
教师忠于教育事业的职业态度主要体现在:树立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追求以育人为本、塑造美好心灵的职业理想;培养不求功利、对祖国和社会未来发展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

第一节教师的敬业精神
重点:教师的敬业精神
过程:
1、敬业精神的具体内容
服务意识、竞争与协作意识、创新意识、奉献意识
2、敬业精神的社会价值
敬业精神是职业道德的基础与核心,是职业道德建设的落脚点;是社会协调发展的纽带桥梁,是整合社会资源的关节点;是巩固文化成果的现实支撑,是社会风气改善的切入点。

3、理解敬业精神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教师的客观要求
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需要教师的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永恒的教师才是一个新世纪合格的教师。

4、自由讨论
5、小结。

6、作业:
(1)、敬业精神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简述敬业精神的社会价值。

第二课时教师的责任意识
重点:教师的责任意识
过程:
1、教师责任
做到对学生负责、对学生家长负责、对教师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

2、教师责任意识的三个构成部份
责任认知、履行责任的自我评价、责任行为的调节。

教师责任意识的三个层次:自控层、他控层、无控层。

教师责任意识形成的心理过程包括三个阶段:感知阶段、理解阶段、接受阶段。

3、树立教师责任意识的意义
良好的责任意识是教师教育活动的巨大鞭策力量;良好的责任意识可以调解教
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冲突;良好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培养教师的高尚道德品质。

4、自由讨论
5、小结
6、作业
(1)、教师责任是什么,
(2)、树立教师责任意识的意义是什么,
第三课时教师的职业理想
重点:教师的职业理想
过程:
1、职业理想的含义
就是体现着一定社会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是一定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职业道德规范在职业劳动者个体意识及社会意识中的集中反映。

2、职业理想的特征
职业理想与职业活动紧密相连;具有客观性和积极性;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阶级性。

3、职业理想的作用
职业理想是职业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和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目标;职业理想是职业劳动者重要的精神支柱;职业理想是职业劳动者成就事业的强大推动力;职业理想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有着积极的作用
4、人民教师的职业理想把个人志愿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正确对待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正确看待教师工作的苦与乐。

5、自由讨论
6、小结。

7、作业:
(1)、职业理想的含义是什么,
(2)、简述职业理想的作用。

红林乡桃井小学
桃井小学
2009年12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