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导论
1.【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导论

2011-2-10
21
2011-2-10
22
2011-2-10
23
这些都是复合材料
自然界:骨头、贝壳、植物的杆、 自然界:骨头、贝壳、植物的杆、枝、叶 历史上:土坯、 泥塑像、 漆器、 历史上:土坯、 泥塑像、 漆器、 藤甲 工程上:钢筋混凝土、 冷却塔 工程上:钢筋混凝土、 生活中:花坛、 钓鱼竿、 生活中:花坛、 钓鱼竿、 汽车部件 飞机部件、 航 空: 飞机部件、 雷达罩 头盔、 军 事: 头盔、 防弹衣
2011-2-10 10
当代材料的研究进展
诺贝尔奖 白川英树 导电聚合物 20 世纪 年代 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白川英树采 世纪60 年代,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白川英树采 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研究乙炔的聚合反应,其目的在于探讨三聚体 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研究乙炔的聚合反应 其目的在于探讨三聚体 的形成过程和制备聚乙炔薄膜。 的形成过程和制备聚乙炔薄膜。 教授指导下,白川英树发明了一种先将催化剂 在Sakaji Ikeda教授指导下 白川英树发明了一种先将催化剂 教授指导下 白川英树发明了一种先将催化剂Ti (OBu) 4/ AlEt3 ( Ti 浓度约为 浓度约为3mmol/ L ,Al/ Ti约为 ~4) 溶于甲 约为3~ 约为 制成膜, 苯,制成膜 然后利用乙炔气体的分压来控制它在催化剂膜上聚合 制成膜 速率的办法,并制得顺式聚乙炔。 速率的办法 并制得顺式聚乙炔。 并制得顺式聚乙炔
2011-2-10
19
2011-2-10
20
复合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 天然材料是最完美的材料, 天然材料是最完美的材料, 人的心脏。 人的心脏。 75*60分*24小时 分 小时*365天*80年 小时 天 年 =3,153,600,000跳/一生 , , , 跳 一生 完美的特性来源于复合与自修复。 完美的特性来源于复合与自修复。
复合材料导论

高分子复合材料第一讲:序论就单一的材料而言,高分子材料性能无疑是最全面的,因为…….但高分子材料同时并非最完美的,因为……材料科学的目的:就是制备性能完美,功能更多,价格更便宜的材料。
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学习要求你们有更博大的胸怀,是高分子和其他材料的交叉科学。
2.1 复合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天然材料是最完美的材料,人的心脏,75*60分*24小时*365天*80年=3,153,600,000跳/一生该完美的特性就来源于复合与自修复----细胞,是细胞膜、细胞基质、细胞核的复合体,各自担任营养、信息表达和力学支撑的作用。
即使细胞膜也是有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组成的复合功能体系。
2.3 复合是科学的基本思想超分子科学诺贝尔奖白川英树导电聚合物vs导电复合材料材料发展简史---石器时代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Copyright reserved旧石器时代—早在100万年以前,人类开始以石头做工具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人类对石头进行加工材料发展简史---陶器时代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Copyright reserved 新石器后期,人类发明了用粘土成型,再火烧固化而制成陶器,从而进入陶器时代。
目前考古发现的陶器,在亚洲有中国江西省万年县大源乡仙人洞的陶器和日本最早的绳纹陶(公元前8000年左右);在欧洲,在希腊半岛发现的陶瓷约在公元前6000至5000年;在美洲大陆,已发现的陶器约在公元前6000年前左右。
陶器时代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飞跃,陶器的发明不仅成为这一阶段的最重要的物质文明的创造,同时也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生产工具。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Copyright reserved烧制陶器过程中还原出金属铜和锡,创造了炼铜技术,生产出各种青铜器物,进入了青铜时代。
古希腊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以前,埃及是公元前2500年前,中国是夏代(公元前2000年左右),欧洲是公元前1800年前后进入青铜器时代。
这是人类大量利用金属的开始,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材料导论第十四章复合材料ppt课件

复合材料的种类
金属基
陶瓷基
按基体相分
聚合物基
水泥基
复 合 材
按增强相 的形态分
颗粒增强 纤维增强 晶须增强
碳纤维 玻璃纤维 有机纤维
复合纤维
料
编织物增强
按用途分
结构复合材料 承受载荷,作为承力结构使用
功能复合材料
电、磁、光、热、声、摩 擦、阻尼、化学分离性能
复合材料的特点
多相: 至少两相 复合效应:不仅保留了原组成材料的特色,而且
3、石墨/镁复合材料
这种材料密度低、线膨胀系数为零,尺寸的稳定性好,是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具 有最高比强度和比弹性模量的复合材料。可在石墨纤维表面沉积TiB2,提高石 墨纤维的润湿性。
金属基复合材料
长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4、碳化硅/钛复合材料
碳化硅纤维比强度高、比模量高,高温强度高,耐热、耐氧化,与金属的反 应小,润湿性好。
主要应用于飞机发动机部件和涡轮叶片以及火箭发动机箱体材料。
5、氧化铝/铝复合材料
氧化铝纤维在氧化气氛中稳定,能在高温下保持其强度、刚度, 且硬度高,耐磨性好。这种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和高刚度,可用于 汽车发动机活塞和其他发动机零件。
金属基复合材料
1、氧化铝/铝复合材料
短纤维/晶须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2、碳化硅/铝复合材料 3、氧化铝/镍复合材料
突出特点
性树脂基体—热塑性玻璃钢。
密度低:1.6~2.0g/cm3;
比强度高:较最高强度的合金钢还高3倍;
耐烧蚀
耐腐蚀
应用
航空航天工业:如雷达罩、机舱门、燃料箱、行李架和地板等。 火箭:发动机壳体、喷管。 汽车工业:如汽车车身、保险杠、车门、挡泥板、灯罩、内部装饰件等。 石油化工工业:如玻璃钢贮罐、容器、管道、洗涤器、冷却塔等
复合材料导论

National Aero Space Plane (NASP)
"...a new Orient Express that could, by the end of the next decade, take off from Dulles Airport and accelerate up to twenty-five times the speed of sound, attaining low earth orbit or flying to Tokyo within two hours..." Ronald Reagan (Use of high-temperature composites)
since
Thus,
w wmin as E
E max
Material Selection – Buckling Load
Minimize w with ˆ EA constant C 0 ˆcr pc r p 2 2 c EI c EI since p c r l 2 ˆcr p l
Classification of Composite Materials
Classification of Composite Materials
Nomenclature/Terminology
• Fiber – A long single (homogeneous / quasi homogeneous / polycrystalline / multiphase) metal or polymeric unit of high purity and typically of small diameter. Fibers may be continuous (very long) or chopped (short). • Filament – A continuous fiber. • Roving – Parallel gathering of filaments. • Yarn – An element composed of several long fibers which are longitudinally twisted together. Such yarns are often cross-woven into a fabric. • Wire – Metal fiber. • Whisker – Single crystal fiber (very short). • Matrix – Material surrounding the fibers in a composite.
复合材料导论复习习题集

复合材料导论习题集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你想从事哪个领域的复合材料的研究?你的研究思路是什么?试写出研究的方案和计划,及其可行性和前沿性。
答案:航空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龍着航仝航犬科李技术的十断诳玄S 促逐了新科旳隹速合屣”垂中尤以先班至令科科旳没屣區为奂出.目前主些捋育孜耳迪空和橈呈的砌軒”隹、磁妾F雄七开经咎MS渥旳冥呑材洋牡耐启血的歼绝埠&逅如盍些宴 &村餐—I定乌區G村将匚梯75E功I能基&林科存. 飞机不U卫工刚1£科*4鞅护应旦?左、遍ME两、耐丙诅“耐脸0・运牡册却旳乐你命H* 新*T科址用才有隹血举决" 豆合申才梅貝令-顾号:羟. 牧匠档勺比应氏巫、I4S 傑壬较#班应性,抗1»號\导热*瞒瑟、隔秤*淞振七耐围怦泌°型11時白勺耐雄他性■班电舐旄殴涯H* 磁性"林科■性合是白勺E■眾汁性,带11备的灵潸佳干II易出口11 性誉時点创iSp机〜火奋、妙tk 乜打密寻千事共甜旳百科包二、常见的复合材料的种类?(至少回答4种)1、功能复合材料2、陶瓷基复合材料3、金属基复合材料4、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5、碳碳复合材料6、仿生基复合材料,7、水泥基复合材料三、复合材料的特点:1、复合材料的组分和相对含量是由人工选择和设计的;2、复合材料是以人工制造而非天然形成的(区别于具有某些复合材料形态特征的天然物质)3、组成复合材料的某些组分在复合后仍然保持其固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区别于化合物和合金);4、复合材料的性能取决于各组成相性能的协同。
复合材料具有新的、独特的和可用的性能,这种性能是单个组分材料性能所不及或不同的;5、复合材料是各组分之间被明显界面区分的多相材料。
四、复合材料性能的决定因素有哪些?复合材料的性能取决于组分材料的种类、性能、含量和分布。
主要包括:增强体的性能和它的表面物理、化学状态;基体的结构和性能;增强体的配置、分布和体积含量。
3 复合材料导论

图 1 正交的 FRP 层合板的不均匀纤维填料和微裂纹 (此图由 Harris 在 1986 年摄制)
当今使用的许多复合材料都处于材料技术的前沿,对诸如宇宙飞船这样极其需要的应用领 域,其性能和价格都是合适的。但应该看到,形形色色的天然材料融合了不同组成部分的最佳 性能,已被人类使用了几百万年。在古代社会,人们模仿大自然,也用了这一方法:《圣经》
图 2 载荷平行于纤维方向 现从材料中取出典型的一段,其长度和横截面面积都取为 1,材料中所有纤维都沿单向排
1 F.P.Gerstle,聚合物科学和工程大全:复合材料(“Composites”,Encyclopedia of Polym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Wiley,New York,1991.表中, E 为杨氏模量,σ b 为破坏应力, ε b 为破坏时的应变, ρ 为密度。
间的函数曲线。 3 对 E-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单向增强复合材料,画出其沿着纤维方向的拉伸强度极限与体
积比V f 之间的函数曲线。 4 在使用最佳纤维排列的单向增强复合材料中,求纤维体积比V f 所能达到的最大值。
5 采用平板模型并假设基体中的应变是均匀的,求证:单向增强复合材料垂直于纤维方 向的弹性模量为
1. Ashton, J.E., J.C. Halpin and P.H. Petit, 复合材料入门:分析方法(Primer on Composite
2 c.f.J.C.Halpin and J.L.Kardos,聚合物工程和科学 (Polymer Engineering and Science),Vol.16,May 1976,pp344-352.
复合材料导论

复合材料导论杨正龙2009年9月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学习要求你们有更博大的胸怀,是高分子和其他材料的交叉科学,材料科学的目的就是制备性能完美,功能更多,价格更便宜的材料。
就单一的材料而言,高分子材料性能无疑是最全面的,因为。
但高分子材料同时并非最完美的,因为。
二、科学中的复合思想1.复合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¾天然材料是最完美的材料,人的心脏,75*60分*24小时*365天*80年=3,153,600,000跳/一生该完美的特性就来源于复合与自修复生命体基本单位----细胞,是细胞膜、细胞基质、细胞核的复合体,各自担任营养、信息表达和力学支撑的作用。
2.复合是科学的基本思想超分子科学诺贝尔奖白川英树导电聚合物vs导电复合材料3. 材料的复合化是材料发展的基本趋势三、复合材料和高分子复合材料1 复合材料的基本概念: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异质、异形、异性的材料复合形成的新型材料。
一般由基体组元与增强体或功能组装所组成。
复合材料可经设计,即通过对原材料的选择、各组份分布的设计和工艺条件的保证等,使原组份材料优点互补,因而呈现出色的综合性能。
2 复合材料的分类和品种¾按性能高低:常用复合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¾按用途分类:结构复合材料:聚合物基(热固,热塑,橡胶基)其它基体(水泥,金属等)功能复合材料:光电磁功能生物功能阻尼功能3 复合材料在21世纪中应起的作用•IT产业:•信息获得:热电材料•信息处理:散热板•信息存储:磁盘,光盘•信息传输:光导纤维•信息执行:压电复合材料在微操作中的应用•生物医学(略)•环境友好材料自增强的淀粉材料•生活,房屋,汽车,体育•军事4.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发展趋势•先进复合材料•发展功能,多功能,机敏和智能复合材料•仿生复合材料•纳米复合材料•基础理论问题: 复合材料的界面设计命题作业:与高分子复合材料相关的自由命题介绍相关知识的获得来源1 课本《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基体与界面》2.期刊:《复合材料学报》《高分子学报》《功能高分子学报》《功能材料》3 网络:浙江大学图书馆: /user/user-index.jsp维普中文数据库万方中文数据库ELSIVER英文全文数据库专利检索数据库五、课程的重点和要求学习重点是使学生能够较全面和系统地理解复合材料及其力学的重要基本概念和理论,各类复合材料的性能、成型工艺、界面特征和结构设计以及复合材料,同时具有初步的复合材料设计能力。
《复合材料导论》教学大纲

《复合材料导论》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复合材料导论授课对象:材料类专业本科生学时:36学时学分:2学分先修课程:材料力学基础,材料结构与性能开设学期:大三下学期二、课程目标1.理解复合材料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掌握各种复合材料的组成、制备方法及其性能表征方法。
3.能够使用常见的复合材料进行材料设计与选择。
4.了解复合材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1.复合材料的概念与分类(2学时)a.复合材料的定义b.复合材料的分类及常见应用领域2.复合材料的组成成分(4学时)a.基体材料b.强化材料c.界面材料3.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8学时)a.复合材料的层合制备方法b.复合材料的增强制备方法c.复合材料的注塑制备方法4.复合材料的性能评价与测试方法(10学时)a.力学性能测试方法b.热学性能测试方法c.导电性能测试方法d.耐腐蚀性能测试方法5.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6学时)a.弹性行为b.塑性行为c.破坏行为6.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4学时)a.航空航天领域b.汽车工业领域c.化工工业领域四、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通过讲解复合材料的基本概念、制备方法和性能评价等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对复合材料的基本理解。
2.实际操作:安排实验或实例让学生实际制备和测试复合材料,加深学生对复合材料性能的认识。
3.学生讨论:设置小组讨论环节,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评估方式:1.平时成绩(30%):考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
2.期中考试(30%):考察学生对复合材料概念、制备方法和性能的掌握程度。
3.期末考试(40%):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材与参考资料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绪论复合材料的定义: 复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s),是由界面分明、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的组分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构成的性能优越的多相材料。
各种材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使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而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
复合材料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能的材料组元通过宏观或微观复合形成的一种新型材料,组元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界面。
(2)复合材料中各组元不但保持各自的固有特性而且可最大限度发挥各种材料组元的特性,并赋予单一材料组元所不具备的优良持殊性能。
(3)复合材料具有可设计性。
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1)玻璃钢和树脂基复合材料 非常成熟 广泛的应用(2)金属基复合材料 开发阶段 某些结构件的关键部位(3)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功能复合材料等 尚处于研究阶段 有不少科学技术问题有待解决 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特点和分类*细观复合:一种或几种制成细微形状的材料均匀分散于另一种连续材料中宏观复合:两层以上不同材料的叠合,层合复合材料可以是几种单成分材料,也可以细观复合材料细观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特点:1基体相(连续相):Co 包围增强相并相对较软和韧的贯连材料,作用是粘结保护分散相材料和传递应力2界面:位于增强相和基体相之间并使两相彼此相连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质与相邻两相有明显区别、能够在相邻两相间起传递载荷作用的区域3增强相(分散相):被基体相包裹分隔,具有比基体相高的模量和强度,起到抵抗变形和破坏的作用 细观复合材料的分类细观复合材料的分类 (按分散相分类)1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包括连续纤维增强:“纤维的两端达到制成的复合材料构件的边界” 和 短纤维增强:"将长纤维或纤维束切断分散于基体中")2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3晶须增强复合材料按连续相分类 非金属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碳基复合材料 陶瓷基复合材料 热固性树脂 热塑性树脂第二章复合材料增强体(1.纤维2.颗粒3.晶须)一纤维增强纤维的分类:有机纤维:芳纶纤维聚乙烯纤维尼龙纤维无机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维氧化铝纤维碳化硅纤维氮化硼纤维纤维增强体的形态复合材料中的纤维连续是合成纤维,是上万跟纤维组成的基本无捻的长丝束/纱,称为粗纱。
将长纤维或纤维束切断分散于基体中纤维织物,由纱线编织成的二维或三维织物。
玻璃纤维的制造1)坩埚拉丝法(玻璃球法)2)窑池拉丝法(直接熔融法)3)吹制法(短纤维)4)玻璃纤维制品璃纤维的制造方法1)坩埚拉丝法(玻璃球法)①制球:砂岩、石灰石、蜡石、硼酸及粘土等化工原料按比例计量、调配、混合后送入熔窑内制成玻璃液,玻璃也自熔窑中流出,制成直径1.8cm的玻璃球,作为拉丝的原料步骤:玻璃原料——混合——熔炼炉1260℃——造球机——玻璃球(直径15~18mm)②拉丝工艺参数:铂金坩锅玻璃液温度:约为1300℃漏丝板孔数:102,204,408个,国外3500个左右孔直径:1.5~2mm流出玻璃液温度:1190 ℃集束轮转速:1000~3000m/min 拉丝直径:3~20um方法2池窑拉丝法(直接熔融法)将玻璃原料投入熔窑熔化后直接拉制成连续玻璃纤维优点:①省去制球工艺;②池窑容量大,生产能力高;③对窑温、液压、流量和漏板温度可以自动化集中控制;④适用于多孔大漏板生产粗玻璃纤维;⑤废产品易于回炉方法3吹制法在熔融的玻璃液从熔炉中流出时,立即受到喷射空气流或蒸汽流冲击,将玻璃吹拉成短纤维,将飞散的短纤维收集在一起,均匀喷涂粘结剂,可以得到玻璃棉或玻璃毡。
方法4玻璃纤维制品碳纤维的制造碳纤维不能用熔融法或溶液法直接纺丝,只能以有机纤维为原料,采用间接方法来制造。
碳元素的各种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非晶态的各种过渡态碳),根据形态的不同,在空气中在350℃以上的高温中就会不同程度的氧化;在隔绝空气的惰性气氛中(常压下),元素碳在高温下不会熔融,但在3800K以上的高温时不经液相,直接升华,所以不能熔纺。
碳在各种溶剂中不溶解,所以不能溶液纺丝。
1)气相法在惰性气氛中,小分子有机物(如烃或芳烃等)在高温下沉积成纤维。
用这种方法只能制造晶须或短纤维,不能制造连续长丝2)有机纤维碳化法制造连续长纤维:①将有机纤维经过稳定化处理变成耐焰纤维;②在惰性气氛中,于高温下进行焙烧碳化,使有机纤维失去部分碳和其它非碳原子,形成以碳为主要成分的纤维状物。
有机纤维碳化法制作碳纤维的主要原材料有三种:①人造丝(粘胶纤维);②聚丙烯腈(PNN) 纤维;③沥青。
无论用哪一种原丝纤维来制造碳纤维,都要经过五个阶段:拉丝——牵伸——稳定——碳化——石墨化二颗粒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热、耐磨、耐高温的陶瓷和石墨等非金属颗粒,加入到基体材料中起提高耐磨、耐热、强度、模量和韧性的作用。
其成本低,易于批量生产三晶须1 晶须定义:是指具有一定长径比和截面积小于52 10-5cm2的单晶纤维材料。
其直径为0.1到几个微米, 长度为数十到数千微米。
但具有实用价值的晶须的直径约为1-10微米,长径比在 5 –100之间。
晶须是含缺陷很少的单晶纤维,其拉伸强度接近其纯晶体的理论强度。
2 晶须的种类有:碳化物晶须:SiC、TiC、ZrC、WC、B4C;氮化物晶须:Si3N4、TiN、BN、AlN;氧化物晶须:MgO、ZnO、BeO、Al2O3、TiO2 ;金属晶须:Ni、Fe、Cu、Si、Ag、Ti;硼化物晶须:TiB2、ZrB2、TaB2;无机盐晶须:K2Ti 6O13、Al18B4O33等。
第三章复合材料基体1. 聚合物热固性聚合物热塑性聚合物2.金属铝、镁及其合金钛及其合金其它金属3..陶瓷氧化物陶瓷非氧化物陶瓷玻璃陶瓷4.碳(石墨)5.水泥第四章树脂基复合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优势有哪些?*比强度: 材料的强度与其密度之比比刚度:材料的弹性模量与其密度的比值(是结构设计,特别是航空、航天结构设计对材料的重要要求之一。
比刚度/强度较高说明相同刚度/强度下材料重量更轻,或相同质量下刚度/强度更大。
)*耐疲劳*耐腐蚀性能好*可设计型好*尺寸稳定性好***什么是玻璃钢,举例说明其用途?玻璃钢:工业用树脂基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主要是聚酯树脂)复合材料用途:交通、建筑、化工、体育用品等领域都有应用如:喷气式飞机上用它作油箱和管道,可减轻飞机的重量。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玻璃钢储罐,他们身上背着的微型氧气瓶,也是用玻璃钢制成的。
各种小型汽艇、救生艇、游艇,以及汽车制造业等***什么是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航空航天用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碳、硼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主要是环氧树脂等)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有哪些?你认为选择制备方法的依据有哪些?喷射成型缠绕成型拉挤成型树脂传递模成型等喷射成型工艺喷射成型工艺是利用喷枪将短纤维及树脂同时喷到模具上,压实固化成制件的工艺方法。
方法:将分别混有促进剂和引发剂的树脂从喷枪两侧(或在喷枪内混合)喷出,同时将玻璃纤维无捻粗纱用切割机切断并由喷枪中心喷出,与树脂一起均匀沉积到模具上。
当树脂与玻璃纤维无捻粗纱混合沉积到一定厚度时,用手辊滚压,使纤维浸透树脂、压实并除去气泡,最后固化成制品。
优点:喷射法使用的模具与手糊法类似,而生产效率可提高数倍,劳动强度降低,能够制作大尺寸制品。
缺点:用喷射成型方法虽然可以制成复杂形状的制品,但其厚度和纤维含量都较难精确控制,树脂含量一般在60%以上,孔隙率较高,制品强度较低,施工现场污染和浪费较大。
用途:利用喷射法可以制作大蓬车车身、船体、广告模型、舞台道具、贮藏箱、建筑构件、机器外罩、容器、安全帽等。
拉挤成型工艺方法:首先将浸渍过树脂胶液的连续纤维束或带状织物在牵引装置作用下通过成型模而定型;在模中或固化炉中固化,制成具有特定横截面形状和长度不受限制的复合材料,如管材、棒材、槽型材、工字型材、方型材等。
优点:①生产效率高,易于实现自动化;②制品中增强材料的含量一般为40%-80%能够充分发挥增强材料的作用制品性能稳定可靠;③不需要或仅需要进行少量加工,生产过程中树脂损耗少;④制品的纵向和横向强度可任意调整,以适应不同制品的使用要求,其长度可根据需要定长切割。
缠绕成型将浸过树脂胶液的连续纤维或布带,按照一定规律缠绕到芯模上,然后固化脱模成为增强塑料制品的工艺过程,称为缠绕工艺。
主要用于制备回转体制品。
常用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Kevlar纤维等常用树脂:热固性环氧和聚酯树脂1、干法缠绕预浸纱带(布带),加热粘流后缠绕。
特点:严格控制纱带含胶量和尺寸,质量稳定,速度快,劳卫条件好,投资大。
2、湿法缠绕浸渍无捻粗纱直接缠绕。
特点:材料经济,质量不稳。
3、半干法缠绕预浸渍粗纱(或布带)随即缠绕到芯模上。
特点:无需整套设备,烘干快,室温操作。
缠绕规律1)纤维既不重叠也不离缝,均匀联系布满芯模表面(2)纤维在芯模上位置稳定,不打滑纤维缠绕方式和角度可以通过机械传动或计算机控制。
连续纤维缠绕技术的优点纤维铺放具有高度准确性和重复性、能制造小到几十毫米、大到几十米的回转体,制品纤维含量高(70-75%)、原材料消耗小、无废料,可以制备球形容器、弯管等。
应用:(1)压力容器:用于储存燃料和高压气体的容器,一般有球形、圆筒形和环形(2)非压力容器缠绕结构制品:锥壳形、圆柱形等(3)工业管道和储罐树脂传递成型:先将增强剂置于模具中形成一定形状,再将树脂注射进入模具、浸渍并固化的一种复合材料生产工艺,是FRP(纤维增强塑料)的主要成型工艺之一。
制备方法的选择材料组元选择后,就要考虑所采用的复合工艺路线,即具体的制备方法。
制备方法的选择主要应考虑以下四个方面:(1)所选的工艺方法对材料组元的损伤最小,尤其是纤维或晶须掺入基体之中时,一些机械的混合方法往往造成纤维或晶须的损伤;(2)能使任何形式的增强材料(纤维、颗粒、晶须)均匀分布或按预设计要求规则排列;(3)使最终形成的复合材料在性能上达到充分发挥各组元的作用,即达到扬长避短,而且各组元仍保留着固有的特性。
(4)在制备方法的选择上还应考虑性能/价格比,在能达到复合材料使用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简便易行的工艺以降低制备成本。
针对不同的增强材料和基体特性应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第五章金属基复合材料1)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优势有哪些?金属基复合材料相对于传统的金属材料来说,具有较高的比强度与比刚度;而与树脂基复合材料相比,它又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与耐热性;与陶瓷基材料相比,它又具有高韧性和高冲击性能。
2)-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有哪些?用于450 ℃以下的轻金属基体(1)铝和铝合金(2)镁和镁合金(2) 用于450-700 ℃的复合材料的金属基体(1)钛及其合金用于1000 ℃以上的金属基体(1)镍和镍合金(2)金属间化合物3)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1固态法(粉末冶金),液态法(压铸,普通和预制体压铸)2粉末冶金将固态金属粉末与增强体混合后在加压加温条件下合成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长纤维增强:将纤维和金属粉末按比例混合,密封在容器中,然后进行热等静压适用范围:主要应用于短纤维、颗粒或晶须增强,也可以应用于长纤维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