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灯谜的技巧

合集下载

猜灯谜技巧大全

猜灯谜技巧大全

猜灯谜技巧大全灯谜,在中国习俗的活动上会称做猜灯谜,每年逢正月十五元宵节,会将灯谜结合赏花灯,变成许多人可共同参与的猜谜游戏。

你们知道哪些猜灯谜的技巧呢?接下来就请跟随店铺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猜灯谜的基本技巧猜谜的技能就是应用联想,即根据汉字的一字多义、一词多义等特点,进行联想。

例如“白先生”,猜教育名词。

可以这样进行联想:白――1、表示语言的有:说、讲、语、话、道、陈、叙、表、云、曰、言、告诉。

2、表示颜色:素。

3、表示没有:空、无。

4、表示清楚:明白。

先生――师、医生、先出世。

根据谜目要求可以组合成“讲师”扣合谜面。

联想主要有同义词联想和替代联想两大类。

一、同义词联想例如:“表白”猜语文名词“语素”。

“表”的同义词有“语”,“白”的同义词有“素”;再如“东方的云”猜语文名词“主语”。

“东方”指“主人”,“云”的同义词有“语”,别解为“主人说话”扣谜面。

同义词联想还经常用通假字,例如:女通汝、莫通暮、早通蚤、华通花等。

谜例:“你好”猜字“娘”,“你”即“汝”,“汝”通“女”,“良”即“好”。

二、替代词联想:替代词包括别名替代、局部替代、等同词替代。

1、别名替代:(1)国名别称替代。

例如:中国――华、中、夏、华夏、神州、九州等。

谜例:“华夏欲腾飞”猜军衔带姓名“中将张翼翔”。

(2)省名别称。

例如:山西――晋;福建――闽;四川――巴、蜀、川等。

谜例:“山西有雨”猜字“亚”,山西省别称“晋”,有雨就不见日。

(3)市名别称。

例如:北京――燕、京、都;上海――沪、申;南京――宁;福州――榕等。

谜例:“上海的早晨”猜二字常用词“申明”。

(4)事物别称。

日――金乌;月――玉兔、广寒、蟾宫、嫦娥;眉――柳、春山;眼――秋水;菊花――东篱、金花、黄花等。

谜例:“月儿弯弯”猜词牌一“蟾宫曲”。

又例:“春山显,秋水丽”猜四字常用语“眉清目秀”。

2、局部替代:(1)帝王姓替代朝代。

如:明朝――朱;唐朝――李;宋朝――赵。

麻豆猜灯谜闹元宵

麻豆猜灯谜闹元宵

麻豆猜灯谜闹元宵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它起源于汉代,盛行于隋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等习俗,其中猜灯谜已成为一项十分受欢迎的活动。

麻豆猜灯谜,源于我国古代的传统习俗,旨在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随着时间的推移,猜灯谜的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已成为一项融合文化、娱乐、智慧的民俗活动。

在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挂起彩灯,邀请亲朋好友一起猜灯谜,既能增进感情,又能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猜灯谜看似简单,实则需要一定的技巧。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猜灯谜策略:1.善用谐音:很多灯谜利用谐音来暗示谜底,如“麻豆”可谐音为“马逗”。

2.观察谜面:谜面往往有暗示性,如“闹”字可暗示元宵节的喜庆氛围。

3.分析字义:结合谜面的字义,有时能找到线索,如“豆”字可暗示谜底与植物有关。

4.寻找同义词:有些灯谜用同义词来迷惑读者,注意寻找替代词,如“麻”字可暗示“马”。

5.逻辑推理:有些灯谜需要运用逻辑推理能力,如“闹元宵”可推断为与元宵节有关的活动。

结合以上技巧,我们可以推测出谜底为“马戏表演”,因为“麻豆猜灯谜”可以理解为“马逗”,而“闹元宵”则是马戏表演的场景。

元宵佳节,不妨与亲朋好友一起参加猜灯谜活动,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共度欢乐时光。

在此,推荐一些有趣的元宵节活动:1.参加当地举办的猜灯谜活动,如公园、商场等场所。

2.自己制作灯谜,与家人朋友分享,增进感情。

3.观赏各地特色的灯会,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

4.品尝各种美食,如汤圆、元宵等,享受口福。

5.观看元宵晚会,欣赏文艺表演,领略民族文化。

猜灯谜最简单回答

猜灯谜最简单回答

猜灯谜最简单回答
灯谜通常是一种用谜面暗示某个事物的谜语游戏。

要猜对灯谜,最简单的回答方式就是直接说出所指的事物名称。

例如:
灯谜:黑夜里发出光芒,昼夜不停地工作。

最简单回答:路灯。

灯谜:一个大嘴在城里,昼夜对着你大喊大叫。

最简单回答:广播。

灯谜:白天看不见身影,夜晚亮出金黄色光芒。

最简单回答:月亮。

所以,猜灯谜时直接说出谜面所指的事物就是最简单直接的回答方式了。

当然,如果能举一反三,运用机智幽默的语言组合作答,也会让游戏更加有趣生动。

灯谜借代法

灯谜借代法

灯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其魅力在于通过短小精悍的文字游戏,引发人们的思考和联想。

其中,借代法是灯谜制作中常用的一种技巧,巧妙地运用词语的多义性和关联性,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借代法,即在灯谜中利用一个词的多种含义或者关联性,用一个概念代替另一个概念,给人以新的启示。

这种方法的运用,可以使灯谜更富有层次感和趣味性。

比如以“桃花”借代“红颜”,以“松鹤”借代“长寿”,通过借代,使得本来普通的词语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

灯谜的借代法,实际上是一种语言艺术,它要求制作者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丰富的联想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将各种元素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既合逻辑又出人意料的谜面。

而对于猜谜者来说,则需要通过解读灯谜中的借代关系,找到隐藏在其中的答案。

借代法在灯谜中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增加难度和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汉语的丰富性和多义性。

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有不同的含义,这种灵活性使得汉语具有无穷的魅力。

而灯谜,正是这种魅力的集中体现。

总的来说,灯谜的借代法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它通过巧妙地运用词语的多义性和关联性,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和联想。

在猜灯谜的过程中,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的魅力,还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聚会游戏:猜灯谜

聚会游戏:猜灯谜

聚会游戏:猜灯谜猜灯谜是一种常见的聚会游戏,它不仅能够增加聚会的趣味性,还能够锻炼大家的智力和思维能力。

在这个游戏中,参与者需要根据提示猜出谜底,从而获得胜利。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猜灯谜游戏及其规则。

一、猜字谜猜字谜是最常见的猜灯谜游戏之一。

在游戏开始前,主持人会给出一些提示,参与者需要根据提示猜出一个字或一个词。

例如,主持人给出的提示是“四季如春”,参与者需要猜出的字是“花”。

参与者可以通过联想、推理等方式来猜出谜底。

猜对的参与者可以获得奖励,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二、猜成语猜成语是另一种常见的猜灯谜游戏。

在游戏开始前,主持人会给出一些提示,参与者需要根据提示猜出一个成语。

例如,主持人给出的提示是“一心一意”,参与者需要猜出的成语是“全心全意”。

参与者可以通过理解提示的意思,联想成语的含义来猜出谜底。

猜对的参与者可以获得奖励,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三、猜谜语猜谜语是一种需要思维能力的猜灯谜游戏。

在游戏开始前,主持人会给出一些描述性的提示,参与者需要根据提示猜出一个事物或一个概念。

例如,主持人给出的提示是“白天看不见,晚上看得见”,参与者需要猜出的是“星星”。

参与者可以通过分析提示的特点,推理事物或概念的特征来猜出谜底。

猜对的参与者可以获得奖励,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四、猜歌曲猜歌曲是一种需要音乐知识的猜灯谜游戏。

在游戏开始前,主持人会播放一段歌曲的片段,参与者需要根据片段猜出歌曲的名称或歌手的名字。

参与者可以通过对歌曲的旋律、歌词等进行分析,联想自己所熟悉的歌曲来猜出谜底。

猜对的参与者可以获得奖励,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总结起来,猜灯谜是一种既有趣又有挑战性的聚会游戏。

通过参与猜灯谜游戏,不仅可以增加聚会的欢乐氛围,还可以锻炼大家的智力和思维能力。

希望大家在聚会中能够尝试这些猜灯谜游戏,共同享受游戏的乐趣!。

猜灯谜的方法和技巧

猜灯谜的方法和技巧

猜灯谜的方法和技巧灯谜,又称为灯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智力游戏。

猜灯谜的方法和技巧对于我们理解和破解这种游戏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于猜灯谜的方法和技巧的介绍:1.理解题目背景在猜灯谜时,首先需要理解题目背景。

通常,灯谜的题目背景会提供一个场景、一个对象或者一个概念,并从中提出一个问题或者要求。

我们需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其背景和要求,从而为解答问题做好准备。

2.识别关键词关键词是灯谜题目中的重要信息。

它们可能是题目背景中的特定名词、动词或者形容词,也可能是题目要求中的特定词语。

我们需要准确地识别这些关键词,以便在解答问题时能够准确地把握题目的信息和要求。

3.尝试字面解读字面解读是指根据题目的字面意思进行解读。

有些灯谜题目的答案可以直接从字面意思中得出。

例如,“五个人在一起”的答案是“伍”,因为“伍”就是“五”的意思。

因此,我们可以尝试从字面意思入手,寻找答案的线索。

4.联想与比喻联想是指根据题目中的信息,联想到相关的知识点或者经验。

比喻则是指将题目中的信息比喻成其他事物,从而得出答案。

例如,“独木不成林”的答案是“森”,因为“森”可以比喻成很多树木在一起,而“独木不成林”的意思是说只有一棵树不能成为森林。

因此,通过联想和比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题目并找到答案。

5.注意语义与双关语义是指词语的含义和意义,而双关则是指一个词语有多个意思。

在灯谜中,语义和双关经常被利用来制造难题。

例如,“船出长江口”的答案是“上海”,因为“船出长江口”是指船离开了长江,进入了海洋,而“上海”是中国的港口城市,位于长江入海口。

因此,在猜灯谜时,我们需要特别注意语义和双关的使用,以便更好地理解题目并找到答案。

6.尝试通假字解读通假字是指古代文献中用来代替某个字的字。

在灯谜中,通假字也是解题的一个思路。

如果我们能够识别出题目中的通假字,就能够更准确地理解题目的意思并找到答案。

例如,“孔子入门”的答案是“庙”,因为“庙”可以通假为“门”,而“孔子入门”的意思是指孔子进入庙堂的大门。

猜灯谜的方法技巧实用1篇

猜灯谜的方法技巧实用1篇

猜灯谜的方法技巧实用1篇猜灯谜的方法技巧 1关于猜灯谜的方法技巧猜灯谜的方法技巧初入门,要多猜、多想和多记,对揭晓的谜底要逐句逐字地细加推敲,由浅入深,从简到繁,逐步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在运用谜法、掌握规律、准确猜谜上,要注意如下几点:1、琢磨谜面,字字不放有不少谜的谜面,往往“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猜时首先要看懂弄通谜面作者的用意,对谜条上的字句要细细推敲,每个字都不能轻易放过。

如:“宋字去了盖,不作木字猜”,打一字。

乍一看,谜底明明是个“木”,可是第二句限止不能猜“木”字;再把谜面反复读上几遍,原来“宋字”两字都是宝盖头,而将两个宝盖都去掉,即成“木子”,拼起来即成了“李”。

此谜妙在“字”字实用,使猜者有联想、思索的余地。

又比如:“离闹市,才回来,忙把门儿关”,打一字。

这条谜里有几个动词:“离”、“回来”、“关”,在谜面上遇有“增、损、离、合”含义的词类,猜时要先从拆字方法入手。

“闹”离了“市”为“门”,“才”字放进去即成“闭”,“关门”的含义也暗喻“闭”字,烘托了谜底“闭”字。

还有一则:“一叶障目,有己无人”猜“自”字,方法与上面相仿。

先把“一叶”象形为“丿”,遮在“目”字上成“自”,第二句“有己无人”即“自”字的含义反扣,加深对谜底的喧染,而谜面两句又自然天成。

谜面上凡带有“去、不、离、分、来、合、有、无”等字眼的,要实用这些字,从离合的拆字法入手。

2、掌握典故,广泛联想有些谜往往巧借典故,如果不知典故的来历,就不可能猜中。

诚然,灯谜的运典要以通俗为主,不可用生疏、冷辟和大家不熟悉的典故入谜。

运典创作的灯谜佳作举不胜举。

如有条谜:“愚公之居”打成语一。

愚公移山是大家熟悉的传说故事,猜这条谜时首先要把愚公居住的环境思索一下,门前有太行山和王屋山,故第一步想到谜底离不开“山、岭、峰、岩”等字;第二步再想是愚公的居住处所,谜底可能隐“门、户、家、房”等字。

想到了这些,再将素材剪拼,可能在脑里出现“家在山前”、“门外见峰”的语句,但都不是成语,这时,如果查一下《成语词典》或再思考一下,“开门见山”即油然而生。

中秋节猜灯谜游戏的规则与技巧

中秋节猜灯谜游戏的规则与技巧

中秋节猜灯谜游戏的规则与技巧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其中猜灯谜游戏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猜灯谜是一种既有趣又富有智慧的活动,通过猜谜语来增进亲友之间的感情。

本文将介绍中秋节猜灯谜游戏的规则和一些技巧,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参与其中。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猜灯谜游戏的基本规则。

在中秋节晚上,人们会在院子或室内摆放精美的灯笼,并在灯笼上挂上谜语。

参与者需要根据谜语的提示来猜出正确的答案,并将答案写在纸上。

通常,答案是一个字、词或成语。

猜谜者可以自由组队,或者个人独立思考。

当所有人都猜完之后,主持人会公布正确答案,并颁发奖品给猜对的人。

在参与猜灯谜游戏时,有一些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解答谜语。

首先,要善于观察。

灯谜往往通过文字、形状或图案来暗示答案,因此仔细观察灯谜的细节非常重要。

有时候,灯谜中的关键词可能被隐藏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只有通过细心观察才能找到线索。

其次,要善于思考。

猜灯谜不仅需要观察力,还需要一定的思维能力。

有些谜语可能是一种谐音或暗示,需要我们通过联想和推理来找到正确答案。

例如,一个谜语可能描述了一个物体的特征,但实际上暗示的是与该物体相关的成语或俗语。

在猜谜过程中,我们应该灵活运用自己的思维,不拘泥于表面的文字,而是深入思考隐藏的含义。

此外,积累知识也是猜灯谜游戏的关键。

猜灯谜需要我们对语言、文化和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通过广泛阅读和学习,我们可以积累更多的知识储备,提高我们猜谜的准确性。

例如,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熟悉历史典故和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台词,都能够为我们解答谜语提供帮助。

最后,参与猜灯谜游戏要保持愉快的心态。

猜谜是一种娱乐活动,其目的是增进亲友之间的交流和欢乐。

即使我们无法猜中所有的谜语,也不要泄气或感到沮丧。

相反,我们应该抱着轻松的心态,享受猜谜的过程,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答案。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我们可以学到更多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猜灯谜•大家知道,灯谜是利用中国汉字的一字多义,一字多音,笔画的组合变化这些特点而制作出来的。

我们拿到一条灯谜,首先就要想一想,这条灯谜是用什么方法制成的是根据谜面文字的含意隐射谜底的,还是利用谜面文字的笔画,结构变化暗示谜底的,还是利用象形,象声来扣合谜底的。

也就是说,先要分析出所要猜的灯谜究竟属于哪种谜体,是会意体,是增损离合体,还是象形,象声体,谜体找对了,也就是找对了破谜的门道儿。

这就像做数学应用题,先要读懂题目,弄清楚题目的类别,然后才好列式计算。

不过,识别谜体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因为它不像谜目和谜格那样都给标注出来。

一条谜语是用什么方法制成,属于什么谜体,谜面上并不注明。

这就要求猜射者详细地审清题目(包括谜面和谜目),深入地分析和反复地推敲,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

这里还需要说明,一条谜语往往不只用了一种制谜方法,可能是两种甚至于三种方法的综合,所以我们猜谜时要把眼界放宽,不能抱住一种方法死钻牛角尖,否则往往会陷入“迷”阵。

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不同谜体所包含的各种具体的猜谜方法。

(1)会意法这类谜语要求谜面和谜底之间一定要有意义上的联系。

谜面上的意思都得在谜底上得到反映;而谜底的意思也得包含在谜面的意思之中。

猜谜时,我们主要是通过对谜面含义的思索和领会,直接地进行分析,解释,或者作进一步的引申。

这里经常要运用到别解,别解是识破谜底的重要方法之一。

1、正面会意法:这种方法最常用,在会意体的谜语中占有很大比重。

猜这类谜语时,要根据谜面的正面含意去琢磨,去猜测,从而联想出一个谜底。

谜面大多用叙述的方法或用同义词代替的方法隐射谜底的含意。

谜面常常是对谜底的直接的解释或曲折的说明。

猜谜时,只要把谜面的意思换成另外一种说法表达出来,或作进一步的引申,就可猜中谜底。

比如:枕头的用处(打常用词语一)枕头睡觉时才用得着,把它放在脑袋后面枕着。

根据谜目的要求,我们换成另外一种说法,就成了谜底:“置之脑后”。

又如:快餐(打医学名词一)快餐从正面理解就是“吃东西很快”。

联想到谜目要求打一医学名词,我们就要开动脑筋,寻找与这方面有关的字眼。

“吃东西”可以解释成“食物”,“食”在这里用作动词(当“吃”讲)。

“很快”含有“很迅速”的意思,再进一步引申,可以解释成“过于敏捷”。

这样一分析,我们就由“快餐”这个谜面得到了“食物”和“过于敏捷”两组词。

综合两组词语,再根据谜目要求一联想,我们就不难得出谜底:“食物过敏”。

这里运用了别解。

把“食物过敏”别解成“吃东西过于敏捷”,用这种意思,正好扣合“快餐”二字。

再如:提前上班(打文明称谓一)正面解释谜面,就是“很早来到单位”的意思。

看到“单位”二字,再联想到谜目,估计要猜含有文明意义的“××单位”。

是什么单位呢让我们回过头来看“很早来到”这个四字。

进一步分析,它们含有“先走进”的意思。

这样综合起来一看,答案就明白了,这就是:“先进单位”。

这里也用了别解,把表示模范,表率意义的“先进”一词,别解成“先走进”,谜底一经这样别解,正好扣合谜面。

下面再举几个用正面会意法猜字的灯谜。

刃(猜字一)谜底:召。

“刃”就是“刀口”的意思,合起来成“召”。

这里不但用了会意法,还用了合成法。

三十天(猜字一)谜底:音。

俗话说”三十而立”。

谜面上的“三十”暗含一个“立”字,“天”扣“日”,组合起来就是“音”字。

皆大欢喜(猜字一)谜底:筷。

谜面内含“个个快乐”之意,把“个个快”一组合,就成了“筷”字。

(“竹”字头可以分解成“个个”)改革者(猜字一)谜底:鞭。

正面会意,“改”扣“更”,“者”扣“人”(亻),把它们和“革”组合起来,就是“鞭”。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用会意法猜字谜,一般先进行正面会意,再选取有用的字(常常是独体字)或偏旁(往往是由会意出的字转化而来),最后加工合成变为一个新字(合体字),就是谜底。

下面,我们出一些用正面会意法制成的灯谜,请大家试着猜一猜。

①悼词(打成语一)②水泄不通(打二字常用语一)③冷气设备(打广告用语一)④手语(打语法用语一)⑤长矛大刀(打字一)谜底:①故作斯文(别解:为死者作文章)②难过(别解成“难以通过”)③夏令时装(别解成“夏季里安装”)④指示代词(别解成“用手指示意,代替言词”)⑤划(矛——戈,刀——刂)2、反面会意法:它与正面会意法恰好相反。

猜这种谜时,不要正着想,而要从反面去思索,去联想,这是关键。

这种灯谜的面和底互为反衬,所以在谜底和谜面中常常能找出一对反义词来。

请看下面各例:享受在后(打三字俗语一)从反面去会意谜面,就是不享受在前,而要“吃苦在前头”。

说成俗语,不就是“吃苦头”吗?“后”和“头”恰恰是一对反义词。

但愿花常开(打礼貌用语一)从反面去琢磨谜面,就是“不愿意花谢”的意思。

其中“谢”字和礼貌用语有联系。

我们顺藤摸瓜,再去推敲一下“不愿意”三个字。

“不愿意”可以引申出“不要”的意思。

和“谢”字联系起来看,就成了“不用谢”。

“不用谢”正好反扣谜面:“但愿花常开”。

这时,谜底里的“谢”字已由“感谢”之意别解成“凋谢”的“谢”字了。

我们也可以找到一对反义词:开——谢。

怒火中烧(打成语一)看到谜面后,还是从反面去想,火在中间烧,就是不烧边缘。

把这种意思有意识地向成语方面靠拢。

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成语“不着边际”,现在要验证一下,它是不是要猜的谜底。

“不着边际”是挨不着边儿的意思。

这好像是和谜面上的意思也挨不着边儿。

不过,我们可以借助于“别解”,把当作“接触”讲的“着”(zhuó)字,别解成“着火”的“着”(zháo别读)字。

由此,谜底转变成“烧不着边儿”,反扣谜面,十分贴切。

这里也有一对反义词。

我们留下这个问题让大家找一找。

下面给大家出几个反面会意法制成的灯谜,请大家作作练习。

①读新书读好书(打成语一)②写文章要具体(打军事建筑一)③不能迷信(打学科名一)④不要动武(打文章体裁一)注:谜底:①不念旧恶(“念”由“记在心上”别解成“读书”的“读”)②防空洞(整个谜底别解)③应用科学(谜底别解)④应甲文(谜底别解)3、分段会意法:也叫分扣法。

这种方法与前两种方法不同。

它不是根据谜面的整体意思去推敲谜底,而是把谜面适当地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再运用会意,别解等方法,分别进行猜射,最后将各部分综合整理,得出一个完整的谜底。

因为是分段扣合,所以谜面和谜底在整体意思上并不互相扣合,而是分段一一相扣。

猜这类谜语的关键是首先要正确地把谜面分段,分段时一定要联系谜目的要求,反复推敲,可以先进行试分,一次不行,就再重新分,反复几次,经过比较,最终是能够把段分好的。

这类谜语的谜面如果只分两段,还比较好猜,分段越多就越难猜。

请看下例:丝绸之路(打体育项目一)先把谜面分成两部分:“丝绸”和“之路”。

“丝绸”二字会意成什么,一时还不好猜射。

那么就先看“之路”。

“路”就是“道”,体育项目和“道”字有关的,是“柔道”。

现在看“柔”能不能扣合“丝绸”,答案是肯定的:可以扣合。

因为丝绸质地柔软,可以引申出“柔”来。

最后一综合,就得出谜底:“柔道”。

空中多云(打电视用语一)把谜面分成三段:“空中”,“多”,“云”。

然后一一猜射。

“空中”就是“空”字的中间,是个“八”字。

这里运用了减损法。

“多”有“繁多”,“频繁”的意思,这里扣一个“频”字。

“云”作文言讲,有“说”,“讲”,“道”的意思,这里扣一个“道”字。

综合起来,就是:“八频道”。

正好符合谜目要求。

“空中多云”和“八频道”不能直接相扣,但把它们都分成三部分,却能一一相扣,分毫不差。

夏至请君来品茶(打四字用语一)先断开谜面为三部分:“夏至”,“请君来”,“品茶”。

“夏至”,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这里扣一个“节”字。

“请君来”有相约之意,这里扣一个“约”字。

“品茶”就是“喝茶”,引申成“用水”。

然后综合整理,就成了“节约用水”,它就是谜底。

下面我们给大家出几个用分段会意法制成的灯谜,大家猜一猜。

①叫卖(打机件名词一)②考虑不成熟(打称谓一)③永远学先进(打礼貌用语一)④实现(打饮料名一)⑤细雨纷纷独闭门(打我国名胜一)注:谜底:①开口销(叫——开口,卖——销)②研究生(考虑——研究,不成熟——生)③老师好(永远——老,学——师,先进——好)④果子露(实——果子,现——露)⑤天下第一关(细雨纷纷——天下,“天下”别解成“天上下的”,独——第一闭门——关)4、假借替代法:这也是根据谜面的文义去猜射谜底的一种方法,不过这种猜射不再是直接的会意,而是通过字或词的假借,替代,去猜破谜底。

这种方法在灯谜中也运用得相当广泛,常用的有人名的假借,朝代的假借,生肖地支的假借,时间的假借,地名的假借等等。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

人名的假借:用某人的名,号,官职或外号去替代姓氏,名字,职称等。

比如:举国同赞朱老总(打新名词一)谜底:公共道德。

大家知道,朱老总就是朱德,这里用朱老总扣“德”字。

“举国同赞”扣“公共道”。

只怨放翁将妻休(打成语一)谜底:光怪陆离。

“放翁”是南宋大诗人陆游的号。

陆游最初娶的是表妹唐琬,夫妻二人感情很好。

不幸,陆游的母亲不喜欢这个儿媳妇,最后二人被迫离异。

这个谜面就是出自这个悲剧故事。

“放翁”扣“陆”字,谜面直译成“光是怪陆游与妻子离婚”。

把它简写成一条成语,就是“光怪陆离”。

这个谜底要别解才能扣合谜面。

孔子墓(打地理名词一)谜底:丘陵。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孔子名丘,字仲尼。

这里借用“孔子”扣一个“丘”字,“墓”扣“陵”,合起来就是“丘陵”。

闯王府(打四字俗语一)谜底:自成一家。

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率领百万农民起义大军,反抗朝廷,当时有“迎闯王,不纳粮”的民谣。

“闯王”成了“李自成”的代名词。

这里用“自成”替代“闯王”,“一家”扣“府”,连起来就是“自成一家”这句俗语。

扣合谜面时,请大家别忘了,谜底要进行别解。

朝代的假借:用朝代名扣合帝王的姓氏,或者用年号扣合朝代名。

比如:李世民(打字一)谜底:瑭。

李世民是唐朝皇帝,会意成“唐王”。

两字一合成就是“瑭”字。

崇祯皇帝自缢(打医学名词一)崇祯是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的年号,崇祯皇帝在李自成攻打北京城时,仓惶逃出皇宫(今故宫)后门,吊死在煤山(今景山)的一棵槐树上。

至此,明朝灭亡。

谜面说的就是这样一段史实。

“崇祯皇帝”可以用“明”字替代。

“自缢”就是“上吊”,引申成“身亡”,“消失”,这里取一个“失”字。

它与“明”字相连,就成了“失明”,既符合谜目要求,又扣合谜面(谜底需别解)。

时间的假借:利用节假日名称,节气名称等互相替代。

比如:元旦休假(打银行名词一)谜底:年息。

“年”扣“元旦”,“息”扣“休假”。

儿童节开放(打中药名一)谜底:六一散。

“六一”扣“儿童节”,“散”扣“开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