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图示

合集下载

全身推拿流程

全身推拿流程

按摩程序浩诚教育——保健按摩师(一)头面部(仰卧位) 10分钟大鱼际揉前额—开天门(拇指直推)—按印堂、神庭—分推前额、抹双柳、捏眉—点攒竹、鱼腰、丝竹空—揉按太阳—擦鼻翼、点睛明、勾点四白—揉按颧髎、下关、迎香、—抹唇周(点人中、承浆)—按揉地仓、颊车—牵拉下颌—揉点翳风—双楸铃铛(定揉耳廓、牵拉耳廓)—指擦侧头—指揉侧头(耳前而后各两指)—扫散少阳—揉点、分五经(中间督脉、眉头膀胱经、眉中和眉尾胆经)—十指梳头—指尖叩头(一)颈肩部(仰卧位) 2分钟指揉颈三线—四指揉颈—勾点风池、风府|—牵引头部—摇头—拿颈肩部—指揉肩胛内缘—点肩井、压肩(二)上肢部(仰卧位) 10分钟单手拿肩—揉肩、点按中府—掌揉上肢3—指揉手三阴—拿上臂(内、外)—点按上肢穴位(臂臑、尺泽、曲池、内外关、合谷)—翻手腕—揉手背、捻拔五指—背屈手掌擦掌心—背屈手指点劳宫—摇手腕、肘、肩—捏指放血—抖动上臂—拍上肢—分压上肢—理上肢。

腹部(仰卧位) 5 分钟分抹腹部—直摩腹部——斜摩腹部—横摩腹部—团摩胸腹—推带脉—提拿腹肌—点穴(中脘、神阙、气海、关元、天枢、大横)—狮子滚绣球—振颤腹部(二)下肢部(仰卧位)10分钟揉拿下肢—拨大腿三阴、三阳经—揉大腿—揉膝周—点按穴位(血海、梁丘)—揉拨小腿三阴、三阳经)点穴(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解溪)—屈膝摇髋—牵、抖下肢—拍打下肢—分捏下肢—理下肢(三)腰背部(俯卧位)20分钟(操作者坐于床头处)拇指揉颈三线—拨颈三线—揉点风池、风府—大鱼际揉肩—双手拇指揉肩、点按肩井—双拇指揉肩胛内缘—直推、分推腰背—双手拿肩背—掌揉双肩(中间点按天宗)—拿上肢肩臂—拇指揉、拨手三阳经—牵抖上肢—推手三阳经—掌揉膀胱经—拨膀胱经3遍—点膀胱1线(脊突旁开1.5寸)—揉腰背—肘滚、理腰部—掌揉腰背部—指揉拨臀部—搓点八髎—提捏背筋(蚂蚁上树、抓提背部)—扣击腰背(换另一侧上肢顺序不变)(四)下肢部(俯卧位)8分钟掌揉下肢—拨臀部—按压环跳—拨膀胱经—揉拿大腿后侧—点按承扶、殷门、委中—单手揉小腿—拨小腿内、后、外侧—点承山、—拨跟腱点昆仑、太溪—捏脚按涌泉后扣击—摇踝—屈伸膝关节压腿—捏牵下肢—抖下肢—拍打下肢—理下肢(左侧做完右侧上下肢顺序不变)(五)肩背部(坐位)5分钟拿揉颈项—拨颈三线—点风池风府—擦风池风府—大鱼际揉肩—提拿肩井—滚肩背—揉拨滚肩背—捏搓抖上肢—直推背—坐位扳腰—拍打肩背—捏肩结束。

中医-性穴道按摩-图解

中医-性穴道按摩-图解

7招让你“性”致勃勃的穴道按摩(图解)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藉着刺激穴道能达到调节身体机能的功效。

除了舒缓压力、放松肌肉的情趣按摩,你不妨也试试中医的穴道按摩,以改善生理状况,为美满的性生活加分。

一、加强肾功能、提升精力
指压部位:
1、背部的肾俞、气海俞、八胶穴。

2、腹部的关元、中极、曲骨、衡门穴。

指压方法:以拇指按摩背部及腹部的穴道。

二、重燃爱火,改善性冷感
指压部位:
1、背部肾俞、八胶穴。

2、腹部的中极、曲骨、归来穴。

3、腿内侧的三阴交穴。

指压手法:
1、背部以拇指交叉式的由上往下指压数次。

2、以握压式拇指施力压腿内侧的穴道。

三、丰满乳房,让你更性感
指压部位:
1、乳房周围——带及膻中穴。

2、背部的心俞、肺俞、身柱穴。

指压手法:
1、在乳房周围,采用三指做圈状流动性的
压法。

手上擦油以一手托住乳房,一手沿着
2、背部以拇指重叠指压穴及其附近一带。

乳房线之势用掌心轮流向上托。

双手轮流在
乳房上做旋转式的按摩。

大腿按摩图示

大腿按摩图示

大腿按摩图示
1、坐在椅子上,两腿并拢,两手握拳,掌心向内,利用拳头关节从大腿膝盖处往大腿根部
进行点按,然后在大腿根部从外往内轻轻点按。

具体按摩点如图所示。

重复10-20次。

2、接着同样并拢双腿坐在椅子上,两手屈肘向外打开,握拳,利用拳头关节轻轻地从两大
腿外侧膝盖处往臀部外侧进行点按。

具体按摩点如图所示。

重复10-20次。

3、坐在椅子上,将左腿稍稍向外打开,同时脚尖踮起,两手屈肘向外打开,握拳,利用拳头关节从大腿内侧和外侧,从膝盖处往大腿根部处按摩。

具体按摩点如图所示。

重复10-20次,按完左腿换右腿重复。

4、坐在椅子上,两腿并拢,并将脚尖抬离地面。

两手握拳放在大腿下方,然后从膝盖处往大腿根部处,沿着大腿下侧中线进行按摩。

具体按摩点如图所示。

重复10-20次。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脚底穴位图)。绝对实用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脚底穴位图)。绝对实用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图解)手把手教你做足疗(图解)手把手教你做足疗手把手教你做足疗。

一、含苞未放:把脚擦干,之后涂抹润肤油。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

二、金鱼摆尾:双手横向拍打双脚外侧,起到放松小腿肌肉的作用。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

三、隔墙有耳:双手握住一只脚,向内稍用力挤压。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

四、仙鹤展翅:双手在脚背处上下搓热整个脚部,起到循环血液的作用。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

五、细水长流:点住脚心轻压,有助于身体排泄废物。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

六、蜻蜓点水:轻刮大脚趾,能够改善头痛头晕,有助睡眠。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

七、火烧连营:中指、食指关节按压脚底穴位,能够缓解胸闷症状。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

八、仙人指路:食指轻刮脚趾,达到舒筋活血的作用。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

九、重于泰山:双手轻轻挤压脚侧,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

十、排山倒海:双手交错按压脚背与脚心。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

十一、足部按摩:双手轻轻挤压脚侧,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

十二、大功告成:双手轻捏脚背穴位,能缓解头痛头晕等症状。

脚底穴位图方法:自購足底穴位圖一張。

泡一盆熱水,水溫在60℃左右。

把腳在熱水中泡5-10分鐘後用毛巾搽干。

從足底穴位圖找出找出胃部﹑甲狀腺﹑淋巴腺及肺部等反射區,在每個部位按上1-2分鐘,左右腳各按3次。

按摩甲狀腺及其他上述反射區乃是非常有效的消脂法,因為甲狀腺主要功能乃治療肥胖症及情緒不安等症狀;而按摩胃部可以減少食慾;淋巴腺及肺部等反射區則是幫助增加免疫力及排毒功能。

連續做完一個星期之後,因為人體的整體的循環轉好了的關係,身體會覺得比以前輕快,皮膚也會變得漂亮而有光澤。

有时间多按摩按摩哦,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腳板底是人體所有身體器官的反射區。

一般來說,腳底按摩乃是全身的保健護理,因此傳統的腳底按摩也都是為了治病,殊不知減肥也能以腳底按摩來達到目的。

涌泉穴取穴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人体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常用推拿按摩穴位图解与指导

常用推拿按摩穴位图解与指导

一、板门位置:手掌大鱼际部。

操作:用拇指端在大鱼际中点按揉,约揉200~400次。

主治: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积滞,阻泻,腹胀等。

二.位置: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操作:取定穴位时,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胸部人体正中线上,两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

主治:咳嗽,气喘,咯唾脓血,胸痹心痛,心悸,心烦,产妇少乳,噎嗝,膨胀。

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心悸、呼吸困难、咳嗽、过胖、过瘦、呃逆、乳腺炎、、喘咳病等。

此穴位为人体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三、天柱天柱于后头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颈脖子处有一块突起的肌肉(斜方肌),此肌肉外侧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左右即是此穴。

天柱穴主治病征:颈椎酸痛、睡扭了脖子()、五十肩、、目眩、头痛、缓解眼睛疲劳等。

该是治疗头部、颈部、脊椎以及类疾病的中药首选穴之一。

指压法列举:按摩治疗肩膀肌肉僵硬、酸痛、治疗疼痛、麻痹等后遗症、治疗宿醉、穴道指压法治疗忧郁症等。

操作:首先趴着,将肌肉放松。

在后头骨正下方凹处,找到天柱穴,一面缓缓吐气一面揉6秒,如此反复10次,可治疗疼痛、麻痹等后遗症。

四、足三里主治:急慢性胃肠炎、、、痢疾、、肠梗阻、肝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休克、等。

操作:(1)用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

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起支撑作用,以协同用力。

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数次即可。

(2)捶打足三里手握空拳,拳眼向下,垂直捶打足三里穴位。

捶打之时,也会产生一定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反复操作数次即可。

五、天柱骨穴是指项后中间入发际一寸处直至第七颈椎,以食指或拇指自上向下推800次以上。

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均有很好的止吐作用。

六、脾俞穴【位置】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用两拇指在两侧脾俞穴上按揉。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脚底穴位图)。史上最全的足疗资料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脚底穴位图)。史上最全的足疗资料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图解)手把手教你做足疗(图解)手把手教你做足疗手把手教你做足疗。

一、含苞未放:把脚擦干,之后涂抹润肤油。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

二、金鱼摆尾:双手横向拍打双脚外侧,起到放松小腿肌肉的作用。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

三、隔墙有耳:双手握住一只脚,向内稍用力挤压。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

四、仙鹤展翅:双手在脚背处上下搓热整个脚部,起到循环血液的作用。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

五、细水长流:点住脚心轻压,有助于身体排泄废物。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

六、蜻蜓点水:轻刮大脚趾,能够改善头痛头晕,有助睡眠。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

七、火烧连营:中指、食指关节按压脚底穴位,能够缓解胸闷症状。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

八、仙人指路:食指轻刮脚趾,达到舒筋活血的作用。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

九、重于泰山:双手轻轻挤压脚侧,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

十、排山倒海:双手交错按压脚背与脚心。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

十一、足部按摩:双手轻轻挤压脚侧,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

十二、大功告成:双手轻捏脚背穴位,能缓解头痛头晕等症状。

脚底穴位图方法:自購足底穴位圖一張。

泡一盆熱水,水溫在60℃左右。

把腳在熱水中泡5-10分鐘後用毛巾搽干。

從足底穴位圖找出找出胃部﹑甲狀腺﹑淋巴腺及肺部等反射區,在每個部位按上1-2分鐘,左右腳各按3次。

按摩甲狀腺及其他上述反射區乃是非常有效的消脂法,因為甲狀腺主要功能乃治療肥胖症及情緒不安等症狀;而按摩胃部可以減少食慾;淋巴腺及肺部等反射區則是幫助增加免疫力及排毒功能。

連續做完一個星期之後,因為人體的整體的循環轉好了的關係,身體會覺得比以前輕快,皮膚也會變得漂亮而有光澤。

有时间多按摩按摩哦,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腳板底是人體所有身體器官的反射區。

一般來說,腳底按摩乃是全身的保健護理,因此傳統的腳底按摩也都是為了治病,殊不知減肥也能以腳底按摩來達到目的。

涌泉穴取穴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人体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头部按摩(失眠)穴位、手法及穴位图医学PPT课件全

头部按摩(失眠)穴位、手法及穴位图医学PPT课件全
头部按摩(失眠)穴位、手法及 相关穴位图
1、和做眼保健操一样,用手指推眼眶周围,后揉太阳穴以及眉心各2分 钟,然后揉按颈椎两侧的下陷处,即风池穴3分钟。长期坚持可见睡眠质
量改善。
.
2、按摩耳廓。人体躯干和内脏在耳后廓均有一定的反应部位,所以按摩 耳廓有助于调节全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入睡。
•.
• 愿你健康舒适的入睡!来自外,以拇指指腹自印堂向上直推至发际止,反复推20~30次。 祛病功效:主治失眠、神经衰弱、感冒、血管性头痛、额窦炎、眶上神经痛、
鼻• 息.肉、高血压、疟疾、神经性呕吐、面肌痉挛等。
6、按揉太阳穴 位置:在头侧,眉梢与眼外角延续交叉处,向后约l横指的凹陷中。 按摩方法:双手食指指腹分别按于两侧太阳穴,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
3、按摩额头。两手指曲成弓状,第二指节的内侧紧贴着印堂,从眉间开 始向前额两侧抹压约做40次左右,失眠者就可顺利入睡。
•.
4、孕妇失眠可做鸣天鼓操作仰卧位,两手掌紧贴两耳中间,三指轻叩击后脑枕 骨20次,两手骤然离开耳孔,再反复做两次,共轻击枕骨60次。功能健耳去头晕,
清脑镇静,催眠。
•.
5、推摩印堂穴 位置:两眉头的中间。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以一手拇指放于印堂穴,其余四指附于对侧目
感为佳。如需要较大范围或力量较重的按揉,可以用两手的鱼际部代替食指。 祛病功效:治疗失眠、感冒、头痛发热、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等。
•.
7、点揉四神聪 位置:在头顶部,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就是百会穴;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处,共
4个穴位,统称四神聪。 按摩方法:取坐位,用双手的食、中指同时点揉四神聪,每穴点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
9、点按神门穴 位置:掌心向上,腕关节靠小指侧的腕横纹上。

女性足底按摩穴位图示

女性足底按摩穴位图示

女性足底按摩穴位头足部按摩是我国传统医学的宝贵遗产,医学典籍记载,“人之有脚,犹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

而民间也有“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的说法。

“脚是第二个心脏”,足部按摩是人人皆宜的一种自我保健方法!早在《内经》里就有足部经络学说和足部按摩的详细记载。

几千年来,这种简便、安全的保健方法一直为人们所钟爱。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又发现了人体各器官在足部的反射区,这些反射区可预测全身疾病。

千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就使用足部按摩的方法来达到治病和保健的目的。

足部按摩是对足部表面施加压力使它影响全身,调节身体各器官的功能。

足部与全身脏腑经络关系密切,承担身体全部重量,故有人称足是人类的“第二心脏”。

有人观察到足与整体的关系类似个胎儿平卧在足掌面。

头部向着足跟,臀部朝着足趾,脏腑即分布在跖面中部。

根据以上原理和规律,刺激足穴可以调整人体全身功能,治疗脏腑病变。

人体解剖学也表明脚上的血管和神经比其它部位多,无数的神经末梢与头、手、身体内部各组织器官有着特殊的联系。

所以,单纯对足部加以手法按摩,就能治疗许多疾病。

足部按摩的常用手法之一叫做单食扣拳法,用食指的关节部刺激有关部位。

它主要用于脚底部,因为按照足部反射区分布,有很多内脏反射区全在脚底,必须力度比较大,才能起到有效刺激作用。

脚内侧、脚面是骨膜,所以要柔和地刺激,不能刺激力太大,容易把骨膜伤着。

按摩双足治疗疾病和保健五个必须选择的反射区:第一个反射区就是腹腔神经丛;第二个反射区是脾脏;第三个反射区是肾脏;第四个反射区是输尿管;第五个反射区是膀胱。

这五个反射区是在按摩的开始或结束时,都必须加强的五个反射区。

在进行足部按摩时,要因人而异,手法灵活运用,按压区位时,要进行适度持续性的刺激,有正常的压痛感最好,应以反射区内压痛最敏感部位为重点,当体内器官发生病变时,双足相应的反射区会有针刺感。

另外,进行足部按摩时应保持室内清静、整洁、通风,按摩前用温水洗净足部,全身放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载】三字经派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治疗(一)【转载】陈姥姥小儿推拿讲座笔记整理2013-10-21 00:43:44|分类:推拿|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本文转载自杨凡《陈姥姥小儿推拿讲座笔记整理》中医思路:不要死记硬背穴位药方,而要取法于上,从中医基础入手,如阴阳五行,五蕴六气,子午流注等。

推拿基本原则:1,上火揉手心穴位,受寒凉揉手背穴位,手背均为补阳。

(舌苔白则按手背穴,舌苔黄则用手心穴。

)推拿也要根据舌苔。

2,推拿时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泄;手法轻为补,重为泄;慢为补,快为泄;推单数为补,双数为泄(如推几遍);向心脏方向推为补,离心推为泄。

3,三字经派推拿,3岁以下,均推左手,3岁以上,男左女右。

陈姥姥认为哪手方便推哪手,左右开弓亦可。

4,本身有重病的人,不要给别人推,耗阳气。

5,三字经派不许动心经,中指不能动,掐四缝穴除外。

6,给小孩推拿可以用淀粉、滑石粉、痱子粉,不用油推。

刮痧时可用油。

7,有毛病才推拿,没毛病时靠身体自行运转。

小孩推拿不可过于频繁,过多调动内气亦会引起紊乱。

捏积有病没病都可以做。

手心、小臂经脉穴位1,大拇指侧,手掌与手背交界处,脾胃经。

往离心方向推为泄,向心方向为补,如果判断不了该补该泄则来回推,叫“平补平泄”,或称“清补”。

如果小儿有湿疹,勿补脾,补成脾湿更难治。

调养脾胃,以3岁小儿为例,每日1次,每次推10-15分钟。

板门穴可以和胃止吐,胃不好的人可以每天自己左右手此穴各按压10分钟。

2,食指指侧,手心手背交界掌大肠。

便干,向外推,便稀,向内推。

大肠不易推开,往往推很久都没作用,可以增大强度,轻轻地涂油刮痧。

或念9字决按照所需的方向顺着掐。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二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每句掐一遍。

)3,食指正面,肝经。

肝只可泄,不能补。

4,中指心经。

心经不可动,会扰乱心神。

逆运八卦时,要握住中指指根,保护不要碰到心经。

要清心火,三字经派主要靠小清三河水。

5,四指正面,肺经。

肺经不可补,补完则咳不出痰。

肺经可泄,可隔去中指,与食指正面同推。

即平肝清肺。

6,小指正面,肾经。

肾经不可泄。

夜尿盗汗者为肾虚,可每日掐肾顶7-9下,单手。

严重者早晚各一次。

小指第一指缝为肾点,夜尿尿床者双手每日各掐5-10分钟,当夜可止。

此穴不可重掐。

7,小指侧面,手心手背交界处,小肠。

小便赤黄、发烧、能吃、上火都可以推小肠。

小肠可泄不可补。

8,手掌手臂交界处正中上面的小窝──小天心。

当发生高烧惊厥时,可掐此穴。

9,小臂内侧为天河水。

天河水安神泄心火,可治夜卧不宁。

天河水向上(向心)推,为小清天河水;向下(离心)推,为大清天河水。

如刚感冒,舌苔白时,可蘸葱姜水(煮水)清天河。

如感冒高烧,可蘸凉水顺势拍打,称打马过天河。

10,小臂内侧手臂与手掌接纹向内距离儿童手指三指处中央,为内关,相应的小臂外侧对应点为外关。

小儿高烧时,掐内关、外关,或者内外对掐,可防止头高热而四肢冰冷,四肢冰冷易发生惊厥。

11,小臂上侧──三关,下侧──六腑高烧至39.5度以上方可退六腑(从手肘推向手腕方向)。

退六腑过于寒凉,需要及时上三关(从手腕推向手肘方向)补充阳气。

通常,退六腑退了几分钟,也要上三关相应的时间。

如果小儿高烧却四肢冰凉,可着手脚泡热水(姜煮水亦可),然后上三关,把手脚弄热,防止惊厥。

12,四缝──第二指到第五指的从下至上第一关节处的4个横纹。

每日按四缝各7-9下,治嗓子疼,流口水,咽炎,腺状体肥大,打呼噜。

13,四横纹──第二到五指的手指与手掌相接处横纹。

来回推治咳嗽,清痰。

14,尺泽穴(下尺泽穴)此穴位于肺经上,点按此穴对大肠有好处,可治呼吸道疾病、腰疼。

每天左右各按10分钟。

手背穴位1,三四指掌骨之间二分之一处──外劳宫。

着凉拉稀按此穴15分钟准好。

2,四五指掌骨之间二分之一处──二人上马(二马)。

此穴补阳气。

肾虚的孩子可以一天按肾顶,一天按二马。

两穴轮留按。

3,手腕正中间的小坑──一窝风。

此穴主治流清鼻涕,如3-4岁,可按15分钟治疗。

此穴也治肚子疼。

捏积督脉统一身之阳气,捏积可治病,也可作平时保健只用。

平日身体无病时从下往上推,高烧时则从上往下推。

捏积不要饭后和晚上捏,要空腹,最好早上。

舌头红的孩子显示体虚,虚不受补。

如果头日捏脊后当夜小儿睡不踏实,次日则尝试从上往下捏。

逐日观察,慢慢转回从下往上捏。

为了保健的话,一周两次或两天一次频率。

提拉的力度:要用力到快要把孩子提起来。

(很大力!咔咔作响)身上胎记多的孩子表示胎内带来的阴气重,一定要捏脊。

通过捏脊可以把胎记去掉。

捏脊手法:每次共捏五遍,三捏两提。

第一至三遍:从尾骨尖开始向上滚捏(或者叫檊皮)一直到大椎,提拉一两下后,双手反手向下,紧贴脊柱抹下去直到尾椎骨,开始第二次捏脊,共捏三遍。

记住:到大椎一定要提拉。

每一趟上去后都要用手掌从大椎处沿脊柱两侧抹下来。

即从夹脊穴下来,可以平补平泻。

第四第五遍:从尾椎骨开始,捏起肉先提拉一下,然后开始“一、二、提!一、二、提!”即左右各手向上捻一下就要提拉一下。

提拉到肋骨就不要再提了,继续捻上去到大椎如前所述。

一般人被提拉时会发出啪啪的响声,这就是“积”。

各症疗法风寒感冒推拿方法:1,黄蜂入洞(大肠经起始点)按压300下2,一窝风按压15分钟3,捏积(黄蜂入洞图示)>其他方法:喝姜糖水,素叶煮水泡脚。

几根汤(就是香菜根、萝卜根加缨、白菜根、葱根+葱白,一起熬水15分钟左右)也可用王佑三膏将鼻周围一圈搓热(王佑三复方樟脑软膏,药店无售,陈姥姥处有售,私方,成分不详,内服外涂皆可,什么都治)风热感冒推拿方法:平肝清肺,逆运八卦,小清天河水。

调理舌苔,捏脊。

其他方法:如果高烧,可以用吴茱萸粉调以热醋,外托塑料布或膏药贴脚心。

一去虚火,二去高烧。

风热感冒容易反复高烧。

如果孩子舌苔黄,不可用艾灸的方法,如果舌尖红,也慎用。

去火食疗:稻香村有售萧山萝卜干,用此萝卜干煮水给小孩喝,治黄舌苔,红舌尖,便干,去火。

焦泡饭(做法待研究,大致是把米饭煮焦了上面到凉水刺啦一下,再煮开)焦泡饭配萧山萝卜干和咸菜,很去火。

孩子火大,也可用王佑三膏推拿肩胛骨外骨缝处30次降火。

阴阳辨如果患儿前半夜症状重,为阴正;如果后半夜症状重,或者白天会加重,为阳正,说明火大。

感冒时有的孩子一会流清鼻涕,一会流黄鼻涕,分辨不出是风热还是风寒感冒,可用手掌分阴阳。

两手分别在阴池和阳池向两侧推,推10分钟。

半小时后再观察鼻涕状况,以判阴阳。

发烧对付小儿高烧的思路,首先清大肠,然后再针对病患处施行推拿,诸如肺有火则清肺经,有鼻炎则治鼻炎。

发烧五步推:开天目30下(眉心向发际中央)推坎宫30下(缕眉毛至太阳穴)揉太阳30下(太阳穴)搓耳朵30下(从上至下,食指中指分于耳朵两侧)突然把耳朵折向前,顶耳后高骨。

小儿吃痛,大哭,出汗烧退。

高烧时耳尖放血:揉整个耳轮,揉红热针刺耳轮最高处挤血,用酒精棉擦拭,流得更多如果高烧是由于感冒,要多喝水咳嗽推拿方法:以3岁为例,按天突,膻中各200下,而后向左右分推前胸肋骨,按风门,肺腧各200下,而后左右分推肩胛骨。

有痰咳不出,揉天突,也可顺锁骨往两侧推,也可拍打锁骨下方,及大椎穴以下,两片肩胛骨中间的区域,上背部。

以牵动肺经,刺激排污。

食疗偏方:白舌苔白痰──花椒蒸梨(一个梨:50颗花椒),为好吃可放一点冰糖。

黄舌苔黄痰──川贝蒸梨(半个梨:1克川贝)莲藕水或莲藕粥。

肺炎逆运八卦55分钟;补肾补脾清大肠各15分钟。

如有湿疹,则清补脾(即拇指侧来回推)。

舌苔黄,或白腻将转黄时,才可用逆八卦。

便秘推拿方法:通常就是食指侧刮痧。

如果是长久性便秘,说明身体无水行舟,要补肾阳。

每日补二马10-15分钟。

老人便秘,要吃人参补气,然后补肾。

食疗偏方:热锅干炒蔗糖(不放油),炒到颜色刚刚变黄刚刚冒泡,关火降温。

喝两勺,半小时内就会拉稀。

萝卜,葱头擦丝,掺面烙饼,适合便秘的小孩吃。

香菇丝炒胡萝卜丝也有通便作用。

腹泻1,吃多了,伤食泻,便恶臭时,清大小肠助其泻污,等拉到便不臭,尿变多时,补大肠(即向心方向推刮食指侧)2,脾虚泻,吃什么拉什么。

按后劳宫10-15分钟,按二马,补脾(或清补脾),补大肠。

3,寒泻,受凉致泻,舌苔现白,同肠胃感冒,按外劳宫10-15分钟,按二马或者一窝风,加捏脊,加补大肠。

4,惊吓泻,孩子被吓着了导致泻肚,便呈绿色。

需要补肾,清补大肠,捏脊。

5,热泻或轮状病毒,捏积即可。

小儿晚睡,不易入睡洗脚后从脚趾轻抚至脚跟,每脚100次。

然后轻推从大脚趾至脚跟,二脚趾至脚跟,三脚趾至脚跟,四脚趾至脚跟,五脚趾至脚跟,各10次。

使小儿气息沉降,配合轻声讲故事,促其入睡。

夜惊哭闹平肝清肺,小清天河水。

如果上述方法不管用,可以晚间把绿豆贴太冲穴,贴上揉一揉,贴一宿。

(如果病患发病有时间规律,取相应经脉之输穴,输穴指各经脉上的第三个穴位,井荥输经合即指每经第一二三四五穴)。

夜间翻来覆去折腾的孩子都可以用捏脊的方法解决。

肾虚小儿夜间盗汗,夜尿,均为肾虚。

(2岁半后即应睡整夜断夜尿了。

)肾是用来长骨头的,小孩一直在长个儿,所以十个小孩十个肾虚,都需要补肾。

反季节游泳寒凉伤肾,夏天可以游,如果肾虚则少游,冬天最好不游。

小儿冬天应戴齐眉帽,防风入头。

可掐肾顶7-9次补肾。

推荐读物:赵剑秋著,三字经版《小儿推拿宝典》(现已绝版,网上有电子版,赵剑秋是护士出身,具有大量临床经验,书中给出的推拿量可以直接借鉴)吴若石,《儿童足底健康法》张钊汉原始点疗法望京小儿推拿讲座望京地区小儿推拿讲座欢迎各位妈妈学习了解小儿推拿。

一、小儿推拿属于推拿导引术。

1、有几千年历史的推拿导引术,是最科学最人性化的养生治病大法。

思考:刮痧、拔罐、针刺、艾灸、推拿……没有用消炎药、退烧药、止疼药,为何可以很快地消炎退烧止疼?关键就在‘导引’二字上。

中医认为人体气血通畅就不会生病,西医认为免疫系统健全就不会生病。

推拿导引术就是推拿人体经络系统、经筋系统、血液系统、淋巴系统、肌肉系统、骨骼系统、皮肤系统、神经系统……等等(中西医名词)也许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系统,解决了气血问题、免疫问题。

比如,在医学试验中发现:用王佑三发明的樟脑软膏和手法推拿前胸后背、三大淋巴区后,T细胞、B细胞、吞噬性细胞等免疫细胞可以增长近三倍!而且,使用这样的治疗方法后,人体免疫功能越来越强、人体抗病能力越来越强。

面对食品污染、高科技带来的大气、转基因、核辐射的污染,抗生素制造出来超级病毒,中医----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强大的跨越时代的力量!‘五四’以来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导致了几代中国人的盲目西化。

我们的家长,提起孩子的教育是西化、孩子看病就首先想到西医;就是坚持用中医药的家长,孩子一高烧就慌了,再也不坚持中医了马上就去点滴抗生素。

其实,包括很多中医自己都不相信中医(医理不通,医道稀松),----我给他们起个名字叫‘转基因中医’!2、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将三字经派小儿推拿推向的巅峰李德修先生说过这样的话:小儿推拿没有治不好的病,取穴对了,没治好病就是时间不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