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登月之旅》练习题
我的地月之旅阅读理解

阅读短文,回答以下问题我的地月之旅(12分)大家好,我是嫦娥五号,在探月家庭中排行老五,人们叫我“五妹”。
有人说我是“月表最强挖矿工",有人说我是“地月最佳快递员"。
对我来说,我的地月之旅,更像是一场“接力跑”。
虽说我是“五妹”,可是我身材魁梧,总重量超过8吨,比两头成年大象还要返回器重。
我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
旅行开始啦!首先,由目前我国力气最大的火箭--“胖五”一举将我送入地月转移轨道。
奔月途中,轨道器要通过三次“打方向盘”来修正航行路线,到达月球附近后,我会刹车减速,稳稳踏上月球轨道。
之后,我会逐步改变线路靠近月球,待时机成熟之时“一分为二”,将身体分成“轨返组合体”与“着上组合体”。
此时,轨返组合体接到命令一一继续环月等待,着陆器则“扛着”上升器着陆月球。
接下来,我就马不停蹄地挖土了,我不但要在月球表面采样,还要用我的“钻土神器”钻取月表以下的样本。
挖到“土特产”之后,我马上让上升器带着月球样本起飞,开始接力“第一棒”。
在接力的过程中,上升器先与轨返组合体在月球轨道会合,再将“土特产”交给它,这算完成了第一棒交接。
接过“第二棒”的轨返组合体,在月球轨道环绕7天后,就来到了返回地球的路口。
我一收到地面传来的“返程票”,就背起行囊开始返乡啦。
经过约4天的疾驰,轨返组合体回到地球附近,开跑“最后一棒”。
返回器在进入大气层的时候最有意思,会通过“打水漂”的方式进行减速,以降低大气摩擦造成的高温和高载。
科研人员经过精准的计算,早已为我量身定制了一条完美的“弹跳轨迹”。
经过一次优雅的“跳跃”,我就安全到家了。
1.结合短文内容,选一选,下面带引号的词语分别指的是什么?(填序号)(3分)“土特产”(C)“打水漂”(A)“钻土神器”(B)A.经过精准计算的一种减速方式B.采集月球样本的装置C.从月球采集到的样本2.选文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_的说明方法,突出了嫦娥五号重的特点。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知识点及单元测试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及单元测试第四单元探索宇宙1、登月之旅1、太阳落山后,月亮就是天空中最明亮的天体了。
“今月照古人”,从古时候起,美丽的月亮就引起了人们无限的遐想,你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吗?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俐略利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2、300多年来,科学家一直认为环形山是由于火山喷发所形成的,直到大约50年前,科学家们提出了新的结论:这些环形山是由于来自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形成的。
(撞击说)这是地球上的由流星撞击而成的陨石坑,月球上的陨石坑也就是这样形成的。
3、实验名称:环形山的形成。
(一)从不同高度往沙盘里丢下大小相同的石子。
问题:从不同高度往沙盘里丢下大小相同的石子时,撞击坑有什么变化?假设:从较低的地方往下扔石子的时候,形成的撞击坑较浅,从较高的地方往下扔石子时,形成的撞击坑较深。
实验设计:1、准备实验器材:大小相同的石子,沙子、盘子2、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
3、从不同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大小相同的石子。
实验记录:略结论:从不同高处丢下大小相同的石子时,高度越高,撞击坑越深,反之越浅。
(即:流星、陨石的撞击速度越快,撞击坑越深)(二)从相同高度往沙盘里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
问题:从相同高度往沙盘里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时,撞击坑有什么变化?假设:从相同高度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时,撞击坑的大小不同。
实验设计:1、准备实验器材:大小相同的石子,沙子、盘子2、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
3、从同一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大小不同的石子。
实验记录:略结论:从相同高度往沙盘里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时,石子大的撞击坑大,石子小的撞击坑小。
(即:撞击坑的大小与流星陨石的大小有关)(以下为课本上的方法)实验名称:环形山的形成。
实验材料:盘子,大小不一的石子,沙子。
实验方法:①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
②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相同大小的石子。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4.1《登月之旅》 (2)

大约50年前,科学家们通过比较得出了新的推论:认 为月球上的环形山可能是由来自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 成的。
注意事项
1.石头要自然下落,手松时 不要用力; 2.用手取出石头时要小心,注意不 要破坏“陨石坑”的形状; 3.为了保证实验的有效性,石头离 开盒子的高度不能超过20厘米; 4.注意观察手电筒直射或斜射“陨 石坑”时的明暗变化。
月球上的环形山是由于 陨石的撞击形成的,这些坑 的大小与深浅不仅取决于陨 石的大小,而且还取决于它 们的撞击速度。
自学课本44页 内容,并与同学交流 你所获得的关于月球 的知识。
谢谢大家! 再见!
一、填空 1.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 伽利略 利用自 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 环形山 、 高地 、和 “月海” 。 2. 月球 是地球的卫星,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 27.3 天。 3.美国于1969年7月16日, 3 位宇航员乘坐“ 阿波 罗11号 ”飞船奔向月球,3天后 阿穆斯特朗 第一个登上 了月球。 4.月球上没有 空气 ,也没有 水 ;月球表面温差很 大,最高可达 127 ℃ ,最低可降至 -183 ℃;月球上的引 力只有地球上的 六分之一 。 5.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是由于来自 宇宙的 流星 和 陨石 撞击而形成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 多科学家通过各种望远镜观察 月球,发现月球表面的许多地 方都布满了圆形的坑,他们把 它称为环形山;除此之外,月 球表面还有许多暗黑而平坦的 区域,称为月海。
【主动参与】
你们觉得这些月球表面的阴影和什 么因素有关呢? 300多年来,科学家一直推测这些环 形山是由于火山喷发所形成的。 直到发现地球上被流星撞击形成的陨石坑……
左边第一个是阿姆斯特朗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登上月球》同步练习

填空题
1.月球是个球体,距离地球约 38.4万 千米,是离地 球最近的一个天体。
2.月球表面高低不平,看上去明亮的部分是 高山 , 看上去阴暗的部分是 平原 ,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 环形山 。
3. 49 个月球才有一个地球大。
选择题
1.( C )开创了人类对月球科学探索的先河。
5.在地球上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体重120N,那么在月
球上物体重( D )。
A 120N B 60N
C 30N
D 20N
判断题
√ 1.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液态水,没有生物。( )
2.月球上经常刮大风所以温度很低。
(×)
√ 3.人类对月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 )
4.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分三期实施。
(√ )
结束
A 牛顿
B 哥白尼
C 伽利略
2.月球表面上的人类第一个脚印是由( A )踏出的。
A 美国人 B 俄罗斯人 C 中国人
3.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 B )的光。A ຫໍສະໝຸດ 球B 太阳C 金星
选择题
4.月球的温度最高可达( A ),最低可达( D )。
A 120℃ B 180℃ C -120℃ D -180℃
1《登月之旅》练习题

1、《登月之旅》练习题一、填空题1、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利用自制的望远镜,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2、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 年,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是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
3、1969 年7 月16 日,(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等 3 位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号” )飞船实现了人类首次登月。
他激动的说:“我迈出了一小步,但人类迈出了一大步。
”4、2003 年10月15~16 日,我国宇航员(杨利伟)搭载“神舟5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是中国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
5、月球距离地球约(33.84 万)千米。
6、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月球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最低可降至(170℃);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1/6)。
二、判断题1、月球比地球小得多。
(√ )2、月球上昼夜温差很大(√ )3、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不是很大,白天和夜晚相差大约是70℃。
(× )4、月球上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环形山,它是月球上的火山喷发后形成的。
(× )三、选择题1、(多选)关于月球的描述,正确的是( A 、B、D )。
A 、月球表面有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B 、月球的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最低可降至零下170℃。
C 、在地球上重400 牛顿的物体,在月球上也是400 牛顿。
D、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
2、宇航员在月球上要用无线电才能完成对话,这是因为( B )。
A 、月球上没有水B、宇宙中没有空气C、月球的引力减小3、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 B )。
A、一个月B、27、3 天C、一天四、排序:请将人类对月球的探索活动按先后排序:( 3 )天文望远镜观察( 1 )肉眼遥望( 4 )飞船接近照相观察( 2 )望远镜观察( 5 )登上月球( 6 )采集样品五、简答题1、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
《月亮上的足迹》习题1

《月亮上的足迹》习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一到月球表面,A和B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他们的任务很多,但是供给他们呼吸的氧气却很有限,只够使用4个小时。
因此,每分每秒都得抓紧。
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发现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qiāo,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树、竖)立在月球上。
纪念碑刻着地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图像,上面还刻着: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
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做一次和平的旅行。
然后,B从登月舱中取出电视摄像机,安装在月球的表面。
他们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距离的激光仪、安装了测定月震的月震仪。
他们又取出美国的星条旗,神色庄重地把它插在月球上。
这一些工作完成后,他们(舒、抒)了一口气,跟美国总统尼克松接通了电话,进行了月亮和地球之间的第一次通话。
总统热情地祝贺他们登月成功。
1.给加粗字注音:得()着()2.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词语,请在正确的词语下面画钩。
3.为A和B选择正确的人物。
美国宇航员共有三个人,他们分别是: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文中A指___ ________,B指____________。
4.列举出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所做的事情有哪些?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A.这次伟大的探险来回共经过76公里,历时195个小时。
B.两位宇航员共同完成了一次到另一个星球的探索。
C.踏上月球的“一小步”对整个人类而言,是巨大的飞跃。
D.这一伟大的时刻的精确时间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参考答案1.děi;zhuó2.树舒3.A指阿姆斯特朗;B指奥尔德林4.他们共做了九件事:(1)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2)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3)立纪念碑;(4)安装摄像机;(5)安装太阳风测定装置;(6)安装测距激光仪;(7)安装测定月震的月震仪;(8)插美国国旗;(9)与总统通电话5.B。
《探索宇宙》(单元作业设计)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科学六年级第一学期苏教版探索宇宙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第四单元第一课登月之旅2第四单元第二课太阳系大家族3第四单元第三课看星座4第四单元第四课探索宇宙5第四单元第五课地球以外有生命吗二、单元分析[.课标要求学习内容六年级学习目标月球的基本情况及人类对月球的不断探索。
知道月球的基本情况及环形山的成因。
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经历。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
认识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八大行星及其特征。
昼夜与四季的成因。
能够运用地球的公转与自转的知识解释昼夜及春夏秋冬四季的成因;能够做阳光直射与斜射形成温差的实验。
恒星、星座的定义;认识大熊星座、小熊星座、北斗星、北极星及银河系概况。
知道什么是恒星,什么是行星;会认银河系中主要恒星及星座。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了解人类是怎样探索宇宙的;知道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深化。
人类探索宇宙的技术与方式。
认识各类航天器,了解逐级火箭是如何摆脱成壬豪引为的。
费依据生命存在条件推测可能有生命的星人类探索地外生命的活动。
°了解人类探索地外生命的一些活动。
2.教材分析(1)知识框架登月之旅太阳系大家族探索宇宙看星座探索宇宙地球以外有生命吗(2)内容内在逻辑分析本单元是依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有关“天体中星体”的内容标准来建构的,教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亮的运动变化,了解对地球产生重要影响的两颗星体的秘密;通过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加深对星体运行模式的了解,并在探究过程中锻炼学生长期坚持的毅力;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让学生意识到人类智慧中蕴含的巨大创造力是推动科学不断进步的动力。
本单元通过相关内容的展示,引领学生进入宇宙这座神圣的殿堂,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让学生在欣赏宇宙奇幻美景的同时,去感受宇宙的博大与神秘,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和疑问,和教师一起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
《1. 登月之旅》习题1

《1. 登月之旅》习题一、填空题1、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利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
2、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是由于来自宇宙的和撞击形成的。
3、1969年7月16日,美国三位宇航员乘坐“”飞船奔向月球,三天后第一个登上了月球。
4、我国在2004年2月13日公布了首次探月计划。
5、像太阳这样自己发光的天体,叫做______;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转的天体,叫做______;像月亮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地球运转的天体,叫做_______。
6、_____年___月___日,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_______。
二、选择题1、月球上的引力是地球引力的()。
A、6倍B、1/6C、1/102、宇航员在月球上要用无线电才能完成对话,这是因为)。
A、月球上没有水B、宇宙中没有空气C、月球的引力减小3、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
A、一个月B、27、3天C、一天4、在太阳系中,卫星最多的行星是()。
A、地球B、木星C、土星5、当太阳的直射点照在()时,该半球处于炎热的夏季。
A、地球面向太阳的半球B、地球背向太阳的半球C、地球赤道6、距离太阳越近,行星的运行周期()。
A、越长B、越短C、不变三、判断题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绕地球环行。
()2、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不是很大,白天和夜晚相差大约是70℃。
()3、月球上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环形山,它是月球上的火山喷发后形成的。
()4、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但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它的表面温度是最高的。
()5、冥王星是处于太阳系中最外围的一颗行星,同时也是最小的一颗行星。
()6、太阳直射在地面和斜射在地面,对于该地面的影响没有什么区别。
()7、行星距太阳越远,运行周期越短。
()8、太阳系中的行星只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9、星座是由恒星组成的图形及其所占的区域,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登月之旅》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利用自制的望远镜,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2、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是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
3、1969年7月16日,(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等3位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号”)飞船实现了人类首次登月。
他激动的说:“我迈出了一小步,但人类迈出了一大步。
”
4、2003年10月15~16日,我国宇航员(杨利伟)搭载“神舟5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是中国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
5、月球距离地球约(33.84万)千米。
6、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月球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最低可降至(170℃);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1/6)。
二、判断题
1、月球比地球小得多。
(√)
2、月球上昼夜温差很大(√)
3、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不是很大,白天和夜晚相差大约是70℃。
(×)
4、月球上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环形山,它是月球上的火山喷发后形成的。
(×)
三、选择题
1、(多选)关于月球的描述,正确的是(A、B、D )。
A、月球表面有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B、月球的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最低可降至零下170℃。
C、在地球上重400牛顿的物体,在月球上也是400牛顿。
D、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
2、宇航员在月球上要用无线电才能完成对话,这是因为( B )。
A、月球上没有水
B、宇宙中没有空气
C、月球的引力减小
3、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 B )。
A、一个月
B、27、3天
C、一天
四、排序:请将人类对月球的探索活动按先后排序:
( 3 )天文望远镜观察
( 1 )肉眼遥望
( 4 )飞船接近照相观察
( 2 )望远镜观察
( 5 )登上月球
( 6 )采集样品
五、简答题
1、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
答、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来自于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形成的。
2、设想:2020年的某一天,如果你是“嫦娥8号”飞船的指挥者,将要开始登月之旅,出发前需要准备些什么?为什么?
答、我们要去月球旅行,应该:(1)准备好宇航服,因为月球上温差很大;(2)准备好氧气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3)准备好水和食物,因为月球上没有液态的水,也没有动植物;(4)准备好对讲系统设备,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