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15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0例分析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0例分析
峡白膜 4例。( ) 巴结肿 大 :0例 均有 淋 巴结 肿 大 , 3淋 2 大小 在 10c . m~05( . m之间 , . mx10c . 3 x 15c m 压痛不 明显 , 活动好 。
验证 明 , P感 染 与机 体免疫 有关 , M 故为 肺外 疾病 的一个 重要
原 因 。
1 临 床 资 料
2 1 传单增多 症是 一种 单 核. . 巨噬 细胞 系统急 性增 生性 传染 病, 小儿期常见 , 征 为不规则 发热 , 特 咽峡炎 , 巴结及 肝脾肿 淋 大, 血液 中出现大量异 形淋 巴细胞 。除 E B病毒 为最重 要病原
外 , 有多种病 原 可 以产 生完全 类似 综合 征。如 巨细胞病 毒 、 还
细小水泡音 , 中 1 其 例为先天性心脏病( 间隔缺损 ) 室
和 R A, 细胞 壁 , P主要 经呼 吸道传 染 , N 无 M 可经 血行播 散至全 身各 器官 、 织 , 组 由于 M P与人体 某些 组织存 在着部 分共 同抗 原 , 染后可形成相应 组织 的 自身抗体 , 致多 系统免 疫损 故感 导 害 , P发病机制与直接属性作用及 免疫损害两 者相关 , M 肺外疾
短期 预后 较好 , 长期预后有待进一步观察 。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 , 江载芳主编 . 实用 儿科学 . 7版 . 第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 人
I1 一般 资 料 2 中 , l 例 , 9例 ; . 0例 男 1 女 年龄 8个 月 一l 4
岁, 平均年龄 4 6 ; 个月 1 , —3 7例 , —7岁 6 , 一 .岁 8 例 1 岁 4 例 8
弓形虫原虫 、 腺病毒 等 。近年 来f J 肺 炎支原 体感染 较 多见 , l L , 其发病与免疫机制 密切相 关 , 不但 引起 呼吸道 疾病 , 吸道 以 呼 外各系统表现多见心 、 、 、 、 肾 肝 脾 中枢 神经系统均 可受 累, 但引 起传单 国内有几例报道 _ , 2 国外仅见 1 ] 例b 。 J 22 肺炎支原体( ) 染 引起 的传单 主要 临床表现 发热 , . 感 均 有淋 巴结肿大及咽峡炎 , 、 肝 脾肿大 出现 比例亦较 高 , 同时伴有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24例临床分析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24例临床分析

[ 关键词】 儿童; 炎支原体 ; B 肺 E 病毒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 ; 红霉素 【 中图分类号】 52 【 R 1. 文献标识码】 【 7 A 文章编号】17—7 120 )16—2 6390 (09 l—4 0
Clni a i c lAnal s s of I ec i y i nf t ous M onoc os s Sy yt i ndr om e Va ed by us Pneum on. .
【 b ta t Obe t e os d h l i letrso if t u o ct i snrmecue yp e m ncm cpamat m k o et A sr c】 j ci T t ytec nc aue f n ci sm n y s ydo asdb nu oi yo l aecr c v u i af e o os s o r
止误诊 。方法 对传单综合征的患儿采用 E IA方法检测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 —g 、 B病毒( B 、 LS MP IM)E E V)巨细胞包涵体
病毒( M , C V)并做嗜异凝集试验 ,B D A P R拷贝。结果 2 MP IM>1: 0呈阳性 ,B病毒( B )巨细胞包涵体病毒 E— N —C 4例 —g 8 E E V、 ( M 抗体阴性 。 C V) 应用红霉素治疗 1 2 d痊愈 。结论 M 4~ 8 P感染可致传单综合征 , 临床症状多样 , 应用红霉素治疗预后较好。
肺炎支原体( ) MP 是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 的重要病原之 一 , 近年来其感染率逐年上升 , 而且可 以引起全身 多系统损 害 , 引起 了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将我 院 2 0 2 0 0 4 0 8年收治的
p e mo i my o ls n — g p e mo i my o ls — g , BV( i s a dCMV( b L S T s o eeo hlh ma guia n u nc e pama a d MP IM( n u nc c pama IM) E EB vr )n u )y E I A. et fh trp i e g lt - n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6例临床分析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6例临床分析

诊M 感染的患儿共 1 5 ,其 中M 感染 并发婴幼) I 6 , P 8例 P LM例 约 占3 2 。6 .% 例中男4 例,女2 。发病年龄最 47 例 , 月,最大8 岁,均符合I 诊断标准 。 M 临床表现 :①发热 :6 例均有不 同程度发热 ,热型不规 则 ,低热 1 ,其 余均为 中高度发热 ,发热持续 时间5 0 例 ~1
4k w ,个 别 会 更 长 ,应 视 具 体 病 情 而 定 。 3 4 本 组 患儿 临床 表现 符 合 I ,经 大 环 内酯 类 抗 生素 治疗 . M 后有效。提示我们在临床中如遇 到有类似Il h 表现的病人 ,在 查 E 病 毒 、 巨细 胞 病 毒 I M 体 阴 性 的 同 时 ,应 查 肺 炎 支 原 B g抗 体抗体 ,一旦确 诊 ,应及 时进行 正规 治疗 ,以免漏 诊 ,延 误 病情 。对 于 重 症 患 者 , 可适 当应 用 糖 皮 质激 素及 免 疫 调 节
例肝脾均有不 同程度肿大,均伴有肝功能异常,乙型肝炎5 项 及 甲型肝 炎抗体均阴性 。⑤皮疹 :其中2 例有皮疹,1 例表现 为充血性斑丘疹,l 例表现为荨麻疹 ,持续3 5 - 天消退 。⑥肺 部表现 :6 例有咳嗽、咳痰表现 ,3 例表现为剧烈的痉 挛性 咳 嗽 , 胸 片 1 呈 点片 状 阴 影 , 2 呈 肺 大 叶 实变 影 , 3 在 病 例 例 例 程4 7 — 天出现肺部哕音,持续7 1天消失。⑦其他表现 :2 —2 N 有心肌受损 ,l 例有腹泻,1 例有镜 下血尿 。 I2 实验室检查 血W C ( . - 1 0 X1。 ,血涂片细 . B 3 8 2 . ) 0几 胞学检查 ,6 例均表现为血淋 巴细胞增多 ( . 0 k),其 0 7 以一 中异性淋 巴细胞均 ≥0 1 0 1 — . 6 . 0( . 2 0 4 )。6 L 4 — 5 U 例A T 研 究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病因分析和临床特征研究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病因分析和临床特征研究
s y n d r o m e ( I MS ) a n d i mp r o v e c u r a t i v e e f f e c t a n d s h o  ̄ e n c o u r s e o f t r e a t m e n t b y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t r e a t me n t a c c o r d i n g t o d i f e r e n t p a t h o g e n s . Me t h o d s 3 5 c a s e s o f E B v i r u s ( E B V ) 一 VC A — I g M, E B V - V C A - I g A n e g a t i v e
C B V — I g M阳性 1 例 ( 5 . 7 % )、微小病毒 抗体 ( B 1 9 一 I g M)阳性 1 例( 5 . 7 %)、乙肝病毒 ( H B s A g )
阳性 3例 ( 7 . 9 %),传单综合征组与传统 的传单组 在淋巴结肿大 、心肌酶 、白细胞计数和异 常淋 巴
以便 针对不同病原进行 相应治疗 ,提高疗效和缩短疗 程。方法 对3 5 例E B病毒 E B V — V C A — I g M、 E B V — V C A — I g A阴性而诊断为传单综合征的患儿采用 E L I S A方 法检测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 ( MP — I g M ) 、巨细胞 病毒抗体 ( C MV — I g M) 、腺病毒抗体 ( AD V— I g M)、柯 萨奇病毒抗体 ( C B V — I g M)、弓 形虫抗 体 ( T o x — I g M)、微小 病毒抗 体 ( B 1 9 一 I g M)、乙肝病 毒 ( H B s A g )等 ,并与 同期住 院 的 2 5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32例临床分析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32例临床分析
大也 较为常见 , 早期诊断及时正确治疗可缩短病程 , 减少并发症并改善预后。 【 关键词】 肺 炎; 支原体传染性单核 细胞增 多综合征 ; 临床 分析
【 中图分类号】R 4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 号】1 6 7 4 - 0 7 4 2 ( 2 0 1 3 ) 0 7 ( b ) - 0 0 6 0 一 O 2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s t u d y t h e c l i n i c a l f e a t u r e s o f i n f e c t i o u s mo n o n u c l e o s i s s y n d r o m e w h i c h d u e t o My c o p l a s ma p n e u mo n i a e
l a r g e d l g m p h n o d e s a n d a n g i n a , 2 6 h a d h e p a t o s p l e n 0 m e g a l y , 1 8 r a s h, 5 h a d m y o c a r d i a l d a ma g e . A l t h e c a s e s w e r e c a r e d a f t e r t h e
炎; 其中2 6 例有肝 、 脾 肿大 , l 8 例合并有皮疹 , 5 例有心肌损 害 , 经 用阿奇霉素抗感染及 保肝营养 心肌 等综合治疗均 痊愈 。 结论 4 , J L 肺 炎支原体感染可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 , 其主要 的临床表现为不规则发热、 淋 巴结肿大 、 咽峡炎 , 肝 脾肿
Th e Cl i n i c a l Fe a t u r e s o f I n f e c t i o u s Mo n o n u c l e o s i s S y n d r o me wh i c h Du e t o

支原体肺炎的典型病例分析

支原体肺炎的典型病例分析

支原体肺炎的典型病例分析引言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由支原体感染引起。

此病在儿童中尤为常见,但也可发生于成人。

本篇文章将通过分析一个典型的支原体肺炎病例,帮助患者了解预防、治疗和后期疗养的相关问题。

病例分析病例背景小明,男,5岁,近期出现了咳嗽、喷嚏、鼻塞和发热等症状。

他最近参加了一个儿童聚会,接触了多个感冒的孩子。

体温达到39°C,父母非常担心,带他到呼吸内科就诊。

体检和检查结果1.体温:39°C2.咳嗽、喷嚏和鼻塞3.呼吸音正常,但有轻度肺部湿性啰音4.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5.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正常6.心电图正常诊断根据小明的症状、检查结果以及流行病学史,我们考虑到小明可能患有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的典型症状包括咳嗽、喷嚏、鼻塞和发热。

肺部湿性啰音是其常见的体征之一。

预防措施支原体肺炎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避免接触:尽量避免与感染支原体的患者近距离接触。

特别是在流感季节或者儿童聚会时,应当尽量减少在人多拥挤的场所逗留。

2.勤洗手:经常用肥皂和水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咳嗽、打喷嚏或者与他人接触后。

如果没有肥皂和水,可以使用含有酒精的手部消毒液。

3.避免眼部接触:支原体可通过眼结膜直接感染,感染患者或者接触眼部有分泌物的物品后,用手接触眼部要小心。

4.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尽量减少污染源如烟尘等。

5.强化免疫力:维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适当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

治疗方法针对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抗生素治疗:支原体属于细菌,对于症状严重或高危患者,医生会根据病情考虑使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对症治疗:如退热药物可以帮助控制发热,咳嗽药物可以缓解咳嗽症状,鼻塞药物可以缓解鼻塞。

3.充分休息和饮食: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和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帮助身体抵抗感染。

后期疗养支原体肺炎通常在使用抗生素和对症治疗后症状可以迅速缓解。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
素 口服 序 贯 治疗 。结 果 1 0例 MP—IM≥18 g :0为 阳 性 。 其 中 5例 ≥ 1 18 , :2 0 6例 冷 凝 集 >13 , :2 7例 咽 拭 子 培 养 (+) 同 时 荧 光 定 量 ,
P R P—D A(+) E IM均(一) 嗜异凝集试验(一) 5~ 3 C M N , B— g , 。1 2 d治愈 。结论
1 0例患儿确诊 为 M P感 染 后 , 采 用 阿 奇霉 素 治疗 , 日 均 每
1m / g 静 脉 点 滴 3~ d 后 予 以 阿 奇 霉 素 口服 序 贯 治 疗 3个 疗 0 gk , 5,
2例 , 3岁 1 , 6岁 3例 , ~ 例 ~ >6岁 4例。采用 E I LS A方法检 测 血清 MP—IM 冷 凝 集试 验 、 拭 子 培 养 、 光定 量 P R P— g 咽 荧 C M D A、 B— g 嗜异凝 集试 验 。1 N E IM、 0例 M P—IM≥1 8 g :0为 阳性 。 其 中5例 ≥1 18 , 冷凝集 >1 3 , : 20 6例 : 2 7例咽拭子 培养(+) 同 , 时荧光定量 P R C MP—D A(+) E N , B—IM 均 (一) 嗜异 凝集 试 g ,
验( 。 一)
程, 并辅 以解热 、 护肝 、 护心 等对症 支持 治疗 。治疗 2 4 , d 体温
逐渐下降恢复正常 , 临床 症状 明 显改善 , 均住 院天数 1 d 平 6 。出
院时临床症状 消失 , 功能 、 肝 心肌酶谱 、 片 、 电图、 常规 、 胸 心 血 尿 常规均恢复正常。预后好 , 无并发症 。
白细胞平 均 (4 9±89 1, . )×1 L 中性粒 细胞 0/ ,
支原体不仅成 为小 儿肺 炎 的重要病 原 , 而且 可 以引起 全 身多 系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25例分析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25例分析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25例分析陈坤;王晶;刘艳云【摘要】目的分析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住院的25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八院后均予血象、肝功能、病原学等检查,并据检查结果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并分析疾病的临床特点.结果 IM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以发热、咽颊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且病程长,常累及其他脏器,以肺炎、肝脾肿大为主;疗程2~4周,全部治愈,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症状较严重,且在发病1周左右出现其他脏器损伤,临床应及时MP检查并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可减少并发症,效果确切.【期刊名称】《贵州医药》【年(卷),期】2018(042)010【总页数】3页(P1198-1200)【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肺炎支原体感染;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者】陈坤;王晶;刘艳云【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儿科,江苏南京211102;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儿科,江苏南京211102;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儿科,江苏南京2111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常见于小儿时期的主要由EB病毒(EBV)感染诱导的淋巴细胞增生性感染性疾病[1]。

近年来,发现MP感染易引起EB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或二者混合感染[2]。

二者不仅临床症状交叉重叠相似,且合并感染的免疫抑制相互作用导致临床症状体征更为严重。

本文对我院收治住院的25例IM 患儿合并MP阳性的临床特征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IM合并MP感染25例,男14例,女11例,男女比1.3:1。

年龄8个月~11岁,其中8个月~1岁3例,1~3岁5例,3~7岁12例,7~11岁5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参考文献
[1] 胡 亚 美 , 江 载 芳 . 诸 福 棠 实 用 儿 科 学 [M]. 7 版 . 北 京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2002:821- 825.
[2] 袁 新 华 , 王 红 丽 , 梁 友 , 等 . 婴 儿 呼 吸 道 肺 炎 支 原 体 感 染 状 况 调 查 与 临 床 分 析[J]. 浙 江 医 学, 2006, 28(7): 557- 559.
2 讨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单核细胞- 巨噬 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 儿童常见。其特征为 EBV 感染, 表现为不规则发热、咽峡炎、肝脾 肿 大 、 淋巴结肿大, 血液中可出现异常淋巴细胞, 血清中 可出现嗜异凝集素及 EBV 抗体。近年来发现, 除了 EBV 感染外, 其他如 CMV、人类- 热带淋巴病毒、弓 形虫等感染也可引起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的征侯群, 故有学者提出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 合征的概念[1]。
MP 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 可引起其 他系统的损害。近年来, 小儿 MP 感染率呈逐年上升 趋势[2], MP 感染所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
已 有 少 数 报 道[3-4], 其 发 病 机 制 目 前 未 明 。MP 感 染 后, 可刺激 B 细胞产生 IgM 及 IgG, 并可引起宿主细 胞膜抗体结构的改变, 产生自身抗体, 导致病理免 疫反应。因此, MP 感染所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 综合征可能与病原体本身及其激发的免疫反应有 关[5]。MP 感染所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 临床表现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相 似, 本文 报 道 的 15 例 患 儿 均 有 发 热 、咽 峡 炎 、肝 脾 及淋巴结肿大, 但 MP 感染所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 增多综合征中上呼吸道梗阻常见, 表现为鼻塞, 严 重者夜间不能平卧[6], 为特征性表现之一。
MP 感染导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恢 复较快, 于治疗后 3~5d 体温下降, 5~7d 肝脾肿大开 始恢复, 肝功能随之改善, 咽峡炎恢复较快,黄白色 分泌物于治疗后 3~6d 消失, 整个病程约 2~3 周。使 用阿奇霉素、红霉素有效率达 100%。对于临床有传 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表现者, 应注意 WBC 分 类, 寻找变异淋巴细胞, 病原学检查除应注意 EBV、 CMV、HHV 抗体外, 同时应注意对 MP 抗体的检测, 感染 MP 后一般 5~7d 即开始产生 IgM。用 ELISA 法 检测 MP- IgM, 简便、快速, 可作为 MP 感染的早期诊 断方法。如早期检测 MP- IgM 呈阴性者, 可于病程 1~ 2 周以后复查, 对诊断 MP 感染有帮助。一旦确诊, 应 正规使用阿奇霉素或红霉素治疗 2~3 周, 同时对症 支持治疗, 并随访 MP- IgM 直至其转呈阴性[7]。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致传染性单核 细胞增多综合征 15 例临床分析
方彩文 徐红
近年来, 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率呈逐年上 升趋势, MP 不仅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 而 且 还 可 引 起 全 身 多 系 统 、多 脏 器 的 损 害 。 为 了 解 小 儿 MP 感染所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临 床特征, 现将我院近 3 年来收治的由 MP 感染引起 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分 析报道如下。
[7] 钟 家 蓉 , 王 燕 , 周 勤 , 等 . 肺 炎 支 原 体 感 染 并 发 传 染 性 单 核 细 胞 增 多 症 5 例 临 床 分 析 [J]. 重 庆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 2004, 29 (6): 853- 854. ( 收稿日期: 2007- 04- 20)
[4] 车 大 铀 , 陆 权 . 2000 年 上 海 地 区 儿 童 急 性 下 呼 吸 道 感 染 的 病 原 学 研 究 [J]. 中 华 当 代 儿 科 杂 志, 2004, 6(2):136- 138.
[5] 张 晗 , 尚 云 晓 . 支 原 体 感 染 与 支 气 管 哮 喘 [J]. 国 外 医 学 儿 科 学 分 册, 2003, 30( 5) : 236- 238.
浙江医学 2007 年第 29 卷第 11 期
4 参考文献
[1] 胡 亚 美 , 江 载 芳 . 诸 福 荣 实 用 儿 科 学[M]. 7 版 . 北 京 :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2005 : 1204- 1205.
[2] 董 惠 芬 , 马 慧 , 赵 静 , 等 . 兰 州 地 区 正 常 人 群 肺 炎 支 原 体 感 染 状 况 调 查 [J]. 中 华 流 行 病 学 杂 志, 2001, 22( 1) : 69.
[6] 张 晓 波, 王 立 波 , 张 灵 恩 , 等 . 儿 童 肺 炎 支 原 体 感 染 肺 外 脏 器 受 累 56 例 临 床 分 析 [J]. 临 床 儿 科 杂 志 , 2003, 21( 6) : 344- 346.
[7] Lee K Y, Lee H S, Hong J H. Role of prednisone treatment in 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 in children [J]. Pediatr Pulmonol, 2006, 41(3):263- 268. ( 收稿日期: 2007- 06- 11)
总之, 支原体肺炎在婴幼儿时期并不少见, 其临 床表现与 3 岁以上的学龄前及学龄儿童有差异, 如 高热较少见, 热程短, 喘息、呼吸困难、肺部干湿啰音 多见, 易出现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肺 外损害, 但临床症状较轻, 恢复快; 而年长儿则以持 续高热、刺激性干咳、胸痛、肺节段性 X 线改变为主, 易出现心血管系统、皮疹及神经系统损害பைடு நூலகம் 症状较 重。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支原体肺炎可取得较满意 的效果。
·1186·
腔积液, 病情较重, 考虑与 MP 感染引起强烈的炎症 反应有关。
支原 体 肺 炎 自 然 病 程 大 多 为 数 日 至 2~4 周 不 等, 本文资料显示不同年龄段患儿予红霉素或阿奇 霉素治疗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学龄前及学 龄儿童因热程较长, 病情较重, 肺部病灶吸收慢, 故 治疗时间较长。部分患儿可出现较强烈的炎症反 应, 对此类患儿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使其症 状及并发症等较快得到控制[7]。
[3] Principi N, Esposito S. Mycoplasma pneumoniae and chlamydia pneumoniae caus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disease in paediatric patients Curr Opin Infect Dis [J]. Pediatr Pulmonol, 2002, 15(3): 295- 300.
增多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 1.2 临床表现 ( 1) 发热:15 例患儿均有发热, 体温 波动于 37.5~40.5℃, 均为不规则发热; 热程 7~20d, 平均 12.5d, 伴畏寒 4 例。( 2) 咽峡炎:15 例患儿均有 咽峡炎, 表现为咽部充血, 扁桃 体Ⅰ~Ⅱ度 肿 大 , 其 中 12 例患儿扁桃体表面出现黄白色点状或苔样分 泌物。( 3) 淋巴结肿大: 15 例患儿均有淋巴结肿大, 多见于颈部, 单个或成串, 直径 1~3cm, 质中。( 4) 肝 脾肿大:15 例患儿均有肝脏肿大, 同时伴有脾脏肿 大 9 例。( 5) 皮疹: 出现皮疹 10 例, 表现为全身散在 淡红色斑疹或丘疹样荨麻疹。( 6) 鼻塞:起病初期出 现鼻塞 7 例, 夜间不能平卧, 持续 2~4d。( 7) 其它: 咳嗽 12 例, 轻重不等 , 痰 少 ; 气 急 3 例 ; 咽 痛 7 例 ; 腹痛、呕吐 3 例; 胸闷 2 例。 1.3 实 验 室 检 查 ( 1) 血 常 规 :WBC( 16.2~26.8) ×
[3] 郭 小 玲 , 傅 四 毛 , 张 志 培 . 肺 炎 支 原 体 感 染 并 发 传 染 性 单 核 细 胞 增 多 症 6 例 临 床 分 析 [J]. 中 国 实 用 儿 科 杂 志 , 2002, 17 (8): 462- 463.
[4] 魏 扬 . 肺 炎 支 原 体 感 染 致 传 染 性 单 核 细 胞 增 多 综 合 征 5 例 [J]. 中 国 小 儿 血 液, 2003, 8(3): 114- 116.
[5] 袁 壮 , 董 宗 祈 , 鲁 继 荣 . 小 儿 肺 炎 支 原 体 肺 炎 诊 断 治 疗 中 的 几 个 问 题[J]. 中 国 实 用 儿 科, 2002, 17(8): 449- 457.
[6] 骆 翠 媚 , 何 英 . 肺 炎 支 原 体 感 染 并 发 传 染 性 单 核 细 胞 增 多 综 合 征 的 临 床 特 征 及 护 理 [J]. 广 东 医 学 , 2003, 24 (11): 1267- 1268.
浙江医学 2007 年第 29 卷第 11 期
·1187·
109/L, 平均 21.1×109/L; 淋 巴 细 胞 比 例 大 于 50%, 最 高达 87%, 变异淋巴细胞占 12%~27%; Hb 和 RBC 正常 12 例,轻中度贫血 3 例; 血小板减少 1 例。( 2) 肝功能检测: ALT 升高 ( 80~1170U/L) 12 例; AST 15 例均升高, 为 60~348U/L; 胆红素正常 15 例。( 3) 心 肌 酶 谱 检 测 : 肌 酸 激 酶 同 功 酶( CK- Mb) 升 高( 30~ 70U/L) 13 例, 。 1.4 辅 助 检 查 腹 部 B 超 检 查 提 示 肝 脏 肿 大 15 例, 脾脏肿大 9 例; 胸片提示肺间质改变 9 例, 余 6 例两肺未见明显异常; 心电图提示异常 3 例,表现为 ST 段向上偏移, T 波低平, 余 12 例心电图未见明显 改变。 1.5 病原学检查 于入院当天抽取患儿静脉血, 采 用 ELISA 方法进行 MP、麻疹病毒( MeV) 、柯萨奇病 毒 B 组( CVB) 、EB 病毒( EBV) 、巨细胞病毒( CMV) 、 疱疹病毒( HHV) 的 IgM 检测。15 例患儿 MP- IgM 均 呈阳性,其它病毒 IgM 均呈阴性。入院当天 MP- IgM 即呈阳性者 11 例, 于入院 1 周后复查 MP- IgM 呈阳 性者 4 例。15 例患儿于入院后 2 周复查 EBV 抗体 仍均呈阴性。 1.6 治疗与转归 15 例患儿明确诊断后, 其中 9 例给予阿奇霉素 10mg(/ kg·d) 治疗, 每周用药 4d, 1 周 为 1 个 疗 程 , 共 2~3 个 疗 程 ; 6 例 给 予 红 霉 素 20mg(/ kg·d) 治疗, 每周用药 7d, 1 周为 1 个疗程, 共 2~3 个疗程, 同时予对症支持治疗。治疗 3~5d 后, 所 有患儿均退热,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住院 14~26d, 平 均 17d。出院时所有患儿临床症状消失, 血常规、血 生化、心电图检查等均恢复正常。15 例患儿随访 2~ 3 个月后 MP- IgM 均转呈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