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技术》期末复习(一).doc

合集下载

高一通用技术期末复习(知识点)

高一通用技术期末复习(知识点)

《技术与设计1》知识要点第一章技术及其巨大作用(人类的需要不断推动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新技术的产生及发展地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要)1、技术对人类的价值:技术是指从人类需求出发,秉持一定的价值理念,运用各种物质及装置、工艺方法、知识技能与经验,实现一定使用价值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

[保护人](例:原始人随身携带磨制好的尖削石器,现代人对疟疾、天花、肺结核等疾病不再恐慌)[解放人](例:体力解放:自行车、内燃动力、电力,手机——信息传递)[发展人](例:爱迪生、袁隆平,技术上的创造与发明使他们得到终身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2、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

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

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

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1)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

(例:都江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2)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例:物料的再循环工艺、利用可再生的材料)技术的基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实践性、综合性、相关性、专利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

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例:显示器的不断发展属于技术革新,王选发明激光照排系统属于技术发明。

)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3.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

专利在产权保护制度下对技术活动的重要性:知识产权制度允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趋向良性循环。

云南开放《科技素养与高新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云南开放《科技素养与高新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云南开放《科技素养与高新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请简述5G通信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5G通信技术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5G能够提供比4G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最高可达20Gbps。

2.更低的延迟:5G的延迟时间更短,最低可达1毫秒,这将使得实时应用如自动驾驶汽车等更加可行。

3.更多的设备连接:5G支持更多的设备连接,每平方公里可连接100万个设备,这将推动物联网的发展。

4.更低的能耗:5G能够更加高效地利用能源,从而降低能耗。

5.更广泛的应用场景:5G不仅适用于移动通信领域,还可以应用于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工业自动化等各个领域。

2、简述5G与4G的区别。

5G与4G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输速率:5G的传输速率比4G更快,最高可达20Gbps,而4G的最高传输速率为1Gbps。

2.延迟时间:5G的延迟时间更短,最低可达1毫秒,而4G的延迟时间为10毫秒左右。

3.设备连接数:5G支持更多的设备连接,每平方公里可连接100万个设备,而4G每平方公里只能连接1万个设备。

4.能耗:5G能够更加高效地利用能源,从而降低能耗。

5.应用场景:5G的应用场景更广泛,不仅适用于移动通信领域,还可以应用于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工业自动化等各个领域。

现代生物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科学技术,它将现代生命科学与工程学技术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改造生物遗传性状或加工生物原料,产生对人类有用的新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该技术以现代分子生物学为基础,以重组DNA技术和细胞培养技术为核心。

现代生物技术可分为四大领域,包括发酵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基因工程,它们是各门现代学科和技术的综合体现。

制造业是现代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柱,其生产总值一般占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20%~55%。

制造业不仅直接创造价值,也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手段和装备,成为国家工业化的表征。

因此,制造业的发展程度和先进程度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体现。

《科学与技术》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版

《科学与技术》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版

科学与技术复习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自然界中一切物体的相互作用,都可能归结为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即引力、弹力、电磁力和(C)相互作用。

A.地磁力B.分子力C强力D.结合力2.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D)的最小功能单位。

A .细胞B .蛋白质C .氨基酸D .遗传物质3.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面世,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A)技术而培养出的克隆动物。

A. 细胞核移植 B .细胞融合C.细胞培养 D .细胞膜嫁接4.由无数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巨大集合体称为(A)。

A.星系 B .星空 C .星云 D .星际5.光纤通信利用光纤来传送(C),它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

A.电 B .声 C .光 D .机械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6.科学是技术发展的__理论__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他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7 .我国863计划中,被评选列入该纲要的8个技术群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

8 .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是以__信息技术为先导的。

9.板块构造说的理论是在__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的。

10.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1.核能是在原子核变化过程中,从变化前后原子核质量亏损的质量差转化来的能量。

12. 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lo-g米),再用这种超细微粒子制造的材料。

13. 地球外部圈层结构指地球外部离地表平均800千米以内的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14 .物质生产力一(劳动者十劳动资料十劳动对象十管理+⋯⋯)高科技。

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5.简述科学认识发展的动因。

(1)科学认识发展的外部动因(8分)恩格斯曾经指出:“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越来越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班C语言程序设计期末复习题2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班C语言程序设计期末复习题2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班C语言程序设计期末复习题2《C语言程序设计》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在VC 6.0环境中用RUN命令运行一个C程序时,实际所运行的程序的后缀是:A).CPP B) .C C) .OBJ D).EXE2、结构化程序设计所规定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A) 输入、处理、输出B) 树形、网形、环形C) 顺序、选择、循环D) 主程序、子程序、函数3、以下正确的整型常量是:A) 16. B) -26 C) 1,000 D) 3 5 74、已知大写字母A的ASCII码值是65,小写字母a的ASCII码是97,则用八进制表示的字符常量‘\101’是A) 字符A B)字符a C)字符e D)非法的常量5、以下有4组用户标识符,其中合法的一组是A) For B) 4d C) f2_G3 D) WORD-sub DO IF voidCase Size abc define6、以下非法的赋值语句是A) n=(i=2,++i); B)j++; C) ++(i+1); D)x=j>0;7、C语言中运算对象必须是整型的运算符是:A) % B) / C) ! D) **8、设 a、b、c、d、m、n均为 int型变量,且 a=5、b=6、c=7、d=8、m=2、n=2,则逻辑表达式 (m=a>b)&&(n=c>d)运算后,n的值位为A) 0 B) 1 C)2 D) 39、C语言中,字符(Char)型数据在微机内存中的存储形式是:A) 反码 B) 补码 C) EBCDIG 码 D) ASCII码10、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C语言总是从第一个定义的函数开始执行B) 在C语言程序中,要调用的函数必须在main()函数中定义C) C语言程序总是从main()函数开始执行D) C语言程序中的main()函数必须放在程序的开始部分11、若已定义int型的三个量a、b、c,则以下正确的输入语句是:A) read(a,b,c); B) scanf("%d%d%d",a,b,c);C) scanf("%D%D%D",&a,%b,%c); D) scanf("%d%d%d",&a,&b,&c);12、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 C程序中注释部分可以出现在程序中任意合适的地方B) 花括号“{”和“}”只能作为函数体的定界符C) 构成C程序的基本单位是函数,所有函数名都可以由用户命名D) 分号是C语句之间的分隔符,不是语句的一部分13、以下数组定义中不正确的是A) int a[2][3];B) int b[][3]={0,1,2,3};C) int c[100][100]={0};D) int d[3][]={{1,2},{1,2,3},{1,2,3,4}};14、有以下程序fun(int x, int y, int z){ z=x*x+y*y; }main(){ int a=31;fun(5,2,a);printf(“%d”,a);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 0 B) 29 C) 31 D) 无定值15、有以下程序main(){ char a[10]={9,8,7,6,5,4,3,2,1,0},*p=a+5;printf(“%d”,*--p);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 非法 B)a[4]的地址C)5 D)316、有以下程序#define M(x,y,z) x*y+zmain(){ int a=1,b=2, c=3;print f(“%d\n”, M(a+b,b+c, c+a));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 19 B) 17 C) 15 D) 1217、有以下程序main(){ int a=1,b=2,m=0,n=0,k;k=(n=b>a)||(m=a<b);< p="">printf("%d,%d\n",k,m);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 0,0 B) 0,1 C) 1,0 D) 1,118、有以下程序main(){ int a=3,b=4,c=5,d=2;if(a>b)if(b>c)printf("%d",d++ +1);elseprintf("%d",++d +1);printf("%d\n",d);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 2 B) 3 C) 43D) 44 19、与数学式子123 x nx 对应的C 语言表达式是A) 3*x^n(2*x-1) B) 3*x**n(2*x-1)C) 3*pow(x,n)*(1/(2*x-1)) D) 3*pow(n,x)/(2*x-1)20、若变量c 为char 类型,能正确判断出c 为小写字母的表达式是A) ‘a’<=c<= ‘z’ B) (c>= ‘a’)||(c<= ‘z’)C) (‘a’<=c)and (‘z’>=c) D) (c>= ‘a’)&&(c<= ‘z’)21、有以下程序main(){ char a[ ]={‘a’,‘b’,‘c’,‘d’, ‘e’, ‘f’, ‘g’,‘h’,‘\0’};int i,j;i=sizeof(a); j=strlen(a);printf(“%d,%d \b”i,j);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 )9,9B )8,9C )1,8D )9,822、有以下程序#includemain(){ char *p=“abcde\Ofghjik\0”;printf(“%d \n”,strlen(p));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 12 B) 15 C) 6 D) 523、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C语言中的文本文件以ASC Ⅱ码形式存储数据B )C语言中对二进制文件的访问速度比文本文件快C )C语言中,随机读写方式不适用于文本文件D )C语言中,顺序读写方式不适用于二进制文件24、设有如下定义:struck sk{ int a;float b;}data;int *p;若要使P 指向data 中的a 域,正确的赋值语句是A) p=&a B) p=data.a; C) p=&data.a D) *p=data.a;25、有以下程序main(){ char *s[]={"one","two","three"},*p;p=s[1];printf("%c,%s\n",*(p+1),s[0]); }执行后输出结果是A) n,two B) t,one C)w,one D) o,two26、以下选项中,与k=n++完全等价的表达式是A) k=n,n=n+1 B) n=n+1,k=n C) k=++n D) k+=n+127、有如下程序main(){ int i,sum;for(i=1;i<=3;sum++) sum+=i;printf(“%d\n”,sum); }该程序的执行结果是A) 6 B) 3 C) 死循环 D) 028、有以下程序main(){ int i;for(i=0;i<3;i++)switch(i){ case 1: printf("%d",i);case 2: printf("%d",i);default: printf("%d",i);}}执行后输出结果是A) 011122 B) 012 C) 012020 D) 12029、有如下程序main(){ int x=23;do{ printf(“%d”,x--);}while(!x); }执行后输出结果是A) 321 B) 23 C) 不输出任何内容 D) 陷入死循环30、若有定义:int x,*px; 则正确的赋值表达式是:A) px=&x B) px=x C) *px=&x D) *px=*x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以下程序段的输出结果是 _______ 。

六年级《科学》教科版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六年级《科学》教科版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4、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的缘故。

()5、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6、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3毫米的微小物体(7、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8、蝴蝶的翅膀上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9、微生物是生物,也由细胞组成。

()10、碱面是粉末状的,它不属于晶体物质。

()11、蚜虫和它的幼虫都是草岭的天敌。

()12、物质都是由晶体组成。

()13、苍蝇在光滑竖直的玻璃上不被滑落与它的翅膀有关()14、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科学书上的图片获得信息是一样的。

()15、晶体颗粒较小,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

()三、连线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将下列人物同他的成就连起来。

袁隆平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列文虎克利用微观技术对水稻进行改良,培育出了杂交水稻罗伯特.胡克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同人类健康的关系培根制成最早可以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2、将下列昆虫特征与它的身体结构连起来。

苍蝇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不滑落内侧蟋蟀的耳朵扁平的细毛蝴蝶身上的小鳞片复眼蝇脚昆虫的嗅觉触角四、科学探究。

(共30分)1、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空括号中填上序号。

(14分)()调整细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调节粗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

注意标本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光摆在平整的桌面上。

()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距载物台大约2—3厘米。

将要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并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2、小明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时,就碰到了2个难题,请你帮他找出错误所在,并改正。

科学与技术期末复习资料

科学与技术期末复习资料

科学与技术期末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科学经历了不同的时代。

16世纪是以科学家伽利略为代表的个体活动时代,17世纪是以科学家牛顿为代表的皇家学会时代,18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以科学家爱迪生为代表的集体研究时代。

当今科学已经进入了国际合作的跨国建制时代。

2.18世纪末,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指出:技术是为了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4.1895年,达尔文出版了划时代巨著《物种起源》,标志着科学的生物进化论的诞生。

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思想是自然选择学说。

5.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①变异的普遍性; ②繁殖过剩; ③生存斗争与适者生存。

6.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使用。

7.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并列入21世纪重点研究开发的高新技术领域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

8.原子的范围是10-10m、原子核的范围是10-14m、夸克的范围10-20m。

9.原子能的释放方式是:原子能的衰变、原子能的裂变、原子能的聚变。

其中利用最多的是原子能的裂变。

10.核能的和平利用中最主要的一种方式是核电。

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反应所放出的核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的发电厂。

11. 现代化学发展的特点是研究层面由宏观向微观发展,研究方法由定性向定量发展,研究对象由静态向动态发展,研究结果由描述性向推理性发展。

12.基础分析化学的任务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13.细胞融合技术属于细胞融合工程,多利羊的培育主要采用了细胞核移植技术。

14.目前,大多数人都采用“诱导楔合假说”来解释酶的作用机理。

(科学家早期提出的是“锁钥假说”)15.细胞核的基本结构包括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液四个组成部分。

16.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是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的确立。

17.生物体内存在两大类核酸。

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另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科学与技术》题库及答案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材料是人们用来制造有用物品的各种( )。

A.元素 B.分子C.原子 D.物质2.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是( )。

A.染色体复制B.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的确立C.核酸组成D.遗传因子3.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是地壳、地幔和( )。

A.地貌 B.地心C.海沟 D.内核4.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是( )技术。

A.超导 B.微电子C.纳米 D.生物5.安全炸药的发明者( )。

A.爱因斯坦 B.达默C.牛顿 D.诺贝尔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6.科学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动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存在于____的,是社会的经济发展需要;二是存在于科学内部的,是科学认识本身的逻辑。

7.原子核的半径约为____m。

8.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____的最小功能单位。

9.当今新材料发展有以下特点:____、智能型材料的开发、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能再生、节约能源、长寿命等。

10.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大约出现在____万年前。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1.核力12.纳米材料13.基因表达14.计算机语言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5.简述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及其意义。

16.简述大爆炸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宇宙大爆炸的过程。

五、论述题(共30分)17.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你是如何体会的?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D 2.B 3.B 4.B 5.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6.科学外部7. 10 -148.遗传物质9.结构与功能相结合10. 300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1.核力是原子核中核子之间存在的作用力。

期末各单元复习题(试题)六年级上册科学人教版

期末各单元复习题(试题)六年级上册科学人教版

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复习题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成食物,下面食物中不是在微生物的帮助下产生的是()。

A.米饭B.臭豆腐C.酸奶D.面包E.白酒F.酱油G.馒头2.下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的样子。

A.B.C.3.我们制作简易显微镜用的镜片是()。

A.B.C.4.在实验中,我们一般在()中采集微生物。

A.池塘或鱼缸里的水B.盐水C.碘酒5.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观察工具倍数越大,图像越大,视野越大。

B.观察工具倍数越大,图像越大,视野越小。

C.观察工具倍数越大,图像越小,视野越大。

6.()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

A.培根B.列文虎克C.罗伯特·胡克D.巴斯特7.我们平时喝的矿泉水中不存在任何微生物。

( )8.洋葱表皮上的细胞像一个个小房间,中间的小黑点是液泡。

( )9.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面的大小、凸度等都有关。

( )10.所有的微生物都非常细小,只有通过显微镜等工具的帮助才能看到。

( ) 11.把整个洋葱放到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 )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1.下列现象中与昼夜交替有关的是()。

A.大雁迁移B.小草枯萎C.猫头鹰捕食2.下列现象与地球公转无关的是()。

A.太阳东升西落B.夏季炎热冬季寒冷C.一年四季正午影长的变化3.当中国春节联欢晚会结束的时候,美国纽约的人们可能正在()。

A.深夜睡觉B.吃早饭C.吃午饭4.下列动物受昼夜交替影响,生活习性与其他不同的是()。

A.B.C.5.通过模拟实验验证,下列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是()。

A.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B.地球自转C.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6.小科查了大量的资料,发现地壳厚度约17千米,地幔厚度约2900千米,地核平均半径约3500千米,以下()橡皮泥地球模型比较符合地球的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与技术》期末复习(一)绪论(一)教学内容:1.理解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科学与技术的主要区别和联系。

・2.了解科学技术认识发展的动因、科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条件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了解高新技术的范围及概况。

4.了解创新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动力。

(二)例题:1.18世纪末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徳罗指出:“技术是为了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_________A规则体系B规章制度C评价体系D规定答案:A2.科学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时代。

16世纪是以科学家伽利略为代表的_________ 时代;17世纪是以科学家牛顿为代表的皇家学会时代;18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以科学家爱迪生为代表的“实验工厂”时代。

今天,科学已经进入了国际合作的_________ 时代答案:个体活动跨国建制3 •高新技术答案:通常是指具有突出的社会功能及极高的经济效益,以最新的科学发现为基础,具有重要价值的技术群。

4.科学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是什么?答案:要点一:科学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动因有两个方而,存在于科学外部的,是社会的经济发展需要;存在于科学内部的,是科学认识本身的逻辑;它们构成了科学认识发展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要点二:恩格斯曾经指出:“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愈来愈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

” 而经济上的需要,主要是通过生产实践来解决的,所以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生产的发展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古代,科学、技术和生产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生产实际的需要刺激技术的进步,再促进科学的发展。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生产一技术一科学,生产和技术的实践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奠定基础。

从十九世纪下半叶以来,这种关系有了微妙的变化。

科学理论不仅是处在技术和生产的前而,而且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各种可能的途径,形成了科学一技术一生产的发展顺序。

这是由于工业和技术的长足发展,已经超出了人们熟悉的范围。

科学的任务,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跑完人类历史本身在利用其它比较简单的运动形式方而所走过的路程,尽快地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拓出新的途径。

这种变化并不是意味着“决定作用”已经由实践转向了理论,由生产和技术转向了科学。

科学在今天之所以超前于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它止是以现代生产技术的发展为其条件的。

不难理解,如果缺少现代生产技术所提供的强有力的实验手段,科学理想的实现,以及科学认识向宇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深入推进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人类的社会实践,特别是人类的生产活动继续成为科学发展进步的动力或最终原因。

要点三:科学作为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体系,还有其自身的体系结构,有其自身的矛盾运动和继承积累关系,这就是自然科学发展的相对独立性,科学发展的这种内部矛盾运动就是其动力。

表现为以下几点:(1)新事实和旧理论的矛盾。

科学的活动方式是科学实验、理论研究,科学实验一科学理论 i科学实验的无限循环构成了推动科学发展的内部才盾运动,新的观察发现可以对流行的理论提出挑战。

科学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归根到底都是理论和实践不断矛盾斗争的结果。

(2)各种观点、假说、理论之间的矛盾。

科学理论中经常充满着各种不同观点、假说和理论的矛盾,在同一学科中,由于彼此观点和理论的不同,还会形成不同的学派。

不管理论新I口,总是不断地进行理论验证、修改,有时还会抛弃。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

这就使那些由于历史和认识的局限性而产生的错误的或片面的理论,不断被更完善的学说所代替,所以对科学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5.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答案:通常科学和技术总是共同存在于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这是因为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

科学常常可以启发我们提出新的、以前没有想到过的事物特性,进而导致新技术的产生。

反过来,技术也为科学提供了眼睛、耳朵和一部分肌体,扩展了人的触觉、听觉和感觉。

例如,电子计算机使气象研究、人II统计、基因结构研究和其他以前未可能进行的复杂系统的研究取得巨大进步。

对某些工作来说,技术是科学的基础,如测量、数据收集、样本处理等,人们运用技术发明了越来越多的新仪器和新技艺,进而推动了各方面的科学研究。

技术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工具,而月•还可以激励理论研究动机并提供方向。

例如,基因工程技术促进了绘制整个人类脱氧核糖核酸基因构造的工作,这项技术不仅提供了绘制基因结构的理由,也使绘制工作成为可能。

,随着现代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兴起,科学与技术近来越趋向--体化C技术变得越复杂,与科学的联系就越紧密。

在某些领域,例如,固体物理学(包括品体管和超导体),由于研究物质的能力和制造物质的能力相互依赖,以至于人们不可能把科学和技术截然分开。

现代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依赖科学的进步,许多新兴技术尤其是高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就直接来自现代科学的成就。

总之,可以认为科学是技术的升华,技术是科学的延伸。

科学与技术的内在统一和协调发展已成了当今“大科学”的重要特征。

第一章科学发展与技术革命(一)教学内容:1.了解细胞学说、科学进化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了解经典力学的建立,了解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主要内容,了解蒸气机的发明和工业革命对社会进步的影响,了解电磁理论的建立和电力革命对社会进步的彫响。

3.了解化学基础理论的建立和化工技术革命。

4.了解现代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的重大进展,了解新技术革命的主要领域以及对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

(二)例题:1.工业革命答案:工业革命也称产业革命,指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欧洲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

2.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答案:细胞学说、科学进化论第二章核物理学与核技术(一)教学内容:1.了解原子核的组成,理解质量数、质子数和中子数之间的关系。

2.理解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理解原子核的结合能,了解原子能的三种释放模式。

3.了解核反应的基本过程、核电站基本组成、优点以及中国目前已经投入使用和正在建设的核电站的名称4.了解核武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理解核武器的危害性,树立正确使用核技术的观念。

(二)例题:1.原子能释放的方式是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其中利用最多是__________答案:衰变反应、裂变反应、聚变反应、裂变反应2.核力答案:原子核中核子之间存在的作用力。

3.核电站是利用________ 反应所放出的核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的发电厂。

A.原子核聚变B.原子核裂变C.原子核衰变D.原子核碎裂答案:B4.为什么说核能是高效、清洁和安全的能源?答案:要点…:核能是高效的能源,一千克天然铀所能够发出的电量是同量木材、煤、石油等燃料所发电量的万倍以上,也是太阳能、水能等天然能源发电量的万倍以上。

要点二核能是清洁的能源,一座核电站每年卸出的燃烧后的乏燃料所产生的污染要比一座同功率的燃煤电站所产生的污染要小的多。

当然,由于核电站的乏燃料都是放射性元素,处理时要解决特殊的科学技术问题,但总量少、总容积小是其基本特点。

要点三:核能是安全的能源,核电站和原子弹所用的核燃料浓度不同,工作原理不同,不会发生类似原子弹的爆炸现象。

核电站的乏燃料中的放射性物质被层层包围在包壳、压力壳和安全壳三道屏障内,不会释放岀来危害人类和生物。

历史上的美国三里岛事故和前苏联(乌克兰境内)切尔诺贝利事故,是由于人为的操作不当造成的,总结这些经验教训,核电站的安全乃是有充分保证的。

5.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说明了什么?爱因斯坦在关于狭义相对论的第二篇短文中论述了质量与能量的关系:AE =(Am)c2 式中E为能量,m为质量,c为光速。

光的速度为c = 3 X 108km/s,是一切物质运动速度的最大极限。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物体的能量每增加相应的惯性质量也必定增加△ m = AE/c2;反之,每减少△加的质量,就意味着释放出AE=(A/H)C2的巨大能量。

也就是说质量与能量是等价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少量的质量能够转换为十分巨大的能量。

这是一个惊天动地的理论,它揭开了宇宙的一个巨大奥妙,为核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因此,这一质能关系公式被后人称为“改变世界的方程”。

第三章现代化学与新材料技术(一)教学内容:1.了解现代化学学科发展以及对社会进步和生产力提高的作用,了解化学学科研究的方法和原理,掌握几种常规的化学分析手段。

2.了解一些传统材料(如金属、非金属、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化学特性,理解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化学科学与新材料革命的相互作用,理解几种新材料的化学特性及其应用。

4.理解当代新材料发展趋势以及我国材料科学发展战略。

(二)例题:1.纳米材料答案: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i(r氷),再用这种超细微粒子制造人们需要的材料。

2.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是 ______________A.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材料B.纳米材料超导材料和稀土材料C.非品态合金形状记忆合金和贮氢合金D.非导体陶瓷工程塑料和特种橡胶答案: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化学发展的特点是研究层面由宏观向微观发展,研究方法由定性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展,研究对象由静态向 __________ 发展,研究结果由描述性向推理性发展。

答案:定量动态第四章现代生物学与生物技术(一)教学内容:1.了解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理解细胞的全能性。

2.理解蛋白质的组成与结构,了解酶的定义、特点和催化机理。

3.了解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和发展,掌握核酸的种类、DNA的结构、基因的定义,了解核酸的组成、RNA的结构、遗传密码子,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

4.了解生物技术的定义与范围,了解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的概念,理解基因工程的一般操作过程、细胞工程的常用技术。

5.了解生物技术的应用和前景,理解生物技术的伦理和安全性问题。

(二)例题1.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是 ____ O答案: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的确立2.细胞融合技术属于细胞融合工程,多利羊的培育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_ 技术。

A.细胞培养B细胞融合C细胞核移植D基因答案:B3.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____________A核酸B酶C细胞D氨基酸答案:D4.基因工程答案:基因工程是指在基因水平上,采用与工程设计十分类似的方法,按照人类的需要进行设计,然后按照设计方案创建出具有某种新的性状的生物新品系,并能使之稳定的遗传给后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