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套试卷汇总}2018-2019上海市黄浦区XX名校中考化学三月模拟试题

合集下载

┃精选3套试卷┃2018年上海市黄浦区XX名校中考综合素养调研化学试题

┃精选3套试卷┃2018年上海市黄浦区XX名校中考综合素养调研化学试题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葡萄酿酒C.西瓜榨汁D.蜡烛熔化【答案】B【解析】A、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葡萄酿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西瓜榨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蜡烛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检验一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下列可作为检验试剂的是A.稀盐酸B.无色酚酞C.紫色石蕊试液D.水【答案】A【解析】氢氧化钠变质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了碳酸钠,就是检验药品中是否有碳酸钠。

【详解】A、取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如果有气体产生,该样品中含有碳酸钠,则样品已变质,反之没有变质,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呈碱性,用无色酚酞试液检验两者都变红色,无法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碳酸钠,不能检验样品是否变质,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呈碱性,紫色石蕊试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地无法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碳酸钠,不能检验样品是否变质,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易溶于水,虽然氢氧化钠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但也无法区分没有变质和部分变质两种情况,因为这两种情况都含有氢氧化钠,溶于水都会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情况有三种:1、没有变质;2、部分变质;3、全部变质。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用生石灰作干燥剂B.用氮气来生产氮肥C.浓硫酸作干燥剂D.用稀盐酸除去铁锈【答案】C【解析】A、用生石灰作干燥剂是利用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用氮气来生产氮肥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C、浓硫酸作干燥剂是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D、用稀盐酸除去铁锈是利用盐酸的酸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

上海市黄浦区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三月仿真备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黄浦区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三月仿真备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黄浦区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三月仿真备考化学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常温常压下,O3溶于水产生的游离氧原子[O]有很强的杀菌消毒能力,发生的反应如下:()反应①:O 3O2+[O] ΔH>0 平衡常数为K1反应②:[O]+O 32O2 ΔH<0 平衡常数为K2总反应:2O 33O2 ΔH<0 平衡常数为K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降低温度,K减小B.K=K1+K2C.增大压强,K2减小D.适当升温,可提高消毒效率2.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1869年门捷列夫把当时已知的元素根据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排列;准确的预留了甲、乙两种未知元素的位置,并预测了二者的相对原子质量,部分原始记录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元素甲的原子序数为31B.元素乙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和稳定性都低于CH4C.原子半径比较:甲>乙>SiD.乙的单质可以作为光电转换材料用于太阳能电池3.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4.2019年11月《Science》杂志报道了王浩天教授团队发明的制取H2O2的绿色方法,原理如图所示(已知:H2O2=H++HO2-,K a=2.4×10-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膜为选择性阳离子交换膜B.催化剂可促进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每生成1 mol H2O2电极上流过4 mol e-D.b极上的电极反应为O2+H2O+2e-=HO2-+OH-5.改变0.01mol/LNaAc溶液的pH,溶液中HAc、Ac-、H+、OH-浓度的对数值lgc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汇总3份试卷)2019年上海市黄浦区XX名校九年级质量调研化学试题

(汇总3份试卷)2019年上海市黄浦区XX名校九年级质量调研化学试题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存在关系:甲+乙一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一定为酸和碱B.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C.10 g甲、20 g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30 gD.若丙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答案】C【解析】A、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不一定为酸和碱,比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能生成盐和水,错误;B、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生成物中不一定有水,比如盐酸和硝酸银的反应,错误;C、甲为10 g、乙为20 g,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30g,正确;D、丙为单质,则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比如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单质和二氧化碳,错误;故选:C。

2.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粗盐称量B.粗盐溶解C.浊液过滤D.蒸发结晶【答案】B【解析】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溶解粗盐时,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以加快粗盐的溶解速率,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

点睛: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将t2℃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甲析出晶体,乙变成不饱和溶液D.t2℃时,100g甲饱和溶液中含有50g甲【答案】B【解析】A、溶解度比较,应指明温度,不然无法比较,不符合题意;B、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故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符合题意;C、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将t2℃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甲、乙均会析出固体,不符合题意;D、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说明在100g溶剂中最多能溶解50g甲,不是100g溶液,不符合题意。

★试卷3套精选★上海市2019年中考化学三月模拟试题

★试卷3套精选★上海市2019年中考化学三月模拟试题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常见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酒精挥发——分子大小改变B.硫在氧气中燃烧——分子种类发生变化C.热胀冷缩——分子不停运动D.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分子变成原子【答案】B【解析】A. 酒精挥发是物理变化,分子大小不改变,只改变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选项错误;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生变化,分子种类发生变化,选项正确;C. 热胀冷缩,是温度变化时分子的间隔改变,选项错误;D.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选项错误。

故选B。

2.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B.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气体生成,则有气体生成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C.原子核是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则所有原子核中都含有质子和中子D.有氧气参加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中一定有氧气参加【答案】A【解析】A、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一定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故A正确;B、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之一是有气体生成,但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B错误;C、原子核是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原子核中不一定都含有质子和中子,如氢原子中不含中子,故C错误;D、有氧气参加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中不一定有氧气参加,如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氢气发生了氧化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3.下列实验操作训练中发生的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试管破裂B.火柴燃烧C.灯泡发光D.打磨铜丝【答案】B【解析】A. 试管破裂,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B. 火柴燃烧,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C. 灯泡发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D. 打磨铜丝,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故选B。

4.实验室配制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有关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将其放在纸片上称量B.仰视量筒量取液体会导致实际液体量偏少C.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洒出,会影响溶液的质量分数D.用4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该溶液需要加入等质量的水【答案】D【解析】A、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所以在称量时,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3套试卷汇总}2018-2019上海市虹口区中考化学第三次联考试题

{3套试卷汇总}2018-2019上海市虹口区中考化学第三次联考试题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2.2g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6.6g二氧化碳和3.6g水。

下列对该物质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A.只含碳、氢元素B.含有碳氢、氧元素C.肯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6.6gCO2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6.6g×1244×100%=1.8g,3.6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3.6g×1218×100%=0.4g,生成物6.6g二氧化碳和3.6g水中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和=1.8g+0.4g=2.2g,2.2g=2.2g,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不含氧元素。

故选A。

【点睛】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生成物可以初步确定该物质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由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和与该物质的质量进行对比,从而确定该物质的组成元素。

本题难度稍大,主要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式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

2.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取值范围是:0≤X≤45B.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之比为3:1C.当y≤20时,该反应为化合反应D.x+y=65【答案】A【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确定x+y=(15+15+25+20)﹣10=65,当y=0时,x=65,因此x的取值范围是:0≤X≤65,选项A错误;B.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15﹣0):(15﹣10)=3:1,正确;C.当y<20时,该反应的反应是A+B+D=C,是化合反应,当y=20时,该反应是A+B=C,是化合反应,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y=(15+15+25+20)﹣10=65,正确。

故选A。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废弃的塑料焚烧处理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窑之前,做灯火实验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细铁细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答案】B【解析】A、将废弃塑料焚烧处理,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故错误;B、二氧化碳不供给人类呼吸,久未开启的菜窑,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较高,先用蜡烛做灯火实验,故正确;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故错误;D、铁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错误。

(数学3份试卷)2019年上海市黄浦区XX名校中考统考化学试题

(数学3份试卷)2019年上海市黄浦区XX名校中考统考化学试题

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在△ABC中,分别以点A和点C为圆心,大于12AC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N,作直线MN分别交BC,AC于点D,E,若AE=3cm,△ABD的周长为13cm,则△ABC的周长为()A.16cm B.19cm C.22cm D.25cm【答案】B【解析】根据作法可知MN是AC的垂直平分线,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得答案.【详解】解:根据作法可知MN是AC的垂直平分线,∴DE垂直平分线段AC,∴DA=DC,AE=EC=6cm,∵AB+AD+BD=13cm,∴AB+BD+DC=13cm,∴△ABC的周长=AB+BD+BC+AC=13+6=19cm,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基本作图,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2.某一超市在“五•一”期间开展有奖促销活动,每买100元商品可参加抽奖一次,中奖的概率为13.小张这期间在该超市买商品获得了三次抽奖机会,则小张( )A.能中奖一次B.能中奖两次C.至少能中奖一次D.中奖次数不能确定【答案】D【解析】由于中奖概率为13,说明此事件为随机事件,即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详解】解:根据随机事件的定义判定,中奖次数不能确定.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要明确概率和事件的关系:()P A 0=①,为不可能事件;()P A 1=②为必然事件;()0P A 1③<<为随机事件.3.如图,△ABC 中,AD 是中线,BC=8,∠B=∠DAC ,则线段 AC 的长为( )A .43B .42C .6D .4【答案】B 【解析】由已知条件可得ABC DAC ~,可得出AC BC DC AC=,可求出AC 的长. 【详解】解:由题意得:∠B=∠DAC ,∠ACB=∠ACD,所以ABC DAC ~,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得AC BC DC AC=,又AD 是中线,BC=8,得DC=4,代入可得AC=42, 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灵活运用相似的性质可得出解答.4.如图,在△ABC 中,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 、BC 于E ,D 两点,EC =4,△ABC 的周长为23,则△ABD 的周长为( )A .13B .15C .17D .19【答案】B 【解析】∵DE 垂直平分AC ,∴AD=CD ,AC=2EC=8,∵C △ABC =AC+BC+AB=23,∴AB+BC=23-8=15,∴C △ABD =AB+AD+BD=AB+DC+BD=AB+BC=15.故选B.5.如图,经过测量,C 地在A 地北偏东46°方向上,同时C 地在B 地北偏西63°方向上,则∠C 的度数为( )A.99°B.109°C.119°D.129°【答案】B【解析】方向角是从正北或正南方向到目标方向所形成的小于90°的角,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得∠ACF与∠BCF的度数,∠ACF与∠BCF的和即为∠C的度数.【详解】解:由题意作图如下∠DAC=46°,∠CBE=63°,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CF=∠DAC=46°,∠BCF=∠CBE=63°,∴∠ACB=∠ACF+∠BCF=46°+63°=109°,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方位角和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方位角的概念和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A、B、C、D四点在一条直线上,若AB=CD,下列各式表示线段AC错误的是( )A.AC=AD﹣CD B.AC=AB+BCC.AC=BD﹣AB D.AC=AD﹣AB【答案】C【解析】根据线段上的等量关系逐一判断即可.【详解】A、∵AD-CD=AC,∴此选项表示正确;B 、∵AB+BC=AC ,∴此选项表示正确;C 、∵AB=CD ,∴BD-AB=BD-CD ,∴此选项表示不正确;D 、∵AB=CD ,∴AD-AB=AD-CD=AC ,∴此选项表示正确.故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上两点间的距离及线段的和、差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找出各线段间的关系.7.如图1,点P 从矩形ABCD 的顶点A 出发,沿以的速度匀速运动到点C ,图2是点P 运动时,APD 的面积2()y cm 随运动时间()x s 变化而变化的函数关系图象,则矩形ABCD 的面积为( )A .36B .C .32D .【答案】C 【解析】由函数图象可知AB=2×2=4,BC=(6-2) ×2=8,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出.【详解】由函数图象可知AB=2×2=4,BC=(6-2) ×2=8,∴矩形ABCD 的面积为4×8=3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动点运动问题、矩形面积等知识,根据图形理解△ABP 面积变化情况是解题的关键,属于中考常考题型.8.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3x ﹣m+1>0的最小整数解为2,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4≤m <7B .4<m <7C .4≤m≤7D .4<m≤7【答案】A【解析】先解出不等式,然后根据最小整数解为2得出关于m 的不等式组,解之即可求得m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解不等式3x ﹣m+1>0,得:x >13m -, ∵不等式有最小整数解2,∴1≤13m -<2, 解得:4≤m <7,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正确解不等式,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如图,折叠矩形纸片ABCD 的一边AD,使点D 落在BC 边上的点F 处,若AB=8,BC=10,则△CEF 的周长为( )A .12B .16C .18D .24【答案】A 【解析】解:∵四边形ABCD 为矩形,∴AD=BC=10,AB=CD=8,∵矩形ABCD 沿直线AE 折叠,顶点D 恰好落在BC 边上的F 处,∴AF=AD=10,EF=DE ,在Rt △ABF 中,∵BF=22AF AB -=6,∴CF=BC-BF=10-6=4,∴△CEF 的周长为:CE+EF+CF=CE+DE+CF=CD+CF=8+4=1.故选A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顶点A 、B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ABC=90°,CA ⊥x 轴,点C 在函数y=k x(x >0)的图象上,若AB=2,则k 的值为( )A .4B .2C .2D 2【答案】A【解析】作BD⊥AC于D,如图,先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C=2AB=22,BD=AD=CD=2,再利用AC⊥x轴得到C(2,22),然后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计算k的值.【详解】作BD⊥AC于D,如图,∵△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2AB=22,∴BD=AD=CD=2,∵AC⊥x轴,∴C(2,22),把C(2,22)代入y=kx得k=2×22=4,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熟知反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k≠0)的图象是双曲线,图象上的点(x,y)的横纵坐标的积是定值k,即xy=k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11.经过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的一个顶点的线段把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如果其中一个是等腰三角形,另外一个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那么把这条线段定义为原三角形的“和谐分割线”.如图,线段CD 是△ABC的“和谐分割线”,△ACD为等腰三角形,△CBD和△ABC相似,∠A=46°,则∠ACB的度数为_____.【答案】113°或92°【解析】解:∵△BCD∽△BAC,∴∠BCD=∠A=46°.∵△ACD是等腰三角形,∠ADC>∠BCD,∴∠ADC >∠A,即AC≠CD.①当AC=AD时,∠ACD=∠ADC=(180°﹣46°)÷2=67°,∴∠ACB=67°+46°=113°;②当DA=DC时,∠ACD=∠A=46°,∴∠ACB=46°+46°=92°.故答案为113°或92°.12.如图,在3×3的方格中,A 、B 、C 、D 、E 、F 分别位于格点上,从C 、D 、E 、F 四点中任取一点,与点A 、B 为顶点作三角形,则所作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的概率是__.【答案】34. 【解析】解:根据从C 、D 、E 、F 四个点中任意取一点,一共有4种可能,选取D 、C 、F 时,所作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故P (所作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34; 故答案为34. 【点睛】 本题考查概率的计算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熟记等要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和概率的计算公式是本题的解题关键.13.如图,O 是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的中点,M 是AD 的中点,若AB=5,AD=12,则四边形ABOM 的周长为 .【答案】1.【解析】∵AB =5,AD =12,∴根据矩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得AC =13.∵BO 为R t△ABC 斜边上的中线∴BO =6.5∵O 是AC 的中点,M 是AD 的中点,∴OM 是△ACD 的中位线∴OM =2.5∴四边形ABOM 的周长为:6.5+2.5+6+5=1故答案为114.若点(),2P m -与点()3,Q n 关于原点对称,则2018()m n +=______.【答案】1【解析】∵点P(m,﹣2)与点Q(3,n)关于原点对称,∴m=﹣3,n=2,则(m+n)2018=(﹣3+2)2018=1,故答案为1.15.如图,直线l1∥l2∥l3,等边△ABC的顶点B、C分别在直线l2、l3上,若边BC与直线l3的夹角∠1=25°,则边AB与直线l1的夹角∠2=________.【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BC=60°,又∵直线l1∥l2∥l3,∠1=25°,∴∠1=∠3=25°.∴∠4=60°-25°=35°,∴∠2=∠4=35°.考点:1.平行线的性质;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16.如图,从直径为4cm的圆形纸片中,剪出一个圆心角为90°的扇形OAB,且点O、A、B在圆周上,把它围成一个圆锥,则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是_____cm.【答案】2 2【解析】设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r,由于∠AOB=90°得到AB为圆形纸片的直径,则OB=2222AB =cm ,根据弧长公式计算出扇形OAB 的弧AB 的长,然后根据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扇形,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圆的周长进行计算.【详解】解:设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r ,连结AB ,如图,∵扇形OAB 的圆心角为90°,∴∠AOB =90°,∴AB 为圆形纸片的直径,∴AB =4cm ,∴OB =2222AB =cm , ∴扇形OAB 的弧AB 的长=90222180π⋅⋅=π, ∴2πr =2π,∴r =22(cm ). 故答案为22.【点睛】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扇形,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圆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也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和弧长公式.17.因式分解:2()4()a a b a b ---=___.【答案】()()()22a b a a -+-【解析】分析:先提公因式,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即可.详解:a 2(a-b )-4(a-b )=(a-b )(a 2-4)=(a-b )(a-2)(a+2),故答案为:(a-b )(a-2)(a+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因式分解,掌握提公因式法、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是解题的关键.18.如图,将正方形OABC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是原点,A 的坐标为(1,3),则点C 的坐标为_____.【答案】(﹣3,1)【解析】如图作AF ⊥x 轴于F ,CE ⊥x 轴于E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OA=OC ,∠AOC=90°,∵∠COE+∠AOF=90°,∠AOF+∠OAF=90°,∴∠COE=∠OAF ,在△COE 和△OAF 中,90CEO AFO COE OAF OC OA ⎧∠=∠=⎪∠=∠⎨⎪=⎩,∴△COE ≌△OAF ,∴CE=OF ,OE=AF ,∵A (13,∴CE=OF=1,3∴点C 3,1),故答案为(3,1).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注意:距离都是非负数,而坐标可以是负数,在由距离求坐标时,需要加上恰当的符号.三、解答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19.先化简再求值:a b a -÷(a ﹣22ab b a-),其中a =2cos30°+1,b =tan45°.【答案】1a b -【解析】先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化简原式,再由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得出a 和b 的值,代入计算可得. 【详解】原式=a b a -÷(2a a ﹣22ab b a-) =222a b a ab b a a--+÷ =()2•a b a a a b -- =1a b-,当a =2cos30°+1=2×2+1,b =tan45°=1时,原式=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在化简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算顺序和分式的化简.化简的最后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运算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也考查了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20.瑞安市曹村镇“八百年灯会”成为温州“申遗”的宝贵项目.某公司生产了一种纪念花灯,每件纪念花灯制造成本为18元.设销售单价x (元),每日销售量y (件)每日的利润w (元).在试销过程中,每日销售量y (件)、每日的利润w (元)与销售单价x (元)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其几组对应量如下表所示:(1)根据表中数据的规律,分别写出毎日销售量y (件),每日的利润w (元)关于销售单价x (元)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利润=(销售单价﹣成本单价)×销售件数).当销售单价为多少元时,公司每日能够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根据物价局规定,这种纪念品的销售单价不得高于32元,如果公司要获得每日不低于350元的利润,那么制造这种纪念花灯每日的最低制造成本需要多少元?【答案】(1)y =﹣2x+100,w =﹣2x 2+136x ﹣1800;(2)当销售单价为34元时,每日能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1元;(3)制造这种纪念花灯每日的最低制造成本需要648元.【解析】(1)观察表中数据,发现y 与x 之间存在一次函数关系,设y =kx+b .列方程组得到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y=﹣2x+100,根据题意得到w=﹣2x2+136x﹣1800;(2)把w=﹣2x2+136x﹣1800配方得到w=﹣2(x﹣34)2+1.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3)根据题意列方程即可得到即可.【详解】解:(1)观察表中数据,发现y与x之间存在一次函数关系,设y=kx+b.则62196020k bk b=+⎧⎨=+⎩,解得k2b100=-⎧⎨=⎩,∴y=﹣2x+100,∴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y=﹣2x+100,∴w=(x﹣18)•y=(x﹣18)(﹣2x+100)∴w=﹣2x2+136x﹣1800;(2)∵w=﹣2x2+136x﹣1800=﹣2(x﹣34)2+1.∴当销售单价为34元时,∴每日能获得最大利润1元;(3)当w=350时,350=﹣2x2+136x﹣1800,解得x=25或43,由题意可得25≤x≤32,则当x=32时,18(﹣2x+100)=648,∴制造这种纪念花灯每日的最低制造成本需要648元.【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根据已知得出函数关系式.21.2013年6月,某中学结合广西中小学阅读素养评估活动,以“我最喜爱的书籍”为主题,对学生最喜爱的一种书籍类型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后,绘制出以下两幅未完成的统计图,请根据图1和图2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在这次抽样调查中,一共调查了多少名学生?请把折线统计图(图1)补充完整;求出扇形统计图(图2)中,体育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如果这所中学共有学生1800名,那么请你估计最喜爱科普类书籍的学生人数.【答案】(1)一共调查了300名学生.(2)(3)体育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48°.(4)1800名学生中估计最喜爱科普类书籍的学生人数为1.【解析】(1)用文学的人数除以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即可得解.(2)根据所占的百分比求出艺术和其它的人数,然后补全折线图即可.(3)用体育所占的百分比乘以360°,计算即可得解.(4)用总人数乘以科普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1)∵90÷30%=300(名),∴一共调查了300名学生.(2)艺术的人数:300×20%=60名,其它的人数:300×10%=30名.补全折线图如下:(3)体育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40300×360°=48°.(4)∵1800×80300=1(名), ∴1800名学生中估计最喜爱科普类书籍的学生人数为1.22.《九章算术》中有一道阐述“盈不足术”的问题,原文如下:今有人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译文为:现有一些人共同买一个物品,每人出8元,还盈余3元;每人出7元,则还差4元,问共有多少人?这个物品的价格是多少?请解答上述问题.【答案】共有7人,这个物品的价格是53元.【解析】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详解】解:设共有x 人,这个物品的价格是y 元,83,74,x y x y -=⎧⎨+=⎩解得7,53,x y =⎧⎨=⎩答:共有7人,这个物品的价格是53元.【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23.在东营市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中,某学校计划购进一批电脑和电子白板,经过市场考察得知,购买1台电脑和2台电子白板需要3.5万元,购买2台电脑和1台电子白板需要2.5万元.求每台电脑、每台电子白板各多少万元?根据学校实际,需购进电脑和电子白板共30台,总费用不超过30万元,但不低于28万元,请你通过计算求出有几种购买方案,哪种方案费用最低.【答案】(1)每台电脑0.5万元,每台电子白板1.5万元(2)见解析【解析】解:(1)设每台电脑x 万元,每台电子白板y 万元,根据题意得:x 2y 3.5{2x y 2.5+=+=,解得:x 0.5{y 1.5==。

{3套试卷汇总}2018-2019上海市黄浦区中考化学第三次适应性考试题

{3套试卷汇总}2018-2019上海市黄浦区中考化学第三次适应性考试题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醛作食品保鲜剂B.活性炭作净水剂C.钨用于制灯丝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答案】A【解析】A、甲醛是一种致癌的有机物,因此不可以用甲醛溶液作食品保鲜剂,符合题意;B、活性炭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可用做净水剂,不符合题意;C、钨丝是一种导电性好,熔点高的金属,可用做灯丝,不符合题意;D、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成小液滴,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活性炭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可用做净水剂。

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成小液滴,用于人工降雨。

2.物质对应的类别正确的是A.冰:氧化物B.木炭:单质C.石灰石:化合物D.胆矾:混合物【答案】A【解析】A、冰是固态的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正确;B、木炭主要成分是碳,其中还含有杂质,属于混合物,错误;C、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中还含有杂质,属于混合物,错误;D、胆矾是五水硫酸铜的俗称,是由铜元素、硫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错误。

故选A。

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由水原子构成的B.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C.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D.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于人体健康【答案】B【解析】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将其混合搅拌后,浮渣多,泡沫少的是硬水,反之是软水;故选项正确;C、过滤可以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选项错误;D、蒸馏水中没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故选项错误;故选:B。

4.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A.4Fe+3O2点燃2Fe2O3B.CuO+C高温Cu+CO↑C.CuSO4+2NaOH=Na2SO4+Cu(OH)2↓D.CO2+Ca(OH)2=CaCO3+H2O【答案】C【解析】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物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4Fe+3O2点燃Fe3O4,故A错误;B、氧化铜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物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2CuO+C 高温2Cu+CO2↑,故B错误;C、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该化学方程式正确,故C正确;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化学式右边应有沉淀符号,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故D错误。

[试卷合集3套]上海市黄浦区XX名校2018届全真中考化学试题

[试卷合集3套]上海市黄浦区XX名校2018届全真中考化学试题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A.两个氮分子:2N2B.钙离子:Ca2+C.两个氢原子:H2D.氧化镁:MgO【答案】C【解析】A、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两个氮分子可表示为:2N2,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钙离子可表示为:Ca2+,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氢原子可表示为:2H,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MgO,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2.物质的检验与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

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答案】A【解析】A、纯棉线和合成纤维都是白色的,要鉴别纯棉线和合成纤维,不能通过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别,故选项A不正确;B、鉴别化肥NH4Cl和KCl,加入熟石灰,研磨,有氨味的是氯化铵,无氨味的是氯化钾,故选项B正确;C、除去O2中混有少量的CO2,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再把气体通过足量浓H2SO4吸收水分,得到氧气,故选项C正确;D、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粗盐中的食盐能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在粗盐中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除去泥沙、蒸发滤液就得到食盐,故选项D正确。

故选:A。

3.下图是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锑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锑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8gC.锑原子核外有51个电子D.锑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图示看:锑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8,没有质量单位。

故选B.考点:元素周期表4.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从海水中提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氧气B.加水稀释浓盐酸C.向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D.将足量粉末状的铁和镁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氧气,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前者反应快,后者反应慢,但产生的氧气一样多,故A错误;B、加水稀释浓盐酸,pH应无限接近于7,不可能等于或大于7,故B错误;C、向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首先稀盐酸碳酸钠反应,然后是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故C正确;D、将足量粉末状的铁和镁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镁比铁活泼,反应较快,但由于是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最终产生的氢气一样多,故D错误。

点睛∶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会影响生成物的质量。

pH<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中性。

镁比铁活泼,反应较快,但由于是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最终产生的氢气一样多。

2.金属是人类使用的重要的一类物质。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铁是人类最早发现并利用的金属,至今在世界金属产量中也排第一位B.“真金不怕火炼”,原因是金的金属性质很不活泼C.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自然界中没有单质形式存在的钠D.光亮的铁块放入炭火中灼烧后会变黑,原因是表面附上了一层黑色的四氧化三铁【答案】A【解析】A. 铜是人类最早发现并利用的金属,故错误,符合题意;B. “真金不怕火炼”,原因是金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故正确,不符合题意;C. 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自然界中没有单质形式存在的钠,正确,不符合题意;D. 光亮的铁块放入炭火中灼烧后会变黑,原因是铁和氧气反应生成了黑色的四氧化三铁,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3.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N 点对应的溶液不能再溶解物质B.从氯化钾溶液中析出氯化钾只能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C.M 点对应的溶液降温至t1℃,析出10g 晶体D.将溶液从M 点变化到N 点,溶液质量可能增大【答案】D【解析】由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详解】A、N点对应的溶液不能再氯化钾物质,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故A不正确;B、从氯化钾溶液中析出氯化钾可以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也可以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故B不正确;C、溶液的质量未知,M点对应的溶液降温至t1℃,不一定析出10g晶体,故C不正确;D、M点溶液未达到饱和,N点溶液达到饱和,将溶液从M点变化到N点,溶液质量可能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4.某元素(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在其氧化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A .A 2OB .AO 2C .AOD .A 2O 2【答案】B 【解析】某元素(A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在其氧化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其氧化物中A 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0%:50%=1:1,则该氧化物的分子中A 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32:116=1:2,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O 2。

故选B 。

5.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22CuO+C 2Cu+CO ↑高温B .222NO+O =2NOC .4222CH +2O CO +2H O 点燃 D .22NaCl2Na+Cl ↑电解 【答案】A 【解析】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详解】A 、22CuO+C 2Cu+CO ↑高温,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

B 、222NO+O =2NO ,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C 、4222CH +2O CO +2H O 点燃,该反应的生成物均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D 、22NaCl2Na+Cl ↑电解,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基本反应类型,为高频考点,掌握物质的类别、反应的基本类型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常温下,有反应:M +N→盐+水,其中M 、N 的类别不可能是A .酸、碱B .单质、氧化物C .氧化物、酸D .氧化物、碱【答案】B【解析】A 、酸和碱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正确;B 、非金属单质氢气、碳具有还原性,虽然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但不可能生成盐和水,错误;C 、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正确;D 、非金属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正确;故选B 。

7.化学反应要符合一定的原理和条件,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一定有单质参加或生成B.复分解反应要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C.置换反应只能发生在金属与金属的化合物之间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答案】B【解析】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是指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酸和碱反应能生成水和盐,这类反应属于中和反应.【详解】A、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是化合反应,但是没有单质参加反应;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是分解反应,生成物中没有单质生成.不符合题意;B、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要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符合题意;C、置换反应不一定发生在金属与金属的化合物之间,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中,还原剂是氢气,不属于金属.不符合题意;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能生成盐氯化铜和水,但是不属于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应类型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然后再根据各种反应类型的概念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8.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燃烧匙内的白磷用电加热装置点燃,瓶内气压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测定,其变化如图乙所示。

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t1时刻后的一段时间能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从瓶内气压达到最高点直至t2时刻,瓶内温度始终保持不变C.根据t2时刻瓶内的气压值,可以计算出氧气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D.t3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又显著增加,其原因是温度又升高了【答案】C【解析】A 、根据白磷燃烧产物的状态来分析;B 、根据白磷燃烧放热来分析;C 、根据空气的组成来分析;D 、根据实验温度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进入瓶内来分析。

【详解】A 、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小颗粒,产生大量的白烟,选项A 不正确;B 、从瓶内气压达到最高点直至t 2时刻,瓶内温度由低到高,然后慢慢降低至室温,选项B 不正确;C 、通过t 2时刻瓶内的气压值,可以计算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0080100×100%=20%,选项C 正确; D 、t 3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又显著增加,其原因是液体进入瓶内后,瓶内气体体积减小,导致气压显著增大,而不是由温度升高造成的,选项D 不正确。

故选C 。

【点睛】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9.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 .3CaCOB .NaOHC .2H OD .24H SO 【答案】C【解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详解】碳酸钙、氢氧化钠、硫酸都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

故选C 。

【点睛】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它既是纯净物,也是化合物和氧化物。

10.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A 、氧气助燃,不能燃烧,氧气用于切割金属,是利于它的助燃性,错误;B 、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去除油污,错误;C 、物质受热膨胀,是因为构成该物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受热后变大了,分子的大小不会变化,错误;D、一氧化碳的毒性是指它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了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现象,正确。

故选D。

11.物质的用途是由其性质决定的。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A.常用氮气做填充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B.氧气用于炼钢——支持燃烧C.干冰做致冷剂保存食物——干冰升华吸热D.铁制品比铝制品更易锈蚀——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常用氮气做填充保护气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氧气用于炼钢因为支持燃烧提供能量;干冰做致冷剂保存食物因为干冰升华吸热,铁制品比铝制品更易锈蚀因为铁锈疏松。

故选D.考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金属的活动性12.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B.生活中节约用水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答案】B【解析】A、生活污水不应直接排放,以免污染水资源;B、生活中节约用水,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储量有限,故B正确;C、不应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应有计划开采使用地下水;D、不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以免污染环境。

点睛∶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二、填空题13.食盐是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晒盐场利用晾晒海水得到粗盐和卤水。

(1)去除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主要步骤有:溶解、过滤、_________;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在20℃时,向4个盛有2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纯净氯化钠固体,并充分搅拌,4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以下是关于上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A ①②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B ③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 20℃时,200g水中最多可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72gD 20℃时,将④继续恒温蒸发100g水,过滤,得到36g的固体(3)卤水的主要成分及其溶解度曲线如图,t 1℃时:将3种图中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 2℃,3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