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眼底病变分期标准

合集下载

分期论治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分期论治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分期论治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摘要: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药分期论治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

方法:根据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Ⅰ、Ⅱ、Ⅲ期眼底的主要病理改变,在Ⅰ期以养阴清热、润燥化瘀为主;Ⅱ期以益气养阴、凉血化瘀为主;Ⅲ期以益气健脾、化浊散瘀为主。

结果:经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82.8%。

关键词: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药疗法分期论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以视网膜血管闭塞性循环障碍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世界性主要致盲性眼病。

第三届全国眼科学会议将DR分为二型六期,即非增殖型(Ⅰ、Ⅱ、Ⅲ期)和增殖型(Ⅳ、Ⅴ、Ⅵ期)[1]。

非增殖型DR如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发展为增殖型,最终导致永久性失明。

目前西医对非增殖型DR主要是定期观察[2],尚无较好治疗方法。

近年来,笔者根据本病在Ⅰ、Ⅱ、Ⅲ期眼底主要病理改变结合全身症状,采用中医药进行分期论治,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中,男15例,女17例,均为双眼发病(64只眼);年龄最小51岁,最大69岁,平均57.6岁;糖尿病病程最短5.6年,最长14.5年,平均10.3年。

全部病例根据糖尿病病史和眼底检查结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确诊。

2 分期论治2.1 Ⅰ期以“有糖尿病史,眼底见微血管瘤或合并点状出血”为主要表现。

全身兼见口干舌燥或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心烦失眠,舌红苔少,脉细数。

本期多由过食辛辣炙煿或肥甘厚味,积热于胃,耗伤阴津,燥热上炎,目络受灼,故眼底见微血管瘤或点状出血;胃积燥热,故消谷善饥;燥伤阴津,故口干舌燥或口渴多饮;燥热扰心,故心烦失眠。

舌、脉象均为阴伤燥热、目络不畅之征。

治以“养阴清热、润燥化瘀”。

基本处方:石膏30g、知母15 g、天花粉15 g、生地黄20 g、玄参20 g、葛根15 g、山药15 g、山楂15 g、丹皮12 g、赤芍12 g、三七粉5 g。

眼底检查评分标准

眼底检查评分标准

眼底检查评分标准1. 引言眼底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通过观察眼底内部结构的正常与异常,可以对患者的眼部健康进行评估。

为了标准化和系统化评估结果,制定本评分标准。

2. 评分标准本评分标准根据眼底检查中关键观察点将眼底损害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以下为各等级的具体评分标准:2.1 轻度眼底损害(得分范围:0-4 分)轻度眼底损害通常表现为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 弥漫性垂直血管扩张(1分)- 能见度较差的动脉反光(1分)- 前负荷或低级动脉显著反光(1分)- 弥漫性水肿(1分)2.2 中度眼底损害(得分范围:5-7 分)中度眼底损害通常表现为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 斑点反光(1分)- 明显的视盘水肿(1分)- 弥漫性小出血(1分)- 弥漫性囊样水肿(1分)2.3 重度眼底损害(得分范围:8-10 分)重度眼底损害通常表现为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 弥漫性大出血(1分)- 弥漫性小结节(1分)- 明显的视网膜脱离(1分)- 颞动脉细化(1分)- 颞病变(1分)3. 应用与使用本评分标准旨在帮助医生、护士和其他医疗人员对眼底检查结果进行准确而一致的评估。

在进行眼底检查的过程中,医护人员根据眼底损害的严重程度给予对应的分值,最终得分可以用来评估患者眼部健康的状况。

4. 注意事项- 在使用本评分标准时,需要遵循医院或临床实践所制定的眼底检查操作规范。

- 检查人员需要具备眼底检查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 需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质量控制,以保持评估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5. 结论眼底检查评分标准是一种帮助医护人员对眼底检查结果进行评估的工具。

通过标准化的评分,可以提高对患者眼部健康状况的评估准确性,为临床诊断和疾病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以上为眼底检查评分标准的详细内容,请各位医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遵循标准操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

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注:本评分标准仅供参考,具体评分标准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和调整。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图鉴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图鉴

19
2020.03 No.8图1图3图4
图5图7图6新生血管、玻璃体出血、出血机化与纤维增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导致视力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视网膜会出现新生的血管和/或玻璃体出血视网膜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
(图6),可以伴视网膜前出血或者玻璃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的晚期,可图8
图2
文/ 王建华(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师)
甲状腺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之
一,可以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对调
节人体生长发育、促进物质代谢及产能、
维护器官正常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

左旋
甲状腺素钠(L-T
状腺原氨酸(即甲状腺素,T
体内转变成活性更强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维持人体的各项功能正常运行。

秉承着内分泌疾病替代治疗“缺什么。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分期辨证论治》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分期辨证论治》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分期辨证论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分期辨证论治》_航波大夫_新浪博客专题论坛《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分期辨证论治》(摘要)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宁波中医院宁波市中医院眼科眼底病专科蔡航波(315010)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以视网膜血管闭塞性循环障碍为主要病理改变特征的致盲性眼病。

有视网膜组织水肿、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出血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眼科检查可见眼部体征有:视网膜微血管瘤、出血斑、硬性渗出、软性渗出(棉絮斑)、水肿、增殖机化变性;视网膜血管硬化、小动脉闭塞及新生血管;局限性或弥漫性黄斑水肿、缺血性黄斑病变;玻璃体出血、增殖等等。

根据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复杂的特点,为单纯性和增殖性二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程度分六期。

常并发视网膜新生血管、视网膜玻璃体的反复出血、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造成视功能严重障碍,甚至失明。

现代医学认为:早期病理为选择性毛细血管微血管瘤形成。

高血糖导致血液粘度增大、血液流动的能耗增加、红细胞能供减少,微血管中微血栓形成,反复出血、渗血、纤维化甚至于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

出现眼部视网膜病变时应在治疗原发病糖尿病,控制高血糖、血压、血脂的同时;及时应用眼科血管保护剂及血液屏障稳定剂如导升明、羟苯磺钙片、阿司匹林。

必要时辅以视网膜激光治疗,激光治疗的目的是破坏缺氧的视网膜,减少耗氧量,避免产生新生血管。

增殖性病变严重者还需进行玻璃体视网膜切割手术。

早期诊治具有积极意义。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对毛细血管闭塞即无灌注区的范围、大小可做出定量估计;黄斑病变(水肿、囊样变性、缺血等)的性质、范围、程度作出诊断;对新生血管的部位,活动程度进行精密估计;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疗效评估及预后提供了生物学信息。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可见微血管瘤样高荧光、毛细血管扩张、窗样缺损、视网膜无港灌注区与色素上皮功能失代偿等有助于糖网的早期诊断,以指导治疗和判断疗程。

dr国际临床分级标准

dr国际临床分级标准

dr国际临床分级标准DR(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严重情况下可以导致失明。

为了对DR进行分类和分级,国际学术界提出了DR国际临床分级标准。

这些标准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眼科医生的临床实践中,帮助医生评估DR患者的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根据DR国际临床分级标准,DR可以分为无增殖性DR(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NPDR)和增殖性DR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DR)两类。

无增殖性DR根据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分为三个分级: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NPDR特征为微血管病变,包括点状出血和黄斑区出血。

中度NPDR特征为中等程度的微血管病变,包括堆积的血池和静脉串珠。

重度NPDR则表现为更严重的微血管病变,包括多个息肉状新生血管或出血。

增殖性DR特征为新生血管和纤维化的产生。

增殖性DR可以进一步分为无高危PDR、高危PDR和新生血管性静脉闭塞症三个分级。

无高危PDR 特征为轻度的新生血管和/或少量的纤维化。

高危PDR特征为中度或重度的新生血管,但尚未出现出血或玻璃体腔出血。

新生血管性静脉闭塞症特征为广泛的新生血管和/或中等程度以上的纤维化伴有出血或玻璃体腔出血。

除了NPDR和PDR的分级外,DR国际临床分级标准还对DR的病情进行定量评估。

其中,DR的严重性分数(Severity Score)用于评估NPDR 的程度和新生血管的严重程度。

严重性分数根据视网膜病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分别给予不同的分值,从而计算出总得分。

总得分越高,DR的病情越严重。

此外,DR国际临床分级标准还提供了一些进一步的描述性特征,如硬性渗出、玻璃体出血和糖尿病黄斑水肿等,这些特征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估DR患者的病情。

综上所述,DR国际临床分级标准对DR的分类和分级提供了一套规范和细致的指导。

它可以帮助眼科医生准确评估DR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跟踪和监测。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缺血型黄斑病变
黄斑部出现NP,且 至少一处距黄斑中心 凹小于1DD,黄斑拱 部扩张的毛细血 管及单个或成簇的微 血管瘤;晚期渗漏仅 占黄斑部的局部区域 (<2个象限)。
局限性渗漏
黄斑弥漫水肿型
荧光素渗漏来自黄斑 部弥漫性扩张的毛细 血管;造影晚期渗漏 占据黄斑部全部或大 部分区域(≥2个象 限)。
在NPDR ,糖尿病黄斑病变对视力有明显的损害。 从治疗角度来看,根据FFA的分型结果,可针对不同类型的黄 斑病变,采用相应的方法治疗。尤其对NPDR,若合并有糖尿病 黄斑水肿,结合视力情况,及时行光凝治疗,可改善和保存视 力。
糖尿病黄斑病变与PDR的关系
黄斑部特殊的生理结构
黄斑部脉络膜胶体渗透压高 于视网膜其他部位;
老年人视网膜内屏障功能较弱 视网膜色素上皮层水泵作用减弱 常发生视网膜小血管、后极部脉络 膜血管硬化,黄斑血液循环欠佳。
多伴有其他全身疾病
60岁以上的糖尿病病人多存在显著
。 的脂质代谢紊乱
五、治 疗
1.西医治疗 原发病的治疗:严格控制血糖是减低DRP和
DME的危险和进展的最基本治疗措
(饮食治疗:控制总热量,提供足够的营养素; 药物治疗:磺脲类、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一)西医认识
1.病因
未完全阐明。
高血糖——发病基础
2.病理
早期主要病理改变在Cap:周细胞减少、 基底膜增厚, Cap管腔减小、 Cap内皮 屏障失代偿。
Retinal capillary
二、病因病理
3. 发病的相关因素 与病程(病程>20年,1型99%、2型>60
%)、血糖、血脂、血压、胰岛素水平、 眼压、糖尿病肾病、贫血、妊娠等有关

糖尿病眼病分期症状

糖尿病眼病分期症状

糖尿病眼病分期症状
一、糖尿病眼病分期症状二、糖尿病眼底检查项目介绍三、血糖高眼底出血该怎么治疗
糖尿病眼病分期症状1、糖尿病眼病分期症状
Ⅰ~Ⅱ期:可根据眼底病变程度,选择具有活血化淤的药物,如复方丹参滴丸、丹七片和血塞通片等。

此类药物的主要成分是丹参和三七,中药味数较少,作用明确,不良反应轻易控制,可长期服用。

Ⅲ~Ⅳ期:假如出现黄斑水肿,则可在刚出现视力下降时,服用利湿消肿类药物,如五零胶囊、参苓白术散、温胆汤等。

如出现中重度黄斑水肿,则需借助激光治疗并应用激素类药物。

Ⅳ~Ⅵ期:此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已经进进增殖期,多以激光治疗或手术治疗为主。

此时,机体往往出现多脏器的损伤,滋补肝肾等对于全身证候和视力的改善都有一定上风。

此时可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用药,如:病程较短或较年轻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可以选用泻多于补的知柏地黄丸;合并有支气管系统疾病者可选用麦味地黄丸;已出现视力障碍者。

2、糖尿病眼病的简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主要的致盲疾病,然而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及时发现并且获得规范的治疗,多数可以摆脱失明的危险。

几乎所有的眼病都可能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

如眼底血管瘤、眼底出血、泪囊炎、青光眼、白内障、玻璃体浑浊、视神经萎缩、黄斑变性、视网膜脱落。

而且糖尿病患者发生这些眼病的几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人群。

3、糖尿病眼病预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及饮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及饮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及饮食在我国,估计患糖尿病30年以上的患者中,约50%以上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约30%以上患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8%因视网膜病变失明。

以下我们讲述一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分期特征跟视网膜病变患者需要注意什么样的饮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特征:糖尿病患者在视网膜病变初期,一般无眼部自觉症状。

病变发展,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

若黄斑区受累,可有视野中央暗影,中心视力下降和(或)视物变形等症状。

视网膜小血管破裂,少量出血入玻璃体,患者可自觉眼前有黑影飘动。

当新生血管大量出血到玻璃体腔,视力可严重丧失,仅存光感黄斑区以外鶒的视网膜血管闭塞,或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导致视网膜脱离,则视野出现相应部位较大面积的缺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程可分为六个时期:一期:出现微动脉瘤或小出血点,但出血点较少,临床表现一般不明显,患者往往没有特殊感觉。

二期:有黄白色“硬性渗出”并可见出血点,临床表现轻微,患者有时可感到轻微眼部不适,或在视线中突然出现黑影、“蜘蛛网”、“飞蚊”等现象。

三期:有白色“软性渗出”并可见出血点,开始出现轻微视力下降或视野异常。

四期:眼底有新生血管生成并发生玻璃体出血,视力下降明显。

五期:眼底有新生血管生成和纤维增生,视力和视野都有明显影响。

六期:眼底有新生血管生成和纤维增生,并发生视网膜脱离,视力受损严重,甚至失明。

如果进入六期仍然没有得到合理的治疗,则有可能继续发展,成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造成剧烈疼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饮食: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一直都是我们最关注的问题,如果饮食不正确将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病情的进一步加剧。

所以,饮食对于患者来说是很重要的。

那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点什么呢?由于血糖的持续偏高很容易对眼底血管造成损害,引发视网膜的病变,要预防和控制视网膜受损,就不得不控制饮食,减少诱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由于血压长期持续性升高,引起了视网膜的一些病理性改变,患者除伴有高血压病外,实验室检查常发现有血粘度的异常及血脂的增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眼底病变分期标准
一、糖尿病眼底病变的分期标准二、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该如何护理三、糖尿病眼底病变要怎么治疗
糖尿病眼底病变的分期标准1、糖尿病眼底病变的分期标准
期型,视网膜病变,Ⅰ,有微动脉瘤或并有小出血点:(+)较少,易数;(++)较多不易数;荧光造影时血点不显影。

单纯型。

Ⅱ,有黄白色“硬性渗出”或并有出血瘀斑,(+)较少,易数,(++)较多,不易数;Ⅲ,有白色“软性渗出”或并有出血瘀斑:(+)较少,易数;(++)较多,不易数;增殖型。

Ⅳ,眼底有新生血管或并有玻璃体出血。

Ⅴ,眼底有新生血管或纤维增殖。

2、什么是糖尿病眼底病变
70%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全身小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影响全身组织的供养,进而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糖尿病也可以引起一系列眼部疾病,包括白内障、青光眼、眼球运动障碍等,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它可以严重影响视力的一种疾病,已经成为四大主要致盲疾病之一。

糖尿病引起的失明者比一般人高10到25倍。

据有关资料统计,糖尿病患病时间越长,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的比率越大。

3、糖尿病眼底病变的预防措施
控制血糖。

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即使经过激光治疗,入血糖再升高,可能在视网膜其它部位又产生新的病变、黄斑水肿等。

仍会造成视力进一步恶化,只有适当的控制血糖,让血糖不再高涨才能稳定眼底的病变。

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早期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应该特别注意,积极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该如何护理1、对糖尿病眼底病变期病人的护理,由于视力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