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眼底病变症状
糖尿病后期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后期有什么症状文章目录*一、糖尿病后期有什么症状*二、糖尿病人的饮食禁忌*三、糖尿病的护理原则糖尿病后期有什么症状1、糖尿病后期有什么症状1.1、糖尿病眼底病变:通常表现为白内障或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易出血,出血后通过牵拉作用可以引起视网膜剥离,从而造成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1.2、糖尿病神经病变:外周神经病变主要有四肢麻木、足底刺痛。
自主神经病变可造成心慌、胸闷、气急、便秘、食欲锐减、尿失禁、皮肤局部出汗等。
1.3、糖尿病血管病变:双腿皮肤干燥、出汗少、色素沉着,或是容易破溃难以愈合,形成溃疡、发黑或出现老烂脚,有些人不得不截肢。
在心脏,有一种感觉不到疼痛的心肌梗死,容易造成猝死。
在脑血管,容易出现小中风,有时候并发高血压造成大中风,引起肢体瘫痪。
1.4、糖尿病肾病:长期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引起肾功能减退,出现尿毒症、脚肿、乏力、纳差、皮肤瘙痒、血压高、少尿或者多尿等,有时候还会有大量蛋白尿流出,造成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时,会有全身水肿、贫血、便秘等表现。
2、如何预防糖尿病2.1、少吃快餐: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的科学家用了15年时间,访问了3000位年轻人,发现他们中每周吃两次快餐以上的人,体重增长得更快。
而过度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诱因之一。
2.2、多吃粗粮:粗粮中含有的丰富的膳食纤维,能降低餐后血糖升高的幅度。
而且,粗粮中的膳食纤维还能促进肠胃蠕动,改善便秘,使体内的有毒物质更快排出,所以平时可以多吃。
2.3、减轻压力:在高压状态下,身体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以致出现胃口大开、呼吸加快、心跳加速、血糖升高等现象,所以平时要学会调节心情,释放压力。
3、如何治疗糖尿病3.1、口服药物治疗:可服用磺脲类药物、双胍类降糖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伏格列波糖、阿卡波糖、胰岛素增敏剂、格列奈类胰岛素促分泌剂等治疗。
3.2、胰岛素治疗:胰岛素制剂有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
根据作用时间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胰岛素,并已制成混合制剂,如诺和灵30R,优泌林70/30。
糖尿病眼底病变

糖尿病眼底病变糖尿病眼底病变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视力。
它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引起的微循环障碍和血管病变导致的,给病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困扰。
本文将从病因、症状、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对糖尿病眼底病变进行详细介绍。
一、病因糖尿病眼底病变的发生与糖尿病的病程、血糖控制情况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有关。
长期高血糖可导致视网膜损伤和微循环异常,最终引发眼底病变。
此外,糖尿病患者的高血脂、高血压等病症也会加重糖尿病眼底病变的风险。
二、症状糖尿病眼底病变的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1. 视力模糊:由于视网膜水肿或出血,患者可能会感到视力模糊,尤其明暗过渡处的视觉辨识度较低。
2. 视野缺损:病变导致眼底出血或玻璃体积血,患者可能会出现视野缺损,影响正常的视觉感知。
3. 闪光与飞蚊症: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闪光和飞蚊症等视觉异常,并伴随着眼球内部的动态影像。
4. 夜间视力下降:眼底病变不仅影响患者的白天视力,也可能导致夜间视力下降,特别是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视觉更加困难。
三、诊断针对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
眼底检查是诊断糖尿病眼底病变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1. 瞳孔扩张:使用特定的眼药水扩张瞳孔,以便医生更好地观察眼底情况。
2. 眼底激光扫描:通过激光技术对眼底进行扫描,可在计算机上获得高清的眼底图像,对病变的位置和程度进行评估。
3. 血管造影:在特殊情况下,医生会采用经内镜检查,通过注射造影剂来观察眼底血管和血流动态。
四、治疗针对糖尿病眼底病变,治疗应该早期进行,以避免进一步损伤视力。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1. 控制血糖: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等手段,使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减轻眼底血管的损伤。
2. 光凝术:激光光凝术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激光技术焦灼病变区域的眼底组织,以减轻病变,保护视力。
3. 抗血管生成治疗:针对部分病情较为复杂的患者,医生可能会采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注射治疗,以阻断异常新生血管的形成。
糖尿病眼病分期症状

糖尿病眼病分期症状
一、糖尿病眼病分期症状二、糖尿病眼底检查项目介绍三、血糖高眼底出血该怎么治疗
糖尿病眼病分期症状1、糖尿病眼病分期症状
Ⅰ~Ⅱ期:可根据眼底病变程度,选择具有活血化淤的药物,如复方丹参滴丸、丹七片和血塞通片等。
此类药物的主要成分是丹参和三七,中药味数较少,作用明确,不良反应轻易控制,可长期服用。
Ⅲ~Ⅳ期:假如出现黄斑水肿,则可在刚出现视力下降时,服用利湿消肿类药物,如五零胶囊、参苓白术散、温胆汤等。
如出现中重度黄斑水肿,则需借助激光治疗并应用激素类药物。
Ⅳ~Ⅵ期:此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已经进进增殖期,多以激光治疗或手术治疗为主。
此时,机体往往出现多脏器的损伤,滋补肝肾等对于全身证候和视力的改善都有一定上风。
此时可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用药,如:病程较短或较年轻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可以选用泻多于补的知柏地黄丸;合并有支气管系统疾病者可选用麦味地黄丸;已出现视力障碍者。
2、糖尿病眼病的简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主要的致盲疾病,然而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及时发现并且获得规范的治疗,多数可以摆脱失明的危险。
几乎所有的眼病都可能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
如眼底血管瘤、眼底出血、泪囊炎、青光眼、白内障、玻璃体浑浊、视神经萎缩、黄斑变性、视网膜脱落。
而且糖尿病患者发生这些眼病的几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人群。
3、糖尿病眼病预防。
糖尿病患者的眼底病变诊断方法

糖尿病患者的眼底病变诊断方法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并发症之一就是眼底病变。
眼底病变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因此及早进行诊断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糖尿病患者眼底病变的诊断方法。
一、验光和视力检查验光和视力检查是最基础也是最简单的眼部检查方法之一。
通过测试患者的视力情况,可以初步了解是否存在眼底问题。
然而,仅凭验光和视力检查无法明确判断是否有眼底病变,需要进一步进行其他检查。
二、眼底镜检查眼底镜检查是目前确定并发糖尿病引起的眼底改变最有效、最直接和最可靠的方法之一。
通过这种方法,医生可以放大观察患者的视网膜和血管情况,从而确定是否存在血管堵塞、出血或水肿等问题。
这项检查对于提供准确而可靠的结果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医生制定相应治疗方案。
三、激光扫描(OCT)检查眼底激光扫描技术,也叫做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是一种非接触的无创测量方法。
通过该技术,医生可以以放大高清的二维或三维图像方式观察患者视网膜和其他相关结构,从而详细评估眼底病变的情况。
这个技术在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眼部病变非常有帮助,并且能提供更准确、更直观的数据。
四、荧光素造影检查荧光素造影检查是一种通过注射荧光素染料来观察视网膜血管流动情况的方法。
这项检查能够帮助医生确定是否存在渗漏或堵塞等问题,并进一步评估糖尿病患者是否具有较高风险出现视力受损。
该方法适用于对深层血管和渗漏情况进行准确评估。
五、眼底超声检查眼底超声检查是利用超声波进入眼球内部来观察眼部结构和可能的病变情况。
这项检查对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和葡萄膜是否存在异常非常有帮助。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在早期发现以往难以观察到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六、血液检查除了眼部检查外,血液检查也是诊断糖尿病患者眼底病变重要的一步。
测量血压、血糖、胆固醇等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
高血压和血糖不稳定是诱发眼底病变的主要因素之一,及早控制这些指标可以有助于预防或减轻眼底并发症。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症状表现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症状表现近年来,糖尿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并可能导致失明。
因此,了解和识别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症状的表现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症状,以便帮助人们及时发现并寻求合适的治疗。
1. 视力模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最早的症状之一是视力模糊。
由于高血糖水平引起的血管损坏,会对眼睛的血供造成影响,进而导致视网膜功能异常。
视力模糊可能逐渐出现,且在阅读或者进行近距离工作时更为明显。
2. 视野缺损当视网膜出现糖尿病性病变时,病人会逐渐出现多种视野缺损的症状。
这包括无法清晰地看到某些区域,或者在正常视野范围内出现模糊、沉浸或失真的情况。
在严重的情况下,病人可能会出现中心视力丧失而只能依靠外围视野。
3. 眼前闪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时,病人可能会出现眼前的闪光或者亮点。
这是由于视网膜中出血和渗出引起的,同时伴随着玻璃体的收缩和脱离。
这种症状可能在低光照环境下更明显,例如夜晚。
4. 黑色浮点或线状物体视网膜中出血和渗出导致的血液凝块会出现在视野中,病人会觉得有黑色的浮点或线状物体干扰视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黑色物体通常会随着眼睛移动而移动,区别于固定的飞蚊症。
5. 颜色感知异常在视网膜遭受糖尿病性病变时,病人可能会对颜色的感知产生问题。
他们可能感觉到一些颜色的减弱或失真,或者在区分一些颜色时出现困难。
这是由于视网膜神经细胞受损导致的。
6. 眼前黑暗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一步恶化时,病人可能会感觉到眼前出现黑暗。
这可能是由视网膜出血或渗出引起的,严重的黑暗感可能预示视网膜脱离。
总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失明。
因此,了解和识别病变的症状是至关重要的。
常见的症状包括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眼前闪光、黑色浮点或线状物体、颜色感知异常以及眼前黑暗。
如果你或者你的亲人患有糖尿病,并出现了上述症状,请立即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合适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糖尿病会导致眼睛失明,视力模糊是前期征兆!

糖尿病会导致眼睛失明,视力模糊是前期征兆!目前,糖尿病眼病已成为成年人第一位的致盲原因,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会严重损害视力健康。
专家提醒,有效控制血糖,及早、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可以有效预防、延缓糖尿病导致的视力损害。
常见的几类糖尿病眼病糖尿病对眼部的影响主要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及眼球运动麻痹。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眼病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且对视力的威胁最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此时检查眼底可能看到视网膜微血管瘤、出血、渗出等。
以后,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病变的加重,逐渐出现视力下降,甚或视力骤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盲属于“难治盲”,一旦发生中度以上视力损伤,或者病变进入晚期,即使再通过手术治疗视力预后也很差。
但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盲仍属于“可避免盲”,早期采用合理及时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减少或延缓盲和严重视力损伤的发生。
糖尿病性白内障又称代谢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病因与晶状体的代谢有关,症状与老年性白内障相似。
其在糖尿病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多见于青少年糖尿病病人,且多为双眼发病,可能于数天、数周或数月内发展为完全混浊。
糖尿病性青光眼多属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常发生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晚期,视网膜的缺血改变导致虹膜新生血管形成,继而引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糖尿病眼病的“信号”糖尿病眼病是有“信号”的,比如视力减退、视物不清,特别是夜间视力下降明显;看东西出现重影、有闪光感;眼前有点、片状发黑的物体漂浮;近视程度加重、老花眼的暂时性缓解等,这些都是常见的糖尿病眼病的症状。
此外,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眼涨、眼疼,视野缺损等也是糖尿病眼病的可能症状。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尽早到眼科就诊。
远离糖眼只需5招1.注意饮食调节:尽量少食脂肪类、糖类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常吃瘦肉、鱼类、蛋类、乳类和大豆制品来补充蛋白质。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眼底表现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眼底表现在视网膜病变的初期,一般无眼部自觉症状。
随着病情发展,可有不同表现。
视网膜水肿可引起光散射而使患者有眼前闪光感、黄斑水肿、缺血或渗出累及中心凹,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或视物变形等。
视网膜小动脉破裂,少量出血入玻璃体,可使患者自觉眼前有黑影飘动。
新生血管生长,玻璃体大量出血或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及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可致视力严重丧失。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基本临床眼底表现为视网膜毛细血管微血管瘤形成,血管扩张,管壁渗漏造成视网膜水肿、渗出、出血,进而发生毛细血管和小动脉闭塞,视网膜缺血,视网膜新生血管生长。
新生血管引起视网膜和玻璃体大量出血。
随着纤维组织增殖,形成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进而发生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下面分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眼底表现。
1.血管病变(1)毛细血管异常:①微血管瘤:视网膜微动脉瘤虽然也可在其他疾病如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特发性视网膜血管扩张、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以及一些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肾病、贫血等疾病中可以见到,但它仍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特征性表现,是该病最早的可靠体征。
微动脉瘤在检眼镜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或暗红色小圆点,其直径常在15~60um,即视盘边缘视网膜静脉直径的1/8~1/2,也偶有较大者,可至视网膜静脉直径,但一般不超过125um。
有时在眼底镜下很难分辨为动脉瘤与小出血点,则可随访观察,小出血点一般在较短期内消失。
另外可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若边缘光滑,荧光充盈,可证明是微动脉瘤。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常能发现眼底镜不易发现或不能查见的很小的微动脉瘤。
因为在较暗的脉络膜背景上的一个亮点,比在橘红色背景下的红点更易被发现。
所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时出现的微动脉瘤常比眼底镜下所见的数目要多。
还有一些微动脉瘤显示荧光不充盈,经临床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红细胞阻塞微动脉瘤所致。
这种微动脉瘤在眼底镜下也往往不能与小出血点鉴别。
微动脉瘤常出现在眼底后极部,尤其是黄斑区,并多在颞侧。
糖尿病眼底病变分期标准

糖尿病眼底病变分期标准文章目录一、糖尿病眼底病变的分期标准二、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该如何护理三、糖尿病眼底病变要怎么治疗糖尿病眼底病变的分期标准1、糖尿病眼底病变的分期标准期型,视网膜病变,Ⅰ,有微动脉瘤或并有小出血点:(+)较少,易数;(++)较多不易数;荧光造影时血点不显影。
单纯型。
Ⅱ,有黄白色“硬性渗出”或并有出血瘀斑,(+)较少,易数,(++)较多,不易数;Ⅲ,有白色“软性渗出”或并有出血瘀斑:(+)较少,易数;(++)较多,不易数;增殖型。
Ⅳ,眼底有新生血管或并有玻璃体出血。
Ⅴ,眼底有新生血管或纤维增殖。
2、什么是糖尿病眼底病变70%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全身小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影响全身组织的供养,进而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糖尿病也可以引起一系列眼部疾病,包括白内障、青光眼、眼球运动障碍等,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它可以严重影响视力的一种疾病,已经成为四大主要致盲疾病之一。
糖尿病引起的失明者比一般人高10到25倍。
据有关资料统计,糖尿病患病时间越长,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的比率越大。
3、糖尿病眼底病变的预防措施控制血糖。
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即使经过激光治疗,入血糖再升高,可能在视网膜其它部位又产生新的病变、黄斑水肿等。
仍会造成视力进一步恶化,只有适当的控制血糖,让血糖不再高涨才能稳定眼底的病变。
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早期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应该特别注意,积极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该如何护理1、对糖尿病眼底病变期病人的护理,由于视力下降,病人思想负担重、情绪不稳定、往往有焦虑、恐惧心理,对治疗丧失信心。
护理中应针对病人存在的各种心理负担给予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病人解释其基本病情、治疗措施和预后以消除病人的顾虑,使他们保持良好的情绪,树立治疗信心,保持心情愉快,增强病人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可减少或消除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
2、戒烟、戒酒,积极治疗高血压、低蛋白血症等危险因素,避免这些因素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眼底水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眼底病变症状
一、糖尿病眼底病变症状二、糖尿病眼病有哪些常见症状三、预防糖尿病眼病方法
糖尿病眼底病变症状1、糖尿病眼底病变症状
1.1、常见症状:视力减退、夜间视力下降明显、近视程度加重、重影、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视野缺损、视物不清、如隔云烟、视物有闪光感。
1.2、在病变的初期,一般无眼部自觉症状。
随着病情发展,可有不同表现。
可引起光散射而使患者有眼前闪光感、黄斑水肿、缺血或渗出累及中心凹,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伴有大视、小视、有色视、视物变形等。
视网膜小动脉破裂,少量出血入玻璃体可使患者自觉眼前有黑影飘动。
新生血管生长,玻璃体大量出血或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及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可致视力严重丧失。
1.3、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基本临床眼底表现为视网膜毛细血管微血管瘤形成,血管扩张,管壁渗漏造成视网膜水肿、渗出、出血进而发生毛细血管和小动脉闭塞,视网膜缺血,视网膜新生血管生长。
新生血管引起视网膜和玻璃体大量出血。
随着纤维组织增殖,形成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进而发生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
2.1、1型糖尿病病人需要在糖尿病发病后的3-5年去找医生检查一下自己的眼睛看看是不是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积极的进行预防。
2.2、糖尿病的2型病人需要立即到相关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自己的眼睛是不是存在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从而做到及时的预防。
2.3、1型和2型的糖尿病患者应该每年一次到相关的机构进行检查,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