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眼底病变-张承芬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血管循环时间的观察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血管循环时间的观察赵颖;刘大川【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分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视网膜动、静脉循环时间的差异性,分析各期DR视网膜血管循环时间的变化特点.方法:收集2016-03/2017-03我院眼科确诊的DR患者60例60眼,其中轻中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组20例20眼、重度NPDR组20例20眼、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组20例20眼.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记录视网膜动脉4个分支主干刚开始显影即臂视网膜循环时间(A1)和完全充盈的时间(A2)、视网膜静脉4个分支主干全部出现层流的时间(V1)和完全充盈的时间(V2),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视网膜动脉通过时间(A2-A1)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42,P=0.157).视网膜毛细血管通过时间(V1-A2)、视网膜静脉通过时间(V2-V1)、视网膜动静脉通过时间(V2-A1)三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794、5.180、5.564,P=0.007、0.009、0.008),其中PDR组均较轻中度和重度NPDR组明显延长,重度NPDR组均较轻中度NPDR组明显延长.结论:DR病程越长,程度越重,视网膜微血管破坏越严重,视网膜微循环时间越长.%AIM:To observe whether differences exist in the retinal arteriovenous circulation time of the patients with diabetic retinopathy and exploring whether there is any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jured degree of retinal vessel and the microcirculation time.METHODS:The study was conducted from the March 2016 to the March 2017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data on 60 eyes of 60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with diabetic retinopathy by Xuanwu Hospita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According tothe result,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mild and moderate 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NPDR) group,severe NPDR group and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 group with 20 eyes respectively.Then we recorded the retinal arterial developing time of the three groups,namely arm-to-retinal circulation time (A1),retinal arterial branch filling time(A2),retinal venous branch laminar flow time (V1),retinal venous branch filling time (V2).RESULTS:The finding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among 3 groups in the retinal arterial passage time(A2-A1) (F=1.642,P=0.157).Retinal capillary passage time (V1-A2),retinal vein passage time (V2-V1),retinal artery and vein passage time (V2-A1)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5.794,5.180,5.564,P=0.007,0.009,0.008).The PDR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e mild moderate and severe NPDR group,and the severe NPDR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e mild and moderate NPDR group.CONCLUSION:The duration of DR is longer,the degree is more severely.The destruction of retinal capillaries is more serious,the time of retinal microcirculation is longer.【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8(018)001【总页数】5页(P54-58)【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视网膜血管;循环时间【作者】赵颖;刘大川【作者单位】100053 中国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眼科;100053 中国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随着我国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作为DM最主要的微循环并发症,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1]。
知柏地黄丸与生脉散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6例

知 柏地 黄 丸 与 生脉 散联 合 激光 治 疗糖 尿 病 视 网膜 病变 3 6例
臧 乐 红 杨 玉 青 河 北 省唐 山 市 中 医 医 院 眼科 ( 山 0 3 0 ) 唐 6 0 0 摘 要 目的 : 察 益 气 活血 、 阴 降 浊 类 中 药联 合 激 光 治 疗 糖 尿 病 视 网膜 病 变 的 临床 疗 效 。 法 : 观 滋 方
陕西 中医 2 1 年 第 3 01 2卷第 1 期
3 7
糖 尿 病 防 治指 南 E .匕 : M] 』 京 人 I生 … 版 社 ,0 3 5. J 2 0 :6 [ ] 奚 九一 . 九 一 谈 脉 管 病 [ ] 上 海 科 技 教 育 出 版 4 奚 M .
社 . 0 4: 1 — 1 . 2 0 1 1 4 5
邪, 清热 解毒 消 肿 等作 用 。创 面 周 围 红肿 处 外涂 金 黄
膏、 芙蓉膏 以达 到箍 围消 肿之功 效 。 通过 本组 治疗病 例 观察 表 明 , 采用 中西 医结 合 内外 合治 的治 疗方 法 , 效 疗 可靠 , 能够 明 显提 高临 床疗 效 , 提高 了治 愈 率 ,降低 了 截肢 率 ,改善 了患 者 的生活 质量 。
大 量 出 血 , 而 恢 复 和 稳 定 患 者 的视 功 能 。 激 光 作 从 ]但 为 治 疗 手 段 的 同 时 也 是 一 种 病 理 损 害 过 程 , 视 网 膜 对 产生损 伤 , 视 力 、 野 、 对 视 暗适 应 造 成 一 定 的 损 害 _ 。 3 为 j
的产生 , 减少术 后并发 症 的出现 , 提高视 力 _ 。同时减 5 ] 轻 了视 网膜 的光损 伤 , 健 康 的视 网膜 也 有 良好 的营 对 养保 护作用 , 高生活 质量 。 提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报告提纲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报告一、基础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是眼科临床诊治眼底病的常用检查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将某种能够发出荧光的物质(如荧光素钠),快速注入被检者静脉内,循环至眼底血管中,受蓝光的激发而产生黄绿色荧光;利用配有特殊滤光片的眼底照相机,观察并及时拍摄眼底血循环的动态过程。
此项检查能在活体眼中反映出视网膜大血管至毛细血管水平的生理与病理情况,对眼底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光凝治疗及预测视力预后等方面,帮助极大。
(一)基础屏障(barrier)1.血-视网膜内屏障(简称内屏障):指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为紧密联结,不渗漏荧光素;2.血-视网膜外屏障(简称外屏障):指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之间由于有紧密的闭锁小带,大的脉络膜动、静脉也没有明显的渗漏。
脉络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有"孔窗"(fenestration),故荧光素能渗至血管外组织及Bruch's膜的胶原层间。
但由于外屏障的作用,使染料不能进入视网膜内;3.视神经乳头组织内的正常毛细血管不渗漏荧光,在荧光血管造影过程中,通过周围脉络膜毛细血管渗漏的荧光,可使视乳头边缘结缔组织着染。
(二)造影剂1.静脉注射荧光素钠静脉注射剂量,按体重计算为10~20mg/kg。
一般成人用20%的荧光素钠(国产,现已少用或不用)3ml~5ml于4~5秒钟注射完毕;10%荧光素钠(进口制剂,立摄得,Alcon)5ml于4~5秒钟注射完毕。
2.口服儿童或不能静脉注射的成人,可口服荧光素钠,剂量为25~30mg/kg。
一般于口服5分钟后才在眼底出现荧光, 故不适于拍摄荧光血管造影早期像;但可拍摄5分钟后甚至1小时的荧光造影像。
口服液可配成2%的水溶液或氯化钠溶液。
(三)安全性(副作用)1.荧光素钠是无毒染料,只要制剂纯净,一般患者均可耐受,不发生毒性反应;2.少数偶觉恶心,嘱其张口呼吸,仍可继续拍片;3.个别年轻患者心情紧张,迷走神经反射有呕吐或晕厥,应立即停止造影,嘱其平卧;4.特殊患者需请内科会诊,协同紧急处理;5.荧光素钠经肝脏代谢,肾脏排泄,故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或不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新进展

or
supperovulation[J]
stepdowm
polycystic
631.
syndrome[J].Hum
Steril,2003.80(6):1
R F,Milwally M
Reprod,2003,18(8):l 626-1
inhibitors
for
fI 81Casper
lion
F.Review:aromatase
2.1药物治疗
2.1.1
激光光凝原理
激光光凝治疗是目前治疗
DR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其原理是破坏了视网膜外 层。降低了外层视』两膜的新陈代谢和耗氧量,使视网 膜内层得到更多的营养和氧供应:使视网膜变薄,使 脉络膜血管的氧供给视网膜内层;使小动脉收缩,使 扩张的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收缩和闭塞,从而减少渗 漏。使视网膜渗出和水肿减轻:封闭大片无灌注区使 视网膜缺血得以改善。从而减少因缺血而诱导的新 生血管生长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的分泌,减 少新生血管形成和使之消退[川。 2.2.2单波段激光治疗 组织学研究证明.眼底激 光的组织损害主要局限于视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 层,可治疗黄斑部病变和眼底血管病变。杨忠昆等[24] 使用532 nm半导体激光,对76例(135眼)依病变 行适合的光凝方法治疗,光凝后视力增进58眼 (42.96%),视力无变化66眼(48.89%),视力下降
326.
[7]金明.中两医结合防治DR EJ].北京中医药,2008,27(5):323. [8]陈建军.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DR[J1.四川中医,2007,25(12):105.中药联Fra bibliotek激光治疗DR病变
激光治疗效果显而易见,但激光治疗有很多副 作用.如光斑反应性水肿、光损伤、视网膜对光敏感 度下降等,且激光不能改变疾病的病程发展。长期 以来.不少学者采用中药治疗DR,并显示出在治疗视 网膜病变、促进玻璃体积血的吸收、改善视功能以及 减轻激光副作用等方面有一定的疗效。但中药不能消 灭新生血管和视网膜无灌注区,不能阻止新生血管所 致的出血。采用中药联合激光治疗DR,可促进出血、 渗出的吸收。可缩短病程,减少DR发展到视网膜脱 离的概率,扬长避短,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吴权龙 等E273又寸确诊为增殖前期及增殖期的DR患者使用散 血明目片联合激光治疗视力提高和不变率为90.3%, 优于单纯激光治疗的76.8%。喻青等[28]采用视网膜光 凝联合糖明汤治疗DR 38眼;有效率为84.2%。
糖尿病眼底病变分期标准

糖尿病眼底病变分期标准文章目录一、糖尿病眼底病变的分期标准二、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该如何护理三、糖尿病眼底病变要怎么治疗糖尿病眼底病变的分期标准1、糖尿病眼底病变的分期标准期型,视网膜病变,Ⅰ,有微动脉瘤或并有小出血点:(+)较少,易数;(++)较多不易数;荧光造影时血点不显影。
单纯型。
Ⅱ,有黄白色“硬性渗出”或并有出血瘀斑,(+)较少,易数,(++)较多,不易数;Ⅲ,有白色“软性渗出”或并有出血瘀斑:(+)较少,易数;(++)较多,不易数;增殖型。
Ⅳ,眼底有新生血管或并有玻璃体出血。
Ⅴ,眼底有新生血管或纤维增殖。
2、什么是糖尿病眼底病变70%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全身小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影响全身组织的供养,进而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糖尿病也可以引起一系列眼部疾病,包括白内障、青光眼、眼球运动障碍等,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它可以严重影响视力的一种疾病,已经成为四大主要致盲疾病之一。
糖尿病引起的失明者比一般人高10到25倍。
据有关资料统计,糖尿病患病时间越长,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的比率越大。
3、糖尿病眼底病变的预防措施控制血糖。
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即使经过激光治疗,入血糖再升高,可能在视网膜其它部位又产生新的病变、黄斑水肿等。
仍会造成视力进一步恶化,只有适当的控制血糖,让血糖不再高涨才能稳定眼底的病变。
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早期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应该特别注意,积极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该如何护理1、对糖尿病眼底病变期病人的护理,由于视力下降,病人思想负担重、情绪不稳定、往往有焦虑、恐惧心理,对治疗丧失信心。
护理中应针对病人存在的各种心理负担给予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病人解释其基本病情、治疗措施和预后以消除病人的顾虑,使他们保持良好的情绪,树立治疗信心,保持心情愉快,增强病人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可减少或消除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
2、戒烟、戒酒,积极治疗高血压、低蛋白血症等危险因素,避免这些因素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眼底水肿。
进口与国产荧光素钠在眼底血管造影中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

进口与国产荧光素钠在眼底血管造影中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陆莹;赵菊莲【摘要】目的观察进口与国产荧光素钠注射液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比较两者是否存在差异性.方法将2008年至2010年在我院眼科门诊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检查的患者按检查过程中所注射的进口和国产荧光素钠不同分成A、B两组:A组1156例,B组915例.A组在检查过程中注射美国爱尔康公司生产的100g· L-1荧光素钠,B组注射广州明兴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200g· L-1荧光素钠.在检查过程中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对出现不良反应者对症处理并记录症状、体征等病情.结果本研究2071例造影患者中共有186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8%.轻度不良反应174例,占不良反应的94.05%;中度不良反应11例,占5.91%;重度不良反应1例,占0.54%.A组造影患者中共有82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9%;B组造影患者中共有104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7%.A组患者不良反应比B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轻度不良反应比B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度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重度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素钠注射液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发生的不良反应多数轻微.进口荧光素钠产生的不良反应比国产荧光素钠少.【期刊名称】《眼科新进展》【年(卷),期】2012(032)003【总页数】4页(P233-236)【关键词】荧光素钠注射液;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作者】陆莹;赵菊莲【作者单位】330006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330006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是通过静脉注射荧光素在眼内血液循环时所发出的荧光,利用装有特殊的滤光片组合的眼底照像机,及时准确地记录下眼底血流动态变化的技术。
辛勤耕耘六十载,眼底大业竞芬芳——沉痛哀悼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张承芬教授

辛勤耕耘六十载,眼底大业竞芬芳—沉痛哀悼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张承芬教授原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主任、著名眼底病学家、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张承芬教授因病 于2018年7月20日22时在北京协和医院仙逝,享年93岁。
张承芬教授#925年10月出生于湖北省武昌,于1945—1951年就读于上海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协和 医院眼科工作,师从当时的眼科主任罗宗贤教授学习眼底病的诊疗知识。
张教授1951 —1990年历任北京协和医 院眼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教授、教授,并担任眼科副主任、眼科主任、中央保健专家等职务;1984—1990年任 中国医学科学院眼科研究中心主任,1990—1998年任北京协和医院专家组院聘专家,1999一2000年任北京协和 医院医务委员会委员。
张承芬教授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眼底病学家,从医、从教、从研六十余年,她一步一个脚印,扎实而稳健地耕 耘着她一生所钟爱的眼底病事业。
20世纪50年代,她在国内首次报道“青年性复发性视网膜玻璃体出血”、“节 段状视网膜动脉周围炎”;20世纪60年代,在国内率先发表了“200例妊娠中毒症的眼底表现与临床分析”、“104 例白血病的临床观察”等研究论文,她此后发表的“1 000例原发性高血压眼底表现与临床分析”被著名的Duke-Elder《系统眼科学》所引用。
1965 年 ,她与黄家驷、张孝骞、林巧稚等著名医疗专家组成北京协和医院医疗队远 赴湖南湘阴县进行了为期1年的医疗支援。
即使在“文革”时期,张承芬教授依然坚持临床科研,与相关科研单 位合作研发了国产红宝石激光,成功地治疗了当时大量的难治性眼底病疾病。
1979年,她代表中国向日本同行 介绍中国眼底病激光治疗的最新进展和成果,为祖国赢得了声誉,其中“红宝石与氩离子激光治疗眼底病”的研 究获1981年卫生部甲级科研成果奖。
20世纪80年代初,年过五旬的她远赴美国波士顿哈佛大学眼科研究所研 修,师从世界著名眼科学家Charles L.Schepens教授,回国后她利用所学到的先进技术在国内积极开展荧光素眼 底血管造影和眼底激光治疗的临床研究工作。
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患者血小板参数、CD62p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第27卷第6期2010年12月阿¨弘方净隐学亦(医学版)Jour na l of H ebei N or t h U ni ver si t y(M e di ca l E d i t i on)V01.27N o.6D ec.2010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患者血小板参数、C D62p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王伟宝(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医院检验科,河北张家口075000)【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小板参数、C D62p及ks—C R P水平,探讨这些指标的意义。
方法:流式细胞技术测定100名糖尿病患者C D62p,免疫比浊法测定hs-C R P,S ys m exX E2100测定血小板参数,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结果:T2D M组M PV、PD W明显增大,PLT计数降低,C D62p表达明显增强,高敏C 反应蛋白水平增高(P.<0.05)。
PD R组M PV、PD W、C D62p、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N PD R(P<0.05)。
结论:糖尿病患者在高糖作用下血管内皮的损伤而引起血小板过度活化加速血管病变、炎症反应。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小板;C反应蛋白【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 ssr L1673—1484.2010.06.021血C D62p为血小板a颗粒中的一种糖蛋白,是血小板活化的一个特征性的指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 R)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在眼底独特环境的表现,D R发病机制复杂,其中血小板活化促进血管病变的发生及发展。
本研究通过检测血小板参数、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 D62p及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 R P)水平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管损伤机制协助临床判断患者的预后。
l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根据W H O最新制定的T2D M诊断标准,来我院眼科住院及门诊100名D M患者,年龄39"--71岁,平均59.8岁,除外冠心病、脑血管病及肿瘤等并发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 主诉闪光感及视力减退 ?当病变尚未侵犯黄斑时,无自觉 ?定期查眼底可早发现,早治疗
正常眼底右眼彩色片
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变
微血管瘤 出血 硬性渗出 棉絮斑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临床分期(型)
非增殖期(背景性或单纯型) 增殖前期 增殖期
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Background diabetic retinopathy,BDR
? 微血管瘤、出血斑 硬性渗出、棉絮斑 ?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毛细血管无灌注 ? 黄斑病变: 水肿、硬性渗出 或缺血, 视力下降
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变 DRII
微血管瘤 出血斑 硬性渗出
眼膜内微循环 异常 拱环扩大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
I型和lI型糖尿病均可并发眼 病变
眼前节到眼底均可受害
角膜
眼前节 晶体
虹膜 青光眼 眼肌
眼后节 玻璃体
视网膜 视神经
眼前节病变
角膜知觉减退 晶体混浊-白内障 青光眼、虹膜新生血管 眼肌麻痹
眼后节病变
玻璃体
出血、增殖、收缩牵拉
视神经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视乳头水肿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