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基础知识概述(pdf 39页)PPT课件
《模具设计培训资料》课件

通过该案例,学员可以了解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和要 点,掌握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的设计技巧和方法。
CHAPTER1
02
03
自动化与智能化
随着工业4.0的推进,模具 制造将实现高度自动化和 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 降低成本。
集成化与模块化
模具设计将趋向集成化与 模块化,方便快速更换和 维修,提高生产灵活性。
CHAPTER 03
模具设计实用技能
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
01
02
03
04
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是模具设 计的基础,包括车、铣、磨、
钻等加工技术。
掌握加工工艺对于合理设计模 具结构、提高模具精度和寿命
至关重要。
了解各种加工设备的性能和加 工特点,能够根据模具设计需 求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和设备
。
熟悉加工误差控制和表面处理 技术,以提高模具零件的精度
了解软件的数据交换和标准接口,以 便与其他软件或系统进行集成。
模具设计的逆向工程技术
逆向工程技术是一种从实物反求出产品三维模型的方法 ,对于复杂模具和产品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熟悉逆向工程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案例,以提高设计效 率和降低成本。
掌握逆向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测量设备、数据 处理和三维建模等技术。
模具结构
模具的基本结构包括凸模、凹模、导 向零件、卸料板、顶件装置等部分, 根据不同类型和用途的模具,其结构 也有所不同。
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
确定工艺参数
模具结构设计
根据设计任务和要求,进行模具 的结构设计,包括确定模具类型 、结构形式、各零件的尺寸和配 合关系等。
根据产品要求和材料特性,确定 模具制造的工艺参数,如压力、 温度、时间等。
模具设计常识

结晶性塑料的收缩率一般在 1.0%~3.0%,而 无定形性塑料 的收缩率在 0.4%0.8%。对于结晶性塑料,还应考虑其后收缩,因为它们脱模以后在室温 下还可以后结晶而继续收缩,后收缩量随制品厚度和环境温度而定,越厚其后 收缩越大。
对于剪敏性塑料利用“剪切稀化”可做到低温充模,即提高剪切速率、降 低温度而维持粘度不变的等效办法,其模具温度一般在20-50℃。
对于热敏性塑料提高模温有利于降低粘度增加流动性,其模具温度一般在 80-120℃。
PPT文档演模板
模具设计常识
§8-2 、 注塑模具设计技术资料 的收集与运用
1.常用塑料及特性资料
●压制模具:塑钢瓦、浴缸等;
●浇注模具:聚氨酯胶辊,环氧树脂艺术产品等;
●搪胶模具:公仔,芭比娃娃等 。
PPT文档演模板
模具设计常识
§8-1 、对模具的认识
1. 模具的分类: 注塑模具分类
结构形式:二板式(大水口)模具、三板式(细水口)模具、叠层模具;
流道形式:冷流道(有凝料)模具、热流道(无凝料)模具;
特种塑料指根据特定的使用要求而研究生产的具有特殊性能的塑料, 如环氧树脂、氟塑料等。
PPT文档演模板
模具设计常识
§8-2 、 注塑模具设计技术资料 的收集与运用
1.常用塑料及特性资料
⑴ 塑料的分类
按加热时的工艺性能,塑料又可以分为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 两大类。
热固性塑料在受热后分子结构转化成网状或体型而固化成型,变硬后 即使加热也不能使它再软化。这种材料的特点是质地坚硬,耐热性好, 尺寸比较稳定,不溶于溶剂。常见的有酚醛树脂(PF)、环氧树脂(EP)、 不饱和聚酯(UP)等等。 热塑性塑料在受热条件下软化熔融,冷却后定型,并可多次反复而始 终具有可塑性,加工时所起的是物理变化。常见的有聚氯乙烯(PVC)、 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及其改性品种、ABS、尼龙 (PA)、聚甲醛(POM)、聚碳酸酯(PC)、有机玻璃(PMMA)等等。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培训PPT(34张)

10.1.3 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
1.建立或调入设计模型,形成模具设计的参考模型 2.模型检验:对参考模型进行拔模斜度检测、厚度检测等 3.建立工件:用来定义所有模具元件体积的 4.在模具模型上创建缩水率:可以等向或非等向增加在指定特征尺寸上 5.加入模具装配特征,设计浇道系统 6.定义分型面及模块体积 7.建立模具实体元件:抽取完成的模块体积,将曲面几何转换为实体几何 8.填充模具型腔,建立浇注件:利用工件体积减去抽取的模具元件体积 9.模拟开模,并进行干涉检测 10.装配模座元件,并进行所有元件的细部设计
10.2.3 设置收缩率
2.按比例收缩 【By Scaling(按比例)】表示允许相对于某个坐标系按比例收缩零件几何,并 且可以分别指定x、y和z坐标的不同收缩率。在模具模块中应用按比例收缩时, 其仅作用于参考零件几何,而不影响设计模型。 选择【SHRINKAGE(收缩)】→【Shrink Info(收缩信息)】,将弹出“信息窗 口”并显示设计模型的收缩信息。
已建立有曲面特征时,选择【Feature(特征)】→【Cavity Assem(型腔组件)】→ 【Surface(曲面)】命令,利用“面组曲面”菜单可增加分型面的曲面或者对已有 分型面的曲面特征进行编辑。
模具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目 录
• 模具概述 • 模具材料 • 模具设计 • 模具制造 • 模具使用与维护 • 案例分析
01 模具概述
模具的定义与作用
总结词
模具是用于制造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 工具,它能够将原材料加工成所需形 状和尺寸的部件或产品。
详细描述
模具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它可以高效、快速地制造出大 量具有一致性和高质量的产品,从而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模具的工作条件、受力情况、尺寸精度和外观质量等要求
,选择具有相应性能的材料。
考虑材料的加工性能和经济性
02
选用易于加工、成本低廉的材料,提高经济效益。
考虑材料的热处理工艺
03
根据模具材料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以充分发挥材
料的潜力。
模具材料的热处理工艺
退火
淬火
回火
表面处理
降低材料硬度,改善切 削加工性能。
感谢您的观看
操作规程
遵循操作规程,避免因操 作不当导致模具损坏或安 全事故。
试模与调整
在生产前进行试模,根据 试模结果进行调整,确保 模具正常工作。
模具的保养与维护
日常保养
储存与保管
定期对模具进行清洁、润滑,保持模 具良好的工作状态。
合理存放模具,避免因环境因素导致 模具损坏或生锈。
检查与维修
定期对模具进行检查,发现损坏及时 维修,避免问题扩大。
模具的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
模具磨损
定期检查模具磨损情况,及时更 换磨损严重的模具部件。
定位不准
检查模具定位系统,调整定位元件 ,确保定位准确。
动作不协调
模具基础知识介绍PPT(31张)

脱模系统的组成 1,勾料装置 2,顶出装置 3,螺纹退芯装置 4,侧向分型抽芯装置 5,模具导向装置
三,模具的冷却系统
模板冷却示意图
模具的冷却系统
入水口 密封圈
隔水板 出水口
隔板式冷却 一般多用于型芯冷却(可几个型芯联排冷却)
模具的冷却系统
喷淋式冷却 一般多用于型芯冷却(适应于单个型芯冷却)
模具冷却系统
熱流道系統
Manifold = 260℃
固定側模板 = 50℃
• 快速循環時間 - 15-20% 時間減少
•節省材料 - 沒有澆道和流道
優點
•較好成品品質 - 減少應力殘留 - 較佳外觀
进料系统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制品缺欠
1,制品注射不足 2,凹痕,气孔 3,熔接痕 4,翘曲变形 5,浇口处浑浊 6,粘贴型腔
•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
18、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不与过多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也不要因为关系亲密便掏心掏肺,切莫交浅言深,应适可而止。
•
19、大家常说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可是不认真的话,这辈子你就废了,自己的人生都不认真面对的话,那谁要认真对待你。
•
20、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就别放纵善变的情绪。
活塞杆带 动内部芯 块动作, 产生孔型 产品结构
【精品】模具概论PPT课件(完整版)

表1-1
模具分类及用途
模具类别
金属 板材 冲 成形 模 模具
粉 末 金属 冶 体积 金 成形 成 模具 形 模 具
模具小类和品种
适用对象和成形工艺性质
冲裁模(少、无废料冲模、整修模、 光洁冲模、深孔冲模、精冲模等)、 使用金属(黑色金属和非黑色金属) 单工序模(冲孔模、落料模、弯曲模、板材,通过冲裁模和精冲模,或根据 拉深模、成形模等)、复合冲模、级 零件不同的生产批量、冲件精度,采 进冲模、汽车覆盖件冲模、硅钢片冲 用单工序模、复合模或级进模等相应 模、硬质合金冲模、微型冲件用精密 的工艺方法,成形加工为合格的冲件 冲模
准(含标准零、部件标准等)、模具工艺 质量标准(含技术条件标准等)、模具基 础标准(含名词术语标准等)和相关标准。
标准体系表是计划与规范性的文件。
模具体系表主要是计划或规划制订的 标准项目及项目系列;是制订模具标准项 目年度计划的依据。
• 模具体系表分4层。第1层:模具; 第2层:模具类别(10大类)、模具名称; 第3层:每类模具须制订的标准类别,包 括: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工艺与质量 标准、相关标准共4类标准的名称;第4 层:在每类模具及其标准类别下,列出 具体须制订的模具标准项目系列及其名 称。
适用对象和成形工艺性质
使用热固性和热塑性的塑料,通过注射、压 缩、挤塑、挤出、发泡、吹塑和吸塑等成形 加工为合格塑件,该塑件也具有板材和体积 成形两种成形工艺
非金 属材 料制 品成 形模 具
玻璃 制品 成形 模具
注压成形模、吹—吹法成形瓶罐模、压—吹 法成形瓶罐模、玻璃器皿模具等
橡胶 制品 成形 模具
压力采用非黑色金属、黑色金属的板材
金属 锻 速锤机用锻模、开(闭)式锻模、 或棒材、丝材,经锻、墩、挤、拉
《模具基础知识》课件

本PPT介绍了模具的基础知识,包括模具的概述、分类、零部件、设计要素、 设计流程、加工技术、维护、质量检测、应用、现状与趋势等内容。
模具概述
模具是指用于制造产品的工具,它可以使物体具有特定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模具的分类包括冲压模、注塑模、 压铸模等。
模具零部件
1 模具胚料
2 模具标准件
3 模具附件
模具的主要材料,常用的有 合金钢、铝合金等。
用于组装模具的标准零部附件,如卸模装置、冷却系 统等。
模具设计要素
产品要求
根据产品的要求确定模具的设计参数和工艺。
结构设计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来保证模具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流动性分析
通过流动性分析优化模具的冲击力和成型效果。
模具应用
模具在各行业广泛应用,如汽车制造、家电制造、塑料制品等。模具的发展 前景非常广阔,将会越来越重要。
模具现状与趋势
国内外模具市场现状
模具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国内外市场竞争激 烈。
模具行业未来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模具行业将趋于自动化和智能化。
总结
1 模具知识回顾
回顾模具的基础知识,加深对模具设计和加工的理解。
模具维护
1 维护方法
定期进行模具的清洁、润滑和紧固工作。
2 保养注意事项
注意模具的存放环境和使用条件,避免损坏和老 化。
模具质量检测
质量检测标准
根据产品要求和行业标准进行模 具的质量检测。
质量检测方法
使用合适的检测方法来测试模具 的尺寸精度、材料硬度等。
质量检测设备
选用精密的检测设备来确保模具 的质量。
模具设计流程
设计软件选择
选择适合的模具设计软件来辅助进 行模具设计。
公共基础知识模具设计基础知识概述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综合性概述》一、引言模具作为工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工艺装备,在现代制造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日常生活中的塑料制品到高端科技领域的精密零部件,几乎所有的工业产品都离不开模具的参与。
模具设计的水平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生产效率和成本。
本文将深入探讨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核心理论、发展历程、重要实践以及未来趋势,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二、模具设计的基本概念1. 模具的定义模具是一种用于成型物品的工具,它通过特定的形状和结构,将原材料加工成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
模具通常由模架、模芯、型腔、浇注系统、冷却系统等部分组成。
2. 模具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模具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按成型材料可分为金属模具、塑料模具、橡胶模具等;按成型方法可分为注塑模具、压铸模具、冲压模具等;按模具结构可分为单工序模具、复合模具、级进模具等。
3. 模具的作用模具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生产效率:模具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2)保证产品质量:模具成型的产品具有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等优点。
(3)降低生产成本:模具可以重复使用,减少了原材料的浪费和加工成本。
(4)适应复杂形状的产品:模具可以制造出各种复杂形状的产品,满足不同的需求。
三、模具设计的核心理论1. 材料力学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力的作用,如压力、拉力、剪切力等。
因此,模具设计需要掌握材料力学的知识,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变形规律,以确保模具的强度和刚度满足要求。
2. 流体力学在注塑模具和压铸模具中,熔融的塑料或金属需要通过浇注系统流入型腔。
因此,模具设计需要掌握流体力学的知识,了解流体的流动规律和压力损失,以优化浇注系统的设计。
3. 传热学模具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需要通过冷却系统进行散热。
因此,模具设计需要掌握传热学的知识,了解热量的传递方式和冷却系统的设计原理,以确保模具的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在满足塑胶成型和排气良好的前提下,要选取最短的流程, 这样可缩短填充时间。
23.11.2020
9
8)能顺利地引导熔融的塑胶填充各个部位,并在填充过程中不 致产生塑胶涡流、紊乱现象,使型腔内的气体顺利排出模外。
9)在成批塑胶制品生产时,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要缩 短冷却时间及成型周期。 10)因主流道处有收缩现象,若塑料制品在这个部位要求精度 较高时,主流道应留有加工余量或修正余量。
23.11.2020
套。一般而言,尺寸D比D'大10-20%
左右。
11
2)倾斜式主流道的设计 在设计模具时,往往由于受制品及模具结构的影响,或者 由于浇注系统及腔数的限制,使主流道偏离模具中心,有 时这一距离很大,造成模具在使用时出现很多问题。第一, 在顶出制品时,由于顶出不在模具中心,推板及顶针固定 板容易顶偏,造成顶针折断,制品变形或损坏。第二,由 于主流道不在中心,会造成单面披缝过大而产生溢料。上 述问题虽然可以采用三板模结构来解决,但这样会使模具 成本提高。所以在上述情况下,采用倾斜式主流道的设计 可以避免或改进其不足。图2-19是有关倾斜式主流道的设 计参数。倾料角α主要与塑胶性能有关,如PE、PP、PA、 POM等塑胶,其倾料角α最大可达30°; HIPS、ABS、PC 等塑胶,倾科角最大可达20°,SAN,PMMA不能用倾斜 式主流道。倾斜式主流道的其他设计参数与垂直式主流道 的设计相同。
23.11.2020
7
2.3 注塑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1 浇注系统设计的基本要点 浇注系统的设计包括主流道的选择、分流道截面及尺寸的确定、 浇口位置的选择、浇口形式及浇口截面尺寸的确定。当采用点 浇口时,为了确保分流道的脱落,还应注意脱浇口装置的设计。
在设计浇注系统时,首先是选择浇口的位置,浇口位置选 择的适当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制品的成型质量及注射过程 是否能顺利进行。
23.11.2020
2
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一般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引 出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指向表面 表面粗糙度代号中数定及符号的方向必须按图2-16a)、图216b)标注,带有横线的表面粗糙度符号应按图2-16c)标注。
在同一图样上,每一表 面一般只标注一次符号、 代号,并尽可能靠近有 关的尺寸线,见图2-16a)。 当地位狭小或不便标注 时,符号代号可以引出 标注,如图2-16d)。
23.11.2020
8
浇口位置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设计浇注系统时,流道应尽量减少弯折。
2)设计浇注系统时,应考虑到模具是一模一腔还是一模多腔, 浇注系统应按型腔布局设计,尽量与模具中心线对称。
3)塑胶制品投影面积较大时,在设计浇注系统时,应避免在 模具的单面开设浇口,否则会造成注塑时受力不均。 4)设计浇注系统时,应考虑去除浇口方便,修正浇口时在塑胶 制品上不留痕迹,以保证塑料制品外观。 5)一模多件,防止将大小相差悬殊塑胶制品放在同一付模具内。 6)在设计主流道时,避免熔融的塑胶直接冲击小直径型芯及 嵌件,以免产生弯曲或折断。
1)垂直式主流道的设计 d-主流道小端直径,即主流道与注
射机喷嘴接触处的直径。
d=注射机喷嘴孔径十(0.5-1)mm
L-主流道的长度。根据模具的具体
结构,在设计时确定。
A-主流道的锥度。A一般在2-4°范
围内选取,对粘度大的塑料,A可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6°。
但由于受标准锥度铰刀的限制,应尽
量选用标准锥度值,或选用标准浇口
11)浇口的位置应保证塑胶流入型腔时,对着型腔中宽畅、 厚壁部位,以便于塑料的 流入。
12)尽量避免使制品产生熔接痕,或使其熔接痕产生在制品不 重要的部位。
23.11.2020
10
2 主流道设计
主流道是指连接注塑机喷嘴与分流道的塑胶通道,是溶
料注入模具最先经过的一段流道,其形状、大小会直接
影响塑胶的流动速度和注塑时间。
2.2 模具零件表面粗糙度与拔模斜度 1 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应从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微观 不平度十点高度Rz、轮廓最大高度Ry中选取。在高度特 性参数常用的参数值范围内(Ra为0.025~6.3um,Rz为 0.1~25um)推荐优先选用R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的数值 由以下算式获得。
23.11.2020
14
分流道的截面有圆形截面和梯形截面,如图2-21所示。圆 形截面分流道的优点是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为最小,在容积 相同的分流道中,圆形截面分流道的塑胶与模具接触的面 积为最小,因此其压力损失及温度损失小,有利于塑胶的 流动及压力传递。其缺点是圆形截面分流道必须在动模及 定模上分别加工。
23.11.2020
3
冲模零件表面粗糙度的选定
23.11.2020
4
压铸模零件的表面粗糙度选定
23.11.2020
5
拔模斜度如图2-17所示,有增加铸件壁厚、增减铸件壁厚 和减少铸件壁厚三种形式。未注拔模斜度大小根据模样的 拔模高度、材料类型、斜度位置等有关。
23.11.2020
6
对构成铸件外侧壁的拔模斜度取表2-7的二分之一。文字符 号的拔模斜度取10~15’。当图样中未注拔模斜度方向时, 按减少铸件壁厚方向制造。
23.11.2020
12
3)分流道设计 分流道是塑胶进入型腔前的过渡部分,可通过截面的形状, 尺寸大小及方向变化,使塑胶平稳进入型腔保证成型的最 佳效果。常用分流道的形式及尺寸如表2-8所示。
23.11.2020
13
对分流道的要求主要有1)塑胶流经分流道时的压力损失及 温度损失要小。2)分流道的固化时间应稍后于制品的固化 时间,以利于压力的传递及保压。3) 保证塑胶迅速而均匀 地进入各个型腔。平衡式分流道如图2-20所示。4) 分流道 的长度应尽可能短,其容积要小。5) 要便于加工及刀具选 择。 6)每节流道要比下一节分流道大10-20%左右。如图220,D=d x[1+(10-20)]%。
其意义为在一个取样长度内,纵坐标值Z(x)绝均值 的算术平均值。
23.11.2020
1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的数值由以下算式获得。
式中,Zpi第i个最大的轮廓高,
Zvi为第i个最大的轮廓谷深。
表面粗糙度既要满足零件的功能要求,又要考虑工艺经济 性。因此,在满足零件表面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 数值大的粗糙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