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学实验五朱国富

合集下载

《研究食物中的营养》实验教案

《研究食物中的营养》实验教案
2、把花生或肥猪肉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观察白上烧烤,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实验结论
大米中含有淀粉,花生内含有脂肪,瘦肉内含有蛋白质。
凯里市龙场小学实验教案
班级
四年级
任课教师
袁孟新
2017年9月18日
实验名称
研究食物中的营养
教学目标
知道食物营养有淀粉、脂肪、蛋白质等。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研究食物中的营养,认识食物中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
实验器材
酒精灯、镊子、火柴、碘酒、白纸、各种食品
教学过程
1、把少量米饭放在盘子上,用滴管向米饭滴2-3滴碘酒,观察发生的现象。

检验食物中的营养实验报告

检验食物中的营养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2017年六级上册
实验者
黎锦成
时间
2017年9月22日
实验名称:检验食物中的营养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实验器材:米饭、馒头、豆腐、鸡蛋、牛肉、碘酒、酒精灯、纸、镊子
实验步骤:
1、选择含淀粉比较多的食物
2、用滴碘酒的方法检验食物的淀粉
3、选择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
4、用燃烧的方法检验食物的蛋白质
5、选择含脂肪较多的实物
6、用涂在纸上的方法检验食物中的脂肪
观察到的现象:
米饭滴碘酒变成蓝紫色
馒头滴碘酒变成蓝紫色
豆腐燃烧时产生一种奇怪的气味
鸡蛋燃烧时产生一种奇怪的气味
牛肉涂在纸上纸变得透明,且燃烧时有一种奇怪的气味
实验结论:
蛋白质含量多的食品燃烧时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气味
淀粉含量多的食品遇到碘酒会变成蓝紫色
脂肪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多的食品涂在纸上会使纸变得透明

营养学成分分析实验

营养学成分分析实验

吉林大学——食品营养学营养成分综合分析实验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年级:2011级学号:83110151姓名:李颖贾杏伟茶叶蛋加工过程中蛋黄中脂肪含量的变化一、实验设计方案1.1样品制备测定脂肪1.2样品测定1.2.1实验试剂无水乙醚(A.R.级)或石油醚1.2.2实验材料生鸡蛋6个1.2.3实验器材索氏提取器电热恒温水浴锅(50~80℃)电热恒温箱(80~120℃)玻璃干燥器,乳钵分析天平,精确到0.1mg粉碎或研磨设备,FOSS旋风磨、碟式磨或刀式磨溶剂浸提系统,FOSS Soxtec 2043/2045/2050/2055鼓风干燥烘箱干燥器脱脂棉实验步骤:1)样品准备样品13g和10g酸洗石英砂加入到浸提筒中,精确到±0.1mg。

将样品和石英砂充分混匀,然后在上面加一层脱脂棉。

样品2,样品3于100~105℃烘箱中烘干并磨碎,准确称取3g试样于滤纸筒内,封好上口。

将浸提纸筒置于103℃条件下干燥2h。

然后放在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

2)抽提1. 按“MAINS”(电源)按钮(开关的指示灯应亮起)。

2. 根据应用子报设置温度,使溶剂的回流达到3-5滴/秒。

3. 在控制器上选择合适的程序并检查沸腾/淋洗/回收/预干燥各步骤的时间设置。

4. 打开冷却水龙头用于冷凝器的回流,在冷却水温度约15°C时,水流速应调整为2l/min 以防止溶剂从冷凝器中挥发。

5. 准备滤筒并装上接头。

6. 按应用子报(ASN)准备样品,称量样品到滤筒中,准确到±0.1 mg。

用天平称样时使用滤筒支持套。

7. 用滤筒移取器转移滤筒到滤筒架上。

8. 放一小块脱脂棉在样品上,并把滤筒放在滤筒架上。

按ASN要求预干燥样品。

9. 用滤筒移取器移取滤筒到滤筒托套,把滤筒插入到浸提器(浸提单元)中,吸到磁铁上。

10. 移开滤筒架。

11. (2043/2045型)使用杯托来插装已经预干燥的浸提杯,在杯中带上5-10粒用于防止暴沸的玻璃珠(5-6mm)一起称皮重,在杯中装入选用的溶剂(详见ASN了解推荐的溶剂体积)。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5 糖类 第2课时 教案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5  糖类 第2课时   教案

有无红色沉淀生成。

实验结果说明什么问题:淀粉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发
生了水解,生成了具有还原性单糖——葡萄糖。

【板书】:⑶淀粉的水解:
(C6H12O5) n+nH2O nC6H12O6;
淀粉葡萄糖
整理笔记。

【提问】:淀粉没有甜味,但为什么我们吃米饭、馒头时,多加咀嚼就会感到有甜味?
(知道学生阅读教材P184内容)
【介绍】:
糖化
【板书】:⑷淀粉的用途:
①用作食物;
②酿酒:
(C6H12O5) n+nH2O nC6H12O6;
淀粉葡萄糖
C6H12O62C2H5OH+2CO2;
酒精
请同学们尝
试着写出反
应方程式。

训练学生
书写化学
用语的能
力。

【板书】:(二)纤维素:(C6H12O5) n
【展示】:棉花、滤纸、木材、稻草、秸杆、麻等物品。

【讲述】:这些东西虽然外观不同,但主要成分都是纤
维素。

其中棉花、滤纸中纤维素含量均在90%以上。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85——186内容。


1.结构式:
阅读教材
P185——186内
容。

培养学生
的阅读能
力。

催化剂
高粱、谷物淀粉
淀粉酶
H2O
麦芽糖葡萄糖
麦芽糖酶
H2O
获取酒化酶
发酵
乙醇
催化剂
催化剂
(C6H7O2) n) —OH
OH
OH
n。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大纲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大纲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专业主干课程。实验课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论 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手段。通过课间实习,使学生巩固课程 的基本理论,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在实验课中,教师先讲授实验课的主要内容,然后, 学生根据实验指导要求进行练习,最后完成实验报告来验证掌握程度。教学过程中要加 强科学思维方法与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对该专业问题具体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 今后独立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疆医科大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大纲
(供预防医学专业 4 年制用)
编写:韩加 审核:张月明
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 2008 年 8 月
实验目录
学院名称 课程代码 课程总学时 考核方式 适用专业 实验考试(实验原理) 实验成绩记 (占总成绩 30%) 操作考核 实验报告 平时成绩 教学目的要求: 公共卫生学院 1010279 90 考试 科室名称 课程名称 实验总学时 开设总数 预防医学专业 10%(包含在理论考试中) 10% 5% 5%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36 11
实验学时 6 3 3 2 4 3 3 3 3 3 3
实验类型 综合型 验证型 验证型 验证型 验证型 验证型 综合型 验证型 验证型 验证型 验证型
适用层பைடு நூலகம்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每组人数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开设方式 必开 必开 必开 必开 必开 必开 必开 必开 必开 必开 必开
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主要仪器设备 NO 1 2 3 4 5 6 设备名称 凯氏烧瓶 微量凯氏定氮器 可控电炉 蒸汽发生瓶 滴定管 粗天平 1000(W) 1000(ml) 酸式 规格型号 100(ml) 数量 4 1 4 1 2 1 单价 金额 购置日期

《食品营养学》实验大纲

《食品营养学》实验大纲

《食品营养学》实验教学大纲英文名称: Food Nutrition课程编码:学时:课程总学时64学时,实验总学时16学时。

学分:总学分4学分、实验总学分1学分是否独立设课:非独立设课先修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等适用专业: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等开课单位:生物与食品工程系撰写人:黄世瑜审核人:×××制定(或修订)时间:2014年9月一、本实验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发展现状《食品营养学》实验课程是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的实践教学课程。

本课程的特点是在掌握食品营养学的理论基础上,锻炼学生的实际技能,学会对食品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定。

二、本实验课程的目的、任务和主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实验教学,增强对《食品营养学》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训学生对食品营养学的基本技能。

要求学生掌握测定食物中某些营养素含量的方法;掌握膳食营养调查的基本操作方法。

能将营养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在《食品营养学》理论教学的同时,通过实验室仪器实际操作,现场指导进行实践性教学,同时可采用多媒体视频演示等方法强化教学。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考核方式采用平时实验出勤,实验态度,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等进行综合评定成绩。

五、实验学时分配六、实验内容安排实验一食物中蛋白质的测定及营养价值评价1、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和凯氏定氮法测食品中蛋白质的原理;(2)掌握食物蛋白质含量测定(凯氏定氮法)与计算方法。

氨基酸评分,蛋白质真消化率和表观消化率的测定与计算方法,蛋白质生物价(BV)、净利用率(NPU)、功效比值(PER)的测定与计算方法,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综合评价。

2、实验内容(1)样品消化: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

(2)定氮装置的检查与洗涤(3)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过量硼酸吸收。

(4)样品滴定: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

实验2.1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教学设计

实验2.1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教学设计

实验2.1《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是上海市高中生命科学教材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实验课的内容既包括已知三种成分的鉴定,包括糖类(包括淀粉和还原性糖)、蛋白质、脂肪,这个验证性的实验是对基本实验方法的训练,为后面进行食物成分的鉴定打下基础;还有对未知成分的鉴定,即提供不同食物,学生自主探究,根据前面的实验现象测定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

后面第二部分的成分鉴定是对前面实验的延伸和拓展,并且可以巩固前面实验步骤掌握情况。

本实验是在学生们学习了蛋白质、糖类、脂肪的结构和功能之后进行的,有利于学生对前面知识的巩固,而且学生自己证实了食物中确实存在这些物质,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此外也强化了学生对初中学习的实验仪器的记忆,巩固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且对后面学习其他的实验打下很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首先学生在初中对于基本的实验仪器有初步的认识,这对于实验的顺利进行有很大的指导和帮助;而且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相关内容,对此他们已经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初步知道他们具有不同的结构,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不同的成分和特定试剂反应实验现象不同。

对于后面的探究实验,学生在第一章当中学习了柳条鱼的相关实验,知道探究实验的相关步骤,这对于他们自主设计探究实验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对于未知成分的不同食物的探究,这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容易激起他们的探究兴趣;而且在知道了不同食物所含的成分之后,他们可以自己合理调节膳食营养。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⑴初步学会鉴定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生化检测方法,学生可以尝试自己独立用化学试剂检测出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⑵自己可以独立设计并完成不同食物中成分鉴定的探究性实验。

(探究性思维)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教师演示和视频播放实验过程,学生和老师一起完成对于两种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已知成分的鉴定,学生初步学会鉴定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生化检测方法;⑵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己独立鉴定不同食物中成分,完成不同食物中成分的探究性实验。

食品营养学实验指导

食品营养学实验指导

食品营养学实验指导实验二食物样品总能量(燃烧热)的测定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目的了解氧弹式热量计的结构、测定原理和操作使用方法。

学会常温下测定可燃食物的发热量。

2要求学习和掌握燃烧热测定方法,通过实验求出食物的总能量(TE)、与通过查询食物成分表计算得到的生理有效能量值(或称净能量系数)进行比较。

二、实验原理燃烧热系1克有机化合物完全氧化时,所能放出之热量。

食物燃烧热,即食物中所含的总能量(TE),是食物在燃烧过程中完全氧化成终产物(CO2、H2O 及其他气体)所释放出的热量。

单位重量物质的燃烧热即为该物质的热价,其单位:kcal/g。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个热化学反应,只要其开始与终末状态一定,则反应的热效应就一定。

这一原理使我们测定各物质的燃烧热变得有意义。

有机物差不多均能完全氧化,并且反应进行很快,因此准确地测定燃烧热就有了可能(图1)。

由所测得的燃烧热还可以计算反应的热效应和化合物的生成热。

将样本制备成一定重量的测定样品,装于充有3.0 MPa纯氧的氧弹中进行燃烧。

燃烧所生之热为氧弹周围已知重量的蒸馏水及热量计整个体系所吸收,并由贝克曼温度计读出水温上升的度数。

该上升的温度乘以热量计体系和水的热容量之和,即可得出样品的燃烧热。

在测定过程中有些因素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须加以矫正才能得出真实的热价。

例如,由于辐射的影响,水温上升的度数与由燃烧产热所致的实际升温之间有偏差;引火丝本身燃烧的发热量,以及含有N、S等元素的样品,在氧化后生成硝酸、硫酸,其发热量应予扣除等。

如设有一定重量物质(M,精确到mg)放在氧弹式热量计中燃烧,放出的热Q可使水和热量计本身从温度T1升高到T2,令E代表热量计的热容量(即热量计每升高1℃所需的热量,在这里又称为水当量),用公式可表示如下:Q=M×W×E×(T2-T1)式中:Q——所测物质的燃烧热(cal/g);W——水重(g);E——水当量(g);M——所测物质的重量(g);T2——物质燃烧后的温度;T1——物质未燃烧前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化学与营养学》
实验报告
题目膳食调查与评价
姓名朱国富
学号201211211132
专业班级食品科学与工程1121班
指导教师夏杏洲王海清
实验时间2014/10/16-22
实验五膳食调查与评价
一、目的和意义
膳食调查是营养调查的内容之一,通过本实验(实习),掌握最基本的膳食计算方法,学习如何评价膳食的合理性,并提出建议。

二、膳食调查方法
膳食调查有称重法、查帐法、回顾询问法(24h个人膳食询问法)、化学分析法。

本实验采用24h个人膳食回顾询问法,对大学生膳食进行计算评价。

三、膳食调查步骤
第一步:以个人为单位记录调查表,可以是自己或某个同学,收集摄食资料,要求不少于5天(节、假日应除开)。

每日应有早、中、晚餐,少数同学
还有三餐以外的零食,也应计算在内。

第二步:依次计算完成表1~7各项内容。

(表中的表格不够可增加,最好直接用Excel做表格,以方便后面的计算)
表1 每人每日摄入各类食物摄入量登记表;
表2 每人平均每日营养素摄入量计算表;
表3 每人平均每日膳食评价表(与DRIs中的RNIs或AIs相应值比较);
表4 每人平均每日三餐热量分配;
表5 每人平均每日热量来源;
表6 每人平均每日蛋白质来源。

表7每人平均每日脂肪来源
四、思考题
请你对上述膳食调查的资料进行分析,并对该膳食的质量进行评价,如果改善是不符合平衡膳食的要求,应该如何调整?
答:(1)根据膳食调查结果,可知该膳食的食物种类基本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水平》,食谱中的食物包括了谷类食物、动物性食物、豆类及其制品、蔬菜水果类食物和烹调用油,但缺少坚果类食物,应摄入适量的坚果类食物。

但是这个调查结果只是粗略调查。

(2)大学生的能量推荐摄入量是2400千卡每日,可本人的实际能量摄入量是1909.123千卡,即膳食能量占RNI的79.54%,说明膳食能量摄入不足,应通过适当增加食物的供给达到增加能量摄入的目标。

(3)从能量来源分析,蛋白质的摄入量92.299g/d,国家标准是75g/d,即占RNI的123.06%,脂肪的摄入量为60.708g/d,国家标准是27g/d,即约占RNI的224.8%,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占RNI的96%,即碳水合物的功能比偏低,脂肪摄入过量,蛋白质的功能比偏高,应适当增加碳水化物类食物的供给量,减少脂肪类食品的摄入。

(4)从能量餐次分布分析,早餐占全天热量的15.25%,午餐占全天热量的45.79%,晚餐占全天热量的38.96%,餐次比例基本合理,但在总能量摄入不足的前提下,餐次比例评价意义不大,应该增加早餐的量。

(5)建议:适当增加谷类薯类杂豆类食物和坚果类食物的供给量。

其他维生素摄入也不足,应该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水果的摄入量也不多。

应该多吃些水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