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准备工作

合集下载

生产准备计划

生产准备计划

生产准备计划
生产准备是生产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是保证生产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生产准备工作。

下面将从原材料准备、设备维护、人员培训和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原材料准备是生产准备的重要环节。

在生产前,我们需要对所需原材料进行充分的采购和储备。

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生产要求,避免因原材料不足或质量不合格而影响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

其次,设备维护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在生产前,我们需要对生产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稳定。

同时,要做好备用设备的准备,以防止设备故障对生产造成影响。

另外,人员培训也是生产准备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在生产前,我们需要对生产人员进行相关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只有确保生产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才能保证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最后,安全防护是生产准备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生产前,我
们需要对生产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

同时,要
做好安全防护用品的准备,提高生产人员在工作中的安全防护意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综上所述,生产准备是保证生产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有做好充分的生产准备工作,才能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提高
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实现生产目标。

希望全体员工能够重视
生产准备工作,做到心中有数,确保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生产准备的工作内容

生产准备的工作内容

生产准备的工作内容生产准备工作内容第一部分生产准备工作的任务一、组织准备;二、人员准备;三、技术准备;四、物资准备;五、资金准备;六、营销准备;七、外部条件准备;第二部分组织准备一、根据总体试车方案的要求,及时成立试车的领导机构,统一组织和指挥有关单位做好单机试车、联动试车、投料试车及生产考核工作。

二、组建生产准备机构,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逐步完善机构(生产技术部、调度指挥、各个车间、工段负责人、班长、主操、副操、巡检工),负责生产准备工作。

三、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建设进展情况,组建保运人员(可以从2个方面组建:1、组建公司的机、电、仪保运人员;2、组建化建公司的人员参与保运)以适应生产管理的实际需要。

第三部分人员准备一、根据批准的定员指标编制人员进厂总计划和年度计划,适时配备人员。

二、人员配备应注意年龄结构、文化层次、技术等级的构成,在相同或类似岗位工作过的人员应达到装置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

新员工应从老企业成建制调剂和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聘,经过培训、考试和体检后,择优录用。

生产管理、技术人员及主要的操作、分析、维修人员,应在投料试车一至两年以前进厂。

其他人员在投料试车半年至一年以前进厂。

三、制定好全员培训计划,认真抓好培训工作,使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人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达到任职上岗条件。

1、各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应重点进行本专业及相关知识教育,提高管理水平,适应试车指挥与生产管理的需要。

2、技术人员、班组长和主要操作人员等骨干的培训,应着重组织好专业知识学习、同类装置实习、计算机仿真及劳动安全、环保、消防和工业卫生知识的培训,通过单机试车和联动试车,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使之在投料试车中发挥技术和生产骨干作用。

3、新工人经入厂三级安全教育后,一般分如下五个阶段进行全过程培训: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教育,同类装置实习,岗位练兵,计算机仿真培训,参加投料前的试车。

通过培训,使他们熟悉工艺流程,掌握操作要领,做到“三懂六会”(三懂:懂原理、懂结构、懂方案规程;六会:会识图、会操作、会维护、会计算、会联系、会排除故障),提高“六种能力”(思维能力,操作、作业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反事故能力,自我保护救护能力,自我约束能力)。

生产准备的工作内容

生产准备的工作内容

生产准备工作内容第一部分生产准备工作的任务一、组织准备;二、人员准备;三、技术准备;四、物资准备;五、资金准备;六、营销准备;七、外部条件准备;第二部分组织准备一、根据总体试车方案的要求,及时成立试车的领导机构,统一组织和指挥有关单位做好单机试车、联动试车、投料试车及生产考核工作。

二、组建生产准备机构,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逐步完善机构(生产技术部、调度指挥、各个车间、工段负责人、班长、主操、副操、巡检工),负责生产准备工作。

三、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建设进展情况,组建保运人员(可以从2个方面组建:1、组建公司的机、电、仪保运人员;2、组建化建公司的人员参与保运)以适应生产管理的实际需要。

第三部分人员准备一、根据批准的定员指标编制人员进厂总计划和年度计划,适时配备人员。

二、人员配备应注意年龄结构、文化层次、技术等级的构成,在相同或类似岗位工作过的人员应达到装置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

新员工应从老企业成建制调剂和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聘,经过培训、考试和体检后,择优录用。

生产管理、技术人员及主要的操作、分析、维修人员,应在投料试车一至两年以前进厂。

其他人员在投料试车半年至一年以前进厂。

三、制定好全员培训计划,认真抓好培训工作,使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人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达到任职上岗条件。

1、各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应重点进行本专业及相关知识教育,提高管理水平,适应试车指挥与生产管理的需要。

2、技术人员、班组长和主要操作人员等骨干的培训,应着重组织好专业知识学习、同类装置实习、计算机仿真及劳动安全、环保、消防和工业卫生知识的培训,通过单机试车和联动试车,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使之在投料试车中发挥技术和生产骨干作用。

3、新工人经入厂三级安全教育后,一般分如下五个阶段进行全过程培训: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教育,同类装置实习,岗位练兵,计算机仿真培训,参加投料前的试车。

通过培训,使他们熟悉工艺流程,掌握操作要领,做到“三懂六会”(三懂:懂原理、懂结构、懂方案规程;六会:会识图、会操作、会维护、会计算、会联系、会排除故障),提高“六种能力”(思维能力,操作、作业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反事故能力,自我保护救护能力,自我约束能力)。

生产准备工岗位职责

生产准备工岗位职责

生产准备工岗位职责生产准备工是一个重要的生产岗位,其职责是负责准备和组织生产线的各项工作。

这些工作包括物料准备、设备准备、人员安排等,确保生产线能够高效运转,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首先,生产准备工需要负责物料准备。

物料准备是生产线运转的基础,因此生产准备工需要根据生产计划,准确计算和安排所需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并及时采购和配送至生产现场。

他们需要了解各种物料的特性和用途,确保购买到的物料符合质量要求,并且及时配送至生产线,以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其次,生产准备工需要负责设备准备。

生产线上的设备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产准备工需要了解和掌握各种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维护要求,确保设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

他们需要与设备维修人员进行沟通和协作,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在生产前,他们需要对设备进行准备工作,例如安装和调试设备,确保设备与生产线的连接和配合。

此外,生产准备工还需要负责人员安排。

生产线上的工作需要有一定的分工和协作,生产准备工需要根据生产计划和工作量的需求,合理安排和调度生产线上的员工。

他们需要了解各个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经验,根据需求进行人员的调度和培训,确保生产线上的工作能够高效进行。

此外,生产准备工还需要监督生产线上的员工,确保他们按照规定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进行工作,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最后,生产准备工还需要负责生产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他们需要与生产主管和生产计划部门进行沟通和协作,根据公司的生产策略和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并及时调整和执行。

他们需要分析和评估生产线上的运转情况,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难题,以提高生产线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总之,生产准备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产岗位,其职责涵盖了物料准备、设备准备、人员安排和生产计划的制定和执行等方面。

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和协调能力,严格遵守生产工艺和操作规范,以确保生产线能够高效运转,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车间产前准备管理制度

车间产前准备管理制度

车间产前准备管理制度一、概述车间产前准备是指在开始生产之前对工作环境、设备、原材料等进行检查、清理和调试,确保生产过程顺利进行,产品质量稳定。

车间产前准备是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为了规范车间产前准备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制定车间产前准备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二、责任部门1. 生产部门负责车间产前准备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2. 质量部门负责对产前准备工作质量的监督和检查。

三、产前准备内容1. 设备检查1.1 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是否有损坏、松动等现象。

1.2 检查设备所需的配件和工具是否齐全。

1.3 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需要进行调试和保养。

2. 工作环境清理2.1 清理车间内的地面、墙面等,保持整洁。

2.2 检查车间内的通风、照明等设施是否正常工作。

2.3 清理车间内的危险品和易燃物品,确保安全生产。

3. 原材料准备3.1 检查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是否符合要求。

3.2 确认原材料的存放位置和使用方法。

3.3 对特殊原材料需要进行检测和处理。

四、产前准备流程1. 生产部门负责根据生产计划确定产前准备工作内容和时间。

2. 生产部门组织人员进行设备检查和调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生产部门组织人员对工作环境进行清理,保持车间整洁。

4. 生产部门负责检查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确保原材料符合要求。

5. 生产部门负责向质量部门报告产前准备情况,待质量部门确认后方可开始生产。

五、产前准备管理1. 加强培训生产部门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对产前准备工作的重视和质量意识。

2. 定期检查生产部门应定期检查产前准备工作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3. 记录归档生产部门应对产前准备工作进行记录和归档,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4. 持续改进生产部门应定期开展产前准备工作的评估和改进,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六、结束语车间产前准备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有利于规范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建项目生产准备工作总结

在建项目生产准备工作总结

在建项目生产准备工作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建筑行业也日益繁荣。

在建项目的生产准备工作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它涉及到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的资源,需要合理规划和精心准备。

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在建项目生产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首先,生产准备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直接影响着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同时也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成本控制。

因此,在建项目生产准备工作必须高度重视,不能马虎处理。

其次,生产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包括,人员配备、材料采购、设备准备、施工方案制定等。

在项目启动前,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技能和安全意识;同时,要提前确定所需材料的种类和数量,保证施工过程中不会因为材料短缺而影响进度;另外,还要检查和维护施工所需的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最后,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流程、安全措施、质量要求等,以确保施工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最后,生产准备工作的总结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完善生产准备工作,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施工环境和需求。

总之,建设项目的生产准备工作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它需要全面、细致地进行规划和准备。

只有做好了生产准备工作,才能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取得良好的成果。

希望各位在建项目的相关人员都能高度重视生产准备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为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完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产准备文档

生产准备文档

生产准备概述生产准备是指在正式进行生产工作之前所需要做的各项准备工作。

它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介绍生产准备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准备事项。

生产准备的重要性生产准备是确保生产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

合理的生产准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

以下是生产准备的几个重要作用:1.规划生产过程:通过对生产环境、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分析,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和进度安排,从而保证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2.准备所需资源:根据生产计划确定所需的原材料、设备和人员,并及时采购和调配,以保证生产过程中的资源供应。

3.保证设备安全:对生产所需的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并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4.培训和技能提升:对参与生产工作的员工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使其能够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

5.预防和应急措施:制定预防和应急措施,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生产问题和突发事件,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和安全。

生产准备事项1. 规划与组织生产准备的第一步是进行规划与组织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制定生产计划和进度安排: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确定生产任务和生产时间表,并合理安排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

•确定生产流程和工艺:分析产品的生产流程,确定各道工序及其相应的工艺参数。

•确定所需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根据产品的生产工艺,确定所需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并编制采购计划。

2. 资源准备资源准备主要是为生产过程提供所需的原材料、设备和人员等资源。

以下是几个需要注意的事项:•采购原材料和辅助材料:根据采购计划,与供应商联系,进行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的采购工作。

•调配设备和工具:检查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并根据生产计划安排设备和工具的调配。

•培训和技能提升:对参与生产工作的员工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使其能够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

•确保人员配备:根据生产计划,合理安排人员的配备,确保生产过程中所需的人力资源。

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1.确定生产目标:生产前要明确生产目标,包括生产数量、质量标准、生产周期等。

2. 确定生产计划:根据生产目标,制定生产计划,包括生产流程、制造工艺和工时等。

3. 购置原材料和设备:根据生产计划,采购所需的原材料和设备,确保原材料和设备充足,以满足生产需要。

4. 组织生产人员:生产前需要组织生产人员,包括生产线的操作人员、监管人员和维修人员等,确保生产过程中人员的安全和生产效率。

5. 确保工作场所安全:生产前需要对工作场所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生产过程中安全措施的有效性,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6. 建立生产管理系统: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生产前需要建立生产管理系统,包括生产过程控制、质量检测和产品追溯等。

以上就是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只有做好这些准备工作,才能保证生产进程的顺利进行,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生产准备 1.1.1 临时用水
现场临时供水由甲方指定的接水口驳入,经水表后沿现场四周埋地敷设,供水和管径计算如下: 施工工程每班最高用水量q1
3600
8K2N1Q1K1
q1⨯⨯⨯=∑
因现场最大供水量为浇砼时的用水量,选取N1=2000L 取K1=1.15, K2=1.5, Qmax=120m 3
S L /5.123600
85
.1200012015
.1q1=⨯⨯⨯=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q 2
3600
83
212⨯⨯⨯⨯=
t K N p q
取q1=200L, N2=60L/L 班, K3=1.5, t=1
3600
85
.1602002⨯⨯⨯=
q
生活区生活用水量
3600
244
322⨯⨯⨯=
K N p q
取p2=2600L, N3=120L/L 日,K4=2.5
S L q /903.03600
245
.21202603=⨯⨯⨯=
消防用水量q4 查表知q4=10L/S
q1+q2+q3=14.03L/S>q4, 故取Q=q1=q2=q3 给水管径
V Q D ⨯⨯=
π10004 × 5
.114.31000
03.144⨯⨯⨯ 故取 D=100mm 供水管供水。

1.1.2 临时供电
根据对标段工程的现场察看,业主提供的临时电力接入点有两处,因此,整个工程采用三相五线动力电二回路,自己业主指定配电间的供电点接入。

按照总用电量计算线径并采用三相五线制多股铜芯电缆引至各段的配电间内,再由总配电柜分至各用电位置。

施工段施工布线各考虑2个回路,生产用电1个回路,选用BX3×75/2×50橡皮绝缘铜线,生活用电选用BLX3×50/1×35橡皮缘铝线,故需要业主提供500KW 供电能力的变压器作为临时供电电源。

1.1.3 主要施工劳动力计划
根据预算提供的主要工作量、用工量和进度安排时间进行计算得出定额劳动力用量,再根据我司的劳动生产率和实施施工经验综合调整得出计划劳动力用量。

1.1.4现场检验、实验仪器配备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