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组学复习资料整理

基因组学复习资料整理
基因组学复习资料整理

基因组学

1. 简述基因组的概念和其对生命科学的影响。

基因组:指一个物种的全套染色体和基因。广义的基因组:核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叶绿体基因组等。

基因组计划对生命科学的影响:

①研究策略的高通量,彻底认识生命规律:基因组研究高通量,研究手段和

研究策略的更新,加强了生命科学研究的分工与协作,从不同层次深入研究生命现象。

②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化学细胞生

物学生理学表观遗传学等

③物种的起源与进化:

Ⅰ.重要基因的发掘、分离和利用:遗传疾病相关基因,控制衰老的基因,工业价值的细菌基因,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等。

Ⅱ.充分认识生命现象:基因的表达、调控,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不同物种基因组的比较研究,揭示基因组序列的共性,探讨物种的起源和进化。

④伦理学法律问题:伦理问题,知识产权问题,法律问题,社会保险问题。

2. Ac/Ds转座因子

Ac因子有4563bp,它的大部分序列编码了一个由5个外显子组成的转座酶基因,成熟的mRNA有3500bp。该因子本身的两边为11bp的反向重复末端(IR),发生错位酶切的靶序列长度8bp。Ds因子较Ac因子短,它是由Ac因子转座酶基因发生缺失而形成的。不同的Ds因子的长度差异由Ac因子发生不同缺失所致。

Ac/Ds因子转座引起的插入突变方式:玉米Bz基因是使糊粉层表现古铜色的基因,当Ac/Ds转座插入到Bz基因座后,糊粉层无色。当Ac/Ds因子在籽粒发育过程,部分细胞发生转座,使Bz靶基因发生回复突变,从而形成斑点。

Ac/Ds两因子系统遗传特点:

1)Ac具有活化周期效应,有活性的Ac+因子被甲基化修饰后会形成无活性的ac-因子,反之无活性的ac-因子去甲基化成有活性的Ac+因子。

2)Ac与Ds因子有时表现连锁遗传但更多表现独立遗传。

3)Ac对Ds的控制具有负剂量效应。

4)Ac/Ds可引发靶基因表现为插入钝化、活性改变、表达水平改变和缺失突变等。

5)Ds的结构不同,插入同一靶基因的位点可能不同,形成的易变基因的表型也不同。(分子生物学79-81)

3. 正向遗传与反向遗传

正向遗传学研究指从突变体开始的遗传学研究,关心的问题是突变体表型的变化是由哪一个基因功能丧失后引起。

反向遗传学研究指从基因序列开始的遗传学研究,关心的问题是基因功能丧失后会使植物的表型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4. 分子标记,构建遗传图谱,原理,步骤

遗传作图的遗传学原理:主要依据经典孟德尔遗传学的连锁和交换定律。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彼此靠拢,同源区段并排形成双联体。在双联体中,并列的染色体臂在等价的位置发生DNA交换的频率与在染色体上所间隔的距离成正比,重组率则可成为衡量基因之间相对距离的尺度。通过重组率可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从而绘制遗传图。

步骤:选择适合作图的DNA标记

根据遗传材料之间的DNA多态性,选择

用于建立作图群体的亲本组合

建立分离群体

测定群体中不同个体的标记基因型

对标记基因型数据进行连锁分析,构建

标记连锁图

显性标记:仅能检测显性等位基因,不能够区分纯合和杂合基因型的遗传标记。

共显性标记:同时能检测出显性和隐性等位基因,能够区分纯合和杂合基因型的遗传标记。

5. 平衡化cDNA文库,原因及原理

原因相关:为了将低丰度表达的基因识别和克隆出来,常采用均一化方法构建cDNA文库,其主要目的是减少测序量,尽量获得更多基因尤其是低转录基因的信息。

基因组中绝大多数基因属于中等或低表达丰度

保留了表达丰度低的基因信息

原理相关:1)基于复性动力学原理:高丰度的cDNA在退火条件下复性速度快,而低丰度的cDNA复性需要较长时间,通过控制复性时间来降低丰度。

2)基因组DNA饱和杂交:基于基因组DNA在拷贝数上具有相对均一化的性质,通过cDNA与基因组DNA饱和杂交而降低在文库中高拷贝存在的cDNA的丰

度。

6. 非编码RNA, miRNA, siRNA

miRNA产生机制:动物细胞中,miRNA首先在细胞核内转录出较长的初级miRNA

(pri-miRNA),然后在核内由Drosha加工成60~70个核苷酸的发夹状RNA,即前体miRNA (pre-miRNA),在Exprotin-5复合物的帮助下被转运出胞核,在胞浆中由Dicer剪切成为成熟miRNA,随即被整合进RNA沉默复合物(RISC)中,基于与mRNA完全或不完全配对来调节基因表达。

siRNA产生机制:由于RNA 病毒入侵、转座子转录、基因组中反向重复序列转录等原因,细胞中出现了dsRNA,Rde-1(RNAi缺陷基因-1)编码的蛋白质识别外源dsRNA,当dsRNA达到一定量的时候,Rde-1引导dsRNA与Rde-1编码的Dicer结合,形成酶-dsRNA复合体。在Dicer 酶的作用下,细胞中的单链靶mRNA(与dsRNA具有同源序列)与dsRNA的正义链互换,原来dsRNA中的正义链被mRNA代替而从酶-dsRNA复合物中释放出来,然后,在ATP的参与下,细胞中存在的一种RNA诱导的沉默复合体(RISC)利用结合在其上的核酸内切酶的活性来切割dsRNA上处于原来正义链位置的靶mRNA分子中与dsRNA反义链互补的区域,形成

21-23nt的dsRNA小片段,这些小片段即为siRNA。

两者异:1)miRNA是内源的,siRNA主要为外源导入;

2)miRNA不仅能介导靶RNA的降解,还可与靶RNA通过不完全互补方式阻抑蛋

白质的翻译。

两者同:形成都需要Dicer,形成的复合体中具有相同的蛋白组成,人工的siRNA在体内能产生类似miRNA的功能,内源的miRNA在与靶RNA完全互补的前提下,也能表现剪

切靶RNA的干涉效应,两者可能具有基本相同的作用途径。(分子生物257)

7. 全基因组测序的原理和步骤。

全基因组鸟枪法测序的主要步骤:

第一,建立高度随机、插入片段大小为2kb左右的基因组文库。克隆数要达到一定数量,即经末端测序的克隆片段的碱基总数应达到基因组5倍以上。

第二,高效、大规模的末端测序。对文库中每一个克隆,进行两端测序,TIGR在完成流感嗜血杆菌的基因组时,使用了14台测序仪,用三个月时间完成了必需的28,463个测

序反应,测序总长度达6倍基因组。

第三,序列集合。TIGR发展了新的软件,修改了序列集合规则以最大限度地排除错误的连锁匹配。

第四,填补缺口。对某基因组文库全部克隆片段进行末端序列测定中未测到的碱基数,即缺(gap)。有两种待填补的缺口,一是没有相应模板DNA的物理缺口,二是有模板DNA 但未测序的序列缺口。他们建立了插入片段为15-20kb的λ文库以备缺口填补。

鸟枪法测序的缺点:

随着所测基因组总量增大,所需测序的片段大量增加,各个片段重叠或一个连续体的概率是2n2-2n。高等真核生物(如人类)基因组中有大量重复序列,导致判断失误。

对鸟枪法的改进:

(1) Clone contig法。首先用稀有内切酶把待测基因组降解为数百kb以上的片段,再分别测序。

(2) 靶标鸟枪法(direted shotgun)。首先根据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和标记的位置来确定部分

DNA片段的相对位置,再逐步缩小各片段之间的缺口。

8. 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的三种方法。

(1)SMART技术:

在合成cDNA的反应中事先加入的3’末端带Oligo(dG)的SMART引物,由于逆转录酶以mRNA为模板合成cDNA ,在到达mRNA的5’末端时碰到真核mRNA特有的帽子结构,即甲基化的G时会连续在合成的cDNA末端加上几个(dC),SMART引物的Oligo (dG)与合成cDNA末端突出的几个C配对后形成cDNA的延伸模板,逆转录酶会自动转换模板,以SMART引物作为延伸模板继续延伸cDNA单链直到引物的末端,这样得到的所有cDNA单链的一段含有Oligo(dT)的起始引物序列,另一端有已知的SMART引物序列,合成第二链后可利用通用引物进行扩增。由于有5’帽子结构的mRNA才能利用这个反应得到扩增的cDNA,因此扩增得到的cDNA就是全长cDNA。

(2)Cap-trapper法:

首先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了海藻糖、山梨糖醇。第二,全长cDNA的获得。利用高碘酸钠的氧化特性,在低温、避光条件下特异氧化cDNA∕mRNA复合体中mRNA 5’和3’端末位核糖上的两个相邻的羟基。第三,为防止揭短cDNA的掺入,采用RNaseⅠ对双链复合体进行酶切,RNaseⅠ可以消化以单链状态存在的mRNA,而且没有碱基特异性。第四,第二链cDNA的合成。第二链引物结合位点的引入可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末端转移酶在单链cDNA的3’端加上一段poly(G),另一种是在利用DNA连接酶在cDNA的3’

加上一段寡核苷酸。

(3)Oligo-capping法:

首先,以mRNA 为起始材料,利用细菌碱性磷酸酶(BAP)水解5’端不完整mRNA 上的5’磷酸基团,防止截短的mRNA 与寡聚核苷酸链连接;再用烟草酸焦磷酸酶(TAP)除去mRNA5’端的帽子结构,在原mRNA 的5’端帽子处只留下一个磷酸基团;通过用T4RNA 连接酶在mRNA 的5’端连上一个寡聚核糖核酸,作为引发二链合成的引物,再经过反转录,PCR 扩增,这样只有完整的mRNA 才能够被合成cDNA,即全长cDNA。

9. 简述三种分子标记的原理与优缺点。

1)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这种多态性是由于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或位点间DNA区段发生突变引起的。RFLP标记的特点:Ⅰ探针的制备:单拷贝DNA克隆或cDNA。

Ⅱ应具有探针/酶组合。Ⅲ具有共显性、信息完整、重复性和稳定性好等优点。Ⅳ过程较复杂,同位素操作。ⅤRFLP标记两端测序,可转化为STS标记。

2)SSLP(简单序列长度多态性):SSLP是一系列不同长度的重复序列,不同的等位基因含有不同数目的重复单位。有两种类型:小卫星(minisatellite)也称为可变数目的串联重复(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 VNTR)。重复单位长度为几十个核苷酸;微卫星或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它的重复单位较短,通常为二、三或四核苷酸单位,重复次数一般为10-50。

Ⅰ.可变数目的串联重复多态性VNTR:

利用PCR扩增,所得PCR产物通过电泳可比较其长度的变异

许多小卫星序列太长,PCR无法扩增

需要利用DNA southern杂交和放射性标记探针检测

动物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小卫星序列

植物基因组中的小卫星带谱很多,分析复杂谱带较困难,不太适合作图研究

Ⅱ.SSR标记的特点:

关键在于SSR引物的开发:SSR克隆的侧翼序列;检索数据库

标记的多态性依赖于基本单元重复次数的变异

设计引物和PCR反应,开发成本较低

操作简便,稳定可靠

3)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SNP与基因组制图:构建最精细的遗传图谱;核苷酸水平将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统一。应用于多基因性状定位:连锁不平衡。

应用于单基因性状定位:直接把生物性状与基因突变联系起来,即cSNPs(codingSNPs)和启动子区pSNPs(promoter SNPs)。

用于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10. 表观遗传学,三种表观遗传学现象并简述其中一种。

表观遗传学:所谓表观遗传就是不基于DNA差异的核酸遗传,即遗传信息不通过基因序列改变而传递的遗传学。例如,隔离子,增强子,弱化子,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等。三种表观遗传学现象:

①DNA甲基化:在DNA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下,利用S-腺苷蛋氨酸提供的甲基,将胞嘧啶第

5位碳原子甲基化,从而使胞嘧啶转化为5甲基胞嘧啶(5-Methylcytosine,5-mC)。

②组蛋白共价修饰:组蛋白不仅包装DNA成为核小体,其N末端的各种共价修饰也构成了

独特的组蛋白密码,可以被一系列特定蛋白质或蛋白质复合物所识别,从而将这种密码翻译成特定的染色质状态,调节基因的表达。组蛋白共价修饰主要包括: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SUMO化、生物素化和ADP-核苷化等。

③依赖ATP的染色质重塑:在广义上,染色质重塑指与基因表达调节相伴随的染色质结构

的动态调整或重新塑造染色质结构。在狭义上,染色质重塑专指由ATP提供能量、通过依赖ATP的染色质重塑复合物改变组蛋白与DNA的结合状态,在靠近核心组蛋白的

DNA表面建立特殊的构象,使转录因子较易于接近DNA的过程。

④RNAi介导的表观遗传:RNAi的效应主要包括降解mRNA、翻译抑制以及染色质改变其

中前两个效应属于转录后水平调控RNA指导的DNA甲基化(RNA-directed

DNAmethylation, RdDM)和RNAi 介导的异染色质形成会使胞嘧啶和组蛋白出现共价修饰,改变染色质状态从而影响基因表达,这个过程属于RNAi的转录水平调控效应。

11. 指纹作图

克隆指纹是指DNA样品所具有的特定DNA片段组成,一个克隆的指纹表示了该克隆所具有的特定的顺序特征。克隆指纹(clone fingerprinting)排序是在基因组范围内查找重叠克隆的最好方法。如果两个克隆有指纹重叠,表明这两个克隆具有共同的序列。

12. 转录因子的4个结构域及各自特点

①DNA结合区:指转录因子识别DNA顺序作用元件并与之结合的一段氨基酸序列,相同类

型转录因子DNA结合区的氨基酸序列较为保守。

②转录调控区(包括激活区和抑制区):转录抑制区的作用方式:与启动子的相关位点结合

后,阻止其他转录因子与该启动子的结合;通过对其他转录因子的抑制作用而阻止转录;

改变DNA的高级结构使转录不能进行。

③寡聚化位点:寡聚化位点是不同转录因子借以发生相互作用的功能域,它们的氨基酸序列

保守,大多与DNA结合区相连并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④核定位信号:核定位信号是转录因子中富含精氨酸和赖氨酸残基的核定位区域,转录因子

进入细胞核的过程受该区域控制。

13. T-DNA标签,鉴定和克隆基因

转座子、T-DNA标签法:利用同源或异源转座子、T-DNA随机插入基因组中引起基因失活,

产生出易识别的突变表型的特点,鉴定未知基因。然后,通过分离

转座子两侧的宿主基因组的DNA序列,从文库中分离目的基因。利用T-DNA突变体分离和克隆基因:

正向:①T-DNA插入突变表型;

②分离T-DNA侧翼序列;

③突变表型与T-DNA共分离检测;

④基因的分离克隆

反向:①T-DNA侧翼序列数据库;

②筛选特定基因的T-DNA标签;

③突变表型的鉴定

14. SAGE原理与real-timePCR原理.

SAGE的基本原理:

一个特异的固定长度寡核苷酸序列(9~14 bp)可以代表一种转录本,这些短序列称为SAGE标签。(SAGE tag),可以将这些标签从cDNA中分离制备SAGE 标签库。

每种标签在全部标签中所占的比例反映了它所代表的转录本在整个转录体

系中的表达丰度。

一次测序可以得到多个标签序列,与大规模cDNA测序相比测序量大大降低。

将SAGE标签与RACE技术结合可以分离全长的cDNA。

荧光定量PCR:

一种在PCR 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 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该技术不仅实现了对DNA 模板的定量,而且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可靠性更强、能实现多重反应、自动化程度高、无污染性、具实时性和准确性等特点。

15. 什么叫图位克隆,以水稻矮化突变体为例简述分离该表型基因的基本步骤。

图位克隆(Map-based cloning):又称定位克隆(positional cloning),1986年首先由剑桥大学的Alan coulson提出,采用该方法分离基因是根据目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进行的,无需知道基因表达产物的有关信息。

图位克隆应开展如下工作:

? 寻找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

? 遗传作图将目标基因定位在染色体的特定位置

? 构建大片段的基因组DNA文库

? 与目标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筛选基因组文库

? 获得含目的基因区段的克隆重叠群

? 染色体步查获得含目的基因的亚克隆

? 目的基因预测和基因功能互补验证

16.基因组重测序(MutMap)(第四章,P9、10)

基因组重测序:是对已知基因组序列的物种进行不同个体的基因组测序,并在此基础上对个体或群体进行差异性分析。全基因组重测序的个体,

通过序列比对,可以找到大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

插入缺失位点(InDel,Insertion/Deletion)、结构变异位点(SV,

Structure Variation)位点、拷贝数变异(CNV, Copy Number

Variation)等信息。

我们使用水稻为例来介绍mutmap方法的原理。我们首先使用突变剂(例如,甲基磺酸乙酯)来突变有参考基因组序列的水稻栽培种(编号X)。经过突变产生的水稻(编号为M1)经过自交产生第二代(M2)或者更多代来使得突变的基因纯合。通过观察M2代或者以后的世代,我们找出了农业重要性状发生改变的隐性突变体(recessive mutants),例如植物株高,分蘖数和每穗粒数。一旦鉴别

出突变体,就将突变体与野生型水稻栽培种(编号X)一样的水稻进行杂交。由此产生的第一代(编号F1)植株进行自花授粉产生第二代(F2)。并且种植第二代(>100)来为表型打分。由于这些(F2)代植株是由突变体与它的亲本野生型水稻杂交来的,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与表型改变的有关的的基因的数量是最小的并且因此即使是很小的表型的不同也能够被明显的观察到。在经由突变剂突变的突变体中所有的核苷酸改变将会被检测,这种检测是由在突变体和野生植株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和插入删除(insertion-deletions (indels))来实现的。在F2代中,大部分对的SNPs会以1:1 突变体/野生型的比例分离。然而,在表现为突变表型的后代中与表型改变相关的SNP是纯合的。如果从F2 中隐性突变体搜集DNA并且以大基因组的覆盖率进行扩增测序(>10 x 覆盖率),在测序结果中,对于与突变表型无关的SNP,我们期望有50%突变体和50%野生型序列测序read (ps:所谓read就是指测序完成后的一段DNA片段,这句我的理解就是在F2突变体DNA上对于与突变表型无关的DNA序列中有一半的序列是来自野生型另一半来自突变体)。然而对于对于因果SNP(causal SNP)和紧密连锁的SNP应该表现为100%得到突变体read和0%的野生型read。(ps:这句话就是指在F2代突变体中对于突变的性状所有的DNA序列都是来自突变体)。对于与突变性状有些关系的SNP应该有>50%的突变和<50%的野生型read。如果我们定义以突变体的SNP数量与相应的SNP总数的比例作为一个SNP指标,我们期望得到因果基因(causal gene)(ps:控制突变性状的基因)附近的指标等于1而对于不相关的基因SNP指标应该等于0.5。可以在全基因组的范围内搜索SNP指标来找到SNP为1的区域,这个区域有突变表型相关的基因。

17. 深度测序的应用(第四章,P9)

1) 基因组重测序

2) 遗传多样性的发掘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

3) 突变位点的定位

4) 基因组水平鉴定DNA甲基化

5) ChIP-seq技术研究蛋白质和DNA的互作

6) RNA的深度测序

7) 蛋白-蛋白互作研究

第八章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及人类基因组学

第八章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及人类基因组学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分子杂交 2.Southernblotting 3.Northernblotting 4.Westernblotting 5.dotblotting 6.DNA芯片技术 7.PCR 8.功能性克隆 9.转基因技术 二、填空题 1.Southernblotting用于研究、Northernblotting用于研究,Westernblotting用于研究。 2.PCR的基本反应步骤包括、和三步。 3.在PCR反应体系中,除了DNA模板外,还需加入、、和。 4.Sange法测序的基本步骤包括、、和。 5.目前克隆致病相关基因的主要策略有、、。 6.血友病第Ⅷ因子基因的首次克隆成功所采用的克隆策略是,而DMD致病基因的克隆所采用的克隆策略是。 三、选择题 A型题 1.经电泳分离后将RNA转移到硝酸纤维素(NC)膜上的技术是: A.SouthernblottingB.Northernblotting

C.WesternblottingD.dotblotting E.insituhybridization 2.不经电泳分离直接将样品点在NC膜上的技术是 A.SouthernblottingB.Northernblotting C.WesternblottingD.Dotblotting E.insituhybridization 3.经电泳分离后将蛋白质转移到NC膜上的技术是 A.SouthernblottingB.Northernblotting C.WesternblottingD.dotblotting E.insituhybridization 4.经电泳后将DNA转移至NC膜上的技术是A.SouthernblottingB.Northernblotting C.WesternblottingD.Easternblotting E.insituhybridization 5.PCR的特点不包括 A.时间短,只需数小时B.扩增产物量大 C.只需微量模板D.用途非常广泛 E.底物必须标记 6.用于PCR的DNA聚合酶必须 A.耐热B.耐高压C.耐酸D.耐碱E.耐低温7.PCR反应过程中,模板DNA变性所需温度一般是A.95?CB.85?CC.75?CD.65?CE.55?C 8.PCR反应过程中,退火温度一般是 A.72?CB.85?CC.75?CD.65?CE.55?C 9.PCR反应过程中,引物延伸所需温度一般是A.95?CB.82?CC.72?CD.62?CE.55?C

遗传学重点总结

遗传学 第一章 (一) 名词解释: 1.原核细胞: 没有核膜包围的核细胞,其遗传物质分散于整个细 胞或集中于某一区域形成拟核。如:细菌、蓝藻等。 2.真核细胞:有核膜包围的完整细胞核结构的细胞。多细胞生物 的细胞及真菌类。单细胞动物多属于这类细胞。 3.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线形结构。在原 核细胞内,是指裸露的环状DNA分子。 4.姊妹染色单体:二价体中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互称为 姊妹染色单体。 5.同源染色体:指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他们一 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 6.超数染色体:有些生物的细胞中出现的额外染色体。也称为B 染色体。 7.无融合生殖: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认 为是有性生殖的一种特殊方式或变态。 8.核小体(nucleosome):是染色质丝的基本单位,主要由DNA 分子与组蛋白八聚体以及H1组蛋白共同形成。 9.染色体组型 (karyotype) :指一个物种的一组染色体所具有的 特定的染色体大小、形态特征和数目。 10.联会: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建立联系的配对过程。

11.联会复合体:是同源染色体联会过程中形成的非永久性的复合 结构,主要成分是碱性蛋白及酸性蛋白,由中央成分(central element)向两侧伸出横丝,使同源染色体固定在一起。 12.双受精: 1个精核(n)与卵细胞(n)受精结合为合子(2n),将 来发育成胚。另1精核(n)与两个极核(n+n)受精结合为胚乳核 (3n),将来发育成胚乳的过程。 13.胚乳直感:在3n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 本的某些性状,这种现象称为胚乳直感或花粉直感。 14.果实直感: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 父本的某些性状,则另称为果实直感。 简述: 2.简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自的遗传学意义? 答:细胞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1)每个染色体准确复制分裂为二,为形成两个子细胞在遗传组成上与母细胞完全一样提供了基础。(2)复制的各对染色体有规则而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两个细胞与母细胞具有同样质量和数量的染色体。 细胞减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1)雌雄性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保证了亲代与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并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2)由于染色体重组、分离、交换,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第四章孟德尔遗传 (一) 名词解释:

电大期末考试2018年《领导学基础》课程考试重点复习资料及打印版整理精编

二、名词解释 1、领导(是以实践中心展开的,由拘役社会系统中的领导主体根据领导环境和领导客体的实际情况确定本系统的目标和任务,并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竞争和合作等途径获取和动用各种资源,引导和规范领导客体、实现既定目标,完成共同事业的强效社会工具和行为互动过程。) 2、领导活动的主体也称领导主体(是指由组织中担任决策、指挥、协调和监督等职责的人员,包括领导个体和领导群体。领导主体是领导活动得以展开并取得成功的核心力量。) 3、领导客体(是指领导活动的执行者与作用对象。主要包括领导者的部属和领导的部分对象) 4、领导手段(是指领导主体适应、利用并改造环境、以及调动和激励下属的方式与方法) 5、行政领导(是指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中,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为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发挥领导职能的行为过程) 6、领导权变理论(是就有关领导者在不同的领导环境因素条件下,如何选取相应的领导方式,最终实现理想的领导效果的理论) 7、内隐领导理论(有关领导概念的看法,既含有领导者是什么,又含有领导者应该是什么样的;既表明了人们对领导者的要求, 也表明了人们对领导者的期望。心理学家将这种探明人们“内心” 领导概念结构的理论之为内隐领导理论。 8、柔性领导(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依靠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采取非强制命令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使其自觉服从和认同组织意志,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的领导行为) 9、领导权力(就是领导者(权力所有人),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多种发法与手段,在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中,对被领导者(权力相对人)做岀一定行为与施行一定影响的能力) 10、领导授权(就是在组织系统内部,领导者将组织和人民赋予自己的部分职务权力授予下级行政机关或职能机构,以便下级机关能够在上级的监督下自主地行动和处理行政事务,从而为被授权者提供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客观条件) 11、充分授权(也叫一般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在下达任务时,允许下属自己进行决策,并能进行创造性工作。充分授权又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柔性授权;二是模糊授权;三是惰性授权) 12、不充分授权(也称之为特定授权或刚性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对于下属的工作范围、内容、应达成的目标和完成工作的具体途径都有详细规定,下级行政主体必须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在这种形式中,被授权者的职务、责任和权力等均有明确的规定) 13、制约授权(又叫复合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将某项任务的职权分解授权给两个或多个子系统,使子系统之间产生相互制约的作用,以免岀现疏漏) 14、弹性授权(又称动态授权,是指在完成任务的不同阶段采 15、“腐败”概念(被称作为“权力腐败”概念的简称,它特指权力的蜕变。即权力主体滥用权力或者偏离公共职责,借职务之便获取个人的特殊利益,从而使国家政治生活发生病态变化的过程) 16、权力制约(从一般意义上讲,就是对权力的限制与约束。具体地说,就是享有制约权力的个人或者组织与解体,运用民主、法制与新闻舆论等多种手段,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对权力所有人与行使者所形成的特定的限制与约束关系) 17、领导体制(就是指在组织内部与领导活动中,组织机构的设置和领导权限的划分及其所形成的用以规范领导活动范围和方式的制度体系) 18、领导层次(是指领导体制中纵向组织结构的等级层次,有多少等级层次,就有多少领导层次) 19、领导幅度(亦称“领导控制跨度”是指领导者可直接下达 命令发岀指示并直接向他汇报,对他负责的人数) 20、直线式领导组织结构(又称层次制、分级制、金字塔式或传统式组织结构。它将是一个领导系统或单位,在纵向上垂直划分为若干层次(从最高德指挥中心到最低的基层单位)形成一个逐级扩散、层次分明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 21、职能式组织结构(又称分职制,它是一种为了完成某一较为复杂的工作任务或特定的领导功能而成立的某些专门性机构) 22、矩阵式组织结构(是一种在混合式领导组织结构的基础上, 按照数学上的矩形方阵原理建立起来的领导体制,又称“规划一一 目标"结构) 23、一长制(又称之为首长负责制或独任制,是指在一个系统或者组织的领导机关内部,其法定的最高决策权力完全集中在一位行政首长身上的领导体制) 24、委员会制(又称之为会议制或者合议制,是指在一个系统或者组织的领导机关内部,其法定的最高决策权力由两位或者两位以上的行政负责人共同行使的领导体制) 25、自然集体领导(是一种原始的、初级的、简单的领导体制,是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情况下,产生在原始公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它主要表现为氏族议事会、部落议事会与部落联盟议事会等形式,是适应了当时社会对简单协作劳动的领导与军事指挥要求的领导体制) 26、领导环境(是指制约和推动领导活动发展的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总和) 27、职位权力(是指与领导主体的职位相联系的正式职权以及领导主体从其上层和整个组织、群体各方面所取得的支持的程度) 28、领导环境的发展(是指领导主体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适于发挥组织成员积极性的全新环境条件,实现领导环境的优化乃至创新) 29、文化生态学(是研究人与文化、环境及其关系的学科。其主要观点是:强调物质环境的作用是不同文化的风俗、行为和生活 方式的一个有力的决定因素) 30、领导文化(是指领导者群体或个体在领导实践中形成并通过后天学习和社会传递得到发展,对于领导活动的过程、本质、规律、规

大一法理学的复习资料总结和考试重点

大一法理学的复习资料总结和考试重点 葛洪义主编的版本 一、名词解释 1、法的渊源:主要是指法的形式渊源,即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具有不同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的法的各种表现形式。 2、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对已经制定、颁布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根据一定的要求和规则加以整理和归类,使之成为形式规范,内容协调的成文法系统。 3、法律编纂:又称法典编纂,是指对属于某一法律部门的全部现行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内部的加工整理而使之成为一部系统化的新法典的活动。 4、法律清理:亦指法规清理,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对一定时期制定的或一定范围内的法律文件从体系、内容上进行审查、分析和整理,并作出继续适用,需要修改、补充或废止决定的活动。 5、法律体系: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各个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在一致的统一体。 6、法律部门:又称为部门法,是对一国现行的法律规范按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方法的不同所作的分类。 7、法律权利:是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 8、权力:权力是合法确认和改变人际关系或者处理他人财产或者人身的能力。 9、人权:人权是指那些直接关系到人得以维护生存、从事社会生活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权利,是人类社会最高形式的、最普遍的权利。 10、法的规范作用:法律作为调整人的行为规范对人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11、法律的指引作用:法律为本人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标准和模式,引到人们选择合法的行为方式,也可以预测到自己在某种情况下选择何种行为方式。 12、法律的预测作用:根据法律的规定,人们可以预先推测出,在特定情况下别人将会如何行为以及自己应如何行为。

生物信息学试题整理

UTR的含义是(B ) A.编码区 B. 非编码区 C. motif的含义是(D )。 A.基序 B. 跨叠克隆群 C. algorithm 的含义是(B )。 A.登录号 B. 算法 C. RGR^ (D )。 A.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 D.水稻基因组计划 下列Fasta格式正确的是(B) 低复杂度区域 D. 幵放阅读框 碱基对 D. 结构域 比对 D. 类推 B. 国家核酸数据库 C. 人类基因组计划 A. seql: agcggatccagacgctgcgtttgctggctttgatgaaaactctaactaaacactccctta B. >seq1 agcggatccagacgctgcgtttgctggctttgatgaaaactctaactaaacactccctta C. seq1:agcggatccagacgctgcgtttgctggctttgatgaaaactctaactaaacactccctta D. >seq1agcggatccagacgctgcgtttgctggctttgatgaaaactctaactaaacactccctta 如果我们试图做蛋白质亚细胞定位分析,应使用(D) A. NDB 数据库 B. PDB 数据库 C. GenBank 数据库 D. SWISS-PROT 数

据库 Bioinformatics 的含义是(A )。 A. 生物信息学 B. 基因组学 C. 蛋白质组学 D. 表观遗传学 Gen Bank中分类码PLN表示是(D )。 A.哺乳类序列 B. 细菌序列 C.噬菌体序列 D. 植物、真菌和藻类序列 ortholog 的含义是(A)0 A.直系同源 B.旁系同源 C.直接进化 D.间接进化 从cDNA文库中获得的短序列是(D )o A. STS B. UTR C. CDS D. EST con tig的含义是(B )o A.基序 B. 跨叠克隆群 C. 碱基对 D. 结构域 TAIR (AtDB)数据库是(C)o A.线虫基因组 B. 果蝇基因组 C. 拟南芥数据库 D. 大肠杆菌基因组ORF的含义是(D )o A.调控区 B. 非编码区 C.低复杂度区域 D. 幵放阅读框

遗传学(第二版) 刘庆昌 重点整理2

第九章 ★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 指通过营养体增殖产生后代的繁殖方式,其优点是能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生长快。★有性繁殖(Sexual reproduction) 指通过♀、♂结合产生的繁殖方式,其优点是可以产生大量种子和由此繁殖较多的种苗。大多数动植物都是进行有性生殖的。 ★近交(Inbreeding) 指血缘关系较近的个体间的交配,近亲交配。近交可使原本是杂交繁殖的生物增加纯合性(homozygosity),从而提高遗传稳定性,但往往伴随严重的近交衰退现象(inbreeding depression)。 ★杂交(crossing or hybridization) 指亲缘关系较远,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的交配。可以使原本是自交或近交的生物增加杂合性(heterozygosity),产生杂种优势。 一、近交的种类 ★自交(Selfing) 指同一个体产生的雌雄配子彼此融合的交配方式,它是近交的极端形式,一般只出现在植物中(自花授粉植物),又称自花受粉或自体受精(self-fertilization)。 ★回交(Back-crossing) 杂交子代和其任一亲本的杂交,包括亲子交配(parent-offspring mating)。 ★全同胞交配(Full-sib mating) 相同亲本的后代个体间的交配,又叫姊妹交。 ★半同胞交配(Half-sib mating) 仅有一个相同亲本的后代个体间的交配。 ★自花授粉植物(Self-pollinated plant) 天然杂交率低(1-4%):如水稻、小麦、大豆、烟草等; ★常异花授粉植物(Often cross -pollinated plant) 天然杂交率常较高(5-20%):如棉花、高粱等; ★异花授粉植物(Cross-pollinated plant): 天然杂交率高(>20-50%)如玉米、黑麦等,在自然状态下是自由传粉。 ★近交衰退(Inbreeding depression) 近交的一个重要的遗传效应就是近交衰退,表现为近交后代的生活力下降,产量和品质下降,适应能力减弱、或者出现一些畸形性状。 ★回交(Backcross)B: 轮回亲本(recurrent parent) 用来反复回交的亲本。 A: 非轮回亲本(non-recurrent parent) 未被用来回交的亲本。 B: 轮回亲本(recurrent parent) 用来反复回交的亲本。 A: 非轮回亲本(non-recurrent parent)

领导科学复习资料

领导科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 经验决策 作为经验决策,主要是凭借决策者个人的知识、才智和经验而做出的决策,决策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领导者和个别高明谋士的认识和经验。经验决策的特点是: ( 1)这种决策方式一般说来是个人的决策活动,主要依靠决策者个人的素质做出决断。 ( 2)这种决策方式本质上是以决策者的经验为基础,所能处理的信息量有限,一般说来,是一种定性不定量的决策。 2. 领导环境领导环境是指制约和推动领导活动展开的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组合,是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要素影响领导行为模式的社会氛围和外在条件。 领导环境的分类形式上: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内容上:国际环境、社会环境、体制性环境、制度环境历时性上:历史环境、现实环境 3. 自我领导 自我领导(self-leadership),该方法是典型的领导替代品。其特色是:自我领导执行自我激励的任务,以及自我管理必要的工作。如何成为自我领导者呢?答案在于超级领导的支持,也就是能够积极释放下属能力的人。 4. 归因理论 领导的归因理论是关于领导的最新理论。归因理论主要用于了解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领导的归因理论( Attribution Theory of Leadership)指的是,领导主要是人们对其他个体进行的归因。人们倾向于把领导者描述为具有这样一些特质,如智慧、随和的个性、很 强的言语表达能力、进取心、理解力和勤奋。并且,人们发现高一高领导者(即在结构和关怀方面均高)与人们对好领导具有哪些因素的归因相一致。当组织中的绩效极端低或极端高时,人们倾向于把它们归顺于领导。

5. 思想库 思想库是现代政策研究组织的别称,它是现代政策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当下政策系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国的布鲁金斯学会、胡佛研究所、兰德公司,日本的野村研究所等声名远播。 思想库可分为以下几类: (1)官方思想库,隶属政府部门; (2)半官方思想库,虽处民间,但与政府有关密切的联系; (3)民间思想库,民间发起并得到企业基金会赞助的社会政策研究机构 (4)国际思想库,由不同国家的各学科专家组成的以研究全球问题为主的政策研究机构。 思想库在政策系统中的作用大抵是:发现问题、认知问题、分析问题、政策推荐 6. 主观责任主观责任是基于忠诚、信仰、良心等,是公职人员自己对责任的感受,它强调内在的伦理自主性。 简答题: 1. 简述领导者的非职位责任的主要内容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为员工提供一种希望;(2)通过自己人格的力量培养一种组织精神;(3)处理各种非工作关系,满足下属和员工工作之外的需求;(4)创建领导文化,培养新一代的领导者,为那些年轻有为的下属提供面对挑战的机会。 2.领导科学诞生的两大标志是什么? (一)决策从日常的生产、管理中独立出来决策、计划等职能从日常的管理和生产领域中分化出来,即“决策工作专门化” ,就直接导致了领导这一特殊现象的产生。 在20 世纪之前,决策与执行的分离是有限的、局部的、但是随着社会

(完整版)法理学考试归纳总结

法的现象:是指能够经验的、凭直观的方式可以认识的法的外部联系的总和,是直观的感性对象--法本身;法的本质则是深藏于法的现象之后以至凭借直观的方式无从把握的法的内在联系,是人们对可感知的法的外部联系的真实本源的一种主观把握和理性抽象。 法的作用:概念:法对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影响。 分类:1预期作用与实际作用:预期效果与实际效果之别2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对人与社会的有益性3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作用于人于社会关系的形势与内容之别。 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形式与实质、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即法通过其规范作用而实现其社会作用。 法的演进:某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法律制度从落后状态向先进状态长期而缓慢发展的过程与路径。 法律权利: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 法律义务: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主体以相对抑制的作为或不作为方式保障权利主体获得利益的一种约束手段。 法律行为:是指人们所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效力、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 法律责任: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补偿、强制履行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亦即因违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 法律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相适应、相协调的,包括了法律制度的变迁、法律精神的转换、法律体系的重构等在内的法律进步过程与趋势。法律继承:不同历史类型法律制度之间的延续、相承和继受,一般表现为旧法律制度(原有法)对新法律制度(现行法)的影响,新法律制度对旧法律制度的继受。 法律移植:在鉴别、认同、调适、整合基础上,引进、吸收、采纳、摄取、同化外国法律,使之成为本国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法律移植的范围:一是外国法;二是国际法律与惯例。 法制改革: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在其社会基本属性和社会基本制度结构保持相对稳定、其现行法律制度的基本属性也不根本改变的前提下,整体意义上的法律制度在法律的时代精神、法律的运作体制、具体法律制度等方面,自我创造、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法制改革的关键与核心是法制观念的确立和法律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立法:特定主体依一定职权和程序,运用一定技术,制定、认可和变动法的活动。 立法体制:关于立法权限、立法权运行、立法权载体的体系和制度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核心是关于立法权限的体系和制度。立法体制是一国立法制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立法原则:立法主体据以进行立法活动的重要准绳,是立法指导思想在立法实践中的重要体现。它反映立法主体在把立法指导思想同立法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什么,是执政者立法意识和国家立法制度的重要反映。 守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的规定,行使权利(权力)和履行义务(职责)的活动。守法是法的实施的一种基本形式。 执法: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授权、委托组织及其公职人员在行使行政管理权过程中,依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

基因组学重点整理

生物五界:动物、植物、真菌、原生生物和原核生物;生物三界:真细菌、古细菌、真核生物 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分子称为核酶(ribozyme)核酶催化的生化反应有:自我剪接、催化切断其它RNA、合成多肽键、催化核苷酸的合成 新基因的产生:基因与基因组加倍1)整个基因组加倍;2)单条或部分染色体加倍;3)单个或成群基因加倍。DNA水平转移:原核生物中的DNA水平转移可通过接合转移,噬菌体转染,外源DNA的摄取等不同途径发生,水平转移的基因大多为非必须基因。动物中由于种间隔离不易进行种间杂交,但其主要来源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内共生。动物种间基因转移主要集中在逆转录病毒及其转座成分。 外显子洗牌与蛋白质创新:产生全新功能蛋白质的方式有二种:功能域加倍,功能域或外显子洗牌 基因冗余:一条染色体上出现一个基因的很多复份(复本)当人们分离到某一新基因时,为了鉴定其生物学功能,常常使其失活,然后观察它们对表型的影响。许多场合,由于第二个重复的功能基因可取代失活的基因而使突变型表型保持正常。这意味着,基因组中有冗余基因存在。看家基因很少重复,它们之间必需保持剂量平衡,因此重复的拷贝很快被淘汰。与个体发育调控相关的基因表达为转录因子,具有多功能域的结构。这类基因重复拷贝变异可使其获得不同的表达控制模式,促使细胞的分化与多样性的产生,并导致复杂形态的建成,具有许多冗余基因。 非编码序列扩张方式:滑序复制、转座因子 模式生物海胆、果蝇、斑马鱼、线虫、蟾蜍、小鼠、酵母、水稻、拟南芥等。模式生物基因组中G+C%含量高, 同时CpG 岛的比例也高。进化程度越高, G+C 含量和CpG 岛的比例就比较低 如果基因之间不存在重叠顺序,也无基因内基因(gene-within-gene),那么ORF阅读出现差错的可能只会发生在非编码区。细菌基因组中缺少内含子,非编码序列仅占11%, 对阅读框的排查干扰较少。细菌基因组的ORF阅读相对比较简单,错误的机率较少。高等真核生物DNA的ORF阅读比较复杂:基因间存在大量非编码序列(人类占70%);绝大多数基因内含有非编码的内含子。高等真核生物多数外显子的长度少于100个密码子 内含子和外显子序列上的差异:内含子的碱基代换很少受自然选择的压力,保留了较多突变。由于碱基突变趋势大多为C-T,故A/T的含量内含子高于外显子。由于终止密码子为TAA\TAG\TGA,如果以内含子作为编码序列,3种读码框有很高比例的终止密码子。 基因注释程序编写的依据:1)信号指令,包括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终止信号,剪接受体位和供体位,多聚嘧啶序列,分支点保守序列2)内容指令,密码子偏好,内含子和外显子长短 基因功能的检测:基因失活、基因过表达、RNAi干涉 双链DNA的测序可从一端开始,亦可从两端进行,前者称单向测序,后者称双向测序。 要获得大于50 kb的DNA限制性片段必需采用稀有切点限制酶。 酵母人工染色体(YAC)1)着丝粒在细胞分裂时负责染色体均等分配。2)端粒位于染色体端部的特异DNA序列,保持人工染色体的稳定性3)自主复制起始点(ARS)在细胞中启动染色体的复制 合格的STS要满足2个条件:它应是一段序列已知的片段,可据此设计PCR反应来检测不同的DNA片段中是否存在这一顺序;STS必需在染色体上有独一无二的位置。如果某一STS在基因组中多个位点出现,那么由此得出的作图数据将是含混不清的。 遗传图绘制主要依据由孟德尔描述的遗传学原理,第一条定律为等位基因随机分离,第二条定律为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显隐性规律/不完全显性、共显性、连锁 衡量遗传图谱的水平覆盖程度饱和程度 基因类型:transcribed, translatable gene (蛋白基因) ;transcribed but non-translatable gene ( RNA基因)Non- transcribed, non-translatablegene ( promoter, operator ) rRNA基因,tRNA基因, scRNA基因, snRNA基因, snoRNA基因, microRNA基因 基因组(genome):生物所具有的携带遗传信息的遗传物质总和。 基因组学(genomic):用于概括涉及基因作图、测序和整个基因功能分析的遗传学分支。 染色体组(chromosome set):不同真核生物核基因组均由一定数目的染色体组成,单倍体细胞所含有的全套染色体。 比较基因组学(comparative genomics):比较基因组学是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模式生物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之间的比较与鉴别,为分离重要的候选基因,预测新的基因功能,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依据。(目标)

(完整word版)医学遗传学重点归纳

第一章人类基因与基因组 第一节、人类基因组的组成 1、基因是遗传信息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基因组是是细胞内一套完整遗传信息的总和,人类基因组包含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 单拷贝序列串联重复序列 按DNA序列的拷贝数不同,人类基因组高度重复序列 反向重复序列 重复序列短分散核元件 中度重复序列 长分散核元件 3、多基因家族是指由某一祖先经过重复和所变异产生的一组基因。 4、假基因是基因组中存在的一段与正常基因相似但不能表达的DNA序列。 第二节、人类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1、基因的结构包括:(1)蛋白质或功能RNA的基因编码序列。(2)是表达这些结构基因所需要的启动子、增强子等调控区序列。 2、割裂基因:大多数真核细胞的蛋白质编码基因是不连续的编码序列,由非编码序列将编码序列隔开,形成割裂基因。 3、基因主要由外显子、内含子、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终止子、隔离子组成。 4、外显子大多为结构内的编码序列,内含子则是非编码序列。 5、每个内含子5端的两个核苷酸都是GT,3端的两个核苷酸都是AG,这种连接方式称为GT--AG法则。 6、外显子的数目等于内含子数目加1。 7、启动子分为1类启动子(富含GC碱基对,调控rRNA基因的编码)、2类启动子(具有TATA 盒特征结构)、3类启动子(包括A、B、C盒)。 第三节、人类基因组的多态性 1、人类基因组DNA多态性有多种类型,包括单核苷酸多态性、插入\缺失多态性、拷贝数多态性。 第二章、基因突变 突变是指生物体在一定内外环境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遗传物质发生某些变化。基因突变即可发生在生殖细胞,也可发生在体细胞。 第一节、基因突变的类型

《领导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

课程名称领导学 教名称公共领导学 材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 信作者常健符晓薇 息版次2009年1月笫1版 注: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一、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判断) (一)单选部分 1.1.1. 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是一种()的关系。 A. 引领与追随 B.强制与服从作 C.管理与被管理 D.共处与合选择性激励原则 ★考核知识点:领导的定义 1.1. 2. 公共领导者相对于私人组织的领导而言,其特殊性在于其() A. 复杂性 B.艺术性 C.公共性 D.科学性 ★考核知识点:公共领导的内涵 1.13. 菲徳勒的研究表明,在()样的环境中,关系驳动型的领导比任务驳动型的领导做得更好。 A.屮等有利 B. V分有利确认风险 C.十分不利 D.危机状态下 ★考核知识点:领导情境模型 1.1.4. 领导公共变革的阻力不包括()。 A.对变革者缺乏信任 B.成本太高 C.对干预的反感 D.组织面对严峻的困难 ★考核知识点:变革的阻力 1.1.5. 在冲突的()阶段,唯一的ri标就是彻底消灭敌人。 A.威胁 B.有限的破坏性打击 C.致敌分裂 D.同归于尽 ★考核知识点:公共冲突的发展过程 1.1.6. ()型追随者是主动性与独立的、批判性思维的组合。 A.典范型追随者 B.疏远型追随者 C.顺从型追随者 D.被动型追随者 ★考核知识点:追随者状况与公共领导行为效果 1.1.7. ()随时准备毫无异议地去执行命令。

A.典范型追随者 B.被动型追随者 C.疏远型追随者 D.顺从型追随者 ★考核知识点:追随者状况与公共领导行为效果 1.1.8. ()追随者很少忠实于组织目标,但也不会制造麻烦。 A.典范型追随者 B.疏远型追随者 C.顺从型追随者 D.实用型追随者 ★考核知识点:追随者状况与公共领导行为效果 1.1.9. 以下那种情况不属于需要进一步授权的情况。() A.下属经常把“矛盾”上交 B.领导经常需要把工作带回家才能完成任务 C.纽织新來了对工作不熟悉的员工 D.领导不在时,组织秩序很混乱 ★考核知识点:授权的理由 1.1.10. ()的最有可能成为有效的领导者。 A.高权谋倾向 B.低权谋倾向 C.适度谋权 D.不显著 ★考核知识点:权谋倾向 1.1.11. 在乔-哈里窗中,那些白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信息属于() AV我盲点 B.未知的自我 C.隐藏的自我 D.公开的自我 ★考核知识点:乔■哈里窗与公共组织中的沟通 1.1.1 2. 为阻止甲型流感的蔓延,H市政府成立了“甲流防治办公室”的临时机构,由相关专业人员组成。他们属于()型团队。 A.问题解决型BE我管理型 C.多功能型 D.虚拟型 ★考核知识点:团队的不同类型 1.1.13. 肯特等学者认为()性别特征更能解释领导者的产牛。 A.生理 B.性格 C.生理与性格同等重要 D.不确定 ★考核知识点:性格性别与领导者的相关性 1.1.14. 情商是由心理学家()与1995年捉出的。 A.高尔曼 B.弗洛伊徳 C.纳哈雯蒂 D.洛克 ★考核知识点:情商与公共领导者的特质 1.1.15认为人天生懒惰,不愿意承担责任,反对变革的潜在的假定为() A.经济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X假设 D.Y假设 ★考核知识点:人性假设与公共组织中的激励

法理学复习重点-考试前复习资料(免费)(可编辑修改word版)

《法理学》200510 考试考前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考核方式介绍 (1) 第二部分复习指导 (1) ?单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1) ?多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8) ?名词解释复习指导 (10) ?简答题复习指导 (12) ?论述题复习指导 (14) 第一部分考核方式介绍 一、考核形式: 闭卷考试,其中客观题(选择题)采用机读卡答题,主观题答在答题纸上。 二、考试时间:2 小时。 三、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各种题型的题量及所占分数的分配为:单项选择题为3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30 分;多项选择题为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10 分;名词解释题为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20 分;简答题为2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20 分;论述题为1 小题,每题20 分,满分100 分。 第二部分复习指导 ?单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一、答题技巧

单项选择题题干常以陈述句或问句提出解题依据、目标、要求和方法等。要求考生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或者最为合适的选项。其难点在于几个备选答案多是相似的,极易混淆。此类题的目的是测试考生分辨正确和错误的能力,检查考生对课程基本内容,特别是基本概念掌握的程度和准确性。解答单项选择题的关键在于对课程内容和基本概念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但同时也要注意看清楚题目和选项,一定要看明白问的是什么问题再做回答,以免无谓的丢分。 二、复习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绪论 法学的职能是什么;西方主要法学流派的主要观点。 第二章法的概念 法的外部特征有哪些;法的本质的不同说法;法的一般分类的标准。 第三章法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什么是社会调整;法的产生的标志;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原因;法律制度的继承与移植;两大法系的区别。 第四章法的作用和价值 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包括哪些;法的价值的理解。 第五章法治与法制现代化 法治的核心是什么;什么是法制现代化 第六章法的创制 我国的立法体制,主要掌握不同主体的立法权限;我国的立法程序。 第七章法的渊源 我国的法律渊源有哪些;法典编撰与法规清理的异同点。 第八章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的结构;法律规范的不同分类标准。 第九章法律体系 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我国的法律体系。 第十章法的实施 法的实施与实现的关系;法的适用主体包括哪些。 第十一章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什么;什么是法律事实。

基因组考研试题及答案解析(华东师范大学)

第一章基因组学 1、学习基因组学所面临的挑战和意义? 全面鉴定人类基因组所编码的结构和功能成分;发展对人类基因组的可遗传变异的详细理解;发展基于基因组学的方法来预测疾病的敏感性和药物反应,疾病的早期检验,以及疾病的分子分类;应用新的基因和代谢通路的知识开发有效的、新的疾病治疗方法发展;理解物种间的进化变异及其机制;关键农作物基因的克隆和功能验证;基于基因组的工具来提高农作物产量,解决世界粮食危机及全球温饱问题。 2、DNA作为遗传物质的优点? 信息量大,集成度高;碱基互补配对,保证精确复制;核糖2’碳位脱氧,在水溶液中稳定 性好;以T取代U,没有C脱氨变U的危险。 3、证明DNA双螺旋的证据? 各种生物物理证据;X射线衍射图谱;碱基比例;模型构建。 4、DNA、RNA的两个重要化学差异有哪些? 碱基组成;链数。 5、原核、真核生物基因组的不同点? 原核生物:基因组为环状双链DNA分子;只有一个复制起始点;具有操纵子结构:指数个功能上相关的基因串联在一起,连同上游的调控区和下游的转录终止信号构成基因的表达单位:一般无重叠基因;基因是连续的,无内含子;编码区在基因组中的比例;基因组中重复 序列很少;具有编码同工酶的基因(isogene):同工酶是指具有相同催化功能而化学结构不 同的酶,它受一个或几个基因座等位基因;分子中有多功能识别区域复制、转录起始区复制、转录终止区 真核生物:体细胞: 两套基因组(二倍体细胞)性细胞: 一套基因组(单倍体细胞);基因组结构复杂,数目庞大, 多个复制起始点;mRNA为单顺反子:真核基因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即一种基因编码一种多肽链或RNA链,每个基因转录有各自的调节元件;含大量重复 序列;非编码序列占90%以上;基因间有间隔区(spacer DNA),基因为断裂基因(split gene) 即内含子,外显子;功能相关的基因串联在一起形成基因家族 7、真核生物染色体三大要素及功能? 着丝粒:控制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取向和移动;端粒:防止染色体末端粘连,保证DNA长度稳定;复制原点:起始DNA复制。 8、染色体末端的端粒为什么很重要? 维持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防止染色体被核酸酶降解及染色体间相互融和;防止染色体结构基因在复制时丢失,解决了末端复制的难题。 9、人类基因组中存在哪些类型的重复DNA? 串联重复基因: 6、简述DNA组成基因的两个重要实验? 第二章基因组的复制 1、在Meselson-Stahl的实验前,我们不知道DNA复制是“弥散型”“半保留型”或“全保留型”,描述经几种不同方式复制,子代分子DNA中DNA的区别? 2、什么是半不连续复制模型? 前导链(leading strand):以5’-3’方向连续合成的DNA 链 滞后链(lagging strand):总体上沿着3’到5’方向延伸,但以小片段形式(5¢-3¢)不连续合成,最后共价连接起来 3、为什么需要RNA引物来引发DNA复制呢? (1)RNA引物可以提供3’-OH末端作合成新DNA链起点。

领导科学复习资料

1.什么是领导科学: 领导科学是以领导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其基本任务就是科学揭示领导工作中合乎规律性的东西,从而形成关于领导活动的科学理论。 2.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领导科学研究的应当是领导活动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3.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是什么 从领导的性质来看,领导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双重性。领导的本质主要是由它的社会属性决定的。领导的自然属性是指领导活动中的指挥和服从关系的属性。领导的社会属性是指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经济、政治等利益的对立或者一致关系的属性。 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是由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方式决定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新型关系的内在的必然要求。 4.什么是领导决策 决策是领导者的一项基本职能。领导活动实际是领导者制定决策和实施决策的过程。而决策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诸多处理方案或方法的提出与选择。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者面对着各种影响决策的因素,他必须依靠自身的经验、思维等特质对它们进行筛选和运用。 简答题 1.领导科学的范围,内容 范围: (1)领导本质理论。 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领导活动有其不同的本质。领导本质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应是领导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2 )领导观念的理论。领导行为是由领导概念支配的,观念不同,领导活动的方式和效果就会不一样。观念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要实现科学领导,就应正确地进行观念更新。(3)领导体制的理论领导体制是实现领导的工具,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置和权力的划分等等。它对领导活动的顺利开展,起着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作用。现代领导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错综复杂的大系统,要努力建立起指挥灵活、相互协调而又权责分明、各尽其责的领导体制。 (4)领导者的素质和修养的理论 领导行为的主体是领导者。领导者既指个体又指群体,个体必须具备与其指责相应的素养,群体必须有合理的结构。领导者的素质是发挥领导作用的基础。 (5)领导方法、艺术、作风的理论 在领导活动中,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有科学的方法。领导方法是达到领导目标的手段。领导艺术是巧妙的运用领导的条件、原则、方法的基本技能。 (6)领导效能考评的理论 领导效能是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指领导者试试领导的行为能力、工作状态和结果。对领导效能进行考评,是检验领导活动科学化的重要手段。 领导科学内容包括四方面: 1.领导活动的本质,即领导活动人属性以及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相互作用的关系等。 2.领导活动的主体,即领导者的本质,如职能和素养等。 3.领导活动的结构,即领导体制、组织形式及其内容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等。 4.领导活动的过程,即领导活动的不同阶段所依次进行的程序、工作方法及其遵循的原则等领导科学嚆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互交叉渗透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完整版)法理学复习重点-考试前复习资料(免费)

《法理学》200510考试考前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考核方式介绍 0 第二部分复习指导 0 ?单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0 ?多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7) ?名词解释复习指导 (10) ?简答题复习指导 (11) ?论述题复习指导 (13) 第一部分考核方式介绍 一、考核形式: 闭卷考试,其中客观题(选择题)采用机读卡答题,主观题答在答题纸上。 二、考试时间:2小时。 三、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各种题型的题量及所占分数的分配为:单项选择题为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多项选择题为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名词解释题为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简答题为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论述题为1小题,每题20分,满分100分。 第二部分复习指导 ?单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一、答题技巧

单项选择题题干常以陈述句或问句提出解题依据、目标、要求和方法等。要求考生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或者最为合适的选项。其难点在于几个备选答案多是相似的,极易混淆。此类题的目的是测试考生分辨正确和错误的能力,检查考生对课程基本内容,特别是基本概念掌握的程度和准确性。解答单项选择题的关键在于对课程内容和基本概念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但同时也要注意看清楚题目和选项,一定要看明白问的是什么问题再做回答,以免无谓的丢分。 二、复习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绪论 法学的职能是什么;西方主要法学流派的主要观点。 第二章法的概念 法的外部特征有哪些;法的本质的不同说法;法的一般分类的标准。 第三章法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什么是社会调整;法的产生的标志;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原因;法律制度的继承与移植;两大法系的区别。 第四章法的作用和价值 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包括哪些;法的价值的理解。 第五章法治与法制现代化 法治的核心是什么;什么是法制现代化 第六章法的创制 我国的立法体制,主要掌握不同主体的立法权限;我国的立法程序。 第七章法的渊源 我国的法律渊源有哪些;法典编撰与法规清理的异同点。 第八章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的结构;法律规范的不同分类标准。 第九章法律体系 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我国的法律体系。 第十章法的实施 法的实施与实现的关系;法的适用主体包括哪些。 第十一章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什么;什么是法律事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