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检验中心VCS白细胞五项分类原理技术特点和应用问题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及使用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及使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检测和分析血液成分的仪器。
它可以通过血细胞图像和数值结果,对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等不同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进行评估。
这种分析仪是临床检验中常用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可以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血液相关疾病的依据。
1.光散射技术:血细胞通过细胞流的方式,单独流经流式细胞仪的光学系统。
当细胞经过时,被激光器产生的细胞射线所照射,部分光线会被细胞吸收,同时细胞会发生散射。
根据细胞对光的吸收、散射情况,可以区分不同种类的血细胞。
2.染色:血细胞分析仪会在细胞流过时,对其进行染色。
常用的染色剂有双峰染色剂,如吉姆萨染色剂。
染色剂可以使红细胞、血管壁和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成为红色,而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成为蓝色。
通过这种染色,可以更好地区分不同细胞类型。
3.细胞计数:血细胞分析仪中的传感器会对流过的细胞进行计数。
根据流速和激光器的射线强度,感应器可以检测每个细胞的通过时间和数量。
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得到各种血细胞的数量。
4.数据分析:细胞计数和各种血细胞的数量数据会被仪器收集并保存。
然后,这些数据会被传送到计算机上进行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计算机会根据事先设定的参数和阈值,对细胞进行分类,并生成血细胞分布和数量的图表和报告。
1.准备样本:从受测者的体内采集合适的血液样本,使用抗凝剂进行抗凝,以保持血液的流动性。
2.装载样本:将采集的血液样本注入到血细胞分析仪的装载仓中。
确保样本装载正确,避免气泡和污染。
3.开始测试:启动血细胞分析仪,设定所需的分析参数和样本标识。
确保仪器正常运行,并按照提示进行操作。
4.分析结果:待测试完成后,血细胞分析仪会自动生成血细胞分布和数量的图表和报告。
用户可以在计算机上查看和保存这些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血细胞分析仪前需要了解仪器的操作规则和安全注意事项。
此外,样本的质量会对结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应确保样本采集和保存的正确性。
总之,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是一种常用的临床工具,它通过光散射技术和染色等原理,可以对血细胞进行分析和计数。
医院检验中心VCS白细胞五项分类原理技术特点和应用问题

医院检验中心VCS白细胞五项分类原理技术特点和应用问题白细胞五项分类是医院检验中心常用的一种检测方法,用于对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进行分类统计。
通过该技术,医生能够获取更准确的信息,从而辅助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院检验中心VCS白细胞五项分类的原理、技术特点以及应用问题。
一、原理白细胞五项分类是通过自动血液细胞分类分析仪实现的。
该仪器依靠精密的光学系统和先进的计算算法,能够将血液中的白细胞分为五种类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在具体的检测过程中,血液样本会被自动血液细胞分类分析仪抽取。
仪器将样本注入进入细胞计数室,并将样本中的白细胞逐个通过薄层计数室,通过光学系统感知不同细胞的形态和尺寸特征,然后根据这些特征进行分类统计。
二、技术特点1. 高效性:自动血液细胞分类分析仪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样本的检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减少了人为操作的误差。
2. 精确性:该技术借助精密的光学系统和先进的计算算法,能够准确地将白细胞进行分类,生成准确的统计结果。
3. 全面性:通过白细胞五项分类,我们能够获取更全面的白细胞信息,了解不同类型的细胞在血液中的比例,从而更好地评估炎症、感染、免疫和造血功能等方面的情况。
4. 可视化:自动血液细胞分类分析仪能够将白细胞的分类结果以图像的形式呈现,便于医生观察和分析。
三、应用问题1. 分类异常:通过白细胞五项分类,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判断白细胞的分类异常,如某一类细胞比例过高或者过低,并结合其他检测结果综合判断相关病症。
2. 疾病诊断:白细胞五项分类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比正常范围的白细胞分类,医生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炎症、感染等疾病。
3. 疗效评估:某些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白细胞分类的变化可以作为疗效的评估指标。
医生可以通过连续检测白细胞分类的变化来判断治疗是否有效。
4. 临床研究:白细胞五项分类结果的统计分析,可以为临床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人群的免疫状态和炎症情况,为研究找到更加准确有效的方法和方案。
血细胞分析仪五分类检测技术及原理

血细胞分析仪五分类检测技术及原理血细胞分析仪是医院临床检验应用非常广泛的仪器之一,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血细胞分析的技术也从几年前的三分类转向现在的五分类,从二维空间进而转向三维空间,同时现代血细胞分析仪的五分类技术许多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如鞘流技术、激光技术等。
下面就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器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加以说明。
1 采用阻抗、激光散射和荧光染色技术检测法直流电阻抗法(DC)用于测量细胞体积大小。
激光散射产生的前向散射光、侧向散射光和侧向荧光可用于探测白细胞体积大小、细胞内含物的情况(细胞核以及颗粒情况),侧向荧光则可以反映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含量,特有的嗜酸性粒细胞检测溶血剂Str-matolyzer-EO可将除了嗜酸细胞以外的所有细胞溶解或萎缩,含有完整嗜酸细胞的液体通过小孔可以按照电阻法计数技术进行计数。
在嗜碱细胞通道中,使用特殊溶血剂Strmatolyzer-BA可将除了嗜碱细胞以外的所有细胞溶解或萎缩,含有完整嗜碱细胞的液体通过小孔可以按照电阻法计数技术进行计数。
幼稚细胞检查通道(IMI)可以根据幼稚细胞膜比成熟细胞膜表面含有脂质较少的现象,在细胞稀释悬液中加入硫化氨基酸,由于占位不同,结合在幼稚细胞表面的氨基酸较多,对溶血剂有抵抗作用,当加入溶血剂后成熟细胞易被溶解,而幼稚细胞不易被破坏,可通过电阻法检测出来。
综合各个测量方法,得到白细胞五分类的图形和数据。
这种技术主要应用在Sysmex研制和开发的SE-9000、SE-9500、XE-2100、XT-1800等系列血液分析仪中。
2 电阻抗和射频电导联合检测法这种方法是分别采用四个检测系统来检测不同类型的细胞:(1)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检测系统:在细胞悬浮液中加入溶血剂使红细胞溶解,而使白细胞保持完整,细胞浆及核形态近似于生理状态,当这些细胞通过检测系统时,对白细胞进行电阻抗法(测量细胞体积)和射频电导法(检测细胞核和颗粒密度)的联合检测,结果将细胞分成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三个群体。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及使用

• 血液细胞分析仪是医院检验科、化验室的常规设备之一, 也是发展最快、应用最普及的检验仪器,当前血液细胞分 析仪分为三分群和五分类两种。国际市场上五分类血液细 胞分析仪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医院血液临床检验的主流产品, 但由于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需集光学、电子、气路、液 路、计算机等技术于一体,技术含量非常高,纵观全球, 也仅有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 6 个厂家能够生产真正 意义上的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
(2)光散射和细胞化学染色联合应用
• Bayer公司的的DVIA120型和2120型血细胞 分析仪、Sysmex公司的SF-3000型、迈瑞 的BC-5500血细胞分析仪均采用了该原理进 行工作。
• 利用激光散射和过氧化物酶染色技术进行 细胞分类。利用光散射的原理计数血细胞, 因细胞表面结构不同,在不同角度上散射光 有差别,有助于对白细胞的区分。
空管的使用、血量的控制、标本放置的温 度和时间、标本的混匀等等。
检验报告的审核
• 1、当日质控是否在控。 • 2、比较报告各参数之间是否有矛盾。 • 3、注意观察多个测定标本相关参数是否有
一致的系统误差。 • 4、报告与临床是否符合,不符合时可能存
在的原因。如PLT过低、过高。 • 5、什么样的结果必须手工复查?如何复查?
复查完毕后的报告签发模式。 • 6、直方图、散点图的利用。
血细胞自动分析异常结果人工
显微镜复检
• 1、镜检复核的现状
• 血细胞分析仪仍只能作为CBC 分析的一种过筛手段 ,当遇到 可疑情况 ,尤其是在病理条件下 ,其测定结果并不可靠 , 需要人工以显微镜复查 ,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 ,国内 目前各医院检验科对CBC异常结果基不或很少进行人工显微 镜复查 ,这种现象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更是普遍 。有资料 显示 ,国内各医院 CBC实际镜检率在0% ~15% ,大部 分医院镜检率< 5%或者不镜检 。这种现象引发了不少的医疗 投诉 、纠纷或事故 。分析这类题出现的原因可能有 : (1)认识 不够 ,认为血细胞分析仪尤其是五分群的血细胞分析仪的检 测结果可靠 ,不需要复查 ; ( 2)工作量大 ; ( 3 )怕麻烦 , 图省事 ; ( 4 )目前没有一个可参照的执行标准 ,即对CBC结 果的人工复查的标准 、内容 、方法及程序尚无明确的规定 。
五分类血球仪检测原理

MEK7222/8222 白细胞分类的测定原理MEK-7222/8222,计数原理是wbc/rbc/plt电阻法,分类是使白细胞通过鞘流进入鞘流池内,然后通过检测对白细胞照射时发生的散射光,对白细胞进行分类。
这些散射光,根据血细胞的容积、血细胞的复杂性(有无颗粒、核的构造等)的不同,光的强度和方向有所不同,因此,通过以激光直进方向和同方向小角度的散射光(以下称为Size)、激光直进方向和同方向大角度的散射光(以下成为Complexity)、与激光直进方向相对垂直的方向的散射光(以下称为Granularity)为参数的散点图,可以对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嗜碱性白细胞进行分类。
另外,Size表示血细胞的大小、Complexity表示血细胞的复杂度、Granularity表示血细胞的颗粒的程度。
这种方法提供了三个散射图,MAIN散点图NE-EO散点图MO-BA散点图Neutrophil Count(嗜中性白细胞) NECLymphocyto Count(淋巴细胞)LYCMonocyto Count(单核细胞)MOCEosinophil Count(嗜酸性白细胞)EOCBasophil Count(嗜碱性白细胞)BAC散点图有下列三种。
纵轴是Size、横轴是Complexity的散点图(以下称为S-C散点图);纵轴是Size、横轴是Granularity的单核细胞/嗜碱性白细胞分类用散点图(以下称为MO-BA分类用散点图);纵轴是Size、横轴是Granularity的嗜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分类用散点图(以下称为NE-EO分类用散点图)。
淋巴细胞分布在S-C散点图的LY区域。
单核细胞及嗜碱性白细胞分布在S-C散点图的MO-BA区域。
进一步展开到MO-BA分类用散点图时,则单核细胞分布在MO区域,嗜碱性白细胞分布在BA区域。
嗜中性白细胞及嗜酸性白细胞分布在S-C散点图的NE-EO区域,进一步展开到NE-EO分类用散点图时,嗜中性白细胞分布在NE区域,而嗜酸性白细胞分布在EO区域。
5分类白细胞检测原理

5分类白细胞检测原理一、细胞识别白细胞检测的第一步是识别细胞。
在现代医学中,主要依赖于自动血液分析仪来进行识别。
这种设备采用了先进的技术,能够区分和识别白细胞的不同类型。
这其中包括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以及单核细胞。
二、光电转换识别出的白细胞随后会被置于一个特殊的光电转换器中。
当白细胞通过光电转换器时,会阻挡特定波长的光线,导致光强的变化。
这种变化被转换为电信号,进一步被放大和记录。
这种光电转换的原理是基于白细胞对光的散射和吸收特性,不同的细胞类型对光的散射和吸收能力不同,因此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细胞类型。
三、数据分析接下来,这些电信号会被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分析。
计算机程序会分析这些电信号,并根据其特性将这些信号分类为不同的白细胞类型。
这个过程通常涉及到复杂的算法和统计技术,例如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
四、自动化检测整个检测过程是自动化的,这意味着不需要人工显微镜检查每个样本。
自动化检测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减少了人为误差的可能性。
现代的自动血液分析仪甚至可以处理大量的样本,并在短时间内提供精确的结果。
五、质量控制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这包括定期校准仪器、检查样本的储存和处理方式、以及验证仪器的性能等。
此外,实验室通常会定期与标准样本进行比较,以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总结来说,五分类白细胞检测基于细胞识别、光电转换、数据分析、自动化检测和质量控制等原理,能够快速、准确地提供关于白细胞类型的详细信息,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血细胞分析仪五分类检测技术及原理

血细胞分析仪五分类检测技术及原理血细胞分析仪是医院临床检验应用非常广泛的仪器之一,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血细胞分析的技术也从几年前的三分类转向现在的五分类,从二维空间进而转向三维空间,同时现代血细胞分析仪的五分类技术许多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如鞘流技术、激光技术等。
下面就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器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加以说明。
1 采用阻抗、激光散射和荧光染色技术检测法直流电阻抗法(DC)用于测量细胞体积大小。
激光散射产生的前向散射光、侧向散射光和侧向荧光可用于探测白细胞体积大小、细胞内含物的情况(细胞核以及颗粒情况),侧向荧光则可以反映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含量,特有的嗜酸性粒细胞检测溶血剂Str-matolyzer-EO可将除了嗜酸细胞以外的所有细胞溶解或萎缩,含有完整嗜酸细胞的液体通过小孔可以按照电阻法计数技术进行计数。
在嗜碱细胞通道中,使用特殊溶血剂Strmatolyzer-BA可将除了嗜碱细胞以外的所有细胞溶解或萎缩,含有完整嗜碱细胞的液体通过小孔可以按照电阻法计数技术进行计数。
幼稚细胞检查通道(IMI)可以根据幼稚细胞膜比成熟细胞膜表面含有脂质较少的现象,在细胞稀释悬液中加入硫化氨基酸,由于占位不同,结合在幼稚细胞表面的氨基酸较多,对溶血剂有抵抗作用,当加入溶血剂后成熟细胞易被溶解,而幼稚细胞不易被破坏,可通过电阻法检测出来。
综合各个测量方法,得到白细胞五分类的图形和数据。
这种技术主要应用在Sysmex研制和开发的SE-9000、SE-9500、XE-2100、XT-1800等系列血液分析仪中。
2 电阻抗和射频电导联合检测法这种方法是分别采用四个检测系统来检测不同类型的细胞:(1)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检测系统:在细胞悬浮液中加入溶血剂使红细胞溶解,而使白细胞保持完整,细胞浆及核形态近似于生理状态,当这些细胞通过检测系统时,对白细胞进行电阻抗法(测量细胞体积)和射频电导法(检测细胞核和颗粒密度)的联合检测,结果将细胞分成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三个群体。
白细胞五分类技术

白细胞五分类技术白细胞五分类技术(Leukocyte Five Category Technique)是一种用于诊断和评估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方法。
在医学领域中,白细胞分类是一项常规的检查项目,用于检测血液中的不同类型的白细胞数量和比例。
这项技术可以提供有关白细胞数量、功能以及某些疾病和炎症的信息,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准确评估和治疗。
白细胞,也称为白血球,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它们是一类无色细小胞体的细胞,主要存在于血液和淋巴系统中。
白细胞细胞内核多而胞质少,是人体防御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识别和摧毁入侵的病毒、细菌和其他病原体,维护人体健康。
根据其形态学和功能特征的不同,白细胞可以分为五类: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是最常见的白细胞类型,占总白细胞数的60-70%。
它们具有重要的吞噬病原体和产生抗菌肽的能力。
淋巴细胞是白细胞中的另一类重要成员,占总白细胞数的20-25%。
它们在人体免疫系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能够识别和杀死病原体,协调和调节免疫反应。
单核细胞是白细胞的第三大类,占总白细胞数的3-8%。
它们在炎症反应和组织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分别占总白细胞数的1-3%和0.5-1%。
它们对抗过敏反应和寄生虫感染具有重要作用。
白细胞五分类技术通过自动计数和分类分析,可以快速且准确地测定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和比例。
传统上,这项技术是通过显微镜下人工计数白细胞进行的,耗时且操作复杂。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自动化血液分析仪逐渐取代了人工计数的方法。
这些仪器可以通过电子传感器和计算机算法精确地检测和分类白细胞。
无论是传统方法还是现代自动化仪器,白细胞五分类技术都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白细胞五分类技术可以用于许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例如,在感染性疾病中,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和比例通常会升高,而淋巴细胞的数量则会下降。
这种变化反映了机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检验中心VCS白细胞五项分类原理、技术特点和应用
问题
VCS原理和技术特点
在一个流式通道内,对单个白细胞进行直接、同时、三重测量,然后再进行三维分析。
1.Scatterpak试剂保证”接近原态”分析,避免化学方法对细胞
特性的破坏
Scatterpak(Erythrolyse—低渗、低pH、具表面活化性)
(Stabilyse—高渗、高pH)
WBC EL 肿胀ST:恢复等渗、生理pH 接近原态
RBC----------------- 肿胀---------------------------------------去除debris-------流式通道
PLT 肿胀El的表面活化作用继续发挥去除debris
(28μL) (300μL×2) (133μL)
2.流体动力聚焦细胞,令其在流式通道内作最适的单细胞排
列
ISOTON III作为鞘流
3.VCS检测-视角与手工相似
VCS技术检测细胞的角度与镜检血片相似,都是从体积、核质比、颗粒特性、膜特性和形态等方面观察。
但检测工具的敏感度大大提高,描绘程度上更精细,细胞的状态比染色情况下的更自然。
Volume
◆运用低频电流准确分析细胞体积
体积是区分白细胞亚群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它能有效区分LY和MO。
但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如:LY和BA(φ同在9-12μm范围);不成熟LY和NE(φ同在12-14μm范围) ◆该技术1967年开始使用
◆库尔特专利
Conductivity-Opacity
◆运用高频电磁探针检测细胞内含物(细胞核、颗粒和其他
化学组份)的特性。
细胞膜对高频电流具传导性,当电流通过细胞时,细胞核、颗粒和细胞内的化学组份令电流的传导产生变化,其变化量(RF)可以用来反映细胞内含物的信息
◆RF=f(细胞体积,细胞内含物传导性)
◆Opacity(阻光性)是指将细胞体积对RF的影响去除后的高
频传导数据,可以更确切地描述细胞内含物
Opacity≅RF/DC
◆该参数可用来进一步区别体积差不多的细胞,如:LY和
BA(φ同在9-12μm范围),由于它们的核质比不同而在C参数上有所区别
◆库尔特先生在60年代着手研究该项技术,1970年获美国专
利
Light Scatter-RLS
◆运用一个氦氖激光源发出的单色激光扫描细胞,收集细胞
多角度(20-70度)的散射光(MALS),提供关于细胞形态,膜结构和颗粒性的信息
◆MALS=f(细胞体积、细胞膜结构和颗粒性)
Rotated Light Scatter=Log(LS)/DC,减少细胞体积的影响◆S在根据细胞的颗粒类型和颗粒数量区分细胞时十分有
用,VCS最成功之处在于它对EO的识别能力和计数
其它五分类仪器对EO的分辨往往不够成功或精度不高,因为很难将它与其它粒细胞区分完全
◆库尔特先生对流式光感应系统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多年
前的Fulwyler前辈时代,同时库尔特公司在流式细胞仪的制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激光技术经验。
4.三维分析
◆根据每个细胞的V、C、S检测量,将她们分布到一个三维
坐标(256×256×256=16,777,216)上,用数学公式计算出各白细胞亚群的分布区,其分辨率是至今为止最高的
◆高分辨率不仅令五项分类清晰,还令异常得以敏感特异的
显示,原始细胞可以进一步区分是淋巴区、单核区、还是粒细胞区
◆高分辨率提供科研潜力
5.VCS统计量达到8000个细胞,保证一定的精度
6.VCS分类与手工分类的相关系数:LY>0.9; NE>0.9; MO>0.7
7.流式通道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MAXM:RET%
◆STKS:RET%、CD4、CD8
8.清晰的白细胞分布图
◆在仪器屏幕和打印报告上,我们可以看到三维座标有代表
性的三个侧面:
DF1-V和S座标面,可观察到LY、NE、EO和MO 4个细胞亚群
DF2-V和C座标面,可观察到LY、MO和颗粒细胞
DF3-V和C座标面,是DF-2去除NE和EO后的画面,可观察到LY、MO和BA细胞
◆另外还有一个汇总了V、C、S三种技术的直方图,可协助
进行数据判断
◆点分布图上用各种颜色代表不同细胞浓度:
黄>红>绿>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