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疾病习题
诊断学练习题库第四篇 实验诊断

诊断学练习题库第四篇实验诊断实验诊断一. 选择题A型选择题1.下列哪种疾病不引起白细胞总数增多A. 急性心肌梗死B. 慢性肾炎尿毒症C. 百日咳D. 伤寒E. 急性溶血2.重度贫血的血红蛋白含量为A. <90g/LB. <70g/LC. <60g/LD. <50g/LE. <40g/L3.引起绝对性红细胞增多的原因是A. 脱水血液浓缩B. 严重的心肺疾患C. 严重的组织损伤D. 急性大出血E. 以上均是4.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核右移,提示A. 机体反应性良好B. 机体反应性差C. 预后良好D. 预后不好E. 正常现象5.急性化脓菌感染时,如白细胞部数明显增多,并伴有明显核左移,说明A. 感染局限,机体反应性良好B. 感染局限,机体反应性较差C. 感染严重,机体反应性良好D. 感染严重,机体反应性较差E. 感染严重,机体反应性极差6.淋巴细胞增多见于A. 病毒性感染B. 寄生虫感染C. 化脓菌感染D. 血清病E. 放射病7.急性尿道炎时,尿沉渣镜检可见A. 白细胞1~3个/HPB. 大量红细胞C. 肾细胞2~4个/HPD. 扁平上皮细胞(++)E. 大量扁平上皮细胞并伴随较多的白细胞8.尿内出现白细胞管型时见于A. 急性膀胱炎B. 慢性肾小球肾炎C. 急性肾孟肾炎D. 尿道炎E. 以上都对9.下列何者为肾性糖尿A. 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尿糖阳性B. 肢端肥大症并尿糖阳性C. 肝硬化并尿糖阳性D. 空腹血糖增高,尿糖阳性E. 血糖正常,尿糖阳性10.临床检测肾小球滤过功能时,常选用的肾功能试验为A. 内生肌酐清除率B. 浓缩稀释试验C. 酚红排泌试验D. 菊粉清除率E. 尿渗量11.慢性肾炎并尿毒症时,血清尿素氮(BUN)和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检查结果A. BUN升高,CO2CP升高B. BUN降低,CO2CP升高C. BUN正常,CO2CP升高D. BUN升高,CO2CP降低E. BUN正常,CO2CP正常12.脓血便常见于A. 阿米巴痢疾B. 细菌性痢疾C. 溃疡性结肠炎D. 直肠癌E. 以上都对13.霍乱病人的粪便特点呈A. 鲜血便B. 稀汁样便C. 米泔样便D. 胨状便E. 柏油样便14.暗红色稀果酱样粪便见于A. 伪膜性肠炎B. 过敏性肠炎C. 细菌性痢疾D. 阿米巴痢疾E. 急性肠炎15.血象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A. 伤寒B. 化脓性感染C. 系统性红斑狼疮D. 脾功能亢进E. 病毒感染16.周围血液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A. 结核病B. 伤寒C. 严重细菌感染D. 寄生虫病E. 风湿热17.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原因很多,其中哪项不是A. 再生障碍性贫血B. 病毒感染C. 脾功能亢进D. 甲状腺功能亢进(Graves病)E. 急性溶血18.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可用于估计A. 红细胞数B. HctC. 血红蛋白浓度D. 血红蛋白量E. 红细胞体积异质性19.下列哪项不属于依据红细胞平均值进行的贫血形态学分类A. 正常细胞性贫血B. 大细胞性贫血C.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D. 巨细胞性贫血E.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2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红细胞平均值A. MCVB. MCHC. HctD. MCHCE. RDW2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性粒细胞的中毒性形态改变A. 细胞大小不均B. 中毒性颗粒C. 空泡形成D. 卡-波氏环E. 核变性22.患儿,男性,12 岁,面色苍白,贫血乏力,肝、脾肿大,血红蛋白70g/L ,血片见正常和低色素红细胞及少数中、晚幼粒细胞,红细胞渗透性减低,骨髓环状铁粒幼红细胞达45%,其诊断可能为A. 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B. 缺铁性贫血C. 溶血性贫血D. 地中海贫血E. 巨幼红细胞性性贫血23.溶血性贫血时不会见到的现象是A. 较多的点彩红细胞B. 有核红细胞C. 网织红细胞D. 显著的缗钱状形成E. 红细胞寿命缩短24.毛细血管采血常用的部位是A. 手背B. 肘部C. 足跟D. 手指E. 耳垂25.正常成年男性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的正常参考值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A. (3.5-5.0 )×10 9 、110-150g/L 、4-10 ×10 9B. (4.0-5.0 )×10 9 、110-150g/L 、4-10 ×10 9C. (4.0-5.0 )×10 9 、120-160g/L 、4-10 ×10 9D. (4.0-5.5 )×10 9 、120-160g/L 、4-10 ×10 9E. (4.0-5.5 )×10 9 、110-160g/L 、4-10 ×10 926.在周围血白细胞的分类(中性粒细胞、嗜酸性、嗜碱性、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中哪一种组合是正常值A. 51%~75%、0.5%~5% 0%~1%、20%~40%、3%~8%B.40%~60%、2%~8%、1%~3%、20%~50%、5%~10%C.60%~80%、1%~4%、3%~5%、10%~20%、3%~8%D.51%~75%、0.5%~5%、0%~1%、10%~30%、10~20%E.51%~75%、0.5~5%、5%~50%、20%~40%、3%~8%27.周围血中血小板计量正常值是A. 2059万/mm3B. 1030万/mm3C. >10万/mm3D. <30万/mm3E. 上述都正常28.成人男性正常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值是A.(3.55.0)×1012/L(350500万/立方毫米)110~150g/L(11-15g/dl)B.(6.07.0)×1012/L(600750万/立方毫米)170~200g/L(17-20g/dl)C.(4.0-5.5)×1012/L(400550万/立方毫米)120~160g/L(12-16g/dl)D.(5.07.0)×1012/L(500700万/立方毫米)110~200g/L(15-20g/dl)E.(3.57.0)×1012/L(350700万/立方毫米)110~200g/L(15-20g/dl)29.下列关于以血红蛋白标准判断贫血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成年男性Hb <110g/LB. 成年女性Hb <120g/LC. 成年男性Hb <120g/LD. 成年女性Hb <100g/LE. 成年男性Hb <130g/L30.以下不符合有关缺铁性贫血血涂片叙述的是A. 以小红细胞为主B. 红细胞大小不均C. 有核红细胞多见D. 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E. 可出现环形红细胞31.正常成人每昼夜尿量通常为A. 1500~2500mlB. 1500~3000mlC. 1000~2000mlD. 2000~3000mlE. 以上均不对32.多尿、少尿及无尿的标准分别为(ml/24h)A. >3000ml 、<4000ml、<17mlB. >2500ml 、<400ml、<100mlC. >2000ml 、<1000ml、<100mlD. >2500ml 、<500ml、无尿E. 2500ml 、<100ml、<50ml33.镜下血尿的诊断标准,应为尿沉渣镜检,每高倍视野大于多少只红细胞A. >5只B. >4只C. >10只D. >3只E. 满视野34.镜下脓尿的论断标准指A. WBC>5个/高倍视野B. WBC>20个/高倍视野C. WBC>100个/高倍视野D. WBC>10个/高倍视野E. WBC>50个/高倍视野35.尿常规检查中见大量白细胞及白细胞管型,支持下列哪项疾病的诊断A. 急性肾小球肾炎B. 肾盂肾炎C. 肾病综合征D. 尿道感染E. 急性膀胱炎36.溶血性黄疸时,尿二胆表现为A. 尿胆原(+)尿胆红素(+)B. 尿胆原(+)尿胆红素(-)C. 尿胆原(-)尿胆红素(-)D. 尿胆原(-)尿胆红素(+)E. 以上均不正确37.肝细胞性黄疸时,尿二胆可表现为A. 尿胆原(+)尿胆红素(+)B. 尿胆原(-)尿胆红素(+)C. 尿胆原(+)尿胆红素(-)D. 尿胆原(-)尿胆红素(-)E. 以上均不正确38.尿细菌培养时,下列操作哪项是不正确的A. 用无菌试管留取标本B. 最好留取中段尿C. 外阴部消毒后留取标本D. 最好留取晨尿E. 标本放置数小时后方可送检39.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导致黑便A. 上消化道出血B. 下消化道出血C. 进食某些食物如鸡鸭血D. 服用含有铋剂、铁剂的药品E. 以上均不正确40.鲜血便一般不见于下列哪种疾病A. 胃癌早期B. 肛裂C. 痔疮D. 直肠癌E. 以上均不正确41.反应肝癌最敏感的指标是A. 丙氨酸氨酶(ALT)B. 甲胎蛋白(AFP)C. 碱性磷酸酶(ALP)D. 门冬氨酸转氨酶(AST)E. 乳酸脱氢酶42.下列检测结果那项不正常A. 尿沉渣镜检RBC 2个/HPB. 尿沉渣镜检WBC 4个/HPC. 尿内偶见透明管型D. 尿胆红素定性试验阳性E. 尿胆原定性试验得阳性43.镜下血尿是指A. 尿蛋白定量,150mg/24hB. 新鲜尿沉渣镜检红细胞,3个/HPC. 尿中含血量达1 ml/L时,外观呈洗肉水样D. 12小时尿沉渣计数管型>5000个E. 新鲜尿沉渣镜检白细胞>5个/HP44.肉眼血尿是指A. 尿蛋白定量>150mg/24hB. 新鲜尿沉渣镜检红细胞>3个/HPC. 尿中含血量达1 ml/L时,外观呈洗肉水样D. 12小时尿沉渣计数管型>5000个E. 新鲜尿沉渣镜检白细胞>5个/HP45.管型尿是指A. 尿蛋白定量>150mg/24hB. 新鲜尿沉渣镜检红细胞>3个/HPC. 尿中含血量达1 ml/L时,外观呈洗肉水样D. 12小时尿沉渣计数管型>5000个E. 新鲜尿沉渣镜检白细胞>5个/HP46.下列检验结果那项是错误的:A. 正常男性周围血红细胞数4.0-5.0×1012/L(400-550万/立方mm)B. 正常人周围血白细胞数4-10×109/LC. 正常人红细胞沉降率<20mm/1hmD. 正常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之比为1:1,粒细胞为5:1E. 正常成年人周围血网织红细胞0.5-1.547.急性乙型肝炎病程中,抗原和抗体出现的先后是A. HBsAg、HBeAg、Anti-HBc、Anti-HBe、Anti-HBsB. HBsAg、Anti-HBc、HBeAg、Anti-HBe、Anti-HBsC. HBsAg、Anti-HBs、HBeAg、Anti-HBe、Anti-HBcD. HBsAg、HBeAg、Anti-HBe、Anti-HBc、Anti-HBsE. HBsAg、Anti-HBc、Anti-HBe、HBeAg、Anti-HBs48.胆红素在血液中主要与哪一种血浆蛋白质结合而运输A. γ球蛋白B. α1球蛋白C. β球蛋白D. α2球蛋白E. 白蛋白49.传染性最强的是A. HBsAg+、HBeAg+、Anti-HBe-、Anti-HBc+、Anti-HBs-B. HBsAg+、HBeAg-、Anti-HBe-、Anti-HBc+、Anti-HBs-C. HBsAg+、HBeAg-、Anti-HBe+、Anti-HBc+、Anti-HBs-D. HBsAg-、HBeAg-、Anti-HBe-、Anti-HBc+、Anti-HBs-E. HBsAg-、HBeAg-、Anti-HBe+、Anti-HBc+、Anti-HBs-50.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可把血清蛋白分成五条带,由正极数起它们的顺序是A. 白蛋白、α1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α2球蛋白B. 白蛋白、β球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γ球蛋白C. 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γ球蛋白、β球蛋白D. 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E. 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白蛋白51.溶血性黄疸时下列哪一项不存在A. 血中游离胆红素增加B. 粪胆红素原增加C. 尿胆红素原增加D. 尿中出现胆红素E. 粪便颜色加深52.血中哪一种胆红素增加会在尿中出现胆红素A. 未结合胆红素B. 结合胆红素C. 肝前胆红素D. 间接胆红素E. 与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53.尿液中出现何种管型多提示早期肾小球病变可能A. 红细胞管型B. 白细胞管型C. 宽幅管型D. 蜡样管型E. 透明管型54.正常人尿液中所含的微量蛋白质是以A. 白蛋白为主B. IgG为主C. β2-微球蛋白为主D. T-H蛋白为主E. 转铁蛋白为主55.新鲜尿标本具有强烈的氨味,可能是A. 慢性肾盂肾炎B. 尿道炎C. 慢性膀胱炎D.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E. 肾结石56.常用作尿有形成分检验的防腐剂是A. 浓盐酸B. 冰醋酸C. 甲苯D. 甲醛E. 二甲苯57.粪便外观呈白陶土色,主要见于A. 消化道溃疡B. 阻塞性黄疸C. 胃癌D. 服用铁剂、炭粉E. 肠道寄生虫感染58.脑脊液采集的第一管用作下列哪项检查A. 细菌培养B. 化学分析C. 免疫学检查D. 一般性状检查E. 显微镜检查59.重度贫血的血红蛋白含量为A. Hb<90g/LB. Hb<80g/LC. Hb<60g/LD. Hb<70g/LE. Hb<65g/L_______60.下列哪种贫血属于典型小细胞低色素贫血A. 缺铁性贫血B. 再生障碍性贫血C. 溶血性贫血D. 巨细胞性贫血E. 海洋性贫血X型选择题二. 名词解释1.肾清除率2.中性粒细胞核左移3.浓缩稀释试验4.网织红细胞5.正常色素性红细胞6.中性粒细胞核象7.溶血性贫血8.中毒颗粒9.肾性糖尿10.渗出液三. 填空题1.红细胞沉降率_______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率。
血液系统疾病练习题

一、A11、急性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特点是A、多见于女性B、无感染病史C、多数病程迁延D、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E、多见于成人2、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主要病因是A、免疫因素B、肝脾作用C、感染D、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E、脾功能亢进3、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破坏的主要场所是A、脾脏B、外周血C、骨髓D、肝脏E、血管内4、白细胞减少症的病因中属粒细胞破坏过多的是A、周期性粒细胞减少症B、脾功能亢进C、苯中毒D、应用抗肿瘤药E、恶性肿瘤5、最常见于儿童的急性白血病是A、急单核白血病B、急巨细胞白血病C、急红白血病D、急粒白血病E、急淋白血病6、急性白血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A、肝功能衰竭B、中枢神经系统浸润C、严重感染D、严重贫血E、大出血7、急性白血病常见的首发表现是A、关节疼痛B、脾肿大C、发热及感染D、贫血、出血E、淋巴结肿大8、成年人最多见的急性白血病是A、急粒白血病B、急淋白血病C、急红白血病D、急单核白血病E、急巨细胞白血病9、关于急性白血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出血的机制主要是凝血因子缺乏B、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C、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D、半数以上患者以发热起病E、感染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0、白血病细胞增多的表现,错误的是A、齿龈肿胀B、肝脾肿大C、出血D、胸骨压痛E、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11、可出现牙龈肿胀的急性白血病是A、急巨细胞白血病B、急单白血病C、急红白血病D、急淋白血病E、急粒白血病12、不属贫血的表现的是A、纳差B、出血倾向C、面色苍白D、心率增快E、心尖部收缩期杂音13、成年人缺铁性贫血最主要的病因是A、需铁量增加B、铁利用障碍C、铁摄入不足D、慢性失血E、铁吸收障碍14、可出现异食癖症状的贫血是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D、溶血性贫血E、巨幼细胞贫血15、引起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常见的药物是A、卡马西平B、甲巯咪唑C、氟尿嘧啶D、甲氨蝶呤E、氯霉素16、可继发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疾病是A、慢性肾炎B、肾病综合征C、急性胰腺炎D、病毒性肝炎E、糖尿病17、不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临床表现的是A、贫血B、脾肿大C、出血D、感染E、发热18、不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的是A、病毒感染B、脾功能亢进C、电离辐射D、氯霉素等药物E、农药等化学因素19、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发病机制是A、免疫功能紊乱B、遗传因素C、造血干祖细胞缺陷D、缺乏造血原料E、造血微环境缺陷20、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疾病是A、白细胞减少症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缺铁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急性白血病21、骨髓巨核细胞增多的血液病是A、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急性白血病D、再生障碍性贫血E、白细胞减少症22、白细胞减少症控制感染,抗菌效力不依赖粒细胞数量的抗生素是A、头孢氨苄B、红霉素C、青霉素D、罗红霉素E、羧苄西林23、诊断白细胞减少症的标准是A、周围血白细胞持续低于3.5×109/LB、周围血白细胞持续低于3×109/LC、周围血白细胞持续低于5×109/LD、周围血白细胞持续低于4.5×109/LE、周围血白细胞持续低于4×109/L24、下列各项,有助于白血病诊断分型及治疗监测的是A、骨髓象检查B、细胞化学染色C、血常规D、影像检查E、细胞遗传学检查25、用于诱导缓解急淋白血病的基本治疗方案是A、DA方案B、HA方案C、VAP方案D、VDLP方案E、HOAP方案26、完全治愈白血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A、骨髓移植B、营养及药物支持治疗C、化学药物治疗D、免疫治疗E、放射治疗27、关于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错误的是A、血清铁减少B、血清总铁结合力降低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D、骨髓增生活跃、幼红细胞增生E、骨髓铁染色阴性28、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后,首先出现的治疗反应是A、血清铁饱和度增加B、网织红细胞升高C、红细胞总数升高D、血清铁增加E、血红蛋白升高29、缺铁性贫血未治疗前,外周血的主要特点是A、血红蛋白下降最明显B、血小板下降最明显C、红细胞计数下降最明显D、红细胞形态增大E、网织红细胞升高30、下列食物中影响铁剂吸收的是A、茶叶B、植物油C、牛奶D、菠菜E、肉类31、缺铁性贫血早期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A、血红蛋白减少B、总铁结合力增高C、血清铁减少D、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E、血清铁蛋白减少32、用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表现最早的是A、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增多B、红细胞计数增多C、血红蛋白增加D、网织红细胞增加E、红细胞体积增大33、下列各项,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常见的是A、铁粒幼细胞性贫血B、巨幼红细胞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骨髓病性贫血34、注射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指征,错误的是A、有严重消化道疾患者B、不易控制的慢性出血患者C、口服治疗不良反应严重者D、口服铁剂治疗无效者E、妊娠早期急需纠正贫血者35、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组织中明显减少或无的细胞是A、巨核细胞B、网状细胞C、淋巴细胞D、浆细胞E、组织嗜碱细胞36、不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要点的是A、一般抗贫血治疗无效B、除外其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C、全细胞减少D、脾肿大E、骨髓增生减低37、引起白血病的生物因素主要是A、病毒B、X射线C、细菌D、杀虫剂E、氯霉素38、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主要体征是A、脾脏肿大B、肝大C、胸骨中下段压痛D、脾栓塞E、脾出血39、慢性髓细胞白血病骨髓象中显著增多的是A、红细胞B、淋巴细胞C、单核细胞D、粒细胞E、淋巴细胞40、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与骨髓纤维化最主要的区别是A、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B、外周血可见中幼粒、晚幼粒细胞C、脾大D、Ph染色体阳性E、粒细胞增生活跃4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象检查最明显的改变是A、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多B、白细胞持续降低C、持续性全血细胞减少D、骨髓巨核细胞减少E、持续性全血细胞增多4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特征是A、病态造血B、血细胞减少C、细胞遗传学异常D、病理学改变E、分子生物学检测43、目前唯一有治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可能性的是A、去甲基化药物B、生物反应调节剂C、细胞遗传学异常D、促造血治疗E、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二、A21、患者因头晕、乏力、食欲减退、低热、失眠等就诊,经检查拟诊为白细胞减少症,支持诊断的检査结果是A、外周血白细胞<4x109/LB、外周血白细胞<3.5x109/LC、外周血白细胞<3x109/LD、外周血白细胞<2.5x109/LE、外周血白细胞<2x109/L2、男性,19岁,发热、反复感染、周身乏力2个月,骨髓检查确诊为急性白血病,有助于白血病分类鉴别的检查是A、骨髓象B、血液一般检查C、免疫学检查D、细胞化学染色E、全身MRI检查3、男性,15岁,发热、反复感染、周身乏力、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2个月,拟诊为急性白血病伴脑膜浸润,该患者最可能的白血病类型是A、急红白血病B、急淋白血病C、急粒白血病D、急巨细胞白血病E、急单核白血病4、女性,32岁,近2个月余出现发热、咽痛、牙龈出血,自服阿莫西林后咽痛缓解,仍有发热、乏力,并于洗浴时发现胸骨压痛,就诊检查示血红蛋白72g/L,血小板57x109/L,骨髓原始细胞37%,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分类诊断应首选的检查是A、血象B、骨髓象C、细胞化学染色D、细胞遗传学检查E、免疫学检査5、男性,31岁,大面积烧伤后出现高热,查血红蛋白102g/L,白细胞31x109L,血小板147x109/L,骨髓象检查各系细胞比例无异常,各系细胞形态无异常,白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显著升髙,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粒白血病B、急单白血病C、类白血病反应D、急淋白血病E、红白血病6、男性,29岁,确诊为急粒细胞白血病,经综合治疗后病情好转,复查血象及骨髓象,检查结果中提示未达到完全缓解的指标是A、无任何症状及体征B、中性粒细胞绝对值3.5x109/LC、血红蛋白119g/LD、血小板164x109/LE、外周血中偶见少量白血病细胞7、女性,20岁,因疲乏、无力、烦躁、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等就诊,诊断为缺铁性贫血,支持该诊断检查结果是A、血清铁浓度正常B、总铁结合力降低C、转铁蛋白饱和度升高D、血清铁蛋白降低E、骨髓铁染色弱阳性8、女性,30岁,因月经量多1年,出现贫血表现,拟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可作为缺铁依据的检查结果是A、血清铁蛋白<12μg/LB、总铁结合力>64.4μmmol/LC、血清铁<8.9μmmol/LD、转铁蛋白饱和度<15%E、FEP>4.5μg/gH b9、患者女性,因月经量多2年,出现贫血表现,经检査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其首选的治疗方法是A、口服铁剂B、注射铁剂C、口服叶酸D、增加营养E、输血10、女性,32岁,因缺铁性贫血给予口服铁剂治疗,用药2个月后检查血常规恢复正常,下一步的治疗措施是A、停止服用铁剂B、逐渐减量停药C、继续用药治疗1~2个月D、继续用药治疗2~4个月E、继续治疗3~6个月11、患者因皮肤黏膜出血、发热1个月就诊,诊断为急性型再障,支持诊断的血小板检查结果是A、<100X109/LB、<50X109/LC、<30X109/LD、<20X109/LE、<10X109/L12、患者因贫血、发热、反复皮肤黏膜出血2个月就诊,经检查拟诊为再障,支持诊断的血液一般检査结果是A、白细胞减少B、红细胞减少C、网织红细胞增多D、血小板减少E、全血细胞减少13、患者因贫血、长期低热、反复牙龈出血2个月就诊,经检査诊断为慢性型再障,首选的治疗药物是A、丙酸睾酮B、强的松C、反复多次输血D、一叶萩碱E、EPO14、男性,21岁,发热、反复感染、周身乏力2个月,拟诊为急性白血病,行骨髓检查有核细胞显著增生,有助于确诊的结果是A、原始细胞>5%B、原始细胞>10%C、原始细胞>15%D、原始细胞>20%E、原始细胞>30%15、患者因突然发热、畏寒、大面积皮肤黏膜瘀斑就诊,诊断为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行骨髓检查支持诊断的结果是A、骨髓巨核细胞减少B、骨髓幼稚型巨核细胞减少C、骨髓幼稚型巨核细胞比例增加D、骨髓颗粒型巨核细胞比例减少E、骨髓颗粒型巨核细胞比例增加16、患者女性,因反复皮肤瘀点、牙龈出血、月经量多就诊,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治疗首选的药物是A、甲泼尼龙B、环磷酰胺C、硫唑嘌呤D、达那唑E、司坦唑17、患者因头晕、乏力、食欲减退、低热、失眠等就诊,经检查拟诊为白细胞减少症,支持诊断的检査结果是A、外周血白细胞<4x109/LB、外周血白细胞<3.5x109/LC、外周血白细胞<3x109/LD、外周血白细胞<2.5x109/LE、外周血白细胞<2x109/L18、患者女性,因月经量多1年,出现贫血表现,经检查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其首选的治疗方法是A、增加营养B、输血C、口服铁剂D、注射铁剂E、口服叶酸19、女性,29岁,因月经量多2年,出现贫血表现,拟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可作为缺铁依据的检查结果是A、转铁蛋白饱和度<15%B、FEP> 4.5μg/gHbC、血清铁蛋白<12μg/LD、总铁结合力> 64.4μmmol/LE、血清铁< 8.9μmmol/L20、患者因贫血、发热、反复皮肤黏膜出血2个月就诊,经检查拟诊为再障,支持诊断的血液一般检查结果是A、血小板减少B、全血细胞减少C、白细胞减少D、红细胞减少E、网织红细胞增多21、男性,45岁,因左上腹肿块进行性肿大就诊。
【练习题】西医内科学—白血病、急性白血病(上)

西医内科学——白血病、急性白血病(上)1、白细胞减少症的病因中属粒细胞破坏过多的是A、周期性粒细胞减少症B、脾功能亢进C、苯中毒D、应用抗肿瘤药E、恶性肿瘤2、急性白血病发生感染,最常见的是A、咽峡炎、口腔炎B、泌尿道感染C、皮肤感染D、肺部感染E、肛周炎3、最常见于儿童的急性白血病是A、急单核白血病B、急巨细胞白血病C、急红白血病D、急粒白血病E、急淋白血病4、急性白血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A、肝功能衰竭B、中枢神经系统浸润C、严重感染D、严重贫血E、大出血5、急性白血病常见的首发表现是A、关节疼痛B、脾肿大C、发热及感染D、贫血、出血E、淋巴结肿大答案与解析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破坏超过骨髓代偿能力发生粒细胞减少,见于严重败血症、慢性炎症、脾功能亢进、结缔组织疾病和药物所致免疫性粒细胞减少。
2、【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急性白血病发生感染以咽峡炎、口腔炎最多见,肺部感染、肛周炎及皮肤感染也较常见。
3、【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成年人最多见的急性白血病是急粒白血病;儿童最多见的是急淋白血病。
二者可比较记忆。
4、【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严重感染可致菌血症或败血症,是急性白血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5、【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急性白血病,约半数以上患者以发热起病。
发热程度不同,多因感染引起。
再生障碍性贫血要点五鉴别诊断再障须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或粒细胞减少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缺乏症、脾功能亢进、恶性组织细胞病等相鉴别。
要点六病情评估1.查明病因,判断病因学类型(1)遗传性再障如Fanconi贫血、家族性增生低下性贫血及胰腺功能不全性再障等,详细询问家族史,可以提供发生贫血的遗传背景,表现为一系或两系或全血细胞减少,可伴发育异常、皮肤色素沉着、骨骼畸形、器官发育不全等,有可能发展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及其他各类肿瘤性疾病。
白细胞疾病及其检验习题

白细胞疾病及其检验第一部分习题一、名词解释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Ph染色体3.多毛细胞白血病4.全髓白血病5.双系列型(镶嵌型)白血病6.双克隆型白血病7.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8.多发性骨髓瘤9.骨髓增生性疾病10.类白血病反应1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2.脾功能亢进二、简答题1.简述急性白血病复发标准。
2.简述ALL三个亚型之间的细胞形态学区别。
3.简述AML-M3可能出现的融合基因及对维甲酸的敏感性。
4.有哪些方法可检测残留白血病?5.简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骨髓象特点。
6.简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骨髓象特征。
7.简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诊断标准。
8.简述多毛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标准。
9.试述MDS红系细胞发育不良的形态学表现。
10.试述WHO的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
11.原发性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鉴别要点是什么?12.如何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三、论述题1.试述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标准。
2.试述CML加速期的诊断标准。
四、选择题【A1型题】1.FAB分型中,急性白血病骨髓中原始细胞应A.≥20% B.≥25% C.≥30%D.≥10% E.≥15%2.某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7%,早幼粒细胞53%,其FAB 分型应为A.AML-M1B.AML-M3 C.AML-M2aD.AML E.AML-M43.世界卫生组织(WHO)对造血组织肿瘤新的分类方法中,急性白血病骨髓中原始细胞应占有A.≥20% B.≥25% C.≥30%D.≥10% E.≥15%4.急性AML-M3特异的核型异常是A.t(8;21)(q22;q22)B.t(15;17)(q22;q12)C.t/del(11)(q23)D.t(9;22)(q34;q11)E.t(6;9)(q23;q234)5.大多数AML-M3特异性融合基因是A.bcr/abl B.PML/RARαC.PLZF-RARαD.NPM-RARαE.DEK-CAN6.某ALL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骨髓增生活跃,原始淋巴细胞2%,幼稚淋巴细胞7%,该患者目前处于A.完全缓解期B.部分缓解期C.未缓解期D.复发期E.临床治愈期7.急性白血病持续完全缓解指从治疗后完全缓解起计算,在这一过程中无白血病复发达A.1~2年B.1~3年C.3~4年D.3~5年E.5年以上8.急性白血病长期存活指确诊之日起存活时间达A.2年以上B.3年或3年以上C.5年或5年以上D.8年以上E.10年以上9.急性白血病中,浸润症状如牙龈增生肿胀较明显的是A.AML-M1 B.AML-M3 C.AML-M2aD.AML-M4 E.AML-M510.有关ALL细胞化学染色说法正确的是A.POX染色阴性B.POX染色阳性C.NAP积分降低D.PAS染色阴性E.α-NBE染色阳性11.有关ALL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免疫学分型将T细胞ALL分为4个亚型B.免疫学分型将B细胞ALL分为3个亚型C.仅10%ALL患者可检出克隆性核型异常相关性D.除ALL-L3型以外,ALL的免疫学亚型与FAB亚型之间无相关性E.免疫学分型将ALL分为T细胞ALL、B细胞ALL、T、B细胞混合性ALL 12.发热、肝脾肿大合并全血细胞减少首先应考虑A.再生障碍性贫血B.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C.多发性骨髓瘤D.白血病E.巨幼细胞贫血13.非白血性白血病是指患者A.血象中白细胞不升高,且无幼稚细胞,有白血病骨骨象B.血象及骨髓象尚不能证实为白血病的可疑病例C.血象类似白血病,实际上并无白血病骨髓象D.白血病患者血象中白细胞<15×109/LE.白血病患者无白血病细胞浸润性病变14.某患者感头昏乏力,脾左肋缘下5cm,Hb80g/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系60%,幼红细胞类巨幼样变,原始粒细胞30%(NEC),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A.AML-M2a B.AML-M6 C.巨幼细胞贫血D.溶血性贫血E.AML-M115.AML-M6红白血病期增生明显的是A.原始红细胞B.早幼红细胞C.中晚幼红细胞D.网织红细胞E.成熟红细胞16.AML-M6时,红白血病亚裂孔现象指哪一阶段的红细胞减少A.原始红细胞B.早幼红细胞C.中幼红细胞D.晚幼红细胞E.网织红细胞1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时,骨髓中哪一阶段的巨核细胞应大于30%A.原始巨核细胞B.幼巨核细胞C.颗粒巨核细胞D.产板巨核细胞E.裸核巨核细胞18.急性白血病时,提示预后较好的细胞遗传学改变是A.t(8;21)B.t(6;9)C.t(9;22)D.5q- E.7q-19.急性白血病时,提示预后不好的细胞遗传学改变是A.inv(6)B.t(15;17)C.t(8;21)D.t(12;21)E.7q-20.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时,体内残留的白血病细胞在A.102以下B.102~104 C.104~106D.106~108 E.106~101021.检测B细胞ALL患者MTLC时,最可靠的基因标志是A.ras基因突变B.降钙素基因C.bcl-2D.SmIg E.WT1基因22.检测T细胞ALL患者MTLC时,最可靠的基因标志是A.ras基因突变B.降钙素基因C.bcl-2D.SmIg E.WT1基因23.提示急性白血病预后较好的指标是A.CD34阳性B.P-糖蛋白阳性C.bcl-2高表达D.PML-RARα融合基因E.C-myc高表达24.有关急性白血病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成熟障碍发生在较晚阶段B.具有高度异质性C.目前最新的分型是MIC分型D.发病主要涉及与生长相关的基因E.WHO分型是目前最全面的分型标准25.有关ALL骨髓象特点正确的是A.多数病例增生低下B.以成熟淋巴细胞增生为主C.粒细胞系地生活跃D.红细胞系增生活跃E.篮细胞多见26.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骨髓象特点是A.多数病例增生低下B.早幼粒细胞与原始粒细胞比例在2:1以上C.胞质中含大量嗜苯胺蓝颗粒D.分类以原始细胞为主E.巨核细胞正常27.AML-M3典型的免疫表型是A.CD34阳性B.CD14阴性C.CD15阴性D.CD33阳性E.CD19阳性28.AML-M5的细胞化学染色特点是A.POX强阳性B.PAS阴性C.NSE阳性,不被NaF抑制D.SSB强阳性E.NBE阳性,且诊断价值较大29.AML-M7的细胞化学染色特点是A.ACP染色阳性B.5′-核苷酸酶染色阴性C.PAS染色阴性D.MPO染色阳性E.SSB染色阳性30.AML-M0的免疫表型特点是A.无髓系分化抗原表达B.可表达B细胞特异抗原CD19、CD20C.可表达T细胞特异抗原CD3、CD5D.表达CD34、HLA-DRE.MPO阳性31.CLL的免疫学特点是A.淋巴细胞具有单克隆性B.大多数为T细胞异常增生C.T-CLL主要表达幼稚细胞标志D.B-CLL轻链同时有κ、λ两种E.Coombs试验均为阴性32.CLL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应A.>3×109/L B.>4×109/L C.>5×109/LD.>6×109/L E.>7×109/L33.有关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常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发病初期即出现贫血B.外周血可见各阶段粒细胞,以中、晚幼粒细胞增多为主C.原始粒细胞大于10%D.嗜碱粒细胞减少E.发病初期血小板减少34.HCL细胞化学染色特点是A.POX阳性B.ACP阳性,不被酒石酸抑制C.NAP强阳性D.NSE阳性E.PAS阴性35.淋巴肉瘤白血病细胞形态学特点是A.胞核小B.核染色质细致C.核仁有明显切迹D.有较多微绒毛E.FMC7强阳性36.幼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点是A.50岁以上女性多见B.起病较急C.脾大突出,一般无明显淋巴结肿大D.自觉症状突出E.肝大明显37.幼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学特点是A.多数病例属T细胞性B.单抗FMC7几乎100%阳性C.CD19、CD20阳性率低D.CD103、CD5阳性E.无玫瑰花形成细胞存在38.幼淋巴细胞白血病外周血幼淋巴细胞应A.>20% B.>30% C.>45%D.>55% E.>60%39.FAB分型中,AML-M1骨髓中原始细胞应占非红系细胞的A.≥30% B.≥40% C.≥50%D.≥70% E.≥90%40.AML-M5a骨髓中原始单核细胞应占非红系的A.≥30% B.≥40% C.≥50%D.≥80% E.≥90%41.AML-M3骨髓中异常增多的细胞主要是A.原始粒细胞B.早幼粒细胞C.中幼粒细胞D.晚幼粒细胞E.杆状核细胞42.最易并发DIC的白血病是A.AML-M3 B.AML-M1 C.CLLD.HCL E.PLL43.常出现绿色瘤的白血病是A.AML-M1 B.ALL C.CMLD.CLL E.PLL44.Auer小体易见于A.AML-M3 B.CML C.ALL D.AML-M0 E.AML-M745.AML-M4EO常出现哪一染色体异常A.5号染色体B.7号染色体C.10号染色体D.22号染色体E.16号染色体46.诊断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双表型时,检测T细胞最具有特征性指标是A.CyCD3 B.CD2 C.TdTD.CyCD13 E.CD1547.诊断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双表型时,检测B细胞最具有特征性指标是A.CD10 B.CyCD22 C.TdTD.CD19 E.CD1548.AML-M2b常出现的染色体异常是A.t(8;21)B.t(15;17)C.+4D.t(9;22)E.inv/del49.AML-M2常出现的融合基因是A.BCR-ABL B.AML1-MTG8 C.PML-RARa D.MLL-ENL E.IL-3-IgH50.AML-M4E0出现的特异的融合基因是A.BCR-ABL B.CBFβ-MYH11 C.PML-RARαD.MLL-ENL E.IL-3-IgH51.AML-M5b 骨髓中原始细胞应占非红系的A.≥80% B.<80% C.≥90%D.≤90% E.≤85%52.AML-M2a 的骨髓特点是A.Auer小体少见B.白血病细胞形态变异及核质发育不平衡C.红细胞增生正常D.巨核细胞系增生正常E.细胞退行性变少见53.AML-M5b 的细胞化学染色特点A.POX阴性B.NAP活性增高C.PAS强阳性D.α-NBE弱阳性,可被NaF抑制E.原幼粒细胞出现phi(φ)小体54.AML-M2a 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应占非红细胞系的A.≥90% B.30%~89% C.≥30% D.50%~89% E.≥60%55.AML-M2b的骨髓特点是A.以原始及早幼粒细胞为主B.异常中性中幼粒细胞核浆发育不平衡C.核染色质浓集D.核仁不明显E.无Auer小体出现56.FAB分型将ALL按细胞大小分为A.3型B.4型C.5型D.6型E.7型57.ALL-L3的细胞形态特点是A.以小细胞为主B.核染色质较粗C.核仁小而不清D.胞浆量少E.胞浆嗜碱性,空泡明显58.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同时表达淋巴细胞系及髓系特征,称为A.双表型B.双系列型C.镶嵌型D.双克隆型E.系列转化型59.下列哪项对确诊急性白血病最有价值A.外周血白细胞计数B.外周血片分类中有无幼稚细胞C.肝、脾、淋巴结肿大D.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比例增高E.有发热及出血征象60.POX染色在鉴别急性白血病中,下述判断错误的是A.急粒(+),急单(±),急淋(-)B.小原粒与原淋细胞区别:前者可呈(+),后者(-)C.急单白血病与组织细胞性白血病均呈阳性反应D.急性早幼粒白血病与急单白血病区别:前者呈强(+),后者呈(±)E.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常呈阴性反应61.最能反映急性白血病特点的描述是A.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B.临床上可因贫血、感染、出血引起的并发症而死亡C.异常增生的细胞因分化成熟障碍而阻滞于较早阶段D.外周血出现大量幼稚细胞E.其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62.下列哪项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原始粒细胞的形态特点不相符A.核仁多为2~5个B.核染色质呈细致网状,均匀分布C.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可呈阳性且不被氯化钠抑制D.可见白血病裂孔现象E.胞浆出现较多特异性颗粒63.骨髓检查原始粒细胞>80%,早幼粒细胞>10%,应考虑A.急性骨细胞白血病M1型B.急性骨细胞白血病M2型C.急性骨细胞白血病M3型D.急性骨细胞白血病M4型E.急性骨细胞白血病M5型64.如在光镜下见到许多体积较小的白血病细胞,为鉴别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或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首选下列哪项试验A.PAS染色B.POX染色C.NAP染色D.ACP染色E.α-NAE染色65.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最易并发DIC的主要原因A.白血病合并感染B.白血病合并溶血C.存在组织凝血活酶样促凝物质D.白血病细胞浸润E.血小板破坏过多66.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在亚洲发病率较高,占成人白血病总数的百分数为A.10% B.20% C.40% D.70% E.80%67.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起源于下列哪种细胞的克隆性增殖性疾病A.单克隆性小淋巴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造血干细胞E.原始粒细胞68.慢性粒细胞白血病ph染色体阴性病例约占CML的A.90%~95% B.10%~15% C.5%~15%D.5%~10% E.<5%69.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特征核型异常是A.t(8;21)(q34;q11)B.t(22;9)(q11;q34)C.t(11;14)(q13;q32)D.t(14;19)(q32;q13)E.t(9;22)(q34;q11)70.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特征性核型异常是A.t(8;21)(q22;q22)B.t(15;17)(q22;q12)C.t/del(11)(q23)D.t(9;22)(q34;q11)E.t(6;9)(q23;q34)71.大多数CML患者特异性融合基因是A.bcr/abl B.PML/RARαC.PLZF-RARαD.NPM-RARαE.DEK-CAN72.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近期出现进行性脾肿大,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大于20%,考虑其可能处于A.慢性期B.加速期C.慢粒急粒变D.慢粒急淋变E.慢粒急单变73.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近期出现发热、乏力,脾脏明显增大,骨髓中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25%,考虑其可能处于A.慢性期B.加速期C.慢粒急粒变D.慢粒急淋变E.慢粒急单变7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骨骼疼痛,外周血中原始粒细胞加早幼粒细胞≥30%,考虑其处于A.慢性期B.加速期C.慢粒急粒变D.慢粒急淋变E.慢粒急单变7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患者,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加早幼粒细胞应A.≥10% B.≥20% C.≥30%D.≥40% E.≥50%76.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期患者,骨髓中原始细胞应A.≥10% B.≤10% C.≤20%D.≤30% E.≥20%77.有关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说法正确的是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率高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abl融合基因产生的蛋白质为P190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NAP积分明显升高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最突出的体征是胸骨压痛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骨髓象粒细胞分类等同于周围血常规78.有关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液生化说法正确的是A.血清维生素B12浓度升高B.血清LDH降低C.血清钾降低D.血尿酸降低E.血清溶菌酶降低79.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起病缓慢,最突出的体征是A.乏力、盗汗、消瘦及低热B.脾肿大C.胸骨压痛D.贫血E.出血80.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在分子遗传学上的标志是A.PML-RARα融合基因B.CAML-AF10融合基因C.BCR-ABL融合基因D.PLZF-RARα融合基因E.AML1-MTG8融合基因81.慢性粒细胞白血端正慢性期出现何种染色体异常与急变无关A.2Ph B.i(17q)C.+16 D.+8 E.inv/del 8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液生化检验中下列哪一项显著升高A.血清乳酸脱氢酶B.溶菌酶C.血清钾D.血清维生素B12E.尿酸83.鉴别慢性与类白血病反应,首选A.POX染色B.PAS染色C.NAP染色D.AS-DCE染色E.铁染色8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象呈哪一种类型贫血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B.单纯小细胞性贫血C.大细胞性贫血D.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E.双型性贫血8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骨髓象中粒细胞显著增生,以哪组细胞居多A.早幼粒、中性中幼粒和分叶核粒细胞B.中性中幼粒、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C.早幼粒、中性中幼粒和晚幼粒细胞D.原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E.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和中幼粒细胞86.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A.明显升高B.重度降低C.轻度降低D.中度降低E.正常或稍高87.关于慢粒急变期的诊断标准正确的是A.外周血或骨髓中原始细胞(Ⅰ型+Ⅱ型)>10%B.骨髓中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30%C.外周血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30%D.NAP积分减低甚至0分E.CFU培养集落或集簇较正常明显增加88.与慢粒加速期的诊断标准不符的是A.外周血或骨髓中原始细胞(Ⅰ型+Ⅱ型)>10%B.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20%C.骨髓中有显著的胶原纤维增生D.一般无Ph染色体以外的其他染色体异常E.脾脏进行性肿大8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特点A.多见于老年人B.白细胞计数增高C.骨髓中可见大量幼淋巴细胞D.常并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E.篮细胞增多90.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早期骨髓中原始淋巴细胞和幼淋巴细胞约占A.5%~10% B.5%~15% C.10%~15%D.10%~20% E.15%~20%91.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伴发AIHA时A.淋巴细胞显著增多B.红细胞减少C.粒细胞系增多D.粒细胞系减少E.幼红细胞显著增生9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是A.贫血B.出血C.感染D.皮肤病变E.营养不良9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是于A.原始或幼稚淋巴细胞异常增殖B.主要是B淋巴细胞增生C.多能干细胞的克隆性增殖D.髓细胞恶性增生E.以上者不是94.可决定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表型是T细胞性的指标是A.14q11 B.14 q 32 C.13 q 14 D.9 q 34 E.22 q11 95.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约占慢淋的A.70% B.80% C.95% D.60% E.50% 96.部分慢淋病人可见13 q14异常,1314带是下列哪一个抑癌基因所在位点A.Lg基因B.bcl-2基因C.CT基因D.ras基因E.Rb基因97.关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95%的CLL为T细胞性,B细胞性仅占5%B.染色体异常以+12最多见C.T-CLL的特征性染色体异常为inv(14)D.CLL患者核型演变很少见,一旦发生往往预后不良E.染色体结构异常以14 q+最常见98.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晚期血象常表现为A.红细胞升高、血小板升高B.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升高C.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D.红细胞升高、血小板减少E.红细胞和血小板同时增高或降低99.符合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的是A.PAS阴性、NAP积分降低B.PAS阳性、NAP积分降低C.PAS阴性、NAP积分增高D.PAS阳性、NAP积分增高E.PAS积分值增高、NAP积分值降低100.下列哪一项与慢淋的诊断标准不符A.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50%,绝对值≥5×109/LB.外周血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C.骨髓以幼稚淋巴细胞为主D.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淋巴细胞≥40%E.外周血淋巴细胞持续增高≥3个月(排除其他引起淋巴细胞增多的疾病)101.关于嗜酸粒细胞白血病错误的是A.临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B.以嗜酸性粒细胞恶性克隆性增生为特征C.根据形态学可分为原始细胞型、幼稚细胞型和成熟细胞型D.原粒细胞<5%E.可有白血病裂孔现象102.“花细胞”是下列哪种白血病细胞形态的特征性改变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幼淋巴细胞白血病C.多毛细胞白血病D.成人T细胞白血病E.浆细胞白血病103.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最重要的诊断方法是A.形态学检查B.细胞化学染色检查C.免疫表型检查D.骨髓组织病理检查E.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104.某灯细胞,直径12~14μm ,胞浆丰富,浅蓝色,无颗粒,核/浆比率低;核圆形或卵圆形;核染色质较原始淋细胞为粗,但又比成熟淋巴细胞细,为颗粒状或块状;有大而显著且多为单个的核仁。
内科护理学—血液系统疾病习题及答案

血液系统A1型选择题:肯定型最佳选择题,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肯定答案;1.男性,25岁,面色苍白3年,1周前发热,并出现巩膜轻度黄染,晨解浓茶色样尿。
辅助检查:血红蛋白60g/L, 白细胞3.1×109/L, 网织红细胞10%, Coombs试验(+),选择哪种治疗最佳A.输新鲜全血B.输浓缩红细胞C.输青霉素D.输维生素CE.地塞米松答案:E2.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贮于A.胃壁主细胞B.中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肝、脾、骨髓的单核细胞E.网状细胞答案:D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下列首选治疗是A.长春新碱, 强的松, 左旋门冬酰胺酶B.阿糖胞苷, 柔红霉素, 三尖杉酯碱C.长春新碱, 左旋门冬酰胺酸, 三尖杉酯碱D.三尖杉酯碱, 环磷酰胺, 阿糖胞苷E.阿霉素, 三尖杉酯碱, 阿糖胞苷答案:A4.使纤维蛋白分解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物质是A.Ⅻ因子B.抗凝血酶ⅢC.凝血酶D.纤维蛋白单体E.纤溶酶答案:E5.诊断溶血性贫血最有力的证据是A.尿胆原增高B.临床出现黄疸C.网织红细胞增高D.骨髓幼红细胞增生明显E.红细胞生存时间明显缩短答案:E6.缺铁性贫血与感染性贫血相同点是A.血清铁降低B.总铁结合力正常C.骨髓含铁血黄素增加D.骨髓铁粒幼红细胞增加E.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答案:A7.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血症状的特点为A.分批出现大小不等, 高出皮面的瘀点B.牙龈出血、鼻衄、皮肤瘀点、瘀斑为多见C.损伤后迟发出血D.常见有深部血肿E.常见有关节腔出血答案:B8.贫血患者起病缓慢,血红蛋白虽低于正常,但仍无明显症状,其原因主要是:A.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的产生及浓度增高B.体内循环血量无改变C.骨髓代偿性增生D.心血管的代偿E.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答案:A9.男性, 30岁, 发热、口腔溃疡1周, 皮肤有瘀点、瘀斑, 鼻出血, 脾脏肋下可触及边缘。
血红蛋白90g/L, 白细胞计数24.6×109/L, 血小板26.3×109/L, 骨髓幼稚细胞明显增多, 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 其诊断为A.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D.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再生障碍性贫血答案:A10.男性,20岁,贫血5年, 血红蛋白60g/L, 红细胞3.2×109/L,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 晨起排酱油色尿,Ham试验阳性,蛇毒因子溶血试验阳性考虑为A.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B.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D.海洋性贫血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答案:E11.男性, 20岁, 贫血4月,牙龈有时出血, 易感冒。
练习题

1.患者,女性,25岁,月经过多史5年,近2个月感头晕、心悸。
查:RBC3.0×1012/L,Hb75g/L,WBC6×109/L,PLT300×109/L,网织红细胞0.02,骨髓增生活跃,红系占27%,以中晚幼红为主。
血清铁6.0μmol/L。
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BA.巨幼细胞贫血B.缺铁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溶血性贫血E.急性失血性贫血2.女性,19岁,血象:白细胞4.6×109/L,红细胞4.1×1012/L,Hb72g/L,血小板190×109/L,MCV70fl,MCH26pg,可排除下列何种疾病?() EA.缺铁性贫血B.地中海贫血C.铁粒幼细胞性贫D.慢性疾病性贫血E.巨幼细胞贫血3.男性,40岁。
发热、咳嗽、咳黄色痰2个月,胸片示:右肺脓疡。
白细胞24×109/L,血红蛋白80g/L,血小板290×109/L,确认贫血是慢性感染引起。
下列哪项不是该例贫血铁代谢特点?() BA.血清铁降低B.骨髓铁染色外铁降低C.总铁结合力降低D.骨髓铁染色铁粒幼细胞减少E.血清铁蛋白水平正常4.男性,60岁。
头晕、乏力3个月,Hb68g/L,诊断为缺铁性贫血,不会出现下列哪项表现?(D)A.皮肤干燥B.口腔炎、舌炎C.异食癖D.共济失调或步态不稳E.烦躁易怒5.男性,45岁,苍白、乏力半年。
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血小板正常。
血清铁减少,骨髓外铁阴性。
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经口服铁剂治疗3周后无效。
原因除哪一项外均有可能:( A )A.诊断错误B.未按医嘱服药C.胃肠吸收障碍D.出血未止E.存在干扰铁剂利用的因素6.男性,65岁。
头晕、乏力2个月,体重下降5公斤。
白细胞14.6×109/L,Hb72g/L,RBC3.6×1012/L,血小板190×109/L,MCV62fl,MCH24pg,骨髓细胞内、外铁染色(-),为寻找贫血的病因,首先应行下列哪项检查?( E )A.胸片B.肝胆B超检查C.血红蛋白电泳D.骨髓活检E.消化道X线或内镜检查7.女性,62岁,乏力、易疲倦,活动后气短3个月,大、小便正常。
主管检验技师临床检验基础2017年练习题第三章白细胞检验

第三章白细胞检查一、A11、细胞直径8~9μm,胞核圆、偏位,染色质粗块状或车轮状排列,胞质灰蓝色有泡沫状空泡,符合上述条件的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浆细胞E、单核细胞2、异型淋巴细胞可分为几型A、2B、3C、4D、5E、63、下列不属于中性粒细胞异常形态的是A、棒状小体B、Pelger-Huet畸形C、Mott细胞D、Alder-Reilly畸形E、中毒颗粒4、下列疾病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不包括A、血吸虫病B、支气管哮喘C、湿疹D、霍奇金病E、类风湿性关节炎5、淋巴细胞病理性增多不包括A、风疹B、结核病C、流行性腮腺炎D、肾移植后E、严重化脓感染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安静、休息时白细胞数较低B、冷热水浴、紫外线照射时白细胞可增高C、妊娠与分娩时白细胞可增高D、化脓感染时白细胞降低E、吸烟者白细胞计数高于非吸烟者7、中性粒细胞3叶核占正常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A、10%~20%B、40%~50%C、10%~30%D、20%~30%E、20%~40%8、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来源包括A、肥大细胞、实践性粒细胞的组胺B、补体的C3a、C5a、C567C、致敏淋巴细胞D、寄生虫E、以上都是9、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最常用于A、诊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B、诊断变态反应性疾病C、诊断黏液性水肿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诊断E、以上都不是10、临床复查白细胞计数,评价其准确性的考核方法是A、变异百分率评价法B、两差比值评价法C、双份计数标准差评价法D、重复计数标准差评价法E、常规考核标准11、关于电阻法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白细胞分类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只能对白细胞进行五分类B、可完全代替显微镜分类法C、显微镜检查法仅作筛选,以血细胞分析仪分类为准D、电阻法原理是目前所有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E、准确性高、易于标准化12、白细胞稀释液不能破坏哪一种红细胞A、正常红细胞B、畸形红细胞C、网织红细胞D、有核红细胞E、棘形红细胞13、中性粒细胞的生理性变化不包括A、新生儿白细胞数一般在(15~30)×109/LB、女性妊娠期白细胞总数增高C、安静状态下白细胞数较低D、急性失血时白细胞数增高E、冷水刺激后白细胞数增高14、血液检验中,下列哪项指标参考值无性别差异A、白细胞计数B、红细胞计数C、血红蛋白测定D、血细胞比容E、血沉15、白细胞计数反映的白细胞数量是A、循环池B、成熟池C、边缘池D、分裂池E、储存池16、白细胞计数值的日间短暂变化主要是由于A、分裂池的白细胞数增加B、成熟池的白细胞成熟时间缩短C、贮备池的白细胞释放增加D、边缘池的白细胞数量增加E、循环池和边缘池的白细胞重新分配17、关于白细胞增多或减少定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临床医学讲解习题考题白细胞减少9.16

谢谢!
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减少:WBC(white blood cells) <4.0×109/L
中性粒细胞减少:<2.0×109/L(成人) <1.5×109/L(儿童)
粒细胞缺乏: <0.5×109/L
白细胞减少症
白细胞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乏 力,肢体酸软,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低热
中医为“虚劳”
病因
粒细胞生长于骨髓,由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
粒细胞增殖、分化的过程——细胞动力过程
粒细胞的发育
干细胞池(造血干细胞)
分裂池(原始粒-中幼粒) (4-6天)
贮存池(晚幼、杆状、分叶) (5-7天)
边缘池 +循环池 (6~12h)
发病机制
中性粒细胞生成缺陷
破坏或消耗过多
诊断
要寻找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
治疗原则
去除病因 治疗原发病 积极控制感染 应用升白药物
治疗
病因治疗:停用 可疑的药物,停止接触有毒环境;治 疗原发病
慢性白细胞减少患者,若长期随访,血象稳定,可不 必服药
防治感染:谨慎使用预防感染药物; 粒细胞缺乏是急危重症,处理不及时,不适当,
分布异常
1.中性粒细胞生成减少
药物、化学毒物、电离辐射 除细胞毒药物外,所有的药物均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抗体;负性造血调 控因子
先天性因素
2.中性粒细胞破坏过多
免疫性因素:各种自身免疫疾病(SLE,RA)
非免疫性因素:病毒感染、败血症,脾亢
治疗后:
体温控制;
5天后,血常规:WBC 3.21×109/L,N 1.64 ×109/L, Hb111g/L,PLT106×109/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男性,52岁,头晕、乏力伴腰痛3个月,化验Hb82g/L,WBC6.2×10/L,PLT175×10/L,ESR116mm/h,尿蛋白(+),骨髓浆细胞52%,血白蛋白电泳见M带,X线检查见L、L椎体压缩性骨折。
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肾炎B.骨转移瘤C.多发性骨髓瘤D.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E.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单选,A4型题,A3/A4型题]男性,52岁,头晕、乏力伴腰痛3个月,化验Hb82g/L,WBC6.2×10/L,PLT175×10/L,ESR116mm/h,尿蛋白(+),骨髓浆细胞52%,血白蛋白电泳见M带,X线检查见L、L椎体压缩性骨折。
化验检查最不可能出现的是()A.高钙血症B.高尿酸血症C.氮质血症D.血黏稠度明显降低E.血β-微球蛋白升高[单选,A4型题,A3/A4型题]男性,52岁,头晕、乏力伴腰痛3个月,化验Hb82g/L,WBC6.2×10/L,PLT175×10/L,ESR116mm/h,尿蛋白(+),骨髓浆细胞52%,血白蛋白电泳见M带,X线检查见L、L椎体压缩性骨折。
本例免疫球蛋白分型肯定不是()A.IgGB.IgAC.不分泌型D.轻链E.IgD[单选,A4型题,A3/A4型题]男性,52岁,头晕、乏力伴腰痛3个月,化验Hb82g/L,WBC6.2×10/L,PLT175×10/L,ESR116mm/h,尿蛋白(+),骨髓浆细胞52%,血白蛋白电泳见M带,X线检查见L、L椎体压缩性骨折。
最有可能诊断是() A.霍奇金病B.非霍奇金淋巴瘤D.继发感染E.骨髓纤维化[单选,A4型题,A3/A4型题]男性,52岁,头晕、乏力伴腰痛3个月,化验Hb82g/L,WBC6.2×10/L,PLT175×10/L,ESR116mm/h,尿蛋白(+),骨髓浆细胞52%,血白蛋白电泳见M带,X线检查见L、L椎体压缩性骨折。
最佳治疗方案()A.放射治疗B.化疗C.生物治疗D.手术治疗E.联合化疗加骨髓移植[单选,A4型题,A3/A4型题]男性,68岁,发热1周。
查体:贫血貌,无肝、脾、淋巴结肿大,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10/L,血小板45×10/L。
确诊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A.核素骨扫描B.骨髓检查C.腹部B超检查D.磁共振E.血清碱性磷酸酶[单选,A4型题,A3/A4型题]男性,68岁,发热1周。
查体:贫血貌,无肝、脾、淋巴结肿大,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10/L,血小板45×10/L。
骨髓检查原粒细胞占50%,治疗首选()A.放射治疗B.血浆交换C.联合化疗D.干扰素治疗E.造血干细胞移植[单选,A4型题,A3/A4型题]男性,68岁,发热1周。
查体:贫血貌,无肝、脾、淋巴结肿大,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10/L,血小板45×10/L。
不常用于本病治疗的药物是()A.马法兰B.柔红霉素D.高三尖杉酯碱E.米托蒽醌[单选,A4型题,A3/A4型题]女性,27岁,鼻出血伴全身不适10天。
查体:皮肤散在出血点,颈部淋巴结黄豆至蚕豆大小,脾肋下2cm,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12×10/L,血小板12×10/L。
下列检查最重要的是()A.白细胞分类B.骨髓检查C.血小板抗体D.铁染色E.淋巴结活检[单选]会厌的神经支配是()A.舌咽神经B.迷走神经C.舌下神经D.副神经E.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多选]退出Word的操作方法有()。
A.选择"文件"菜单中的"关闭"B.选择"文件"菜单中的"退出"C.单击Word应用程序窗口标题栏的"×"按钮D.选择"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多选]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法》规定的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的内容有()。
A.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B.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并公布C.各单位必须任用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D.财政部门有权对各单位的有关会计工作情况实施监督[问答题,简答题]正常情况下,人肾上腺髓质以一定速度分泌肾上腺素,以维持循环的血液中的10-10M浓度。
为了了解该浓度的含义,计算一个深2米的圆形游泳池的直径要多大才能使1克(大约一茶匙)的肾上腺素溶解后的浓度相当于血液中的浓度?[单选]高速切削时应使用()类刀柄。
A.BT40B.CAT40C.JT40D.HSK63A[判断题]焦饼中心温度是评价焦炭均匀成熟的指标。
A.正确B.错误[填空题]需求上升且价格上升这命题反映了()[判断题]防焦蒸汽采用二级孔喷嘴,使喷嘴指向沉降器所有静空间,可以避免沉降器顶部出现死角。
A.正确B.错误[单选]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标兵每人一次性奖励()元A、500B、1000C、1500[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心是()A.经络B.六腑C.奇恒之腑D.形体官窍E.五脏[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中医学整体观念指的是()A.人自身结构的完整性,脏腑功能的整体性B.人体生理功能的整体性C.机体与外环境的统一性和自身的整体性D.人体病理的相互影响[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病"的概念是()A.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B.疾病过程的症状C.疾病过程中的症状和体征D.疾病过程中的体征E.疾病总过程的病理概括[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症状"的概念是()A.疾病的个别现象B.疾病总过程的病理概括C.疾病过程中的综合表现D.疾病的全过程E.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不论是"同病异治"还是"异病同治",该治法的依据是()A.体征的变化B.病机的变化C.症状的变化D.病的变化E.状态的变化[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贫贱之人多劳力""劳力者则中实而骨劲筋强"所反映的是()A.同病异治B.异病同治C.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D.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E.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所反映的是()A.异病同治B.同病异治C.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E.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夏季易患暑病,冬季易患寒病,所反映的是()A.辨证论治B.同病异治C.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D.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E.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同样是哮喘病,但针对不同的患者,其所采取的治疗可不同,其理论依据是()A.辨征而治B.同病异治C.辨证论治D.异病同治E.辨病而治[单选]我国通信部门的不变单价先后进行过多次调整,目前采用的不变单价是()制的。
A.1990年B.1995年C.2000年D.2002年[单选]在区间或站内接轨通向路内外单位的专用线路属于()。
A.专用线B.岔线C.段管线D.专用铁道[单选]按线路分类()属于段管线。
A.站修线B.机车走行线C.机车检修线[单选]按线路分类()属于站线。
A.货物线B.段管线C.特别用途线D.岔线[单选]尽端式车站的股道编号?当站舍位于线路一侧时从()开始顺序编号。
A.站舍B.正线C.到发线D.列车进站方向左侧[单选]线路编号规定用罗马数字表示的线路为()。
A.站线B.正线C.岔线D.特别用途线[单选]有数个车场的大站如车场远离站舍时车场股道应分别()顺序编号。
A.从站舍向对侧B.从正线开始C.按列车进站方向从左向右D.顺公里标前进方向从左向右[单选]客货共线三线及四线区间的第二线与第三线线间距离为()。
A.4000mmB.4200mmC.4400mmD.5300mm[单选]客货共线铁路站内正线与相邻到发线之间在无列检作业条件下的线间距离为()。
A.5000mm[单选]试验检测区应设置骨料检测室、()、混凝土室、标养室等设施。
A.水泥室;B.粉料室;C.胶砂强度室;D.粉料细度检测室[单选]拌和站生产区四周建围墙与外界隔开,进口应设材料员室和()。
A.门卫室;B.传达室;C.电子汽车衡;D.安全员办公室.[单选]混凝土拌和站总平面布置可分为“一”型、“二”型和()。
A."三"型;B.混合型;C."L"型;D."D"型.[单选]为保证冬季施工,骨料需预热,预热方式一般采用()。
A.地暖;B.蒸汽加热;C.向骨料浇热水;D.料仓内生明火.[单选]砂、石料仓应按不同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严禁混堆混放,且()。
A.设置待检区;B.设置合格区;C.标识明确;D.设置不合格料堆存区.[单选]拌和站内各种作业车辆应()行驶。
A.按交通规则;B.按特殊要求;C.自由;C.5500mmD.6500mm[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细胞因子测定的临床应用是()A.特定疾病的辅助诊断B.评估机体的免疫状态,判断治疗效果及预后C.临床疾病的治疗应用D.临床疾病的预防应用E.以上都是[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免疫学测定细胞因子,哪项是正确的()A.特异性高B.操作简便C.不能确定其生物学活性D.不能确定其分泌情况E.以上都是[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分子生物学测定细胞因子的评价,哪项正确()A.特异性高B.敏感性高C.测细胞因子基因D.操作简便E.定量[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细胞因子生物学检测是()A.特异性高B.定量C.定位D.测活性E.半定量[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细胞因子是()A.由免疫细胞合成B.由非免疫细胞合成D.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E.以上都是[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由肾细胞产生的是()A.G-CSFB.M-CSFCM-CSFD.EpoE.LIF[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细胞因子检测最可靠的方法是()A.生物学检测法B.免疫学检测法C.分子生物学法D.动物体内检测法E.以上都不是[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细胞因子检测中最简单、重复性好的方法是()A.生物学检测法B.免疫学检测法C.RT-PCR法D.原位杂交法E.分子生物学检测法[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生物学检测法,哪项是正确的()A.刺激细胞增殖B.维持细胞生长C.保持细胞活性D.抑制细胞生长E.以上都是[单选]下列表示单位符号的表达方式,()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