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3.2与山为邻同步练习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二课《与山为邻》同步练习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二课《与山为邻》同步练习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二课《与山为邻》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对生活在安第斯山区印第安人生活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有()①玉米和马铃薯是主要粮食②居民以放牧驯养的羊驼和骆马为生③羊驼和骆马的奶、肉与皮革为人们提供了衣食来源④在海拔较低的山谷和山坡处种植稻米、玉米等农作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阿尔卑斯山成为旅游热点地区的自然原因有()①是世界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②夏季景色优美,气候凉爽③冬季日光充足,滑雪条件好④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A. ②③B. ①④C. ②④D. ③④3.安第斯山区居民的主要粮食是( )A. 水稻B. 椰枣C. 小麦D. 玉米和马铃薯4.旅游业给瑞士带来了财富,提高了国民的生活水平,所以瑞士人对_________ 倍加厚爱( )A. 旅游设施B. 冰川快车C. 生态环境D. 河流湖泊5.下列观点你赞同的是( )A. 发展山区必然要破坏环境B. 我国所有的山区都可以吸取阿尔卑斯山区的发展模式C. 每个山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D. 修筑梯田可以解决我国山区农民的增收问题6.安第斯山脉从南到北纵贯南美洲大陆,全长近9000千米,被称为( )A. 科迪勒拉山系B. 南美洲的桥梁C. 大地的骨架D. 南美洲的脊梁7.瑞士成为旅游热区的原因有( )①旅游设施精良,服务细致入微②海拔高,有冰川和积雪,自然风光独特③交通条件便利④瑞士人素养高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8.安第斯山区平均海拔4 000多米,山体表面景观自下而上呈现出明显的变化,依次是( )①热带雨林②低缓山坡的草地和林地③高山冰雪带④高山草地A. ①②③④B. ①③②④C. ①②④③D. ①④②③9.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区,当地人被称为“大山之子”的是( )A. 法国B. 德国C. 意大利D. 瑞士10.读图,安第斯山脉南段图及A、B两地的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二课 与山为邻 练习题

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二课 与山为邻 练习题

第三单元第二课与山为邻练习题一、基础训练1.安第斯山脉从北到南贯穿_______大陆,全长_______,素有“_________”之称。

2.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_______,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______。

因此,山体不同高度的自然景观差异明显。

3.____________________是南美洲的开拓者。

他们利用安第斯山区条件,创建了历史悠久的_______________文明时代。

其中的部族______________,建立了以秘鲁南部库斯科维中心的印加帝国。

4.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安第斯山区居民的主要粮食。

5.在山区的高海拔处的干寒草原地带,居民以放牧驯养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为生。

二、拓展提升1.秘鲁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有“纤维上帝”之称的是()A.羊毛B.羊驼毛C.牦牛毛D.貂皮2.“它是秘鲁、玻利维亚、阿根廷和智利的安第斯山区海拔3500至5750米高的半干旱草原上特有的动物,拥有类似骆驼般的习性,耐饥渴,忍劳累。

在山间崎岖的羊肠小道上,它行走自如,而且能连续行走五天而不疲倦,而且休整一天又可继续上路。

”文中描述的是以下哪种动物?()A.骆驼B.牦牛C.羊驼D.骆马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位于南美洲的东部②在安第斯山的高海拔处,印第安人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等③安第斯山区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差异显著④安第斯山区地势崎岖,气候寒冷,空气稀薄,对人类活动造成很多限制A.②④B.②③C.③④D.①②4.下列关于安第斯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玉米和马铃薯是山区印第安人的主要粮食②安第斯山区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差异显著③安第斯山的高海拔处,印第安人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④印第安人创造了古老灿烂的印加文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安第斯山脉位于哪个大洲()A.北美洲B.南美洲C.欧洲D.亚洲6.秘鲁国徽的左上角是什么动物图案()A.骆马B.羊驼C.牦牛D.骆驼7.安第斯山区的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山体表面景观自上而下呈现出明显的变化。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3.2 与山为邻教材解读与知识提升同步试题 新人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3.2 与山为邻教材解读与知识提升同步试题 新人

第二课与山为邻第1节垂直的生计安第斯山脉在世界的位置1.安第斯山脉的概况(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安第斯山脉从北到南纵贯南美洲大陆,全长近9 000千米,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

秘鲁的大部分国土位于安第斯山区,中部地区平均海拔4 000多米。

(2)垂直的自然景观①成因:这里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差异显著,自然景观随之呈现出明显的变化。

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约6℃。

②表现(见上图)海拔1 500米以下的山脚为热带,分布着热带雨林;海拔1 500-3 000米的山区为暖温带,分布着灌木、矮树、草地;海拔3 000-4 500米的山区为寒温带,分布着大面积的草原;海拔4 500米以上的地方,终年积雪。

原因: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山体不同高度的自然景观差异明显。

2.印第安人的生产特色(或:印第安人是如何利用山体不同高度发展生产的?)(1)安第斯山区的环境特点:这里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差异显著,自然景观随之呈现出明显的变化。

地势起伏很大,海拔越高,气候越寒冷,空气越稀薄,对人类活动造成许多限制。

(2)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区的环境特点,形成了山下山上不同的生产生活景观。

秘鲁山区农业活动示意图3.印第安人的生活特色(1)衣食:玉米和马铃薯是山区居民的主要粮食。

羊驼和骆马的奶、肉与皮革为人们提供了衣食来源。

(2)交通:多山的地形严重影响了交通和经济的发展,修筑铁路和公路困难重重。

但是,骆马却能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自如,体小但耐饥耐渴,是当地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

(3)穿着:羊驼毛质地轻柔,纤维细长,保暖性强,极为珍贵,有“纤维上帝”之美誉。

羊驼毛出口是秘鲁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

4.印第安人的发展(1)过去:勤劳智慧的印第安人,不仅培育了多种农作物,而且创造了古老灿烂的文明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如今:在严酷的高寒山区,他们仍在辛勤劳作,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人类奉献着丰富的物质与精神财富。

七年级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3.1家住平原教材解读与知识提升同步试题新人教版

七年级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3.1家住平原教材解读与知识提升同步试题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一课 家住平原第1节 稻作文化的印记一、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环境:提供了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二、湄公河平原的生产特色1.主要农作物:水稻。

2.生产方式:以人工劳动为主,精耕细作。

3.水稻生产与人口的关系(1)水稻生产需要经过很多环节,而每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

在生产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下,这些劳动主要依靠人工完成。

插秧和收割的季节,是人们最为忙碌的时候,片片稻田中都有劳作的身影。

(2)湄公河平原人口稠密,这与稻作农业对人力的巨大需求有一定关系。

当然,高产的水稻也能够满足众多人口的生活需要。

三、生活特色:稻作文化的印记1.水稻生产对民居的影响(1)景观:纵横的渠道和众多的河流构成的水网,环绕着大片稻田和村庄,形成了独特的聚落景观。

(2)民居:湄公河平原上的高脚屋,以木、竹为主要建材,用木桩支撑,悬空架设。

上层住人,底层圈养牲畜和放置农具。

2.水稻生产对人们物质生活的影响(1)米市:街边有很多卖稻米的店铺或市场,出售各种稻米。

(2)饮食:人们的饮食以大米为主。

在越南,除了米饭外,还有各种米制食品,如米粥、米酒、米粉和粽子等。

3.水稻生产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影响(1)文化活动:这里的很多文化活动都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

①“御耕节”:在柬埔寨的传统节日“御耕节”里,人们祭祀天神,祈求风调雨顺,以期获得好收成。

②水上木偶戏:越南民间的表演艺术,很多动作来源于水稻生产环节,如插秧、打谷等。

(2)人际关系:水利工程的修建、维护等很多农活都需要村民协作完成。

因此,人们都能够团结互助,关爱弱者。

四、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湄公河平原这块世界水稻的主产区,水稻生产决定了人们生活的内容和节奏,水稻的生产史也书写了这个地区的文明史。

传统的耕作、播种与收获方式,描述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表达出人们对大自然的感恩之心。

湄公河平原发展水稻种植(或: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1)自然条件:地处热带,高温多雨;平原地形,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网密布,灌溉便利。

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单元测试(word文档含答案)

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单元测试(word文档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单元测试姓名:班级:座号: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湄公河最终注入()A. 东海B. 南海C. 地中海D. 大西洋2.地球上有许多干旱地区,它们给人们的印象是黄沙漫漫、寸草不生。

然而,不少干旱地区,在它严酷的地表下面,却蕴藏着宝贵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主要有()A. 铁矿和石油B. 铁矿和地下水C. 石油和地下水D. 黄金和石油3.小明在网上搜索一个国家信息时,出现了以下信息:安第斯山脉纵贯国土南北,西部沿海地区则为干旱的平原,东部又有亚马孙盆地的热带雨林。

这个国家很可能是()A. 以色列B. 泰国C. 秘鲁D. 瑞士4.下列关于世界典型区域的环境特点,其中表述错误的是()A. 日本渔业发达,大力建设“海洋牧场”B. 马赛人在高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C. 澳大利亚草原平坦辽阔,适合大面积发展畜牧业D. 印第安人在海拔较高的地带,种植玉米、马铃薯5.有一个地区是一片干旱的世界,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请问它是()A. 东南亚B. 中东C. 欧洲西部D. 西亚6.读“中东位置示意图”,畜牧业在中东的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原因是()A. 季风影响,终年暖湿B. 高原为主,终年干旱C. 地处高纬,终年冷湿D. 盛行西风,湿润多雨7.读5°S左下安第斯山脉东坡不同高度自然景观变化示意图。

据此回答图中E、F两地之间的自然景观是()A. 干旱草原B. 终年积雪C. 热带雨林D. 灌木丛生8.西亚地区气候干旱,物产丰富,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输出地区,读图,关于该地区物产和国家组合正确的是()A. 紫羊羔皮﹣﹣②国B. 安卡拉羊毛﹣﹣③国C. 羊毛地毯﹣﹣④⑤国D. 椰枣﹣﹣①国9.下列内容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安第斯山区印第安人生活特色的有()①用石头建造的房子②有众多的滑雪场和宾馆等服务设施③传统服装是用未经加工的皮革和羊毛纯手工制成④铁路、公路等交通发达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10.无论在怎样的生活的环境下,人们都能找到与之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二课《与山为邻》同步练习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二课《与山为邻》同步练习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二课《与山为邻》同步练习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二课《与山为邻》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对生活在安第斯山区印第安人生活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有()①玉米和马铃薯是主要粮食②居民以放牧驯养的羊驼和骆马为生③羊驼和骆马的奶、肉与皮革为人们提供了衣食来源④在海拔较低的山谷和山坡处种植稻米、玉米等农作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阿尔卑斯山成为旅游热点地区的自然原因有()①是世界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②夏季景色优美,气候凉爽③冬季日光充足,滑雪条件好④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A. ②③B. ①④C. ②C. 每个山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D. 修筑梯田可以解决我国山区农民的增收问题6.安第斯山脉从南到北纵贯南美洲大陆,全长近9000千米,被称为 ( )A. 科迪勒拉山系B. 南美洲的桥梁 C. 大地的骨架 D. 南美洲的脊梁7.瑞士成为旅游热区的原因有 ( )①旅游设施精良,服务细致入微②海拔高,有冰川和积雪,自然风光独特③交通条件便利④瑞士人素养高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8.安第斯山区平均海拔4 000多米,山体表面景观自下而上呈现出明显的变化,依次是( )①热带雨林②低缓山坡的草地和林地③高山冰雪带④高山草地A. ①②③④B. ①③②④C. ①②④③D. ①④②③9.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区,当地人被称为“大山之子”的是 ( )A. 法国B. 德国C. 意大利D. 瑞士10.读图,安第斯山脉南段图及A、B两地的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的气候类型是()A. 地中海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2)造成A、B两地降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A. 纬度因素B. 地形因素C. 海陆分布D. 太阳辐射二、问答题11.瑞士除了旅游业外,还有哪些知名产业?它们与瑞士的自然条件有着什么样的关系?三、材料分析题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3.2 与山为邻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3.2 与山为邻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

第二课与山为邻第1节垂直的生计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世界最高峰是喜马拉雅山②欧洲最高大的山是阿尔卑斯山③安第斯山脉有“南美洲脊梁”之美誉④北美洲最雄伟的山脉是阿特拉斯山脉A.①②B.②③C.②④ D.①④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0.6℃②安第斯山区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差异显著③安第斯山区的高海拔处,印第安人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④安第斯山区地势崎岖,气候寒冷,空气稀薄,对人类活动造成许多限制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3.安第斯山脉从山麓到山顶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经纬度B.地势C.洋流D.气候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4—5题。

4.甲地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高原山地气候5.乙地多山区地形,该地高海拔处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A.风光旖旎,滑雪胜地B.开辟梯田,种植水稻C.草原广阔,放牧羊驼D.环境优美,发展科技6.下列关于印第安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玉米和马铃薯是山区印第安人的主要粮食②羊驼是山区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③羊驼毛质地轻柔,纤维细长,保暖性强,有“纤维上帝”之美誉④印第安人创造了古老灿烂的印加文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秘鲁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有“纤维上帝”之称的是( )A.骆马毛B.羊驼毛C.牦牛毛D.貂皮8.安第斯山区的平均海拔超过4 000米。

山体表面景观自上而下呈现出明显的变化,依次是( )①热带雨林②积雪③灌木和林地④高山草甸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③②④D.②④③①9.下列关于安第斯山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山下主要发展种植业,如玉米、马铃薯、小麦、大麦等B.山上发展畜牧业,如细毛羊、羔皮羊等C.山地气温随海拔的增高而递减D.安第斯山区主要的国家有秘鲁、智利等10.秘鲁国徽的左上角是什么动物图案( )A.骆马B.羊驼C.牦牛D.骆驼二、非选择题1.读图,回答问题。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3.3 傍水而居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3.3 傍水而居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

第三课傍水而居第1节耕海牧鱼一、选择题1.下列能体现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的是( )A.多平原B.资源丰富C.土地资源丰富D.临海多良港2.岛国日本具有独特的生活、生产风情。

下列叙述中,符合日本风情的是( ) A.每年七八月份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B.一年中的“渔民节”是渔民最大的节日C.发展绿洲农业,瓜果收获季节载歌载舞D.崇尚“谷神”“稻母”,祈求神灵保佑获得丰收3.关于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某某道的关东平原是其最大的平原B.处于两大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C.气候四季分明,很少受到台风侵袭D.位于南太平洋渔场,鱼类饵料丰富4.下列关于日本地理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东南部 B.属于西亚C.位于亚洲东部D.位于南亚5.读右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是某某道岛,该岛附近渔业资源丰富B.②是富士山,它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C.③是日本海,该海沿岸地带工业分布特别集中D.日本火山众多,地震频繁6.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各不相同,但人们都能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营造出美好的生活场景。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有( )①秘鲁的安第斯山区,形成了山上畜牧业和山下种植业的不同生产生活景观②日本在长期与大海共存、与渔业共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③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农业实现了高度的一体化④典型的山地之国、旅游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是对瑞士的真实写照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渔业生产可分成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淡水养殖、淡水捕捞等几部分。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8题。

7.日本是一个渔业非常发达的国家。

这得益于日本( )①强大的工业②丰富的渔业资源③众多的人口④独特的“鱼文化”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8.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海洋捕捞能力迅速提高,渔业资源因过度捕捞而逐渐衰退,70%的渔业资源因破坏而减少。

因此,我们应该( )①严格禁止捕捞,保护渔业资源②发展人工养殖,建设“海洋牧场”③提高科技水平,增强捕捞能力④保护海洋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1.观察右边的日本略图,回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与山为邻
第1节垂直的生计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世界最高峰是喜马拉雅山②欧洲最高大的山是阿尔卑斯山
③安第斯山脉有“南美洲脊梁”之美誉④北美洲最雄伟的山脉是阿特拉斯山脉
A.①②B.②③C.②④ D.①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0.6℃
②安第斯山区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差异显著
③安第斯山区的高海拔处,印第安人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
④安第斯山区地势崎岖,气候寒冷,空气稀薄,对人类活动造成许多限制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3.安第斯山脉从山麓到山顶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经纬度B.地势C.洋流D.气候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4—5题。

4.甲地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D.高原山地气候
5.乙地多山区地形,该地高海拔处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A.风光旖旎,滑雪胜地B.开辟梯田,种植水稻
C.草原广阔,放牧羊驼D.环境优美,发展科技
6.下列关于印第安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玉米和马铃薯是山区印第安人的主要粮食②羊驼是山区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③羊驼毛质地轻柔,纤维细长,保暖性强,有“纤维上帝”之美誉④印第安人创造了古老灿烂的印加文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7.秘鲁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有“纤维上帝”之称的是( )
A.骆马毛B.羊驼毛C.牦牛毛D.貂皮
8.安第斯山区的平均海拔超过4 000米。

山体表面景观自上而下呈现出明显的变化,依次是( )
①热带雨林②积雪③灌木和林地④高山草甸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③②④D.②④③①
9.下列关于安第斯山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山下主要发展种植业,如玉米、马铃薯、小麦、大麦等
B.山上发展畜牧业,如细毛羊、羔皮羊等
C.山地气温随海拔的增高而递减
D.安第斯山区主要的国家有秘鲁、智利等
10.秘鲁国徽的左上角是什么动物图案( )
A.骆马B.羊驼C.牦牛D.骆驼
二、非选择题
1.
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国家:A.________ B._________
水域:C.____________ D._________
E.________ F.____________
(2)图中南回归线穿过哪几个国家?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A国的居民是如何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进行农业生产的。

第2节山地之国
一、选择题
1.阿尔卑斯山脉跨越的国家有( )
①英国②德国③法国④奥地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区,当地人被称为“大山之子”的国家是( )
A.法国B.德国C.意大利D.瑞士
3.阿尔卑斯山区的旅游业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有( )
①人们就业机会增多,避免外出打工的辛劳
②带来大量外汇收入,人们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
③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④会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下面旅游项目中最有可能是在阿尔卑斯山区开展的是( )
5.瑞士成为旅游热区的原因有( )
①旅游设施精良,服务细致入微②海拔高,有冰川和积雪,自然风光独特③交通条件便利④瑞士人素养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下表是某校七(1)班丁丁同学学了《与山为邻》后,在两个山区人民的生产特色和生活特色对比基础上所列。

表格中不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安第斯山区与阿尔卑斯山区都是山区,但发展的支柱产业却不同。

这体现了( ) A.因地制宜的原则B.优势互补的原则
C.人定胜天的观念D.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8.下列观点你赞同的是( )
A.发展山区必然要破坏环境
B.我国所有的山区都可以参照阿尔卑斯山区的发展模式
C.每个山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
D.修筑梯田可以解决我国山区农民的增收问题
二、非选择题
1.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秘鲁的大部分国土位于________洲的________山区。

(2)秘鲁国徽的左上角是________(动物)的图案,说明________业在该国具有重要地位。

(3)瑞士位于欧洲最高大的山脉____________的山区,旅游业是该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请从自然环境、旅游设施、交通条件等方面分析瑞士旅游业发达的原因。

2.(嘉兴中考)欧洲的瑞士景色优美,经济发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瑞士“名片”
面积:4.128 4万平方公里。

人口:约829万人,近10年增加约86万。

地形:山地和高原为主,平均海拔约1 350米。

资源:矿产资源匮乏,旅游资源丰富。

交通:公路四通八达,铁路密度大,航空业发达。

其他:16世纪中叶出现钟表制造业,已闻名世界,目前出口额约占国际市场销售额的40%。

重视职业技能培养,不断引进优秀钟表匠。

(1)冬季是滑雪旅游热季。

说出该国主要滑雪场的分布特点
....分析冬季多
....,并从地形角度
降雪的原因。

(提示:降雪需“气温低于0℃,有充足水汽”条件)
(2)依据材料概述该国进一步发展钟表制造业的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指出该国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参考答案
第1节垂直的生计
一、选择题
1.B 2.C 3.B 4.A 5.C 6.C 7.B 8.D 9.B
10.A
二、非选择题
1.(1)秘鲁巴西亚马孙河太平洋大西洋巴拿马运河
(2)智利、阿根廷、巴拉圭、巴西。

(3)山区的印第安人在低海拔的山谷和山坡上开辟梯田,种植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与大麦等农作物。

在山区的高海拔处,由于雨水较少,又极为寒冷,经常遭受霜冻,因而形成了广阔的干寒草地,居民以放牧驯养的羊驼和骆马为生。

第2节山地之国
一、选择题
1.D 2.D 3.D 4.C 5.A 6.C 7.A 8.C
二、非选择题
1.(1)南美安第斯
(2)骆马畜牧
(3)阿尔卑斯山自然环境:多样的地形,奇特的景观。

旅游设施:设备先进,服务细致入微,如配有登山培训、滑雪教练、登山向导、棚屋等。

交通条件:发达的公路、铁路网,方便快捷。

2.(1)集中分布在中南部(或:南部),西北部地区有少量分布。

多山区地形,海拔高,气温低;山区阻挡、抬升冬季盛行西风带来的水汽,多降雪。

(2)历史悠久,基础好;市场广阔;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高;交通运输体系完善且发
达。

(3)面积狭小、矿产资源匮乏与人口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